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103.29 KB
- 文档页数:10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化学部分含三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做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Zn—65六、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2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O B.Si C.Al D.Fe【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三位:氧、硅、铝,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故选A考点:地壳中元素含量28.属于纯净物的是A.铅笔芯B.金刚石C.红糖D.天然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如:空气、自然界的水、溶液等,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粘土制成,属于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金刚石是单质碳,属于纯净物,故选B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判断29.酒精(C2H5OH)属于A.单质B.有机物C.氧化物D.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酒精(C2H5OH)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选B考点:有机物30.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活性炭、石墨B.氧气、臭氧C.液氮、氮气D.水、双氧水【答案】B考点:同素异形体3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 B.花香四溢 C.灯泡发光 D.滴水成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纸张燃烧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花香四溢是微粒的运动,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灯泡发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滴水成冰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32.某同学测定了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部分数据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厕所清洁剂:1 B.白醋:3 C.牙膏:9 D.洗发水:10【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根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故选A考点:溶液的酸碱度33.二氧化钛(TiO2)可做水分解的光催化剂,TiO2中Ti的化合价是A.+2 B.+3 C.+4 D.+6考点: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34.化学反应Fe3O4+4CO−−→−高温3Fe+4CO2中的还原剂是A.Fe3O4B.CO C.Fe D.CO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还原剂:夺去氧元素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2016年化学中考真题汇编(含详细答案解析)专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5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答案解析 9专题2 走进化学实验室 16 走进化学实验室答案解析 20专题3 空气 26 空气答案解析 31专题4 氧气及其制取 42 氧气及其制取答案解析 51专题5 构成物质的微粒 59 构成物质的微粒答案解析 65 专题6 原子结构及元素 71 原子结构及元素答案解析 77专题7 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组成 85 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组成答案解析 93 专题8 化学式和化合价 98 化学式和化合价专题9质量守恒定律答案解析 120专题10 化学式的书写 126 化学式的书写答案解析 133 专题11 碳单质及其化合物 144 碳单质及其化合物答案解析 153 专题12炭和炭的氧化物 161 炭和炭的氧化物答案解析 166 专题13 燃烧与灭火 174 燃烧与灭火答案解析 181 专题 14燃料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189 燃料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答案解析 197专题15金属材料、金属资源的保护利用 207 金属材料、金属资源的保护利用答案解析 215 专题16 金属的化学性质 228 金属的化学性质答案解析 239 专题17溶液、溶液组成的表示及配制 248 溶液、溶液组成的表示及配制答案解析 257 专题18溶解度及其应用 271 溶解度及其应用答案解析 280 专题19常见的酸和碱 295 常见的酸和碱答案解析 307 专题20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 319 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答案解析 327 专题21盐化肥 331 盐化肥答案解析 334 专题22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340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答案解析 3452016年化学中考真题---专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选择题(共18个小题)1、【2016年安徽省】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棉纱织布 C.火药应用 D.瓷器烧制2、【2016年广东省】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酿制甜酒 B.煤炭燃烧 C.瓷器破碎 D.钢铁生锈3、【2016年河北省】图3所示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4、【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孝感市有许多优秀的制作工艺,下列工艺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应城石膏的雕刻B.孝昌臭豆腐的制作C.孝感米酒的酿造D.安陆水泥的烧制5、【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的燃烧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6、【2016年山东省泰安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7、【2016年上海市】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熔沸点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导热性8、【2016年四川省德阳市】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的气化、焦化、液化和石油的蒸馏都属于化学变化B.透视检测肠胃疾病时可口服钡餐(BaSO4),钡餐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C.用煤炭作燃料时先脱硫,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降低酸雨的发生率D.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等属“低碳”方式9、【2016年四川省广安市】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活性炭净水﹣化学性质 B.盐酸遇石蕊试液变红﹣物理性质C.冰川融化﹣物理变化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化学变化10、【2016年广西省玉林市、防城港市】端午粽飘香,下列制作粽子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清洗糯米 B.把肉切成小块C.用粽叶包粽子 D.烧火煮粽子11、【2016年河南省】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电线 B.金刚石用于切割大理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12、【2016年湖北省鄂州市】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作干燥剂B.氧气具有助燃性——作燃料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净水剂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作灭火剂13、【2016年贵州省黔东南州】灿若星辰的中国典籍,有许多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记载。
