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2

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2

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2
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2

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学生:郑琳班级:工管081

摘要:

风险:指由于当事者不可预见的因素,使得最终结果与当事者的期望产生较大悖离,并存在使当事者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这些风险造成工程项目实施的失控现象,如工期延长、成本增加、计划修改等,最终导致项目经济效益降低,甚至项目失败。因此工程风险管理是决定工程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

项目风险管理是保证项目按照按期、按质完成的项目目标的关键管理环节。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对不确定性或风险性问题的分析和控制。

一、引言:

项目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的过程,因为这一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一次性的、创新性的并且涉及许多关系与变数的过程。

项目风险管理是为了最好地达到项目的目标,识别、分配、应对项目生命周期内风险的科学与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其理论和实践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可以被认为是使潜在机会或回报最大化、使潜在风险最小化。

针对当前我国工程建设中,对风险认识和估计不足,在建设过程中又没有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等情况。本文着重从风险的认识、特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介绍了它的基本概念及其常用的几种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和监控的方法,提出控制风险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风险的产生与特点风险管理对策

二、风险管理理论国内外研究

1.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风险管理作为系统科学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西方工业化国家。问题的提出最先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德国,最初是企业为控制偶然损失而作出的有组织的集体努力,是企业内部管理功能的延伸。

比较系统的风险管理理论源于美国。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首先倡导风险管理,其后以学术会议及研究班等多种形式集中探讨和研究风险管理问题,但在这段时间内,风险管理的内容和范围都是十分狭窄的。

1955至1964年,诞生了现代学术性和职业化的风险管理,此后,对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专业化、风险管理己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我国的风险管理实践和教学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后期,风险管理的知识才开始进入中国,90年代初,外商率先在工程项目中使用风险管理,其后,不少的外国风险管理顾问公司的进入中国。目前,国内已有不少的大型项目进行了风险管理实践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上海地铁工程、小浪底等工程都运用了项目风险管理办法。

2.风险管理过程理论研究

2.1风险分析理论研究

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面,1985年Rerry和Hayes基于工程项目的主要风险源,按照承包商、业主和咨询方各自应承担的风险列出内容广泛的风险因素。Cooper和Chapmen在1987年按照风险的特性将风险分为技术风险和非技术风险。1991年Mustafa与Al-Bahar分析了工程项目的核心风险。1993年Tahetal应用风险分析结构原理,从风险源到项目的风险后果进行了系统的风险分类研究,1995年wirbaetal将Tahetal和Cooper与Chapman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按照HRBS(Hierarchical Risk Breakdown Structore)方法对风险进行分类,1999年Tah和Carr在HRBS方法的基础上发展的风险评估模型,用于工程风险的定性分析。

2.2风险识别和评价理论研究

Sherif.Mohama在进行项目评价时,将评价指标分为货币化指标和非货币化指标两类,并进一步细分为二级风险因子,用模糊数表示各风险因子的可能范围,在用AHP方法确定各风险因子的权重之后,将其合成为以模糊数表示的项目风险,并以此模糊数的形状和位置确定项目风险的大小。

C.M.Tam应用模糊数构造AHP矩阵,对项目施工中的安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得出排序后,亦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Prasant kumar Dey应用AHP方法分析了印度石油管线安设项目,指出了项目中风险最大的工件包,再来用决策树方法对应对措施进行了度量和选择。

Hayesetal(1980)提出了处理工程项目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以及风险应对的最早的系统方法。先前的大部分文章主要偏重于风险分析的数学方法。

Kangari & Boyer(1980)将专家系统应用于工程法律风险中以解决不确定的争论,这也标志着风险管理分析环节开始使用专家系统技术。Chapman(1994)要我们留意不受限制的偶然容差在风险上的应用,指出不确定偶然事件会导致人们将其应用于其它的目的.

石晓军,以项目净现值(NPV )为目标,对项目风险因子进行分级识别,确定发生概率及影响程度,并按其相互关系构造影响图(Influence Diagram),在引入上下两级风险因子的相互影响的敏感性这一指标后,计算了项目风险超额报酬率,并以此来衡量项目的取舍。

许登超,采用Delphi方法确定项目的风险因子及其影响程度,然后利用模糊数字将用语言表示的风险因子影响程度转化为模糊数,通过模糊数的合成来反映项目风险的大小,并以此决定项目的优劣。

三、项目风险管理

(1)项目风险

项目风险是指由于项目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本身的不确定性,和项目业主、客户、项目组织或项目的某个当事人主观上不能准确预见或控制因数影响,使项目的最终结果与当事人的期望产生悖离,并存在给当事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2)项目风险的特点

1.项目风险的客观性、普遍性

风险本质上是一种不确定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的主观意识客观存在,在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无所不在。人们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对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进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发生的概率和频率,在一定条件下采取措施来减少风险损失,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虽然不同项目的风险不一样,但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有一定程度的风险,都面临着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普遍地存在于一切项目活动中。

2.项目风险的可变性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风险的质和量是可变的,有些风险会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随着项目的实施又会出现新的风险。特别在大型的项目中,由于项目实施周期长,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多,加上大量风险因素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风险的可变性将更加明显。

3.项目风险的可测性、可控性

项目风险虽是一种不确定性,但人们可以采用某些手段对其发生的概率及其造成的损失做出判断,对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运用一些技术和方法总结项目风险的动态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控制风险发生的条件,减少风险的损失程度,使项目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4.项目风险的相关性

