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纹守宫饲养繁殖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692.00 KB
- 文档页数:10
豹纹守宫怎么饲养豹纹守宫的饲养方法豹纹守宫原产于印度及巴基斯坦,栖息于沙漠或干草原,通常以大石的缝隙或孔洞为遮蔽所,当气候干燥时,这些区域不会烘烤的有如沙漠。
今天豹纹守宫大多可在宠物店看到,但都是人工繁殖的而非野生的,颜色和品系繁多。
豹纹守宫是非常漂亮的爬虫类动物,成体全长(含尾巴)约为20cm,最大可达25cm。
身体会有紫褐色及亮黄色的条纹(带状),当长大时黑暗条纹开始打散成小点,少数成体会留下一点点条纹图案,现今被饲养的豹纹有二种基本颜色褐色及亮黄色。
豹纹守宫的生活习性豹纹守宫能吃大多数的昆虫,已知野生的守宫会吃甲虫、蜈蚣、蝎子和蜘蛛,适应力强,几乎能吃得下的东西都吃。
豹纹守宫的尾巴与其它蜥蜴一样具有防卫作用,如果施加压力,尾巴很容易断掉,而且尾巴断掉后会不断蠕动,这称为自割。
其功用为分散掠夺者的注意力,趁机脱逃,尾巴基部略为收缩处便是自割处,此处于尾巴自割后,血管会自动封闭,尾巴于自割后会自动重新长出来,但不如先前的好看。
重新长出的尾巴比较宽,但长度约为原来的一半,颜色与质地都不均匀,失去尾巴并不会伤到守宫,除非有一段的时间未进食,因为守宫的尾巴是用来储存脂肪,于食物缺乏时提供能量来源。
有些爬虫将尾巴当作脂肪的贮藏库,如果食物缺乏时,则爬虫将拒绝自割。
豹纹守宫的饲养方法容器:乌龟盒、亚克力盒、整理箱、大型保鲜盒、甚至可以用鞋盒!只要空间足够大,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打孔打的多,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就可以。
一个60*40*30的标准木制饲养箱可以安置2-3条成体的豹纹守宫,此外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整理盒与玻璃缸作为饲养容器。
食物:喜欢吃活食,所以杜比亚、樱桃蟑螂、大麦虫、脱壳的面包虫、蟋蟀、都是好的选择。
光照:因为豹纹守宫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
所以不需要晒太阳或照射任何UV A/UVB光线。
它们喜欢在白天躲在一个阴暗的藏身处。
目前已经证实了豹纹守宫在晒太阳后,明亮的光线会导致它紧张并且拒食,时间一长最后就死亡。
食物豹纹守宫的食谱范围还是比较宽广的。
蟋蟀、面包虫、大麦虫、乳鼠、蟑螂以及蚕都可以作为食料提供。
每条豹纹守宫都有自己的进食偏好,有的什么都吃,有的则只碰某个单一饵料,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在购买的时候你需要向前任饲主了解它的进食情况,这样才能尽快的让这家伙适应新的环境。
G公社的豹纹们都是喂的大麦虫,新生幼体则用针头蟋蟀开食,一旦到达10cm就换用幼体大麦虫开始让它适应。
大麦虫这种饵料应该是最容易获得,同时也是营养比例最协调的饲料之一,在后面的文章里会为大家分别一一介绍。
蟋蟀优点:活动性强,能更好的引发豹纹守宫的捕食兴趣;外骨骼比较容易消化缺点:散放的蟋蟀会让你的豹纹守宫有足趾和尾巴被咬的危险,此外这些蟋蟀还会爬到身上引发豹纹守宫的紧张不安。
蟋蟀会在饲养箱内用豹纹的粪便作为食物,而粪便中可能存在的寄生虫和病菌会引起豹纹守宫之间的交叉感染。
蟋蟀会跳会逃逸,而且有烦人的鸣叫;有异味。
从你购买回这些蟋蟀到你喂食给豹纹守宫,这期间需要2周的时间等待蟋蟀把之前的肚子清空,你不知道供应商或零售者给它们喂的什么,环境是否清洁,要知道,这是多数豹纹守宫肠胃炎的直接诱因。
