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预习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345.50 KB
- 文档页数:8
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政治期末必刷常考必刷真题练习——经济全球化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24春•滁州期中)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的了。
而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脚步有所放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的思潮逐渐抬头,即使面对各种反全球化思潮,经济全球化也不会像某些人所说的走向终结。
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经济全球化符合世界经济规律和各方利益②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③市场经济的开放性需要更为广阔的世界市场④利益的驱使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2024春•双城区校级月考)2023年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落下帷幕。
首届链博会上,“链”味浓浓,真正让供应链成为国际合作的共赢链。
在为期5天的展会上,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集中展示了各链条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
链博会拓展了产业链朋友圈,延伸了供应链伙伴网,集聚了创新链驱动力。
由此可见,首届链博会的举办( )①说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保持稳定、持续深化时,世界各国会普遍受益②说明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器,主导全球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③表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④有利于充分利用全球各地资源的比较优势,推动全球经济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2024春•双城区校级月考)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这十年中,“一带一路”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相关国家创造超过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①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②支撑中国经济迈入现代化③为世界各国提供发展机遇④构成了多边贸易体制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24•平罗县校级一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及出口国,阿拉伯国家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以及广阔的电动汽车市场。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点击课标】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1.美国: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但无力完全主导世界格局;9·11事件后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东局势进一步动荡,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2.欧盟:1993年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综合实力增强;对国际事务有举足轻重影响。
3.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多极化外交,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4.日本:日本外交政策的基本取向是坚持以日美同盟为基轴,以亚洲为战略依托,重视发展大国关系。
重视加强日美安全合作,同时致力于稳定对韩关系,深化与东盟关系,加强对欧关系,改善日俄和日朝关系。
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事务,力争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5.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第三世界:二战后取得独立后的第三世界国家纷纷加入联合国,使该组织内部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改变了原来由少数几个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
第三世界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1.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信息、人员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其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2.进程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打破孤立,建立联系;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17—18世纪英荷为代表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总协定,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第7课《经济全球
化与中国》重点知识汇总解析
一、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一)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对外开放格局、开放型经济体系、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1978年,()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
◇新()对外开放政策:在新(),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我们要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和出口竞争新优势:适应新形势,我们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适应新形势,我们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二)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的关系:立足我国国情,放眼世界,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
学习重点经济学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不同国家、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与交流日益加强,全球范围内的商品、资本、信息、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愈发频繁与紧密。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经济学对于解析全球经济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将就学习重点经济学经济全球化展开论述。
一、全球化对经济学的影响全球化的发展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案例,丰富了经济学理论的实证基础。
研究者可以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数据,更准确地分析和预测经济现象。
其次,全球化使得经济学范畴从国家层面向国际层面扩展,需要研究者具备跨国分析的能力。
此外,全球化也加剧了经济学研究的复杂性和难度,需要研究者掌握更多的分析工具和技巧。
