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催化剂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2
催化剂工程模拟试题E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焙烧温度应()于催化剂钝态的分解温度和最终催化剂成品的使用温度(A)高(B)等(C)低(D)不低于2.影响催化剂寿命最直接的原因除抗毒性外,还有其()(A)比表面积(B)机械强度(C)孔结构(D)颗粒粒径分布3.化学气相淀积反应顺利进行必须要求反应物有足够高的()(A)蒸气压(B)浓度(C)温度(D)耐热性4.下列()是一种新型的低温溅射镀纳米膜方法(A)直流电弧(B)激光蒸发(C)磁控溅射(D)电控溅射5.在元素周期表中,()族往往是许多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常被人们称为金属催化族.(A)VIII(B)IB(C)IA(D)VIIB6.非硅、铝骨架的磷酸铝分子筛成为()分子筛(A)天然(B)第一代(C)第二代(D)第三代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6分)7.催化剂的反映工业催化剂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条件下促进的能力.8.制备各种类型的断面分布催化剂可采用法.9.催化剂的制备配方常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进行设计,即法.10.反应气体在催化剂表面上以进行化学吸附时,其反应活性最好.11.催化剂组合装填与串联反应器思路是以催化剂和反应器的和为目标.12.宏观动力学是特定催化剂下的结果,故动力学方程自变量中应反映催化剂的等的影响.13.定向聚合是指能制得的聚合物的聚合反应,凡是链结构具有高度立体规整性的聚合物,称为.14.在第四代聚丙烯催化剂制备工艺中,控制是关键技术三、简答题(共44分)15.固体催化剂由哪些组分组成?并简述各组分作用.(12分)16.近代物理方法在催化剂表征中有哪些应用?(16分)17.物理性质对载体选择有何影响影响?(6分)18.简述催化剂衰退的一般对策.(10分)四、分析题(共12分)19.在国产茂金属催化剂APE-1气相法合成聚乙烯中试过程中,研究聚合反应温度对产品熔融指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i)熔融指数习惯上亦称什么?(3分)(ii)制品熔融指数与反应温度有如何关系?(3分)为什么?(6分)E套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B;3.A;4.C;5.A;6.D二、填空题7.活性、原料转化;8.竞争吸附;9.催化剂活性样本、组分设计;10.适当的强度;11.科学匹配、整体优化;12.尺寸、;比表面积13.立构规整结构、热定向聚合物;14.载体催化剂的构造三、简答题15.答:组成为①主催化剂:又称活性组分,催化剂的主要成分;②共催化剂:同时起催化作用,缺一不可;③助催化剂:本身不具活性,但能改变催化剂的部分性,有分为结构型助催化剂、调变型助催化剂、扩散型助催化剂、毒化型助催化剂;④载体:用于支持活性组分,使催化剂具有特定的物理性状16.答:①电子探针分析:分析组分表面分布;②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表面组成、价态、结合能;③俄歇电子能谱(AES):研究催化剂表面性质;④穆斯堡尔(Mössbauer)谱:了解活性物质的结构、助催化作用、晶粒大小、表面吸附态;⑤磁性分析及顺磁共振:分析活性中心的性质和结构、表面酸中心和反应中间物;⑥红外光谱:研究固体酸、吸附态和表面化合物、进一步了解催化反应机理;⑦各种近代物理手段与微型催化色(质)谱技术的联用:近年来催化科学基础研究中一个进展较快的新领域;⑧中试装置-表面分析系统的联用:将反应研究技术和催化物性结构测试技术两者结合成一体是将来催化理论与催化剂开发工作的发展趋势17.答:①载体的机械强度:催化剂强度是催化剂其他一切性能耐以发挥的基础。
催化作用基础试题一填空题1、负载型催化剂的组成包括(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共催化剂)、(载体).2、如果在n型半导体中加入施主型杂质,则Ef(增大)¢(减小)电导率(增大)。
3、沸石分子筛的组成是(水合硅铝酸盐),分子筛的四个层次的结构分别是(初级结构单元)、(次级结构单元)、(笼)、(笼+SBU).4、氧化物表面上的化学吸附,根据化学吸附状态可分为三种吸附类型:(弱键吸附)、(受主键吸附)、(施主键吸附)。
5、工业重整催化剂中主催化剂是(Pt),助催化剂是(Re、Sn),提供酸性的是(Cl)。
二选择题1、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活化能.B.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平衡常数.C.催化剂不影响反应体系的标准自由能变化。
D。
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与最终产物。
