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资料】上海市杨浦区2017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

【中小学资料】上海市杨浦区2017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

【中小学资料】上海市杨浦区2017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
【中小学资料】上海市杨浦区2017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

2017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公元前221年,秦朝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大一统。换种历史时间表述,此事发生在()

A.公元前3世纪前期 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前2世纪前期 D.公元前2世纪后期

2.“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这些古代盛世的称呼中都含有()A.谥号 B.年号 C.国号 D.庙号

3.根据提示,图中的“?”处应填上()

A.三公九卿制度 B.郡县制度 C.内外朝制度D.布衣将相之局

4.在中国古代,作为一种怀柔远人和展示天朝威仪的对外贸易活动是()

A.朝贡贸易 B.全球贸易 C.边境贸易 D.民间贸易

5.元朝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和台湾实行管辖,分别设置了()

A.中书省、伊犁将军 B.驻藏大臣、台湾府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6.历史事件的发生存在因果关系。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发端B.蒙古西征﹣﹣北宋王朝灭亡

C.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发生D.工业革命﹣﹣德意志宗教改革

7.如图是某学校的历史研究小组收集的材料,可以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B.杰出的君主康熙大帝

C.康乾时期的君主专制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8.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移民禁令再度被冻结。美国夏威夷州一名联邦法官裁定:“新移民禁令涉嫌宗教歧视违反宪法,在全国范围内暂停执行”。据此反映出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法律至上,法官有裁判权B.权力分散,相互制约平衡

C.相互扯皮,办事效率较低D.政党体制,总统难有作为

9.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下列图表直接表现的是()

A.生活方式的变化B.思想观念的变化

C.社会关系的变化D.产业结构的变化

10.在近代中国呼吁“史界革命”,倡导建立新史学,重写中国史的史学家是()A.章学诚B.刘知幾C.梁启超D.蔡元培

11.“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这本著作是()

A.《政府论》B.《论法的精神》C.《社会契约论》D.《共产党宣言》

12.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我的胞兄香港(岛)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啊,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其中的“香港(岛)”和“九龙”被英国割占分别是通过()

A.《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13.如图所示分歧与矛盾引发了()

A.美国南北战争 B.德国王朝战争

C.日本倒幕运动 D.俄国农奴制改革

14.老舍名剧《茶馆》中人物李三:“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了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 材料中的“大改良”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二次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5.“世界工厂”、“日不落帝国”被普遍作为大英帝国的别称,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16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

16.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它发生于()

A.上海 B.北平 C.沈阳 D.南京

17.苏联解体后,关于十月革命期间攻打东宫的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要厘清这段历史的真相,下列资料较为可信的是()

①前苏联的档案

②电影《列宁在十月》

③亲历者的日记

④冬宫博物馆的导游词。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8.二战后,美苏关系由盟友走向对抗,其根源是()

A.消灭法西斯的共同目标已经实现

B.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

C.相互争夺彼此的势力范围和地区

D.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

19.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农民订立把土地分到户、实行包干到户的合同书。此事开启了()

A.农业合作化运动B.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二战后,建立美元的国际信誉、催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金融机构的是()

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唐诗宋词中的历史

最近,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成了“网红”。她在2017年2月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凭借不俗的实力成为第二季总冠军。诗词大会的火爆激发起同学们对古代诗词的热爱和古老文明的向往。“词言情,诗言志”……唐诗宋词中体现了作者的情怀也反映了时代的面貌。

材料一:《出塞二首》

【作者】王昌龄【朝代】唐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材料二:《满江红?写怀》

【作者】岳飞【朝代】南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问题:

(1)两段诗词中的“胡”各指什么少数民族?

(2)历代中原王朝采用的民族政策不尽相同,衍生出了一系列典型事件,请完成下列表格中左右两列信息的匹配。

(3)唐宋时期为何形成诗词发展的高峰?i。

22.上海与社会转型

“中国历史一百年看上海”,上海历史见证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历程。下列是研究上海现代化的史料,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题:

(1)请判断史料的属性:

①上述史料中属于非直接史料的是:

②上述史料中属于文献史料的是:

③上述史料中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④上述史料中兼具文献与实物性质的是:

(2)某学者要研究下列课题,请帮助他选择最佳参考资料。

①研究上海租界史:

②研究上海近代民族工业:

③研究上海与洋务运动的关系:

④研究西学在上海的传播:

(3)依据材料,你如何认识上海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23.史家论改革

材料一:“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二:“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结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他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奏效,他才使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材料三:“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

﹣﹣陈恭禄《中国近代史》(民国二十四年,商务印书馆版)问题:

(1)写出上述历史学家笔下改革的名称。

(2)依据材料,概括上述三场改革的特点。

(3)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近现代改革的看法。

2017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公元前221年,秦朝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大一统。换种历史时间表述,此事发生在()

A.公元前3世纪前期 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前2世纪前期 D.公元前2世纪后期

【考点】15:秦朝统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秦朝统一的时间.要求学生结合公元纪年的基础知识来回答.【解答】A.公元前三世纪是从公元前299年到公元前200年.数字越大,年代越早.选项错误.