风险的影响往往不是局部的,在某一段时间风险也会随着项目的发展,其影响会逐渐扩大。

5.项目风险的多样性

6.项目风险的阶段性

7.项目风险的突变性

(3)工程项目风险的产生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国家、行业的主管部门对所实施的项目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规划或标准的更新、更改给项目所带来的风险。对这类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首先要保证所实施的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还应密切注意与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可能发生的变化。如调整国民经济计划、产业政策,强行下令已开工的项目下马,或对一些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许多工程业主不得不因此而改变其投资计划,因此,不可避免要遭受重大损失。再者由于政府角色与地位的特殊性,一旦政府换届就有可能导致工程项目发生变更,由此造成工程项目独特的“政治风险”。

2.市场风险

由于产品和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及供需变化,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等因素给项目造成的风险。该风险是竞争性项目最常遇到的风险,对项目的收益影响至关重要。避免或减少该风险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一是前期做好市场调研,把握项目的产品市场和原材料市场的变化趋势;在选择时,注重项目产品的生命周期,避开进入衰退期的项目,选择具有市场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项目,避免市场风险。二是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做好产品市场定位,运用营销策略来降低或化解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减少、降低市场风险。

3.管理风险

指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层决策失误、战略调整等管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风险,是一种人为的风险,具有主观性、可控性,与项目的组织、管理实施有直接联系。

4.财务风险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资金融通、资金周转、利率汇率变化使项目可能发生超投资或资金短缺,或资金流出现问题,给项目造成风险。

5.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人们从事技术工作时,预期可能发生的较为不利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技术风险至少包含五方面的意义:

①技术风险的客观性。不管采用的技术如何适当,对技术效果的预测如何精确,技术活动必然存在风险。

②技术风险的相对性。从风险标的方面来说,技术风险带来的损失有大有小。大的风险可能导致技术开发、实施的失败甚至危及企业生存。

③技术风险的模糊性。技术风险是一种非清晰的概念,导致风险的原因是复杂、多方面的,风险的大小又没有明确的外延。

④技术风险的效用性。对一项具体技术风险的认识和承受不仅与社会经济宏观形势和风险的实际规模等客观因素有关,同时还与决策主体对待风险的心理状态、抗风险能力等主观因素以及技术开发实施产出与投入的比值等效用标准有关。

⑤技术风险的过程性。技术风险存在于技术开发、实施的全过程,只是在不同阶段风险的来源、规模、侧重及后果不同。

6.自然、环境、社会风险

自然风险是指工程项目所在地客观存在的恶劣自然条件,工程实施期间可能碰到的恶劣气候,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周围环境和恶劣的现场条件等因素可能给工程构成的威胁。主要自然灾害有地震、雨雪、台风、暴雨、洪水等。工程项目所处地域的自然条件对项目成本影响很大,自然灾害多发区无疑会加大投资商的风险,即使不发生自然灾害,基于防灾减灾,在设计时也要考虑加固措施,从而增加成本。地下水,孤石等不可预见的地质条件,这些因素常常变成施工单位增加造价的原因。另外工程项目所处地区社会治安、社会风气不良、地方保护主义等也会对项目带来负面影响,如工程材料强买强卖,一些当地没有资质和技术力量的队伍要求分包工程等。

(4)项目管理风险的管理对策

风险管理对策的关键要抓住两点,一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通过事先预控,尽可能避免风险发生;二减少风险的损失程度,控制风险后果不再恶化。针对不同项目、来源和程度的风险其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1.风险预防。减少风险发生的机会或降低风险的危险性,设法使风险最小化。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风险预防。指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杜绝风险发生的可能;减少风险。指在风险损失已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措施以遏制风险势头继续恶化或局限其扩展范围使其不再蔓延,也就是使得风险局部化。

2.风险回避。规避风险,断绝风险的来源。一是消极方法,包括中止项目或推迟项目实施,待风险因素自行消除或改变后再实施,这种对策虽避免了遭受风险损失,但也放弃了投资获利的机会,与项目风险管理的初衷不符,仅适用于灾难性风险和严重风险,在风险损失大且发生频率高或防范风险的代价高,采取其他防范措施得不偿失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二是积极的风险回避方法,根据实施中风险因素的变化和风险评估调整改变原项目方案,消除或减少原方案的风险,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要保证新方案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还有可能是新方案回避了原有的风险又面临新的风险。

3.风险控制。针对可控性风险,采取措施来防止风险发生或减少风险损失,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来降低风险的发生,并将风险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一是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内部预控降低风险;二是对内部措施无法降低的风险通过吸收外资和合作方来分散风险,减少风

险的损失,或把风险控制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4.风险转移。将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一是风险源转移,将项目中风险大的部分转给外部专业化的公司或人员实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二是把部分或全部风险损失转移,向保险公司投保,将风险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或者在合同中通过赔偿条款或保证性条款将风险损失转移给合作方。这种方法仅适用于一般风险或较大风险,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要付出较高的转移成本。

5.风险自留。为获利而值得冒险,或已知有风险,但如采取其他措施,发生防范费用会大于承担风险损失的情况下,可以把风险损失留给自己承担。适用于风险损失小,发生频率高的风险。以上风险对策不是互斥的,可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和风险特性,在技术、人力财力方面可行的情况下选择使用或组合使用,以最小的防范费用获取大的风险收益。总之,风险是项目投资开发的伴生物,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对项目的各风险因素事先排查清楚,并根据实际情况事先采取防范措施,制定防范预案,未雨绸缪,才能有效地降低风险,避免或减少损失,实现投资回报最大化。

