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根据显示病句辨析
- 格式:ppt
- 大小:187.50 KB
- 文档页数:6
病句的辨识与修改1.能判断句子的正误、正确的辨析病句类型和病句修改的正误。
2.能对语段中的病句作恰当的修改。
一、病句的主要类型(一)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
例句: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改进。
这类病句在保持主语不变的基础上,修改谓语中心词就可以了,本题可将“改进”改为“提高”。
2.动宾搭配不当。
例句:作为当代中学生,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不仅能体现良好的个人品质,而且有助于创立和谐的校园氛围。
应将动词“创立”改为“营造”,才能与后面的“氛围”相搭配。
3.主宾搭配不当。
例句: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态度”与“提高”搭配不当,“态度”应与“转变”搭配。
4.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句: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句: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关联词“即使……但……”搭配不当,可将“但”改为“也”。
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句:(11)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在于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是一面性的,“能否”是两面性的,可删去“能否”。
(二)成份残缺1.缺少主语。
例句:⑴通过这次上岗前的集中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⑵不仅它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征,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
⑶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了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以上三例都是缺少主语的病句。
例⑴中“通过”和“使”同时使用,使句子缺少主语,可任意除掉一个;例⑵中“不仅”用在句首,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可将“不仅”与“它”互换位置;例⑶中“当……时”在句子中充当状语,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可将“当”“时”除掉,或将“令”除掉。
2.缺少谓语。
例句:(4)老百姓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病句的识别与修改考点透视新的中考考纲要求学生能够辨析、纠正句子的常见毛病。
病句的识别与修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准确地判断病句的类型;二是对病句进行修正。
病句识别题是中考试题中难度较大的一道题,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语感、熟悉病句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必要的语法和逻辑知识这些能力,才能找到破解病句题的钥匙。
知识讲解初中阶段常见的几种病句类型一、用词不当1.感情色彩不当。
如:他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效尤含贬义,可改为“学习”。
)2.关联词使用不当。
如:只要坚持下去,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关联词语一般成对使用,“只要”一般与“就”搭配,“只有”与“才”搭配。
)3.意思表达不当。
如:他这个人,性格直爽,为人忠厚,说起话来信口开河。
(“信口开河”意为“随口乱说一气”,此处误用为“快言直语”。
)4.词性误用。
如:从大量统计资料来看,吸烟能导致癌症是无可疑问的。
(“疑问”是名词,应改为“置疑”。
)5.大词小用。
如:每个老师日常从事的事业,是平凡而又伟大的。
(“事业”应改为“工作”。
)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
如:他的音容笑貌经常回响在我的脑海中。
(主语“音容笑貌”不能“回响”应改为“出现”。
)2.动宾搭配不当。
如:为了推行农村医疗合作,各镇各村都建立了农民档案工作。
(动词“建立”与“工作”不搭配,可将“工作”删去。
)3.主宾搭配不当。
如:夏天的青岛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
(主语“青岛”与宾语“季节”不搭配,可将季节改为“地方”。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他在学术研究方面花了很大心血。
(“很大”与“心血”不搭配,应该为“很多”。
)5.关联词搭配不当。
如:除非你肯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就能帮助你实现梦想。
(“除非”与“才”连用。
)三、语序不当1.动作的先后顺序不当。
(常考知识点)如:全校学生认真讨论和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
(“学习”和“讨论”应交换顺序。
)2.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病句分类及实际案例分析病句是指在文章或语言表达中存在语法、语义、逻辑等方面错误的句子。
