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患者应用消结安胶囊与三苯氧胺治疗的疗效对比
- 格式:pdf
- 大小:135.27 KB
- 文档页数:2
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临床观察
朱云朋;王辉;陈威鹏;刘江波;韩志敏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24(40)3
【摘要】目的:观察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
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三苯氧胺治疗,观察组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
治疗后两组乳房肿块大小与乳房疼痛评分均下降
(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
随访6个月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效果较好,并可减少复发。
【总页数】3页(P404-406)
【作者】朱云朋;王辉;陈威鹏;刘江波;韩志敏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甲乳外科;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445.58
【相关文献】
1.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效果观察
2.消乳散结胶囊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3.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临床观察
4.观察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
5.穴位按摩联合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增生常用药物药理及不良反应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增生常用药物药理及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方法:治疗乳腺增生患者270例,分为乳癖消组、新癀片组及三苯氧胺组各90例,分别给予口服乳癖消、乳病消片和三苯氧胺治疗。
结果:三苯氧胺组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90.00%和48.89%,明显高于乳癖消组的73.33%和6.67%以及新癀片组的73.33%和7.78%(P<0.05),而乳癖消组与新癀片组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在乳腺增生的治疗中,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提高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目的。
关键词乳腺增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乳腺增生是妇女的常见病,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月经前的乳房胀痛和刺痛,月经后症状会明显减轻;患者有间断性的乳房隐痛;乳房内有可触及的肿块。
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1]。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很多,对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乳腺增生患者270例,年龄27~47岁,平均34.33±16.74岁;病程0.5~7年,平均1.1年,所有患者均已婚已育,月经规则。
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乳癖消组、新癀片组及三苯氧胺组各90例。
三组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乳腺增生病诊断、辨证及疗效评价标准》及《中医诊断学》中关于乳腺增生的诊断;年龄18~50岁未绝经的中青年妇女;患者有单侧或双侧的乳房胀痛或隐痛,与患者的心情及月经有关。
临床体征:患者查体可见,一侧或两侧乳房有可触及的肿块,肿块为单个或数个,形状为块状、结节状或混合状。
乳腺近红外检查可见乳房内血管有明显的增多与增粗。
经病理排除其他乳房病变。
治疗方法:乳癖消组给予口服乳癖消治疗,3粒/次,3次/日,月经期停止用药;新癀片组给予口服乳病消片,4片/次,3次/日,月经期停止用药;三苯氧胺组给予口服三苯氧胺治疗,10mg/次,2次/日,月经期停止用药。
乳腺增生常用药物药理及不良反应摘要]目的:分析治疗乳腺增生常用药物的药理及其不良反应情况。
方法:本次研究共对284例对象进行观察与分析,全部为2017年4月到2019年2月在本医院接受药物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按照服用药物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n=142,乳癖消)与实验组(n=142,三苯氧胺)。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指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均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不同治疗乳腺增生常用药物的效果与安全性存在一定差异,中成药(乳癖消)的安全性更高,但治疗效果较差,西药(三苯氧胺)的治疗效果更好,但安全性差,所以使用何种药物治疗乳腺增生,要参考患者的药物耐受情况与病情。
关键词:常用药物;乳癖消;乳腺增生;三苯氧胺乳腺增生是临床常见的良性增生性疾病,该疾病会导致患者的乳房出现肿块,且具有疼痛感,若没有进行及时治疗,导致乳腺增生进一步加重,则很有可能转变为乳腺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目前临床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而不同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具有一定差异,因此临床对患者的用药选择具有一定分歧,为此笔者选取了两种常用药物(三苯氧胺与乳癖消)进行对比分析,现进行总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对284例对象进行观察与分析,全部为2017年4月到2019年2月在本医院接受药物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按照服用药物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n=142)与实验组(n=142)。
