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是上帝还是撒旦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0
揭开高盛们的虚伪面具国际炒家操纵黄金的背后,和曾经的几次操纵金价事件一样,摇曳着高盛的影子。
2016年4月,高盛集团首席商品交易员杰夫·库里(Jeff Currie)在接受CNBC《巨头午餐会》(Power Lunch)节目采访时表示:“做空黄金!出售黄金!”库里的建议是对“你建议投资哪些大宗商品来帮助我们的观众赚些钱”这个问题的回应。
和三年前一样,在极度看空黄金后,高盛又做出停止看空的最新表态,一进一退,一唱一和,布局放线,放声收线,高盛的表演可谓精彩,节拍踏得可谓漂亮。
如果你掌握了看懂财经新闻的原则——不被“专家”忽悠,你就会明白高盛的杰夫·库里为什么会做出如此的投资建议了。
让我们从历史事件中来具体看看高盛是怎么打如意算盘的。
你是否还记得几年前“海普瑞让高盛豪赚33亿元”的新闻?这只高调上市的天价股见光后便一泻千里,让深套其中的3万多股民和几十家基金血肉横飞。
高盛再一次延续了在中国投资稳赚不赔的神话。
可有没有人想过,它是怎么做到的?还记得2006年到2007年两年间让许多中国股民大栽跟头的西部矿业吗?在高盛“西部矿业大蓝筹”的极力吹嘘下,西部矿业股价最高曾达68.5元。
然而高盛一边唱多,一边悄悄分批套现。
西部矿业上市后业绩开始大变脸,可跟风的散户已纷纷进场。
就这样,高盛以屡试不爽的招数,以每股成本仅0.34元的超低价套现70多亿元,欢喜离场。
此外,还有高盛偷偷摸摸通过境外机构减持双汇发展事件,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1869年成立的高盛公司已经在资本市场中跌爬滚打了一个半世纪,在赚钱这档子事儿上早已成精。
而它在赚钱过程中使用的一些不道德的手段也开始慢慢暴露。
继2010年SEC对高盛欺诈案展开调查后,英国、德国和法国等也纷纷表示要介入对高盛的调查。
2016年4月12日,美国司法部宣布高盛集团同意支付50.6亿美元罚款,以了结有关其在金融危机期间误导抵押债券投资者的指控。
高盛在欧美可谓麻烦不断、声名日下,可在中国,高盛却依然享受着超国民的待遇。
供求就是价格,投资的铁律就是正确认识供求关系。
———吉姆·罗杰斯[美国]责任编辑:赵迪第17期事实上,高盛的丑闻由来已久,接下来,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在金融危机中,发生在高盛身上的种种丑闻。
高盛丑闻之一:深陷希腊债务危机今年2月,媒体报道希腊政府已与15家国际大行签署了互换协议,这些合约有助于希腊隐瞒真实的赤字情况。
在涉嫌帮助希腊隐瞒赤字的15家大行中,高盛集团为希腊安排的合约可能是规模最大的。
该集团在2002年的互换协议中向希腊提供了价值达10亿美元的融资。
而此前媒体报道称高盛除了帮希腊债务掉期的问题上特别活跃外,它还要向中国推销250亿欧元希腊债券。
分析人士指出,高盛此举其背后有没有想通过中国来买这样的债券,进一步帮希腊来掩饰现在的债务呢?所以,通过这次的世界金融危机以及现在的欧洲金融风暴,我们对这些名声很响亮的跨国的金融机构应该提高警惕,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往往会造成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高盛丑闻之二:卷入帆船集团内幕交易案帆船集团是美国规模最大的专注于科技行业的对冲基金之一,在鼎盛时期,帆船集团管理的资产达到了70亿美元。
2009年10月,帆船集团掌门人拉杰?拉贾拉特南在纽约的家中被捕,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和联邦调查局指控其涉嫌4项内幕交易串谋罪和8项证券欺诈罪,一同被捕的还有另外5人。
检方称,这起内幕交易案涉及的公司股票包括希尔顿酒店、谷歌、IBM、AMD等等大型企业。
今年4月,媒体报道称,随着围绕帆船集团内幕交易案调查的不断深入,日前该案检察官正在针对高盛集团一名董事、麦肯锡公司前总裁拉雅?古普塔是否在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曾向拉贾拉特南提供有关高盛的内幕信息展开调查。
据称,拉贾拉特南被捕前与古普塔关系十分密切。
高盛丑闻之三:接盘雷曼、攫取暴利4月15日,国外媒体报道,一名法院指定的雷曼破产监督人日前表示,巴克莱银行和高盛集团曾从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紧急拍卖金融衍生品投资组合交易中发了横财。