B.公元前三世纪后期符合材料的时间.

C.公元前二世纪,和材料不符合.

D.选项时间与材料时间不符.

故选B.

2.“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这些古代盛世的称呼中都含有()A.谥号 B.年号 C.国号 D.庙号

【考点】ZA: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材料中贞观、开元、康熙、乾隆都是皇帝的年号,结合选项进行选择筛取.

【解答】A、帝王、诸侯等死后根据其功绩给予的称号,排除;

B、材料中涉及的是古代皇帝的年号,排除;

C、国号指的是唐宋元等等,排除;

D、庙号指的是太宗、太祖之类的称谓,排除.

故选B.

3.根据提示,图中的“?”处应填上()

A.三公九卿制度 B.郡县制度 C.内外朝制度D.布衣将相之局

【考点】1F:汉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要求学生结合汉武帝时期中央官制设置的内容来分析材料.

【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到汉武帝时期的中央官制是内外朝制,来加强君主专制,三公九卿制是内朝内外朝制度的一部分,属于外朝.选项表述不完整.

B.郡县制是地方官制不是中央官制.

C.汉朝中央官制是内外朝制度选项符合材料.

D.布衣将相之局不是官制,而是汉朝初期中央机构设置体现出来的特征.

故选C.

4.在中国古代,作为一种怀柔远人和展示天朝威仪的对外贸易活动是()

A.朝贡贸易 B.全球贸易 C.边境贸易 D.民间贸易

【考点】2U: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分析】解答本题的依据是正确阐释朝贡贸易、全球贸易、边境贸易、民间贸易的内涵.【解答】A.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

B.结合所学知识,全球贸易出现于新航路开辟后,这与题干中“中国古代”不符.

C.结合所学知识,边境贸易是指边境地区,在一定范围内边民或企业与邻国边境地区的边民或企业之间的货物贸易.

D.民间贸易与题干所给材料中“展示天朝威仪”不符.

故选A.

5.元朝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和台湾实行管辖,分别设置了()

A.中书省、伊犁将军 B.驻藏大臣、台湾府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考点】1J: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地方官制的设置情况,要求学生结合元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事实来分析材料.

【解答】A.伊犁将军是清朝设置的机构.

B.台湾府也是清朝才设置机构.

C.伊犁将军是清朝设置的管理新疆地区的机构.

D.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方事务,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事务.

故选D.

6.历史事件的发生存在因果关系。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发端B.蒙古西征﹣﹣北宋王朝灭亡

C.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发生D.工业革命﹣﹣德意志宗教改革

【考点】87:启蒙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于17世纪兴起于英国,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潮.【解答】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发生起了推动作用,故C正确;

ABD因果关系错误,排除.

故选C.

7.如图是某学校的历史研究小组收集的材料,可以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B.杰出的君主康熙大帝

C.康乾时期的君主专制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考点】V7:康熙帝的评价.

【分析】材料中中俄、台湾、伊犁将军、驻藏大臣,都反映的是与维护国家统一有关的信息点,结合该点对选项进项判断.

【解答】A、1727年,历史时间段不属于清朝前期,排除;

B、驻藏大臣设立事件是乾隆时期,排除;

C、材料主要涉及的是国家政权的巩固,排除;

D、材料中的伊犁将军、驻藏大臣设立,以及台湾度设立等信息,均反映的是巩固统一的举措,正确.

故选D.

8.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移民禁令再度被冻结。美国夏威夷州一名联邦法官裁定:“新移民禁令涉嫌宗教歧视违反宪法,在全国范围内暂停执行”。据此反映出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法律至上,法官有裁判权B.权力分散,相互制约平衡

C.相互扯皮,办事效率较低D.政党体制,总统难有作为

【考点】6J:美国三权分立的代议制.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三权分立的代议制,美国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部分权力相互之间保持独立.在理论上,三权是完全平等,并且互相制衡.【解答】“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移民禁令再度被冻结”“联邦法官裁定”“新移民禁令涉嫌宗教歧视违反宪法,在全国范围内暂停执行”表明权力分散,相互制约平衡,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9.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下列图表直接表现的是()

A.生活方式的变化B.思想观念的变化

C.社会关系的变化D.产业结构的变化

【考点】58:英国工业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需要掌握工业革命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和限定信息,对图示进行解读与分析.

