工程制图习题册完整答案第四章
- 格式:ppt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107
工程图学第四章习题答案工程图学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了工程设计、制图和沟通等方面。
第四章是工程图学中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介绍了三视图投影和轴测投影等内容。
在学习这一章节的过程中,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给出第四章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三视图投影是工程图学中常用的一种投影方法。
它通过将物体在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进行投影,从而得到物体的三个视图。
在进行三视图投影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适当的投影面:投影面的选择应该使得物体的主要特征清晰可见,同时还要考虑到投影的方便性和准确性。
- 确定投影方向:在进行三视图投影时,需要确定物体在投影面上的位置和方向。
通常情况下,选择正射投影面作为投影面,然后确定物体在投影面上的位置和方向。
- 画出投影线:在确定了投影面和投影方向后,需要在投影面上画出物体的投影线。
投影线应该与物体的边界和主要特征相对应,以便清晰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尺寸。
2. 轴测投影是工程图学中另一种常用的投影方法。
它通过将物体在一个斜面上进行投影,从而得到物体的轴测图。
在进行轴测投影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适当的投影面:投影面的选择应该使得物体的主要特征清晰可见,同时还要考虑到投影的方便性和准确性。
- 确定投影方向:在进行轴测投影时,需要确定物体在投影面上的位置和方向。
通常情况下,选择斜投影面作为投影面,然后确定物体在投影面上的位置和方向。
- 画出投影线:在确定了投影面和投影方向后,需要在投影面上画出物体的投影线。
投影线应该与物体的边界和主要特征相对应,以便清晰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尺寸。
3. 工程图学中的投影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根据具体的要求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投影方法非常重要。
三视图投影和轴测投影是工程图学中比较常用的两种方法,它们可以相互补充和应用。
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使用三视图投影或者轴测投影,或者两者结合使用,以便更好地表达和传达设计意图。
工程制图第三版习题集参考答案一、第一章简介在工程制图的学习中,习题集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材料。
本文为工程制图第三版习题集的参考答案。
通过对每一章节的习题进行详细解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第二章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1. 每个点上可以有多个投影,但每个投影只能对应唯一一个点。
在制图中要注意点的位置及其所对应的投影。
2. 平行投影与透视投影的区别在于透视投影更加真实,能够表现物体的远近,而平行投影则将物体的各个部分都等比例缩小。
3. 工程制图中使用的常见比例尺有:实际尺寸比例尺、放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进行绘制。
三、第三章投影方法1. 工程制图中常用的投影方法有正射投影和斜投影两种。
正射投影适用于表达物体的外形和结构,而斜投影则更加适合表达物体的实际效果。
2. 正投影的基本原理是将物体射影到一个垂直于投影平面的平面上,以保持物体的各种形状和比例关系。
3. 在斜投影中,物体的投影线是平行的,且与水平线和垂直线形成若干等边三角形。
通过适当设置斜投影角度和比例尺,可以实现对物体的真实效果表达。
四、第四章斜投影的制图方法1. 斜投影制图时,需要先确定投影平面和投影线的位置。
投影平面通常与物体底面平行,而投影线则与物体的轴线平行。
2. 在斜投影制图中,需要绘制以下线段:物体边缘线、垂直线、倾斜线、轮廓线等。
这些线段的设置需要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3. 斜投影制图的关键是准确地将物体的形状和尺寸表达出来。
通过合理选择比例尺和绘制方法,可以达到准确表达的目的。
五、第五章投影的平移和旋转1. 平移是将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通过平移可以改变物体的位置但不改变其形状和尺寸。
