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40.64 KB
- 文档页数:6
PDCA管理模式在提高乳癌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05-04T15:41:31.9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5期作者:王琨潘桂晴(通讯作者)[导读]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乳腺科 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乳腺科 610072)【摘要】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提高乳癌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方法:由责任护士采取PDCA管理方法,实施对乳癌术后病人患肢功能锻炼,并观察效果。
结果: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 PDCA管理模式;乳癌;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220-01 乳癌术后患肢淋巴结水肿是由于乳腺癌手术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腋窝淋巴管断扎破坏,患肢淋巴回流受阻,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物质在组织间隙积聚,组织间隙渗透压升高,液体潴留。
表现为患病侧上肢肿胀、沉重、疼痛、运动功能降低、无力及僵硬。
随着病期延长,皮肤增厚,局部软组织感染反复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PDCA循环教育是科学解决临床问题的工作程序,即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4个阶段进行质量管理,现已被公认为临床上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
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科对452例乳癌术后患者实施PDCA循环教育,患者均无淋巴结水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5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67岁为。
其中乳癌根治术339例,保乳术90例,前哨淋巴结清扫术23例。
1.2方法对患者实施PDCA循环教育,了解患者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具体内容为(1)计划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术后锻炼方式及依从性,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PDCA循环管理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美容效果的影响【摘要】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是常见的乳腺手术之一,术后术区美容效果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引入PDCA循环管理的概念,探讨了其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美容效果的影响。
在循环计划阶段,通过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可以明显提升手术效果;循环执行阶段的严格执行能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而循环检查和调整阶段的持续跟进和调整,则能有效提高手术后的美容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总结出PDCA循环管理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美容效果的积极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不断优化和调整管理流程,可以进一步提高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的美容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手术体验和术后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美容效果、循环计划、循环执行、循环检查、调整、研究、影响、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乳腺良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保守治疗。
乳腺切除术是治疗乳腺肿瘤的一种常见手术方法,但是术后的伤口愈合和术区的美容效果一直是患者和医生关注的焦点。
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通过不断地计划、执行、检查和调整,实现持续改进和优化。
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美容效果的管理中,PDCA循环管理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有效地管理术后恢复过程,提高手术效果和美容效果,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后果的发生。
本研究旨在探究PDCA循环管理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美容效果中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通过对PDCA循环管理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可以为提高乳腺良性肿瘤手术质量和术后效果提供重要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美容效果的影响。
通过对PDCA循环管理的概念和原理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美容效果的特点,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该领域的应用。