病句的使用会影响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表达清晰度,因此熟悉病句的分类及其实际案例分析对于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句的分类1. 主谓不一致病句: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与谓语在人称、单复数、时态等方面不匹配的错误。
这种病句会导致主观与主语不一致的问题。
例如:错误:我的朋友都去年参加奥运会。
改正:我的朋友们都去年参加了奥运会。
2. 动词用词不当病句:动词用词不当是指动词的形式不正确或用词不准确,导致句子表达模糊或者不符合语法规则。
例如:错误:昨天我去了超市买了一本书。
改正:昨天我去超市买了一本书。
3. 词类不当病句:词类不当是指把一个词当成另一种词类使用,或者在上下文中使用的词性与本身特征不符。
例如:错误:我很感谢你们的关怀,我对你们表示诚挚的感激之情。
改正:我很感谢你们的关怀,我对你们表示诚挚的感激。
4. 主谓宾语不一致病句:主谓宾语不一致是指主语与谓语、宾语之间在人称、单复数等方面不匹配的错误。
例如:错误:我喜欢读书,因为它们能使人开阔眼界,并增长知识。
改正:我喜欢读书,因为书籍能使人开阔眼界,并增长知识。
5. 断句错误病句:断句错误是指在句子中将完整的意思拆分成无法理解的片段,或者将本应是独立句的内容连续书写。
例如:错误:他是个很有耐心的教师,总是能够耐心地解答学生们的问题。
改正:他是个很有耐心的教师。
总是能够耐心地解答学生们的问题。
二、实际案例分析1. 主谓不一致病句:案例一:错误:我每天早上醒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喝口热水。
改正:我每天早上醒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喝口热水。
2. 动词用词不当病句:案例二:错误:他们在篮球比赛中表现的相当出色,得到了全队队长的赞扬。
改正:他们在篮球比赛中表现得相当出色,得到了全队队长的赞扬。
3. 词类不当病句:案例三:错误:我每天都有空,可以陪你一起上网。
改正:我每天都有时间,可以陪你一起上网。
专题04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原卷版)我们平时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往往会出现一些有毛病的句子,我们把这些句子叫做“病句”。
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它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希望同学们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一、修改病句的原则:不能改变句子原意,能改不删,能添不去。
✒二、修改病句常用的四种方法:1、补法;2、删法;3、换法;4、调法✒三、病句常见的几种类型:1. 成分残缺:例:看了这部电影,深受教育。
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句子,其结构至少应包括主语和谓语两个部分(非主谓句除外),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句子表达的意思就不完整。
这种类型病句的修改方法是补充残缺的成分,使句子完整,把意思表达清楚。
例句中缺少了主语,是谁“深受教育”没作交待,如果在“看”或“深”前加上主语,句子就完整了。
2.搭配不当:例:学校开展了学雷锋的高潮。
在现代汉语中,某些词语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建立了相应的确定性的关系,即形成了一种搭配习惯。
如果在使用时,违反了这种约定俗成的使用习惯,就不可避免地犯了“搭配不当”的错误。
例句中“开展”与“高潮”不能搭配,应将前者换成“掀起”或将后者改为“活动”。
3.用词不当:例:我们的语文老师像狐狸一样聪明。
准确用词才能恰切地表达意思。
例句中用“狐狸”形容语文老师显然是不恰当的,可改为“诸葛亮”。
4.词序颠倒:例:展览馆里展出了两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词序颠倒,指的就是在一个句子中,某些词语的顺序颠倒而导致语句不通顺的现象。
修改时,可根据原句的意思,把颠倒的词语调整过来,使句子通顺就可以了。
例句中“展出”的“文物”是现在出土的,而不是“两千年前”出土的。
所以,这一句应把“两千年前”与“新出土的”位置对调一下。
5.重复啰嗦:例:我不禁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重复啰嗦,即在同一个句子里连续使用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重复,多半是刻意堆砌词语造成的。
句子中所用的词语重复了,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啰嗦,好比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课标解读】新课标中对病句辨析的考查有如下要求: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
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
从小考命题的角度来看,全国各地小升初语文试卷中对语法的考查一般以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为主,以此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水平。
【考点解读】所谓病句,是指那些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要求、不和逻辑事理、不和词语感情色彩而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的句子。
辨析病句和修改病句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考查题型,是近年小升初考试常见的热点题型,更是孩子们最易失分的题目。
1.主要考点(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
