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10.51 KB
- 文档页数:1
老年抑郁症的护理与预防【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与预防方法,方法:分析2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与预防措施。
结果:2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均得以缓解。
结论:早期识别预防老年抑郁症,可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抑郁症;老年人;护理;预防【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167-01老年抑郁症是指首次发病于60岁以后,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
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对生活适应能力的减弱、各种慢性疾病的影响、缺乏人际交流和情感支持等原因,老年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1],世界各地老年人精神疾病调查显示,老年抑郁症发病率最高占16%~26%[2],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子女负担加重,老年人的护理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由此而带来的临床问题也日趋增多,因此,重视老年抑郁症的护理及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老年抑郁症的病因、现状、心理特征、护理与预防方面对老年抑郁症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8例老年抑郁症病人中,男12例。
女18例;年龄60岁~74岁;其中合并冠心病12例。
1.2 发病因素1.2.1 孤独空虚本组病人多为配偶已故,身边无子女,难免寂寞。
老年人由于人际交往和活动范围缩小而产生自卑感、空虚感、困惑感,离退休后的不适应及失落感。
也可诱发抑郁。
1.2.2 躯体疾病躯体疾病是与老年抑郁症相关最常见的因素,冠心病、脑血管病、癌症等均可发生抑郁。
1.2.3 精神症状早期表现:不爱说话,对别人说笑没有反应,情绪低落或不稳。
睡眠不好,特别是早醒,可以自责自罪,容易疲乏,自信心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兴趣爱好减少,可伴有身体不舒服,如头痛、头晕、食欲缺乏等。
2 护理2.1 运用森田疗法理论实施心理护理:老年抑郁症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应激等性格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是抑郁症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抑郁症患者日常该如何护理抑郁症的是我们的生活中比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
但是多数的人对于这样的疾病认识都不是很深,往往无法加以重视。
那么如果家里有抑郁症患者的话该怎么去对其进行护理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推荐抑郁症患者日常的护理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抑郁症患者日常的护理方法1、尽量多参加一些活动,尝试着做一些轻微的体育锻炼,看看电影、电视或听听音乐等。
可以参加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活动,如讲演、参观、访问等,但不要太多。
2、可以将一件大的繁杂的工作分成若干小部分,根据事情轻重缓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切莫“逞能”,以免完不成工作而心灰意冷。
3、不妨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然后分析、认识它,哪些是消极的,属于抑郁症的表现,然后想办法摆脱它。
4、千万不要给自己制订一些难以企及的目标,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现状,正视自己的病情,不要再担任一大堆职务,不要对很多事情大包大揽。
5、不要急躁,对自己的病不要着急,治病需要时间。
6、病人在没有同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十分了解的人商量之前,不要做出重大的决定,如调换工作、结婚或离婚等。
7、尝试着多与人们接触和交往,不要自己独来独往。
引起抑郁症的原因1、性格因素遇事悲观,自自信差,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过分担心,这些性格特征的人很轻易患上抑郁症。
它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并干扰个人对事件的处理。
这些性格特征多是在儿童少年时期养成的,这个时期的精神创伤影响很大。
2、遗传因素家中有患者患有抑郁,那么家庭成员患此病的危急性很高,这可能是遗传导致了抑郁症易感性升高。
其中双相抑郁症的遗传性更高些。
但并非得了抑郁症的人都有家族史,这表明遗传给并非是唯一决定性的患病因素。
3、环境因素失恋,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些都会促发抑郁症。
有时抑郁症的发生与躯体疾病有关,一些严峻的躯体疾病,如脑中风,心脏病发作,激素紊乱等经常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
