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历史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193.50 KB
- 文档页数:15
一、世界范围内看宪法的产生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宪法国家。在英国推翻封建主义确立资本主义的“光荣革命”中,以《权利法案》的方式限制了君主的权利,确立了君主立宪了体制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奠定了基础。该文件也具备了宪法的思想。但是,英国作为一个典型的不成文法国家,它不会去编纂一部全国性的统一的法典。因此,最早的宪法并不产生在英国。
世界上第一部宪法诞生于美国。不同于英国的改良主义,美国是通过独立战争的方式走上的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在独立战争中起草的《独立宣言》具有宪法的性质,但是还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的宪法。不过在此基础上,1787年美国出台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宪法。它继承了独立宣言所选择的总统共和制度,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二、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中国宪法是帝国主义入侵之后的产物,模仿于日本的明治宪法。1908年清政府出台了《钦定宪法大纲》。该文件主要包括:君主的权利与臣民的义务两部分。它是我国第一部宪法性质的文件。不过,它完全是封建主义残余比照日本的宪法依葫芦画瓢形式上抄袭出来的结果,对于约束君主的思想并没有得到继承。1912年辛亥革命的炮响埋葬了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描绘出了建设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美好蓝图。然而,胜利果实终究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所篡夺。孙中山先生为了限制他们专门起草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一片惨淡。
然而,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领导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从此站了起来。1949年建国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化三改造轰轰烈烈地向社会主义迈进。终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此后,历经1975和1978两部思想观点左倾的宪法,终于在1982年迎来了又一个春天。1982年制定的《宪法》是我国的现行宪法,于当年的12月4日通过,为了纪念那一天。我国把每年的12月4日定为了“宪法日”。我国实践中既有对宪法的全面修改,也有对宪法的部分修改。1982年宪法出台后,在将近40年的历程中分别于88年,93年,99年,2004年和2018年五次修改,彰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宪法历史发展历程简介宪法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在此我将重点介绍现代宪法的发展历程。
现代宪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美国。
英国的《大宪章》(Magna Carta)是现代宪法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于1215年签署。
该文件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法律的普遍适用原则,为后来的宪法奠定了基础。
18世纪末,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制定了《美国宪法》(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正式的现代宪法。
该宪法通过分权制衡、保障公民权利等原则,为美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联邦政府,并成为后来其他国家宪法的重要参考。
19世纪和20世纪初,许多国家纷纷制定了自己的宪法。
法国的《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 and of the Citizen)于1789年颁布,确立了自由、平等和法治的原则。
日本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于1889年颁布,标志着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拥有现代宪法的国家。
20世纪后半叶,随着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兴起,许多国家在脱离殖民统治后制定了自己的宪法。
这些宪法通常包括了民主原则、人权保障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例如,印度的《印度宪法》于1950年颁布,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宪法,强调了社会正义和平等原则。
此外,国际组织也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宪法性文件。
例如,联合国的《联合国宪章》于1945年签署,确立了国际和平与安全、尊重人权、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则。
总的来说,宪法的历史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各个国家的宪法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宪法的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对于权力制约、公民权利和社会进步的不断追求。
外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外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外国宪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代。
在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体制建立了一系列法律和宪法原则,成为其政治体系的基础。
罗马法律体系也对后来的宪法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宪法的发展受到了天主教会和封建贵族的制约,但在英国,《大宪章》的签署标志着宪法权利的确立。
后来,英国专制王朝时期的《英国权利法案》进一步加强了宪法的权利保障。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爆发,标志着宪法在欧洲的风潮。
1789年《人权宣言》的
颁布和《法国宪法》的制定都推动了宪法的发展。
在美国,《美国宪法》的颁布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赋予了人民普遍的权利和自由。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新的
宪法,在宪法中确立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以及司法权、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分工。
在当今世界,宪法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础法律,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合作的日益加深,宪法的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总的来说,外国宪法的历史发展跨越了古希腊罗马时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大革命时代以及现代时代,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宪法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根基,将继续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宪法学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宪法作为一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法规,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宪法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宪法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古代民主和自由的初步探索早在古代,古希腊、古罗马等社会就开始探索民主和自由的宪法制度。