A.连接仪器B.检查气密性C.取用石灰石D.验满闵行区201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理化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化学部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K-39 Ca-40六、单项选择题(共20分)27.食品或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牛奶变酸奶B.水果榨果汁C.黄豆酿酱油D.粮食酿白酒28.物质的用途不合理的是A.盐酸除铁锈B.尿素作钾肥C.天然气作燃料D.氦气充飞艇29.生活中常见物质,pH小于7的是A.食醋B.食盐水C.糖水D.肥皂水30.属于有机物的是A.碳酸钙B.甲烷C.碳酸D.二氧化碳31.属于盐类的是A.醋酸:CH3COOH B.熟石灰:Ca(OH)2C.纯碱:Na2CO3D.生石灰:CaO32.灼烧碳酸钾时火焰的颜色呈A.红色B.绿色C.黄色D.紫色33.实验室制CO2的操作正确的是3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 冰与干冰B. 汞与水银C. 氧气与液氧D. 金刚石与石墨35.工业上冶炼金属锰的反应是3MnO2+4Al−−→−高温3Mn+2Al2O3,反应中的还原剂是A.MnO2B.Mn C.Al D.Al2O3 36.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 + O2−−−→点燃H2O B.4P + 5O2−−−→点燃2P2O5C.Cu + 2AgCl →CuCl2 + 2Ag D.2Fe + 6HCl →2FeCl3 + 3H2↑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密○………………………………………封○………………………………………○线…………………………37.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 .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B .通入氯气杀菌消毒C .通过沙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D .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 3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2016年最新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一化学式与化合价2016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化学计算2016年最新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一化学式与化合价一 •选择题(共30小题)」1.(2016?南宁)亚硝酸钠(NaNO 2)是一种有毒的工业用盐,NaNO 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IA . — 3B . +3C . +4D . +5详细分析: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一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 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 +x+ ( — 2) >2=0,则x=+3价.故选:B,四川储量丰富, 其化学式为:KAI 3 (SO 4)2 (OH ) x .式中x 的值是() A . 5 B . 6 C . 7 D . 8详细分析:钾元素显+1价,铝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一2价,氢氧根显一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 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 + (+3) X 3+ ( — 2) >2+ ( — 1) X=0,则x=6.故选:B3. (20162k 海)SiO 2中Si 的化合价是() A . — 4 B . — 2 C . +2 D . +4详细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二氧化硅(SiO 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x ,则:x+ ( — 2) X 2=0,则x=+4;故选D4. (2016?岳阳)使用含磷洗涤剂(含有Na 5P 3O 10)会引起水域含磷量升高,造成环境污染,Na 5P 3O 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A . — 3B . +2C . +3D . +5 详细分析: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一2价,设磷元素的化合价是x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 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 X 5+3x+ ( — 2) >0=0,则x=+5价.故选:D5. ( 2016?台州)“ 84”毒液广泛应用于宾馆、医院、家庭等的卫生消毒,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IO ). NaCI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 1 B . 0 C . +1 D . +2详细分析: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一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 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 +x+ ( — 2) =0,则x=+1价.故选C6 . (2016?苏州)铬酸钾(K 2CrO 4)是印染、医药、电焊、搪瓷等工业的原料.铬酸钾中铬元 素(Cr )的化合价为( )A . +3B . +4C . +5D . +6详细分析: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一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 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 X 2+x+ (— 2) >4=0,则x=+6价.故选:D2. (2016?泸州)明矶石()广泛用于造纸、制革、化工7. (2016?扬州)NaCI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NaCI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 . —1 B. 0 C. +3 D . +5详细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亚氯酸钠(NaCI0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贝9:(+1)+x+ (—2)>2=0,解答x= +3.故选C8. (2016?宜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B.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原因是水分子受热后运动速率加快C. 气体比液体容易被压缩,原因是物质的气态分子小而液态分子大D .