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概览
- 格式:doc
- 大小:569.50 KB
- 文档页数:67
曹妃甸区曹妃甸区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的核心地段,是唐山市乃至河北省乃至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
曹妃甸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发展条件,成为了吸引众多企业投资的热门地区。
本文将探讨曹妃甸区的产业发展、经济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1.曹妃甸区的产业发展曹妃甸区的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重化工和装备制造领域。
该地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便以钢铁、能源和化工等重化工产业为支柱,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钢铁、石化和焦化企业。
曹妃甸区的装备制造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包括风力发电设备、海洋工程装备等。
同时,该地区还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吸引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入驻,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集群。
2.曹妃甸区的经济特点曹妃甸区的经济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优势:曹妃甸区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包括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和大量的土地资源。
这些资源的存在为曹妃甸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区位优势:曹妃甸区位于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区域,距离北京和天津两个一线城市均不远,交通便利。
这一区位优势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便捷的物流条件,吸引了大量资金和关注。
(3)政策优势:作为国家级开发区,曹妃甸区拥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包括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方面的支持。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企业在曹妃甸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3.曹妃甸区的发展前景曹妃甸区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产业基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在国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曹妃甸区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进一步提升其吸引力和竞争力。
未来,曹妃甸区将进一步加大对重化工和装备制造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同时,曹妃甸区将积极引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曹妃甸因岛上曾有唐王李世民一曹姓妃子的庙宇而得名,原本是一座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沙岛,涨潮时面积4平方公里,为古滦河冲积而成,至今已有5500多年的历史。
曹妃甸水深岸陡,不冻不淤,岛前500米水深即达25米,海槽深部达36米,-30米水深岸线东西长约6公里。
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27米、宽5公里的天然水道直通黄海。
水道与深槽的天然结合,构成曹妃甸建设40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泊位的天然港址。
“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是曹妃甸最明显的自然地理特征。
曹妃甸岛后方滩涂广阔且与陆域相连,可开发浅滩面积达1400多平方公里,通过围海造地形成陆域为临港产业和城市开发建设提供广阔的空间。
基础设施曹妃甸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枢部位,是我国北方地区进入东北亚,走向太平洋的重要门户和对外通道,也是连接我国内陆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大陆桥的起点之一。
曹妃甸毗邻京津冀城市群,距唐山市中心区80公里,距北京22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秦皇岛170公里。
交通便利发达。
曹妃甸强大的港口物流可以辐射东北、西北、华北等广大地区,这些地区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为曹妃甸工业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港口物流和工业集群项目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证。
公路、铁路京沈、唐津、唐曹、唐港、唐承、沿海高速形成曹妃甸地区高效的公路网络。
京山、京秦、大秦、迁曹、京津、唐秦与正在建设中的蒙冀铁路与曹妃甸互通,构成曹妃甸人员与货物流动的快速通道。
海运曹妃甸5亿吨综合大港的开发建设为国际物流构筑了低廉、便捷的海路一体化的互通运输体系。
航空曹妃甸至北京首都机场200多公里、天津机场120公里、唐山机场80多公里,且有高速公路相连,空运条件十分便利。
科学决策:早在1919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把深邃的目光投向了曹妃甸,在他的《建国方略》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兹拟建筑不封冻之深水大港于直隶湾中……顾吾人之理想,将欲于有限时期中发达此港,使之与纽约等大。
