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农民工返乡回流现状和对策
- 格式:docx
- 大小:19.08 KB
- 文档页数:4
农民工回乡发展农业的问题及建议一、问题1.1 就业机会缺乏农民工回乡发展农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就业机会的缺乏。
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往往缺乏农业生产和管理的经验,回到农村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1.2 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很多农民工回到家乡想要投资兴办农业生产,但缺乏资金和前沿的农业技术支持,导致他们难以有效地开展农业生产。
1.3 城乡差距存在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差距导致了农民工回乡发展农业面临的问题。
缺乏现代化的设施和管理方法,使得农民工在农业生产中面临诸多困难。
1.4 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部分地区的土地资源无法有效利用,农民工回乡发展农业需要面对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二、建议2.1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回乡发展农业的支持力度,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和技术、资金的支持。
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工回乡发展农业。
2.2 增加培训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在农村地区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升农民工在农业生产和管理方面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2.3 搭建评台政府和社会应建立农业合作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评台,为农民工提供技术交流、资金支持等帮助,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2.4 加强土地管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配置,保障农民工回乡发展农业的土地使用权和产权,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为农民工提供持续稳定的发展空间。
2.5 宣传引导政府和媒体应加强对农民工回乡发展农业的宣传引导,树立农业经营的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回乡投身农业生产。
农民工回乡发展农业面临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工本身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各方的合作与支持,才能推动农民工回乡发展农业的步伐,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工回乡发展农业是当前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之举。
然而,农民工回乡发展农业面临着诸多实际问题,这需要我们继续深入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
3. 拓展市场途径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和普及,农民工回乡发展农业也需要寻找更为广阔和多样化的销售渠道。
农民工返乡潮回归家乡与新的出路农民工返乡潮:回归家乡与新的出路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机会。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部分农民工开始选择回归家乡。
这种农民工返乡潮不仅改变了他们个人的生活轨迹,也为家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出路。
一、返乡原因与影响农民工回归家乡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生活成本的上升是许多农民工选择回归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大城市,高昂的房租、物价以及日益增加的生活费用,让许多农民工感到生活压力巨大。
相比之下,回家乡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免费资源,如家庭土地和农产品。
其次,对于家人的思念和孩子的教育也是很多农民工返乡的动力。
他们希望能够陪伴家人,亲手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此外,与城市不同的是,农村的生活环境更加清新、自由,这也是吸引他们回归家乡的因素之一。
农民工返乡的决定对家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们带回了一定的资金与技能。
通过多年的勤劳工作,一些农民工积攒了一定的财富,他们回到家乡后不仅能创业,还能够带动一些本地居民就业。
其次,他们还带回了现代管理经验和文化观念。
在城市工作多年的农民工接触到了先进的管理模式,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
他们希望将自己在城市学到的经验应用到家乡的发展中,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
此外,农民工的回归也带动了家乡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的繁荣。
二、返乡创业与农村振兴返乡创业是农民工回归家乡的一种重要方式。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通过将在城市积攒的资金和技能投入到家乡的创业项目中,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他们开设各类工厂、农业合作社、民宿等项目,从而创造了就业机会,提升了家乡的经济水平。
同时,他们还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技术,通过改进传统农业模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乡村振兴。