2.命题趋势(1)以能力立意,综合考查考生的语法知识和语感能力。
(2)题型稳定。
或是“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或是“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或是“下面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这些题型均锁定“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词序不当”“句式杂糅”“语义重复”这些常见的错误类型。
3.常见题型其题型主要有两种。
一是病句的辨析,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呈;二是病句的修改,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通常要求考生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难度更大。
【要点梳理】辨别句子的正误,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
再看句子主干的修饰成分使用是否合理,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辨析病句可依据下列方法:1.语感觉察法在辨析病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调动语感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
例如:“上课时是否认真听讲、坚持做笔记,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是否……是……”显得不合习惯,应将“否”删去)。
高考语文辨析病句常见规律总结
语文辨析病句是高考语文中的重要内容,它考查考生对语言结构和语言形式的理解能力。
虽然各病句类型不尽相同,但是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可以从中发现,下面就对高考语文
辨析病句的常见规律进行总结。
1、语法结构问题。
高考语文辨析病句中常常出现语法结构问题,如句子的组成不对,句子结构不合理,句子连接不当等。
例如:“他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这句话中存在语
法结构问题,应改为“他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
2、语言形式问题。
高考语文辨析病句中经常出现语言形式问题,如虚词使用不当,
意思模糊不清,字词拼写错误等。
例如:“穿上漂亮的衣服,给大家显示一下”,这句话中
存在语言形式问题,应改为“穿上漂亮的衣服,给大家展示一下”。
3、语篇结构问题。
高考语文辨析病句中往往存在语篇结构问题,如某句在语篇中的
位置不当,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不清晰等。
例如:“让我们奋起直追,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句话中存在语篇结构问题,应改为“让我们奋起直追,去实现我们的梦想”。
以上就是高考语文辨析病句常见规律总结,希望能够为考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只有正
确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把握辨析病句的特点,有效地解决辨析病句中出现的问题。
2024年高考语文必考病句常见错误总结,____字作为高中语文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病句是考生常犯的问题。
为了帮助考生提高语文水平,以下总结了2024年高考语文必考病句常见错误,以便考生们能够警惕和避免这些错误,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一、主谓不一致1. 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与谓语在人称、数的形式上不一致。
例如:“我家有好多人”中,“我家”作为一个整体是单数,所以谓语动词要用“有”,而不是“有”。
2. 有些考生在使用“连……都”时,由于主谓不一致的误用而出现病句。
例如:“连他这样的人都不理解你”的正确表达应该是:“连他这样的人都不理解你们”。
二、主谓宾不一致1. 主谓宾不一致是指主语与宾语在人称、数的形式上不一致。
例如:“我请他们吃饭”中,“我请”是单数,所以宾语“他们”要改成“他”。
2. 在使用“一起”、“一同”的时候,要注意主谓宾保持一致。
例如:“我们一起上学”中,“我们”和“一起”是复数,所以动词“上学”也要用复数形式。
三、时态错误1. 有些考生在叙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时,因时态误用而导致句子不通顺。
例如:“我今天听说你昨天出车祸了”中,由于“今天”和“昨天”的时态不一致,所以应该改成:“我今天听说你昨天出了车祸”。
2. 在使用“已经”、“还没有”等表示过去和现在的时间副词时,要注意时态的一致。
例如:“他已经去了北京”中,“已经去”是过去时态,所以“他已经去了北京”表示的是过去的动作。
四、语序错误1. 有些考生在使用形容词修饰名词时,语序错误。
例如:“花美的”中,“美”应该放在“花”前面,所以正确的表达应该是:“美的花”。
2. 在使用“不但……而且”时,要注意句子的平行结构。
例如:“这个城市不但干燥炎热,而且交通堵塞”中,“干燥炎热”和“交通堵塞”是并列的两个形容词短语,所以要保持一致。
五、主次不分1. 有些考生在句子中,无法正确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导致句子累赘冗长。
例如:“我昨天在北京东站等了三个小时车,差点赶不上火车去参加考试”中,“昨天在北京东站等了三个小时车”和“差点赶不上火车”是并列的两个句子,可以分开成两句:“我昨天在北京东站等了三个小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