4、生物化学因素脑内生化物质的紊乱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
抑郁症患者正确的护理要点,值得收藏抑郁症又被称为抑郁障碍,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患者会出现持久性的兴趣衰退、情绪低落等症状,抑郁症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不同的类型,患者的疾病程度不同,具体的治疗方式、治疗后的效果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
本文对抑郁症疾病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抑郁症患者的正确护理要点。
一、抑郁症是怎么回事?目前针对抑郁症的病因研究尚未完全明确,但是目前公认为抑郁症的病因是以性格、环境、基因、生理疾病等因素引起的,此类病因均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
在抑郁症的研究中,目前存在单胺神经递质假说,研究表明,神经递质是在人体内负责对神经信号进行传递的物质,若是人的大脑中单胺类递质存在含量降低或功能缺陷,会导致患者发生抑郁。
例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谷氨酸作为人体的一种氨基酸,水平若是存在异常升高的情况,可增加抑郁症风险,因为这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信息传递功能发生障碍。
在人体中存在一套调节系统,形成管理体制,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这一信号轴发生问题时,就会导致人体出现混乱的情况,引起疾病。
神经营养假说认为大脑内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减少,或是存在神经营养因子功能异常问题,会导致人们出现抑郁症。
研究表明,女性发生抑郁症的几率高于男性,在一级亲属中存在抑郁症患者时,个体发生抑郁症的概率要高于普通人两倍,这是难以预防的抑郁症发病因素,除此之外,环境、性格是可以预防的因素,例如儿童时期经历过虐待、被排斥等“童年阴影”,在成年后遇到应急事件时,可引发抑郁症。
在抑郁症的患病隐患中,神经过敏是十分突出的一个因素,若是个体存在高度的神经过敏情况,当出现较大压力时,发生抑郁症的风险更高。
除此之外,疾病因素也是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例如边缘人格障碍、糖尿病、焦虑、肥胖症、心血管病等,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病风险增加。
二、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发生抑郁症的患者通常会持续超过两周以上表现出异常症状,包括心情低落、意志活动减退、思维减缓、认知功能损害,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身心不适的症状。
抑郁症患者该如何护理雷蕾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性疾病,常会表现出与自身处境不相称的消沉情绪,症状较轻者会出现闷闷不乐、茶饭不思,严重者可表现出悲痛欲绝、自杀倾向。
而抑郁症不仅会对患者带来精神状态上的改变,还会带来躯体症状,出现身体疼痛、乏力、睡眠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需要积极护理干预。
那么抑郁症都会有什么具体表现?对抑郁症患者应该如何护理?以下对抑郁症患者相关护理知识进行科普,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抑郁症有什么具体表现抑郁症患者发病后,不仅会表现出情感状态异于常人变化,可同时发生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症状,并随症状加重可逐渐威胁到患者生理机能,而且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很多时候在患者表现出症状好转后受到社会环境、心理压力等刺激会出现病情反复发作,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
在对抑郁症患者护理中,需明确患者的临床表现,才可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
那么抑郁症具体有什么表 现呢?(一)心境低落抑郁症患者最常见的表现就是长久性情绪低落,对任何事物都不能提起兴趣、生活毫无愉快感受,而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对世界充满悲观情绪,认为每天生活生不如死、生活毫无意义,而这些情感变化会在清晨时间明显加重。
持续心境低落会让缓和产生自己毫无价值感、自责感,钻入自己思想“牛角尖”内产生绝望感,严重者会出现妄想、幻觉,这样的情感变化会让患者生活于自己想象空间内,拒绝与外界交流。
(二)思维迟缓及认知功能损伤思维能力运转速度减慢为抑郁症患者的主要障碍,会出现问题思考能力下降、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身体协调性下降情况,感觉“大脑及其运转齿轮被卡住”,而受思维迟缓影响,患者日常交流期间会出现语速、交流缓慢,甚至出现无法交流的情况,因此护理难度较高。
(三)意志活动减退意志活动,也就是有意识的进支配行为,而抑郁症患者会表现出回避社交、整日卧床、不想做事、生活被动等意志活动减退表现,严重者会发展为“抑郁性木僵”,也就是不言、不语、不食状态,严重者会出现“自己是世界上多余的人”而产生自杀想法及行为,为抑郁症最危险症状。
抑郁症的护理要点及措施抑郁症属于一种精神疾病,患病后常感到与自己处境不相符的悲伤,对生活失去兴趣,回避他人、精力下降等,与一般的情绪低落、悲伤、精力不足以及痛苦等不相同。