DOI:10.19793/j.cnki.1006-6411.2020.21.001工作单位㊀510060㊀广州㊀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科刘凤:女,本科,护师张丽娟:通信作者基金项目:本课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81472469)收稿日期:2018-12-14җ护理研究PDCA循环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知识考核中的应用刘㊀凤㊀张丽娟㊀李金兰㊀罗庆华㊀唐海林摘要㊀目的㊀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知识考核合格率中的效果㊂方法㊀将2021例乳腺癌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1057例)和实验组(96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宣教方法并进行考核,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法对患者进行术后康复知识宣教和考核,包括计划制定,按计划进行检查分析,找出现存的问题和原因,最后将其制订成工作流程㊂结果㊀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康复知识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㊂结论㊀PDCA循环管理是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知识考核合格率,实现持续质量改进的科学护理管理方法㊂关键词:PDCA循环;乳腺癌;康复;考核㊀㊀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㊂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年新发病例达30.4万例,呈逐年上升趋势[1]㊂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手段多样,进展迅速,但是乳腺癌的治疗方式仍然是以手术为主,辅以化学治疗㊁放射性治疗㊁内分泌治疗等的综合治疗[2]㊂改良根治术是乳腺癌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3],对于延长患者生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也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如上肢淋巴水肿㊁臂丛神经损伤㊁肩关节活动范围下降及其引起的上肢功能障碍,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是医疗和护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5]㊂乳腺癌术后患者早期患肢功能锻炼,可以显著地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及时将手术创伤造成的坏死组织进行吸收㊁排除,减少局部炎症反应,减轻疼痛,促进水肿消退,减少局部组织间瘢痕㊁粘连,防止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避免发生关节强直㊁瘢痕挛缩,从而减少患肢功能障碍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㊂健康教育是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有效手段,健康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功能锻炼的效果㊂PDCA循环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包括计划(Plan)㊁执行(Do)㊁检查(Check)与改进(Act),可以从根本上找出健康教育的不足[7]㊂为提高术后康复知识宣教的效果及护理工作质量,自2018年开始,本科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应用PDCA循环方法实施健康知识宣教考核并进行质量控制,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㊂1 对象与方法1.1㊀研究对象㊀选择在我科室住院,既往无精神疾病史,有一定学习能力并愿意合作的女性患者;其手术方式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㊁腋窝淋巴结清扫术㊁保乳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非听力和言语障碍者㊂共纳入患者2021例,其中对照组1057例,实验组有964例㊂1.2㊀方法㊀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对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知识宣教指导,即在术后第1天,责任护士采用面对面宣教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术后康复知识宣教㊂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宣教,具体方法如下㊂1.2.1㊀计划(P)1.2.1.1㊀现状调查:成立PDCA质量改进小组,组织全科护士学习PDCA循环的定义㊁流程及操作方法,学习PDCA循环在康复宣教效果的目的和意义㊂对我科室2017年3月 2018年5月收治的105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现况调查,于出院时应用我科室依据2003年美国淋巴网站提出的预防乳腺癌手术后上肢水肿18条建议及咨询多位乳腺科专家意见后制定成的‘术后康复知识考核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考核评分,以ȡ95分为合格(总分100),患者合格率仅为9.0%㊂1.2.1.2㊀原因分析:经调查,本科室目前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宣教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鱼骨图分析见图1:图1㊀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宣教中存在的不足鱼骨图(1)患者:患者的文化程度㊁语言沟通㊁性格㊁对患肢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认识程度㊁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及记忆力等会影响康复宣教的效果,患者存在①对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②宣教的内容太多㊁散乱,不易记忆;③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㊂④依从性不高㊂(2)护士:护士的受教育程度㊁工作经验㊁沟通技巧㊁业务能力㊁宣教方式㊁对健康宣教的重视程度等均会影响宣教的㊃1㊃当代护士2020年7月第27卷第21期(下旬)效果㊂①对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侧重关注其康复宣教的执行率而忽视了患者对宣教知识的掌握率,没有及时评价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②自身的康复宣教能力欠佳;③宣教不到位;(3)其他:管理者对宣教的重视程度及宣教效果质控程度等影响宣教的效果;辅助工具㊁环境㊁人力资源㊁奖惩机制的完善程度等均会影响宣教效果㊂1.2.2㊀执行(D)1.2.2.1㊀组织全科护士业务学习,提高护士康复宣教意识和能力,统一并量化功能锻炼的标准后由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学习乳腺癌术后康复宣教的重要性㊁内容㊁方法,并通过院内外进修学习来提高护士宣教沟通能力㊂1.2.2.2㊀增强患者对康复宣教的认识与掌握㊀实验组采用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健康教育模式[8],在教育的过程中遵循遗忘曲线所提示的规律: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逐渐减慢,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几乎就不再遗忘了,即 