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理性认知与现实建构
- 格式:pdf
- 大小:300.37 KB
- 文档页数:4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研究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经济全球化对传统民族精神产生一定冲击的背景下,如何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首先,谈谈我眼中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社会发展的未来,是民族精神的主要传承者。
大学生正处在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
其精神面貌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主义事业的成败得失。
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弘扬民族精神而奉献自己一份力量。
我们要立足于掌握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
要养成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作风。
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从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发扬民主精神。
在大学期间我们风华正茂,最少保守思想,敢于冲破落后的、陈腐的观念,有较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较高的科学素质,思维比较敏捷,最有创新潜力。
现在正是我们展现自我的时候,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发扬民主精神。
当前,高等学校应以先进文化为基石,以历史教育为重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探索出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新途径。
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最新资料推荐------------------------------------------------------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与弘扬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与弘扬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途径论文摘要:中华民族精力是传统精力和时代精力的有机一致。
在大学生中培育民族精神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必须明确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探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如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除了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外,还要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这已成为各高校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课题。
要使民族精神真正被大学生理解、信奉、把握,并把它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必须通过教育,必须明确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提高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效果。
一、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民族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1] 【[1]荆惠民.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M].北京:1 / 10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6.】。
她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结晶,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是激励人民为国家、民族振兴而英勇奋斗的强大思想动力。
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恒久的魅力。
同时,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动态系统,它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既体现出深刻的历史内涵,又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社会科学论文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张海燕孙强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
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小到团结班级成员,增强班级凝聚力,大到关系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命运。
因此,学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等多种方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一批批具有强烈民族精神的大学生,是时代的需求、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必然抉择。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途径一、当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状况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
而作为其核心的爱国主义最能体现几千年以来中华儿女的意志传承,也是这一精神的价值所在。
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的大学生民族意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在关于“中华民族精神最突出的内容”的调查中,有近六成的人选择的是“追求真理”,有40%以上的人选择的是“自强精神”,仅有不到20%的人选择“爱国主义”。
这不能不说是对民族精神的理解不到位,说明当今社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宣传还不够。
以前印象中的愤青是因为拥有理想,对于自己无能为力的社会有不得不发泄的愤怒;而现在网络上出现的愤青,他们只是愤怒地运用着个人的观念,来嘲笑怒骂社会的现状。
无论是以前的还是现在的愤青,多是带有消极的情绪和极端的思想,爱国的方式令人无法认同。
由此而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我国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的培养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1.民族精神对大学生行为的作用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讲,民族精神对其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
首先是学习方面,一名大学生知道自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他所具有的动力和精神就会散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包括刻苦钻研、刻苦学习,积极向上、不屈不挠。
其次是行为上的影响,当一个大学生懂得“民主、民权、民生”时,他内心所发出的正能量就会促使他做很多有益的事情,包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用自己的行动维护这个民族和国家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题名:浅谈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班级:11级财务管理2班姓名:***学号:********浅谈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摘要: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培育民族精神培育的时代意义及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挑战及问题,并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研究了多种途径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以解决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普遍缺失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民族精神指的是一个民族在改造自然、不断发展的历程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优秀品格和坚定意志,是每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精神财富与不竭的发展动力。
经历了数千年风雨沧桑的中华民族,在其发展历程中,之所以不断显示出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她有非常优秀的民族精神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
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动态系统,它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既体现出深刻的历史内涵,又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在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北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正是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社会发展的未来,是民族精神的主要传承者。
大学生正处在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
其精神面貌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主义事业的成败得失。
一、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一)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展示,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全面将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跨入中等国家行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
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前言现在,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人们更加重视各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抛弃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
在大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因为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担当更大的责任和角色。
