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ltaOS的显控系统的开发
- 格式:pdf
- 大小:313.62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COTS的飞行模拟器快速原型系统开发
郑淑涛;黄其涛;靳军;韩俊伟
【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年(卷),期】2009(0)S1
【摘要】基于商用货架产品(Commercial Off-The-Shelf)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开发飞行模拟器的快速原型系统。
根据对原型系统基本组成的分析,采用商用货架硬件组建了基于以太网和CAN总线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降低了硬件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和升级换代能力。
根据原型系统的软件功能,确定了高效的商用开发软件,支持快速控制原型的Matlab/Simulink和RT-LAB的采用,不仅实现了复杂的飞行系统和操纵负荷系统软件的快速开发和调试,而且提高了系统开发效率,缩短了开发周期。
最后结合开发的原型系统说明了采用COTS的优越性。
【总页数】7页(P279-285)
【关键词】飞行模拟器;原型系统;商用货架产品;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快速控制原型【作者】郑淑涛;黄其涛;靳军;韩俊伟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9
【相关文献】
1.基于OMT的快速原型法及其在决策支持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J], 孙龙清
2.基于快速原型的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开发 [J], 李军伟;葛金龙;邱今胜
3.基于知识重用的火炮快速设计原型系统开发 [J], 羊柳;徐亚栋;顾晓艳;张学飞
4.基于快速原型的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平台 [J], 陈文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WPF技术的典型工业检测系统上位机软件显示模块的开发作者:何英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第18期摘要:对于一个典型工业检测系统上位机软件显示模块的开发,一般使用Visual Basic、Delphi、Visual C++、C# Windows Form等开发工具。
该文分析了微软新推出的WPF技术,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开发显示模块的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且用户图形更加美观漂亮。
关键词:显示模块;WPF;二维图形;三维图形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8-4985-02The Display Module Development of Typical Industrial Measurement System upper Computer Software by Using WPFHE Ying(Jiangxi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Nanchang 330000,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display module of an ordinary industrial measurement system upper computer software, Visual Basic、Delphi、Visual C++、C# Windows Form and so on are commonly used. WPF technology come up with Microsoft Company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It is more convenient to develop two dimensional graphs and three dimensional graphs by using WPF technology. And the user interface is more beautiful.Key words: display module; WPF; two dimensional graphs; three dimensional graphs对于一个典型工业检测系统上位机软件的显示模块来说,Visual Basic、Delphi、VisualC++、C# Windows Form等开发工具都能满足其开发需求,本文讨论了微软新推出的一种WPF 技术,借助该技术,可以更美观快捷地实现典型工业检测系统上位机显示模块的开发。
delphi 开发linux桌面程序实例Delphi是一种强大的集成开发环境(IDE),用于开发Windows平台的应用程序。
然而,随着Linux操作系统的广泛应用和用户对跨平台应用的需求,将Delphi 应用程序移植到Linux平台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Delphi来开发Linux桌面程序,并提供一些具体示例。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开始编写Delphi程序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确保已经安装了具有Linux支持的最新版本的Delphi或RAD Studio。