先快后慢 的原则,责任护士于患者术前及术后三天内每日向患者实施 一对一 康复知识宣教,同时在宣教的过程中要求患者及时复习㊁回忆,并用反问式提问的方法进行检验考核评价,对其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做到及时反馈并作出针对性的调整,直至出院前应用‘术后康复知识考核评分表“(表1)对患者掌握的康复宣教知识进行考核,其评分达到95分及以上者才算合格㊂表1㊀康复知识知晓率评分表康复阶段序号项目内容要求分值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出院第一阶段1患上肢内收抬高,放松0 52肩关节制动㊁禁止外展0 53禁止提超过2斤物品0 54向心性抚摸患肢0 55起床训练0 56腹式呼吸㊁散步0 5第二阶段7肩关节制动㊁禁止外展0 58禁止提超过2斤物品0 59手指㊁腕㊁肘关节主动运动0 510摸耳㊁摸肩运动0 5第三阶段11循序渐进增强肩关节活动度至恢复正常(前三个月最为关键)0 512梳头㊁刷牙㊁洗脸0 513爬墙㊁扣文胸㊁搓澡0 514肩关节外展㊁上举㊁旋转等0 5恢复期15患肢功能锻炼坚持半年以上㊁每天三次㊁每次15分钟(要酸不要痛)0 516不受伤:尽量避免水肿时的上肢量血压㊁抽血㊁注射;无水肿酌情使用0 517不提重物:患上肢勿提重量超过体重1/5的物品0 518勿往下甩㊁往外抛的重力离心运动0 519选择合适的全身有氧运动:跑山㊁散步㊁游泳㊁太极拳等0 520饮食指导:避免含激素类食品(燕窝㊁蜂王浆㊁羊胎素㊁雪蛤等)0 5总分㊀㊀注:评分标准:完全掌握:5分;部分掌握:4分;熟悉:3分;部分熟悉:2分;了解:1分;完全不知道:0分㊂1.2.2.3㊀设多种多样康复宣教方式㊀病区走廊上设科普知识及术前㊁术后健康指导墙;病房张贴有2003年美国淋巴网站提出的预防乳腺癌手术后上肢水肿18条建议㊁术前㊁术后健康指导条引;每两周举行一次康复宣教知识讲座;术后发放并宣教我科功能锻炼指导资料;出院时发放的出院宣教单上有预防乳腺癌手术后上肢水肿18条建议㊂1.2.2.4㊀完善质控体系和奖惩机制㊀设立‘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全过程“追踪评价本,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年龄㊁性别㊁住院号等)㊁入院诊断㊁术前准备及手术方式㊁术后和出院时的宣教的执行及追踪评价等,其中着重于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者功能锻炼康复宣教效果的追踪评价及反馈㊂建立 护士长ң护理组长ң责任护士 三级质控体系,进行层级质控㊂将对患者的康复宣教考核纳入责任护士的评优㊁绩效㊁考核评分参考范围㊂1.2.3㊀检查(C)㊀以‘术后康复知识考核评分表“为标准,责任护士分别于患者术后前三天每日向患者实施 一对一 康复宣教后,以反问式询问的方式对患者宣教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分级,㊃2㊃TODAY㊀NURSE,July,2020,Vol.27,No.21然后在‘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全过程“追踪评价本上签名;护理组长每日查房时对患者进行再次的康复宣教考核评价并签名;护士长每周行1 2次考核评价并签字㊂若发现有患者对宣教知识掌握不全,责任护士则需每日加强宣教直至其‘术后康复知识考核评分表“考核达到合格㊂出院前对患者进行最后的考核评价,并再次宣教㊂1.2.4㊀处理(A)㊀每月召开总结反馈大会,总结PDCA进展情况㊁护士及患者反馈㊂对上月出现的问题立即进行分析㊁讨论㊁总结㊂对出现的的问题立即查找原因,及时调整㊁制定计划及并实施㊂对总结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纳入护理标准;失败的不足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㊂如此周而复始,阶梯式上升,从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㊂1.3㊀统计学方法㊀应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㊀2017年3月 2018年5月收治的1057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25 88岁,平均53岁,行改良根治术874例,保乳手术121例,淋巴清扫术62例;将2018年6月 2019年6月收治的964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年龄23 86岁,平均56岁,行改良根治术721例,淋巴清扫术68例,保乳手术175例㊂两组患者年龄㊁乳腺癌分期㊁手术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2.2㊀两组患者术后康复知识考核比较㊀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康复知识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㊂见表2㊂表2㊀两组患者出院时进行康复宣教效果的考核评价比较组别例数考核合格率(%)平均分标准差对照组10579.089.9196.999实验组96498.598.3401.504㊀㊀注:P<0.05㊂3㊀讨论3.1㊀PDCA循环是开展质量控制活动的科学方法㊀PDCA循环通过四个阶段的综合性循环步骤,大环套小环,互相促进,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㊁系统化㊁图像化和科学化㊂传统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知识的宣教中没有一定的量化标准及流程,宣教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管理方面没有设定完善的质控体系和奖惩机制等,导致宣教的书面化㊁不全面等,以至于康复宣教效果一直不能达到理想状态㊂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康复宣教知识考核中应用PDCA循环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㊂3.2㊀PDCA循环能有效优化乳腺癌术后宣教工作㊀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应用PDCA循环后,能有效提高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与陈桂贤等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的结果相一致[10]㊂通过采用PDCA循环,乳腺科护理人员在宣教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针对宣教效果问题,若是患者知识接收方面的问题能够立即补充加强,若是自身的不足则及时进行整改调整,既提高了护理质量和业务水平,又促进护士本身的自我完善,同时增加了团队有效沟通㊁加强了信任感㊁提升了团队凝聚力和激情,形成了一定的团队文化㊂统一的宣教标准,避免了宣教内容的不一致,增强了病人的信任度,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增加患者满意度的效果,从而提升了医院的声誉及社会影响力㊂明确的个人责任制,保障了管理质量,做到 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 ,避免出现管理的真空㊂3.3㊀PDCA循环实现了对乳腺癌患者全程㊁动态管理㊀PDCA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护理按照计划㊁执行㊁检查和行动4个步骤进行实施,规范化㊁细致化㊁条理化护理内容,对患者实施评价反馈再行动的实用护理㊂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康复知识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㊂PDCA循环健康教育,针对每位乳腺癌患者来探讨整个护理计划的具体细节,要求护士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㊁治疗方法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等㊂随后通过检查总结发现工作的优缺点,再循环第一步开始制订新的计划㊂护理实施的过程是循环进行不断改善的,综合护理效果亦处于持续改善的状态㊂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孙可欣,郑荣寿,张思维,曾红梅,邹小农,陈茹,顾秀瑛,魏文强,赫捷.2015年中国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9,28(1):1-11.[2]㊀宗祥云,杨红健.可手术乳腺癌综合治疗进展[J].中国肿瘤,2009,18(6):493-495.[3]㊀牟宗珂,王炳高,王翠平.乳腺癌全程管理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4]㊀胡雁,顾沛,张晓菊.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康复训练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1):41-54.[5]㊀谭爱梅,吴月凤,玉梅,等.康复训练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5,11:29-31.[6]㊀谢晓冬,屈淑贤,郑振东,等.乳腺癌术后患者早期患肢功能锻炼的临床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9):815-817.[7]㊀周如女,罗玲,周嫣,等.应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1):48-51.[8]㊀何桂霞,单桂梅.基于遗忘曲线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3,28(13):79-81.[9]㊀蒋秀珍,冀洪峡.遗忘曲线在中年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8,16(13):1576-1578.[10]陈桂贤,麦文霞,麦秋君,刘杏洁.PDCA循环法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知晓率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9,40(9):2174-2176.(本文编辑:张和群)㊃3㊃当代护士2020年7月第27卷第21期(下旬)。
PDCA循环管理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美容效果的影响【摘要】摘要:PDCA循环管理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美容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术后术区美容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深入分析PDCA循环管理的概念、原理和实施步骤,以及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美容中的具体应用。
研究表明,PDCA 循环管理可以明显提升术后术区的美容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持续改进PDCA循环管理可以进一步提升术后术区的美容水平,为术后患者提供更好的术后护理和美容效果。
本研究的结果对于临床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美容管理具有积极意义,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美容效果、影响因素、实施步骤、美容效果提升、并发症减少、持续改进、美容水平提升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乳腺良性肿瘤是乳腺组织内非恶性肿块的一种,通常不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直接威胁,但却可能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等,其中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的美容效果是患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一方面,良好的术后术区美容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其自信心;美容效果不佳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抑郁情绪。
如何有效地提升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的美容效果成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方法,通过不断地循环执行计划、实施、检查和调整,来实现持续改进和优化。
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美容方面,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术后术区的美容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研究PDCA循环管理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美容中的应用及其对美容效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美容效果的影响。
PDCA循环管理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美容效果的影响引言乳腺良性肿瘤是乳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包括乳腺增生、囊肿、乳腺纤维腺瘤等。
对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后的术区美容效果,一直是困扰患者和医生的重要问题。
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通过不断的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来不断改进和优化工作流程。
本文将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美容效果的影响。
一、 PDCA循环管理的基本概念PDCA循环管理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德米格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它包括四个基本环节: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