2、不是评价催化剂价值的性质是(B)A。
活性 B.稳定性C。
寿命D。
选择性3、不是工业催化剂选择时综合考虑的工程性能的是(D)A。
稳定性 B.流动性C。
选择性D。
寿命4、当孔径〈1.5的扩散方式是(D)A。
体相扩散B。
克努森扩散C。
过渡区扩散 D.构型扩散5、下列关于催化剂密度数值最小的是(B)A。
视密度 B.堆密度C颗粒密度 D.真密度6、下列关于催化剂密度数值相同的是(C)A。
视密度与堆密度B。
颗粒密度与真密度C。
视密度与真密度D。
颗粒密度与堆密度7、催化剂的活性与吸附的关系是(C)A.吸附越强,活性越强B.吸附越弱,活性越弱C.吸附适中时活性最强D.吸附很弱或很强时活性最强8、在催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当中,活性多用(C)表示。
A.时空产率B.选择性C.反应速率D。
转化率9、由于催化剂能加速反应的效率,所以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加程度与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加程度相比(C)A。
前者大B。
前者小C。
两者相等D。
无法预测10、催化剂能(A)相应的可逆反应达到一定转化率的时间。
A。
缩短B。
延长 C.不改变 D.有时缩短有时延长三简答题1.载体有哪些作用?答:1)分散活性组分;2)稳定化作用(抑制活性组份的烧结)3)助催化作用(如,提供酸性,对金属组分的调节作用)4)支撑作用;5)传热与稀释作用2。
催化剂工程模拟试题D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副族元素无论是金属单质还是化合物,由于在反应中容易得失电子,主要用做()型催化剂(A)酸碱型(B)酶(C)氧化还原(D)聚合2.与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比较而言,载体选择设计范围相对()(A)较小(B)较大(C)相同(D)不能确定3.下列()不属于化学气相淀积法反应器的基本类型(A)立式(B)为水平式(C)钟罩式(D)倾斜式4.随着催化剂制备规模扩大,设备逐步扩容,构造还可能变化,由此带来制品质量()(A)一定变好(B)一定变差(C)一定不受影响(D)以上结论皆错5.水热过程的非独立影响参数是()(A)压强(B)溶液PH值(C)水热温度(D)反应时间6.经离子交换法制成的各种分子筛衍生物的Br nsted酸性顺序正确的是()(A)H型<La型(B)Mg型>Ca型(C)Sr型<Ba型(D)Ba型>Mg型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0分)7.催化剂的稳定性包括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和稳定性.8.离子交换法可以制备高分散、大比表面积、均匀分布的或催化剂.9.催化剂性能及其应用主要取决于复杂的和.10.催化剂原料对中型制备试验的影响,是一个的决定因素,因此中试制备前务必,慎重选用.11.催化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即用来构建目的反应的催化剂.12.工业催化剂的寿命随而异,各类寿命大不相同.13.本征动力学指研究催化反应时,在排除了传递、传递、传递等物理过程可能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前提下,在某一特定催化剂上所得的规律.14.纳米催化材料的一般制备方法涉及催化剂的、和的制备.三、简答题(共34分)15.简述影响沉淀形成的因素.(6分)16.一种好的工业催化剂应该满足哪些基本要求?(8分)17.给出工业催化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和数学模拟方法的概念,并简述后者的目的.(10分)18.π-烯丙基镍引发丁二烯定向聚合目前有哪些机理?并尝试解释之(10分)四、分析题(共8分)19.Pt掺杂的HZSM-5分子筛[Pt]HZSM-5用于加氢反应,其催化性能与传统负载Pt催化剂对比于下表由此表回答下列问题:(i)[Pt]HZSM-5催化加氢,用什么结构的的烯烃效果较好?而用什么结构的的烯烃效果则都较差?(6分)(ii)上述结果反映了分子筛择形催化的哪一种机理?(2分)D套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A;3.D;4.D;5.A;6.B二、填空题7.化、学耐热、抗毒、机械;8.附载型金属、金属离子;9.化学组成、物理结构;10.先天、周密考虑;11.选择催化剂结构材料、什么物质(或催化剂原料);12.催化剂种类;13.物质、热量、动量、动力学;14.活性组分、助催化剂、载体三、简答题15.答:①浓度:溶液中开始生成沉淀的首要条件之一,是其浓度超过饱和浓度(亦称过饱和度);②温度:低温有利于晶核生成,而高温有利于晶核长大;③PH值:可控制沉淀物的形成和催化活性高低;④加料方式和搅拌强度:三种可能的加料方式(正加、反加和并流加料)和沉淀剂搅拌速度影响沉淀是否会成晶形16.答:①一种好的工业催化剂应具有适宜的活性、高选择性、长寿命、再生性(使用与回收)、机械强度、环境保护和投产时间短;②工业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寿命除决定于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外,与操作条件也有很大关系。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1.一不可逆反应,当反应温度从25℃升高到35℃时,反应速率增加一倍,则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52894 J /mol 。
