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 格式:ppt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14
细菌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细菌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细菌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中。
它们在环境中的分布和数量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细菌总数对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方法,测定细菌总数,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材料与方法:1. 样品准备:从不同环境中采集样品,如水源、土壤、食品等。
2. 细菌培养基制备: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如营养琼脂、大肠杆菌培养基等。
3. 细菌培养:将样品分别接种到不同的培养基上,通过恒温培养,促使细菌生长繁殖。
4. 细菌计数:采用平板计数法,将培养好的细菌涂布于琼脂平板上,以形成菌落。
通过计数菌落的数量,间接测定细菌总数。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不同样品中的细菌总数。
结果显示,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总数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水源中的细菌总数相对较低,而土壤中的细菌总数较高。
这与细菌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有关。
水源中的细菌数量较少,可能是由于水中的氧气含量较低,限制了细菌的生长。
而土壤中的细菌数量较多,可能是由于土壤中丰富的有机物质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此外,我们还发现食品样品中的细菌总数也较高。
这一结果提醒我们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要加强卫生管理,以避免细菌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同时,对于食品行业来说,测定食品中的细菌总数也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中,平板计数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结果直观可靠。
然而,平板计数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这种方法只能测定可生长的细菌数量,无法测定处于休眠状态或无法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
其次,平板计数法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通常需要24小时以上。
因此,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快速测定细菌总数时,平板计数法可能不适用。
结论:细菌总数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工作,它对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不同样品中的细菌总数,并发现了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总数存在显著差异。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在正确制备培养基的基础上,能正确运用平板接种法正确举行细菌总数的测定;把握饮用水、水源水的细菌总数测定办法、步骤和要点。
一、养分琼脂培养基(供细菌总数的测定) 称取:蛋白陈2.5g,牛肉膏0.75g, NaCl1.25g于500ml烧杯中,加150ml蒸馏水溶解,另称取琼脂5g加100ml蒸馏水溶解,待所有溶解后,混匀,加10% NaOH,调pH =7.4~7.6,熟化1h,除垢,用棉花过滤,分装,在121℃条件下,灭菌20min,备用。
二、仪器 1.高压蒸汽灭菌器。
2.干热灭菌(烘箱)。
3.水浴隔热培养箱。
4.冰箱。
5.培养皿(直径9ml)。
6.吸管(10.0ml、1.0m1)。
三、菌落计数原则 1.一个平皿有较大片菌落生长时,不宜采纳; 2.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3.成片状菌落不到平皿的一半,其余一半的菌落数分布匀称,则将半皿计数×2报告之。
四、注重事项 1.检验中所用玻璃器皿应洗净后采纳干热灭菌法(160℃,2h)举行灭菌; 2.培养基的pH值调整要正确; 3.培养基配制和储存是以2周为限; 4.培养基不宜反复多次灭菌,防止pH值下降; 5.灭菌间隔时光普通不超过4h; 6.培养基如发觉产气、混浊、有菌膜、变色、有菌落、沉淀等应废弃; 7.平皿菌落计数时,肉眼观看,须要时可用放大镜,以防遗漏,计下各平皿的菌落。
[任务实施] 一、生活饮用水 1.取三个培养皿,分离是一个空白、另两个加1.0ml水样; 2.浇养分琼脂培养基(冷却至45℃~50℃,无菌操作)2~3 mm,冷却至室温、凝固后倒置; 3.在37℃,培养24小时后,观看结果并记录。
二、水源水 1.用无菌水稀释水样分离为0.1、0.01、0.001 ml的稀释比; 2.取四个培养皿,分离是空白、0.1、0.01、0.001ml的稀释比的水样加1.0ml水样; 3.浇养分琼脂培养基(冷却至45~50℃,无菌操作)2~3mm,冷却至室温、凝固后倒置; 4.在37℃,培养24h后,观看结果并记录。
自来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自来水是我们生活中必需的一种水源,但由于其经过管道输送,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其中细菌是其中一种污染物。