面包虫优点:不会攀爬跳跃,所以不会逃逸不会有寄生虫的威胁可以数量多的投放,这样你可以一周不用再去考虑豹纹守宫的饥饱问题没有烦人的鸣叫声缺点:你需要额外的提供饵料盆摆放谷物,这样会空间被占据外皮比较难消化,你经常可以看到以面包虫为食物的豹纹守宫的排泄物里有没有消化掉的面包虫残体。
没有蟋蟀的营养好如果从食料盆里逃出来,会钻进爬沙里或纸巾下面蠕虫类活动没有昆虫类活跃,这样对豹纹守宫的诱惑力没有蟋蟀高多次尝试下来证明面包虫的效果并不好,但是很奇怪老外偏偏就是用这种饲料把豹纹守宫一个个养的肥肥壮壮,真的很疑问,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其它的添加剂的作用。
蠕虫类的食饵被吸收的部分属于内脏器官,所以它吃得什么决定豹纹守宫也会吃到什么,一般除了谷物外,你还需要放一些胡萝卜以及其他的蔬菜供给它们水分。
豹纹守宫的人工饲养与繁殖
胡琳;李思瑶;李翔宇;刘清神
【期刊名称】《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年(卷),期】2012(037)006
【摘要】豹纹守宫是一种新的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历史短,发展空间大。
本文总结了守宫的适宜饲养环境和El常管理方法;提供了准确判断守宫的发情期并进行交配的方法,增加受孕率,使繁殖顺利进行。
通过本文的经验与方法总结,促进了豹纹守宫的稳定繁殖。
【总页数】4页(P47-50)
【作者】胡琳;李思瑶;李翔宇;刘清神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93
【相关文献】
1.一例豹纹守宫难产的诊疗与分析 [J], 罗声扬;李少川
2.难产豹纹守宫的麻醉与外科治疗讨论 [J], 罗声扬;李少川
3.豹纹守宫在泰州地区人工饲养与繁殖条件研究 [J], 解慧梅;丁小丽;朱杰豪;王昊;王瑞恒;闵宪沛;龙奕帆
4.一例豹纹守宫维生素A缺乏与眼部感染的诊疗 [J], 罗声扬;戴溢锌;熊惠军
5.宠物新秀——豹纹守宫 [J], 徐鹏飞;赵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守宫蜥蜴饲养方法是什么守宫蜥蜴是一种外形漂亮且对饲养环境要求不是很高的爬宠,是比较受欢迎的一个蜥蜴品种。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守宫蜥蜴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守宫蜥蜴饲养方法豹纹守宫的主要食物是昆虫,我们在市场上可以弄到的活体饲料有很多,基本上它们都可以接受,如面包虫、大麦虫、蟋蟀(详情介绍)、玉米虫、杜比亚蟑螂等等,都是很好的食物。
营养方面都还可以,蟋蟀和大麦虫从饲养和性价比方面都比较好,可以交替着轮换。
最好可以让食物多样化,不仅可以营养均衡,也防止豹纹守宫偏食。
比如有些个体吃惯了蟋蟀就不爱吃大麦虫,等到了冬天,饲料一旦断货就会很麻烦,所以平时要尽量避免它们偏食的习惯。
乳鼠一般只在母豹纹怀孕期间补充,平时没有必要多喂。
给它们喂食并不是说将食物丢进去让它们自行解决就万事大吉了,一定要确定它们进食才可以,我们可以用夹子夹着喂,确保它们将食物吃下去了。
拿蟋蟀来说,要先用镊子把两个大腿都去掉,尤其是喂幼体更要注意这个问题。
蟋蟀的个头也要有选择,过大的蟋蟀会给豹纹守宫带来吞咽的麻烦。
在喂之前,可以准备一个纸杯,里面放入钙粉,把蟋蟀丢进去,让身体沾上钙粉,再用镊子夹着喂给豹纹守宫,健康的守宫会很快有反映,如果它们不吃,千万不要把蟋蟀放入饲养箱不管,满处乱跑的蟋蟀会影响守宫休息,有可能导致连续不进食。
基本上很少有蜥蜴会饿死,但是却有可能撑死,所以喂食时一定要当心,量是一定要掌握好的。