曹妃甸宣传片文字稿在蓬勃发展的环渤海经济带上,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端庄而美丽,高贵而优雅,正以傲然的身姿,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释放着耀眼的光芒,她就是曹妃甸。
曹妃甸新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南部沿海,因原来岛上曾建有唐朝皇帝李世民一曹姓妃子的庙宇而得名。
现辖有曹妃甸工业区、南部经济开发区、唐海县和曹妃甸国际生态城,陆域面积1900多平方公里,常驻人口约22万人,以曹妃甸新区为中心,延198公里的海岸线向东西延伸,分布着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和卢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构成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唐山湾四点一带,可与日本东京湾想媲美。
曹妃甸新区作为唐山湾四点一带开发建设的核心和龙头,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这里拥有无需开挖港池和航道即可建设30万吨以上深水大港的天然钻石级港址,10亿顿以上的整装优质大油田,1100多平方公里的未利用滩涂和荒地。
曹妃甸新区地理位置优越,毗邻京津两大城市,辐射三北,是连接东北亚的桥头堡。
早在1919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把深邃的目光投向了曹妃甸,在他的《建国方略》中写到:兹拟建筑不封冻之深水大港于直隶湾中…顾吾人之理想,将欲于有限时期中发达此港,使之与纽约等大。
”曹妃甸寄托了一代伟人强国的蓝色梦想。
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曹妃甸的开发建设,先后将曹妃甸列入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河北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按照规划,曹妃甸新区功能定位为—中国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输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中国北方商务休闲之都和生态宜居的滨海新城。
计划到2010年累计完成投资2000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
曹妃甸新区将形成港口、港区、港城协调发展的三大空间布局。
在曹妃甸港区62公里可利用岸线上规划建设码头泊位260多个,其中30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16个,10—15万吨级泊位50个,5—8万吨级泊位200个,码头类型主要为矿石、煤炭、原油、液化天然气、化工、散杂货、集装箱,这些码头全部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超过5亿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唐山港京唐港区是中国北方的重要出海口,已与国内外12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
正在开发建设的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是渤海湾中唯一不需要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的天然港址,两个25万吨级矿石码头已实现国际通航,煤炭码头、原油码头、LNG码头正在积极谋划实施之中。
海上运输对唐山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
◆曹妃甸新区曹妃甸新区范围包括:曹妃甸工业区、南堡开发区、唐海县及滦南县南堡镇、柳赞镇。
陆域总面积1792平方公里,产业规划面积1470平方公里。
未来将建成环渤海地区的国际性能源和原材料集疏主枢纽港,中国北方地区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中国北方商务休闲之都,生态宜居的滨海新城。
曹妃甸工业区位于曹妃甸新区西南部,规划面积310平方公里,建设现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最终将工业区建设成我国北方国际性铁矿石、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能源原材料主要集疏大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南堡海洋化工园区位于曹妃甸新区西部,西与丰南区相邻,规划面积412平方公里,按“三园一区”产业格局建设,即三友工业园、南盐工业园、物流仓储加工园、城市功能区。
其产业发展依托三友集团和南堡盐场,在做大做强“两碱(纯碱、氯碱)一化(化纤)”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下游产业,逐步发展为海洋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嘴东临港物流及钢铁深加工园区位于曹妃甸新区南部,双龙河入海口西侧,与曹妃甸石化产业区隔河相望,规划建设面积50平方公里。
依托曹妃甸精品钢材基地和唐山钢铁产业基础,发展钢铁深加工和装备制造产业。
根据产业选择和总体定位,配套产业区分为出口加工区、综合产业区、物流区等。
曹妃甸湿地公园商务休闲区位于曹妃甸新区的北部,南临唐曹铁路,东临迁曹公路,北临沿海公路,西临唐海湿地保护区,规划建设面积21.08平方公里。
曹妃甸湿地文化旅游度假区整体情况简介一、区域位置曹妃甸湿地文化旅游度假区位于曹妃甸区西部,沿海公路以南,唐曹高速以西,规划面积约120平方公里,是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景区二、投资发展优势1、生态资源优势曹妃甸湿地文化旅游度假区有6大资源优势。
湿地。
北方最大的滨海湿地,总面积100平方公里。
温泉。
亚洲最好的低温温泉之一,水质优良,含有锶、偏硅酸等矿物质。
鸟类。
307种鸟类,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9种。
河湖。
26公里长的双龙河贯穿湿地度假区南北,拥有4个淡水湖,总水面面积约900多公顷。
海洋。
曹妃甸陆域海岸线80公里,拥有深水大港、散货码头、渔港码头、优质海滩,游人可在海边尽情品尝海鲜,上船出海渔事体验。
曹妃文化。
相传公元640年,唐王李世民率大军东征高丽,沿海途经于此,因气候潮湿,水土不服,随军将士发生皮肤疫病,急需救治。
渔女曹娴用当地温泉救治痊愈。
曹娴深得唐王爱慕,被纳为妃子,以姓氏为名,号封娴为曹妃,后曹妃病逝葬于小岛——曹妃甸。
2、商业环境优势国际高尔夫俱乐部。
2个18洞高尔夫球场,其中金熊高尔夫球场由美国著名设计师尼克劳斯设计,被列为中国十大高尔夫球场之一。
湿地迷宫。
以木栈道、木质平台等设施为主,步行进入,既与湿地生物亲密接触,又保护湿地原生态平衡。
曹妃甸国际会所(三岛七星)。
