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考试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6
艺术概论考试题库分析题及答案1.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如何?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它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将生活中的普通事物转化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从而丰富和提升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此外,艺术还能够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形成更加健康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2. 简述艺术表现手法的分类及其特点。
艺术表现手法可以分为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两大类。
具象艺术注重对现实世界的直观再现,通过模仿自然和生活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
它的特点在于形象具体、直观易懂,能够使观众迅速产生共鸣。
抽象艺术则不直接描绘现实世界,而是通过色彩、线条和形状等元素的组合,传达艺术家的内在感受和思想。
抽象艺术的特点在于形式自由、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思考。
3. 艺术批评的功能是什么?艺术批评的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评价功能,即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评价和判断;二是解释功能,即对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进行解读和阐释;三是指导功能,即对艺术创作和欣赏提供指导和建议。
艺术批评通过专业的分析和评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同时也促进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4. 论述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艺术反映了社会现实,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引发公众的共鸣和讨论。
另一方面,艺术也对社会产生影响,它可以启迪人们的思想,引导社会风气,甚至推动社会变革。
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动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艺术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5. 艺术风格是如何形成的?艺术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艺术风格受到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风格。
其次,艺术风格也受到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趣味和创作理念的影响,艺术家的个性和创新精神是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
《艺术概论》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2.艺术典型3.艺术语言4.意境5.风格6.旋律7.艺术创作8.艺术鉴赏9.艺术风格10.艺术流派11.艺术意蕴12.艺术起源的“模仿说”13.审美教育14.建筑艺术15.“造型艺术”二、简答题1.艺术的主要的审美特征有哪些?2.为什么说音乐艺术专注于表现情感是由音乐本身的特性决定的?3.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主要特征有哪些?4.艺术家应具有哪些修养及审美创造能力?5.简述美术中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的特征及代表人物和作品。
6.简要论述艺术的起源。
7.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8.简要概括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9.如何解释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10.简述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11.艺术的节奏性与韵律美。
12.散文的重要特征主要是什么?13.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的?14.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15.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艺术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答: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直接来自于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间接来自但最终来自社会生活。
2.艺术典型答: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
3.艺术语言答:艺术语言指的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用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其思想情感所采用的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段。
4.意境答:意境就是作品中情与景、物与我的交融与统一。
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5.风格答: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
6.旋律答: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以至调式、调性关系等组织起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内容和情感。
旋律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它可以表现出音乐的内容、风格、体裁,甚至还可以体现出音乐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因此,人们常把旋律称为音乐的灵魂。