高盛:是上帝还是撒旦据《中国青年报》五月三一日报道,患上多人相信,在中国市场到处啜金吸银的高盛(Goldman Sachs)所从事的各种交易勾当对于中国企业以及投资者酿成的损失可能要比其在美国的讹诈行径严峻很多。
[一] 事实上,高盛“讹诈门”阅历美国、欧洲调查以后,其连锁反映接踵所致,多国纷纭铺开调查。
[二] 此,高盛在中国的业务也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与质疑。
谈及高盛作为“黑手”以及“与中国企业博弈中玩精心设计的小花样”时,该文罗列出高盛1些详细的不道德行径:在从承销IPO、交易支配到做自己的私家股权投资中赚钱了太多的钱,高盛在中国太胜利了。
以致于在中国的另1家银行的资深银行家称:“高盛在中国太胜利了,但这就是在这里胜利的危险之1。
”更有人历数高盛之“7宗罪”。
高盛在中国赚钱的行业几近触及所有领域,并且如进无人之境:上海的房地产成为其猎物;西部矿业使其大捞1把;与包孕太子奶、国航及东航的对于赌协定让其赚患上盘满钵满;充当多家中国公司IPO(首次公开募股)的承销商并从中收获巨额利润;最近几年来高盛作为金融顾问多次介进中国的重大并购案,获利不菲。
高盛为了到达占据中国获患上暴利的目的,手腕之桀黠令人吃惊。
例如,在中国国有银行二00四年改制的时候,高盛相继发表呈文,诋毁中国的国有银行,称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比率接近四0%,是亚洲之最糟糕糕者。
但结果是,高盛等以极其廉价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银行上市的股权。
仅工商银行上市,高盛就通过进股该行4年获利近一二0亿美元。
1边唱衰,1边背后购买其股份,与美国司法部分正在调查的其讹诈行径如出1辙。
在中国房地产领域、资本市场里,高盛运用其强盛实力以及国际地位,运用其所谓的国际认可的研发能力,在中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大肆赚取“黑心钱”。
当他们乘机入进1个行业时,就大肆唱衰该行业,使其价格走向低位,然后,趁低价买进。
当其到达盈利目标乘机出货时,就大肆唱多,然后卖出。
中国的矿业、食品业、房地工业、航空业、石油业等都遭受太高盛一样的手腕。
高盛CEO布兰克费恩:权倾白宫的华尔街大佬谁是当今全球最有权势的人?高居美国杂志《名利场》公布的“2009年信息时代百名权势人物”榜首的,是依然屹立在华尔街的高盛集团的掌门人布兰克费恩。
他带领的高盛帝国,上可通天影响白宫,一声号令可在全球攫取资产。
谁是当今全球最有权势的人?高居美国杂志《名利场》公布的“2009年信息时代百名权势人物”榜首的,是依然屹立在华尔街的高盛集团的掌门人布兰克费恩。
他带领的高盛帝国,上可通天影响白宫,一声号令可在全球攫取资产。
编译·章元佳很多人以为华尔街时代已经仓皇落幕,可就在以雷曼兄弟宣告破产为标志的金融危机爆发一周年之际,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费恩竟然压倒政界、商界、娱乐界等众多名人,甚至盖过了风头正劲的苹果CEO乔布斯,高居美国杂志《名利场》公布的“2009年信息时代百名权势人物”榜首,成为今年最有权势的人。
这个结果耐人寻味,聚光灯也再次照在这个谢了顶、55岁的中年男人头上。
微微有些发福的布兰克费恩每天总是西装革履地准时出现在华尔街的办公室,开始新一天忙碌的工作。
雷厉风行的他引领高盛仅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就如有神助般还清了政府的100亿美元救援资金,并很快回到盈利之路—今年第二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37.6亿美元,净利润达到了创纪录的3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5%。
即使最乐观的分析师也对这一数字表示吃惊,一时间美国金融业惟高盛马首是瞻。
在华尔街曾经呼风唤雨的金融大佬纷纷落马之后,外表谦和、内心强硬的布兰克费恩显出非一般的驾驭能力,已然是这个行业的领军者。
在他的掌舵下,高盛正在成为华尔街硕果仅存的“恐龙”。
一路走来,在顺境中力拔头筹;在逆境中化险为夷。
布兰克费恩究竟如何带领高盛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在华尔街的残砖碎瓦中彰显出强大的面貌?独具慧眼的转型2008年9月21日,就在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保护的一周后,高盛宣布从投资银行转型为普通银行控股公司来换取政府100亿美元的援助。