【解答】注意限定信息“直接表现”,依据题干时间“19世纪中期”可知,处于工业革命后,依据题干图示可知,农业的比重在下降,工业比重在增长;服务业比重在下降,由此可知,图示反映的是产业结构的变化,故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不能从图示中得出,应排除.

故选D.

10.在近代中国呼吁“史界革命”,倡导建立新史学,重写中国史的史学家是()A.章学诚B.刘知幾C.梁启超D.蔡元培

【考点】P5: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

【分析】本题考查梁启超的思想.需要梁启超的活动.解题的关键是对梁启超的思想和活动的识记.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呼吁“史界革命”,倡导建立新史学,重写中国史的史学家是梁启超,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C.

11.“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这本著作是()

A.《政府论》B.《论法的精神》C.《社会契约论》D.《共产党宣言》

【考点】72:《共产党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具体考查《共产党宣言》的意义.

【解答】根据材料“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本著作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阶级斗争学说,指明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A B C项排除.

故选D.

12.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我的胞兄香港(岛)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啊,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其中的“香港(岛)”和“九龙”被英国割占分别是通过()

A.《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考点】91:鸦片战争;92:第二次鸦片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列强的入侵.需要掌握《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的识记.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香港岛被割占是在《南京条约》,九龙司地方一区被割占是在《北京条约》,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B.

13.如图所示分歧与矛盾引发了()

A.美国南北战争 B.德国王朝战争

C.日本倒幕运动 D.俄国农奴制改革

【考点】61: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南北战争的背景,要求学生结合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来分析材料.

【解答】A.材料反映的是奴隶制的扩张,激化了南北之间的矛盾,北方要消灭奴隶制,南方要扩大奴隶制,最终引发了南北战争.

B.材料的核心是奴隶制的扩张,应该是美国而不是德国.

C.材料涉及到的是美国奴隶制的问题,不是日本.

D.材料漫画中的奴隶制是指美国的黑奴制度,而不是指,俄国的农奴制度.

故选A.

14.老舍名剧《茶馆》中人物李三:“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了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 材料中的“大改良”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二次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考点】9A:辛亥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需要掌握辛亥革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辛亥革命的影响解答即可.

【解答】题干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现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因此“大改良”是指辛亥革命,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B.

15.“世界工厂”、“日不落帝国”被普遍作为大英帝国的别称,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16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

【考点】58:英国工业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需要掌握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时间.解题的关键是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时间的识记.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即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18世纪中期后,因此对应的历史时期是19世纪,故C 项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C.

16.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它发生于()

A.上海 B.北平 C.沈阳 D.南京

【考点】9S:抗日战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基本事实,要求学生结合30年代中国抗日战争的主要表

现来分析.

【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九一八事变是在东北地区,不是上海.

B.九一八事变是在沈阳,不是北平.

C.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占东北的侵略世界,从沈阳地区开始.

D.九一八事变是在东北地区,不是在南京.

故选C.

17.苏联解体后,关于十月革命期间攻打东宫的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要厘清这段历史的真相,下列资料较为可信的是()

①前苏联的档案

②电影《列宁在十月》

③亲历者的日记

④冬宫博物馆的导游词。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考点】Y4:史料的重要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古代的书籍,一般有许多不同版本,不同版本的书,质量好坏的差异很大.利用版本可以找到较好的书本.古代史书的撰写情况复杂,导致大量伪书的出现,在搜集史料时,需要运用辨伪的方法辨别伪书.

【解答】前苏联的档案、亲历者的日记属于一手资料,具有可信性,故①③正确;

②④属于二手资料,缺乏可信性,排除.

故选C.

18.二战后,美苏关系由盟友走向对抗,其根源是()

A.消灭法西斯的共同目标已经实现

B.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

C.相互争夺彼此的势力范围和地区

D.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

【考点】E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分析】本题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具体考查美苏冷战的根源.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关系由盟友走向对抗,其根源是意识形态和国家

利益的矛盾冲突,消灭法西斯的共同目标已经实现、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相互争夺彼此的势力范围和地区是双方冷战的原因并非根源.A B C项排除.

故选D.

19.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农民订立把土地分到户、实行包干到户的合同书。此事开启了()

A.农业合作化运动B.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考点】G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农民订立把土地分到户、实行包干到户的合同书.此事开启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20.二战后,建立美元的国际信誉、催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金融机构的是()

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布雷顿森林体系

【考点】ED:布雷顿森林体系.

【分析】本题考查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要求学生结合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来分析材料.

【解答】A.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属于战后货币体系的两大支柱,不是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没有催生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军事组织,而不是一个金融机构.