二、全球化对经济理论的挑战全球化对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首先,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主要以国家为单位进行研究,往往将国家视为封闭的经济体。
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变得紧密,不能再忽视跨国因素的作用。
因此,经济学理论需要更好地解释跨国经济现象。
其次,全球化使得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需要经济学理论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解析。
例如,全球供应链的形成和国际投资的增加等都需要经济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三、学习重点经济学经济全球化的方法学习重点经济学经济全球化需要掌握一系列研究方法和工具。
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
只有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全球化现象。
其次,需要熟练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工具,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同时,还需要具备跨国分析的能力,掌握跨国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
此外,了解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政治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也是学习重点经济学经济全球化的关键。
四、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经济全球化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
全球化使得各国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需要面对更多的竞争压力。
同时,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差距和地区间的差异,需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来促进公平发展。
1 《经济全球化》课前预习材料 (一)思考题: 1、准备以下辩题的论据: 正方:经济全球化是福音、是鲜花 反方:经济全球化是祸水、是陷阱 2、你支持中国人抵制日货还是不支持中国人抵制日货?请思考理由! 3、从1995-2012年中国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数量变化和2011、2012年排名的变化,你有什么启发或者感受? 4、从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公司名单)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司的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班级中有一份可以传阅)信息中,你有什么启发或者感受?若感兴趣可以计算一下世界500强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32个)所占的数量是多少、营业收入、利润数值和所占的比例。 5、查找中国加入WTO以来的变化发展事例和数据。 (二)课外材料 一、发展中国家 通常指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 130多个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有广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许多战略要地,无论从经济、贸易上,还是从军事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从世贸组织的协定、协议分析,世贸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判断依据是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按1995年世界银行标准,是指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765美元及其以下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有49个,其中29个是世贸组织成员。第二大类是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0美元的国家,世贸组织曾列举过这类国家,主要指玻利维亚、喀麦隆。埃及、加纳、印度、印度尼西亚、肯尼亚、摩洛哥、尼加拉瓜、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塞内加尔、斯里兰卡和津巴布韦等。 第三大类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成员”,即不属于上述第一、二类的发展中国家成员。但是,世贸组织没对这类成员,也没对“发达国家成员”规定判断标准这对一些协定、协议的执行会带来不确定因素。例如,人均年国民生产总值在3000美元的国家可以被认定属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成员”,但人均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的韩国是否仍属此类成员,还是应视为“发达国家成员”呢?这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世贸组织中的资格认定尤显突出。 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巴西、非洲各国(除南非以外)、亚洲(除日本以外、)东欧拉丁美洲各国。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32个) 全世界发达国家最新排名,中国离发达国家还需努力100年较高的人均GDP和社会发展水平。按1995年前后的标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义汇率计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可基本定义为发达国家。 原有的发达国家(共24国): 欧洲(18国):卢森堡(69,056) 挪威(53,465) 瑞士(49,246) 爱尔兰 (46,335) 丹麦(45,015) 冰岛(44,133) 瑞典(38,451) 英国(36,977) 奥地利(35,861) 荷兰(35,393) 芬兰(35,242) 比利时(34,081) 2
法国(33,126) 德国 (33,099) 意大利 (29,648) 西班牙(24,627) 希腊 (18,995) 葡萄牙 (16,658) 美洲(2国):美国(42,076) 加拿大 (32,073) 亚洲(2国): 日本(36,486) 新加坡 (25,176) 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29,761) 新西兰(23,276)
新增的发达国家(8国): 塞浦路斯 (19,008) 巴哈马 (18,190)斯洛文尼亚 (17,660) 以色列(16,987) 韩国 (14,649) 马耳他(13,144) 匈牙利(10,896) 捷克(10,708) 从新增的8个发达国家来看,大多是原有发达国家的近邻,如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匈牙利、捷克、塞浦路斯是欧盟成员国的近邻,韩国是日本的近邻,巴哈马是美国的近邻。只有以色列是例外。 三、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与弊即以中国为例。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利: 1.经济全球化加快了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为我国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3.经济全球化使我们能够更全面,更广阔地了解世界上各种经济体制的优点和缺点,市场经济各种不同模式的利与弊,从而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和选择 4.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在参与中发展壮大 5.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发展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弊: 1.加剧了世界经济的动荡和不稳定,使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一步扩大,加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 2.使我国身处一个更加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之中 3.使我国经济遭遇动荡的可能性增大,可能对我国的经济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 4.我国面临如何抵御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严峻考验 四、金融危机