所谓“三岛七星”,是指会所建在三座小岛之上,七星指会所内的七栋别墅,分布位置恰似北斗七星。
会所按照6星级标准建设,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其中每套别墅可容纳10人居住,另外会所设置客房30间。
配有能同时容纳288人就餐的餐饮部。
渤海国际会议中心。
占地面积33.3公顷,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集住宿、餐饮、娱乐、观光旅游、会议接待、休闲度假、体育健身、水疗养生于一体的五星级综合性服务设施。
3、交通优势曹妃甸湿地度假区地处环渤海、环京津交汇地带,西距北京220km、天津120km,北距唐山55km,东距秦皇岛150km,地理位置优越。
曹妃甸简介曹妃甸地理位置曹妃甸位于唐山市南部70公里,原系滦南县南部海域一带状小岛,小岛基本呈长方形,南面略高于北面,四周略高于中间,总面积为16平方公里,小岛南端设有一灯楼,为海上导航标志,土质以沙为主,距滦南县城63公里,距大陆最近点(林雀)17公里。
因岛上原有曹妃庙而得名。
东距京唐港33海里,距北京约230公里,距青岛约870公里、北伦港1300公里,距大连港约300公里。
概况港区自然条件非常好,岛前西南及南侧水深条件良好,距岸600米处即为渤海湾主潮流通道的深槽海域。
历史的长期自然作用,赋予曹妃甸港区近岸深水的优势,岛前10米等深线距0米等深线200-500米,岛前500 米水深就达20-30米,且25米水深水域直通渤海海峡,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
曹妃甸平均标高为 2.0米以上,最高处为 3.0米以上,距现有陆岸约17公里,中间大面积浅滩标高0.6-2.7 米。
港区气象、水文、地质条件非常好,开发建设的工程量较小。
曹妃甸疏运条件便捷。
疏港铁路可与京山、京秦、大秦三条国铁干线相连。
公路疏运,境内相互连接的京沈、唐津、唐港三条高速公路沟通全国高速公路网,并辅以11条国道和省道。
可直接向华北地区用户供应进口铁矿,节约铁路往返运输费用。
水路疏运方面,曹妃甸港区位于环渤海港丄群体中间地带,至各港距离适中,水上中转运输条件便利。
在环渤海经济圈内,曹妃甸港区经济腹地直接面向京津冀经济区,而且可延伸至西北地区。
经济区位条件优越。
在环渤海和东部沿海深水港布局上位置适中。
开发建设曹妃甸港区,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钢铁、石化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结构中,钢铁、石化等行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华北地区首钢集团、唐钢、宣钢、包钢、天钢、承钢六大钢厂进口矿石需求量以及燕山石化、天津石化公司、石家庄炼油厂、沧州炼油厂等石化企业的进口原油需求量很大。
而远洋运输进口矿石、原油,最经济合理的运输船型为2 0 —2 5万吨级。
曹妃甸简介曹妃甸地理位置曹妃甸位于唐山市南部70公里,原系滦南县南部海域一带状小岛,小岛基本呈长方形,南面略高于北面,四周略高于中间,总面积为16平方公里,小岛南端设有一灯楼,为海上导航标志,土质以沙为主,距滦南县城63公里,距大陆最近点(林雀)17公里。
因岛上原有曹妃庙而得名。
东距京唐港33海里,距北京约230公里,距青岛约870公里、北伦港1300公里,距大连港约300公里。
概况港区自然条件非常好,岛前西南及南侧水深条件良好,距岸600米处即为渤海湾主潮流通道的深槽海域。
历史的长期自然作用,赋予曹妃甸港区近岸深水的优势,岛前10米等深线距0米等深线200-500米,岛前500米水深就达20-30米,且25米水深水域直通渤海海峡,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
曹妃甸平均标高为2.0米以上,最高处为3.0米以上,距现有陆岸约17公里,中间大面积浅滩标高0.6-2.7米。
港区气象、水文、地质条件非常好,开发建设的工程量较小。
曹妃甸疏运条件便捷。
疏港铁路可与京山、京秦、大秦三条国铁干线相连。
公路疏运,境内相互连接的京沈、唐津、唐港三条高速公路沟通全国高速公路网,并辅以11条国道和省道。
可直接向华北地区用户供应进口铁矿,节约铁路往返运输费用。
水路疏运方面,曹妃甸港区位于环渤海港口群体中间地带,至各港距离适中,水上中转运输条件便利。
在环渤海经济圈内,曹妃甸港区经济腹地直接面向京津冀经济区,而且可延伸至西北地区。
经济区位条件优越。
在环渤海和东部沿海深水港布局上位置适中。
开发建设曹妃甸港区,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钢铁、石化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结构中,钢铁、石化等行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华北地区首钢集团、唐钢、宣钢、包钢、天钢、承钢六大钢厂进口矿石需求量以及燕山石化、天津石化公司、石家庄炼油厂、沧州炼油厂等石化企业的进口原油需求量很大。
而远洋运输进口矿石、原油,最经济合理的运输船型为20-25万影响不大,平均每三年出现一次,但有时一年可发生两次。
曹妃甸基础资料汇总一、区域简介1、区位曹妃甸位于唐山市南部70公里,距北京22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秦皇岛170公里,距青岛约870公里、北伦港1300公里,距大连港约300公里。
2、行政区划曹妃甸新区于2009年3月14日正式揭牌成立,现辖“一县两区一城”,即曹妃甸工业区、南堡经济开发区、曹妃甸新城(国际生态城)和唐海县,规划面积1943.72平方公里,陆域海岸线约80公里。
3、人口2007年人口22万,预计2015年可以聚集80万左右人口,2020年可以聚集120万人口依据《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确定,曹妃甸新区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106万(不含曹妃甸工业区独立工矿点20万人口)。
其中,曹妃甸新城规划人口65万,唐海县规划人口20万,南堡开发区规划人口15万,其他小城镇共计6万。
4、经济曹妃甸新区作为科学发展示范区,确定功能定位为:国际性能源和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中国北方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中国北方商务休闲之都、生态宜居的滨海新城。
预计到“十一五”末,总投资将达到2000亿元左右,2010年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0亿元以上,全部财政收入100亿元以上。
5、交通交通便利,铁路有京山、京秦、大秦等国铁干线东西贯通,唐遵、滦港、迁曹等国铁支线南北相连;公路与京沈、唐津、唐港高速公路和沿海、唐承、唐曹高速互通;曹妃甸港区港口通向世界各地,从而构成了方便迅捷、成本低廉的海陆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