D.二战后期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了战后的世界货币体系,其两大支柱分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唐诗宋词中的历史

最近,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成了“网红”。她在2017年2月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凭借不俗的实力成为第二季总冠军。诗词大会的火爆激发起同学们对古代诗词的热爱和古老文明的向往。“词言情,诗言志”……唐诗宋词中体现了作者的情怀也反映了时代的面貌。

材料一:《出塞二首》

【作者】王昌龄【朝代】唐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材料二:《满江红?写怀》

【作者】岳飞【朝代】南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问题:

(1)两段诗词中的“胡”各指什么少数民族?

(2)历代中原王朝采用的民族政策不尽相同,衍生出了一系列典型事件,请完成下列表格中左右两列信息的匹配。

(3)唐宋时期为何形成诗词发展的高峰?i。

【考点】3N:唐诗;3O:宋词和元曲.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文化.考查王昌龄《出塞二首》与岳飞《满江红?

写怀》中反映的少数民族;秦朝、汉朝、唐朝、北宋、南宋与少数民族的事件;唐诗盛行的原因.需要掌握历代中原王朝采用的民族政策及其事件;唐诗盛行的原因.

【解答】(1)本小问的少数民族,依据材料一的诗可知,少数民族是匈奴;依据材料二的词可知,少数民族是女真.

(2)本小问的匹配,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是修筑长城,因此①与C匹配;汉朝是设置河西四郡,因此②与D匹配;唐朝是文成公主入藏,因此③与A 匹配;北宋是澶渊之盟,因此④与E 匹配;南宋是厓山战役,因此⑤与B匹配.

(3)本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唐诗盛行的原因是科举制度完善,如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宋代重文轻武,文人地位高;唐宋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唐宋封建经济的繁荣;民族融合和丝绸之路促进中外交流;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提供了传播条件;皇帝推崇诗词文化.

故答案为:

(1)材料一:匈奴;材料二:女真.

(2)①C ②D ③A ④E ⑤B

(3)科举制度完善,如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宋代重文轻武,文人地位高;唐宋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唐宋封建经济的繁荣;民族融合和丝绸之路促进中外交流;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提供了传播条件;皇帝推崇诗词文化.

22.上海与社会转型

“中国历史一百年看上海”,上海历史见证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历程。下列是研究上海现代化的史料,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题:

(1)请判断史料的属性:

①上述史料中属于非直接史料的是:图5

②上述史料中属于文献史料的是:图4、图5

③上述史料中属于实物史料的是:图1、图3

④上述史料中兼具文献与实物性质的是:图2

(2)某学者要研究下列课题,请帮助他选择最佳参考资料。

①研究上海租界史:图2

②研究上海近代民族工业:图3

③研究上海与洋务运动的关系:图1

④研究西学在上海的传播:图3、图4

(3)依据材料,你如何认识上海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考点】Y4:史料的重要作用.

【分析】(1)本题考查史料的属性,史料的内容有很多,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史迹遗存.这类史料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尚存的各种实物.具体包括:地上和地下的遗址和遗迹;传世和出土的文物.历史文献.这类史料是指一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字记录.具体包括:历代史书、档案、铭刻、调查资料等.口传材料.这类史料是指流传于民间的传说、民歌民谣等.

(2)本题考查上海发展史,上海见证了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程,汇集了多种先进思潮,例如新文化运动即以在上海创刊的《青年杂志》为宣传阵地.

(3)本题考查上海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业的发源地,无论是轮船招商局代表的洋务运动,还是商务印书馆代表的民族工业,都离不开上海的哺育.

【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2)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业的发源地,无论是轮船招商局代表的洋务运动,还是商务印书馆代表的民族工业,都离不开上海的哺育.上海也见证了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程,汇集了多种先进思潮,例如新文化运动即以在上海创刊的《青年杂志》为宣传阵地.近代上海的开埠是伴随着西方殖民侵略,所以上海现代化进程也刻上半殖民地化的烙印,上海工部局发行的债券反映了租界脱离中国的行政管理,是“国中之国”,而淞沪会战则留下了近代中国人追求民族独立的印记.可见,上海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缩影.

故答案为:

(1)①图5 ②图4、图5 ③图1、图3 ④图2

(2)①图2 ②图3 ③图1 ④图3、图4

(3)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业的发源地,无论是轮船招商局代表的洋务运动,还是商务印书馆代表的民族工业,都离不开上海的哺育.上海也见证了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程,汇集了多种先进思潮,例如新文化运动即以在上海创刊的《青年杂志》为宣传阵地.近代上海的开埠是伴随着西方殖民侵略,所以上海现代化进程也刻上半殖民地化的烙印,上海工部局发行的债券反映了租界脱离中国的行政管理,是“国中之国”,而淞沪会战则留下了近代中国人追求民族独立的印记.可见,上海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缩影.

