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发展简史及辩证施治

  • 格式:doc
  • 大小:128.00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召集人兼作者:闫慧敏字数:19425

第五章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及辨证施治

第1节中医儿科学发展史简介

一、先秦、汉、晋、南北朝时代的儿科学(公元581年前)

二、隋唐时代的儿科学(公元581~960年)

三、宋、金、元时代的儿科学(公元960~1368年)

四、明清时代的儿科学(1368~1911年)

五、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儿科发展概况

第2节辨证施治在儿科临床的运用

一、中医儿科的特点

二、诊法与辨证

三、治疗原则

第五章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及辨证施治

第1节中医儿科学发展史简介

中医儿科学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是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儿科学的发展史上,凝聚了我们祖先千万年来与儿童疾病的抗争、实践的辛勤探索成果。中医儿科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来源、萌芽、形成与发展时期。

一、先秦、汉、晋、南北朝时代的儿科学(公元581年前)

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发现的最古医方,其中就有:“婴儿索痉”、“婴儿病痫”、“婴儿瘛”(新生儿破伤风)等名称。据考证,这批出土帛书约抄写于公元前2~3世纪,而《五十二病方》的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6世纪,比现存我国最早而完整的重要医学文献《黄帝内经》为早。可见我国在先秦时代,对儿科疾病就有所认识。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西汉,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记载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其内容汇集了春秋战国以来积累的大量医学实践,奠定了中医基本理论,成为内外各科疾病防治的指导原则,对小儿病症亦有记录。西汉中叶,司马迁作《史记》(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在《扁鹊仓公列传》中记录了“小儿医”的命名。扁鹊原名秦越人,是战国时代的民间医生,精通各科,相传发明切脉诊法,在秦国治小儿疾病有名。仓公原名淳于意,是西汉初期名医,曾任齐太仓长,后人称为仓公。他自述所治重症病例中涉及气鬲(消化不良)、蛲瘕(肠寄生虫病)等小儿常见病。公元1世纪末,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有《妇人婴儿方》十九卷,可见当时对儿科疾病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东汉末期张仲景(约公元2世纪中叶至3世纪初)著《伤寒杂病论》,后经晋代王叔和整理其伤寒部分,编成《伤寒论》;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其杂病部分,成为《金匮要略方论》;这两部古书对儿科临床也是很重要的指导性著述。

东汉末年,外科腹部手术和全身麻醉术创始人华佗(公元2世纪至3世纪初期)对儿科病、传染病和针灸疗法亦有丰富经验。据陈寿《三国志》的《华佗传》记述,华佗曾治愈2岁小儿的痢疾。他还提倡以“五禽戏”为名的健身体操,“使血脉流通……身体轻便而欲食”,对防治老幼疾病都有积极意义。稍晚,晋代葛洪(公元3~4世纪)著《肘后卒救方》,经后人整理成为《肘后备急方》。其中记述天花症状;沙虱热(恙虫病)系由微小生物感染;结核病能传染全家;以大豆、牛羊奶等治疗脚气病;以海藻治疗瘿病(甲状腺肿);并用槟榔治疗寸白虫(绦虫)等,皆可用于儿科。南北朝时陶弘景(公元456~536年)收集整理出现在公元一世纪的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已佚)所载365种药物资料,又增历代名医曾用药物365种,写成《本草经集注》(已佚,其内容为历代本草书籍收载,近在

敦煌发现残本),包括多种儿科常用药物。

总之,隋唐以前的儿科知识,大多包含在内、外科之中。对当时广泛流行的小儿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营养缺乏病等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隋唐时代的儿科学(公元581~960年)