四、结论

纵观国内外研究文献,可看出项目风险管理从出现到现在各种领域的项目管理中应用颇广,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经过无数组织的多年实践,结果己经证明了这种管理体系和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风险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这些风险造成工程项目实施的失控现象,如工期延长、成本增加、计划修改等,最终导致项目经济效益降低,甚至项目失败。因此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决定工程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对于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尤为重要。采取引入工程保险、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合同管理、建立风险管理效果评估等多种措施,达到有效控制风险的目标,对投资大、社会经济影响大的重大项目还要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降低风险损失。

参考文献:

[1]中国项目管理网https://www.doczj.com/doc/916898693.html,/

[2] 蒋景楠,迟春洁,杨洪涛. 项目管理.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 余志峰. 大型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和工程保险的研究. 上海:同济大学,2003

[4] 王家远,刘春乐. 建设项目风险管理.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5] 李存斌. 建设项日经济效果风险分析的函数偏导法. 技术经济出版社,2003

[6][美]詹姆斯??刘易斯.项目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7]汪小金等.大学生项目管理通识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8]胡文发.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9]叶晓甦.工程财务与风险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0]郭波等.项目风险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11]沈建明等.项目风险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2]赵铁生.工程项目管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13]黄金枝.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应用.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14] Fairley V. M. Rao. Tuanala. Applying a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RMP) to manage cost risk of EHN transmission line Project,2009

项目管理外文翻译----ERP项目实施成功因素和风险管理

ERP项目实施成功因素和风险管理 参考国外的一些文献资料,一个成功的ERP项目,往往要花费数年时间,数千万美元得以完成。再回头看国内,随着ERP怀疑论的抬头,价格战的兴起,ERP作为一种软件供应商的产品,却有走下神坛趋势。就连ERP界的首领SAP 也推出了Business One产品,价格低于十万。不过,即便ERP软件能做到免费,或如IBM推崇的按需收费的境界,从整个企业实施的角度,考虑到人员、培训、维护、业务重组、二次开发、三次、n次开发,其费用应该也在数百万乃至千万人民币的规模。这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已是不小的数目了。 但是,还是有不少企业怀着美丽的梦想,踏上ERP实施的艰辛之旅。其中又有不少项目以失败告终。而对于那些最后的幸存者,是否就可以还戟入仓,饮酒高歌呢? 事实上,企业在成功实施ERP项目后,将面对较实施前更大的风险。在未来的五到十年中,是否有一个扎实的ERP风险管理机制将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在最初的ERP投资中真正获益。 1998年Thomas H.Davenport在哈佛商务评论发表了名为《将企业放入企业系统》的文章(Putting the entERPrise into the entERPrise system)。该文系统地提出了企业系统,或称ERP系统给企业运作带来积极及消极的引响。同时也直接提出了未来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风险:将整个企业放入企业系统中的风险。 按照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对风险的定义,“风险”是指对项目有利或不利的不确定因素。 项目是“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努力”,项目的“独特性”决定了项目不可能是以与以前完全相同的方式、由与以前完全相同的人来完成的,同时,项目所要创造的产品或服务,以及项目可能涉及的范围、时间及成本都不可能在项目开始时完全确定,因此,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也相应会出现大量的不确定性,即项目风险。本文以下所提到的“风险”是指对项目“不利”的不确定因素。 对项目不利的风险存在于任何项目中,并往往会给项目的推进和项目的成功带来负面影响。风险一旦发生,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导致项目产品/服务的功能无法满足客户的需要、项目费用超出预算、项目计划拖延或被迫取消等,其最终体现为客户满意度的降低。因此,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并采取措施应对风险即风险管理对项目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 项目风险管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风险识别、定性/定量风险分析、风险应对计划编制及风险监控。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识别并记录可能对项目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由于项目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因此风险识别也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项目的开始阶段。风险识别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需要更多系统的、横向的思维。几乎所有关于项目的计划与信息都可能作为风险识别的依据,如项目进度及成本计划、工作分解结构、项目组织结构、项目范围、类似项目的历史信息等。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风险都可以通过风险识别来进行管理。风险识别只能发现已知风险(如:已知项目组织中某一成员能力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或已知未知风险(known-unknown,即“事件名称已知”,如“客户方人员参与力度不足”);而某些风险,由于项目的独特性,不可能在其发生前预知