艺术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艺术家被认为是现代艺术的奠基人?A. 达芬奇B. 毕加索C. 米开朗基罗D. 梵高答案:B2. 中国古代绘画中,以下哪种技法是水墨画的主要表现手法?A. 工笔B. 写意C. 点彩D. 印象答案:B3. 以下哪种艺术风格不属于巴洛克时期?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洛可可D. 哥特式答案:A4. 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代表作品是?A. 《最后的晚餐》B. 《星夜》C. 《睡莲》D. 《蒙娜丽莎》答案:C5. 以下哪种雕塑材料不是传统的雕塑材料?A. 石头B. 木头C. 玻璃D. 金属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是后现代艺术的特点?A. 强调理性和秩序B. 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C. 强调社会和政治批判D. 强调形式和技巧的完美答案:C7.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A. 马蒂斯B. 波洛克C. 达利D. 毕加索答案:B8.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是现代艺术的典型代表?A. 油画B. 雕塑C. 装置艺术D. 版画答案:C9. 以下哪种艺术流派强调了色彩和形式的自由运用?A. 立体主义B. 未来主义C. 超现实主义D. 野兽派答案:D10. 以下哪位艺术家被认为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A. 莫奈B. 蒙克C. 马蒂斯D. 毕加索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艺术的三大要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形式、内容、技巧2.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六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3. 被称为“雕塑之父”的艺术家是______。
答案:罗丹4. 现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现代艺术更强调______和______。
答案:个人表达、形式创新5. 20世纪初,______和______的兴起标志着现代艺术的诞生。
---------------------------------------------------------------最新资料推荐------------------------------------------------------艺术学概论复习重点艺术学概论复习重点 1、模仿说:最古老的一种说法。
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只有三点差别,即所取的媒介、对象、方式的不同。
亚里士多德强调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自然界和社会现实的模仿,包含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具有进步合理的内容,但只触及事物的表面,而没揭示其本质。
2、表现说: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其美学思想核心是直觉即表现说。
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对克罗齐的表现说作了进一步的详尽发挥,认为艺术不是再现和模仿,更不是单纯的游戏,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3、文化:19 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原始文化》:所谓文化获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1 / 244、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结合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焦点透视,掌握了表现空间的规律。
画家作画时,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正确展现,使之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8、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鉴赏的本身便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体现在人么对艺术形象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中。
9、表情艺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艺术概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8题,每题1分,共78分)1.下列属于印象派画家的是()。
A、莫奈B、库尔贝C、雅克•路易•大卫D、席里柯正确答案:A2.词曲作家创作了歌词、曲谱,但这还不算音乐,还需要歌唱家、演奏家根据自己的理解、体验,掺入感情进行个性化的演唱、演奏,才能成为音乐作品,这体现了音乐的()特征。
A、二度创作性B、表现性C、不确定性D、动态性正确答案:A3.以下不属于巴黎结构主义的“五巨头”是()。
A、索绪尔B、列维•施特劳斯C、拉康D、福柯正确答案:A4.不属于情节的四要素是()A、结束B、高潮C、开始D、发展正确答案:C5.在艺术活动系统中占据极为重要的环节是()。
A、艺术创作B、艺术构思C、艺术体验D、艺术批评正确答案:D6.下列属于悲喜剧的是()。
A、《哈姆雷特》B、《茶花女》C、《老妇还乡》D、《玩偶之家》正确答案:C7.以下不属于艺术形态的方式创造是()。
A、表现艺术B、摄影艺术C、造型艺术D、语言艺术正确答案:A8.下列不属于意识流小说三大小说的是()A、《追忆似水年华》B、《尤j利西斯》C、《喧哗于骚动》D、《酒徒》正确答案:D9.最早使用“意境”一词,并提出诗歌之三境的是()。
A、王昌龄B、皎然C、刘勰D、钟嵘正确答案:A10.雕塑《掷铁饼者》是()的艺术作品。
A、古印度B、古希腊C、古埃及D、古罗马正确答案:B11.()在演唱方法上大多比较自然质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A、通俗唱法B、童声C、民族唱法D、美声唱法正确答案:C12.美国影片()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
A、《母亲》B、《浮华世界》C、《战舰波将金号》D、《泰坦尼克号》正确答案:B13.巫术发生说的代表人物是()。
A、德谟克利特B、苏珊•朗格C、泰勒D、托尔斯泰正确答案:C14.《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是()作品。
A、毛里奇奥•卡泰兰B、乔治•修拉C、毕加索D、杜尚正确答案:B15.()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一.名词解释题(共八题每题4分)1、艺术概论研究的对象:艺术概论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原理、范畴、原则和方法等。
2、“艺术学之父”:19世纪末德国人康拉德·费德勒首次提出“美≠艺术”,强调艺术研究的独立性,因而人们称其为“艺术学之父”。