幼体生长速度快,可以每天晚上喂一次,一次2-3只针头蟋蟀,如果买不到,刚蜕皮的白色面包虫也是可以的,不过要注意适当地进行补钙。
亚成体或成体可以每隔一天喂一次,或者每隔两天喂一次,一次3只大麦虫或者两只蟋蟀,有人觉得可能有点少,也可以酌情增加一些,但是绝对不要增加太多,避免蜥蜴出现过于肥胖的问题。
其实不吃东西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有些豹纹守宫2天未进食也很正常,如果发现有拒食的情况,首先要观察粪便,如果有问题,治疗,如果没问题,要检查温度是否有变化,比如说在冬天,加热垫突然坏了。
从幼体出壳到幼体饲养我能对你说些什么2010-06-14 01:10:19| 分类:Leo's Date|字号订阅鉴于最近一些新老玩家遇到的种种关于幼体的问题,希望得到化解。
为了坚定饲养者在守宫上的信心,为了新生幼体的生命。
我不能把经验独享,现在来和大家分享。
一、出壳前1. 经过几十天的孵化(温度越高出壳的速度会越快,偏向雄性),大家肯定在疑惑为什么我的幼体还没有出壳,在这样焦急与好奇的态度下,一些人会提前把守宫蛋打开,但是发现里面的幼体还在发育中,比如下图(1-1)(1-2)(1-3)这是我在2008年孵化过程中的一次失误,当时可以清晰的看到幼体的心脏在跳动。
实在可惜。
奉劝大家不要手贱,耐心的等就好。
幼体在出壳前的10几分钟内你会明显看到蛋上会有水珠,(见下文图2-2)那是为了软化蛋壳,这样幼体可以顺利的爬出来。
二、出壳后跃过了不受精、长毛发霉、胀蛋等种种困难我们顺利到了孵化的最后一刻。
出壳前我们同样会看到水珠。
幼体顺利出壳,玩家喜笑颜开。
但是有的幼体不是那么幸运,我分析由于母体以及蛋在发育中细节问题,会出现一些早产儿。
什么是早产儿?由于胚胎在蛋中没有完全符合发育期限而迫早出壳的幼体就是早产儿。
这类幼体有的是残疾(但这点我感觉是又过度的近期繁殖造成的),有的带脐带连着未被吸收的卵黄(yolk)出来。
甚至在出壳后不久就会死亡。
1. 玩家在面对没有力气出壳的早产儿时要做些什么?⑴当你发现守宫幼体已经破壳,例如没有力气出壳的早产儿会一直露着脑袋,身体没有要出来的趋势,大概会持续10-20多分钟都不会动,呼吸渐渐的慢下来。
当幼体仰着身子出壳时偶尔你会看到在幼体下颚的血管发红已经暴起(见下图2-1)。
这时候已经很危险了,我们必须马上采取急救措施。
因为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形,也许你会吓一跳。
但首先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冷静。
深呼吸,甩甩手。
⑵打开饲养箱里面的小盒子,将盒子放到稳固的地方,用手指轻轻的抓住蛋孔破裂的边角,轻轻的以35度-45度慢慢想两边撕开,记住一定要轻,幼体非常脆弱,有时会有少量的血从蛋中流出不要害怕,那是因为幼体的肚脐眼还没有封好(见下图2-2)(2-1)仰身出壳,造成呼吸困难,最后窒息。
豹纹守宫饲养繁殖技术(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豹纹守宫饲养繁殖知识(普及贴)豹纹守宫是最早被当作宠物饲养的守宫,其表情.肥胖的身体和尾巴.可闭合的眼睑.温顺的性格以及方便好饲养等特性让越来越多的爬友为之着迷。
豹纹守宫原产自中东地区,为沙漠干燥区生活的地栖品种,所以饲养环境我们可以考虑用专业的爬虫沙作为底材,如果饲养数量比较多也可以选择纸巾作为底材方便替换。
豹纹守宫属于夜行性动物生性敏感怕光,所以饲养环境中还要准备山洞或树皮供其躲藏休息。