过氧化氢分子能分解成水分子和氧分子,说明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1详细分析:A、相对原子质量是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水分子受热后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说法正确.C、气体比液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物质的气态分子间的间隔比液态分子间的间隔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过氧化氢分子能分解成水分子和氧分子,是因为过氧化氢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氧分子,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9. (2016旷州)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B. 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 6: 132C. 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D .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详细分析:A、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 ^2+1 >6+32=62,故选项说法正确.B、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2):(10):(32>)工2 6: 1,故选项说法错误.32C、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 >2+1 >6+32 >00%,故选项说法正确.D、乙硫醇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0. (2016?荆门)下列化学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A .三个铁离子:3Fe?+B. n个一氧化碳分子:nCO+ 2C. 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MgOD .四个氢原子:4H详细分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铁离子可表示为:3Fe3+;故选项错误;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n个一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nCO;故选项正确;C、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2故可表示为:MgO;故选项正确;D、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四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4H ;故选项正确;故选A11. (2016??安)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 .两个氢原子:H2B .镁的化合价+2价:Mg2+C. 3个氧分子:302 D .氯化钡的化学式:BaCl详细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 ;故选项错误;B、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镁的化合价+2价,故可表示+ 2 为:Mg;故选项错误;C、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氧分子表示为:302;故选项正确;D、氯化钡是由显+2价的钡元素和显一1价的氯元素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BaC12;故选项错误;故选C12. (2016?聊城)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 2个氧元素:20B . 2个氢原子:H2C.钙离子:Ca+2D. 2个氯分子:2C12详细分析:A、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20表示2个氧原子,故选项错误;B、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故选项错误;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选项错误;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五氧化二磷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可表示为:P2O5,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氯分子可表示为:2C12 ;故选项正确;故选D13. (2016?海南)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A . H2—2个氢原子B . 2N—2个氮元素+3C. 0—1个氧分子 D . Fe—+3价铁元素详细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 ;故选项错误;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2N表示2个氮原子,故选项错误;C、0可表示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不能表示分子,故选项错误;D、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3Fe,表示:+3价铁元素,故选项正确;故选D14. (2016?维坊)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A •硫酸根离子:SO42—B •铁的元素符号:Fe3+C.碳酸的化学式:H2CO3 D . 3个二氧化硫分子:3SO3详细分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SO42—;故选项正确;B、铁的元素符号为:Fe;故选项错误;C、碳酸是由显+1价的氢元素和显一2价的碳酸根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H2CO3 ,故选项正确;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3SO2,故选项错误;故选BD15. (2016?淮安)下列化学符号与含义相符的是()A . KCI3—氯化钾B . 3OH—1—三个氢氧根离子C. CI2—两个氯原子 D . 2SO3—两个三氧化硫分子详细分析:A、KCI读作氯化钾,故化学符号与含义不相符;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3OH —;故化学符号与含义不相符;C、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氯原子,就可表示为2CI,故化学符号与含义不相符;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三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2SO3,故化学符号与含义相符;故选D16. (2016?鄂州)下列化学用语与意义相符的是()A . N2:表示2个氮原子B. Fe3O4:表示该物质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C. S2 —:表示硫兀素显一2价D . C2H3OH :表示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且1个分子中含7个原子详细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2N ;故选项错误;B、Fe3O4:表示该物质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X3):(16>4)=21:8,故选项错误C、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选项错误;D、由化学式的意义可知,C2H3OH :表示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且1个分子中含2+4+1=7个原子,故选项正确;故选D17 . (2016?匕京)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A . Cl2B . 2Cl2C . 2ClD . 