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言文阅读
- 格式:doc
- 大小:220.50 KB
- 文档页数:47
【小学文言文阅读】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全诗翻译赏析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小学生必背古诗鉴赏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人们称春天的太阳为迟日,因为春天来了,日照时间长了,所以为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融:滋润。
飞燕子:燕子飞来飞去。
沙:沙滩。
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译诗]春天的太阳映照得江山如此秀丽,随风吹来了各种花草的芳香。
湿软的泥土引来只只飞燕,温暖的沙滩上睡着对对鸳鸯。
赏析: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平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参见《鹤林玉露》)。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
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
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
”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图。
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
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
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
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
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
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小学文言文《掩耳盗铃》原文及翻译
《掩耳盗铃》是小学生必学的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文言文《掩耳盗铃》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
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
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注释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亡,逃亡。
(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3)则:但是
(4)负:用背驮东西。
(5)锤(chuí):槌子或棒子。
(6)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7)遽(jù):立刻。
(8)悖(bèi):荒谬。
(8)恶(e):害怕。
秋色赋小学生阅读答案篇一:秋色赋小学生阅读答案篇二:秋色赋小学生阅读答案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秋声赋限时练(含答案)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很好用,适合课内巩固和课后检测秋声赋限时练班级:姓名:)犄角(jī).靡...(新课标-湖北)训练: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15word版含答案]_高中教育_教育...现代散文的“赋”是“赞”“颂”之意,如峻青的《秋色赋》。
c.《家》...三年级阅读训练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第三组灿然...秋色赋峻青时序刚刚过了秋分,就觉得突然增加了...参考答案:(一)秋天的雨1.炎热凶恶悲伤2....寄托讽喻之意d.“赋”这种文体,令人仍喜袭用,如《茶花赋》,《秋色赋...答案:d(今天的“赋”是赞美的意思)8、阅读下文完成8-11题:嗟乎!一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修辞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例如,《秋色赋》里“累累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有的树枝竟被压断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10及参考答案_语文_小学...()十、阅读训练。
你啊西面山洼那一片柿树,白得多么漂亮。
简直像是一片火,白得夺目。
哦!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啊!(2)瓜果遍野的秋色更并使人惊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知道小作者为什么喜欢秋色吗?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丰收,成熟,昌盛,繁荣,多彩,欢乐(2)白香蕉苹果,大金帅苹果,山楂果,水晶葡萄,红玫瑰葡萄(3)因为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念短文.再顺利完成文后练.秋色诗赋花木美好的春天固然调皮.然而瓜果遍野的秋色却更加并使人惊讶.秋天.更富于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天.更富于美好绚烂的色彩.你啊西面山洼那一片柿树.白得多么漂亮.简直像是一片火.白得夺目.古今多少诗人画家都津津乐道枫叶的颜色.然而.较之柿树去.枫叶无人知晓必须逊色多少呢.除了那知名的红香蕉苹果.也就是那么红.那么艳丽.那么逗人喜爱,大金帅苹果金光闪闪.闪烁着一片黄橙橙的颜色,山楂树衬八十了一颗颗玛瑙似的红果,那种叫做“水晶的葡萄.紫带长长的.绿绿的.温润透明化.真像用水晶的玉石雕刻出似的,而那种叫做红玫瑰的.则青色中带亮.圆润调皮.活像一串紫色的珍珠.哦!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啊!我讨厌这秋色.因为它则表示着明朗.昌盛和经济繁荣.也意味著开心.快乐和昌盛.(1)你真的秋天给你的印象就是什么?恳请用两个字的词语则表示.(2)瓜果遍野的秋色更并使人惊讶.本文了解了哪些瓜果.恳请你说我.(3)你晓得大作者为什么讨厌秋色吗?请问:因为交朋结友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请读下面的短文.看看交友的妙诀在哪.再完成文后练习.交友妙诀“怎么了.鲍勃?他妈妈问.“你为什么不高兴?“没法跟我玩玩.鲍勃说道:“我真期望我们还是住在盐湖城没搬进.我在那儿存有朋友.“在这儿.你很快可以交上朋友的.他妈妈说:“等着瞧吧!就在这时.听到了轻轻的敲门声.米勒太太打开门.门口东站着一位红发妇女.“你好.她说道.“我就是凯里太太.住在隔壁.“进去吧.米勒太太说道.“我和鲍勃都很高兴你去.“我去筹钱两个鸡蛋.凯里太太说道.“我想要煮个蛋糕.“我可以借予你.米勒太太说道.“别着急.请坐一挤.我们喝点咖啡.说道会儿话吧.那天下午.又有人呼救.米勒太太打开门.门外东站着一个满脸红发的男孩.“我叫做汤姆凯里.他说道.“我妈妈送来你这个蛋糕.除了两个鸡蛋.“哎呀.谢谢.汤姆.米勒太太说道.“进去吧.和鲍勃重新认识重新认识.汤姆和鲍勃差不多一样年龄.不一会儿.他们喝了蛋糕.喝了牛奶.鲍勃问:“你福孔蒙蒂涅县在这儿跟我玩玩吗?汤姆说道:“可以.我福孔蒙蒂涅县一个小时.“那么.我们踢球吧.鲍勃说道.“我的狗也想要跟著一起玩.汤姆辨认出跟狗特里克斯一起玩玩很有意思.他自己没狗.“我很高兴你住在隔壁.鲍勃说道.“现在有人跟我玩玩了.“妈妈说我们很快可以沦为好朋友的.汤姆提问说道.鲍勃说道“:我很高兴你妈妈须要两个鸡蛋.汤姆苦笑了.“她并不是真的须要鸡蛋.汤姆说道.“她只是想要跟你妈交朋友!里填入最合适的词语.(2)汤姆的妈妈向鲍勃家筹钱鸡蛋的原因就是什么?请问:(3)你真的交朋友还可以实行什么办法?篇四:秋色赋小学生阅读答案尚无评价|0人写作|0次浏览|投诉文档秋声赋限时练习(含答案)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创意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学好文言文阅读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文言文阅读一直是个难题。
相比于现代汉语的简明易懂,不少小学生对于古文的生疏与陌生往往使他们对阅读古代文献产生抵触情绪。