解:mol J E E T T R E k k /528942ln )30812981(314.82ln )11(ln 2112=∴=-==-=,2.一气固催化反应R B A →+,若本征反应速率方程为:则该反应可能的反应机理为σR R σσR σB σA σB σσB A σσA S k +⇔+−→−+⇔+⇔+)此步为速率控制步骤 ( 2223.间歇釜反应器中进行如下反应:P A → (1) -r A1=k 1C A a1S A → (2) -r A2=k 2C A a2在C A0和反应时间保持不变下,降低反应温度,釜液中C P /C S 增大,表明活化能E1与E2的相对大小为 E1<E2 ;在温度和反应时间保持不变下,增高反应浓度,釜液中C P /C S 增大,表明反应级数al 、a2的相对大小为 al>a2 。
A .al>a2B .al<a2C .活化能El<E2D .活化能El>E2 4.从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测定中,求得无因次方差98.02=θσ,反应器可视为 全混流反应器 又若求得无因次方差02.02=θσ,则反应器可视为 活塞流反应器 。
5.有两个有效容积不等的全混流反应器串联操作,反应为二级不可逆反应A →P ,若大釜在先,小釜在后,出口转化率为x A1,小釜在先、大釜在后,则出口转化率为x A2,两种情况下,进料流速、进料浓度和反应温度均相同,比较x A1和x A2的相对大小为 x A1<x A2 。
6.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分别进行一级和二级不可逆气固催化反应,试比较a 、b 两处的η值大小(a 处靠近反应器的进口,b 处靠近反应器的出口),并说明理由。
(1)一级放热反应,绝热操作;ηa >ηb(2)二级反应,等温操作。
(单选题)1.催化剂失活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A: 玷污B: 中毒C: 变形D: 积碳正确答案: C(单选题)2.催化剂类型和牌号的选择的原则:催化剂的()要与催化反应器的结构和操作工艺条件相适应,相匹配A: 性能特长B: 外观C: 抗压性D: 分子结构正确答案: A(单选题)3.在稳定地工业装置上以小口径侧线引出部分工艺气体,至催化剂测流反应器,进行评价实验。
反应后()称为工业装置测流实验。
A: 气体返回原工业装置主流工艺气中继续使用B: 直接废弃C: 回收利用但不能用于原工业装置主流工艺气中D: 洗涤之后再使用正确答案: A(单选题)4.配合物催化剂的通式可以写成()A: MnLB: MLnC: MnLmD: M2Ln正确答案: B(单选题)5.抗压碎和()是催化剂机械强度的测试方法A: 抗磨损性能评价B: 抗拉性C: 延展性D: 韧性正确答案: A(单选题)6.配合物催化剂的通式可以写成()。
A: MnLB: MLnC: MnLmD: M2Ln正确答案: B(单选题)7.催化剂寿命的三阶段正确顺序为()A: 成熟、衰老、稳定B: 衰老、成熟、稳定C: 成熟、稳定、衰老D: 衰老、稳定、成熟正确答案: C(单选题)8.催化剂中毒的分类包括()A: 暂时性的中毒B: 永久性中毒C: 暂时性的中毒和永久性中毒D: 局部性中毒正确答案: C(单选题)9.活化的逆操作是()。
A: 钝化B: 烧结C: 积碳D: 中毒正确答案: A(单选题)10.转化率、选择性、收率三者的关系()A: 收率=转化率*选择性B: 收率=转化率/选择性C: 收率=转化率+选择性D: 收率=转化率-选择性正确答案: A(单选题)11.金属键类型的催化剂属于以()分类的催化剂A: 离子键B: 配位键C: 化学键D: 氢键正确答案: D(单选题)12.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本质不包括下列哪项()A: 改变反应物的性质B: 改变反应历程C: 降低活化能D: 加速化学反应正确答案: A(单选题)13.计算机辅助催化剂操作设计的基础原始数据有:()与校正因子。