6、资源曹妃甸是京津冀地区资源支撑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相对充裕,临港工业所依赖的煤炭、石油、铁矿石、原盐等资源丰富,拥有1710平方公里的沿海滩涂和荒地,为布局发展临港产业提供了充足用地。
这里还是环渤海地区开发利用程度最低的地区,环境容量较大,有利于协调产业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7、领导指示2006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曹妃甸并指出,曹妃甸是一块“黄金宝地”,一定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地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努力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
唐山曹妃甸简介唐山曹妃甸是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的一个新区,位于渤海之滨,东临渤海,西接唐山市区。
曹妃甸是唐山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北省的重点开发区之一。
曹妃甸新区的建设始于2004年,是唐山市政府提出的战略性规划,旨在推动唐山市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形象。
经过多年的发展,曹妃甸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现代化产业基地。
曹妃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曹妃甸拥有港口、铁路、公路和机场等完善的交通网络,与国内外主要城市相连。
其中,曹妃甸港作为中国最大的散货港之一,是中国重要的国际贸易和物流枢纽。
曹妃甸新区的产业发展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涵盖了船舶制造、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其中,曹妃甸船舶制造业具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力,曾先后建造了6000吨级、10000吨级、300,000吨级等多个船舶,为中国造船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曹妃甸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截至2021年,曹妃甸新区的GDP已经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同时,曹妃甸新区还引进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吸引了大量人才和技术,推动了当地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曹妃甸新区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曹妃甸新区的城市规划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住宅区、商业中心和休闲娱乐设施,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曹妃甸新区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新区规划中,设立了大片绿地和生态公园,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测,保护了曹妃甸的自然生态系统。
曹妃甸新区的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曹妃甸将继续推动经济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市。
同时,曹妃甸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推动更广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唐山曹妃甸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区。
在未来的发展中,曹妃甸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为唐山市和河北省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曹妃甸新区简介(讨论稿)曹妃甸新区现辖“两区一县一城”,即曹妃甸工业区、南堡开发区、唐海县、唐山湾生态城,规划面积19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2万人。
曹妃甸新区处于环渤海地区的核心位置,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国家“十一五”期间设立的最大经济开发区,也是我国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科学发展示范区。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首都经济圈、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使地处环京津、环渤海“双环”核心位置的曹妃甸,更便于接受京津经济辐射,实现借力发展、聚集发展。
曹妃甸是环渤海地区组合优势最大的区域。
“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腹地广阔有支撑”,曹妃甸在建设深水大港,发展临港产业方面具有优越的地里条件。
特别是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拥有了国内其它临港开发区不能同时具备的七大优势:港口资源优势、燃气资源优势、电力优势、土地优势、税收优势、综合保税区优势、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
曹妃甸以其巨大的优势吸引众多企业落地投资。
曹妃甸正在建设国际性综合贸易大港。
依托深水大港、广阔腹地和便捷交通等优势,加快建立北方“六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即煤炭交易、木材交易、钢材交易、矿石交易、燃气交易、可再生资源交易,推动曹妃甸港由集疏港向综合贸易大港转变,着力提升贸易强区的硬实力。
曹妃甸新区正在全力打造产业定位明确、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保障优越、科学发展、门类齐全的七大产业园区。
港口物流园区、钢铁电力园区、化学工业园区、装备制造园区、综合保税区、新兴产业园区及中日生态园。