3、游戏发生说:这种说法是由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来的,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艺术与游戏之间有共同点:它们都是超功利的,不能满足人们实际的物质需要;都具有假定性;都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情感。
该说法对艺术学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4、书法艺术:是以线条的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
5、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感情的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6、实用艺术:所谓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
它具有物质生产与艺术创作相统一的特征,实用的、材料的、结构的特点与装饰的、美化的、观赏的特点交融在一起,既具有物质的实用功能,又具有精神的愉悦功能。
7、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
8、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
9、艺术作品的格调:格调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
10、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2024年影视艺术概论复习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A、《八百壮士》B、《定军山》C、《难夫难妻》D、《塞上风云》标准答案:C2.通过镜头和画面的连接、将不同形象加以并列使之产生比拟、象征、暗示等作用的蒙太奇手法是()A、对比蒙太奇B、理性蒙太奇C、心理蒙太奇D、隐喻蒙太奇标准答案:D3.最早进入电影史册的《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有着某些简单情节的影片是由()摄制的。
A、乔治·梅里爱B、格里菲斯C、威廉·保罗D、卢米埃尔兄弟标准答案:D4.()是诗与画的特别组合A、电视B、MTVC、歌剧D、电影标准答案:D5.被世界上公认的早期的长镜头经典作品,是英国导演弗拉哈迪拍摄的影片A、《绳索》B、《北方的纳努克》C、《水浇园丁》D、《太空旅行记》标准答案:B6.()是衡量影视艺术作品思想性的尺度。
A、技术标准B、艺术标准C、思想标准D、社会标准标准答案:C7.下列哪一部影片不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A、《偷自行车的人》B、《乡音》C、《罗马11时》D、《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标准答案:B8.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于A、1946年B、1956年C、1958年D、1962年标准答案:A9.下列哪一部影片是现代主义电影大师英格玛·柏格曼的代表作?A、《纸月亮》B、《第七封印》C、《刺》D、《大白鲨》标准答案:B10.下面哪一部影片是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张艺谋创作的?A、《黑炮事件》B、《乡民》C、《菊豆》D、《黄土地》标准答案:C11.电视记录片北方创作群体的美学风格是A、悲壮B、幽默C、纤柔D、阳刚豪放标准答案:D12.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A、《歌曲红牡丹》B、《春蚕》C、《狂流》D、《马路天使》标准答案:A13.把长镜头理论提升到美学高度的电影理论家是A、普多夫金B、沃尔特C、贝拉·巴拉兹D、巴赞标准答案:D14.下列不是中国电影萌芽时期的第一代导演的是A、郑正秋B、洪深C、欧阳予倩D、沈西苓标准答案:D15.约翰·怀恩属于哪种类型的角色?A、西部牛仔B、浪子C、私家侦探D、军人标准答案:A16.1935年,美国人马摩里安导演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型彩色故事片A、《浮华世界》B、《巴顿将军》C、《教父》D、《爵士歌王》标准答案:A17.被称为“国际电影节之父”的是A、柏林国际电影节B、莫斯科国际电影节C、戛纳电影节D、威尼斯电影节标准答案:D18.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片是A、《大独裁者》B、《一个国王在纽约》C、《摩登时代》D、《凡尔杜先生》标准答案:A19.世界上还“从未有过一部影片会在技巧的革命性和内容的反动性之间存在着这样触目的矛盾。
《艺术概论》考核要点及参考答案说明:本考核要点为南京艺术学院编(高纲号0559)“江苏自学考试00504《艺术概论》教材与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核要点。
该考核要点是根据指定的丁涛等编著的《艺术概论》(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教材所要求的。
所以,这里所给出的参考答案也是以该教材中的内容为依据所列。
因艺术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考试大纲中规定考试可能采用的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三种,都是主观性题型,因此,此参考答案只是帮助学生复兴时提供参考,重要的还是要求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灵活运用,切不可死记硬背。
另外,这里的考核要点只是考试的要求,并没有细分层次,考核要点都是以问题形式提出,将识记、领会与应用合三为一,有些名词需要理解的也置于问题之中了,所以这里的考核要点题型并不一定是考试时的题型,这也需要学生在实际答题时灵活解答,切不可以不变应万变。
第一章艺术的基本原理(一)艺术的定义1、什么是艺术艺术与非艺术有何界限艺术,是通过富于情感的形象塑造或意绪的渲染,真实地反映现实或精神生活,并表白作者审美理想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
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首先是人的自觉的生活劳动与动物的非自觉性的活动的区分,即艺术活动必须是人类的活动,艺术作品必须是人类自觉活动的结果;其次是含有人类精神性的、自觉的创造性的的劳动与一般的生产性的劳动的区分,艺术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
2、对于艺术本质意义的探寻,归结起来有哪些主要说法(1)、认为艺术是创作主体情感的传达和心灵直觉的表现,是艺术家主观意识的产物,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说法,如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说、克罗齐、科林伍德的表现发生说;(2)、认为艺术的根源在于某种先于自然界而存在的“理念”、“客观观念”或“绝对精神”,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说法,如柏拉图、黑格尔的“理念”说、“绝对精神”说等;(3)、机械地认为艺术来源于客观世界,认为艺术是现实生活的模仿和再现,如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摹仿发生说等;(4)、形式主义说法,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有意味的形式”,从单纯的形式角度研究艺术的本体,如毕达哥拉斯学派、荷加斯、克莱夫·贝尔的形式主义说等。
