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的遗传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2
生物初中性状遗传算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和性状的遗传规律
2. 掌握遗传交叉的概念和方法
3. 能够运用遗传原理解释生物的性状遗传过程
教学内容:
1. 遗传的基本概念
2. 性状的遗传规律
3. 遗传交叉的概念与方法
教学重点:
1. 遗传的基本概念
2. 性状的遗传规律
教学难点:
1. 遗传交叉的概念与方法
教学准备:
1. 课件、教材
2. 实验器材:豌豆、计量杯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实例引出遗传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遗传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性状的遗传规律,包括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基因的表现形式等。
2. 介绍遗传交叉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遗传信息是如何在后代中传递和混合的过程。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 对实验器材进行检查和准备,让学生操作实验器材。
2. 进行豌豆杂交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遗传交叉的过程。
四、讨论(10分钟)
在实验结束后,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和体会,引导学生总结遗传交叉的规律和方法。
五、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遗传的重要性和性状的遗传规律,引导学生复习课堂知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包括对本节课知识的复习和相关习题的完成。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性状的遗传规律,掌握遗传交叉的方法,提高了对遗传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遗传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隐性基因、显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3.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合性状表现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图解的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教学重点:1.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2.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隐性基因、显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难点:用遗传图解说出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合性状表现教法:讨论、观察、分析、归纳等二、学生分析:本节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都是有所接触、了解和认知,只是未提高到理论层次。
对性对性状的理解和应用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
遗传性状的显性和隐形中,对隐形也会遗传给后代理解上有点难度。
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列举生活中的生物看见的玫瑰花的花色,再观察一下书上的.图,理解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1.生物的性状:让学生按照书上的定义,讨论一些平时看见的性状。
2.相对性状:比较教科书上豌豆的各种形状,讨论思考,怎样判断一对相对形状。
并在找出关键的词语。
3.基因与形状遗传:讨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隐性基因能遗传给后代吗?什么时候才会表现出来?4.讨论遗传图解都有哪些内容?各自怎么书写。
5.小结。
6.练习。
四、板书:性状的遗传一、生物的性状:1.概念: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行为方式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且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二.基因与性状遗传1.显性基因:A显性性状:AA或Aa2.隐性基因:a隐性性状:aa三、遗传图解:亲代的基因型:母亲Aa_父亲Aa亲代的表现型:双眼皮双眼皮生殖细胞:A或aA或a后代的基因型:AAAaAaaa后代的表现型:双眼皮双眼皮双眼皮单眼皮五、反思:紧跟教材,让学生多看多思考,多动脑,自己探索出重点的知识点,在讨论中找出容易混淆的知识。
并和前面学习的知识想结合,既学习了新的知识又复习了就的知识。
初中生物《性状的遗传》学案一、【教学目标】二、【学习过程】探点一:生物的性状学以致用:判断下列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为什么?1.兔的白毛和狗的黑毛2. 人的身高和人的体重标准:3. 大米的糯性和非糯性4. 豌豆的紫花和茄子的紫花探点二:基因与性状的遗传(一)融合学说: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
就像把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合液是另外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这种观点也称作融合遗传。
(二)孟德尔的三个假说:假说一: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的。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内成对存在的,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假说二:根据性状在亲代和后代中的表现规律,可以把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
假说三:在形成生殖细胞时,随着成对的染色体的分开,成对的基因也随之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跟踪练习:1、2、得到的高茎,它们之间进行杂交的遗传图解:3、进一步验证,书写遗传图解:学以致用:张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可张莉却是单眼皮,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莉常常感到迷茫:我是不是父母亲生的孩子啊?(三)锲而不舍的孟德尔思考:你有哪些启发?四、跟踪练习1.生物体的性状指的是生物体的()A形态特征B生理特征C结构特征D以上三项都是2. 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人的身高与体重B. 圆滑的豌豆和皱缩的豌豆C. 狗的长毛与黑毛D. 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3.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下列表现出隐性性状的是()A. DDB. EEC. Dd D. b b4.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有6头白色,2头黑色,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控制黑色的基因消失了B. 黑色小羊的基因型是AaC. 白色母羊的基因型是AAD. 两只白色羊的基因型都是Aa。
性状的遗传-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性状的遗传规律;2.能够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分析简单的遗传问题;3.能够识别和描述伴性遗传;4.能够应用遗传规律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2.掌握分析简单遗传问题的方法;3.理解伴性遗传的原理。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性状的遗传规律1.1 孟德尔遗传规律1.讲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2.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产生过程。
1.2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1.通过讲解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2.指导学生通过分析简单遗传问题来巩固应用能力。