【免费下载】关于项目风险识别方法的文献综述

《关于项目风险识别方法的文献综述》 一般而言,项目风险管理包含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定量定性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做好风险管理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能够很好的做好风险识别,只有识别出了项目本身存在的所有重要风险,才能确保后续的风险定量定性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能够顺利实施。如果某些重要的风险没有被识别出来,发生了遗漏,那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对于项目本身,项目参与者,项目投资人都将会遭受重大损失。所以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中的基础,没有好的风险识别就不会有好的风险管理,同时一个好的风险识别方法还可以兼顾到风险管理后续的风险定量定性分析过程,即在风险识别阶段就包含了识别和评估两项工作,从而大大节省项目资源,提高项目成功的几率。 笔者认为好的风险识别方法可以大大提升风险管理的实施质量,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始时成功的一半”,作为风险管理的前期过程,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通过对于现有的风险识别方法的研究和比较,可以寻找出一种对于全面识别项目风险和机遇的方法,为提升项目成功的几率创造良好的条件。 风险识别中最常用的方法有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风险核对表,SWOT 分析法,项目工作分解结构,敏感性分析和故障树分析等。风险的范围、种类和严重程度经常容易被主观夸大或缩小,使项目的风险评估分析和处置发生差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任何有助于发现风险信息的方法都可以作为、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公司战略管理论文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研究 一、云南白药公司发展历史及现状 (一)云南白药公司发展历史 云南白药创制于1902年。她不仅凝聚着中华名医曲焕章的心血,也是中华智慧的结晶,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1971年,公司前身云南白药厂正式成立,白药开始了专业化生产。 1993年11月30日,云南白药厂注册为云南白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2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云南省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 1995年,云南白药(散剂)、云南白药胶囊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品种,保护期20年。云南白药酊、膏、宫血宁胶囊和热毒清片被列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 1996年,云南白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改制为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集团获得了企业进出口权。 1999年,云南省医药公司和昆明天紫虹制药厂作为国有优质资产,配股进入云南白药集团,同期云南红塔集团成为云南白药的第二大股东。同年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业”。 1999年12月,集团出资3000万元组建云南白药集团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2000年4月,云南白药集团赞助2000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第27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热心赞助商”称号。云南白药系列产品(胶囊、散剂、气雾剂、创可贴、云南白药酊、膏)被指定为2000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首选疗伤药品。 2000年5月,云南白药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云南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000年5月,云南白药集团成功注册“云南白药”商标,云南白药这一中国著名品牌由阶段性的行政保护上升到永久性的法律保护。 2000年6月,云南白药散剂、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酊、云南白药膏、宫血宁胶囊进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2000年9月,云南白药集团药物研究院正式成立。 2000年10月,胶囊剂,颗粒剂、散剂、片剂、酊剂、气雾剂六个剂型一次通过国家GMP 认证,创造了GMP认证史上的一个奇迹。 至此,云南白药集团已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十余家,集团总资产接近 8亿元,净资产接近4亿,集团汇总性销售收入超过8亿,一跃成为云南省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品牌最优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 (二)云南白药公司经营状况概述 1、产品结构 云南白药的中央产品主要是散剂、胶囊、气雾剂、白药酊、宫血宁胶囊,两翼产品主要有:透皮产品包括白药膏、创可贴、急救包、药妆等;健康产品包括牙膏等,其他产品还包括热度清、田七花精等。 云南白药实施“稳中央、突两翼”的战略,“两翼产品”使企业冲出了发展瓶颈,赢得了奇迹般的崛起。2007年云南白药牙膏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6亿元,高露洁和佳洁士都已经把其列为了中国市场上最为主要的竞争对手。 公司产品以云南白药系列和田七系列为主,共十种剂型七十余个产品,主要销往国内、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并已进入日本、欧美等国家、地区的市场。“云南白药” 商标于2002年2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主要包括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成药、中药材、生物制品、保健食品、化

IT项目管理中项目风险管理分析和心得

《IT项目管理》中项目风险管理分析及心得 电商马超 09501109 一 IT项目管理的简述 1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是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项目具有独特性、一次性、风险性、资源耗用等特性。每个项目都有一个项目发起人。 项目管理的“三项约束”是指项目的运行范围、时间和成本三个维度。 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以实现或超过项目干系人的需要和期望。项目干系人是指参与项目或受项目活动影响的有关各方。 2 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是指为了顺利完成项目而设置的一系列过程,用以确保项目包括且仅包括所有要求的工作。主要过程有项目启动、范围计划、范围定义、范围核实和范围变更控制 范围管理水平的低下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IT项目来说,要实现高水平的项目范围管理,重点要做好用户参与、明确的要求说明以及范围变更管理的程序设置等。 3 项目时间管理 项目时间管理常被引述为项目冲突的主要根源。大多数IT项目超过了时间估计。 时间管理涉及的主要过程包括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历时估算、进度计划制定和进度控制。 赶工和快速跟进是缩短项目进度的两种技术。项目经理及其团队成员在接受不合理的进度计划时必须非常小心,尤其是在IT项目中。 4 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成本管理是IT项目中一个传统薄弱方面。IT项目专业人员必须承认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必须负责提高资源计划、成本估算、预算和成本控制。 成本估算是项目成本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成本估算有几种类型:量级估算、预算估算和最终估算。每种估算类型分别用于项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并具有

不同的精度。建立成本估算有四种基本的工具和技术:类比估计法、自下而上法、参数模型估计法和计算机化的工具。成本估算的主要部分包括目标叙述、范围、假设、成本/收益分析、现金流分析、预算分解和解释或详细依据。 5 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计划编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质量计划编制确认了与项目相关的质量标准且如何满足他们。质量保证包括评估所有项目执行情况来确保项目将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包括监控特定的项目结果来确保他们遵从质量标准,并确认改进全部质量的方法。 IT项目质量提高空间非常大。强有力的领导有助于质量意识的形成。理解质量成本可以刺激质量改进。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能有效提高质量和生产率。发展和遵从成熟度模型能帮助组织系统地提高他们的项目管理过程,从而提高项目的质量和项目成功率。 6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人是组织和项目最重要的资产。因此,项目经理很有必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激励、影响、权力和效率是影响人们更好工作的心理因素。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过程包括组织计划编制、人员获取和团队开发。组织计划编制就是对项目角色、职责以及报告关系进行识别、分配和归档。RAM是定义项目角色和职责的关键工具。 7 项目沟通管理 沟通失败常常是项目——特别是IT项目——成功的最大的威胁。沟通是保持项目顺利进行的润滑剂。沟通计划编制包括信息发送、绩效报告和管理收尾,它需要确定项目干系人的信息和沟通需求。沟通管理计划应该是为所有项目创建的。 绩效报告包括收集和发送有关项目朝预定目标迈进的状态信息。项目团队可以使用挣值分析表和其他形式的进展信息,来沟通和评价项目绩效。状态评审会议是项目沟通、监督和控制的重要一部分。 8 项目风险管理 风险是指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项目由于它们独一无二的本质而具有风险。 风险管理是一项投资,也就是说,风险管理需要花费与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和制定风险减轻计划相关的成本。这些成本必须包括在成本、进度和资源的计划编制中。