艺术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艺术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形象性B. 创造性C. 娱乐性D. 社会性答案:C2.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属于印象派?A. 莫奈B. 梵高C. 毕加索D. 雷诺阿答案:C3. 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主要运用哪种思维方式?A. 逻辑思维B. 形象思维C. 抽象思维D. 直觉思维答案:B4. 艺术的社会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教育功能B. 娱乐功能C. 审美功能D. 经济功能答案:D5.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答案:C6. 艺术批评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价艺术作品的商业价值B. 揭示艺术作品的深层含义C. 指导艺术创作的方向D. 娱乐大众答案:B7. 艺术风格是如何形成的?A. 由艺术家个人决定B. 由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决定C. 由艺术流派决定D. 由艺术材料决定答案:B8.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爱德华·蒙克D. 拉斐尔答案:C9.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是什么?A. 完全独立B. 相互影响C. 完全相同D. 完全对立答案:B10. 艺术欣赏的主观性体现在哪些方面?A. 个人情感B. 文化背景C. 社会环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艺术创作的源泉包括以下哪些?A. 社会生活B. 自然界C. 个人情感D. 历史传统答案:A、B、C、D2. 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通常包括哪些?A. 形式B. 内容C. 技巧D. 材料答案:A、B、C3. 艺术流派的形成通常基于以下哪些因素?A. 共同的艺术理念B. 相似的创作手法C. 相近的历史时期D. 相同的社会背景答案:A、B、C、D4.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完全对立答案:B、C5. 艺术的社会功能包括以下哪些?A. 教育B. 娱乐C. 审美D. 经济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艺术概论考试题目和答案艺术概论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艺术起源于()。
A. 模仿B. 游戏C. 劳动D. 宗教答案:C2. 艺术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形象性B. 创造性C. 娱乐性D. 情感性答案:C3. 艺术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 艺术形式B. 艺术内容C. 艺术风格D. 艺术功能答案:A4. 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A. 技巧B. 灵感C. 知识D. 经验答案:B5. 艺术鉴赏的主观性主要体现在()。
A. 艺术作品的客观性B. 鉴赏者的主观性C. 艺术创作的主观性D. 艺术评价的主观性答案:B6. 艺术流派的形成主要取决于()。
A. 艺术家的个人风格B. 艺术作品的共同特征C. 艺术理论的指导D. 社会历史的背景答案:B7.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是()。
A. 完全对立B. 相互独立C. 相互影响D. 完全相同答案:C8. 艺术批评的主要功能是()。
A. 娱乐B. 教育C. 指导D. 娱乐答案:C9.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是()。
A. 完全对立B. 相互独立C. 相互影响D. 完全相同答案:C10.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是()。
A. 完全对立B. 相互独立C. 相互影响D. 完全相同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艺术的主要功能包括()。
A. 审美功能B. 教育功能C. 娱乐功能D. 经济功能答案:ABC2. 艺术创作的主要过程包括()。
A. 构思B. 表现C. 评价D. 反思答案:ABD3. 艺术鉴赏的主要方法包括()。
A. 直观感受B. 理性分析C. 情感体验D. 社会评价答案:ABC4. 艺术流派的主要类型包括()。
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抽象主义D. 超现实主义答案:ABCD5. 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A. 艺术反映社会B. 社会影响艺术C. 艺术超越社会D. 社会决定艺术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艺术是一种纯粹的个人表达,与社会历史无关。
艺术概论考试题库分析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简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答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密切且复杂。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提炼和升华。
生活为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而艺术则通过其独特的形式和语言,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解读和表达,从而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艺术不仅能够反映现实,还能够超越现实,创造出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2. 什么是艺术的审美价值?答案:艺术的审美价值是指艺术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所具有的能够引起人们审美愉悦和情感共鸣的特质。
这种价值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创意、表现力、技巧和风格等方面,能够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使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满足。
二、论述题1. 论述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