大多数爬友会在环境中放置水盆和钙粉盆供守宫自行摄取(如下图)一般豹纹守宫最大体长可长到25CM,比较适宜温度在20-32度之间,湿度40%左右,食物方面可以选择活体的蟋蟀大麦虫蚕蟑螂乳鼠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豹纹守宫的肠胃特别脆弱,尤其幼体和亚成体如果过度喂食会导致贪吃的个体呕吐或是腹泻使得肠胃吸收功能受损,造成尾巴和身体瘦弱,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豹纹守宫大约8个月可达性成熟,只要有一对成体我们就可以开始体验繁殖的乐趣。
但本着对生命的尊敬与负责,个人建议选择足够8个月体重达到50克以上的个体来进行繁殖交配。
(下图,可用厨房称为守宫称体重)豹纹守宫的繁殖期很长可达7-8个月,每年的2月份开始我们便可以把发情的成体放在一起交配。
当公豹纹发现母豹纹后会压底身体摩擦地面并高速震动尾巴慢慢靠近母豹纹,如果母豹纹此时发情便会趴在原地不动或翘起尾巴等待交配,接下来。
反之如果母豹纹逃开或反咬就表示不发情应尽快将其分开。
为了提高受精的成功率我们可以把发情的守宫放到一起5-7天,之后再将其分开饲养。
母豹纹在交配过后会食量大增,从交配起到下蛋前这10-15天里应针对性的增加喂食以及钙的摄取。
这段时间母豹纹的肚子会明显的增大,这期间应尽量不去打扰它或抓取观察。
如果发现母豹纹食欲明显下降或拒食那就代表未来1-5天内就会下蛋,这时就要把准备好的产房放入环境内。
豹纹守宫豹纹守宫有可移动的眼皮,没有脚趾垫,属于“Eublepharis”亚科,拉丁名为“Eubiepharinae”翻译为“真的眼睑”所以大部分爬虫饲主称它为“eyelid geckos”—有眼睑的守宫,学名:“Eublepharis macularius” macularius意思是“有斑点的”。
栖息于平地至山地间,凡多岩荒地或草原区等均考见其踪迹。
地栖型,以一只雄性守宫为中心,采多妻制的生活形态。
在繁殖期间,雄性会为争夺配偶而展开激烈的争斗。
白昼多藏身于岩缝间,至入夜后才外出觅食。
一季可产卵1-5次,每胎可产1-2颗卵,40-60天即可孵。
豹纹守宫- 基本资料豹纹守宫名称:豹纹守宫学名:Eublepharis macularius原产地:巴基斯坦,印度,伊朗,阿富汗栖息环境:沙漠边缘地区体长:全长18-25公分适温:摄氏22-32度豹纹守宫- 物种简介豹纹守宫有可移动的眼皮,没有脚趾垫,属于“Eublepharis”亚科,拉丁名为“Eubiepharinae”翻译为“真的眼瞼”所以大部分爬虫饲主称牠为“eyelid geckos”学名:“Eublepharis maculari us” macularius意思是“有斑点的”。
大多数的守宫是夜间活动的,只有一层薄膜,用以保护眼睛,有椭圆形的瞳孔,就像猫眼一样,有肥厚的脚趾垫,覆以细微的爪勾,利于攀爬,即使是爬玻璃或天花板。
豹纹守宫原产于印度及巴基斯坦,栖息于沙漠或干草原,通常以大石的缝隙或孔洞为遮蔽所,当乾燥时这些区域不会烘烤的有如沙漠,今天豹纹守宫大多可在宠物店看到,但都是人工繁殖的而非野生的,成体全长(含尾巴)约为20cm,最大可达25cm。
豹纹守宫- 物种特征豹纹守宫是非常漂亮的爬虫类动物,身体会有紫褐色及亮黄色的条纹(带状),当长大时黑暗条纹开始打散成小点,少数成体会留下一点点条纹图案,现今所被饲养的豹纹有二种基本顏色“褐色”及“亮黄色”。
豹纹守宫的那些事儿~豹纹守宫,学名Eublepharis macularius,有鳞目地栖型爬行动物,主要分布在干旱国家。
眼睛只有一层薄膜,成体全长18-25厘米。
野生的守宫会吃甲虫、蜈蚣、蝎子和蜘蛛,适应力强,几乎能吃得下的东西都吃。
papa已败在它们的笑容和眼神之下,太萌了。
介绍豹纹守宫属于比较好养的爬宠之一,尤其是对于刚入坑的新手是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大多数豹纹守宫都是人工繁殖。
它们一般能活8-13岁。