2Cl—详细分析:A、Cl2可表示1个氯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2Cl2可表示2个氯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CI可表示2个氯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2CI—可表示2个氯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8. (2016?泉州)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 . 1个镁离子:Mg+2B . 2个氮分子:2N2C. 4个氢原子:2H2 D .硫化锌:Zn2S详细分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故1个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错误;B、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氮分子表示为:2N2;故正确;C、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4H;故错误;D、硫化锌的化学式为:ZnS;故错误;故选B19. (2016?绥化)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 .三个钾原子:3K+B .两个二氧化氮分子:2N02C.镁离子:Mg+2 D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详细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三个钾原子,就可表示为:3K;故选项错误;B、分子用该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在化学式前加数字,因此两个二氧化氮分子的符号为2NO2;故选项正确;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选项错误;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其符号由两个字母组成,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可表示20.(2016?湖北黄冈)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两个氮分子:2N2;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③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S;④两个铁离子:2Fe3+;⑤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g ; ® +2价的镁元素:Mg2+.其中正确的有()A .②④⑤B.①④⑤C.①③⑤ D .①④⑥详细分析:①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故正确;②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表示为:O3;故错误;③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故表示硫离子,其符号为:S2—;故错误;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铁离子可表示为:2Fe3+;故正确;⑤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银,其符号为:Ag ;故正确;⑥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 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2价的镁兀素,故可表示为: + 2 Mg ;故错误;故选B21.( 2016?可北)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错误的是( )详细分析:A 、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可表示这种物质,故 Mg 可表示为金属镁,故正确; B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可知,该微粒核内质子数为 12,核外电子数为10,故为镁离子,故错误;C 、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镁中镁元素为 +2价,故, + 2可表示为:MgO ;故正确;D 、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可知,N 2可表示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故正确; 故选B22.( 2016空州)下列化学用语与意义对应不相符的是()A . O 2: 一个氧分子B . 4Ne : 4个氖原子C . SiO 2:二氧化硅D . 2Mg 2+:两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详细分析:A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可知,化学式可表示一个分子,故 02表示一个氧分子,正确B 、 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 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Ne 表示4个氖原子;故正确;C 、 根据化合物的读法,Si02可读作二氧化硅,故正确;D 、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故2Mg 2+可表示2个镁离子,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错误;故选D23. ( 2016?连云港)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氧元素:0B .氮气分子:2N+ 1 C .钠离子:Na D .高锰酸钾的化学式:K 2Mn04详细分析:A 、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氧元素的元素符号为:0;故选项正确; B 、 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 应的数字,因此氮气分子表示为:N 2;故选项错误;C 、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 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钠离子可表示为:Na +;故选项错误;D 、 高锰酸钾是由显+1价的钾元素和显一1价的高锰酸根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 :KMn0 4;故选项错误;故选A24.( 2016淋化)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 . 3H —3个氢元素B . 0— 1个氧分子A . Mg —金属镁+ 2C . MgO —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D . N 2— 1个单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C . Na—1个钠原子D . Mg+2—1个镁离子详细分析: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3H表示3个氢原子,故选项错误;B、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可知,0表示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故选项错误;C、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原子,故Na可表示一个钠原子,故选项正确;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兀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1个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选项错误故选C25. (2016?丹东)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3”意义,说法正确的是()+3①3Hg ②Fe3+③S03④NaN02 ⑤3O2—⑥3P205.A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④ D .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③⑥详细分析:A、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① 3Hg中的“3表示汞原子的个数为3,故选项说法错误.