在PDCA循环管理中,首先是通过制定计划来明确工作目标和步骤,然后执行计划,并及时检查和评估执行结果,最后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进行改进。
这种循环性的管理方法,可以不断地促使组织和个人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优化工作流程,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二、 PDCA循环管理在术后术区美容效果的应用对于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而言,术后的术区美容效果一直是患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术后护理和术后康复过程中,PDCA循环管理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在术前的计划阶段,医生和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术后护理计划和康复计划,包括术后护理要点、用药情况、饮食调理等。
在术后的执行阶段,医生和护士需要严格执行术后护理计划和康复计划,确保术后伤口的及时处理和康复指导。
要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在检查和评估的基础上,医生和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行动,包括调整术后护理计划、优化康复措施等,以达到更好的术后术区美容效果。
三、 PDCA循环管理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美容效果的影响通过对PDCA循环管理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区美容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提高术后护理质量:PDCA循环管理可以帮助医生和护士对术后护理过程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PDCA优化乳腺切除术后并发症1. 引言乳腺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乳腺疾病的手术方法,但是手术后常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淤血、伤口裂开等,给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带来困扰。
本文将使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型,针对乳腺切除术后并发症进行优化,以提高手术质量和患者的康复效果。
2. 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型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型,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Act)四个环节,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
- 计划:制定治疗方案、手术操作流程,明确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
- 实施:遵循治疗方案和操作流程,进行手术操作。
- 检查:对手术过程和术后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 行动: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优化手术过程。
3. 优化乳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PDCA循环3.1. 计划- 制定详细的手术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确保手术过程规范化和安全性。
- 调查研究先进的手术技术和器械,确定最佳的手术方案。
3.2. 实施- 培训医护人员,提高其手术技能和安全意识。
- 使用先进的器械和技术,提高手术效果和安全性。
- 按照手术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减少操作失误。
3.3. 检查- 进行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评估,收集相关数据。
- 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找出潜在问题和改进空间。
3.4. 行动- 根据分析结果,改进手术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优化手术过程。
- 提供优质的术后护理服务,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恶化。
- 定期对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4. 结论此文档共计812字。
PDCA循环对乳腺癌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摘要】目的:要有针对性地探讨PDCA循环对乳腺癌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4月到2021年2月这个阶段内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功能锻炼的过程中,按照护理管理和锻炼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针对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锻炼依从性和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锻炼依从性和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P值小于0.05。
结论在针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过程中,进一步有效采取PDCA管理模式,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提升患者的锻炼依从性和治疗总有效率,有效减少淋巴水肿等相关问题,因此这种方法值得推行。
