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颐和园
- 格式:pdf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10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颐和园》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颐和园是北京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占地约290公顷。
颐和园以山水为基础,以建筑为点缀,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
颐和园的主要建筑有万寿山、昆明湖、长廊、佛香阁、苏州街等。
其中,万寿山是颐和园的制高点,山上建有望湖楼、佛香阁等建筑,登高望远,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昆明湖是颐和园最大的湖泊,湖中建有十七孔桥、南湖岛等景点,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长廊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廊内绘有精美的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佛香阁是颐和园内最高的建筑,登临阁上,可以俯瞰整个园林的美丽景色。
苏州街是颐和园内的一条仿古商业街,街上有各种店铺,售卖各种工艺品和美食。
颐和园的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是北京的一大旅游胜地。
二、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让学生掌握颐和园的主要景点和建筑特点。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颐和园的主要景点和建筑特点。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主要景点和建筑特点,如万寿山、昆明湖、长廊、佛香阁、苏州街等。
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4.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导游,向其他同学介绍颐和园的主要景点和建筑特点。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评价学生对颐和园主要景点和建筑特点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讨论,评价学生对颐和园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的理解程度。
四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作文早就听说颐和园是个美不胜收的好地方,一直心心念念想去看看。
这不,终于逮着个机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踏上了这趟期待已久的旅程。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我们刚到颐和园的门口,就被那气派的大门给震住了。
朱红色的大门,上面镶嵌着金色的门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仿佛在诉说着这座皇家园林曾经的辉煌。
走进颐和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长的林荫道。
道路两旁种满了郁郁葱葱的大树,有柳树、杨树、松树……它们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园林。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就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
我忍不住伸手去抓那些光斑,可它们总是调皮地从我指尖溜走。
沿着林荫道一直往前走,就来到了昆明湖边。
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
湖面上有几只小船在悠闲地飘荡着,船头的船夫悠然自得地划着桨,嘴里还哼着小曲儿。
远处的万寿山在湖水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山上的佛香阁高耸入云,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我们决定乘船游览昆明湖。
坐在船上,微风拂面,带来阵阵凉意。
我把手伸进湖水里,感受着湖水的清凉和温柔。
湖水轻轻拍打着船舷,发出“哗哗”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首动听的乐曲。
湖边的垂柳依依,柳枝随风飘舞,就像少女的长发一样轻盈柔美。
偶尔有几只鸭子游过,它们时而潜入水中,时而浮出水面,欢快地嬉戏着。
船行至湖中央,我看到了一座造型别致的石桥。
石桥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狮子、麒麟、龙凤……每一个图案都栩栩如生,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桥下有一群锦鲤在欢快地游来游去,它们的颜色五彩斑斓,有红色的、黄色的、黑色的……它们在水中穿梭嬉戏,好不热闹。
我忍不住拿出面包屑撒向湖中,锦鲤们立刻蜂拥而至,争抢着食物,那场面真是有趣极了。
下了船,我们沿着湖边漫步。
走着走着,来到了长廊。
长廊全长728 米,共 273 间,是我国古建筑中最长的长廊。
长廊的顶部画满了各种各样的壁画,有山水、人物、花鸟……每一幅壁画都色彩鲜艳,精美绝伦。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作文篇一: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7篇范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习作(7篇范文)颐和园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我们将要游览的是颐和园。
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是我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游览时请大家自觉保持它的清洁。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颐和园最有名的长廊。
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啊!这长廊有七百多米,共有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
你们相信吗?几千副画没有哪两副是相同的。
现在我们已登上万寿山山顶,这里是欣赏颐和园全景最佳的位臵。
正前面的就是昆明湖,游人常说它像镜子,像碧玉,不知你们是否有同感?下面我们就去昆明湖边仔细欣赏。
看,昆明湖多大,它周围的周围的堤岸更长。
看见湖中心那个小岛了吗?走过这个长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请仔细看这座桥,它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些小狮子姿态各异,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万寿山。