催化剂工程模拟试题B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程序升温脱附曲线的形状、大小及出现最高峰时的温度值均与催化剂的()有关.(A)金属与载体间相互作用(B)还原温度(C)表面金属分散度(D)表面性质2.经过焙烧后的催化剂多数尚未具备催化活性,必须用氢气或其他还原性气体还原成为活泼的金属或低价氧化物,这步操作称为催化剂的()(A)浸渍(B)活化(C)预处理(D)成型3.根据电子态效应来推断催化剂活性,是基于()理论的计算结果.(A)多位(B)吸附(C)活性样(D)晶体场4.纳米催化材料的的水热反应是在()内进行的.(A)不锈钢釜(B)塑料内衬垫(C)塑料杯IA(D)以上皆是5.在1200℃的炉中用激光蒸发碳靶,采用()作催化剂可制备碳纳米管.(A)Co-Ni(B)Co-Fe(C)Fe-Ni(D)Mo-W6.最早实现沸石择形催化的分子筛是()(A)ZSM-1(B)ZSM-3(C)ZSM-5(D)ZSM-7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7.催化是加速、控制或构成,而不影响的一类作用.8.沉淀法关键设备是.9.热分析有近20种不同的技术,目前催化剂研究中应用最多的主要有分析和分析.10.在催化剂的宏观结构中,和是人们最关心的,并已有一些公认的、近乎于经典的结论供时参考.11.成熟的催化剂新品种或新牌号,试用后若暴露一些不能另用户满意之处,紧接着就应该是.12.研究操作设计最直接的目的是便于.13.纳米催化材料之所以具有特异的催化性能,首先是基于“效应”和“效应”.14.分子筛目前主要应用于炼制和工业.三、简答题(共36分)15.筛选一个满意配方需要经过哪些过程?(8分)16.什么是催化反应器的人为非定态操作?试列举三类强制周期操作.(7分)17.聚丙烯工艺划分为几代技术?并简述之..(11分)18.主催化剂原材料的选择有哪些经验和半经验的规则可供参考?(10分)四、分析题(共16分)19.国产轻油水蒸气转化镍系催化剂Z402与英国进口同类催化剂ICI46-1的积碳速度随反应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i)温度对这两种催化剂的积碳速度影响规律是否相同?为什么?(6分)(ii)比较这两种催化剂的抗积碳能力.(4分)20.甲苯与甲醇产生甲基化反应生成二甲苯时,一般情况下产物为邻-、间-、对-这三种二甲苯异构物的平衡混合物.若此反应在HZSM-5分子筛孔内发生,则可大大提高对二甲苯的收率.试结合下图,解释该现象.(6分)B套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B;3.D;4.D;5.A;6.C二、填空题7.反应速率、反应方向、产物、化学平衡;8.沉淀槽;9.差热(DTA)、热重(TG);10.表面积、孔结构、催化剂设计;11.下一轮的换代开发;12.用户使用好催化剂;13.小尺寸、表面;14.石油、石油化学三、简答题(共38分)15.答:①需要进行一两年的配方筛选试验,评价数百个催化剂配方,并测试上千万个数据;②催化剂的活性等主要性能指标可能要在不同设备上,并在不同条件下,反复对比;③新设计的配方,要反复、耐心地修改调整,使相互矛盾的催化剂诸性能间能够达到巧妙而和谐的平衡;④最后选定的少数几个优秀的配方,要进行多次重复性的制备和评价测试;⑤根据催化剂的使用要求,进行工艺条件的试验,以便推荐适用于新开发催化剂的最佳使用条16.答:催化反应器的人为非定态操作是指以某些方式人为地使操作参数、反应混合物流向或加料位置呈周期性变化,使系统在非定态下进行,可以改善反应的时均性能,有时还可以改善系统的稳定性,以及降低参数的灵敏度.如①进料组成周期性变化;②进料流向周期性变化(即进料流向变换强制性操作);③循环流化床反应器17.答:聚丙烯工艺目前划分为三代技术.第一代:即Ziegler-Natta催化剂最先应用于淤浆法工艺;第二代::即气相聚合是第二代聚烯烃技术的重要内容;第三代:即在气相聚合工艺的基础上,Exxon等公司又开发了超冷凝、超临界和丙烯高温聚合的聚烯烃技术;新兴工艺:即在20世纪80~90年代相继出现的茂金属催化剂及后过渡金属非茂催化剂,将对聚合工艺技术提出一系列新课题18.答:①从活性样本推断:在主催化剂的选择中,因为设计的催化反应与过去已经研究过的某些催化反应有某种类似之处,所以人们习惯将以往的局部经验或规律作为“样本”来选择,虽然还不能透彻地解释许多现象,更不能肯定地说,所需要催化剂一定能这些局部经验数据中得出,但这种选择催化剂的方法已被普遍使用;②从吸附和吸附热推断:在若干情况下,可以从吸附热的数据去推测催化剂的活性;③从几何对应性推断:催化剂的几何结构对其活性有影响,描述催化剂表面结构与反应物分子结构关系常用多位理论,其基本观点是,被吸附的质点的键长应和催化剂晶格参数相一致;④从电子态效应推断:根据电子态效应来推断催化剂活性,是基于“晶体场”和“配位场”理论计算结果四、分析题(共15分)19.答(i)相同.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两种催化剂的积碳速度先升高,达到极大值后又降低.(ii)相同温度下,国产催化剂积碳速率较低,故抗积碳能力比进口催化剂较强. 20.答:这是基于HZSM-5的产物选择性机理,即①ZSM-5的孔尺寸与对二甲最接近,而邻-、间-二甲苯分子直径偏大;②对二甲苯在HZSM-5分子筛中的扩散速度较其他两种异构物快104,因而前者易于扩散出分子筛孔而成为目的产物,而后两者则慢得多。
催化剂工程导论复习题库一、名词解释催化剂——一种物质,旧称触媒,它能够改变反应的速度而不改变反应的吉布斯自由焓变化,这种作用称催化作用。
载体——固体催化剂所特有的组分,起增大表面积,提高耐热性和机械强度的作用,有时还担当共催化剂或助催化剂的角色。
抑制剂——如果在主催化剂中添加少量的物质,能使前者的催化活性适当降低,甚至在必要时大幅度下降,则这种少量的物质称为抑制剂。
(和助催作用相反)。