23.史家论改革

材料一:“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二:“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结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他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奏

效,他才使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材料三:“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

﹣﹣陈恭禄《中国近代史》(民国二十四年,商务印书馆版)问题:

(1)写出上述历史学家笔下改革的名称。

(2)依据材料,概括上述三场改革的特点。

(3)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近现代改革的看法。

【考点】M8:明治维新的评价;D4:罗斯福新政;MG:戊戌变法的意义.

【分析】(1)本题考查三场改革名称,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材料二:美国罗斯福新政,材料三:晚清或中国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

(2)本题考查三场改革的特点,日本明治维新是一场较为全面的西化改革;或有选择性地学习西方长处;或将西方现代化的成果与日本国情相结合.

(3)本题考查对近现代改革的看法,改革是兴利除弊的方式,但改革也是利益的重新调整,充满风险.

【解答】(1)“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表明是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结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他恢复健康”表明是美国罗斯福新政,“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表明是戊戌变法.(2)“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明治维新是一场较为全面的西化改革;或有选择性地学习西方长处;或将西方现代化的成果与日本国情相结合.“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他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奏效,他才使用了试验性疗法.”美国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框架内的改革;或以国家干预的办法稳定资本主义制度.“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戊戌变法是一场激进的改革;或改革的执行者缺乏政治经验.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2017年上海卷语文高考试题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C)(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④常识解释并不总是奏效。出现月食是月亮被天狗咬了,就像月饼被咬一口就会却一块,这当然是常情。但天狗是为月食特设的:不咬月亮的时候它在干什么?为什么每次咬了月亮还必定吐出来?至于细致、系统观测到的现象,仪器观察和实验产生的结果,常识不知道这些事,当然更谈不上由这些事形成什么道理。理论家知道这些事情,而且特别关注这些事情,恰恰是因为常识不能为它提供良好的解释。异常的事情特别能显示理论的解释力。 ⑤理论的解释不是凭空而来。理论靠什么提供解释?靠讲道理。从何处讲道理?从常识。除了包含在常识里的道理,还能从哪里找到道理?还有什么我们能够理解的道理?理论家在成为理论家之前先得是个普通人,是个常人。爱因斯坦说的“科学整体无非是日常思考的精致化”,也是在这个方向上说的。

2017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题解析

2017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题解析 平定一中苏双银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本试题依托经典史料,呈现出分封制的时空特征,考察学生对分封制认识,从选项内容设置看,试题采取了比较思维选项设置,学生所需要基本知识是分封制政治实质(D分封制把王畿之外土地分封给贵族,实现王权通过各层贵族对地方统治,其中君主贵族实行分权体制,确定了分封下贵族政治)和对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影响(A是间接影响),以及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BC属于中央集权下政治特点),以点带线考察内容主题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涉及两大政治制度即分封制与郡县制特征的比较。 25.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本题采用了大事年表形式,呈现出历史事实演变中的基本过程,表格主题“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与图表信息结合时空域特征明确。学生思考重心放在与四个选项的逻辑推论上,A是本主题的背景,B不符合主题领域特征(中央对地方管理),D信息提炼与图表信息相悖。因此正确答案是C。本题学生应具有的基本史实是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 26.表2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本题是史料辨析题,主题明确“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设问明确要求是“不同历史叙述——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要求学生在不同历史叙述中找出共性的历史结论。强调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具有客观性,史料真伪辨析是历史实证的前提,是历史学习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能力。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解析】本题涉及历史现象的时间是“明前中期——明后期”,核心主题是“朝廷对饮食器皿等级管制从严格到松弛”问项是“这一变化反映了”,解题关键在“这一变化”本质是饮食器皿上变化反映的是社会习俗的变迁。思维转化为学生熟悉思维即“决定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是什么,社会习俗变迁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的思路上来,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不符合这一理论认识,C项说法绝对化没有适当反映出伦理瓦解的程度性排除。D项是材料信息的一种表象之一,失之于信息片面。正确选项是B项。符合唯物史观认识论。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解析】本试题提供信息丰富,主题是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艰难。本题可以看到中国近代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近代化,受到列强排挤和压制,立意在于反思中国近代化进程,民族经济发展一定是以民族政治独立为前提的,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现代化发展。考察国家政策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BC不符合材料主题排除,D项放在洋务运动特定时空中思考,没有政治独立,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是历史事实。因此排除。正确选项是A。此试题平实的如同一个模拟题,不符合高考选拔功能。A项答案仅仅是就试题论试题而已。 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时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帝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以主干知识——周朝分封制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分封制的认识和理解。关于分封制,相信考生平时做过不少的训练题,而本题通过设置新情境,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考生能够拓展对分封制的认识,考查角度细致入微。特别提醒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 25.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C 26.表2

2017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试卷(含答案)