因此,对自来水中的细菌总数进行测定,有助于判断自来水是否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一、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了膜过滤法对自来水中的细菌总数进行测定。
其原理是通过将水样通过微孔膜滤器,将水中的微生物捕捉在滤膜的表面,再将滤膜培养在含有营养物质的琼脂培养基中,使细菌能够生长形成菌落,然后再通过计数器进行计数。
二、实验步骤1. 实验前处理:先将实验室的玻璃仪器清洗干净,用工业酒精将滤器放入灭菌杯中斜着着火杀菌,备用。
2. 取一个样品瓶,将自来水(1L)倒入瓶中。
将样品瓶放入一个不透明的塑料袋中,用胶带密封塑料袋,防止紫外线照射导致细菌死亡。
3. 首先将滤装置组装好,将滤膜放入滤装置的中间柄内,放入开口的滤膜夹中。
然后用无菌注射器将琼脂培养基吸入滤装置的压力室中,将压力室旋好。
4. 用烧杯等容器将自来水倒入滤装置中,通过压力室将水样通过滤膜,滤膜表面残留的微生物被滤装置中的滤膜抓住,滤液通过过滤口流出。
滤液需丢弃。
5. 将滤膜夹子取下,将滤膜放入用滤膜侧朝上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皿中,培养皿需用无菌手套拆开。
将其覆盖好,标明标识,并用胶带作为封口。
6. 将培养皿竖起放入培养箱中,温度设定为37℃左右,需要放置24h以上,17~25℃下也可进行培养,培养天数也需要视不同微生物而定。
7. 取出培养皿,用目镜进行菌落计数。
计数时需要注意,培养皿中的菌落数量需要控制在20~200个之间。
计数完后将数据进行转换,得出升级菌落数,即水样中的细菌总数。
三、实验注意事项1. 玻璃仪器需要在实验前清洗干净,并且需要消毒处理,防止样品污染。
2. 在进行实验前,实验人员需要洗手,并穿戴洁净的实验服和手套,防止手部细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滤装置和培养皿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处理,避免细菌的交叉感染。
4. 培养皿中需要加盖,防止紫外线照射导致细菌死亡,同时也可以避免污染。
实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前言水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生命的起源,还是人类生活和生产都与水密不可分。
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质越来越受到污染,水中细菌总数也成为常见的水质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实验。
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水中细菌总数的方法;2.熟悉细菌结构及其生长条件;3.加深对水质检测的认识。
实验原理水中的细菌一般通过卫生污染途径进入自来水、地下水、河流等水体,污染水源后就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
痢疾、霍乱、伤寒、腹泻等疾病多是由于口腔、消化系统中的有害菌群外移至消化道。
测定方法主要是基于发酵方法,通过统计水中微生物的数量,其基本依据在于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环境下,利用某些碳水化合物发酵而产生可测定的气体。
常用的指标为断氧时间(DT),根据氧的量来判断细菌数量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水的卫生状况。
实验步骤1.取水样:从自来水水源处取出应检样品,需注意的是要使用无菌容器,最好是预先消毒过的。
在取水样前,最好流动5分钟以上方可取样,避免得到不实际的结果;2.加入营养元素:滤上滤膜后,再将约5ml的最少粉末培养基、4-5滴的氯化甲烷胺(1%)和约200ml无菌水混合均匀,将混合溶液倒入水样中;3.发酵过程:将水样发酵瓶通过逆时针旋紧,摇晃均匀;4.测定结果:记录下发酵瓶开始发酵的时间,水样中的气体不断地逸出,瓶内逐渐产生负压下降,直到完全断氧的时间。
断氧时间愈短,水质愈差,水中微生物愈多,反之亦然。
实验要点1.无菌取样,避免二次污染,结果更加准确;2.取样量及试剂加入的量要准确,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3.发酵瓶要紧闭,防止气体泄漏;4.营养元素中含有的碳源、氮源等应与微生物的生长有适当的关系。
通过测定水中细菌总数,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水的卫生状况。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和操作,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微生物结构、生长条件以及水质检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水质细菌总数的测定
水质是指水中所含有的各种物质的性质和数量,其中包括细菌总数。
细菌总数是指水中细菌的数量,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细菌总数的测定可以反映水中细菌的污染程度,为保障人们的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水体中。
有些细菌对人体有害,如致病菌,会引起各种疾病。
因此,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测定水中细菌总数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培养法。