均匀共沉淀法——是使待沉淀金属盐溶液与沉淀剂母体充分混合,预先造成一种十分均匀的体系,然后调节温度和时间,逐渐提高pH值,或者在体系中逐渐生成沉淀剂等方式,创造形成沉淀的条件,使沉淀缓慢进行,以制得颗粒十分均匀而且比较纯净的沉淀物。
陈化——沉淀在其形成之后发生的一切不可逆变化称为沉淀的陈化。
浸渍法——将载体浸泡在含有活性组分(注、助催化剂组分)的可溶性化合物溶液中,接触一定的时间后除去过剩的溶液,再经过干燥、焙烧和活化,即可制得催化剂。
熔融法——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催化剂组分的熔合,使其成为均匀的混合体,合金固溶体或氧化物固体。
适用于少数不得不经熔炼过程的催化剂,为的是要借助高温条件将各个组分熔炼成为均匀分布的混合物,甚至形成氧化物固溶体或合金固溶体。
离子交换法——借用离子交换剂作为载体,以阳离子的形式引入活性组分,制备高分散、大比表面积、均匀分布的附载型金属或金属离子催化剂。
机械强度——催化剂抗拒外力作用而不致发生破坏的能力。
强度是任何固体催化剂的一项主要性能指标,它也是催化剂其他性能赖以发挥的基础。
寿命——指催化剂在使用条件下,维持一定活性水平的时间(单程寿命),或者每次活性下降后经再生而又恢复到许可活性水平的累计时间(总寿命)。
寿命是对催化剂稳定性的总概括。
转化率——反应物A已转化的物质的量与反应物A起始的物质的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空速——物料的流速(单位时间的体积或质量)除以催化剂的体积就是体积空速或是质量空速,单位s-1。
催化工程参考题型试卷催化工程参考试卷一、填空1. 催化剂加速反应的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实现的。
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_______不变。
2. 选择性的含义是不同反应要________、相同的反应物用不同催化剂,其产物_______,选择性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
3. 评价工业催化剂性能好坏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在生产上常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催化剂的活性。
4. 化学吸附具有______性,及______层吸附的特点,因此用来测定催化剂的___________。
5. 化学吸附热表征________;吸附活化能随________而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火山型曲线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固体酸催化剂表面有______、______等酸性中心;其强度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有关。
7. 造成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 常用的工业催化剂制备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9. 固体催化剂大多数由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10. 催化剂的毒物因____________而异,还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异。
11.P型半导体的附加能级是_______能级,它使半导体的Ef_______,电导率_______。
12. Langmuir吸附等温式用于________,吸附量与压力的关系是______。
13. 络合物催化反应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在多相催化反应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控制步骤。
工业催化考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催化剂的作用是()。
A. 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B. 改变反应的速率C. 不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D. 不改变反应的速率答案:B2. 催化剂的特点是()。
A. 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B. 改变反应的速率C.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D.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不变答案:C3. 工业催化剂的主要功能是()。
A. 提高反应速率B. 降低反应温度C. 增加产物的选择性D. 以上都是答案:D4. 催化剂的活性是指()。