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②⑤中的“3分别表示1个铁离子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硫酸根离子的个数为3,故选项说法错误.+3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NaN02中的“3表示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选项说法正确.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③S03、⑥3P2O5中的“3分别表示1个三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五氧化二磷分子的个数为3,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26. (2016消岛)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 .两个氧分子:20B .三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C.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一2价:H20D.一个钙离子:Ca+2详细分析: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0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3S0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C、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水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一2价可表示为H20,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1个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故选:C27. (2016?泰州)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 .铝元素ALB .干冰H20C.氢氧根离子OH D .氯化银AgCb详细分析:A、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l,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的俗称,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02,书写错误.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0H —,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D、氯化银中银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一1价,其化学式为AgCl,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故选C28. (2016?内江)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对①〜⑤表示的有关化学用语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N ②Fe ③Fe2+④H2O ⑤NaCI.A .③表示铁离子B .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有①、②、④、⑤C.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 D .④表示H20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详细分析:A、F^+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为亚铁离子,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错误;B、①N可表示氮元素和一个氮原子,不能表示氮分子,② Fe可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或金属铁,不能表示分子,④H20可表示一个水分子,⑤NaCI是由离子构成,不能表示一个分子,故选项错误;C、②和③内含有相同的质子数,故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正确;D、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错误;故选C29. (2016?畐州)下列化学用于与含义相符的是()A . Fe3O4 —氧化铁B . 2N—2个氮元素C. H+—1个氢离子 D . CI2—2个氯原子详细分析:A、氧化铁表示为Fe e O3,Fe3O4表示四氧化三铁,故选项错误;B、2N表示两个氮原子,2个氮元素是错误的,元素不能讲个数,故选项错误;C、1个氢离子表示为H+,故选项正确;D、2个氯原子表示为2CI,CI2表示一个氯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30. (2016?孝感)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 . 20—表示两个氧元素B . 2N2—表示两个氮气分子C. Ca2+—表示钙元素显+2价 D . FeSQ—表示硫酸铁详细分析: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0表示:2个氧原子,故选项对化学用语的表述错误.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N2可表示:两个氮气分子,故选项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Ca2+表示钙离子,故选项对化学用语的表述错误.D、根据化合物的读法,FeSQ读作硫酸亚铁,故选项对化学用语的表述错误.故选:B1. (2016?漳州)表示两个氮原子”的符号是()A . 2N B. N2 C. 2N2 D. N+2详细分析: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2N;故选A2. (2016?镇江)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金刚石一AuB .水银一HgC. 2个氮原子一2N2 D .氯酸钾一KCI详细分析:A、金刚石是碳的单质,其符号为:C;故选项错误;B、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即为其元素符号,可表示为:Hg;故选项正确;C、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2N;故选项错误;D、氯酸钾是由显+1价的钾元素和显一1价的氯酸根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KCI03;故选项错误;故选B3. (20162L海)有关摩尔质量叙述正确的是()A .单位是摩尔B .等于物质的量乘以质量C.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D .表示单位积物质的质量详细分析: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摩尔质量,当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对于某一纯净物来说,它的摩尔质量是固定不变的,故选:C1. (2016?苏州)苏州东山白沙枇杷是中国十大”枇杷品牌之一.枇杷中富含的维生素A i ;具有预防夜盲症、抗衰老和促进骨骼生长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20H30 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维生素A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gB. 维生素A1是由20个碳元素、30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C. 维生素A1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维生素A1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0: 30: 1详细分析:A .维生素A1的相对分子质量=12^20+1X30+16=286,但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 ”而不是“ g”故错误;B. 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C. 