曹妃甸新区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凭借国家层面的战略推动,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3000多亿元,规划体系日趋完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综合性深水大港出具规模,进入了产业加速聚集、城市建设全面推进的崭新阶段。
曹妃甸位于唐山市南部沿海,地处环渤海、环京津经济圈的核心位置,因岛上曾建有唐朝皇帝李世民一曹姓妃子的庙宇而得名。
曹妃甸工业区是曹妃甸区的经济中心、发展龙头和产业聚集核心区,规划面积38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310平方公里、水域70平方公里。
“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滩涂”,是曹妃甸工业区最明显的特征和优势,为大型深水港口和临港工业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港口物流园区规划面积62.03平方公里,由西港区、港池岛区、东港区、甸头区和化学区等5部分组成,“十二五”末期设计通过能力可达到5亿吨。
重点发展港口运营、仓储物流、大宗商品交易、国际贸易、分销、配送、加工以及与港口物流产业配套相关的服务业务。
未来,港口物流园区将依托6个25万吨级矿石泊位,打造中国北方铁矿石现货交割基地、中国最专业的现代矿石物流基地和全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港;依托煤炭码头(设计通过能力3.2亿吨)和大秦铁路迁曹线、蒙冀铁路,打造国家级煤炭储配基地、国家级煤炭交易中心、我国“北煤南运”第三通道和世界最大的煤炭下水港;依托曹妃甸通用码头和腹地钢铁企业,建设国家级钢铁电子交易平台,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钢材下水港和交易中心。
钢铁电力园区规划面积48.8平方公里,其中南区规划面积39.2平方公里,北区规划面积9.6平方公里。
将重点构建以精品钢铁项目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以火电、海水淡化项目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主要发展钢铁、电力、海水淡化、钢铁加工配套、废弃物综合利用、新型建材等产业,打造高效综合利用资源、能源的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园区。
化学工业园区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东部预留发展面积68平方公里。
园区南部濒海区域集中建设大型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向北依次布局基础原料项目、综合化学品项目和化工新材料项目,形成自南向北,装置由重而轻、原料递次供应格局。
装备制造园区规划面积28.6平方公里,拥有岸线15公里,将依托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建设一批大型港口机械、石油钻探机械、冶金设备、工程机械和汽车、船舶修造等装备制造项目,建成中国北方地区大型临港现代装备制造基地。
曹妃甸十大景点介绍1.曹妃甸渔港景区:曹妃甸渔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渔港之一,这里拥有广袤的海域和深邃的渔港,还有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
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的渔民生活和精致的渔船建筑,还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海鲜。
2. 华北石化文化博物馆:该博物馆展示了曹妃甸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历程和华北地区数千年的能源文化,包括展览、影视、互动等多种形式,是石化文化的重要载体。
3. 欣佳海洋世界:这是一座综合性海洋主题公园,展示了各种海洋动物,如海豚、海狮、鲨鱼和珊瑚等。
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精彩的海洋表演和水族馆中的壮观景色。
4. 曹妃甸滨海湿地公园:这是一个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如候鸟、红树林、带鱼和螃蟹等。
游客可以欣赏到湿地的独特景色和各种自然生态。
5. 曹妃甸龙湾国家地质公园:这是一个集地质、景观、风景、历史和文化于一体的景区,是中国第一个海洋火山口型地质公园,游客可以欣赏到许多罕见壮观的地质景观。
6. 曹妃甸天堂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一个致力于保护稀有鸟类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可以欣赏到多种稀有的鸟类,如黑鹳、白琵琶鸟、黄腹角雉和斑头雁等。
7. 曹妃甸滨海旅游度假区:这个旅游度假区以海洋、沙滩和山区为核心,有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
游客可以在这里度过假期,体验各种水上活动和海滨美景。
8. 曹妃甸半岛公园:这是一个综合性公园,占地面积达1600亩,有各种特色景点,如燕子岛、亚欧大陆中心、西方学院和文化广场等。
游客可以欣赏到独特的公园美景和文化底蕴。
9. 曹妃甸红螺寺: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建于公元707年唐朝。
寺庙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如唐朝榻椅、明朝床和八仙桌等。
游客可以欣赏到古建筑和佛教文化。
10. 大沽口海滨公园:这个公园位于渤海之滨,有半英里长的沙滩和广袤的海域。
游客可以欣赏到广阔的海景和独特的自然风光,还可以享受各种水上活动。
总结:以上是曹妃甸的十大景点,欢迎来游玩。
海上崛起一座城——曹妃甸[摘要]:本文从八个方面介绍了曹妃甸,即(1)曹妃甸总的概括;(2)名称来历及孙中山的规划;(3)历史悠久,位置重要;(4)物产丰富,能源优势;(5)造地工作,滨海新城;(6)曹妃甸大钢建设项目和冀东南堡油田;(7)曹妃甸工业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8)曹妃甸新区成立,曹妃甸新城。
[关键词]:曹妃甸港口滨海油田一、曹妃甸总的概括曹妃甸是渤海湾内一个离岸十八千米的古老沙岛。
1985年,在一次沿海港址普查中,发现甸头南端是中国沿海少有的能停靠二十五吨级以上远洋巨轮的钻石级港址。
2006年7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正在建设中的曹妃甸工业区时强调,曹妃甸是一张白纸,要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新就新在科学发展,美就美在科学发展,要把它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