2. 旋转是将物体绕一个固定的轴线进行转动,通过旋转可以改变物体的朝向和位置。
3. 在工程制图中,使用适当的符号和标记来表示平移和旋转操作,以便更清晰地表达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六、第六章投影的倾斜和缩放1. 倾斜是指物体在投影平面上发生倾斜,通过调整倾斜角度可以改变物体在投影平面的显现形态。
1-1标注下列尺寸(尺寸数值由图中量取整数)2.标注直径和半径尺寸。
1.补全尺寸数字和箭头。
©6©47R5I■丄I3.标注下列小间距尺寸。
1-4比例,尺寸注法,斜度和锥度。
1.参照所示图形,用1 : 4在指定位置处画出图形,并标注尺寸。
2.参照所示图形,用1 :1在指定位置处画出图形,并标注尺寸。
1:104.尺寸注法改错,将改正后的尺寸标注在右边空白图上。
1 :42580R15505.在下面图形上用1 : 1度量后标注尺寸(取整数)2422-1点的投影32.已知点A 在F 面之上20,点B 在V 面之前15,点C 在V 面上,点D 在F 面上,点E 在投影 轴上,补全诸点的两面投影。
3.已知点B 在点A 的左方15,前方10,上方5,又知点C 与点B 同高,且其坐标X=Y=Z 请作出点B 和点C 的投影。
4.判断下列各对重影点的相对位置,并填空。
” (1)点A 在点B 的 正_方 m22 (2)点D 在点C 的 正后方 m22第二章投影法基础2-2直线的投影(一)2.按已知条件画出下列直线的三投影(1)画水平线AB 距H®20mm与V面成30。
角,实长25mm(2)画侧平线EF;距V面20mm与V面成30。
夹角,实长25mm4.根据轴测图,在三视图中标出线段A刖C啲三投影(点的三投影用小写字母标出) 并填写它们的名称和对各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AB: //V, H, Z W Z 。
CD: V, // H, II丄W 1.判断下列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填写名称。
3.分别在图(a).(b).(c) 中,由点A乍直线ABTCDI交,交点B距离V面25mmAB是正平线;EF是侧平线; CD是侧垂线;KM是正垂线;2-2直线的投影(二)2.已知线段AB为正平线,C为该线段上的一点,根据给出的投影,画出线段A刖点(的2-3平面的投影(一)(用相应的大写字母),并在投影图上标出指定平面的其他两个投影。
大一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工程制图是工程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它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工程图纸。
以下是一些大一工程制图习题集的参考答案,供参考和学习使用。
# 大一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一章:制图基础1. 点、线、面的投影- 点的投影:在不同视图上,点的投影位置会根据其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而变化。
- 直线的投影:直线的投影可能是直线或点,取决于它与投影面的关系。
- 平面的投影:平面的投影可能是直线、曲线或点,这取决于平面与投影面的角度。
2. 视图选择- 主视图:通常选择最能展示物体特征的视图作为主视图。
- 左视图和右视图:用于展示物体侧面的特征。
- 俯视图和仰视图:用于展示物体顶部或底部的特征。
第二章:几何体的绘制1. 基本几何体的绘制- 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基本几何体的绘制方法,包括它们的三视图。
2. 组合体的绘制- 组合体的绘制需要先分析各个组成部分,然后按照视图的顺序逐一绘制。
第三章:尺寸标注1. 线性尺寸标注- 线性尺寸标注包括水平和垂直尺寸的标注方法。
2. 角度尺寸标注- 角度尺寸的标注需要注意使用角度符号和标注线的正确位置。
3. 半径和直径尺寸标注- 半径和直径尺寸的标注需要使用特定的符号,并注意尺寸线的位置。
第四章:剖面图和断面图1. 剖面图的绘制- 剖面图用于展示物体内部结构,需要正确选择剖面线和剖面位置。
2. 断面图的绘制- 断面图用于展示物体的截面形状,通常用于展示物体的局部特征。
第五章:装配图1. 装配图的绘制- 装配图展示了多个部件如何组合在一起,需要标注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连接方式。
2. 装配图的阅读- 阅读装配图需要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请注意,以上答案仅为示例,实际的习题集答案可能会根据具体的习题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
在实际学习和练习中,建议同学们根据具体的习题要求,结合教材和课堂讲解,自行完成习题的解答。
同时,不断练习和复习,以提高自己的制图能力和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