对照组:年龄为26到46岁,平均年龄为(34.51±14.32)岁;病程为0.25到5年,平均病程为(1.03±0.48)年。
实验组:年龄为25到45岁,平均年龄为(34.26±13.71)岁;病程为0.5到5年,平均病程为(0.98±0.44)年。
将以上数据资料做相互比较,所得出结果均为P>0.05,说明对比可进行。
比较几种药物联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和对比几种药物对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总结一套安全、有效和服用简单方便的治疗药物和经验。
方法对门诊经高频B超和X线乳腺钼靶诊断为乳腺增生和乳房胀痛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用三苯氧胺加桂枝茯苓和平消胶囊,第二组为托瑞米芬加桂枝茯苓和平消胶囊,第三组为桂枝茯苓加平消胶囊。
治疗三个月经周期后,进行疗效观察。
结果三组治疗效果分别为88.33%、91.66%、81.66%。
结论用三苯氧胺配合桂枝茯苓加平消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非常有效,但对少数患者月经周期有影响。
第二组托瑞米芬与三苯氧胺组疗效基本相同,副作用较少,但药价相对昂贵。
采用中西药配伍治疗乳腺增生症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比较几种药物乳腺增生疗效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病例来源 2006~2007年间在本中心乳腺门诊经B超和X线钼靶检查确诊为乳腺增生症妇女共180例,进行对症治疗三个月和疗效观察,年龄最小21岁,最大52岁,平均32±11岁。
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为乳房疼痛,经前期明显,触诊检查可在乳房局部扪及腺体增生团块以及条索样增粗或散在砂粒样增生或囊性小结节等。
1.2 用药选择及方法将诊断为乳腺增生症的患者18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60例,具体用药剂量及方法详见表1。
每个月为一疗程,连续用三个月,观察治疗效果。
表1分组例药物配伍组1 60例三苯氧胺10mg QD*10天+桂枝茯苓3片TID平消胶囊4片TID组2 60例托瑞米芬40mg QD*10天+桂枝茯苓3片TID平消胶囊4片TID组3 60例桂枝茯苓3片TID平消胶囊4片TID2 疗效标准(1)显效乳房疼痛消失,乳房增生团块消失或明显缩小。
(2)有效乳房疼痛明显好转,增生团块缩小或由质硬转为松软。
(3)无效乳痛无好转,增生团块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3 结果第一、二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三组有效率分别为 88.33%、91.66%、81.66%。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61138投稿邮箱:sjzxyx88@·中医中药·不同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症62例疗效观察胡长涛(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黄石 435003)0 引言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多发病之一,是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1]。
世界卫生组织(WHO )统称“良性乳腺结构不良”,在我国,囊性改变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故多称“乳腺增生症”。
本病恶变的危险性较正常妇女增加2-4倍[2],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与乳癌相混。
此病的治疗可有多种药物,临床应用中医药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我们研究采用两种不同的中成药,对乳腺增生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以期进行更合理的选择用药,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供大家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医院乳腺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临床诊断为乳腺增生症且自愿要求保守治疗的患者62例,年龄25-49岁,平均(36.80±9.21)岁;病程1-4年,平均(2.16±0.75)年。
乳房检查触摸可触及多发性大小不等质韧囊性肿块,肿块部位在月经前疼痛或轻触痛,月经后减轻或消失。
B 超可见血管增多增粗,局限性灰度改变。
根据以上临床特点,参照《乳腺疾病诊治》的诊断标准可初步诊断为囊性增生症。
1.2 方法。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服用乳癖消胶囊(0.32 g/粒,广东永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60721);每次2粒,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桂枝伏苓胶囊口服(0.31 g/粒,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1503124),每次3粒,每日3次;均一月为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
治疗期间月经期及月经后5 d 内不用药,用药 6-8 周左右不见好转者视为无效,统计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患了乳腺增生吃什么药最好*导读:近年来,越来越多女性患上了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的发病率已经稳居女性疾病前列。
乳腺增生并不是非常严重的疾病,但是如果不去治疗和调理,可能会诱发乳腺肿瘤病变,甚至危及生命。
患了乳腺增生吃什么药最好?近年来,越来越多女性患上了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的发病率已经稳居女性疾病前列。
乳腺增生并不是非常严重的疾病,但是如果不去治疗和调理,可能会诱发乳腺肿瘤病变,甚至危及生命。
患了乳腺增生吃什么药最好?女性日常应该定时进行自测,如果有以下症状,就应警惕自己可能患上了乳腺增生。
乳房胀痛是乳腺增生最明显的特征,患者通常会在月经前后感觉乳房胀痛或刺痛。
如果自行按摩乳房时发现乳房有各种形态的肿块,很可能也是患上了乳腺增生。
除此之外,女性患上乳腺增生还会出现乳头溢液的症状,这些溢液一般呈乳白色或黄色。
乳腺增生的女性患者情绪比常人容易激动与烦躁,月经周期不规律而且颜色比较淡。