根据维生素A1的化学式C20H30O,维生素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X20):(1X30):16=240:30:16,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D .根据维生素A的化学式C20H30O,维生素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 >20):(1X30):16=240: 30:16,故错误.故选C2. (2016?徐州)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A .青蒿素中含有42个原子B. 青蒿素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C. 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青蒿素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5: 22详细分析:A.青蒿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B. 青蒿素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C. 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X15):(1 X22):(16X5)=90: 11: 40,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D .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X15):(1 X22)=90: 11,故错误. 故选B3. (2016?南昌)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中,保存完好的玉器非常罕见.对玉石主要成分(化学式为NaAlSi2O6)的描述正确的是()A .含有3个氧分子B .相对分子质量为94C.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4% D .钠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23: 27详细分析:A. NaAlSi2O6是由NaAISi2O6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错误.B. NaAlSi2O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27+28>2+16X5=202,故错误.23 ______C. 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27+28+16X5 100%^ 11.4%故错误.D .钠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23: 27,故正确.故选D4. (2016?南宁)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 .银Hg B.氖气Ne2 C.氧化铝Al 2O3 D .氯化铁FeCl2。
2016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银针曾是中医针灸的常用器械,银的元素符号是()A.A lB.A gC.M gD.H g【答案】B【解析】解:A、A l是铝元素的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B、银的元素符号是A g,故选项正确.C、M g是镁元素的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D、H g是汞元素的元素符号,故选项错误.故选:B.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熟记常见的元素符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属于纯净物的是()A.盐汽水B.矿泉水C.自来水D.蒸馏水【答案】D【解析】解:A、盐汽水中有盐、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矿泉水中有矿物质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自来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蒸馏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和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液氧B.臭氧C.金刚石D.石墨【答案】B【解析】解:与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液氧是液态的氧气,与氧气属于同一种物质,金刚石、石墨都不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不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臭氧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符合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故选:B.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依据概念分析选项.本题考查同素异形体概念的理解,题目较简单.4.S i O2中S i的化合价是()A.-4B.-2C.+2D.+4【答案】D【解析】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二氧化硅(S i 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2=0,则x=+4;故选D.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本题.本题主要考查化合价原则的应用、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难度较小.5.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的物质是()A.KC lB.N a C lC.C a C l2D.C u C l2【答案】B【解析】解:A、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焰色反应时火焰是紫色,故A错误;B、N a C l含有钠元素,火焰的颜色呈黄色,故B正确;C、氯化钙中含有钙元素,焰色反应显砖红色,故C错误;D、氯化铜中含有铜元素,焰色反应显绿色,故D错误.故选:B.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化学上叫焰色反应;下表为部分金属元素的焰色: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焰色反应的应用,熟知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焰色反应的现象及其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属于有机物的是()A.葡萄糖B.干冰C.碳酸D.木炭【答案】A【解析】解:A、葡萄糖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B、干冰是固体;C、碳酸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D、木炭主要成分是碳,属于单质;故选A.可以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机物就是指含有碳元素的物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7.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熔沸点B.溶解性C.可燃性D.导热性【答案】C【解析】解:A、熔沸点,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B、溶解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C、可燃性,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D、导热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判断物质的性质.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方面的内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8.C u SO4•5H2O的俗名是()A.食盐B.烧碱C.胆矾D.纯碱【答案】C【解析】解:A、N a C l的俗名是食盐,故A错误;B、N a OH的俗名是烧碱、火碱、苛性钠,故B错误;C、C u SO4•5H2O的俗名是胆矾、蓝矾,故C正确;D、N a2CO3的俗名的是纯碱,故D错误.