掌控世界的四大金融集团,3个是由犹太人创立的,祸乱的根源在哪今天给大家介绍4个全球最大的投资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在世界占有统治地位,而其中有3个是目前已经确认,官方资料都有显示是犹太人成立的。
资本主义美国霸权主义的本质是美国犹太人的霸权主义,如果不清楚美国为什么反人类到处发动战争的背后原因,那我们一直研究和针对的方向就都错了。
希望大家能通过这篇文章介绍的4个金融集团与犹太人的关系中,了解您想要的信息和知识,帮助您更进一步的了解世界背后的暗流涌动,智慧是战胜敌人的关键。
第四名,高盛集团美国高盛家族高盛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投资机构之一,这家公司是由德国犹太人马库斯·戈德曼和塞缪尔·萨克斯成立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属于家族公司,不接受外人进入,包括其他的犹太人。
高盛集团在美国的地位非常的恐怖,曾经有一个说法,高盛集团出来的部门小经理都能担任美国的财政部长或经济顾问,这能代表高盛集团的经济权力比美国政府机构还要强大吗?我觉得是有可能的。
我们首先得知道犹太人的习惯,犹太人是非常排外的,这个大家都应该有所了解,比如世界著名的犹太人罗斯柴尔德家族排外到家族内部近亲通婚,他们拒绝一切外人进入自己的财富中心。
高盛家族成员我的意思是犹太人是极端保守的,所以我们可以猜测能进入犹太人公司担任重要职位的人都是犹太人吗?我觉得这种推理方式是成立的,我们得换位思考。
假设你和你的老乡成立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规模在后来发展得很宏大,需要更多的人手帮助你们经营公司,你的家族有一些亲戚很有钱,跟你有血缘关系,你是愿意接受自己的亲人,还是接受外人呢?通过这个你就能明白犹太人的公司模式,犹太人要么只接受自己的家族成员,要么只接受其他犹太人,报团取暖的经商模式在中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商会无一例外也都是这么玩的。
高盛家族创始人解释完这个层面,就能来看看从高盛集团培训出来的公司合伙人是个什么情况了,对于他们的身份也可以进行大胆的怀疑,即使他的信息没有显示他是一位犹太人。
高盛的大局观作者:李国平来源:《管理学家》2009年第04期一个事实就足以说明高盛(Goldman Sachs)是华尔街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美国失业率高达7.6%、失业总人口近600万的2008年,高盛的薪酬总额110亿美元,平均每位高盛员工可以获得34万美元。
高盛成功的秘密一直是人们猜测的对象。
在1999年上市之前,人们只知道高盛是一个神秘、不停地制造千万富翁的合伙制公司。
本来以为,1999年上市之后,伴随着强制性的信息披露,高盛将向人们公布它的成功秘方。
然而,高盛的神秘性却似乎在与日俱增。
在华尔街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第一波士顿(First Boston)、库恩罗卜公司(Kuhn, Loeb & Co.)、狄龙雷德公司(Dillon, Read & Co.)、所罗门兄弟(Salomon Brothers)、贝尔斯登(Bear Stearns)、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美林(Merrill Lynch)、德崇证券(Drexel Burnham Lambert)这些声名显赫的投资银行。
在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投资银行“主力承销商” 成员中还没有高盛。
然而,第一波士顿、库恩罗卜公司、狄龙雷德公司、所罗门兄弟、德崇证券等多年以前就早已被收购或者破产,而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等则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被收购或者破产。
只有高盛与摩根士丹利经受住了包括2008金融危机在内的一次次经济危机与经济衰退。
高盛依靠什么取得其他投资银行难以企求的成功?高盛良好的大局观──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把握市场全局而与时俱进的演化能力、长远的赢利眼光造就了金融企业史上的奇迹。