为何会患上乳腺增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女性体内的内分泌激素失调,一旦发生激素失调就会影响到乳腺的结构,发生增生。
一些女性不注意日常的饮食,嗜食生冷、辛辣的食物,或长期服用避孕药等,都会造成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的用药治疗需要根据自身患病原因与症状进行,大多数患者都可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成药是症状得到缓解,如逍遥丸、小金丹等,5%碘化钾也能起到较好的疗效。
另外,还有一些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可供大家参考,如乳块消、天冬素片、平消片、三苯氧胺等等。
除此之外,还可使用中医的其他疗法治疗乳腺增生,如中药外敷法、针灸法、按摩治疗法等。
乳腺增生患者一定要禁食煎炸类快餐食物和辛辣刺激食物,肉类食品也要适当少吃。
患上乳腺增生之后,女性应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实行规律的生活作息,经过适当的调理,乳腺增生可逐渐康复。
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不良反应分析王桂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福建龙岩 364000)摘要目的:分析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不良反应㊂方法:选取乳腺增生症患者114例,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使用乳癖消,前者增加三苯氧胺,对比不良反应及相关指标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其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比照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与内分泌激素指标均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改善幅度均更大,P <0.05㊂结论: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㊂关键词不良反应;三苯氧胺;症状积分中图分类号:R 714.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351(2020)10-0171-02乳腺增生症是临床乳腺外科常见的疾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临床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较多,三苯氧胺是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为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而展开比照研究,现进行报道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开展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11月,共纳入114例研究对象,全部为乳腺增生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下述标准:超声检查结果㊁触诊等与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诊断标准一致[1];年龄为20~50岁;半年内没有服用激素类药物;一个月内没有接受药物治疗;排除存在恶性肿瘤㊁临床资料缺失㊁对研究使用药物过敏㊁存在精神障碍㊁存在严重器官疾病等患者㊂于以上时间段进入本医院接受治疗,结合随机抽签结果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㊂两组患者的详细资料数据如表1所示,互相对比,得出结果均表明没有很大差异(P >0.05),如表1所示㊂表1 两组患者的详细资料数据与差异组别例数(例)年龄( x ʃs ,岁)病程( x ʃs ,年)婚姻状况[n (%)]疼痛类型[n (%)]已婚未婚周期性持续性对照组5739.26ʃ4.413.17ʃ0.4847(82.46)10(17.54)36(63.16)21(36.84)实验组5739.52ʃ4.813.21ʃ0.5448(84.21)9(15.79)34(59.65)23(40.35)t/χ20.30080.41800.06320.1481P>0.05>0.05>0.05>0.05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乳癖消(商品名:好护士乳癖消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 21021823;生产企业: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治疗,以口服方式给药,给药3次/天,给药剂量为0.96g/次㊂实验组则增加三苯氧胺(商品名:三苯氧胺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 37022925;生产企业:山东健康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疗,于月经结束后2~5天给药,口服,给药2次/天,给药剂量为10m l/天,经期时停止用药㊂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时间㊂1.3 评价标准1.3.1 不良反应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比照两组患者的总发生率㊂1.3.2 症状积分于治疗前㊁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进行测评,包括乳房肿块㊁乳房疼痛与月经失调,每项内容的评分范围为0~5分,提示评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比照两组患者的平均值㊂1.3.3 治疗效果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测评其治疗效果,具体标准如下:患者的肿块与相关临床表现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3个月内没有复发,认定为痊愈;患者的肿块缩小且超过(含)1/2,但没有消失,相关临床表现明显缓解,认定为显效;患者的肿块缩小低于1/2,相关临床表现有所缓解,认定为好转;患者的肿块没有缩小或变硬增大,相关临床表现没有改善或加重,认定为无效㊂比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2]㊂1.3.4 内分泌激素指标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㊁治疗后的内分泌激素指标,包括孕酮㊁雌二醇与黄体生成素,比照两组患者的平均值㊂1.4 统计学方法研究包含的对比数据均录入S P S S 