古希腊的雅典民主制度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的民主宪政制度,通过权力分立、选举制度等方式保护公民的权利。
在古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的发展对宪政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第二阶段:近代国家法的出现和宪政运动的兴起近代国家的出现标志着宪政的兴起。
17世纪的英国发生了著名的“光荣革命”,废除了国王专制,实行了君主立宪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宪政国家。
英国的《1689年权利法案》,成为了宪政制度的典范,确立了国会主权和人民的各项基本权利。
对于宪政制度的兴起,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法治精神论》、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麦迪逊和杰斐逊等人的《联邦党人文集》等重要著作在法治制度的发展和演进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阶段:19世纪欧洲宪政制度的扩展和宪法学的形成19世纪,欧洲多个国家相继通过了宪法,大大扩展了宪政制度的范畴。
法国的《无尽封建》、德国的《普鲁士国家权力组织法》等都成为了宪政制度的代表。
在这一时期,宪法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形成并快速发展,伦敦大学的巴克利爵士提出了宪法学的基本原理,马克西米连·德·布罗利厄、卡尔·斯海勒马赫等宪法学泰斗纷纷著书立说。
第四阶段:20世纪宪法制度的多样化和现代宪政理论的发展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宪法制度的多样化和宪政实施的扩大促进了宪法学的快速发展。
在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反抗过程中,亚非拉国家相继独立,建立了自己的宪法制度,为世界宪法制度的多样化做出了贡献。
同时,现代宪政理论和宪法学研究也出现了新的发展,如美国的“过程宪政”理论、德国的“成果宪政”理论等。
我国宪法发展历程感悟咱得聊聊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这就像是一场超级漫长又超精彩的连续剧,而且每一集都有新看点。
最开始的时候,宪法就像一颗刚发芽的小种子。
那时候的它还比较稚嫩,很多方面都在摸索着前进。
就好比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娃娃,虽然走得不稳,但每一步都充满希望,这最初的宪法在当时的环境下努力为新中国的建设奠定着规则的基石,哪怕力量还有限,却也有着开天辟地的意义呢。
随着时间推移,宪法就像个成长中的少年,开始有了更多的活力和想法。
它不断吸收着时代的养分,开始逐渐丰富自己的内容。
这时候的宪法就像是一个开始收集各种宝贝的小探险家,把各种有利于国家发展、人民权益保障的元素都往自己怀里揽。
再后来,宪法就像是一个大力士。
在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大浪潮下,它不仅要撑起国家治理的大梁,还要适应各种飞速的变化。
就像一个人要一边在蹦床上跳得高高的,一边还得稳稳地拿着好多东西不掉落,真是太难又太酷了。
有时候啊,宪法又像是一个超级裁缝。
社会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新的社会关系,就像出现了各种形状怪异的布料,宪法就得巧妙地把这些“布料”缝制成合身的“衣服”,既不能太紧让社会发展受束缚,也不能太松让社会乱了秩序。
宪法的发展也像是一场盛大的魔法秀。
那些修订和完善的条文就像是神奇的魔法咒语,一念出来,就能让国家治理变得更加科学合理,让人民的幸福指数像火箭一样蹭蹭往上升。
在某些特殊时期,宪法像是一个坚守岗位的忠诚卫士。
不管外界怎么风云变幻,它都稳稳地守护着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哪怕敌人拿着大棒来威胁,它也丝毫不退缩,就像一座永远不会被推倒的坚固堡垒。
宪法的发展历程还像一场热闹的拼图游戏。
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需求都是一块拼图,而宪法不断地把这些拼图完美地拼在一起,最后拼成一幅伟大国家不断走向繁荣昌盛的宏伟画卷。
当我们看到现在的宪法时,它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智慧宝箱。
这里面的每一条款都是一颗璀璨的宝石,闪耀着公平、正义、民主等光辉,为我们的生活照亮道路,让我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就像一个超级贴心又超有权威的生活指南。
英国宪法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多个历史事件。
首先,1215年,英国贵族迫使国王签署了限制国王权力、保障贵族和教士权利的《自由大宪章》。
这部文件被认为是近代宪法的萌芽,迄今已经有800年历史。
其次,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以国王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与新兴资产阶级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1689年,资产阶级主导下的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实际上在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君主立宪制。
此外,英国宪法还包括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判例等构成的“不成文宪法”。
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第一节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一、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一)、英国宪法的产生1、英国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2、英国宪法产生的特点(1)、英国宪法是在革命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在形式上表现为不成文宪法;(2)、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致使王权及其所代表的制度外壳被保留下来;(3)、旧的法律如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等成为宪法的组成部分;(4)、英国宪法不具有根本法的形式特征(二)、美国宪法的产生1、美国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产生过程中的重要宪法性文献:《独立宣言》、《邦联条例》;2、美国宪法产生的特点:(1)、‚天赋人权‛等思想是美国宪法得以产生的理论基础;(2)、与英国相比,美国的宪法较为彻底;(3)、美国宪法是在克服《邦联条例》存在的诸种缺陷和不足的基础上产生的;(三)、法国宪法的产生1、法国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2、法国宪法的产生特点:(1)、与美国一样,法国的宪法较为彻底;(2)、法国宪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3)、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思想家们所提出的理论为法国宪法的产生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四)、宪法产生的条件1、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是近代意义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2、比较发达的民主政治是近代意义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3、民主的、大众的和科学的文化是宪法产生的思想条件;二、宪法的发展以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限,可以把宪法分为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
(一)、近代宪法的发展1、近代宪法的发展可以1848年革命为标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世纪末到19世中叶,第二个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近代宪法的主要特点:(1)、确立了主权在民原则,民主共和是宪法的主流;(2)、宪法强调公民权利,特别是自由权利,具有自由主义色彩;(3)、国家权力受到限制,国家的作用主要被限制在政治生活领域,宪法具有政治法的色彩;(4)、从形式上看,成文宪法被普遍采用;(5)、虽然亚洲的日本等国也出现了宪法,但在整个近代,宪法基本上仍然是西方的一种政治法律现象;(二)、现代宪法的发展1、现代宪法的产生1918年的苏俄宪法和1919年的德国魏玛宪法是近代宪法向现代宪法转型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