返乡创业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由于城市的发展相对滞后,许多农村地区缺乏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给创业者带来了困难。
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20-04-30 15:00一、农民工规模、分布及流向(一)农民工规模继续扩大,省内流动继续增加2019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9077万人,比上年增加241万人,增长0.8%。
其中,本地农民工11652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增长0.7%;外出农民工17425万人,比上年增加159万人,增长0.9%。
在外出农民工中,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3500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
图 1农民工规模及增速在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内就业的农民工9917万人,比上年增加245万人,增长2.5%;跨省流动农民工7508万人,比上年减少86万人,下降1.1%。
省内就业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56.9%,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除东北地区省内就业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比重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以外,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就业农民工占比分别比上年提高0.1、1.4和1.2个百分点。
表 12019年外出农民工地区分布及构成(二)西部地区输出农民工人数增加最多,增量占到新增量一半以上从输出地看,东部地区输出农民工10416万人,比上年增加6万人,增长0.1%,占农民工总量的35.8%;中部地区输出农民工9619万人,比上年增加81万人,增长0.8%,占农民工总量的33.1%;西部地区输出农民工8051万人,比上年增加133万人,增长1.7%,占农民工总量的27.7%;东北地区输出农民工991万人,比上年增加21万人,增长2.2%,占农民工总量的3.4%。
表 2农民工地区分布注:其他地区指港、澳、台及国外。
(三)东部、东北地区吸纳就业的农民工减少,中西部地区吸纳就业的农民工继续增加从输入地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15700万人,比上年减少108万人,下降0.7%,占农民工总量的54%。
其中,在京津冀地区就业的农民工2208万人,比上年增加20万人,增长0.9%;在江浙沪地区就业的农民工5391万人,比上年减少61万人,下降1.1%;在珠三角地区就业的农民工4418万人,比上年减少118万人,下降2.6%。
中国农民工就业现状及农民工就业应对策略分析一、概况农民工是指进城务工人员是指本县(市)境内,户籍地在乡村,进入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或外县(市)进入本县(市)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
二、农民工就业数量在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以及社会资源的配置,农民工就业问题必然受到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城镇化建设必然会扩大就业这种社会活动的空间,扩大城区,增加公共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从而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可以吸引更多农民进城务工,缓解农民工就业问题。
2019年中国农民工数量29077万人,同比增长0.8%。
本地就业指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远离家乡,但是几乎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主要从事其他工作获得收入来源,没有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外出工作的成本较低。
2019年中国外出农民工数量17425万人,同比增长0.9%;本地农民工数量11652万人,同比增长0.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完成了从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协调发展的转变。
中国的迁移流动人口,主要是就业人口,农民工的迁移流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流动的总体格局。
中国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数量逐年微降,2019年农民工就业数量15700万人,同比下降0.7%;2019年中部地区农民工就业人数6223万人,同比增长2.8%;西部地区农民工就业人数6173万人,同比增长3.0%。
农民工受文化水平、知识构成与职业技能的限制,在外务工大多从事建筑、服务、零售等行业的体力劳动,但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许多岗位往往要求劳动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电子产品、机器设备及其他智能工具的操作能力,对劳动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中,2019年农民工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分别为27.4%、18.7%、12%、6.9%及6.9%。
统计局对当前农民工回流返乡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国际金融风暴逐渐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外向型企业产品订单减少、生产下滑甚至停产,大量工人失业,一部分农民工纷纷踏上返乡归程。
最近,我们对全市农民工回流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情况不容乐观。