它的互动性很好,不像有些爬宠讨厌上手。
但是要注意,上手时一定要注意握姿。
最好不要拽它的尾巴,它的尾巴很有可能会断掉;虽然它的尾巴还会再长出来,但是和之前的差别会很大。
形态豹纹守宫有黄色(高黄)、白色(原色)、棕色... 孵化的幼体体色为白底黑棕色环状花纹,随着成长色环逐渐被斑点取代,到成年时则完全转变为通体豹斑,这也是它们名字的由来。
尽管它们皮肤上那些痘痘看起来非常粗糙,但是它们皮肤摸起来还是非常柔软的。
雄性豹纹守宫要比雌性肥胖很多,它们的头更宽,脖子更加肥厚。
而且雄性肚子的末端会有V型的鞭毛,尾巴处会有鼓起。
喂食养豹纹守宫重中之重就是水。
必须要保证每天为它们换水,保持水的纯净。
建议可以在水碗里放个小石块之类的东西,如果蟋蟀不小心跳进去能保证它们爬出来。
喂食方面要注意钙粉和维他命D的使用。
幼体要保证每天喂食一次,成体每两天喂一次即可。
对于成体,钙粉和维他命D最好每两次喂食时使用一次(每四天喂一次),混合维他命两周用一次即可。
它们进食结束后,最好把多余的食物拿走。
过于肥胖对于它们来说是非常严重的;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豹纹守宫有点肥胖过度,最好减少喂食量。
饲养设备因为豹纹守宫是生活在平地上的,它们几乎没有什么攀岩能力,所以对于饲养箱的要求没有那么高。
一般的水族箱,整理箱都可以。
垫材可以用沙子、人造草皮、报纸、厨房纸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如果选沙子当垫材,那喂食时,最好把它拿出来,防止它误食沙子。
最后在箱子里为它准备个小躲避即可。
豹纹守宫怎么饲养豹纹守宫的饲养方法豹纹守宫原产于印度及巴基斯坦,栖息于荒漠或干草原,往常以大石的空隙或孔洞为遮盖所,当天气干燥时,这些地区不会烘烤的犹如荒漠。
今日豹纹守宫大多可在宠物店看到,但都是人工生殖的而非野生的,颜色和品系众多。
豹纹守宫是特别美丽的爬虫类动物,成体全长(含尾巴 )约为20cm,最大可达 25cm。
身领会有紫褐色及亮黄色的条纹(带状 ),当长大时黑暗条纹开始打散成小点,少量成领会留下一点点条纹图案,当今被饲养的豹纹有二种基本颜色褐色及亮黄色。
豹纹守宫的生活习惯豹纹守宫能吃大部分的昆虫,已知野生的守宫会吃甲虫、蜈蚣、蝎子和蜘蛛,适应力强,几乎能吃得下的东西都吃。
豹纹守宫的尾巴与其余蜥蜴同样拥有防卫作用,假如施加压力,尾巴很简单断掉,并且尾巴断掉后会不停蠕动,这称为自割。
其功用为分别打劫者的注意力,趁便脱逃,尾巴基部略为缩短处即是自割处,此处于尾巴自割后,血管会自动关闭,尾巴于自割后会自动从头长出来,但不如先前的美丽。
从头长出的尾巴比较宽,但长度约为本来的一半,颜色与质地都不平均,失掉尾巴其实不会伤到守宫,除非有一段的时间未进食,因为守宫的尾巴是用来储藏脂肪,于食品缺少时供给能量来源。
有些爬虫将尾巴看作脂肪的储藏库,假如食品缺少时,则爬虫将拒绝自割。
豹纹守宫的饲养方法容器:乌龟盒、亚克力盒、整理箱、大型保鲜盒、甚至能够用鞋盒 ! 只需空间足够大,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打孔打的多,有优秀的通风系统就能够。
一个60*40*30 的标准木制饲养箱能够布置 2-3 条成体的豹纹守宫,别的自然你也能够选择整理盒与玻璃缸作为饲养容器。
食品:喜爱吃活食,因此杜比亚、樱桃蟑螂、大麦虫、脱壳的面包虫、蟋蟀、都是好的选择。
光照:因为豹纹守宫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
因此不需要晒太阳或照耀任何 UVA/UVB 光芒。
它们喜爱在白日躲在一个灰暗的安身处。
当前已经证明了豹纹守宫在晒太阳后,光亮的光芒会致使它紧张并且拒食,时间一长最后就死亡。