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很早即确立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公司──并坚定不移地实现这一目标,造就了高盛。
业务的综合性、全球性让高盛能够即使在某些业务衰退的时候,另一些业务能够迅速发展,从而保证公司整体的快速增长,并成功经受住一次次经济衰退。
高盛探秘华尔街最著名和最诡秘的公司和你想象的完全不同。
它最令人惊讶之处是什么?偏执。
是偏执驱使高盛登上顶峰作者: Bethany McLean时过境迁,华尔街的传奇已经退色。
最近一次牛市的丑闻玷污了它的形象,公司合并淡化了它昔日的辉煌。
一时间,原本神话般的华尔街变得如同污秽的俗世。
但是,如果说有一个地方依然笼罩在古老的神秘气氛之下,那一定是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高盛有著充满传奇的历史。
多年来,能成为高盛合伙人,就意味著成了华尔街的王子;它五年前上市,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创富运动。
高盛是华尔街唯一一家历经 135 年屹立不倒的巨擘,无论是巨型兼并,还是金融危机,都没奈何过它。
现在,更有人说高盛比从前还要强大。
让我们来听听商界顶尖人士是如何形容高盛的: 德州太平洋集团(Texas Pacific Group)的创始合伙人之一吉姆•库尔特(Jim Coulter),称高盛是“伟大的人才库,不仅仅是在华尔街,而是在整个行业中都是如此”。
杰克•列维(Jack Levy)2000 年从美林(Merrill Lynch)加入高盛,当他还在美林掌管兼并部时,就已对高盛的“神秘力量”赞赏不已。
美敦力公司(Medtronic)前首席执行官比尔•乔治(Bill George)于 2002 年加入高盛董事会,他说,他的朋友以为他根本当不上投资银行的董事。
乔治的回答是: “我并没有当上董事,我只是进入了高盛的董事会。
” 高盛的金融业绩也说明了一切。
尽管经济不景气,尽管在短短三年中,能使大多数人联想起高盛的投资银行业务利润骤降,由 17 亿美元跌到2.07 亿美元,尽管处于一个难以“重复性增收”的行业,但高盛仍然能够以钱生钱。
1996 年以来,高盛股本基数以平均每年 22% 的速度增长。
据美国银行的资料表明,高盛的收入增长率达到了 15%,而同行业的公司只有 8%。
高盛的股本回报率远远超过 20% ,2004 年第一季度税前利润达 20 亿美元,是公司历史上利润最高的一个季度。
撒旦格化。
精神的上帝创造的。
撒旦和其他的精神,随他反叛对上帝。
的造物主。
能的歼“堕落的天使” ,据说,他是做了他的其他创作时,他们没有得到正义(保存挪亚和他的家人,当然)。
撒旦被允许成立了自己的英国在地狱和发送魔鬼,以prowl地球转换。
该诱惑人类把远离神。
为什么上帝会允许撒旦做,这是解释,在这本书中的就业,撒旦是形容一个天使谁工程在cahoots与上帝。
当工作问,为什么上帝,让撒旦折磨他的答案是钝的最后:祂所你一手臂像勋爵?故事的工作是解释,在许多不同的方式,由神学家,但我的理解是,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上帝,让撒旦的生活和折磨我们。
上帝是上帝,可以为所欲为,他想我们是不是要质疑为何,我们只不过是做模具。
撒旦,作为一个精神,既不是男也不是女。
不过,就像他的造物主,撒旦是通常被称为作为一个男性化的福祉。
许多人认为,撒旦或魔鬼,因为他是常被称为,可以“拥有”的人。
藏是身体的入侵,魔鬼。
天主教教会仍执行驱魔仪式对那些被视为拥有。
耶稣是说已投出魔,即表现驱魔仪式,和教会认为自己已给予这同样的权力,由耶稣。
在整个世纪以来,许多虔诚的宗教人士误认为那些与某些精神或身体疾病,以应具备的撒旦。
更频密的比买断卖断管,不过,一直被指控在的CONSORT与魔鬼。
撒旦是相信有很多的权力,它们之间的权力,以体现自己在人类或动物的形式。
该consorting已录得常常被作为纯粹的身体和大多性。
对于大部分的基督教历史有报道说撒旦发生性行为的人,无论是作为incubus (男魔鬼)或succubus (女魔鬼)。
女巫和巫师被认为是由许多被后代,如工会。
他们认为,特别是有害的,因为他们继承的一些魔鬼的权力。
据卡尔萨根,帐目凶残的交往是共同的文化现象:平行,以incubi包括阿拉伯djinn [晋] ,希腊satyrs ,印度教bhuts ,萨摩亚hotua poro ,凯尔特dusii ... (萨冈1995年,124页)。
但是,作为一个儿童被指示在如何撒旦由多米尼加姐妹,故事的修女被强奸由incubi在一名牧师的衣服被稳妥地没有告诉。
高盛:是上帝还是撒旦
据《中国青年报》5月31日报道,不少人相信,在中国市场到处啜金吸银的高盛(Goldman Sachs)所从事的各种交易勾当对中国企业和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可能要比其在美国的欺诈行为严重得多。