工程项目风险及其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工程项目风险及其管理研究 文献综述 风险管理已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得到了一定范围的运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和项目管理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一般工程项目风险起源入手,探讨降低工程项目风险、为工程项目提供安全保障、促使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方法,其目的是寻找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途径。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很大的意义,对此国内外众多学者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有:1984年,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制定的PMBOK将项目风险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与2000年对其进行了修正,足以可见PMI对项目风险的重视。另外 C.B.Chapman教授在《Risk Analysis for Large Projects:Models,Methods and Cases》一书中提出了“风险工程”的概念,改框架的构建弥补了单一过程的风险分析技术的不足。除此之外,国外的众多学者也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而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学者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研究现状如下:王蔚初(2010)中《现代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和管理》中主要对工程项目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进行了综述,着手于项目风险的预测与识别,项目风险的评估与分析,项目风险的应对策略以及项目风险的监控和防范,阐述了有关项目风险管理的各个方面。 张根合,李渊(2010)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初探》中指出,工程项目的启动需要经过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项目计划等步骤,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面对一些变化。因此,如何识别、分析、应对工程项目风险成为需要工程项目参与各方妥善解决的问题。 张晓晨(2010)在《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浅析》中指出,风险管理一直是项目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所以他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项目管理的经验,对项目风险概念、研究现状、及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希望能对广大项目管理人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论文 项目风险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论文项目风险管理论文 基于伙伴关系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摘要: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类风险事件时有发生,提升项目风险管理水平已成为中国工程建设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并且需要项目参与各合作管理共同风险。鉴于伙伴关系模式能最大程度地整合资源,有助于相关组织的革新、学习和提高效率,创建了基于伙伴关系模式的项目风险管理模型。该模型系统地描述了伙伴关系应如何组织风险管理体系以及项目风险管理和评价与激励之间的紧密结合,使项目参与各组织通过资源最优化配置提升项目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伙伴关系;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引言 风险在项目中是普遍存在的,项目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风险管理。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项目以及项目群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种类也越来越多,导致的损失规模更是越来越大,这些都促使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视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与所有参与者(业主、承包商、设计、监理、供应商等)有关,涉及众多组织,如何使这些组织间资源最优化配置是合作管理风险机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国资委也指出,具有上下游产业关系或具有优势互补关系的企业间,要加强产品供应、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合作,形

成战略联盟,实现资源、信息共享。鉴于伙伴关系模式能最大程度地整合建设业资源,有助于相关组织的革新、学习和提高效率[1],有必要建立基于伙伴关系的项目风险管理机制,充分整合项目开发相关各方的资源,以有效提升中国建设业风险管理水平。 一、伙伴关系管理模式 1.伙伴关系的概念。伙伴关系应用于项目实施源自美国,目前主要应用于北美、欧洲、澳洲等地,已有十余年历史。伙伴关系模式是:“两个或多个组织间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旨在为实现特定目标尽可能有效利用所有参与方的资源;这要求参与方改变传统关系,打破组织间壁垒,发展共同文化;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关系应基于信任,致力于共同目标和理解尊重各自的意愿”[2]。从建筑业市场的自身特点来看,引入伙伴关系模式也有其必要性。建筑业产品的品质是由不同的组织决定的,这些组织包括业主、承包商、设计、监理、供应商和运行单位等。如果各组织间缺乏合作,将导致决定项目品质的各个组织的资源难以充分整合。伙伴关系管理模式则可以通过不同层面的措施实现组织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提高项目的实施结果,最终为所有组织带来利益。相对于传统方式,伙伴关系方式可以降低项目造价1.76%,缩短工期约8.99%;在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美国、英国和澳洲的一些工程加入了激励机制,即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些项目实施的结果显示,相对于目标,实际成本降低了8.1%,工期缩短6.94%[3]。