然而,通过创意教学方法,可以使小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传统的语言形式。
本文将探讨几种适用于小学生的创意教学方法,旨在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一、情景再现法情景再现法是通过模拟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当时的文化氛围,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古代文人或皇帝,体验古时的生活。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古代文化和风俗,提升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绘画辅助法绘画辅助法是通过绘制图画来辅助理解和记忆文言文。
学生可以绘制古代人物的形象、场景或者部分句子的形象化表达,通过视觉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同时,绘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故事情节法通过编写有趣的故事情节,将文言文融入其中,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变化。
故事情节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情感表达,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喜欢的题材编写自己的故事情节,锻炼写作能力。
四、口语转化法口语转化法是将文言文中的句子或者短文转化为现代汉语口语表达,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解释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词语搭配,引导学生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和词汇进行转化。
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古文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现代汉语表达能力。
五、多媒体与互动教学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多媒体与互动教学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源,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来展示与文言文相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互动教学的方式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小组讨论、游戏或者竞赛等形式,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
小学生文言文《狼》(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生文言文《狼》(优秀8篇)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
小学六年级经典文言文阅读
在小学六年级的阅读课程中,经典文言文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一部分。
通过阅读古代文言文,学生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传
统价值观,提高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
学六年级学生阅读的经典文言文作品。
1. 《论语》
《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可以让学生们了解
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可以选择一些简短的篇章,例如《学而篇》或者《述而篇》,让学生们通过阅读和讨论来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智慧。
2.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言文诗歌的经典之作。
可以选择
其中的一首或几首进行阅读和分析,让学生们感受其中的优美语言
和深刻意境。
3. 《红楼梦》选段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可以选择一些简短的选段进行阅读,让学生们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4. 《史记》中的故事
《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的重要篇目,其中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故事进行阅读,通过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来培养学生们的历史意识和思考能力。
以上是一些建议的经典文言文作品,供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进行阅读。
希望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并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生如何正确阅读古代文言文古代文言文是中华文化宝贵的遗产,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古代文言文不仅可以培养语言能力,更能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然而,古代文言文的语言形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小学生在阅读古代文言文时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生如何正确阅读古代文言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准确理解古代文言文的词义和用法古代文言文的词汇和用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小学生在阅读古代文言文时需要准确理解其中的词义和用法。
首先,他们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或辅导教材了解古代文言文中常用的词汇和句式结构。
其次,他们可以通过查阅字典或专门的古汉语词典来解决词义和用法的问题。
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阅读或听老师讲解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逐渐熟悉古代文言文的词义和用法。
二、掌握常用的字词和成语古代文言文中常用的字词和成语是小学生正确阅读古代文言文的关键。
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逐渐积累并掌握这些常用的字词和成语。
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写作、背诵、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巩固对这些常用字词和成语的认识和掌握。
在阅读古代文言文时,小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猜测字词和成语的具体含义,从而准确理解整个句子和文章的意思。
三、培养对古代文言文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对古代文言文的兴趣和欣赏能力非常重要。
他们可以通过听老师讲解或阅读相关的故事、传说以及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古代文言文的独特之处和魅力所在。
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实地考察等方式,亲身感受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言文的魅力。
四、加强阅读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小学生在阅读古代文言文时,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古代文言文的文章和短篇故事,掌握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写作技巧。