抑郁症会导致患者对未来无望,甚至想要自杀,越早治疗,越能够更快的恢复患者的心理健康。
据数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2.64亿的抑郁症患者,是因为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年龄有明显的提早现象,从而导致发病率有了明显提升趋势,并且已经成为危害我国社会安定以及人们健康的首要精神类疾病。
随着抑郁症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要点格外重视,在此提供几个护理要点以及护理措施以供参考。
一、抑郁症属于常见的病理性心理问题,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均会造成严重影响,其会导致患者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产生悲观的想法,对前提绝望,常常表现出悲哀、愤怒、厌烦、拒绝等,甚至对家人的关心和爱护不理解,因此,心理护理属于抑郁症患者的一大护理要点。
二、抑郁症患者往往伴有不自信,心事过重,睡眠质量降低,并出现掉发,忽胖忽瘦、持续头痛等异常情况,因此,健康教育、给予患者安全感,确保其生活质量尤为关键。
三、抑郁症的发展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诱发部分身体其他疾病,主要是自主神经系统发生改变,例如:食欲减退、阳痿、体重下降、闭经、便秘等,而这些不适感会累及患者的多项器官功能,增加心血管患病风险,因此,强化生活护理干预,帮助其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协助患者完成生活中的起居行为,有助于患者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四、抑郁症发生后,需要结合病情坚持长期治疗,以延缓病情的发展,并于生活中规避诸多的风险因素,养成科学的生活规律,尽可能使患者放松心情,避免病情加重,因此,药物干预、饮食指导等尤为重要。
结合上述护理要点,给予如下护理措施相关建议:一、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明亮的生活环境阳光的照射可以使人充满希望,因此,确保生活环境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周边的环境最好使用暖色调装饰,使患者心情得以放松,切忌使环境潮湿、阴冷,以免加重患者内心负性情绪;多给予患者陪护,不可使其长时间独处,并控制室内的安静程度,尤其是夜间避免嘈杂的声音,以免影响患者的身心舒适度,使其内心烦躁,降低睡眠质量,形成恶性循环。
解放军护理杂志 NUFS J Chin.PLA ・49・
・专科护理・ 老年手术患者伴发抑郁症的护理 李春梅,张丽萍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外科,北京100853)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手术患者抑郁症的护理方法。方法 根据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对12例老年手术患者的抑郁 症进行护理。结果 l2例患者顺利康复,无意外发生。结论 对老年手术患者抑郁症的护理中,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安全护理 至关重要,术前健康教育的人员安排、时间、方式也应有别于其他患者。 关键词:老年;手术患者;抑郁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9993(2008)7A一0049一O2
Nursing of Depression of Elderly Patient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LI Chun—mei,ZHANG Li—ping(Department of Surgery,South Building,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85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method of depres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during periopera— tive period.Methods Daily nursing service were given to 1 2 depressed elderly patients according to c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Results All the 1 2 patients recovered well without accidents.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pain nursing,safety nurs— ing were very important for elderly patients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The staff,time and modality of arrangement of preoperative healthy education should be don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elderly;perioperative period;depression;nursing ENurs J Chin PLA,2008,25(7A):49—50]
抑郁症护理要点一、护理评估护理人员利用会谈与观察的技巧,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层面去了解和评估患者。