答案:艺术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首先,艺术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它记录和传承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念。
其次,艺术是社会文化的推动者,它通过创新和变革,推动社会文化的前进和发展。
此外,艺术还是社会文化的批判者,它能够揭示社会问题和矛盾,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反省。
最后,艺术也是社会文化的沟通者,它跨越语言和国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2. 分析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异同。
答案: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在表现形式、创作理念和审美追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现代艺术强调个性化和创新性,倾向于使用非传统的材料和技法,探索艺术的边界和可能性。
它往往更加注重艺术家的主观表达和观众的个人体验。
而传统艺术则更加注重对传统技法和形式的继承和发扬,强调艺术的规范性和普遍性,追求形式的和谐与完美。
然而,无论是现代艺术还是传统艺术,它们都致力于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想,反映社会现实,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三、案例分析题1. 以某位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
答案:以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为例,这幅作品是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1 艺术概论 一.辨析题 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不具备形象性。P262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就是指文学作品中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往往结合在一起,达到情韵浓郁、形象传神的效果,通过语言的中介,激发读者的想象,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如经其事,从中获得审美享受。文学作品中,作家强烈的感情色彩也常常渗透在作品的字里行间,使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特征更加突出。所以观点是错误的,文学艺术具有形象性。
2. 艺术形象的个性化比共性更重要。P12 正确。 通过个性来反映共性,而不是通过共性来反映个性。个性与共性是统一的,但是这种 统一具有前提。如果是抽象的理论,这就是共性。例如艺术家要塑造一个共产党人的形象,这里的共产党人就是共性,但是这是不够的,艺术家需要塑造一个具体的人物,他具有共产党人的特征也就是共性,要让这个人物形象生动地出现在受众面前。在作品里,首先看到的不是共产党人,而是艺术家塑造的这个具体人物,看到个性的显现,然后透过这个具体任务看到共产党一群人的优秀品质。对于艺术来说,先有一个独特的个性,这样形象也就塑造的越成功,艺术家是靠形象说话的,而不是靠概念。
3. 影视作品在改编文学经典时无法将语言文学的阅读味,想象的魅力和深蕴的情思全部影视化。P256-258 正确。 1.语言艺术具有间接性。文学运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读者必须通过想象才能感受到艺术形象,是“想象的艺术”,这是其他艺术无法相比的,影视作品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因而不具有想象的魅力;
2.文学艺术具有情感性。语言文学既可以描绘物质世界,又可以直接展示人的内在思想、情感、情绪和愿望,往往将作者的主观感情深深蕴藏在文学形象中,而影视艺术的表现力要受到物质媒介的局限,无法将语言文学的深蕴情思全部影视化。
4. 艺术中的主体只有一个,即艺术家。P7 错误。 艺术主体是指在艺术活动中的人。艺术活动中的人进一步再分,就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艺术家,艺术家是属于创造性的主体,没有艺术家,艺术作品就无法创造出来。另一个方面是鉴赏受众,当然受众也有创造性,但是这种创造性是在鉴赏中和接受中,这些受众是接受艺术作品的接受主体。
5. 艺术就是技术 错误。 艺术是需要技术的。技术一般是用于创造物质文明,是普遍规律的体现,是知识的归纳,而艺术是借助一定物质化手段,塑造艺术形象的审美意识形态。技术强调的是拥有某项基础能力,而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强调的是美学。技术具有目的性,而艺术具有审美性,是技术基础上的提升。所以,艺术不是技术。 2
6.表情艺术的物质实感性不突出,不擅长进行惟妙惟肖的模仿。P176 正确。抒情性是音乐、舞蹈的基本属性,表情艺术长于表现而拙于再现,往往直接表现和揭示内心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再演孔雀,她也只是人的形体,不像孔雀,而艺术需要实体性模仿,例如绘画和雕塑就可以通过绘画和雕刻将孔雀惟妙惟肖地呈现在受众面前,这就是模仿。因此表情艺术难以模拟或再现客观现象,不擅长进行惟妙惟肖的模仿。
7.在艺术中,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的。P3 正确。黑格尔说: “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而呈现出来。”文学创作所反映的现实是心灵化的现实,从而使艺术美区别于自然美,文学创作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现实化的心灵,从而使艺术具有形象性。例如玉石,就是感性的东西,它的光泽、体积、形状就是感性的。所有艺术品的形象都是感性的,感性的东西就是形象化的、具体的东西。但这些东西需要表现思想表现情感,这些思想感和情感就是心灵的,如果没有经过心灵,就无法表现心灵。
8.艺术起源于游戏,艺术作品好玩就行。P26 错误。艺术起源于游戏这种说法把人游戏看做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论断。事实上,动物的游戏可以归结为过剩精力的发泄,而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具有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性的文化活动,而不仅仅是娱乐游戏。而艺术作品是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不仅仅是好玩而已。
9. 艺术教育对于弥合现代人感性的冲动与理性的冲动的分裂具有重大意义。P50 正确。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是人实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它既可以克服感性冲动从自然方面强加给人的限制,又能克服理性冲动从道德方面强加给人的限制。另外,人们需要在艺术中恢复自身的全面发展,防止感性于理想的分裂,恢复心理平衡于精神和谐,通过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提高人的价值,实现人格的完善。