培养法是将水样放入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使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然后通过计数器或显微镜等设备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一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
除了培养法外,还有一些快速检测方法,如流式细胞术、荧光定量PCR等。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水中细菌总数,但需要更高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
水中细菌总数的标准是由国家制定的,不同的水质标准对细菌总数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生活饮用水的细菌总数标准为1000个/mL 以下,而游泳池水的标准为200个/mL以下。
如果水中细菌总数超过标准,就说明水质存在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维护水质是保障人们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测定水中细菌总数,
可以及时发现水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保障人们的健康。
因此,对于水质的监测和管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细菌总数测定实验报告细菌总数测定实验报告引言:细菌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
细菌的数量对于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细菌总数的方法,了解样品中细菌的数量,并探讨不同环境条件对细菌总数的影响。
实验方法:1. 样品采集:我们选择了不同环境中的样品,包括自来水、空气、餐具表面和人体皮肤表面。
通过无菌棉签或无菌采样器,分别采集样品,并放入无菌试管中。
2. 稀释液的制备:我们准备了一种稀释液,以免细菌过多导致结果不准确。
稀释液的配方为:1克氯化钠和1克蛋白胨溶解在100毫升蒸馏水中。
3. 稀释样品:将采集到的样品取出一定量,加入稀释液中,进行逐级稀释。
我们选择了1:10、1:100和1:1000三个不同的稀释倍数。
4. 培养:将稀释后的样品分别接种在琼脂平板上,利用无菌棉签均匀涂抹样品。
然后将琼脂平板倒置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温度设定为37摄氏度。
培养时间为24小时。
5. 细菌总数计算:在培养箱中,我们观察到琼脂平板上的菌落。
根据菌落的数量和稀释倍数,可以计算出原始样品中的细菌总数。
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到了不同样品中的细菌总数。
结果显示,自来水中的细菌总数最低,空气中次之,餐具表面和人体皮肤表面的细菌总数较多。
此外,我们还发现,稀释倍数越高,细菌总数越低。
讨论:细菌总数的测定对于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不同环境中细菌总数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自来水中的细菌总数较低,这可能是由于自来水经过了严格的处理和消毒。
空气中的细菌总数稍高,这是因为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例如细菌和真菌。
餐具表面和人体皮肤表面的细菌总数较多,这与人们日常接触物体和环境有关。
稀释倍数的选择对于测定细菌总数至关重要。
过高的稀释倍数会导致菌落过少,难以准确计数;而过低的稀释倍数则会导致菌落过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稀释倍数。
生活饮用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法平皿计数法-
V1
生活饮用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法平皿计数法
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细菌总数的一种方法是平皿计数法,本文将对这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实验原理
平皿计数法是利用细菌在液体培养基表面生长成菌落的原理,通过计算菌落个数来确定水中的细菌总数。
二、实验步骤
1. 准备培养基,将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中;
2. 取样,将水样取自自来水管道或自然水源中;
3. 稀释,将取样液进行10倍、100倍、1000倍稀释,分别将每份稀释液分别均匀分散在培养基表面,避免液滴残留;
4. 写标签,标注菌落计数的相关信息,例如样品名称、稀释倍数、菌落计数的日期等;
5. 培养,将培养皿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设定温度为37℃,并在3-5天内进行观察和计数。
三、实验注意事项
1. 取样应避免超过24小时,以免菌群失去代表性;
2. 取用的平皿应事先灭菌处理,以避免外来细菌的污染;
3. 实验室应有专门的抽风设备、消毒液等清洁工具,以维持实验室的高度卫生。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我们就可以精确地测定出生活饮用水中细菌总数。
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在其他领域,例如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
方面。
但需要注意的是,实验过程中必须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以保