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专业:会计学 课程名称:财务管理理论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任课教师:刘静 开课时间:2014年9月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财务战略是整个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维持企业经营的正常运转以及提高资金运转效率的主要动力,在企业各个发展周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选择以及其与企业盈利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都引起了相关人士的关注。如何发挥企业财务战略在其整个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为企业的长远以及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是企业财务战略在多年研究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借以对企业财务战略相关研究的梳理,进一步不断的深入财务战略在企业各个层面的作用,不断突破财务战略对现有企业发展的影响力,促进企业全面,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企业发展财务战略环境 一.财务战略研究的发展历程 关于企业财务战略的发展渊源是随着企业战略发展而来,基于对企业战略的不断重视以及企业战略中财务分析的重要作用,财务战略才得以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被不断的细化和研究。 美国学者Ansoff 教授(1976)首次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之后,企业战略在企业大局发展中的作用不断的被研究界关注,在之后的14年,Tom Copeland (1990)学者再次指出,公司财务和战略伴随公司管理的不断发展已经在思维和行为上不断的得以融合和发展。[1]在此之后,西方学术界开始了对企业战略中财务战略的研究,财务战略在企业战略中发挥的作用不断的被提到了新的研究层面,关于财务战略的定义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完善。E.F.Harrison 与C.H.John (1985)等在《组织战略管理》一书中将财务战略定义为“企业为配合其发展与竞争战略的实施而须提供的资本结构与资金的计划”[2],。J.A.Pearce和R.B.Robinson(1988)在其《战略管理学》一书中提出了“财务策略”的概念,并指出企业财务策略包括资金筹集、资金分配(投资)与分红、营运资金管理三大方面[3]。我国学者杨学义, 武笑坷(2009)指出,广义的财务战略包括资金的筹集战略和所筹资金的管理战略, 狭义的财务战略仅指筹资战略, 包括资本结构、筹资来源和股利分配等政策。[4]之后随着对财务战略定义的越来越广泛

项目风险管理答案分析

项目风险管理 1.答案:D 解释:负责人就是风险应对者,做风险应对规划时,需要负责人计划应对措施。 参考:PMBOK2004 CH P219。 2.答案:D 解释:制定备选方案(替代活动),是在风险发生前,计划的当风险发生时如何应对。属于应急计划。 3.答案:A 解释:风险管理,首先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 4.答案:B 解释:选项A是风险管理规划完成的;选项C在风险识别时完成,选项D用于风险定量分析过程,这三个选项都在风险应对规划前,都不是风险应对计划的目的。 参考:PMBOK2004 CH P216。 5.答案:D 解释:效用函数,把人分为三种:风险追随、风险回避、风险中立者。 6.答案:C 解释:风险量化过程,就是对风险事件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就风险分配一个数值。选项A 和B都是风险识别过程;选项D是风险应对规划过程。 参考:PMBOK2004 CH P211。 7.答案:C 解释:Workaround plan不是风险识别过程的输入,权变措施在未知的风险发生时被创建。参考:PMBOK2004 EN P247 CH P360 11.2.1 P380 权变措施的定义。 8.答案:A 解释:本题问得是针对下面哪项内容的一个回顾有助于帮助识别某项目的风险,选项A是风险识别过程的输入属于组织过程资产的一部分。 参考:PMBOK2004 EN P247 CH P205 11.2.1.2 P85 4.1.1.4

9.答案:A 解释:风险识别过程的一个输出是:风险注册表Risk register;选项B 风险事件期望值是风险识别的产物;选项C是风险监控过程的输出;选项D是风险应对规划过程的产物。参考:PMBOK2004 EN P239 CH P207。 10.答案:C 解释:在风险应对规划过程中,采用风险接收的应对策略时的例子:选项C,不改变项目管理计划或者没有能力选择其他风险应对策略;选项B属于风险减轻的例子,选项D属于风险转移。选项A不太理解。 参考:PMBOK2004 EN P262 CH P218 11.5.2.3。 11.答案:B 解释:为了获得项目成功,从始至终都需要考虑风险的管理问题。 12.答案:D 解释:在采用风险转移这种应对策略时,通常需要为负责风险的一方支付保险费。 参考:PMBOK2004 EN P262 CH P218 11.5.2.1。 13.答案:A 解释:风险应对策略(针对负面的风险或威胁):回避、转移、接收、减轻。 参考:PMBOK2004 EN P261 CH P218 11.5.2.1。 14.答案:D 解释:风险评估:确定某一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和结果对项目的影响的过程。 15.答案:D 解释:改变原来的计划,让开风险,这属于采取了回避的风险应对措施。 参考:PMBOK2004 CH P217。 16.答案:A 解释:通过判断项目的整体风险级别,有助于做出对某项目继续进行或取消的决策。其他选项是团队内部人员执行的。 参考:PMBOK2004 CH P216 11.4.3。 17.答案:C 解释:后备计划的使用时机:当风险产生的影响比预计的要大、或执行对策没有达到效果的

项目管理文献综述

------------------------------------------------------------------------------------------------------------------------------- ------------- 关于项目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 一、引言 项目风险管理是为了最好地达到项目的目标,识别、分配、应对项目生命周期内风险的科学与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其理论和实践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可以被认为是使潜在机会或回报最大化、使潜在风险最小化。 二、风险管理理论国内外研究 1.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风险管理作为系统科学产生于本世纪初的西方工业化国家。比较系统的风险管理理论源于美国。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首先倡导风险管理,其后以学术会议及研究班等多种形式集中探讨和研究风险管理问题,但在这段时间内,风险管理的内容和范围都是十分狭窄的。1955至1964年,诞生了现代学术性和职业化的风险管理,此后,对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专业化、风险管理己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70年代中期风险管理方面的课程及论著数量大增,全美大多数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普遍开设风险管理课程,RIMS开始建立欧洲及亚洲风险管理团体之间的联系,这导致全球性的风险管理专业联合体的形成,风险管理开始进入全球化阶段。在西方发达国家,各企业中都相继建立了风险管理机构,专门负责风险的分析和处理方面的工作。美国还成立了全美范围的风险研究所和RIMS等专门研究工商企业风险管理的学术团体。1983年在RIMS 年会上,各国专家学者经过广泛深入的讨论,通过了“危险性风险管理101准则”,作为各国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1986年10月在新加坡召开的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表明:风险管理已经走向全球,成为全球范围的国际性运动。 ---------------------------------------------------------精品文档---------------------------------------------------------