曹妃甸被胡锦涛总书记誉为“国宝之地”。
二、名称来历及孙中山的规划曹妃甸,原系无名岛,何时得名,旧志未详。
据考,因岛上有曹妃殿而得名。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跨海东征高丽时,随军有个妃子叫曹妃,死在岛上。
李世民痛失爱妃,遂下旨在岛上建三层大殿,塑曹妃像,赐名曹妃殿。
于是,此岛因建有曹妃殿而得名曹妃甸。
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怀实业救国振兴中华之志,考察了直隶沿海,在《建国方略》中指出“拟建不封冻之深水大港于直隶湾中”,建筑“与纽约等大”的北方大港,并对北方大港的地理环境、经济腹地、发展远景进行了详细论述、曹妃甸的地理位置和地貌水文条件极佳。
三、历史悠久,位置重要曹妃甸为沙坨,形成于6000年至3000年前,为古滦河三角洲湖区。
曹妃甸地理位置重要,地貌、水文条件独厚,位置和条件可与国家规划的4个国际性大型中型港口媲美,前景已为国内国际专家瞩目,已规划将它建为国际性大港。
曹妃甸水深岸陡,不淤不冻,岛前500米水深即达25米,甸前深槽水深36米,为渤海最深点,是渤海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的天然港。
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27米的天然水道直通黄海。
(1)地形、地貌曹妃甸岛是因滦河北移而形成的一条状沙岛海滩,位于古滦河三角洲前缘,距大陆岸线约20km。
滩外侧为古滦河冲积扇陡坎,甸头前缘500~600m水深达到-20~-30m,构成渤海湾内天然的深水港址;滩内侧为海水淹没的古滦河冲积扇体,上部覆盖海相沉积,与陆地之间均为宽阔的浅滩,地形比较平坦,海水高潮时显露面积4km2,低潮时显露面积20km2,海底地面标高在-0.5~0.7m之间(本港理论深度基准面起算,下同),一般在0.0m左右,北浅南深逐渐变大。
曹妃甸岛是古滦河三角洲的组成部分,其岸、滩、槽的发育和演变受区域地质构造的控制,加上海水潮流、波浪共同作用,塑造了曹妃甸地区特有的岸线地貌和海底地形,近百年来总体格局和位置基本保持稳定,滩槽地形与潮浪动力基本达到了动态平衡。
目前,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和港口码头正在建设,充分利用曹妃甸岛区域的沙源进行填海造地,场地吹填标高初步确定为4.5m,因此,受场地内取砂和吹填的影响,浅滩地形和水深局部将有一定的变化。
(3)水文①潮汐a潮汐性质本地区海域潮汐性质属不规则半日潮,相邻两潮潮高不等。
平均涨潮历时6小时15分,平均落潮历时6小时12分。
b潮位特征值实测最高潮位:3.49m(2001年09月27日12时10分)实测最低潮位:0.15m(2001年12月23日21时14分)推算历史最高高潮位:4.36m(1992年09月02日)推算历史最低低潮位:-0.35m(1957年12月18日)平均高潮位:2.75m平均低潮位:0.89m平均高高潮位:3.02m平均低低潮位:0.57m平均潮差: 1.73m平均大潮潮差:2.29m平均小潮潮差:1.15m最大潮差: 3.54m(1980年10月26日)以上潮位特征值以本港理论深度基准面起算。
c基准面关系曹妃甸海域发生风暴潮的气象背景与塘沽基本一致,但由于位于渤海湾北部突出部位,缺乏水体集聚的地理条件,初步分析,曹妃甸海域增减水的幅度约为塘沽的60~70%。
唐山曹妃甸简介唐山曹妃甸是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的一个地方。
它位于渤海之滨,是中国最大的沿海工业基地之一。
下面将对唐山曹妃甸进行详细介绍。
唐山曹妃甸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北部,北临渤海,是中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一部分。
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距离北京仅有不到200公里的距离,交通便利,成为许多企业和投资者的首选地。
曹妃甸区是中国最大的沿海工业基地之一,这里有着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
曹妃甸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深水港口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煤炭和散货进出口港口之一。
港口的建设使得曹妃甸成为了中国重要的煤炭集散地和物流中心。
除了港口,曹妃甸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和盐矿资源。
这些资源的开发为曹妃甸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同时,曹妃甸还拥有大面积的沿海滩涂和沿海湿地,这里是许多候鸟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价值。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曹妃甸区的经济发展迅速。
特别是近年来,曹妃甸区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发展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产业链水平和附加值,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曹妃甸区还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
曹妃甸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湿地公园的建设,有效保护了区域生态环境,提升了曹妃甸的生态旅游价值。
曹妃甸还注重改善民生,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力度。
提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唐山曹妃甸是中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一部分,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
通过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曹妃甸正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共同进步的目标。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曹妃甸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曹妃甸概览曹妃甸地处唐山市南部沿海,原是一座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沙岛,为古滦河入海冲积而成,至今已有5500多年的历史,因岛上原有曹妃庙而得名。