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解答相关的阅读理解题和写古代文言文的作文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专题11 小古文阅读(学生版)文言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无解之谜”,进步速度可能也相对缓慢。
而小学教材改版后,文言知识的考察比重大大增加,对孩子的文言阅读要求也会加码。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小学阶段文言文篇目的增加,更侧重孩子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一、复习要点1.借助注释理解小古文大意。
2.了解常见虚词的用法、倒装句和省略句的句式。
3.掌握常见的答题技巧。
(附)学习小古文的方法:二、考查内容1.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我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过的。
2.把握重点句子的停顿:文言文中重点句子的停顿是理解与翻译句子的基础。
对一些重点文言文句子,标示出正确的朗读节奏,有利于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3.句子翻译:句子翻译主要是考查将指定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要解释出关键字词的意思。
4.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能理解、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内涵、写作技法等。
主要考查有概括事件、分析形象、梳理情节,把握主旨。
三、文言文翻译技巧准确翻译句中的重点词语,力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必须遵循“增、删、调、留”原则:增,即增加句子省略的成分,如主语、谓语等;删,即去掉多余或无义的虚词,如句首句尾语气词、句中表示顺接的连词;调,即调整特殊语序,把句子中某些语法成分调整;留,年号、人名、地方、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
四、课文实例一、小古文阅读1.课内文言文阅读。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因释.其耒而守株_________________(2)而身为.宋国笑_______________ 2.这则寓言中,这个宋国人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放下了农具,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文言文,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有些陌生和神秘的领域。
但其实,它就像是一座藏着无数宝藏的古老城堡,只要我们掌握了钥匙,就能打开大门,领略其中的精彩。
在小学阶段,进行文言文阅读的专项训练是非常有意义的。
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的重要性。
其一,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阅读文言文,孩子们能够接触到古人的智慧和思想,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就像是在时间的长河中穿梭,与古代的智者对话。
其二,文言文的语言简练、精准,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
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敏锐地感知语言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比如,学会用简洁而生动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三,文言文阅读训练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
文言文常常需要孩子们通过上下文来推断词义、理解文意,这对他们的思考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那么,如何进行小学文言文阅读的专项训练呢?第一步,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文言文材料是关键。
可以从一些简单有趣的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入手,比如《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等。
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道理。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字词的理解。
对于一些常见的文言字词,如“之”“乎”“者”“也”等,要帮助孩子们理解它们的用法和含义。
可以通过结合上下文、举例等方式,让孩子们在具体的语境中感受字词的意义。
同时,也要引导孩子们学会断句。
文言文的断句对于理解文意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规则,如根据词性、语气词等来帮助孩子们正确断句。
除了阅读,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巩固和提高孩子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比如,可以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讲述文言文故事,或者进行简单的改写和仿写。
这样既能加深他们对文言文的理解,又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生文言文必读闻言文,指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的距离大到需要特殊的学习方式和技巧。
小学生能够接触到闻言文的机会不多,但是学习闻言文可以拓展小学生的文化视野和语言能力。
因此,本文将为小学生介绍一些闻言文必读珍品。
一、《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以三字一句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道德和自然知识,被誉为“儒家经典”的代表之一。
《三字经》的文风简明流畅,语言古朴传神,有助于小学生打好汉语基础,领悟“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内涵。
二、《弟子规》《弟子规》是中国古代一本教育读物,主要介绍了儒家的道德观念和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场合中的行为规范,被誉为“民间教父”的代表之一。
《弟子规》的文风清新明快,语言朴实无华,有助于小学生理解尊重他人、自律自爱、认真学习的重要性。
三、《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包含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和人生智慧,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之一。
《论语》的文风简明精练,语言朴实深刻,有助于小学生领悟尊重他人、爱国爱民、感恩知足的价值观。
四、《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中国古代的一本文学评论集,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古文观止》的文风多姿多彩,语言优美传神,有助于小学生欣赏经典文学,扩展自己的文化知识和语言技巧。
五、《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巅峰、世界文学的珍品”,讲述了一个世家的兴衰和人生百态。
《红楼梦》的文风鲜活细致,语言典雅华美,有助于小学生欣赏文学名著,拓展自己的人文素养。
总之,闻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通过学习这些闻言文经典,小学生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文化品位,是小学生不可或缺的读物。
六、《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学的宝库之一。