2016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初三模拟考 英语试卷 2017.4 Part 2 Phonetics, Vocabulary and Grammar (第二部分语音、词汇和语法) II. Choose the best answer(选择最恰当的答案):(共20分) 2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matches the sound /nju:/? A. now B. nor C. new D. near 27. Brooklyn Beckham, ______ eldest child of the Beckhams, will sell his photo book in May, 2017. A. a B. an C. the D. / 28. Nobody can stop a person with a strong will _______ realizing his dreams. A. of B. from C. with D. by 29. If they don’t prepare _______ well for the interview, they may fail to get the offer. A. they B. them C. theirs D. themselves 30. When Frank complained about the cold winter, Jane ________ the sunny summer days in Australia. A. enjoys B. was enjoying C. has enjoyed D. will enjoy 31. Joe can only take two of his family members into the studio and leave ______ waiting outside. A. the others B. others C. other D. the other 32. _______ the end of yesterday, there had been more than 10 car accidents because of the typhoon. A. By B. From C. At D. To 33. The old ______ enjoy the convenience of technologies because they don’t accept new things quickly. A. mustn’t B. needn’t C. can’t D. sh ouldn’t 34. The panda _____ to get used to the new environment since he returned from America. A. learns B. is learning C. learned D. has learnt 35. The audience were attracted by ________ the stories and the reading at the new program “Readers” . A. both B. neither C. either D. none 36. After the operation on Grandma’s heart, she becomes much ______ at present. A. good B. well C. better D. best 37. Every picture in the coloring book Secret Garden was not drawn by computer ______ all by hand. A. and B. so C. but D. or 38. The year’s best picture was wrongly awarded to La La Land, which ______ never ______ before. A. would…happen B. was…happening C. has…happened D. had…happened 39. A:________can we get the chance to join the party? B:To join this party, you have to dress up like a Superhero. A. Why B. What C. How D. Where 40. Jenny is an independent girl and she is considering ______ a boarding school(寄宿学校). A. enter B. entering C. to enter D. entered 41. Every Monday morning all the staff members have a meeting to report their recent work, _____? A. haven’t they B. don’t they C. aren’t they D. won’t they 42. Alex had no interest in painting _______ he met a creative and patient art teacher one day.

2017上海语文春考卷(含答案)

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 l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周邦彦《苏幕遮》) (2)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秦风·蒹葭》) (3)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王维《终南山》诗中运用了相似手法的一联是“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一项是(A)。(2分) 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班干部改选,小洁被选为班长后发表感言,以下用语得体的一项是(B)。(3分)A.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将翻开新的一页。 B.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C.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乐意为大家效犬马之劳。 D.很荣幸当选班长,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6分) 天开图画即江山王风 ①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然”就是自然而然。“天”与“人”是一组对举的概念,二者同为创造者。“人”在创造,“天”更在创造。大自然的自我创造,称为“天工”,与此相对的“人工”,通常认为是远远不及的。而对于人的创造,最高贵的赞美就是“巧夺天工”。与此相类,大自然的声响被称为“天籁”,对于人间的歌唱,其最高赞美也就是用这个词来形容。 ②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人格在山水中获得共鸣,这种人与山水的关系延续至今。音乐中大量的是对大自然的抒写,古代最著名的器乐曲,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引发了千古的赞叹和惆怅。人与人,借助音乐描摹的山水达成最高的和谐,正是中国文人精神的一个缩影。 ③魏晋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自觉时期,以自然为题材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蓬勃而出,并延续至今,形成诗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传统。开创山水诗的谢灵运好游,曾经惊动地方官,以为山贼。人的情感与山水相通,则以山水为友。唐代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都不将山水看作客体。 ④至于山水画,最早的文献也出自东晋。画家宗炳,因为老病,不能亲历山水,所以图绘下来以了却山水之思,山水画就成了真山水的替代品,可供“卧游”。中国山水画,固然有不表现人之活动的纯粹山水,但更大量的,则在山水间绘有或行或卧、其小如豆的高人雅士,以及结于山坳水滨的几椽草庐茅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是人与自然的最高和谐,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离开了人,虽然完整,但那是寂寞而缺少生命的。山水画集中了画家对山水的观察和想象,移于尺幅间,石涛山水卷轴所钤“搜尽奇峰打草稿”正是中国艺术的真精神。也就是,从发现到创造,人可以集自然山水之美于画幅,咫尺千里,条挂厅室,朝

2017全国卷高考历史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以主干知识——周朝分封制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分封制的认识和理解。关于分封制,相信考生平时做过不少的训练题,而本题通过设置新情境,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考生能够拓展对分封制的认识,考查角度细致入微。特别提醒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 25.表1 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C 26.表2 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答案】C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答案】B 【解析】明前中期,朝廷严格规定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显然旨在维护专制权威和等级秩序,但是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显然说明等级秩序受到