一、目前全市返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1、返乡回流人数近一成。
20xx年全市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约110万人,其中在省外务工的约95万。
据调查,截至11月底,全市返乡回流约9万人,约占全市外出务工农民工总人数的8%。
2、返乡回流时间提前2个月。
农民工返乡时间过去一般在春节前后10天以内,今年返乡的启动时间至少提前了2个月。
3、返乡回流农民工中年龄偏大者居多。
据调查,返乡回流农民工中,16-25岁占11%,,26岁-40岁占32%,40岁以上占57%。
由此可以看出,外出务工人员回流的以40-50岁的大龄农民工为主,这部分农民工大部分因文化水平较低,从事的是高体力、低技能工作,失业后很难在当地再找到新的工作,如桃源县在福建打工的煤矿工人、加工厂工人等。
4、返乡回流农民工主要来自沿海地区和劳动密集性行业。
返乡回流农民工集中在沿海及珠三角、长三角和我国北方,其中以沿海一带为主,约占70%以上;返乡回流农民工中,85%以上来自出口性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从行业来看,以从事制衣业、玩具业、机电业所占
- 1 -。
关于农民工返乡情况的调查报告及措施建议
一、农民工返乡基本情况
我镇濒临港口,农民工在市外打工的人数有350人,占全镇农民工总数的7.2%左右。
其中,因金融危机影响的,返乡农民工85人,占全镇市外打工人数的24.3%。
一、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原因
1、因金融风暴返乡。
2、因季节性等因素返乡。
3、受中央惠农政策影响。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新的粮食收购政策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对农民工返乡具有吸引力。
二、措施建议
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认真贯彻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积极应对,主动解决农民工返乡新问题,努力把各种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增加农民工收入,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地增长。
(一)加强动态监控。
在劳务输出重点村设立农民工返乡监测点,做好在外务工人员的稳定工作和在当地的转岗推荐就业,为减少农民工返乡后就业生活困难,开始建立农民工返乡回流基础台账,加强动态监控和统计分析。
(二)搭建就业平台。
加强对农民工的信息引导和就业服务,加强与劳务需求单位联系和衔接,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外劳务办事机构和劳务经纪人的作用,同时合理引导返乡农民工就业。
(三)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和县就业局共同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四)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五)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可接续、可转移的办法。
返乡农民工现状调研报告返乡农民工现状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2019年底,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量的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开始选择返乡。
此时,我们在广东地区进行了一次返乡农民工的现状调研,主要探寻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状况、生活状况及未来规划等。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方式,共计采访了100名返乡农民工,以及多次就职于城市的农民工。
三、调研结果1. 就业情况:调查显示,有34%的返乡农民工没有找到就业,而有32%的人正在创业,仅有30%的人转移就业至周边城市,这说明大量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此外,由于疫情影响,广东地区部分中小企业关门,农民工的就业状况更加严峻,部分大中型企业也减少了从农民工中招聘的数量。
2. 生活状况:返乡后的农民工普遍感觉生活不方便,如各项生活物资在城市中都能轻易买到,但回到农村后,这些物资却无处买到,令生活不便。
还有个别人的家庭条件很差,不具备基本的生活条件,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并且,当农民工回到家乡后,往往会面临家庭环境的压力,如亲戚朋友的种种“期望”、可能的经济负担等。
3.未来规划:调查发现,有高达60%的返乡农民工希望得到政策的扶持,以便自己能够正常地生活和创业。
有部分人表示希望政府能出台一些更为详尽的政策措施,支持农村创业,切实改善农民工返乡后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很多人表示,他们不会主动选择去城市打工,但由于生活所需,不得不离家勤工俭学。
如今疫情爆发,返乡的农民工有的希望找到更稳定的工作,有的希望创办自己的小企业。
可是由于家乡的自然条件、教育和创业资源不足,他们感到创业非常的困难。
政府要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工就地转移就业,鼓励引导他们在家乡创办企业,以及提升家乡的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帮助和扶持。
政府应该出台更加实际的政策,为返乡农民工提供适宜的生活和创业条件。
2.培养农村创业人才与发展创业型企业。
农民工返乡回流现状和对策桃源乡于近日对全乡境内的农民工回流情况,回流农民工的今年动向,对当地政府在就业、发展、资金方面的要求,对劳动就业部门在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指导等方面一些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深入和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乡也对返乡农民工中的创业典型进行了一次摸底,向他们了解了创业的情况和好的经验。