“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是曹妃甸最明显的自然地理特征,为大型深水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被誉为“国宝之地”。
开发建设曹妃甸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顺应国家能源、交通发展战略,调整优化我国北方地区重化工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引领现代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从1992年开始启动曹妃甸工程的前期工作,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50多项工作成果和科研课题,聘请14名院士和3500多名专家、学者反复论证、研讨和优化,为国家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科学翔实的依据和定性结论。
曹妃甸工程先后被河北省、唐山市列为“一号工程”;2005年10月,被列为国家首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
2006年3月,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
曹妃甸工业区初步规划面积为310平方公里,将立足京津冀、背靠“三北”(华北、西北、东北)、面向世界,充分发挥地理区位、深水大港、资源组合和产业后发等优势,认真组织实施“依港促工、重化立城、港城互动”战略,大力构筑现代港口物流、钢铁、石化和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建立健全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用地、环保六大基础支撑体系,努力把曹妃甸建成现代工业先行区、腹地发展龙头带动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新区、与国际市场接轨高开放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今后五年,工业区计划完成开发建设投资1500亿元左右,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达到70亿元以上,港城建成区面积达到90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以建设国家科学发展示范区为统揽,逐步把曹妃甸建成我国北方国际性能源、原材料主要集疏大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曹妃甸工业区作为国家首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一,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建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控制体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体系为重点,加快集聚钢铁、石化、电力和装备制造等循环经济示范产业群,形成完整的废旧物资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各项资源、环境指标达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标准,成为引领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为适应曹妃甸全面开发建设的需要,2005年10月8日,经中共河北省委批准,曹妃甸工业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从此曹妃甸开发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从2005年开始,曹妃甸正式拉开大规模开发建设序幕。
25万吨级矿石码头,仅用1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码头主体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顺利实现国内外通航,今年已接卸进口铁矿石1000多万吨,全年将达到1100万吨;煤炭码头获得国家核准,正在进行造地和码头主体钢板桩施工;原油码头获得国家核准,正在进行引桥桩施工,年底开始管线铺设;LNG 码头及储罐区工程已完成项目核准报告的组卷上报和初步设计,正在进行造地和地勘工程,近期正式开工建设;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精品钢材基地项目已完成项目核准报告论证、地基处理试验和1号炼铁高炉全部600多根水泥灌注桩和辅助桩的浇筑,正在加紧组织设备招标和“三通一平”;华润曹妃甸电厂2×30万千瓦热电机组项目核准所需文件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地基处理、试桩和主机招标;二十二冶钢构等项目也将于年内开工建设。
这是一座神奇的沙岛,这又是一片承载着梦想和希冀的热土!一个中国未来的“鹿特丹”,一座生态、新型、现代的工业园区和滨海城市,将在渤海之滨诞生、升起、腾飞!区位优越曹妃甸毗邻京津冀城市群,距唐山市中心区80公里,距北京22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秦皇岛170公里。
交通便利发达,铁路有京山、京秦、大秦等国铁干线东西贯通,唐遵、卑水、汉南、滦港4条国铁支线南北相连;公路与京沈、唐津、唐港高速和正在建设的沿海高速、唐承高速互通。
从国际海运看,曹妃甸港区25万吨级矿石码头实现了国内外通航,距韩国仁川港400海里,距日本长崎680海里、神户935海里,与矿石出口国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南非、印度等国海运航线也十分顺畅,构成了运输便捷、成本较低的海陆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
气候条件气象条件曹妃甸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特征。
极端最高气温36.3℃,极端最低气温-20.9℃,多年年平均气温11.4℃。
多年年平均降水量554.9mm,最大年降水量934.4mm,最大一日降水量186.9mm。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6~9月的降水量为408mm,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4%。
曹妃甸地区冬季盛行偏西北风,频率为47%,平均风速为5.1m/s;春、夏季盛行偏南和东南风,频率为49%和64%,平均风速为5.1m/s和6.6m/s;秋季多偏西南风,频率为34%,平均风速为4.9m/s。