患情感疾患所面临的困难和呈现的问题,依护理人员能协助其解决与改善的部分加以分类,做出护理诊断,并排列处理的优先次序。
1.活动过程评估有无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被动,不愿参加平素感兴趣的活动。
评估患者走路和其他动作十分缓慢,甚至不语不动,可达木僵程度。
评估在抑郁发作时常见焦虑情绪引起的活动增多,如坐卧不安、踱步或搓手顿足。
评估伴有躯体症状的患者则表现纠缠医护人员,反复要求给予解释、检查和治疗。
评估患者在病情严重时,表现生活懒于料理,缺乏梳洗的精力,个人卫生差。
评估患者的睡眠状况,在严重抑郁时患者主诉不易入睡,而且在清晨三、四点钟左右醒来,此时出现孤独感、极度焦虑、无价值感,甚至痛苦难熬、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并可出现自伤、自杀行为。
2.认知过程评估严重抑郁症患者无法集中注意力,并有自责自罪观念,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变成了“废物”,或犯了弥天大罪,故患者常责备自己或惩罚自己。
评价患者在躯体不适基础上产生疑病观念,怀疑本人得了不治之症,甚至有疑病妄想。
评估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低自尊、长久存在的无价值感,在发病时变得更明显、更严重。
因此,他们会较注意一些使本人更感到无价值的情境及他人的态度,而忽视或正确辨认一些使本人感到有价值感的情形及态度。
3.生态过程评估患者由于自我照顾能力受到影响,甚至对自已周围的环境照顾也有困难。
包括日常生活等都无法料理,这本身又造成另一种压力。
同时也反映患者的抑郁程度。
4.情绪过程评估抑郁症患者通常表现出悲观绝望、愁眉不展、罪恶感、忧伤及羞愧。
同时患者的这些体验很强烈,即使患者还未主诉护理人员应能观察出来。
评价患者对所有活动都没兴趣,即使是以前他热衷的活动。
评估患者抑郁的强度,一般人常将哭泣与抑郁联想在一起,但事实上严重抑郁症患者都可能不会有这种痛苦的表现。
患者也会啜泣但不流泪,有时甚至不哭,而脸上充满愁苦的表现。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
2015-11-05T14:00:15.95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7期供稿 作者: 徐贵荣
[导读]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针对性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徐贵荣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550004)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37 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等综合护理,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
果:
37 例患者经过系统护理后抑郁程度明显改善。结论:针对性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149-01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由于社会、家
庭、生理以及
心理的变化,老年人适应社会能力逐渐变弱,成为弱势群体,常出现精 神抑郁障碍。老年抑郁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导致自理能力
丧失
,给家 人和自己带来严重危害和心理压力。抑郁症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 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
境不相
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1]。全球疾病负担调查估计,到2020 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全球第二位威胁人
类健康、增
加经济负担的疾患[2]。随着现代医药的发展,对于抑郁症的临床治 疗有很多的研究进展,但是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治疗
方案也不容
忽视[3]。我们于2013 年6 月~2015 年6 月对37 例老年抑郁症患者 进行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7 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其中女28 例,男9 例;年龄62-76 岁,平均年龄67.5 岁;病程:7 个月-10 年;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 分类
方案与诊断标准抑郁症诊断标准,
HAMD>20 分[2]排除脑器质 性、躯体性疾病所致的抑郁状态。经过心理护理后患者的体重减轻、 睡
眠障碍以及认知障碍均得到显著改善,日夜变化、焦虑、阻滞、
绝望感有不同程度改善。
2 护理
2.1 加强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的适应力较差,容易产生失落感 并难以接受事实,不愿与人交流等有甚者还会拒绝进食和治疗。护 理人员
应尽快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来引导其调整心态,护理人员
应通过自身的行动向患者传递乐观、向上的信息,对患者的讲述耐 心倾听,并
不断对患者进行劝慰,找出患者的心结,帮助患者充分
了解和分析自我心理状况并给予积极开导,使其树立积极乐观的对 抗并战胜疾病的