18.0软件中展开处理㊂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通过χ2检验,描述形式是n (%)㊂计量资料(症状积分与内分泌激素指标)均通过t 检验,描述形式是( x ʃs )㊂统计学意义评价标准是P <0.05㊂2 结果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并比照,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更低,有明显差异(P <0.05),如表2所示㊂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差异[n (%)]组别肠胃不适食欲降低潮热盗汗腹部疼痛月经改变总发生率对照组(n =57)5(8.77)3(5.26)2(3.51)4(7.02)2(3.51)15(26.32)实验组(n =57)2(3.51)1(1.75)0(0.00)1(1.75)0(0.00)4(7.02)χ27.6421P<0.05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测评结果进行统计,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乳房肿块积分㊁乳房疼痛积分与月经失调积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积分降低幅度均更大,均有很大差异(P <0.05),如表3所示㊂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测评结果及差异( x ʃs ,分)组别乳房肿块乳房疼痛月经失调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 =57)3.94ʃ0.461.17ʃ0.14җ3.81ʃ0.461.03ʃ0.12җ1.94ʃ0.220.81ʃ0.08җ实验组(n =57)3.89ʃ0.510.49ʃ0.08җ3.77ʃ0.520.40ʃ0.05җ1.97ʃ0.280.26ʃ0.02җt 0.549631.83900.560836.58770.636150.3554P>0.05<0.05>0.05<0.05>0.05<0.05注:җ与治疗前相比,P <0.05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互相对比,表明实验组患者更高,有很大差异(P <0.05),如表4所示㊂表4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测评结果及差异[n (%)]组别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n =57)11(19.30)13(22.81)19(33.33)14(24.56)43(75.44)实验组(n =57)21(36.84)19(33.33)13(22.81)4(7.02)53(92.98)χ26.597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㊁治疗后的内分泌激素指标如表5所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孕酮水平均增高,且实验组患者的增高幅度大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雌二醇水平与黄体生成素水平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降低幅度均更大,均有明显差异(P <0.05)㊂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㊁治疗后的内分泌激素指标及差异组别孕酮( x ʃs ,n m o l /L )雌二醇( x ʃs ,p g/m L )黄体生成素( x ʃs ,I U /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 =57)8.74ʃ1.0541.42ʃ6.14ʈ115.69ʃ11.8499.32ʃ9.88ʈ14.13ʃ1.4612.11ʃ1.07ʈ实验组(n =57)9.12ʃ1.0859.87ʃ6.53ʈ115.96ʃ12.0789.76ʃ9.21ʈ14.21ʃ1.429.96ʃ0.87ʈt 1.904615.54060.12065.34360.296611.7705P>0.05<0.05>0.05<0.05>0.05<0.05注:ʈ与治疗前相比,P <0.05㊂3 讨论乳腺增生症是临床常见的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会使患者出现疼痛㊁肿胀㊁月经失调等症状,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发展为乳腺癌,危及其生命安全,该疾病与内分泌激素存在密切关系,多发于中年女性群体,且近些年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受到重点关注[3]㊂目前临床主要利用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症,以往临床主要采用乳癖消药物进行治疗,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并不理想,起效速度较慢,且用药期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4]㊂基于此,笔者认为可采用联合用药,即在予以患者乳癖消的基础上应用三苯氧胺药物,该药物又名他莫昔芬,属于非甾体抗雌激素类药物,其能够与雌激素受体发生竞争性结合,阻断染色体基因开放,进而对肿瘤细胞发生起到抑制作用,使乳腺与周围组织的过度增生情况减轻,同时该药物能够调节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用药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很低,且通过处理可及时缓解㊂为分析对乳腺增生症患者使用三苯氧胺进行治疗的效果,笔者进行比照研究,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更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更高;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㊁黄体生成素水平与雌二醇水平均降低,且相比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降低幅度均更大;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孕酮水平均升高,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升高幅度更大;均有很大差异(P <0.05)㊂为保证三苯氧胺的治疗效果,用药期间需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一是缩短用药时间,避免长期给药导致子宫内膜癌;二是控制给药剂量,每天最高给药剂量为20m g,增加给药剂量不仅无法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增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导致治疗效果降低;三是用药治期间要进行复查,尤其要加强对存在乳腺癌高危因素的患者的重视㊂综上所述,对乳腺增生症患者使用三苯氧胺进行治疗具有理想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同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且轻微,值得广泛推广应用㊂参考文献[1]刘斌华.