2. 伴性遗传2.1 伴性遗传的概念1.讲解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2.通过实验了解伴性遗传的现象和原理。
2.2 伴性遗传的表现方式1.引导学生观察伴性遗传的表现方式;2.讲解伴性遗传的表现方式和临床意义。
3. 遗传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3.1 遗传规律在人类疾病预防中的应用1.讲解遗传病的概念;2.通过案例讲解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
3.2 遗传规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1.讲解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2.通过案例讲解遗传育种的方法和原理。
四、教学计划第一课时:孟德尔遗传规律1.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产生过程。
第二课时: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1.应用案例的讲解;2.分析简单遗传问题的方法。
第三课时:伴性遗传1.伴性遗传的概念;2.伴性遗传的现象和原理。
第四课时:伴性遗传的表现方式1.观察伴性遗传的表现方式;2.伴性遗传的表现方式和临床意义。
第五课时:遗传规律在人类疾病预防中的应用1.遗传病的概念;2.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六课时:遗传规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1.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2.遗传育种的方法和原理。
五、教学评价1.引导学生回顾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2.让学生分析简单遗传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应用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物【性状的遗传】教案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一)课标陈述举例说出生物的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活动建议:1.能够判断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说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生物性状在亲子代之间的遗传现象分析,总结出性状遗传的规律。
(二)课标分解1.学什么:“性状的遗传”本节课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两部分:生物的性状、基因与性状遗传。
学生首先需要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其次通过对性状遗传的典例分析,总结出遗传规律,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2.学到什么程度:要求学生能再认或回忆知识,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识别、辨认实事或证据。
在本节课中,针对第一部分学习内容,学生能用生活实例,区别出性状和相对性状。
第二部分内容则需要学生利用生物性状在亲子代之间的遗传现象分析,总结出性状遗传的规律,认同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着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的。
3.怎么学:通过观看几种生物性状的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
利用手中的材料:两条染色体,数个基因,制作基因与染色体关系模型。
对于总结性状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规律,认同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着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的。
二、教材分析地位:生物所表现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的深化,是学生理解生物遗传的实质,认识性别决定、生物的变异和基因组计划的核心问题,本节课在第四章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是对第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深入和具体化,同时又是整个第四章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点。
本节课的知识学得是否扎实,对本章乃至高中阶段的遗传学知识的学习都至关重要。
内容:《性状的遗传》是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主要内容有以下两部分:生物的性状、基因与性状遗传。
包括了解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描述染色体与基因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明白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知晓简单的遗传学规律,认同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着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的。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性状的遗传》教案(新版)济南版《性状的遗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区分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掌握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的传递特点。
(3)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明确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2.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生物的性状和基因显隐性的原理,能够运用遗传学的观点解释各类生命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生物遗传学知识的学习和有关性状的调查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生物学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1)生物学性状及相关性状;(2)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教学难点】(1)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2)每种生物的固有特征能够代代相传的根本原因。
【教学方法】图形分析与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内容。
【课时安排】1学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张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可张莉却是单眼皮。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莉常常感到迷茫:我是不是父母亲生的孩子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和张莉一起去探究这个问题吧!二、问题引导、探究和问题(I)生物学特性课件展示玫瑰花、各种血型、左右手图片1.观察和思考:你会从哪些方面描述他们的特点?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外部和内部特征。
学生观察、讨论和自由发言。
总结:玫瑰花:外部特征有形态、结构、花色等,内部特征一般有气味等。
血型:生理特征。
惯用左右手:行为方式。
2.学生从来都不是熟人对熟人。
你怎么认识这么多学生?我们先玩个游戏吧!(1)小游戏学生们闭上眼睛。
老师让两个学生向你问好。
你能说出这两个学生的名字吗?你凭什么认出它的?学生游戏,讨论总结:根据不同的音色特征。
(2)学生们试图总结特质的概念。
学生可以相互补充。
性状:遗传学上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统称。
3.设疑:同一种性状在不同个体身上会有差异吗?课件展示豌豆、番茄、兔子的图片思考:(1)这三张图片代表什么特征?(2)这些生物的这一性状有哪几种表现形式?你还能举出其他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的实例吗?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教师帮助小组完成问题,形成相对特征的概念。