然后,我们还需要安装一个适用于Linux的编译器。
在这里,我们推荐使用Free Pascal 编译器,因为它是一个开源的编译器,提供了对Linux平台的支持。
第二步:创建新项目在Delphi的IDE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文件”>“新建”>“项目”来创建一个新的Delphi项目。
在“新建项目”对话框中,我们选择“应用程序”类别,并在“模板”列表中选择“窗体应用程序”。
然后,我们可以为项目选择一个合适的名称,并选择保存的位置。
第三步:设计用户界面在Delphi的IDE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可视化设计器来设计我们的用户界面。
我们可以通过拖放操作将各种控件(如按钮、文本框和标签等)放置在窗体上,并通过调整它们的属性来定义它们的行为和外观。
此外,Delphi还提供了丰富的组件库,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构建功能强大的用户界面。
第四步:编写代码一旦我们设计完成了用户界面,我们就可以开始为我们的应用程序编写代码了。
在Delphi中,我们可以使用Object Pascal语言来编写代码。
Object Pascal 是一种基于Pascal语言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它结合了Pascal的简洁性和面向对象的强大功能。
我们可以在Delphi的事件处理程序中编写代码,这些事件处理程序会在用户与应用程序交互时被触发。
例如,我们可以为一个按钮的“点击”事件编写代码,以便在用户单击按钮时执行特定的操作。
0 引言OPC技术的产生为应用软件和现场设备提供了通用的接口标准,在OPC出现以前,应用程序开发商(DCS厂商)需要不断地开发这些设备的驱动程序,不但带来了大量重复性劳动,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应用OPC技术可以很方便的建立第三方设备与DCS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Kepware软件实现DeltaV DCS 系统与西门子S7-300设备的实时数据通讯。
该项目方案是将西门子S7-300 PLC设备通过Kepware OPC服务器软件中的Siemens TCP/IP Ethernet驱动协同工作,使用TCP/IP Ethernet协议在Kepware和西门子S7-300 PLC之间交换数据。
再通过DeltaV系统提供的OPC Mirror软件可进行OPC DA协议通讯,实现远程数据实时监控采集需求。
1 DeltaV DCS数据采集技术1.1 OPC标准协议框架在DeltaV系统中的应用DeltaV系统工作站的OPC服务器通过OPC DA协议规范周期性地将现场实时数据存放至数据库中。
DeltaV系统运行过程中周期性地从OPC实时数据库取得现场实时数据,经过控制运算后执行输出至现场设备,达到数据采集与控制目的。
DeltaV系统提供了无缝通讯连接的软件OPC Mirror,基于标准的Client-Server(C/S)结构,通过该软件可以实现两个或多个OPC Server数据互通,以连接不同厂商间符合OPC技术协议标准的多控制系统。
OPC Mirror在多控制系统中连接OPC服务器,实现数据在系统间的双向传输。
1.2 DeltaV DCS系统数据采集环境本项目采用Emerson公司DeltaV DCS系统,在OPC服务器上安装OPC Mirror模块,在对接外部设备的LAN网上的PC工作站上安装OPC Remote实现服务器数据端OPC Server与远程OPC数据采集站OPC Server间的通讯。
禾麦多媒体显控系统
(RemoteServer)节目支持类型、制作注意事项
一.媒体类型
1.视频文件添加
支持所有常见视频格式,较于其他格式类型,(avi、mpg、wmv)格式类为稳定性最高的视频格式类型。
注意事项:视频文件需为处理之后的常规格式。
切勿使用简单拍摄文件,将会影响画面播放效果及稳定性。
2.Flash文件添加
常规文件,较其他类型文件,制作精美Flash需专业人员。
3.胶片文件
详细制作请查看《PPT正常制作方法》
4.图片文件
二、制作尺寸
1.横屏:16:9,16:10,参照此比例可用于42寸、50寸屏皆可。
2.竖屏:10:16,9:16(参考1080*1920)分辨率越高越清晰。
dolphinscheduler二次开发案例一、背景DolphinScheduler是一款高性能的分布式调度任务和作业执行系统,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和处理等领域。
为了满足用户更多的定制化和扩展需求,DolphinScheduler提供了二次开发接口。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DolphinScheduler的二次开发案例,旨在通过自定义插件实现任务的监控和报警功能。
二、开发环境与工具2. 开发语言:Python3. 开发工具:PyCharm、Jupyter Notebook等三、二次开发需求用户希望在DolphinScheduler中增加自定义任务的监控和报警功能,以便实时了解任务执行状态,并在任务出现异常时及时报警。
四、开发过程1. 定义插件接口:根据DolphinScheduler二次开发文档,定义插件接口,包括任务状态监控和报警功能所需的方法和参数。
2. 实现监控功能:编写Python代码,利用DolphinScheduler提供的API,实时获取任务执行状态,并在Jupyter Notebook中展示。
同时,将监控结果保存到数据库中,以便后续分析。
3. 实现报警功能:编写代码实现报警功能,当任务出现异常时,通过邮件或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户。
为了提高报警准确率,可以结合监控结果和历史报警记录进行分析,提前预警潜在问题。
4. 集成到DolphinScheduler:将监控和报警功能的代码集成到DolphinScheduler中,通过配置文件进行参数设置,并测试确保功能正常。