故选:C.根据常见物质的化学名称和俗称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化学名称和俗名的记忆,难度不大.9.K2CO3是常用的肥料,它属于()A.钾肥B.氮肥C.磷肥D.复合肥【答案】A【解析】解: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A.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种或哪几种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10.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A.花生油B.食盐C.白糖D.白酒【答案】A【解析】解:A、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A正确;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C、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D、白酒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故选A.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11.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产生耀眼白光B.产生黑色固体C.产生蓝紫色火焰D.产生大量白雾【答案】C【解析】解: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物质在氧气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的区别.12.化学反应C+H2O H2+CO中的还原剂是()A.CB.H2OC.H2D.CO【答案】A【解析】解: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氧的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氧的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在C+H2O H2+CO中,C得氧被氧化是还原剂,水失氧被还原是氧化剂.答案:A在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失氧的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氧的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均指的是反应物.此题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主要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3.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KC l O32KC l+O2↑B.2KC l O32KC l+3O2C.2KC l O32KC l+3O2↑ D.2KC l O32KC l+3O2↑【答案】D【解析】解:A、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KC l O32KC l+3O2↑.B、该化学方程式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KC l O32KC l+3O2↑.C、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KC l O32KC l+3O2↑.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D.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14.实验室取用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倾倒液体C.装入粉末状固体D.装入块状固体【答案】C【解析】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数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A.AB.BC.CD.D【答案】B【解析】解:A、该图示表示4个氢原子,故A错误;B、该图示表示2个氢分子,故B正确;C、该图示表示2个氢原子,故C错误;D、该图示表示1个氢分子,故D错误.故选B.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通过分析、观察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引导学生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16.有关摩尔质量叙述正确的是()A.单位是摩尔B.等于物质的量乘以质量C.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D.表示单位积物质的质量【答案】C【解析】解: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摩尔质量,当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对于某一纯净物来说,它的摩尔质量是固定不变的,故选:C.根据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摩尔质量,当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对于某一纯净物来说,它的摩尔质量是固定不变的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完成.17.关于双氧水制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质量不变B.只有加入二氧化锰才能制得氧气C.液体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变大D.氧元素全部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答案】C【解析】解:A、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当双氧水完全分解时,气体逸出,溶液质量减少,故错误;B、如果不加二氧化锰,双氧水也会分解产生O2,只是速度慢,故错误;C、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可知,当双氧水完全分解时,气体逸出,溶液质量减少,此时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不变,氢元素质量分数变大,故正确;D、部分氧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溶液中还有一部分水中的氧元素以化合态存在,故错误.答案:CA、根据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当双氧水完全分解时,气体逸出,溶液质量减少解答;B、根据如果不加二氧化锰,双氧水也会分解产生O2,只是速度慢解答;C、根据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可知,当双氧水完全分解时,气体逸出,溶液质量减少,此时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不变解答;D、根据氧元素部分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解答.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结合具体化学反应进行分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还应注意催化剂本身的特点,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选择性等特点.18.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D.该反应是中和反应【答案】D【解析】解:A、硝酸银和氯化钡会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钡,符合题意,故A正确;B、氯化钡和硫酸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显酸性,故B正确;C、氯化钡和碳酸钠生成的碳酸钡沉淀溶液和氯化钠,故C正确;D、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D错误.