10. 艺术起源于巫术? 错误。艺术的产生最初确实是与巫术有密切联系的,但艺术起源于巫术并不准确,因为原始时代的巫术活动是直接和当时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艺术的起源应当归结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名词解释 1.艺术:借助一定物质化的手段,塑造艺术形象的审美意识形态。广义是一切种类的艺术门类之总称,狭义指初语言艺术之外的表演性门类。
2.模仿说: 也称“再现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现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 本质和规律。 亚里士多德是模仿说的代表人物。
3.表现说:艺术既不是功利的活动,也不是道德的活动,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3
4.造型艺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 5.散点透视: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巧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的一种构图方法。
6.剧本:即一剧之本。剧本有两点重要性,第一它是指用语言文字写成的具有独立阅读价值的文学剧本,第二是剧本对之后的舞台表演具有决定性意义,是表演的依据。
7.戏曲表演的程式化:是指戏曲演员的角色行当、表演动作和音乐唱腔等,都有一些特殊的固定规则。
8.表情艺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9.戏剧冲突:戏剧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和动作,来展开激烈的冲突和交锋,使戏剧情节得以进展,人物性格得以展现。
10.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综合艺术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它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汇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1.艺术主体: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艺术的主体指的是艺术创作主体,是艺术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艺术的主体指的是社会的人。
12.艺术体验: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到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
13.艺术语言: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段,就是艺术语言。
14.艺术形象: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艺术形象总是具体可感的,它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形象可以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
15.艺术意蕴: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和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
16.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它体现在“人们对艺术形象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 4
三.论述题。 1.论述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1)综合性与独特性(吸收各门艺术的多种元素,将视与听、时与空、动与静、再现与表现集一身)
(2)情节性与主人公(叙事性艺术,人物行动,人物之间关系,人物形象)
(3)文学性与表演性(文学性是基础,文学剧本的创作;表演性是是中心环节,演员进行二度创作)
2.怎样理解艺术的形象性? 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 (1)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雕塑、绘画不仅再现生活,又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形式是内容存在的方式和形态,形式表现内容,使内容升华。 《巴尔扎克像》
(3) 艺术形象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共性存在于千差万别的个性之中,个性总是共性的不同方式的表现。(阿Q)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最集中地体现为艺术典型。 5
3.如何理解影视艺术真实完备的影视画面? 影视画面的内容是清晰可见,是真实的,具有空间感,人们可以通过画面直观的看到形象,可以看到发丝的颤动,可以将壮阔的画面尽收眼底,是其他艺术所无法达到的。
影视画面中,可以呈现几代人的生活。影视画面在物理的时间和空间感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影视画面不论是空间的自由还是时间的流畅都可以体现出来。
影视画面可以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事情演绎出来。 影视画面可以获得心理的时间和空间,这是以往的艺术所不能体现的。 影视画面获得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新的纬度,这是影视艺术所特有的。它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展示人生,也可以从微观角度展示细致入微的感受,也可以从中观表现。
影视画面是高清的、仿真的、是优质性的画面。 迄今为止,影视艺术的画面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没有什么艺术可以从画面上超过影视艺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影视画面只会更好。影视艺术的真实完备的影视画面是其他艺术难以比拟的。
4.论艺术作品的层次 艺术作品是指艺术生产的成果或产品,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的对象。艺术作品的层次主要有三层: 第一层是艺术语言,它是作品外在的形式结构,是由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所构成的层次+(艺术语言的含义)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
第二层是艺术艺术形象,它是作品内在的结构,是艺术家的审美意像的物态化(含义)。
第三层的艺术意蕴(含义)优秀的艺术作品具有巨大的普遍性和深刻的思想性,这种深藏在艺术作品中的意蕴,往往需要鉴赏者仔细品味才能领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