那个耸立在半山腰的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是佛香阁,房顶闪闪发光的是琉璃瓦。
下面那些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叫排云殿。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我说也说不尽,请你们慢慢游赏吧!黄山导游词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
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王诗诗,大家叫我王导好了。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中外。
今天我就给大家重点介绍黄山的奇松吧。
大家请看,黄山的松树能在岩石缝中生存,生命力极强。
它们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黑虎松、龙爪松、连理松、迎客松等很多松树都因为它们的形状而得名呢!迎客松是黄山著名的景点之一,外形更是特别:它的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
等会儿我们还可以在那儿尽情拍照,作为纪念。
四年级下册语文《颐和园》一、课文原文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二、生字词1. 会认的字- 颐(yí)和园:指文中的园林名称。
- 耸(sǒng)立:高高地直立。
如“佛香阁耸立在半山腰上”。
- 阁(gé)楼:文中指佛香阁这种建筑。
- 舫(fǎng):画舫,一种装饰华丽的游船。
- 眺(tiào)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向东远眺”。
- 堤(dī)岸:文中指昆明湖的堤岸。
2. 会写的字- 殿:宫殿。
注意笔画顺序,中间部分是“共”字。
- 廊:长廊。
半包围结构,里面是“郎”字。
- 柱:柱子。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四年级语文下册颐和园课堂笔记一、课文简介《颐和园》是一篇精读课文,它按照游览的顺序,移步换景,描写了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等景点,展现了颐和园景色的壮丽与迷人,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二、重难点字词1. 生字- 廊(láng):本义是指屋檐下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
如“长廊”,课文中“长廊”是颐和园中的一个著名景点,它很长且建筑精美。
- 柱(zhù):指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
像“柱子”,万寿山上的佛香阁有很多柱子,这些柱子支撑着楼阁。
- 栽(zāi):移植、种植的意思。
如“栽树”,在描写颐和园的景色时,可能会提到树木的栽种。
- 筑(zhù):建造、修盖的意思。
“建筑”一词在课文中经常会涉及到,颐和园的众多建筑都是经过精心修筑的。
2. 多音字- 横:①héng(横线、横跨),例如“十七孔桥横跨在昆明湖上”,这里的“横”表示东西向的与地面平行的意思;②hèng(蛮横、横祸),此读音在课文中未涉及,但需要学生了解其不同读音的用法区别。
3. 近义词- 葱郁 - 葱茏。
“葱郁”侧重于表示植物生长得茂盛且浓郁,在描写颐和园的树木时可以用到,“葱茏”意思相近,两者可互换但又略有不同。
- 姿态 - 姿势。
“姿态”除了表示身体呈现的样子外,还可形容物体呈现出的样子,比“姿势”的表意范围更广。
4. 反义词- 古老 - 年轻。
颐和园是古老的园林,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现代新建的园林相比,具有古老的特征,而现代园林则相对年轻。
- 隐隐约约 - 清清楚楚。
在描写远处的景物时,可能会说隐隐约约看到什么,而与之相反的表达就是清清楚楚看到某物。
三、段落大意1. 第一段(第1自然段)- 段落大意:总述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点明游览的地点。
这一段起到了开篇点题的作用,让读者一开始就知道文章要描写的对象是颐和园。
2. 第二段(第2 - 5自然段)- 段落大意:按照游览的顺序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的景色。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颐和园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颐园盛景春意盎然季节里,我与父母一同游覧享誉海内外皇家园林——颐园。
小学四年级语文《颐和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感受颐和园的美。
1.3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
2.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2培养学生保护文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
2.教学难点:1.1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1.2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里有什么特点?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学生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查字典或询问同学,理解字词意思。
3.课堂讨论3.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这些景点有什么特点?4.课文解析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述了什么内容。
4.2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好词好句,让学生学会运用。
5.情感体验5.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颐和园的美?你是如何体会到的?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7.课后作业7.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7.2小练笔:以《颐和园》为题,写一篇短文,介绍颐和园的美。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颐和园的美,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课文时,要把握好节奏,避免讲解过快,让学生充分吸收知识。
同时,在课堂小结环节,要引导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收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1在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时,教师可以适时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如读到“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时,可以让学生用柔和、缓慢的语调来朗读,以表现湖面的宁静。
《颐和园》四年级上册课文颐和园呀,那可真是个超级好玩的地儿呢!一进去颐和园,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大大的画里。