【关键词】 PDCA循环;乳腺癌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主要影响引言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绝大多数患者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在患者手术治疗之后,对其功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患侧上肢及手功能障碍会表现的比较严重,而这也是乳腺患者手术之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患侧上肢功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障碍,例如可能出现肌肉粘连或者上肢淋巴水肿以及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相关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着重做好功能的锻炼工作,确保各类障碍能够得到充分的消除,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在针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过程中,要采取精细化的动作和方法,同时要充分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这样能够呈现出良好的恢复效果,使患者的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得到显著提升。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主要指的就是严格按照既定的顺序,着重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并且循环进行下去而开展的科学程序。
在针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过程中,采取这种方式可以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应用价值。
PDCA循环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朱健;夏卫芳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将2016年1月至3月住院的5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将2016年4月至6月住院的61例患者作为试验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比较两组护士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指导的正确率,来评价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结果 PDCA活动后护士对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对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的正确率较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循环能提高护士对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的正确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期刊名称】《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17)003
【总页数】3页(P67-69)
【关键词】PDCA循环;乳腺癌;功能锻炼
【作者】朱健;夏卫芳
【作者单位】泰州市人民医院甲乳外科,江苏泰州 225300;泰州市人民医院甲乳外科,江苏泰州 225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3
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已经跃居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国
内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术式,由于手术需要切除胸部肌肉、筋膜和皮肤,术后患者肩关节活动明显受到限制,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能减少术后患肢功能障碍的发生,较大程度地提高患肢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共分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4个阶段,是一个质量管理不断循环、不断提高、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2]。
我们于2016年4月至6月应用PDCA循环规范了护
士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指导,现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6年1月至3月住院期间需要进行功能锻炼指导的患
者共57人对照组(活动前),选择2016年4月至6月住院期间需要进行功能锻炼
指导的患者共61人为实验组(活动后),两组患者均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年龄、认知能力、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开展活
动前后两组护士对患者功能锻炼指导的正确率进行比较分析。
1.2 评定标准按照科室2015年1月修订的《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质量评分表》,从护士病情掌握、功能锻炼原则、指导方法、锻炼时机、频次及禁忌症共六大方面进行评分,满分100分,90分以上合格,视为正确,计算出正确率。
1.3 方法
1.3.1 成立PDCA小组由科室8名护士组成本次CQI小组,并明确每人职责。
1.3.2 现状把握由PDCA小组成员将一季度查检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活动前护
士对功能锻炼指导正确率为57.89%,并通过头脑风暴法利用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通过柏拉图的制作,根据“二八定律”,确定“护士缺乏相关知识”、“护士执行率低”、“缺乏相关器材”为本次活动的改善重点。
1.3.3拟定计划利用甘特图拟定活动计划表,根据公式计划利用3个月时间将护士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指导的正确率由活动前的57.89%提高到活动后的83.08%,并拟定从“强化相关
知识培训”、“完善锻炼用具”及“加强护理监管力度”三个方面来落实,并明确了每个阶段的责任人。
1.3.4 实施阶段(1)加强护士相关知识培训组织全体护士培训,主要对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的意义、时机、原则及方法进行PPT讲解,特别是对工作中指导不到位的地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现场指导;轮转护士安排导师一对一带教,并将功能锻炼相关内容加入轮转护士带教路径中;培训后以试卷+提问的形式进行不定期考核,满分100分,80分以上为合格,不合格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仍不合格者进入下一轮培训,并与绩效挂钩。