上海市长宁区2017年中考数学二模试卷(Word版,带答案)

2017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已知=,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 B. =3 C. =D. = 2.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可表示为() A.B. C.D. 3.在正方形网格中,△ABC的位置如图所示,则cos∠B的值为() A.B.C.D.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动点P从点A开始沿A→B→C→D的路径匀速前进到D为止.在这个过程中,△APD的面积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A.B. C.D. 5.已知P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P<PB,则()

A.AP2=AB?PB B.AB2=AP?PB C.PB2=AP?AB D.AP2+BP2=AB2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组数据﹣2,﹣1,0,1,1,2的中位数是0 B.质检部门要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应当采用普查的调查方式 C.购买一张福利彩票中奖是一个确定事件 D.分别写有三个数字﹣1,﹣2,4的三张卡片(卡片的大小形状都相同),从中任意抽取两张,则卡片上的两数之积为正数的概率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计算:(a b)3= . 8.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x2﹣3= . 9.已知函数f(x)=,那么f(﹣1)= . 10.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一、三象限,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11.抛物线y=﹣x2+2x+a的对称轴是. 12.方程=1的解为. 13.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x+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实数k= . 14.某物流仓储公司用A、B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搬运物品,已知A型机器人比B型机器人每小时多搬运20千克物品,A型机器人搬运1000千克物品所用时间与B型机器人搬运800千克物品所用时间相等,设A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物品x千克,列出关于x的方程为. 15.化简:2﹣3(﹣)= . 16.如图,在菱形ABCD中,EF∥BC, =,EF=3,则CD的长为. 17.在△ABC中,已知BC=4cm,以边AC的中点P为圆心1cm为半径画⊙P,以边AB的中点Q为圆心x cm长为半径画⊙Q,如果⊙P与⊙Q相切,那么x= cm. 18.如图,在Rt△ABC中,AB=AC,D、E是斜边BC上的两点,且∠DAE=45°.设BE=a,DC=b,那么AB= (用含a、b的式子表示AB).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问题详解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语言运用 10分 1.根据要求填写诗句。(按题记分,一共6分) (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想象别后重逢时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荀子的《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运用比喻,由琴声想到珠玉声的诗句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4)“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是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的名句。 2.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2分) 道家意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物我不分的意境。庄子说:“万物与我为一。”在道家那里,真正有一种澄心观物的超越的态度,①物与我、人与自然也真正地融为一体了。②儒家凸显主体(我)的地位,③在儒家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单向的;④道家则是淡化主体(我)的地位,在道家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双向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另一种是无我意境。道家贵无,在他们看来,既无本体,也无主体;既无物,又无我。⑤在艺术中,⑥衍生出无我意境来了。陈来先生说,庄子、陶渊明体现了无我之境。蔡报文先生也说:“‘无我之境’就是‘庄学之意境’。”此类意境属老生常谈,故不举例。总之,陶渊明、李白等人的诗境是道家意境的杰出代表,山水诗、玄言诗、山水画中亦多有道家意境。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D)(2分) A.阁下亲自莅临指导,我倍感尊贵。 B.小明,要多向老师同学不耻下问,这样学习才能提高。 C.老李,家母古稀之庆,我特来恭贺! D.张兄,奉上拙著一本,敬请斧正。 二阅读与鉴赏 7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7分) 给“直升机父母”的七条忠告 南桥

2017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二模试卷(含答案)

2016学年第二学期闵行区初三模拟考 英语试卷2017.4 Part 2 Phonetics, Vocabulary and Grammar (第二部分语音、词汇和语法) 2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underlined parts is different in pronunciation from others ? A. Smoking is harmful to our health. B. There is a warning a sign on the wall . C. Tom is a big fan of cartoon films D. My mother bought some fish in the market . 27. Kitty is _______honest girl . She never tells lies and we like her very much . A. a B. an C. the D. / 28. Some Chinese tourists lost _________lives in Malasin?s boat accident. A. them B. themselves C. their D. theirs 29. Many young people enjoy drinking coffee while _________prefer to drink tea. A. others B.other C. another D. the others 30. Look , there are so many ________on the farm in the countryside . A. duck B. sheep C. horse D. pig 31. All students must wear summer uniforms ________September , early October , late April , May and June . A. in B. by C. at D. of 32. Sam?s father travels to Toky o , the capital of Japan , ________business once a month . A. from B. about C. to D. on 33. ---_________is fifteen minus five ? ----Fifteen minus five is ten . A. How long B. How soon C. How much D. How often 34. _________interesting it is to welcome the first snow in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A. What B. How C.What a D. What an 35. The young dancer from France looks ________in the long skirt . A. happily B. gently C. beautifully D. lovely 36. The two men used to argue with each other to prove who is ________. A. strong B. stronger C. strongest D. the strongest 37. The plan ________be discussed any more . We have made our decision . A. musn?t B. can?t C. needn?t D. oughtn?t 38. Beijing has made history in winning the bids to host both the summer ________winter Olympic games. A. but B. or C. so D. and 39. ___________the training in the wilderness is not easy , I still want to have a try . A. If B. Although C. When D. Until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___________,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___________·登建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2分) A.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_________________,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常识和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空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呢?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作“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判断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