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1、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2、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美国金融危机,进而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3
3、欧债危机 4、美联储推出QE4 引燃货币战争火药桶 2012年12月13日凌晨,美联储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每月采购450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加上QE3每月400亿美元的的宽松额度,联储每月资产采购额达到850亿美元。除了量化宽松的猛药之外,美联储保持了目前零利率的政策,把利率保持在0到0.25%的极低水平。美联储推出QE4意味着将继续开足印钞机的马力,全球经济面临被美元吞没的危险。如今全球贸易萎靡,新兴市场为保护市场份额,而发达国家为保持贸易优势,各国汇率可能会采取“自杀式”的竞争性贬值,美联储相当于打响了全球货币战争的第一枪…目前美国整体债务规模已经超过其GDP的近2倍,如此庞大的债务负担,还面临1.2万亿美元的“财政悬崖”。但QE4每个月才850亿,根本解决不了财政悬崖问题。 瑞士已于周四宣布维持低利率不变,并抑制本币升值。而9月份以来,日本、欧元区、英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经济体都已相继推出量化宽松政策。 5、什么是美国财政悬崖?对美国经济的危害是什么?对全世界经济的危害又是什么? 所谓“财政悬崖”,即美国到2012年年底、2013年年初因为新的开支计划和减税政策到期而可能导致的巨大财政缺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曾表示,美国“财政悬崖”是威胁全球市场的头号风险,美国的财政赤字和负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实际上比欧元区更糟。这是说,美国现在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严重失调,支出的多收入的少,而且还发型了很多国债,一旦美元体系崩溃,也就是说美元继续贬值,那么将出现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已经表现出来了。对于中国来说,由于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所以你人民币印的再多也不会干预到国际汇率,只能跟着美元走。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为什么一直买美国国债力挺美元的原因,否则会影响到出口! QE 货币宽松政策 QE4 第四次货币政策的调整 6、主导:引导全局并推动全局发展的事物,统领全局,推动全局发展。 五、《财富》“世界500强”,是国人对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2012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是由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由《财富》杂志每年发布一次。《财富》的500强以销售收入为依据进行排名,比较重视企业规模。2012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按照截止日不晚于2012年3月31日的财务年度的营业收入对公司进行排名。所有上榜公司必须公布其财务数据并将部分或全部数字提交政府机构。数字以各公司报告为准,比较对象为最初报告的上一年数字。 4
世界上最富的,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最穷的,也全是资本主义国家 当今全世界共有22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6个,地区为31个。。。。此外还有一些面积以平方米,人口以几十上百计算的私人微型国家,呵呵。 现有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五个: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 除了宗教性质的伊斯兰国家之外,其他都是“泛资本主义国家”(泛的意思是,包括一些不纯粹的资本主义国家)。 一、据新华社报道,世界银行公布(按照人均gdp计算): 世界最穷的十个国家: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布隆迪、刚果、尼日尔、尼泊尔、几内亚比绍共和国、莫桑比克、乍得、马达加斯加 世界最穷的十个国家:瑞士、丹麦、瑞典、美国、德国、日本、奥地利、挪威、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 1、最穷的几乎全在非洲,除了亚洲的尼泊尔。最富几乎全在欧洲,除美国、日本。 2、埃塞俄比亚和瑞士对比,两者相差将近330倍;马达加斯加和比利时、卢森堡则相差90倍,越是往上差距越是有所缩小。 3、最富的,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最穷的,也全是资本主义国家。 4、从世界最富的国家和最穷的国家排名榜上来看: 非洲仍然是世界上最穷的地方,非洲的贫穷与非洲的生产力落后,战争和动乱不断有很大的关系。 欧洲仍然是世界上最富的地方,这与欧洲较早地进行工业革命有很大的关系。 而亚洲惟一进入世界最富前十名国家的日本,与其很早进行的明治维新有很大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明治维新让日本跻身于世界最富国家前十名。 二、欧洲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地区? 1、首先是工业革命为欧洲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从蒸汽机到电动机、再到电子工业等都是首先从欧洲大陆开始发展的,欧洲拥有世界上许多最杰出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因斯坦、爱迪生、诺贝尔、牛顿等都出现在欧洲,有着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欧洲发展最快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地区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2、另外一个原因是欧洲列强的朝外扩张,从十九世纪初期,英国开展的工业革命,圈地运动开始,他们国内的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于是列强开始向外扩张,发展殖民地,掠夺其他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两次鸦片战争,让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掠夺了许多财富,而非洲更是成为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许多黑人成为奴隶被人贩子买到欧洲,许多宝藏被列强掠夺到欧洲,一系列的扩张让欧洲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财富的原始积累。 虽然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从欧洲开始的,但是欧洲的一些国家痛定思痛,消除战争隐患,发挥整体优势,整个欧洲已经结盟,统一货币,统一协调各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欧盟共同体当中的各个国家政治制度比较稳定,此举让欧洲成为唯一和美国抗衡的经济实体。 非洲成为世界上最穷地区原因所在,有着很深的历史根源,被西方殖民国家掠夺,生产力的落后,其次是战争和动乱不停,在非洲的一些国家动辄就是发生政变,动辄就是种族分裂,结果是生民涂炭,几十万人遭受大屠杀,更不要谈发展经济了。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话一点不假,从世界最富和最穷地区的排名榜可以看出,凡是科学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