海域受台风(热带气旋)影响不大,平均每三年出现一次,但有时一年可发生两次。
据统计台风(热带气旋)仅发生在7、8月份,台风(热带气旋)期间的风速可达25m/s,并可引起附近海岸较大幅度的增水。
曹妃甸地区能见度低于1km的雾日数平均每年有9d,多发生在11月~翌年2月,此期间雾日约占全年的77%;最长连续雾日数为3d。
年平均相对湿度66%,7月份相对湿度较高,为79%;11月份相对湿度最低,为60%。
水文条件1、潮汐曹妃甸海域的潮汐性质系数为0.77,属不正规半日混合潮。
最低潮面在当地平均海平面下1.77m,在黄海平均海平面下1.71m。
2、波浪曹妃甸海域的常浪向为S,频率10.87%;次常浪向为SW,频率7.48%;强浪向为ENE,最大波高4.9m,该方向波高H4%≥1.5m的出现频率为1.63%;次强浪向为NE,最大波高4.1m。
3、潮流曹妃甸海域潮流性质为不规则半日潮流,运动形式基本呈往复流,其流向与海底地形有密切关系。
在浅滩外侧基本与岸线一致,涨潮时的流向在曹妃甸甸头西侧向西而略偏北,东侧向西略偏南;落潮流向则反之,在甸头以西流向东略偏东南,甸头以东流向东略东北。
“钻石级”港址曹妃甸水深岸陡,不淤不冻,岛前500米水深即达25米,深槽达36米,是渤海最深点;-30米等深线水域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
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27米的天然水道直通黄海。
水道和深槽的天然结合,形成了建设大型深水港口无与伦比的优势,使曹妃甸成为“钻石级”港址。
腹地广阔曹妃甸腹地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物产丰富,尤其是环渤海地区产业布局集中,经济基础雄厚。
直接腹地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城市,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
在工业文明的进程中,唐山曾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和第一件卫生陶瓷,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北方瓷都”。
特别是震后30年来,唐山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已经探明的各种资源煤炭62亿吨、石油17亿吨、铁矿石57.5亿吨、石灰岩9亿吨、天然气1000亿立方米、黄金9吨、原盐300万吨,探明可开采的矿产资源品种达47种;形成了以煤炭、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化工、陶瓷、纺织、造纸、食品为主导的十大支柱产业,聚集了开滦煤矿、唐山钢铁集团公司、唐山机车车辆厂、冀东水泥集团、唐山三友碱业集团、惠达陶瓷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型骨干企业,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走在了河北省的最前列。
同时,唐山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尤其是从事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工人数量大、水平高,加之京津的巨大人才储备和强大的研发能力,都为曹妃甸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
产业支撑牢固曹妃甸水资源可供量相对充裕,引滦河9.5亿立方米入唐供水系统为主水源,引桃林口水库3.92亿立方米入唐供水系统为辅助水源,再通过海水淡化等措施,可满足曹妃甸港区和临港工业区的用水需求。
岛后方滩涂广阔且与陆域相连,浅滩面积达450平方公里,为临港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发展工业所依赖的资源组合条件好,腹地的煤炭、石油、铁矿石、原盐等资源丰富,产业的区域配套能力较强,适合大规模、高密度发展现代重化工业。
基础设施完善立足于为曹妃甸全面开发建设创造条件,从2003年开始启动了曹妃甸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曹妃甸工业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公路工程,连接唐港高速与曹妃甸工业区的青曹公路为一级公路,总投资5.6亿元,全长52.3公里, 2002年9月开工,2005年10月全线通车;连接工业区与陆域的一号路,总投资8亿元,全长19.5公里,2003年3月开工,2004年5月全线贯通,2006年7月通过拓宽改造实现双向八车道路通灯亮;西通路路基2006年6月全线贯通;北环路正在加紧施工;全长61.61公里的唐曹高速公路将于2006年底开工建设,2008年8月竣工通车。
迁曹铁路工程,总投资48亿元,全长222.7公里,主要承担我国“北煤南运”和疏港任务,2005年10月21日开工,2006年底竣工通车,近期年运量5000万吨,远期达到2亿吨。
供水工程,总投资7.8亿元,全长95公里,于2003年9月开工, 2006年10月试通水成功,具备了向工业区供水的能力。
近期年供水能力达到8200万立方米,远期1.8亿立方米,同时启动了净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建设。
供电工程,一期110千伏线路总投资约2亿元,于2005年7月6日开始供电,二期220千伏变电站工程2006年年底开工建设。
通讯工程,开通了固定电话和宽带业务,无线通讯信号覆盖全岛。
造地工程,钢铁围海造地一期工程2006年3月竣工,形成陆域面积11.95平方公里,为精品钢材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整个工业区已形成陆域面积30多平方公里,年内将达到40平方公里。
曹妃甸工业区简介曹妃甸位于唐山南部沿海、渤海湾中心地带,原本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沙岛,为古滦河入海冲积而成,至今已有5500多年的历史,因岛上曾建有曹妃庙而得名。
开发建设曹妃甸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顺应国家能源、交通发展战略,调整优化北方地区重化工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引领现代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一、曹妃甸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是曹妃甸最明显的自然地理特征,为大型深水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是建港条件优良。
曹妃甸水深岸陡,不淤不冻,岛前500米水深即达25米,深槽达36米,是渤海最深点;-30米等深线水域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