初中生物【性状的遗传】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图文分析,举例说出身边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结合文字和图片,区分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理清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举例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
3.通过遗传过程分析,结合实例尝试推断亲代性状的显隐性和基因型。
能够利用遗传图解表述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模仿课本规范写出遗传图解。
【学习重难点】1.举例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布特点。
2.能够利用遗传图解表述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通过实例尝试推断亲代性状的显隐性和基因型。
【学习过程】评价任务一:举例说出身边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针对学习目标1)学习任务一:生物的性状一、学习任务仔细阅读课本98-99页“生物的性状”后,找出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并能举例说明,说给同桌听。
二、练一练:展示最棒的你!判断下列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1.兔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2.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 )3.番茄的黄果和红果 ( )4.母亲的双眼皮和儿子的单眼皮 ( )三、拓展提升:总结相对性状的判断依据。
评价任务二:1.列举实例,说一说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针对学习目标2)2.以三对基因为例,举例说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
(针对学习目标2)学习任务二:基因和性状遗传一、学习任务结合100-101页上方的文字及图4.4-8,找出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利用手中的材料:两条染色体,数个基因,制作基因与染色体关系模型。
小组合作,分析讨论后迅速完成模型制作。
二、展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以下问题后展示。
1.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呢?2.大、小写字母分别代表哪种类型的基因?基因和性状的关系?3.说出小组制作的3对基因及控制的性状的显隐性。
三、拓展提升:1.一对基因在染色体上有几种组合形式?(以A,a为例)2.假如控制双眼皮的基因为B,控制单眼皮的基因为b,分别推测双眼皮和单眼皮的基因型。
性状的遗传导学案【预习目标】找出并区别以下三组概念1.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2.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3.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预习内容】1.生物的性状是指O2.什么是相对性状?。
3.相对性状分和,分别由和控制。
4.遗传学上显性基因通常用字母表示,隐性基因通常用字母表示;当字母组合为AA时生物表现性状,Aa时表现性状,aa时表现性状。
5.在体细胞中,染色体存在,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在。
【温馨提示】你在预习过程中有没有疑惑?你做好标记了吗?你与同学交流了吗?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要告诉组长和老师!【课内探究】一、学习目标(目标会使你的学习更有针对性)【知识目标】1.记住并识别三组概念①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②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③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2.尝试用遗传图解分析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资料,发现规律并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释遗传的有关问题。
二、预习交流(预习是学习的前奏)组内相互交流检查预习学案,解决疑难问题。
三、学习过程(参与其中,学有所获)探究问题一: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活动一:认识生物的性状生物体的、、和统称为性状。
活动二:认识相对性状在遗传学上,把 __________ 生物的性状的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跟踪练习】(1)下列所述不属于性状的是()oA.皮肤的颜色B.人的血型C.耳垂的有无D.衣服的颜色(2)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oA.兔的长毛和短毛B.玉米的黄粒与白粒C.小红的单眼皮和小丽的双眼皮D.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探究问题二:基因与性状的遗传(一)自主学习(让自己做学习的主人)结合课本P84—P85的文字及图片,独立解决以下问题。
1.生物的性状一般是由控制的,在生物体细胞中,染色eccI1GG^hHUUi ■一对染超体体是存在的,基因也是存在的。
2.仔细观察染色体与基因关系示意图,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1)图中所示大写英文字母表示__________ 基因,小写英文字母表示________ 基因。
是什么含义呢?基因又是如何控制性状的呢?3.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有关课文,解决以下问题:(1)一对基因可以用相对的大小字母表示,这是什么含义呢?(2)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性状的?巩固练习:豌豆紫花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豌豆白花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
(1)显性性状是什么?隐性性状是什么?(2)豌豆紫花基因组成可能是什么?(3)豌豆白花基因组成可能是什么?过渡:它们基因又是如何遗传给后代的呢?基因的遗传图解6.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一对基因随一对染色体遗传图,思考:(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的如何传给子代的,子代体细胞中遗传了豌豆白花的a基因,为什么表现为红花?总结:(分析图后)我们看到在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并控制着后代的性状表现。
正是由于基因在亲代和后代之间的传递,才使得生物的固有特征代代相传。
学生读图分析基因的排列及书写规范等知识,最终得出基因是如何控制性状的结论。
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并找出答案。
独立完成练习,交流答案,分析做错的原因。
学生仔细观察、讨论分析后回答。
(1)基因是随着染色体的遗传而遗传给后代的。
究这种规律的本质、自学教材有关内容、小组交流,最后共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自学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归纳能力。
设计这个练习能对所学知识及时的巩固,将学会的知识加以应用。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2)因为在子代的体细胞中还有一个来自亲本的A基因,因此表现为显性性状。
法,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归纳提升拓展应用8分钟过渡:知道了基因的遗传规律,我们一起再来揭开豌豆花色遗传的奥秘吧。
基因的遗传规律应用1.指导学生分析继续教材99页图4.4—6,分析:(1)豌豆的紫花是由基因B控制的,白花是由基因b控制的,你能写出紫花和白花可能的基因组成吗?(2)在豌豆花色的遗传中,为什么在后代中只表现为紫色呢?白色为什么不能表现出来呢?教师精讲:如果豌豆亲代组合是紫花(Bb)和白花,它们的后代又有几种表现呢?我们一起来分析。
《性状的遗传》
年级: 初二科目: 生物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
2、描述染色体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4、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和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二、指导自学
学生看书,思考问题,确实不会的可以同桌讨论.