(2)配备相关功能锻炼的图册及器材为了提高患者对术后功能锻炼的认识,科室改进了原先的纯文字描述的功能锻炼宣教单,加上图片的描述,便于患者理解;术后要指导患者进行握拳练习,科室配备了握力球,并要求护士及时发放给患者,指导患者使用;患者术后10天后需要进行爬墙锻炼,为了更好地指导患者锻炼,科室制作了简易爬墙器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的上举及外展锻炼;为了提高功能锻炼的效果,科室成立了康复角,并配备了简单的锻炼图册和器材,除了床边的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外,责任护士还将患者集中到康复角进行集体康复指导,患者之间还可以交流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加强护理监管力度将用于指导锻炼的相关宣教单及握力球放置在移动护理车上,治疗班护士负责补充,保证患者的需要;加强重点护士重点时间段的督查,要求责任组长每天督查本组患者的功能锻炼情况,并给予及时的指导;护士长和质控组成员定期检查,结果与绩效挂钩。
1.3.5 检查阶段通过培训后进行考核,检查护士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配备功能锻炼的图册及器材,并通过加强检查、考核和监管,护士长跟班检查落实情况,并及时对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反馈及改进。
自执行以上措施3个月以来,护士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指导的正确率明显提高,由PDCA小组成员按照《乳腺癌术
后功能锻炼质量评分表》将活动后的二季度查检数据进行计算,护士对功能锻炼指导正确率由活动前的57.89%上升到活动后的86.89%,完成了活动前的目标值83.08%。
通过活动后的柏拉图分析可以看到,之前的改善重点已经得到圆满的解决。
1.3.6 处理阶段总结经验,把具有指导意义的方法进行总结,制定《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指导路径表》,交由护理部审核后组织科室全体学习并要求护士严格落实;将活动后发现的需要改善的新问题进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使其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1.3.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护士对功能锻炼知识掌握程度对比活动后提高了护士对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
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护士对功能锻炼指导的正确率对比活动后护士对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的
正确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肿瘤康复是肿瘤治疗中重要组成部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约42%的患者发生患
肢淋巴水肿、肩关节活动受限等近期和远期并发症,而功能锻炼不正确或不到位的患者其淋巴水肿和肩关节活动受限的发生率高[3],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指导一直
以来都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
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循序渐进,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以较大程度增加肩关节活动度,使患肢功能接近健侧[4],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让
患者重返社会。
因此,护士对患者功能锻炼指导也是评价专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
由于护士临床工作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年轻护士专科知识不牢固,表达沟通能力较差,临床经验欠缺,教科书中知识的讲解又不全面,部分护士主动学习的意识差,均导致临床上草率完成宣教,宣教内容不完整,千篇一律的宣教又缺乏个性化。
一
些锻炼方法,如:握拳、爬墙锻炼等如果不借助专用的器具会导致力度或姿势不到位,而且对锻炼的效果无法进行量化的评价,再加上患者的接受能力不同,特别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高龄的患者,会导致宣教效果不理想,功能锻炼的有效性低,患者满意度不高[5]。
PDCA循环的实施将护理管理过程变成了管因素、管过程与管结果并重,形成了管、控、监测一体的管理模式,使护理措施更加科学、有效,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品质保证[6]。
将PDCA循环应用到护理实践中,首先加强了对护士相关功能锻
炼知识的培训,同时根据轮转护士制定培训计划,保证了所有护士都能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了护士对功能锻炼知识掌握的合格率(P<0.01),这也是功能锻炼能够指导正确的理论保证,同时利用头脑风暴法对功能锻炼指导的方法和形式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功能锻炼宣教单和锻炼的器具,在病区成立了康复角,并制定了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路径表,让护士有章可循,使护士对患者功能锻炼的指导更加统一规范,提高了护士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指导的正确率(P <0.01),促进了患者自理能力的重建[7],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PDCA循环管理通过“周而复始持续质量改进”的理念点燃了护士“追求卓越”的思维[8],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了护士对乳腺癌术后患肢
功能锻炼指导的正确率,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关文献】
[1]仇和悦,钱立芳,姜晓飞,等.患肢功能锻炼带在乳腺癌术后早期应用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 30(18):1715-1717.
[2]杨英华,李继坪.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赵继春,韦彩捌,潘春秋.分阶段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
实践与研究,2012,9(19):2728.
[4]谢晓冬,屈淑贤,郑振东,等.乳腺癌术后患者早期患肢功能锻炼的临床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 15(9):815-817.
[5]罗爱萍,林雪虹,刘莉萍,等.思维导图在乳腺癌术后病人患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研究, 2016,30(6):2206-2208.
[6]彭梅琼,吕湘莲,干永珍.运用PDCA循环提高护理记录质量[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2):53-54.
[7]马兰,李惠萍.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2,27(14):95-97.
[8]王建安.活学活用PDCA[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