项目风险管理分析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文档含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原文: Project Risk Analysi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About this compendium This course compendium is to be used in the course “Risikostyring is projector”. The focus will be on the following topics: ? R isk identification ? Risk structuring ? Risk modeling in the light of a time schedule and a cost model

? Risk follows up We will also discuss elements related to decision analysis where risk is involved, and use of life cycle cost and life cycle profit models. The course compendium comprises a large number of exercises, and it is recommended to do most of the exercises in order to get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s and methods described. A separate MS Excel program, pRisk.xls has been developed in order to assist numerical calculations and to conduct Monte Carlo simulation. 1.2 Definitions Aleatory uncertainty Variation of quantities in a population. We sometimes use the word variability rather than aleatory uncertainty. Epistemic uncertainty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and observable quantities in particular. Dependenc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equences of the activities in a project. Observable quantity A quantity expressing a state of the “world”, i.e. a quantity of the p hysical reality or nature, that is unknown at the time of the analysis but will, if the system being analyzed is actually implemented, take some value in the future, and possibly become known. Parameter We use the term parameter in two ways in this report. The main use of a parameter is that it is a quantity that is a part of the risk analysis models, and for which we assign numerical values. The more academic definition of a parameter used in a probability

项目风险管理论文范本

天津大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天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办学点项目管理专业(可不填)班设计(论文)题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研究 完成期限: 自2011年7 月 3 日至2011 年9月30 日止 指导教师高喜峰 办学点负责人陆培毅 批准日期2011.7.3 学生张三 接受任务日期2011.7.3 注:1. 本任务书一式两份,一份院或系留存,一份发给学生,任务完成后附在说明书内。 2.“检查人签名”一栏和“指导教师批准日期”由教师用笔填写,其余各项均要求打印。

一、设计(论文)原始依据(资料) 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之中,人们创造财富和社会福利的途径与方式已经由过去重复进行的生产活动为主,逐步转向了以项目开发和项目实施活动为主的模式。而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创新的、一次性的并涉及到许多关系与变数的过程,是一个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的过程,从而使得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控制这些风险,就会给项目带来各种不同程度的损失。可以说,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事件和问题的处理。 就建设工程项目来说,与其它行业相比,建设工程项目由于投资大,工期长,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工程建设投资方会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各种风险,从最初的项目投资评价到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通常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耗时较长的设计和建造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大量不同专业人员的参与,并涉及对一系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活动的协调。此外,这一复杂过程还受到大量外界及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加防范,就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建设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时采取何种形式的组织结构,采取何种风险管理模式,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如何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控制风险和监督风险才能使投资企业更好的管理风险、驾驭风险,对于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风险管理(包括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也导致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与管理还很不完善。这也说明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进而推动我国建设工程的更快发展。同时也为其他相关企业的风险管理通过借鉴。

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项目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的过程,因为这一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一次性的、创新性的并且涉及许多关系与变数的过程。 项目风险管理是为了最好地达到项目的目标,识别、分配、应对项目生命周期内风险的科学与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其理论和实践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可以被认为是使潜在机会或回报最大化、使潜在风险最小化。 针对当前我国工程建设中,对风险认识和估计不足,在建设过程中又没有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等情况。本文着重从风险的认识、特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介绍了它的基本概念及其常用的几种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和监控的方法,提出控制风险的对策措施。 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是指由于项目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本身的不确定性,和项目业主、客户、项目组织或项目的某个当事人主观上不能准确预见或控制因数影响,使项目的最终结果与当事人的期望产生悖离,并存在给当事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工程项目风险的产生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国家、行业的主管部门对所实施的项目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规划或标准的更新、更改给项目所带来的风险。对这类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首先要保证所实施的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还应密切注意与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可能发生的变化。如调整国民经济计划、产业政策,强行下令已开工的项目下马,或对一些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许多工程业主不得不因此而改变其投资计划,因此,不可避免要遭受重大损失。再者由于政府角色与地位的特殊性,一旦政府换届就有可能导致工程项目发生变更,由此造成工程项目独特的“政治风险”。 2.市场风险 由于产品和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及供需变化,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等因素给项目造成的风险。该风险是竞争性项目最常遇到的风险,对项目的收益影响至关重要。避免或减少该风险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一是前期做好市场调研,把握项目的产品市场和原材料市场的变化趋势;在选择时,注重项目产品的生命周期,避开进入衰退期的项目,选择具有市场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项目,避免市场风险。二是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做好产品市场定位,运用营销策略来降低或化解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减少、降低市场风险。 3.管理风险 指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层决策失误、战略调整等管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风险,是一种人为的风险,具有主观性、可控性,与项目的组织、管理实施有直接联系。 4.财务风险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资金融通、资金周转、利率汇率变化使项目可能发生超投资或资金短

企业战略管理论文

企业战略管理论文——浅谈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 ——浅谈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综观国内外迅速发展壮大的企业与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同时存在,优胜劣汰,两极分化十分明显。中小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战略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战略管理是着眼长远,为适应企业内外形势而作出的总体性规划。战略管理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衰与亡。它指明了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的生存态势和发展方向,进而决定了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和竞争方式。 关键词: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创新战略分析战略定位 所谓企业战略,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为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总体的、长远的谋划与对策它具有全局性——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需要规定企业的总体行为;纲领性——规定着企业的目标、重点、措施,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纲要;长远性——为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开拓未来的前景;竞争性——为谋求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同竞争对手争高低;应变性——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适时加以调整,以适应变化后的情况企业战略是企业发展和拓业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针它应该根据企业拥有的资源情况,企业的产品、技术、信息优势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他一般应包括:发展方向战略、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战略、企业文化战略、市场