豹纹守宫饲养繁殖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豹纹守宫饲养繁殖知识(普及贴)
豹纹守宫是最早被当作宠物饲养的守宫,其表情.肥胖的身体和尾巴.可闭合的眼睑.温顺的性格以及方便好饲养等特性让越来越多的爬友为之着迷。
豹纹守宫原产自中东地区,为沙漠干燥区生活的地栖品种,所以饲养环境我们可以考虑用专业的爬虫沙作为底材,如果饲养数量比较多也可以选择纸巾作为底材方便替换。
豹纹守宫属于夜行性动物生性敏感怕光,所以饲养环境中还要准备山洞或树皮供其躲藏休息。
大多数爬友会在环境中放置水盆和钙粉盆供守宫自行摄取(如下图)
一般豹纹守宫最大体长可长到25CM,比较适宜温度在20-32度之间,湿度40%左右,食物方面可以选择活体的蟋蟀大麦虫蚕蟑螂乳鼠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豹纹守宫的肠胃特别脆弱,尤其幼体和亚成体如果过度喂食会导致贪吃的个体呕吐或是腹泻使得肠胃吸收功能受损,造成尾巴和身体瘦弱,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豹纹守宫大约8个月可达性成熟,只要有一对成体我们就可以开始体验繁殖的乐趣。
但本着对生命的尊敬与负责,个人建议选择足够8个月体重达到50克以上的个体来进行繁殖交配。
(下图,可用厨房称为守宫称体重)
豹纹守宫的繁殖期很长可达7-8个月,每年的2月份开始我们便可以把发情的成体放在一起交配。
当公豹纹发现母豹纹后会压底身体摩擦地面并高速震动尾巴慢慢靠近母豹纹,如果母豹纹此时发情便会趴在原地不动或翘起尾巴等待交配,接下来。
反之如果母豹纹逃开或反咬就表示不发情应尽快将其分开。
为了提高受精的成功率我们可以把发情的守宫放到一起5-7天,之后再将其分开饲养。
母豹纹在交配过后会食量大增,从交配起到下蛋前这10-15天里应针对性的增加喂食以及钙的摄取。
这段时间母豹纹的肚子会明显的增大,这期间应尽量不去打扰它或抓取观察。
如果发现母豹纹食欲明显下降或拒食那就代表未来1-5天内就会下蛋,这时就要把准备好的产房放入环境内。
产房内的垫材要喷水并轻轻压实,每天早晚认真检查产房,如果发现母豹纹肚子变小而且垫材被翻动就要仔细小心的寻找刚产下的蛋,用记号笔在蛋的正上方作记号避免以后翻动导致胚胎死亡,然后小心的将蛋移到孵化盒内盖好盖子放入孵化箱。
(产房的制作---我们可以用透明的塑料保鲜盒放入蛭石,喷水,加上打孔的盖子。
见下图)
(孵化盒的制作---在塑料保鲜盒上下两侧各打一个筷子头大小的孔,放入60克蛭石,铺上2CM珍珠岩,均匀喷洒250克纯净水,盖好盖子放入微波炉打3分钟,晾凉后放入孵化箱等待使用。
材料见下图)
豹纹守宫每年产蛋4~6次甚至更多,蛋需要孵化50~60天左右,孵化温度在26~31度之间,温度越底孵化时间越久孵化性别雌性较多,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孵化性别雄性较多。
正常的蛋孵化一周后仍然保持饱满,用灯光照射明显红润,未受精蛋则一直为淡黄色。
(参考下图)蛋孵化后期会明显涨大保持饱满,如果与下一窝的蛋比较会大出1/2左右。
每天早晚观察孵化箱,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果发现孵化盒盖子的水气形成水滴应及时打开用纸巾擦干,避免水滴滴在蛋上。
当发现小生命出世后,应及时将小家伙移到饲养盒,将废弃的蛋皮清理干净,幼体的饲养箱尽可能保持高水平的温度帮助消化并保持湿度避免脱水,有条件的话可以24小时加温早晚喷水。
幼体出生后第一次脱皮后便可以喂食,活体饲料的大小不要超过幼体头部大小,如果观察不到幼体脱皮可以出生3~5天后开始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