信念。邀请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教,并多安排一
些患者能所力及并乐意做的事情,使其重新树立生活的自信心,尽 早摆脱悲观、绝望的
负面情绪,树立乐观向上的对抗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在日常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中尽量表现 出信心十足的态度,尽可
能采取无痛性的操作并保证一次性成功,
若偶有失误,也不要过分紧张,大度、大方的向病人致歉后,再行 操作。因为护理人员的操作技
术的好坏以及信心的强弱实际上也是
一种非语言性的综合交流,是护患沟通维系的纽带和患者对抗疾病 的信心来源之一,可以加强患者抗
病信心,使其抑郁情绪减弱。老
年患者普遍产生孤独感、陌生感,渴望得到家人、亲友的关怀和安 慰[4],护理人员应与患者的家属及
亲友进行积极沟通,鼓励他们参
与到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增加探视次数和陪伴时间,使其多与患者 进行交流,使患者情感的到依托、生活
得到有效照料,从而减轻患
者孤独、无助、抑郁的心理,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其听说能力的恢 复,使其对抗疾病的信心增强。
2.2 加强巡视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言语、动作和行为表现,避免 单独居住、单独活动,尤其在交接班、吃饭、清晨、夜间或工作人 员
少、工作忙碌时,及时掌握病情动态,做到心中有数,加强护理,
严防意外发生。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常变化,情绪极度低落、伤心绝 望、
彷徨不安或突然情绪开朗,表现活跃,主动与他人交往以蒙蔽
他人,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报告医生,严格交接班,积极 引导患
者、纠正错误或消极的观念,分散其注意力。抑郁症患者容
易出现悲观、失望、孤独无助、自我评价低、兴趣减退、生不如死 的感觉,所
以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是抑郁症患者重要的护理问题。
对自杀观念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应将其置于重要监护病房,专人护理, 24 h 不离开
视线,严格交接班制度,加强危险品检查,确保患者安
全,必要时行保护性约束。
2.3 药物治疗护理 对心理治疗较差或抑郁程度较重的患者,主 要依靠药物的抗抑郁治疗,而对于轻度抑郁症或抑郁症状患者的患 者则
采取少量药物的抗抑郁治疗来辅助心理治疗,以取得标本兼治
的效果,但患者一般都对此类药物比较敏感,甚至还会抗拒抗抑郁 的药物治
疗,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陪护人员认真讲解此类
药物的作用原理和用途,消除患者的抵抗心理,使其配合治疗,必 要时要看着患
者当面将药物吞服。抗抑郁药主要的不良反应有
:失眠、 头晕、头痛、体位性低血压、腱反射亢进、震颤、无力、多汗、口 干、便秘、视
物模糊、排尿困难、尿潴留
,少数可发生震颤或癫痫发 作,也有的嗜睡、阳痿等。也可能出现皮肤过敏反应。严重的副作用 是高血压危象及
中毒性肝损害,所以,应在服药前及用药后定期测
查血压及肝脏功能。
2.4 加强体育锻炼 帮助老人协调与病房患者之间的关系,平时 锻炼老人收拾床铺、清洗衣物,保持室内卫生,让老人活动起来,分散患 者对
消极想法的注意力
,并增强患者的毅力,提高自信心,让患者意识 到在病房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和应负的责任。要鼓励督促患者坚持锻 炼,如散
步、打扑克、玩麻将、棋类等
,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身 体健康,减轻疲劳,增加愉快感,从而产生对生的渴望。
3 讨论
抑郁症主要症状为情绪低落,缺乏兴趣和精力,严重者可降低 生活质量,导致社会关系的崩溃,甚至出现自杀的行为,已成为全 球的
四大致残病[
5]。 通过本组患者护理得出:护理人员应对其抑郁 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了解,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还要
加强基础护理、药物护理以及加强体育锻炼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 相应护理措施并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减轻患者 的焦
虑、抑郁情绪
,改善恶劣心境,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严剑芳.护理预案应用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医学信息,2012, 25(8):347.
[2] LecrubierY.Theburden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gen-eral medicine [J].J Clin Psychiatry,2001,62(8):4-9.
3] 张银霞.整体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 34(2):373.
[4] 马丽娜,汤哲,关绍晨.等.北京老年人家庭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J].实用老年医学,2010,24(2):168-170.
[5] 邹小香.全程护理干预促进住院抑郁症患者的康复[J].临床护理,2009, 10(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