A. 催化剂的稳定性B. 催化剂的表面积C.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D. 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答案:D5. 催化剂的寿命是指()。
A. 催化剂的物理稳定性B. 催化剂的化学稳定性C. 催化剂的使用时间D. 催化剂的再生次数答案:C6. 催化剂的失活是指()。
A. 催化剂的活性降低B. 催化剂的表面积减少C. 催化剂的孔隙度降低D.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改变答案:A7. 催化剂的再生是指()。
A. 恢复催化剂的活性B. 恢复催化剂的表面积C. 恢复催化剂的孔隙度D. 恢复催化剂的化学性质答案:A8. 催化剂的载体的主要作用是()。
A. 提高催化剂的活性B. 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C. 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D. 改善催化剂的机械强度答案:C9. 催化剂的预处理是指()。
A. 催化剂的干燥B. 催化剂的活化C. 催化剂的再生D. 催化剂的储存答案:B10. 催化剂的中毒是指()。
A. 催化剂的活性降低B. 催化剂的稳定性降低C. 催化剂的表面积减少D. 催化剂的孔隙度降低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催化剂的活性受哪些因素影响?()A. 催化剂的组成B. 反应的温度C. 反应的压力D. 反应物的浓度答案:ABCD12. 催化剂的稳定性受哪些因素影响?()A. 催化剂的组成B. 反应的温度C. 反应的压力D. 反应物的浓度答案:ABC13. 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包括哪些?()A. 热失活B. 化学失活C. 物理失活D. 机械失活答案:ABC14. 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包括哪些?()A. 热再生B. 化学再生C. 物理再生D. 机械再生答案:ABC15. 催化剂的载体材料应具备哪些特性?()A. 高比表面积B. 良好的孔隙结构C. 良好的热稳定性D.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催化剂的活性是指催化剂的________能力。
《催化剂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不能够()
(A)改变反应速度(B)改变反应热力学平衡位置(C)保持颗粒形态(D)参与反应物之间的化学反应2.经过焙烧后的催化剂多数尚未具备催化活性,必须用氢气或其他还原性气体还原成为活泼的金属或低价氧化物,这步操作称为催化剂的()
(A)浸渍(B)活化(C)预处理(D)成型3.某催化反应的单程收率(亦称得率)Y与其转化率X和选择性S的关系是()
(A)Y=S/X(B)Y=X-S (C)Y=X/S (D)Y=XS 4.经离子交换法制成的各种分子筛衍生物的Br nsted酸性顺序正确的是()
(A)H型 < La型(B) Mg型> Ca型(C)Sr型 < Ba型(D)Ba型> Mg型5.最早实现沸石择形催化的分子筛是()
(A)ZSM-1 (B)ZSM-3 (C)ZSM-5 (D)ZSM-7 6. 以()聚合方法合成的各种聚烯烃已是世界上比例最大的聚合物产品,其中()的产量占首位.
(A)配位、聚乙烯(B)配位、聚丙烯
(C)自由基引发、聚乙烯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7.催化剂从小试鉴定到开发成果的稳定工业化之间,还有一段不短的历程.
8. 纳米催化材料的一般制备方法涉及催化剂的、和的制备.
9.催化剂性能及其应用主要取决于复杂的和 .
10.分子筛形状选择性分为选择性、选择性和选择性三类.
11.工业催化剂的寿命随而异,各类寿命大不相同.
12.反应气体在催化剂表面上以进行化学吸附时,其反应活性最好.
13.固定床催化剂装填最重要的要求是保持降均匀.
14.在第四代聚丙烯催化剂制备工艺中,控制是关键技术
三、简答题(共38分)
15.试述纳米催化材料的几种一般制备方法.(9分)
16.一种好的工业催化剂应该满足哪些基本要求?(8分)
17. 纳米材料物理性能的特点归纳为哪些效应?(12分)
18.试述纳米催化材料的几种一般制备方法.(9分)
四、分析题(共18分)
19.以N2和H2为给料气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合成NH3,该反应具体过程的可能势能图如下图所示。
由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i)催化过程与非催化过程相比,哪个过程更能使合成氨实现工业化生产?(2分)为什么?(6分)
(ii)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意味着什么结果?(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