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步骤在环境监测和饮用水管理中,测定水中细菌总数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质的卫生情况,评估水是否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从而保障人们的健康。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测定水中细菌的总数呢?下面我将结合常用的方法,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 收集水样我们需要准备好需要测定的水样。
这些水样可以来自自来水、地表水、井水或者其他水源。
在收集水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无菌瓶或者消毒过的玻璃瓶,避免外界细菌的污染。
在收集水样的过程中,也需要避免使用含氯的消毒剂,以免对后续操作产生影响。
2. 制备稀释液收集好水样之后,接下来需要制备稀释液。
一般来说,我们会选择生理盐水或者蒸馏水作为稀释液的基质。
在制备稀释液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以确保稀释液不会受到外界细菌的污染。
3. 进行稀释将收集到的水样加入到制备好的稀释液中,进行适当的稀释。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选择进行多次等比稀释,以确保在测定范围内可以准确计数。
稀释完成后,需要进行摇匀,确保水样和稀释液充分混合。
4. 填充平板接下来,我们需要将稀释后的水样填充到已经准备好的平板上。
填充平板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无菌技术,避免细菌污染。
填充完成后,需要在平板上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晃动,以确保水样均匀分布在平板表面。
5. 孵育培养填充好水样的平板需要置于培养箱中进行孵育。
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在35-37摄氏度下进行孵育,孵育的时间一般为24小时。
在孵育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平板干燥,以免影响细菌的生长。
6. 计数和分析经过孵育后,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平板上形成的菌落。
这时候就需要进行计数和分析了。
一般来说,我们会选择菌落计数板或者显微镜进行观察和计数。
通过计数和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到水样中细菌的总数。
测定水中细菌总数的步骤主要包括收集水样、制备稀释液、进行稀释、填充平板、孵育培养和计数分析。
这些步骤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实验室安全规范,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和大肠菌群的检测(1)录入时间:2010-9-25 11:17:29 来源:生物信息网(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学习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意义。
(2)学习和掌握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水中细菌总数的方法。
(3)学习和掌握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水是微生物广泛分布的天然环境。
各种天然水中常含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
水中微生物的主要来源有:水中的水生性微生物(如光合藻类)、来自土壤径流、降雨的外来菌群和来自下水道的污染物和人畜的排泄物等。
水中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传染性排泄物。
水的微生物学的检验,特别是肠道细菌的检验,在保证饮水安全和控制传染病上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评价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
国家饮用水标准规定,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数每升中不超过3个,细菌总数每mL不超过100个。
所谓细菌总数是指1mL或1g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所用的方法是稀释平板计数法,由于计算的是平板上形成的菌落(colony-forming unit,cfu)数,故其单位应是cfu/g(mL)。
它反映的是检样中活菌的数量。
所谓大肠菌群,是指在37℃24h内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的总称,主要由肠杆菌科中四个属内的细菌组成,即埃希氏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肠杆菌属。
水的大肠菌群数是指100mL水检样内含有的大肠菌群实际数值,以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表示。
在正常情况下,肠道中主要有大肠菌群、粪链球菌和厌氧芽胞杆菌等多种细菌。
这些细菌都可随人畜排泄物进入水源,由于大肠菌群在肠道内数量最多,所以,水源中大肠菌群的数量,是直接反映水源被人畜排泄物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
目前,国际上已公认大肠菌群的存在是粪便污染的指标。
因而对饮用水必须进行大肠菌群的检查。
水中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常用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
多管发酵法可运用于各种水样的检验,但操作繁琐,需要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