现将调研到的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就业需求、我乡的一些对策汇报如下:一、我乡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去年10月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受到冲击,部分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停产、半停产或关闭破产,导致农民工使用人数和规模减少,乡内部分民营企业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我乡部分已转移到河北、山西和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工部分回流。
从调查统计情况看,到12月底,返乡农民工274人,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0%。
这些外出返乡的农民工回乡后大部分回家参加农业生产,少部分在乡内外城镇就业或求职。
二、返乡创业存在的困难和难题一是资金保障不得力。
虽然农民工返乡时积累了一定资金,对于创办企业、搞生产性经营所需资金额来说,这点积蓄只是杯水车薪。
如果政府和银行不给予较大力度的支持,解决资金问题,多数返乡民工根本无法实施创业计划和施展自己的才能。
因为金融机构贷款约束变硬,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抓大放小”、或只收不贷,使之难以得到金融服务,流动资金短缺,是当前严重制约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一个突出矛盾。
二是创业环境不够好。
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农民工回乡创业没有足够的重视,在政策和措施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扶持和引导。
农民工回乡创办小企业包括开办个体工商户,要辗转多个部门,办理包括场地证明,资金证明,环保评估,消防和安全许可,生产许可,卫生许可,建筑规划、设计,工商登记等多项手续,往往每道手续都要收费,增加了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成本。
三是经营管理不科学。
受经营者教育程度和知识的限制,思维方式比较传统,不少人营销观念落后,市场开拓能力差,短期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眼光。
农民工春节前返乡的问题和建议
农民工春节前返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匹配以及家庭原因等多种因素所致。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1. 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政府和企业可以采取措施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增强其就业稳定感和归属感,降低返乡的意愿。
2. 优化就业服务: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就业信息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3. 改善农民工生活条件:企业可以改善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减少返乡的冲动。
4. 促进农村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机会,降低城市吸引力。
5.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他们在城市里享受到更多的公共服务,减少后顾之忧。
6.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和社区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农民工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返乡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
7. 政策引导: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在城市里长期居住和工作,同时也可以为愿意返乡的农民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综上所述,解决农民工春节前返乡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和生活。
关于农民工回流返乡及再就业等情况调研报告**州城镇化水平低,二三产业不发达,农业人口占全州人口83%(2019年底),外出务工人员比例高,下岗职工就地解决再就业岗位的空间狭小。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部份外出农民工被迫回流返乡,州内冶炼业(主要为铁合金)近乎全部停产,而其中的就业人员多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加大了城镇就业压力,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针对**的实际需要和省总工会的要求,近两个月来,我就农民工回流返乡情况、其中的佼佼者创业带动就业情况作了一些调研,并率队对劳务输出再创新岗位的途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
现将部分实例报告如下:一、关于农民工回流返乡的实地调查情况(一)至2019年3月低,全州在外务工人数612731人,比上年同期增长543%,比今年两节期间有所回升,农民工节后外出与回流返乡并存。
由于地少人多、经济收入低等原因,多数返乡农民继续外出寻找就业机会。
(二)惠水县羡塘乡全乡21885人,人均耕地面积078亩,2019年外出务工人数达6030人,占全乡总人口30%左右,约占全部劳动力55%。
到2019年底因金融危机冲击等原因返乡1298人,占外出务工人数22%。
至2019年3月底,陆续返乡和相继外出寻找机会的人数大抵持平,后者略高于前者。
返乡农民工中,已有部份就地创业。
有的为当地危房改造工程打工,有的开办小饭店、杂货店。
也有少数人创办中小型养殖场。
如从广东返乡的农民工罗登高,已修建种猪场舍二十余间,并准备用自己的住房抵押向银行贷款购买种猪。
与他同时返乡的还有贵阳及务川的工友,在他的引荐下到羡塘乡创办养殖场。
除养牛外,还准备饲养市场畅销的“林下鸡”。
现在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融资难,除抵押物、担保平台等常见问题外,程序复杂和办事门路不熟悉,是他们所遇到的共同困难。