2017年上海各区中考二模说明文汇编

2017年上海各区二模说明文汇编 【徐汇区】 青花瓷之美 李清舫 ①中国青花瓷除了众所周知的流光溢彩的外观造型美之外,还有二美可以一说。 ②其一是兼收并蓄的绘画意境美。青花瓷画继承沿袭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技法,但又不拘泥于它的绘画程式,相反地善于灵活自如地运用多种笔法,形成刚柔相济、动静相结、疏密相间的艺术效果,因而能在瓷器的器型上,表现出完全不同于宣纸上的那种色调明快、蓝白相映的鲜明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魅力蕴藉的审美感受。 ③从形式上来看,青花瓷画突破了宣纸等介质的束缚,在光滑有弧度的瓷胎上作画虽然增加了难度,但也赋予了青花瓷器独特的艺术mèi()力,表现出具有灵动率真的审美内涵。青花瓷器上的水墨画画法精细、墨色层次鲜明,立体感强,达到“墨分五色”的高超境界,给人以疏朗清新、幽静雅致的艺术美感,令人倾心迷恋。 ④从内容上来看,青花瓷画丰富并提升了中国水墨画反映生活的广度,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如传世民窑中最常见的青花“双喜纹罐”,图案简练活泼,风格清丽洒脱,那粗犷的“双喜”大字与茂密的缠枝花纹有机地融汇一体,不仅能给民间的婚嫁喜事增添喜庆吉祥的色彩,而且也反映了普通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和质朴淳厚的审美情趣。 ⑤青花瓷画还拓展了中国水墨画在揭示民族特性上的深度,表现出了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审美内涵,呈现出不同的意境。“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但是,“龙”的形象在中国水墨画中刻划得较为少见,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龙”的矫健身姿与丰满形象却在青花瓷画中屡见不鲜。其中既有纹饰繁缛、工艺豪华精美,刻画出一种神秘威严狞厉美的官窑青花龙纹瓷器;也有线条简朴,手法夸张奔放,刻划出一种随和亲切平易美的民窑青花龙纹瓷器。 ⑥青花瓷画注重______________,突出____________,挖掘_____________,因此青花瓷千百年来长盛不衰,具有独特审美价值。 ⑦其二为秀外慧中的人文精神美。和我国传统诗词、书画等许多艺术一样,青花瓷器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代能工巧匠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性格和民族感情,自觉地溶入青花瓷器的外观造型与图案绘画中,寄寓了中华民族最传统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情怀。因此青花瓷器除了实用、欣赏之功能外,还浸透了中国人的精、气、神以及淳厚的人文理想。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校对版)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校对版)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的《·登健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 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

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

(完整word)2017年高考全国卷1文科历史试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 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 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3.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 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 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 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4.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 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5.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 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 这一举措() A. 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 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 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6.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 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 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7.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 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8.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 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 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 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 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9.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 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 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 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 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10.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175517971835 指数42.7442.4878.69 A. 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 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 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11.如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2017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英语二模试卷(含答案)

2016学年宝山区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英语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Part 2 Phonetics,Grammar and Vocabulary(第二部分语音、语法和词汇)Ⅱ. Choose the best answer(选择最恰当的答案)(共20分) 2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 matches the sound /?pe?r?nt/? A. parent B. present C. pleasant D. peasant 2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underlined parts is different in pronunciation with others? A. He arrived there half an hour late. B. Tom is the most honest boy in his class. C. I really hope to win. D. It’s a great honour for me to be here. 28. ______ old man in blue is Susan’s physics teacher. A. A B. An C. The D. / 29. There were so many ______ in the streets yesterday because it was a national holiday. A. people B. traffic C. policeman D. student 30. Mr. Smith can’t attend the meeting because he has ______ to do. A. nothing urgent B. anything urgent C. something urgent D. urgent something 31. Mike likes coins very much. He has collected about five _____ coin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so far. A. hundred of B. hundred C. hundreds of D. hundreds 32. Liu Yang became the first Chinese woman astronaut to fly into space ____ June 16,2012. A. on B. in C. by D. at 33. The CN TV Tower(which is in Canada)is a _______ building. A. 553 meters tall B. 553-meters tall C. 553-meters-tall D. 553-meter-tal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