5. 优化与完善: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不断优化和改进插件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五、案例总结通过本次二次开发案例,实现了在DolphinScheduler中增加自定义任务的监控和报警功能,满足了用户需求。
通过代码实现监控和报警功能,可以实时了解任务执行状态,并在任务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用户,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和质量。
此外,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插件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信息化纵横》 2009年第18期7欢迎网上投稿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采用图形界面对被控对象实施控制具有结构清晰、操作方便、界面友好等优点。
但目前工业控制等领域采用的图形控制界面开发平台多为通用的组态软件,这种图形控制软件依赖Windows 平台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在工作环境恶劣、可靠性要求高的系统中应用较少。
实时操作系统是专门用于实时控制的一类操作系统,相比于常用的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大多拥有微内核,并且通过对结果返回的时间限制来实现程序运行的可预测性,因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近年来,随着实时操作系统在一些可靠性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领域的成功应用,实时操作系统得以快速发展。
为适应硬件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各大实时系统开发商都开发出适合该系统的图形控制界面,如VxWorks 的WindML 和QNX 的PhAB。
本文在船舶动力装置控制系统设计中,以QNX 实时操作系统为基础,研究了图形控制界面设计的特点,设计了系统控制程序。
1 图形界面开发环境PhAB(Photon Application Builder)是QNX 集成开发环境(QNX Momentics IDE)附带的图形界面编辑器。
PhAB 承接了QNX 微内核和可优化裁减的优点,使用PhAB 编写出的系统除用于核心内存保护的微内核和一些必要的核心管理器之外,其他功能都是可选择的。
这种设计不仅保证了作为实时系统的高可靠性和实时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使用PhAB 所开发的图形界面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1]。
PhAB 采用所见即所得的控制界面开发模式,并带有常用控件数据库,在控制界面设计时可以直接在界面编辑区域创建工作控件并进行所需设置,而无需程序编写。
基于QNX 的控制界面和程序设计支持主机——目标机的开发模式,主机用于界面和程序的设计编写,目标机用于运行编译好的程序。
主机可以是装有Windows 或Linux 等常用操作系统的PC,且支持多人同时对同一系统进行开发。
基于ucGUI多任务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开发吴建鲁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江苏连云港 (222006)E-mail:wujianlucool2006@摘要:图形用户界面是人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一种操作方式,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推广和用户的使用效率。
针对嵌入式系统中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的广泛需求,本文介绍ucos-II 和ucGUI在S1C33209上的移植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ucGUI多任务系统中图形用户界面的开发。
关键词:ucos-II; ucGUI; 移植;图形用户界面1 引言与命令式用户界面(Command Line Iser Interface)不同,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不需要用户通过输入专业性很强的抽象命令来操作计算机,而代之以窗口、图标、菜单等直观的图形或图标,再加上可以控制光标移动的指示装置来完成数据和控制命令的输入,从而实现对计算机的交互式操作。
由于这样的用户界面不需要记忆专门性很强的控制命令并且非常直观易懂,图形用户界面受到了普遍的欢迎[1]。
ucGUI是Micrium公司出品的一款针对嵌入式系统的开放源代码的优秀图形软件,它为任何使用LCD图形显示的应用提供高效的独立于处理器及LCD控制器的图形用户接口。
适用于单任务或是多任务系统环境,并适用于任意LCD控制器和CPU下任何尺寸的真实显示与虚拟显示。
架构基于模块化设计,由不同的模块中的不同层组成。
采用100%的标准C代码编写,由一个LCD驱动层来包含所有对LCD的具体图形操作,ucGUI可以在任何CPU上运行。
在ucGUI单任务系统中,程序顺序的执行,一个软件单元的反应时间依赖于这个系统中所有其他单元的执行时间,实时行为变得极为有限。
为了增强实时性,采用ucGUI多任务系统,使用开放源代码ucos-II实时内核,把应用程序分割成不同的部分运行在不同的任务中,具有不同的优先级。
这样,任务的实时行为只受运行在更高优先级的任务影响,系统的实时性得到极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