[1] 事实上,高盛“欺诈门”经历美国、欧洲调查之后,其连锁反应接踵而至,多国纷纷展开调查。
[2] 由此,高盛在中国的业务也开始引发广泛的关注与质疑。
谈及高盛作为“黑手”和“与中国企业博弈中玩精心设计的小花样”时,该文列举出高盛一些具体的不道德行为:在从承销IPO、交易安排到做自己的私人股权投资中赚钱了太多的钱,高盛在中国太成功了。
以至于在中国的另一家银行的资深银行家称:“高盛在中国太成功了,但这就是在这里成功的危险之一。
”
更有人历数高盛之“七宗罪”。
高盛在中国赚钱的行业几乎涉及所有领域,并且如入无人之境:上海的房地产成为其猎物;西部矿业使其大捞一把;与包括太子奶、国航及东航的对赌协议让其赚得盘满钵满;充当多家中国公司IPO(首次公开募股)的承销商并从中收获巨额利润;近年来高盛作为金融顾问多次参与中国的重大并购案,获利不菲。
高盛为了达到占领中国获取暴利的目的,手段之狡诈令人吃惊。
例如,在中国国有银行2004年改制的时候,高盛相继发表报告,诋毁中国的国有银行,称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比率接近40%,是亚洲之最糟糕者。
但结果是,高盛等以极其便宜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银行上市
的股权。
仅工商银行上市,高盛就通过入股该行四年获利近120亿美元。
一边唱衰,一边暗地里购买其股份,与美国司法部门正在调查的其欺诈行为如出一辙。
在中国房地产领域、资本市场里,高盛利用其强大实力和国际地位,利用其所谓的国际认可的研发能力,在中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大肆赚取“黑心钱”。
当他们伺机进入一个行业时,就大肆唱衰该行业,使其价格走向低位,然后,趁低价买入。
当其达到盈利目标伺机出货时,就大肆唱多,然后卖出。
中国的矿业、食品业、房地产业、航空业、石油业等都遭遇过高盛同样的手段。
面对种种诟病,高盛发言人爱德华·奈洛尔(Edward Naylor)作出反应:“我们在中国有非常稳固的纪录,我们对此很骄傲,但我们必须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我们的业务。
”高盛CEO劳埃德·贝兰克芬表示,高盛在中国的投资不仅获取利润,也帮助企业发展。
但是,人们心中仍然充满疑问:中企是否已经成为了这家华尔街最诡秘的投资银行所排列的多米诺骨牌中的一张?揭开这种撒旦的上帝化辩护的面纱,依据在哪里?
我们需要反思。
首先,高盛“欺诈门”对中国的外资监管机制敲响了警钟。
《证券日报》文章说,高盛事件对于进入“期指时代”的我国资本市场来说,其最大的借鉴意义在于如何加强制度构建,规范机构投资者行为,使之成为整个金融市场稳定有序运行的一个步骤, [3] 从而,即使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不会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的
运行,这需要建立前瞻性的防范监管体系。
具体措施建议包括:第一,市场创新的同时,监管必须及时“补位”。
第二,机构投资者的功能是“双面刃”,需要监管者审时度势,通过制度建设加以引导。
第三,切不可因害怕风险而阻滞创新,监管水平的提升应以“是否有助于鼓励创新”来衡量。
其次,高盛之所以在中国长袖善舞,有着非常深层的原因。
第一,中国改革开放甫始,对高盛等世界性大公司盲目崇拜。
据高盛的报告,中国一些企业、投资者甚至政府管理部门视其为珍宝;高盛想进入中国,中国求之不得,有求必应;不断吹起的引资热与地方政府的GDP政绩观融合一起发酵后,高盛什么条件都敢答应,甚至连卖掉企业、出售矿山在所不惜。
第二,高盛为了进入中国甚至控制中国企业,深知培养了解中国的人才的重要性。
几年来,高盛雇佣了许多对中国各方面十分熟悉的中国留学人员。
这些人对中国的法律法规、人文环境、行政司法状况等各种潜规则都了如指掌。
第三,中国在监管上特别是监管海外企业上的松懈纵容,使得高盛能在中国如鱼得水。
最后,高盛的前中国首席顾问胡祖六2007年12月曾撰文认为货币战争子虚乌有, [4]作为独步中国,傲视其他外资投行的高盛难道不知道日本的失去的十年的真正原因吗?事实上,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恰恰是在货币战争中损失最大。
高盛进入中国,曾经如此地让某些政府管理者高兴,其运作手法如此的熟悉——掌控市场一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