三、学生自学
1、生物的性状:
⑴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
⑵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
2、基因与性状的遗传
⑴生物的性状一般是由DNA 上的_______控制的。
⑵基因是_______存在的。
⑶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通常用英文字母表示。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通常用英文字母表示。
⑷倘若细胞内控制某性状的一对基因为时,该生物个体就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细胞内控制某性状的一对基因为时,该生物个体就表现为隐性性状;四、自学检测
1.有的人是单眼皮,有的人是双眼皮;有的人耳朵有耳垂,有的人无耳垂;有的人能把大拇指向背侧弯曲,有的人不能。
上述这些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等方面的特性叫做()
A.遗传 B.性状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黄皮肤和黑眼睛
B、双眼皮和单眼皮
3、在一对基因中,当一个是显性基因,另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表现出()
A、显性性状
B、隐性性状
4、假如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显性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隐性基因,下列基因中,能够显示
隐性性状的是 ( )
A. Aa B. aa
5.已知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小明是双眼皮,那么他的基因可能是 ( ) A.AA或 Aa B. aa
五、能力提高
1、已知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有耳垂为显性性状(D),无耳垂为隐性性状(d)。
一对夫妇基因型均为dd,他们的子女有耳垂的几率为()
A、100%
B、50%
C、25%
D、0%
2.把高茎(E)豌豆与矮茎(e)豌豆杂交,子代中有高茎198株、矮茎189株,则亲代的基因
组合方式应是()。
A.EE×ee
B.Ee×ee
C.Ee×Ee
D.EE×Ee
3.多指(如六指)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如果一方是多指,另一方正常,他们的子女是()。
A.都患多指或一半患多指
B.一半多指,一半正常
C.全部多指
D.全部正常
六、课堂训练姓名分数
1.生物的性状指的是生物体的()。
A.形态特征
B.生理特征
C.结构特征
D.以上三项都是
2.下列不属于性状的是()。
A.人皮肤的颜色
B.衣服的颜色
C.豌豆茎的高矮
D.人的血型
3、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A、色盲与色觉正常
B、单眼皮与有耳垂
C、双眼皮与大眼睛
D、卷舌与无耳垂
4、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苹果的红色与黄色
B、人头发的直发与卷发
C、人的身高与肥胖
D、家兔毛的黑色与白色
5、在一对基因中,当一个是显性基因,另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表现出()
A、显性性状
B、隐性性状
C、中间性状
D、无规律
6.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
下列表现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
A.DD
B.Dd
C.EE
D.bb
7.决定你的耳朵是否有耳垂的是()。
A.细胞核
B.染色体
C.DNA
D.基因
8.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性状。
父母是双眼皮,基因组成均为Aa,他们生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这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A.AA
B.Aa
C.aa
D.AAaa
9.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表现为白色,此现象可解释为()。
A.控制黑色的基因消失了
B.控制黑色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
C.黑色母羊必有Aa
D.白色公羊必有Aa 10、下图表示人的双眼皮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a Aa
A A
a a
AA Aa Aa aa
生殖细胞基因
受精卵可能具
有的基因
后代
双眼皮 双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父亲(双眼皮) 母亲(双眼皮)
(1)父亲和母亲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
(2)该夫妇生育一个单眼皮孩子的可能性是。
11、下表为小李同学对自己家庭进行的遗传调查记录,请你帮着分析:
①所调查的眼皮、耳垂等特征项目在遗传上称为,
而眼皮的单双、能否卷舌在遗传学则叫做。
②父母是单眼皮,小李也是单眼皮,这一现象叫;
父母有耳垂,而小李无耳垂,这一现象叫。
③如果能卷舌的控制基因是B,不能卷舌的控制基因是b,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小李的基因组成是。
④根据计划生育的有关条例,如果小李的父母可以再生育一胎,则这一胎能否生出一个有耳垂的孩子?,所占比例为:,能否生出一个无耳垂的孩子?,所占比例为:,生女孩的可能性是。
七、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