到了隋唐时代,涉及小儿疾病的著作渐多,其中内容丰富的有隋代巢元方(公元6~7世纪)的《诸病源候论》(公元610年),包括小儿病六卷,描述了小儿常见病雀(昏)盲症(夜盲)、脚气病、燕口疮(核黄素缺乏症)、伤寒、痢疾、肺结核、麻风等病的症状,并指出了“小儿年大,囟应合而不合”称为“解颅”。唐代孙思邈(公元581~682年)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列小儿科为专卷。其中记载了正常小儿的发育顺序以及对“落地不作声”,的新生儿的急救方法;叙述了断脐、浴儿、綳包方法;还记载哺乳不宜太饱,必要时可用各种兽乳(猪奶、驴奶、羊奶)喂哺婴儿;以动物肝脏治夜盲;以羊靥(甲状腺)治瘿病;以雷丸、石榴根等治小儿肠寄生虫病等,充实了儿科治疗学的内容。巢、孙二氏均主张小儿穿衣不宜过暖,“宜时见风日”,意思是应当常晒太阳和接触新鲜空气。唐代王焘汇编的《外台秘要》(公元752年),分列小儿疾病86种,先论后方附药方共400首,博而不紊。

在药物学方面,唐代曾编修本草两次,包括了不少儿科用药。第一次为苏敬、李绩等所编的《新修本草》(公元659年)为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第二次为陈藏器所撰的《本草拾遗》(公元738年),记载了当时常用药物,以补《新修本草》的不足。此时与国外文化交流渐多,充实了医药学的内容。

在儿科医学教育方面,唐代在太医署内设少小科(儿科),与体疗(内科)、疮肿(外科)、耳目口齿(五官科)等并列。小儿科的学习时间规定为5年。当时派往印度研究佛经的义净和尚(公元635~712年)曾在赞扬祖国医学的文章中提到小儿科,与针灸学和制药学等并列(见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可见儿科在唐代的医学中已发展成为重要的专业。

三、宋、金、元时代的儿科学(公元960~1368年)

儿科学在宋代有很大发展。钱乙(1023~1104年)专业儿科40余年,提倡六种脉诊法(即“乱”不治,气不和“弦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急”,风“浮”及冷“沉细”);特别提出面部及眼睛颜色的诊断意义,主张心病赤色、肝病青色、脾病黄色、肺病白色、肾病黑色等客观检查方法;并对发疹病的鉴别诊断有较清楚的认识,为认真区别天花、水痘、麻疹、猩红热等常见小儿传染病创造了有利条件。《小儿药证直诀》是钱乙的著名论著,由其门徒阎孝忠编集(1119年),包括各种小儿病症如惊搐、痘疮、咳嗽、发热、吐泻等常见病的治验病例及应用方剂,按证、法、方、药的顺序编著,便于学习。阎氏另著《小儿方论》亦颇合实用。与钱氏同时的董汲著《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对痘疹治疗方法作了较详细的描述,此书成于1093年。

其后,刘昉等编写《幼幼新书》(1150年)记载了育婴方法、新生儿疾病及发育异常的症状,汇集了前代方书和民间流传的小儿验方,尤其对“惊风”和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记载精详,是内容丰富的儿科专著。还有《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未列著者姓名,但从嘉定年间何大任序推算其出版时间当在1208至1224年间。此书重视辨证,详述疗养与护理方法,主张经常洗澡和锻炼,强调哺乳期间应逐渐添加其他食物,并提倡适时断奶,都很得当。书中记载六指、缺唇等先天畸形及其手术疗法,并认识到嘬口(新生儿脐风)和成人破伤风是同一类疾病,主张小儿断脐后用烧灸方法预防脐风。南宋后期,陈文中著《小儿痘疹方论》及《小儿病源方论》,亦为当时所重视。

关于我国早年儿科专著《颅囟经》,有三种说法:①王叔和撰张仲景《方论》序言中,曾提及仲景的学生卫汎写过《颅囟经》,但该书已佚,无从查考。②巢元方亦曾提到古代巫方著《小儿颅囟经》以占寿夭。③此书载在明代《永乐大典》,隋、唐史册尚未见其名,至宋代《艺文志》才出现。因此,认为是宋初或隋、唐时代有人托名上古的巫方,撰写《颅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