故选:D.A、根据硝酸银和氯化钡会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钡进行分析;B、根据氯化钡和硫酸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进行分析;C、根据氯化钡和碳酸钠生成的碳酸钡沉淀溶液和氯化钠进行分析;D、根据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氯化钡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中不溶于酸的沉淀的记忆,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完成.19.对盐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有原子团B.都含有金属元素C.都不含氢元素D.都含有非金属元素【答案】D【解析】解: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不一定含有原子团,例如氯化钠属于盐,却不含原子团,故A错误;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例如铵盐中不含有金属,故B错误,盐中可能会含有氢元素,例如碳酸氢钠属于盐,但含有氢元素,故C错误;盐中都含有非金属元素,故D正确;故选D根据盐的组成进行解答.本题考查了盐的组成,题目较易.20.向amol F e2O3中滴加稀硫酸,随着硫酸的加入,有关量的变化见图,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甲表示氧化铁的物质的量B.曲线乙表示生成水的物质的量C.K点时溶液中铁元素的物质的量是amolD.K点时硫酸铁和剩余氧化铁物质的量相等【答案】B【解析】解:向氧化铁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F e2O3+3H2SO4=F e2(SO4)3+3H2O,A、向氧化铁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F e2O3+3H2SO4=F e2(SO4)3+3H2O.氧化铁质量不断减少,反应完毕,氧化铁质量为0,曲线甲表示氧化铁的物质的量,故正确;B、向amol F e2O3中滴加稀硫酸,随着硫酸的加入,水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加,不会出现平线,故错误;C、由F e2O3+3H2SO4=F e2(SO4)3+3H2O130.5mol 1.5mol由图象可知:amol F e2O3中铁元素的物质的量是2amol,K点时氧化铁被消耗0.5amol,溶液中铁元素的物质的量是amol,故正确;D、K点时氧化铁被消耗0.5mol,溶液中铁元素的物质的量是amol,剩余氧化铁物质的量为0.5amol×2=amol,点时硫酸铁和剩余氧化铁物质的量相等,故正确.答案:B根据向氧化铁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F e2O3+3H2SO4=F e2(SO4)3+3H2O,结合图象分析解答;本题考查混合物有关计算,难度中等,清楚反应过程是解题关键,注意利用总反应方程式解答,侧重对学生思维能力考查.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21.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①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口罩中填充活性炭是利用其______ 性,以减少污染物的吸入,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数)见图,甲气体的名称是______ .乙中含多种气体,其中可用于填充飞艇且性质稳定的气体名称是______ .②我们需要结净的水源,含有杂质的天然水通过蒸发、沙滤、氧化等得到净化,其中氧化属于______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自来水生产通入氯气的作用是______③我们需要清洁、高效的能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中,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 .1mol 燃烧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见表.4成分,1mol CH4约含有______ 个碳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答案】吸附;氮气;氦气;化学;杀菌消毒;氢气;甲烷;6.02×1023【解析】解: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有害气体;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氦气密度小,化学性质稳定,可用来填充飞艇,故填:吸附;氮气;氦气;②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自来水生产通入氯气的作用是杀菌消毒;答案:化学;杀菌消毒;③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所以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由表格信息可知,等物质量的上述燃料燃烧,甲烷放出的热量最多;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所以1mol CH4约含1mol碳原子,即6.02×1023个.故填:氢气;甲烷;6.02×1023.①根据物质的性质、空气的组成及其性质来分析;②氧化反应是化学变化,自来水生产通入氯气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③根据氢气燃烧的产物以及表格信息来分析.掌握空气的组成及其成分气体的性质、净水的原理、燃料的燃烧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2.根据如表回答问题.①20℃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______②50℃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N a C l ______ g③量筒的局部示意见图,量取水时应沿 ______ 视线(选填“a ”或“b ”)进行读数, ______ 视线(选填“a ”或“b ”)对应的读数较大.④A 是80℃含有120g 水的KNO 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gKNO 3固体.Ⅰ.A 溶液为 ______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Ⅱ.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______ (选填编号) a .A 到B 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 .B 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c .开始析出KNO 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d .A 溶液的质量等于222g . 【答案】氯化铵;37;a ;b ;不饱和;ac 【解析】解: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氯化铵; ②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7g ,所以100g 水中最多溶解N a C l 37g ;③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所以量筒的局部示意见图,量取水时应沿a 视线进行读数,b 视线对应的读数较大;④Ⅰ、A 是80℃含有120g 水的KNO 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g KNO 3固体,所以A 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31.6g +102g =133.6g ,溶剂质量是120g ,所以A 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Ⅱ、a .蒸发20g 水后,溶剂质量变成100g ,溶质质量是133.6g ,没有晶体析出,所以溶质质量没有改变,故正确;b .B 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33.6g :100g =133.6:100,故错误;c .硝酸钾在80℃时的溶解度是169g ,在60℃时的溶解度是110g ,所以开始析出KNO 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故正确;℃至80℃之间d.A溶液的质量等于133.6g+120g=253.6g,故错误.故选:ac.故答案为:①氯化铵;②37g;③a,b;④Ⅰ、不饱和;Ⅱ、ac.根据固体的溶解度表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