消癖散结汤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0):1445-1446.[2]高金亮,赵楠,张浩,等.康复新液与三苯氧胺联合治疗乳头凹陷浆细胞乳腺炎导管瘘的效果观察[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16(3):12-15.[3]崔硕.活血开郁散结汤配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疗效及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2):185-188.[4]李艳.乳癖散结胶囊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8,14(6):202-203.。
消癖散结汤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76例[摘要] 目的观察消癖散结汤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
方法治疗组76例,用消癖散结汤加三苯氧胺治疗,对照组75例,单用三苯氧胺治疗,进行临床比较。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消癖散结汤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症;消癖散结汤联合三苯氧胺;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 r271.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2)24-94-02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至今国内外尚无特效药治疗。
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乳腺增生发病率迅速上升,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
据调查乳腺增生症好发于中青年妇女,发病率约38.8%~49.3%[1],城市高于农村。
近年来笔者采用消癖散结汤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病例为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6月的门诊女性乳腺增生病患者15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对照组75例。
治疗组年龄23~52岁,平均(34±11)岁,病程3.6~5.4年。
对照组年龄22~53岁,平均(33±10)岁,病程3.2~5.5年。
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51例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一侧或双侧乳房肿块,且多数伴有周期性乳房疼痛等症状,多与情绪及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一般月经来潮前1周左右症状加重,行经后肿块及疼痛明显减轻,病程3个月以上;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临床体检乳房内可触及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结节,质韧,多位于外上象限,结节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常有轻度触痛,腋下淋巴结不大;利用钼靶x线或干板摄影、b超、热象图等辅助检测手段,必要时行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及局部活组织病理检查,以排除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等其他良、恶性乳腺疾病。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2015年6月第2卷/第6期
Vo1.2,No.6,Jun.2015
乳腺增生患者应用消结安胶囊与三苯氧胺治疗的疗效对比
刘金鹤
(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安阳456400)
【摘要】目的比较消结安胶囊与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
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0例,A组患者应用消结安胶囊治疗,B
组患者应用三苯氧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痊愈率为34.29%、
总有效率为97.14%,B组的痊愈率为30.00%,总有效率为9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潮热
盗汗、月经改变、胃肠道反应、食欲减退、小腹隐痛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消结安胶囊治疗乳腺增生可获得与三苯氧胺同等的疗效,且不良反应更
少,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三苯氧胺;消结安胶囊;乳腺增生
【中图分类号】R4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5.06.094.02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breast hyperplasia applicate Xiaojiean
capsules and tamoxifen
LIU Jin.he
(Department of pharmacy,Henan Provincial Huacounty People’S Hospital,Henan Anyang 456400,China)
乳腺增生是临床常见的女性乳腺良性病变,其病理变
化为乳腺小叶和乳腺组织导管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变及进行
性结缔组织的生长…。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乳房持续疼
痛或周期性胀痛,并且疼痛会在经期前加重,经期后消失
或减轻。乳腺增生的发生主要与内分泌紊乱、不良生活习
惯、精神高度紧张几方面因素有关。目前,临床治疗中重