竞争战略、人才管理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等等企业战略一般应随企业资源优势的变动而变动 没有战略的企业,其生命力是短暂的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反之,一个企业在战略定位上不准,那么,企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一撅不振,导致破产从一定意义上说,今天的企业已进入了战略竞争的年代,企业战略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中心问题,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因此,如何在激烈动荡的市场竞争中,制定和执行正确的企业战略,已经成为决定企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 一、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战略制定和执行方面的技能 我国有些中小企业缺乏战略思想,对什么是战略、战略对企业有什么价值认识不足,认为战略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因此短期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目标。但更多的企业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活动的频繁和自身认识的提高,也逐渐认识到了战略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由于自身能力的原因,对制定什么样的战略、如何制定战略以及怎样有效地执行战略等问题缺乏认识。很多中小企业把企业赢利当成企业的战略目标,但对挣哪方面的钱、挣谁

建设项目风险管理论文

关于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文献综述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郁锋君(05107327) 摘要:现代工程项目往往具有规模大、技术新颖、结构复杂、持续时间长、参与单位多等特点,这些特点导致了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在这种情况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就显的十分重要,如何分析风险、提出对策、提出管理制度,本文将总结性地进行叙述。 关键字: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正文: 第一部分文献摘要 ①郑文选在《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里指出:“风险管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它是分析和处理由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包括风险的辩识、风险的估计及风险的控制。”“风险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技术风险、设备质量风险和可靠性工程问题,而关于风险评价的量度及定量分析的技术方法很少,因此,风险管理仍是一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学科。” ②王玉娥、黄泽鹏在《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分析与防范》中指出:“风险有以下两种定义:①风险就是与出现损失有关的不确定性;②风险就是在给定的情况下和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 ③杨存义在《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现状及防范措施》中指出“我国的工程风险管理水平低下,相关法规措施相对滞后,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建设各方对建立工程风险意识淡薄。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在建筑企业和金融业中缺乏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商业银行对政策性贷款投资的工程项目没有必须进行投保的要求,投资主体虽然从所有制结构上发生了变化,但提高工程风险意识依然不强,未能从工程风险管理人手,降低和转移风险条件。二是担保市场尚未建立。银行虽然开展了一些保函业务,但在建筑业中的各类保险业务开展较欠缺,险种、保单形式单一,缺乏建筑业特点,不能适应工程担保需要,难以提供工程风险管理的必备条件。三是缺乏中介代理机构。” ④赵根山在《浅议我国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推行和完善》中指出:“风险是指对未来收益和损失的不确定性。它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大的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就会给国家、地方和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工程建设属于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其自身具有的特征决定了它比一般项目具有更大的风险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树立诚信守法的社会风气,对维护和推进建筑业和相关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⑤J.H.M.T ah and V.Carr在《KNOWLEDGE-BASED APPROACH TO CONSTRUCTION PROJECT RISK MANAGEMENT》中指出:“Many

项目风险管理论文综述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文献 一、引言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被认为是项目管理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我国的许多项目中,由于没有风险意识而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同样,风险和盈利是同时存在的,通常风险大的工程项目才有较高的盈利,降低风险的目的就是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以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样,风险管理就成为项目管理的重点之一,风险管理从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一个工程投资项目的盈利收入,是一门需要我们大力研究的一门管理应用学科,对风险管理有着深刻的认识也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王月明、卿本姚,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 (02) 风险管理的概念可以从经济学、保险学、风险管理学等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定义。其中学术界较为普遍接受的有以下定义: (1)风险就是与出现损失有关的不确定性; (2)风险就是在给定的情况下和特定的时间内,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目前,工程风险管理专家对工程项目的风险定义为:工程项目风险是指所有影响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的集合。当定量的评价建设工程风险时,会出现风险与概率、潜在的损失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p,q) 其中R表示风险量;p表示风险发生的概率,q表示潜在的损失。在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中,多数情况是以离散情况来定量表示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及其失,因而,风险量R相应的表示为 p1 q1 p2 q2 p3 q3 ........... p n q n (1,2,3 表示风险事件的数量) 2、《工程项目管理》,陆惠民、苏振民、王延树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因此,风险管理比不可少。 所谓风险管理(),就是人们对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辨认、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即在主观上尽可能做到有备无患,或在客观上无法避免时亦能寻求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从而减少意外损失或化解风险为我所用。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师指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包括发包方、承包方和勘察、设计、监理咨询单位等在工程项目的筹划、勘察设计、工程施工以及竣工后投入使用各阶段采取的辨认、评估、处理工程项目风险的措施和方法。 3、《试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王力颖,中国外资2010 (02)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投资多、技术要求高、系统复杂的生产消费过程,与此相对应.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也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动态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符合一般管理逻辑的连续过程。其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三方面内容。1、风险分析与识别的方法: (1)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本质上是一幢反馈匿名函询法。其作法是,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争得专家的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在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到得到稳定的意见。它有区别于其他专家预测方法的是匿名性,多次反馈,小组统计回答。 (2)技术分析法 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用来确定项目内部的优势()、劣势()和项目外部的机会(啪、威胁(),从而将工程项目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 此外,风险分析与识别还有核对表法、头脑风暴法、敏感性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等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