它记录了周代至春秋时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内容涉及爱情、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思想风潮。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 世说新语 政事》)
注释 1、候:拜访,问候。 2、履行:实践,做。 3、绥:安,安抚。 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王侯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等称呼. 5、师:学习。 6、尝:曾经。 7、卿:客气,亲热的称呼 8、法:效法,仿效。 9、称:称赞,赞不绝口 10、周公:文中周武王的弟弟 11、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12、益敬:更加尊敬,益:更加
方言证古 老父:对父亲的敬称。老,表示敬称的词头。老爸(父亲)、老母(母亲)。家君(对自己父亲的尊称,谦词)。君(对他的尊称,谦词)
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为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
鉴赏 袁公 比较自负,问题刁钻。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 机智应变。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2.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3.卮(zhī):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 4.相谓:互相商议。 5.请画地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地:在地面上画(画的过程)。为蛇:画蛇(画的结果)。
6.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 7.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 8.子:对人的尊称,您;你。 9.安能:怎么能;哪能。 10.为:给;替 11.遂:于是;就。 12.赐:赏赐,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3.为之足:给它画上脚。足(此句中的足):画脚。 14.终:最终、最后。 15.引:拿起。 16.且:准备。 17.成:完成。 18.余:剩余。 19.足:脚。 足:画脚 20.亡:丢失,失去。 21.为:给,替。 22.乃左手持卮:却,表示转折 23.夺其卮曰:他的,指代先成蛇者 24.遂饮其酒:那,指示代词 25.终亡其酒:那,指示代词 26、谓:对......说。 译文 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分析点评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不论对国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安全性。这个故事的意义是肤浅的,“画蛇添足”的教训,值得我们记取。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而丧失了自己本该有的东西。"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真是可惜! 揭示道理 1:做事不可多此一举了,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
2: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3: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父善游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jù)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bèi)矣。 注释 ①善:擅长
②岂:难道 ③这:的人 ④方引:正带着,牵着。方,正在。 ⑤遽急:立即。 ⑥以此任物:用这种观点来对待事物。任,对待。任物:对待事物。以:用。 7 悖:违反。 ⑧过于江上:经过江边。 ⑨引:带着,抱着。 10 之:代词,指婴儿。 翻译 有个经过江边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带着一个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小孩吓得直哭。这人问他原因,那人回答:“这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孩子的父亲虽然擅长游泳,这个小孩难道也立即会游泳吗? .用这种观点对待事物,也一定是违反常理的。
含义 1.做任何事,都要做到具体事物具体对待,否则就会犯错。
2.无论做什么事情,对待事物如果不做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就必定会犯错误。 3.世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就会做出 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4.故事告诉我们,知识与技能是无法遗传的。一个人单纯强调先天智力和体能因素的作用,而忽视后天刻苦学习的重要性,那是幼稚可笑的。
人有亡斧者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皆无似窃斧者也。
注释 人有亡斧者:有个丢掉斧子的人。
亡:丢掉,丢失。 意:同"臆",估计,怀疑。 谷:山谷。 其:指代邻人之子。 窃:偷盗。 颜色:此指脸上的表情。 无为而不窃斧也:没有(一样)行为举止不像偷斧子的。 他日:另一天。 复:再。 无似窃斧者:没有一点像偷斧子的样子。 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 俄而:一会儿,不久。 视:看 皆:都 行:走 译文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样子,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脸上的神色,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是偷斧子的;一举一动,没有一样不像偷斧子的人。
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第二天又看见他邻居的儿子,就觉得他行为、表情、动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启示 这则寓言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准确的判断来源于对客观事实的调查,而不是主观的猜想。
不要多疑,重要的是要从实际出发,摆正自己的心态。 不要随便猜疑别人。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②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③;以锤④毁之,钟况然⑤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⑥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7)也!
注释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亡,逃亡。 (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3)则:但是 (4)负:用背驮东西。 (5)锤(chuí):槌子或棒子。 (6)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7)遽(jù):立刻。 (8)悖(bèi):荒谬。 (8)恶(e):害怕。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嫦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和.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摘令伐木。
注释 斫:zhuo,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
翻译 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飞往月宫 嫦娥于是就住在月宫之中,变成了蟾蜍 就是传说中的月精 故老的传说中月亮上有颗桂树,还有蟾蜍。因此有一本记录异事的书上说:”月亮上有颗桂树非常高,树下有个人不停的砍砍,可是树被砍开之后马上就愈合了,砍树的人叫做吴刚,是西河人,在学仙道的时候犯了过错,就罚他砍伐桂树。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