度乳腺增生多采用激素抑制疗法,该治疗方法虽然有效, 但药物副作用较大。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的主要原则是软坚 散结、行气活血、疏肝理气 ]。为比较消结安胶囊与三苯 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本文选取了应用消结安胶囊 和三苯氧胺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140例进行对比,现报道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 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x线钼靶或B超检查明 确诊断为乳腺增生,并排除乳腺恶性肿瘤、纤维腺瘤疾 病。所有患者均有乳房胀痛、局部腺体增厚、触压痛等临 床表现。其中周期性疼痛105例,通常在经期前1周开始, 经期后疼痛消失或减轻,非周期性疼痛25例,情绪波动时 疼痛5例,劳累过度时疼痛5例。年龄32 ̄59岁,平均年龄 (45.8±6.7)岁,已婚126例,未婚14例。将其随机分为A 组和B组,各7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尸>0.05)。 1.2方法 A组应用消结安胶囊(云南良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 字Z20025617)0-38 g/粒,口服,2粒/次,3次/d,持续用 药3个月。 B组应用三苯氧胺(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 准字H46020268)10 rag/片,口服,10 mg/次,1次/d,持续 用药3个月。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及时予以停 药处理或对症治疗。 1.3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x线钼靶或B超复查,
复查时间选择与初次检查相同的月经周期日,以排除月经
周期干扰。痊愈:经治疗,患者的乳房肿块和乳房疼痛均
完全消失,x线钼靶或B超复查显示乳腺呈高密度影,腺体
纹理消失,且停药1个月后无复发;好转:经治疗,乳房疼
痛消失,乳房肿块较治疗前缩d ̄50%以上,质地变软,影像
学复查显示病变范围明显缩小;进步:经治疗,乳腺疼痛
明显减轻,乳房肿块缩小不足30%,影像学复查未见明显变
化,停药后症状加重或持续存在;无效:治疗后的疼痛症
状无改善,甚至有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 检验,计量资料
以“ ±S”表示,采用f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
A组患者痊愈率为34.29%、总有效率为97.14%,B组
痊愈率为30.00%,总有效率为98.57%,两组患者的痊愈
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In(%)】
2015年6月第2卷/第6期
Vo1.2,No.6,Jun.2015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0l0gy 95
2.2不良反应
A组的潮热盗汗、月经改变、胃肠道反应、食欲减
退、小腹隐痛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比较In(%)] 注: 表示与B组比较,P<0.0B 3讨论 乳腺增生是乳腺小叶和乳腺导管结构发生的进行性或 退行性变,乳腺结构紊乱是本病的的主要病理表现。乳腺 增生发病率较高,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其在 育龄女性中的发病率高达50%[3】。目前,西医治疗乳腺增生 多应用雌激素抑制剂或拮抗剂,比如丹那唑、三苯氧胺、 溴隐亭等,此类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较好,但药物毒 副作用较严重,并且长期应用三苯氧胺会对雌激素代谢造 成不良影响,增加子宫内膜癌患病风险【4_。 乳腺增生在祖国医学中属“乳痈”、“乳癖”范畴, 其病因主要为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血行不畅、乳络阻滞 而致气滞痰凝、冲任不调,故临床治疗应遵循“消肿止 痛、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疏肝理气”的原则[5]。消结安胶 囊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其组成药物包括鸡血藤、益母草、 三叉苦、功劳木、连翘、土茯苓。其中三叉苦和功劳木可 发挥协同作用,以泄热利湿、止痛消肿、疏肝解郁、通腑 解毒;连翘与土茯苓联用,具有除湿解毒、散结消肿之功
效;鸡血藤与益母草联用,可发挥舒经活络、行气补血、
活血化瘀之功效,全方共奏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
毒之功效[6]。在本次研究中,A组患者应用消结安胶囊进行
治疗,B组患者应用三苯氧胺进行治疗,结果两组的痊愈
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
明消结安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与三苯氧胺相当。A组的
潮热盗汗、月经改变、胃肠道反应、食欲减退、小腹隐痛
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户<O.05)。
表明消结安胶囊的药物不良反应更小,用药安全性更好。
综上所述,中药消结安胶囊治疗乳腺增生可获得与三
苯氧胺同等的疗效,并且不良反应更少,临床应用价值显
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旭,王宝军.消结安胶囊治疗乳腺增生120例疗效观察[J].山
东医药,2010,50(16):7.
【2]2 王丰莲,姜惠萍,宋海霞,等.消结安联合硝苯地平治疗乳腺增生
伴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13,45(2):99.100.
[3]3 荣大庆.傣药消结安联合维生素E治疗乳腺增生症65例疗效观察
[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7):2646.2647.
[4] 郭 艳,宋 宁,梁志兵,等.,J、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结安胶囊治
疗乳腺增生症200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
81.82.
[5】 李俊梅,张丽芬.消结安胶囊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健康必读
(下旬刊),2012,(7):474.
【6] 王晓武,杨勇莉,杨如易,等.三苯氧胺联合岩鹿乳康胶囊治疗
中重度乳腺增生肾阳不足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2O):
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