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人在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环境中所具有的一种精神品质,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的认同、热爱和自豪感。
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和心灵,在发展过程中与一个人的身份认同、道德品质以及创新能力等紧密相关。
大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大学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以下是一些方法:1. 设立相关课程在大学中,可以开设一些民族文化、历史、语言等相关课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
2. 活动举办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例如文化展览、文艺演出、技能比赛、社区服务等,这些活动可以充分展现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特色,同时也可以展现大学文化的多元性。
3. 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实践可以借鉴其他高校和地方的学习经验,特别是那些已经有成功经验的高校和地方,制定自己的创新方案和实践方法。
4. 立足自身文化建设大学也应该自己立足文化建设,例如在校园中设立民族文化园、民族艺术博物馆等,这些园区和馆区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地情景,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5. 重视心理教育在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采取正确的心理教育措施,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交方面得到全面而健康的成长。
结论大学是一个重要的场所,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大学阶段,培养民族精神可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基础,并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国家认同感、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设置、活动举办、经验借鉴、文化建设等方式,大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和精髓,是民族意识中的精华,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不仅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而且要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而加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事关民族的希望与未来。
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孕育的民族精神,博大精深,它有利于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焕发民族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加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抵御外来文化中负面因素的影响;加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能够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精神动力。
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呢?首先,用先进的文化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其次,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空间。
通过高雅健康的文体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对科学与人文文化的感受力、领悟力;通过组织参观校史展览,了解学校艰苦创业的非凡经历及丰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在校园主要活动场所建造高雅的人文景观,在教室、走廊悬挂伟人、名人的画像和警句等来营造文明、健康、高品位的精神氛围,形成独有的校园人文景观,陶冶情操,激发爱国情感,鼓舞学习热情。
最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服务大学生即将走进社会,以当代先进模范人物的爱国奉献、爱岗敬业精神及优秀人格教育他们,将更具影响力和说服力,对他们今后的行为更加具有激励作用。
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发挥革命纪念地和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在培育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中华民族精神内含着“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处世原则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这些无不激励着我们发奋图强、执著追求,在报国行动中实现抱负。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理性认知与现实建构李斌【期刊名称】《沈阳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23)005【摘要】论述了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性,指出它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中予以广泛开展实施是必须和必要的。
只有自觉地理性反思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效地建构大学生民族精神养成的现实路径,才能够弘扬民族精神,振奋民族意识,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As a crucial component of higher education, cultivating national spirit is a necessity and has become essential in college students. Only by spontaneously and rationally reflecting 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spirit and effectively constructing the reality path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spirit can people promote national spirit, exhilarate national awarenessand nrone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ialist core values.【总页数】4页(P52-55)【作者】李斌【作者单位】沈阳大学思想政治部,辽宁沈阳11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11【相关文献】1.社会治理理性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批判——兼论服务型政府建构中的理性认知 [J], 苟欢2.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分化及综合化模式建构 [J], 陈思3.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逻辑建构 [J], 王小燕4.对大学文化的理性认知与现实建构--大众文化批判的视角 [J], 何长辉5.红旗渠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 [J], 韩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对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进行了认真阐述,并对新时期弘扬与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培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336-0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民族在适应环境、改造世界的长期发展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漫长发展历程,悠久的历史和先进的文化给民族精神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亘古不变的优秀品质。
一、弘扬与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一)弘扬与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西方发达国家从未放弃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处于意识形态形成初期的大学生采取了各种手段,企图将“西化”、“分化”的思想灌输给我国大学生。
在这个关键时期,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矛盾与斗争最激烈的重要阵地,更要努力把握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巩固和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以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让其能够自觉抵御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将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略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摘要:随着多元文化冲击和社会不良现象的频现,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使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明确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存在的问题,提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培育;民族精神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67-02一、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一代又一代具有民族精神的中国人的努力。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
加强对他们的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而这种民族精神需要依靠大学生这一社会中的中坚群体去传承和发扬。
大学生是高素质人才,他们不仅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也易于受外界的影响,所以要想使我们的祖国欣欣向荣、繁荣昌盛,就应该让这样一个群体发挥作用。
让广大学生时刻不忘国耻,提高民族凝聚力,“时刻记住民族精神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2.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样也是民族个体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因为有效地弘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地努力奋斗,才使各族人民看到希望,积极地跟着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和爱戴。
所以,我要让当代大学生真正地意识到,只有民族精神的指引,才会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