那园子可大啦,感觉怎么走都走不完。
先说那长廊吧。
哇,长廊就像一条长长的彩色丝带。
柱子是红色的,栏杆上还有各种各样的画。
画里有神话故事,有古代的小趣事,每一幅都特别精致。
我就一路走一路看,感觉自己像是在看一本特别大的故事书。
有时候看入迷了,差点撞到前面的人呢。
再说说昆明湖吧。
湖水又清又亮,就像一面大镜子。
湖面上还有小船呢,那些小船的样子可可爱爱,有像小鸭子的,有像小亭子的。
坐在小船上,用手划着水,凉凉的水在手指间穿过,特别舒服。
看着周围的山啊,树啊,都倒映在湖水里,就像水里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世界似的。
还有万寿山呢。
山上的佛香阁可壮观啦。
远远看去,它就高高地站在那儿,好像在看着整个颐和园。
爬到山上的时候,虽然有点累,但是当看到下面的美景,就觉得一切都值啦。
能看到昆明湖像一块蓝色的宝石,长廊就像一条小虫子趴在地上,那些树啊就像绿色的小点点。
园子里的花花草草也特别美。
春天的时候,各种花儿都开了,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它们在微风里轻轻摇曳,就像是在跳舞一样。
我忍不住凑过去闻一闻,那香味啊,甜丝丝的。
在颐和园里走着,还能看到很多老人在锻炼身体,打太极的老爷爷动作慢悠悠的,却特别有力量;跳广场舞的老奶奶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还有小朋友在草地上跑来跑去,笑声传得老远老远。
这里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不管是谁来,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
不管是静静地坐在湖边发呆,还是在长廊里慢慢欣赏那些画,或者是在山上感受微风,都特别惬意。
颐和园啊,就像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每次去都能发现新的乐趣,每次离开的时候都特别舍不得呢。
游颐和园作文四年级范文
上个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颐和园玩。
那里的风景可真是美啊!我就像一只刚从笼子里放飞的小鸟,兴奋得不得了。
走进颐和园的大门,我就被那美丽的景色吸引了。
湖水像一面镜子,把蓝天白云都映照得清清楚楚。
湖里的鱼儿在水草间游来游去,好像在跟我打招呼呢!我忍不住伸手去摸摸它们,它们“嗖”地一下就游走了,让我笑得肚子都疼了。
我们一边走一边看,看到了好多个景点。
比如那个十七孔桥,它有十七个桥洞,每个桥洞都有不同的图案。
妈妈说,这是因为古代的人们希望每件事都能顺利通过。
我听了觉得特别有趣,就在那里拍了好多照片。
还有那个长廊,长长的走廊上画着各种各样的画,有山水、花鸟、人物……每一幅
画都画得特别好,好像真的能闻到花香,看到鸟儿在飞翔。
我看得入迷,差点忘了时间。
最让我开心的是去了昆明湖。
那里的湖面好大,可以划船。
我跟爸爸一起划船,感觉就像在水上飘一样,特别刺激。
妈妈还给我买了一根长长的竹竿,说是要帮我荡秋千。
我坐在竹竿上,感觉自己就像是个小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
颐和园里还有好多好玩的地方,比如佛香阁、万寿山等。
但是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回家的时间。
虽然有些地方没来得及好好玩,但我觉得已经很满足了。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颐和园真是个美丽的地方,下次还要再来玩。
我希望我的作文也能像颐和园一样美丽,让人看了心里暖暖的。
今天真是太开心了,我要跟爸爸妈妈说声谢谢,是他们带我来到这么美的地方。
以后我还想去更多的地方玩,探索更多的美景。
颐和园课文四年级原文
今天,老师讲了《颐和园》这篇课文。
哇,听得我好开心呀!颐和园是一个好大的地方,里面有好多好多好看的景点呢!有一个大湖,叫昆明湖,湖水蓝蓝的,波纹一圈一圈的,就像是水面上铺了一层轻轻的绸布,好美呀!我还记得老师说,湖上有个长长的桥,叫十七孔桥,桥上有十七个小拱门,好像一串小珍珠,闪闪发光。
我们还学到了颐和园的历史,原来它是皇帝的夏宫呢!我最喜欢的是那座长廊,里面有好多好多画,画得都好精致。
老师说,长廊上面的每一幅画都有故事呢!我想,如果我能走一遍那长长的廊子,一定会觉得像进了一个美丽的梦里。
我还记得老师说,颐和园是中国最有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里面不仅有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
老师讲得真好,我好像亲自去了颐和园一样呢,真想去看看呀!
—— 1 —1 —。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元作文《游颐和园》嘿,同学们!你们去过颐和园吗?那可是个超级棒的地方哟!上个周末,爸爸妈妈带我去了颐和园。
哇塞,一到那儿,我就被那壮观的大门给震住了。
那大门高高的,就像一个巨人站在那儿欢迎我们呢!走进颐和园,里面可真大呀!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公园。
我们沿着小路往前走,路边的花草树木可真美呀!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真漂亮啊!还有那些大树,又高又粗,就像一把把大伞,为我们遮挡阳光。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昆明湖边。
哇,这湖可真大呀!湖水碧绿碧绿的,就像一块巨大的翡翠。
湖面上波光粼粼的,好看极了。
我忍不住大喊:“哇,这湖也太美了吧!”爸爸笑着说:“这可是颐和园的标志性景点呢!”我看着湖面上的游船,心里痒痒的,就对爸爸妈妈说:“我们也去划船吧!”爸爸妈妈欣然同意了。
我们坐上船,慢慢地划向湖中心。
微风轻轻吹过,可舒服啦!我看着周围的景色,感觉自己就像在画中游一样。
远处的万寿山雄伟壮观,山上的佛香阁高高耸立,就像一个高贵的女王。
我对爸爸妈妈说:“看,那万寿山多像一个大巨人呀!”爸爸妈妈都笑了。
划完船,我们又去参观了长廊。
那长廊可真长呀,一眼都望不到头!长廊上画着各种各样的画,有风景、有人物、还有故事呢!我一边走一边看,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艺术的殿堂。
我好奇地问爸爸:“这些画都是谁画的呀?”爸爸说:“这些画都是古代的工匠们画的,他们可真厉害呀!”我心里想:古代的人可真有本事呀!颐和园里还有很多其他的景点,比如石舫、十七孔桥等等,我们都一一去参观了。
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觉得好新奇、好有趣。
不知不觉,天就快黑了,我们也该回家了。
我真舍不得离开颐和园呀!这一天,我玩得可开心啦!同学们,你们也一定要去颐和园玩玩哟,相信你们也会爱上那里的!这就是我眼中的颐和园,一个美丽又好玩的地方!。
《颐和园》课文内容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颐和园》课文内容,欢迎阅读!《颐和园》课文原文: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颐和园》教材说明这篇精读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
一写长廊的景色。
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接着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
二写万寿山的景色。
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壮观的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