贷款担保和抵押物等问题已经向当地政府反映,农民的房产证(可作抵押物)的办理已引起重视。
二、关于返乡创业带动就业的典型调查情况地处都匀市墨冲镇的鹏达木业有限公司,是墨冲镇返乡农民陈文珍所创办的企业,去年下半年后由广东省阳江市返乡创业,一边建厂一边招工生产,主要生产加工木制品,其中一半左右通过广东出口。
农民工返乡回流现状和对策
桃源乡于近日对全乡境内的农民工回流情况,回流农民工的今年动向,对当地政府在就业、发展、资金方面的要求,对劳动就业部门在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指导等方面一些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深入和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乡也对返乡农民工中的创业典型进行了一次摸底,向他们了解了创业的情况和好的经验。
现将调研到的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就业需求、我乡的一些对策汇报如下:
一、我乡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
去年10月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受到冲击,部分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停产、半停产或关闭破产,导致农民工使用人数和规模减少,乡内部分民营企业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我乡部分已转移到河北、山西和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工部分回流。
从调查统计情况看,到12月底,返乡农民工274人,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0%。
这些外出返乡的农民工回乡后大部分回家参加农业生产,少部分在乡内外城镇就业或求职。
二、返乡创业存在的困难和难题
一是资金保障不得力。
虽然农民工返乡时积累了一定资金,对于创办企业、搞生产性经营所需资金额来说,这点积蓄只是杯水车薪。
如果政府和银行不给予较大力度的支持,解决资金问题,多数返乡民工根本无法实施创业计划和施展自己的才能。
因为金融机构贷款约束变硬,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抓大放小”、或只收不贷,使之难以得到
金融服务,流动资金短缺,是当前严重制约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一个突出矛盾。
二是创业环境不够好。
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农民工回乡创业没有足够的重视,在政策和措施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扶持和引导。
农民工回乡创办小企业包括开办个体工商户,要辗转多个部门,办理包括场地证明,资金证明,环保评估,消防和安全许可,生产许可,卫生许可,建筑规划、设计,工商登记等多项手续,往往每道手续都要收费,增加了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成本。
三是经营管理不科学。
受经营者教育程度和知识的限制,思维方式比较传统,不少人营销观念落后,市场开拓能力差,短期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眼光。
技术水平低,产品品种单一,档次低,缺乏竞争力,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三、应对返乡农民工的对策
(一)抓好返乡农民工调查统计工作。
按照去年底县上会议精神,我乡党委书记、乡长徐韶辉同志在多次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落实做好返乡农民工情况调查统计工作,将工作要求及时传达到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同时调动乡村工作人员,组成若干工作小组,到农民工返乡集中的村对我乡返乡农民工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询问他们的家庭情况,按周及时将统计信息反馈到乡政府,以便全面掌握全乡情况。
村上在调查的过程中,及时召开返乡农民工见面会、座谈会,及时掌握返乡农民工的思想情况,稳定他们情绪,帮助返乡农民工增强从新就业的信心,安抚他们先帮助家庭搞好当前的农业生产,待金融危机逐步消
失后立即组织他们重返就业地。
(二)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开展促进就业行动。
我乡各级组织把返乡农民工就业作为今年保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一方面多方协调,为农民工牵线搭桥,帮助他们到乡内在建的电站进行就业。
另一面,扩大我乡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在资金上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
仅烤烟一项,我乡吸收到的农民工就达120余人,全乡新发展的烤烟户,返乡农民工就占到6成左右。
这使我乡的烤烟发展面积由去年的7380亩,迅速增长到1万亩以上。
我乡桃园村,今年新发展烤烟户30余户,有近20户都是返乡农民工,他们的发展烤烟产业,使村上的多年抛荒得到了开发。
如该村的全成银,全家出门打工多年,去年也没挣多少钱,年底回村后,看到全村大部分农户都通过发展烤烟发家致富,主动找到村委会,要求发展烤烟20亩。
(三)把返乡农民重点纳入职业技能培训。
在对返乡农民开展调查摸底工作进程中,把返乡农民职业技能情况作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解。
针对全乡调查情况,初步确定在82名在家农民工中挑选了15名送到县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培训,乡内也就我乡的支柱产业,每村就种植烤烟开展技能培训,开年来已经开展培训会近10场次,其他技能培训工作正有序进行中。
(四)实施回引工程。
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创办微小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适量规模经营,以创业带动就业。
我乡的农副产品丰富,乡政府鼓励在外有经济实力的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乡政府将从小额信贷上给予支持,鼓励他们创办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