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四中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pdf
- 格式:pdf
- 大小:73.29 KB
- 文档页数:3
郑州市高二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7高二下·济南期中)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者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其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A . 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 . 苯与硝酸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C .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 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2. (2分)(2016·六安模拟) 下列实验正确的是()A . 蒸发、结晶、浓缩B . 检查装置气密性C .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D . 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3. (2分)下列物质中,常温下呈气态的是A . 己烷B . 苯C . 氯乙烯D . 氯仿4. (2分) (2016高一下·内蒙古期末)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标准状况下,11.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B . 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C . 标准状况下,11.2L二氯甲烷所含分子数为0.5NAD . 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3NA5. (2分) (2016高二下·扬州开学考) 将锌片和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柠檬中,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下列针对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B . 电子由铜片流出经导线到锌C . 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减轻D . 铜片一侧柠檬变蓝色,产生Cu2+6. (2分) (2019高一下·吉林期中) 已知反应 P+Q=M+N是放热反应,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断裂P和Q中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M和N中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B . P和Q的总能量大于M和N的总能量C .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D . P和Q的总能量小于M和N的总能量7. (2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下列关于离子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 0.1mol·L-1氨水中,c(OH-) = c(NH4+)B . 25℃时,pH = 3的盐酸和pH = 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H+ )>c(OH-)C . 0.1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 = 2c(A2-)+ c(HA-)+c(H2A)D . c(NH4+) 相等NH4Cl、NH4HSO4和NH3·H2O溶液中,c(NH3·H2O)>c(NH4Cl)>c(NH4HSO4)二、填空题 (共4题;共52分)8. (14分)(2016·乌鲁木齐模拟) Hagemann酶(H)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映条件略去):(1)(A→B)为加成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2)(A→B)为加成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3) H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F的名称(系统命名)是________.(4) H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F的名称(系统命名)是________.(5)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6)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7) TMOB是H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吸收峰外仅有一个吸收峰;②存在甲氧基(CH3O﹣).TMO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8) TMOB是H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吸收峰外仅有一个吸收峰;②存在甲氧基(CH3O﹣).TMO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A能和HCl反应得到聚氯乙烯的单体b.D和F中均含有2个π健c.1molG完全燃烧生成7mol H2O d.H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A能和HCl反应得到聚氯乙烯的单体b.D和F中均含有2个π健c.1molG完全燃烧生成7mol H2O d.H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9. (2分) (2017高二上·邗江期中) 某烃A、B的分子式均为C6H10 ,它们的分子结构中无支链或侧链.①A为环状化合物,它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A的名称是________.②B为链状烯烃,它与Br2加成后的可能产物只有两种,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10. (20分) (2020高二上·那曲期末)(1)依据反应:2Ag+(aq)+Cu(s) 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下图甲所示。
河南省郑州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S—32 Cu—64 C—12 Ca—40 Na-23 K-39 Al-27 Zn-65 I-127 Cl-35.5 Ba-137 N-1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考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2、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答题纸收回。
3.最后一个大题为附加题、不计入总分,为优生准备,考生可以不做。
第Ⅰ卷(共36分)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2.下列过程中△H小于零的是A.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B. 氯化铵分解得氨气C.碳酸钙分解得二氧化碳D. 实验室制备氢气3. 已知:CH3CH2CH2CH3(g)+6.5 O2(g) = 4CO2(g)+5H2O(l);ΔH=-2 878 kJ/mol(CH3)2CHCH3(g)+6.5 O2(g) = 4CO2(g)+5H2O(l);ΔH=-2 869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4.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H=-57.3KJ·mol-1。
分别向1L 0.5mol·L-1的Ba(OH)2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B.△H1<△H2<△H3C.△H1>△H2=△H3D.△H1=△H2<△H35.胶状液氢(主要成分是H2和CH4),有希望用于未来的运载火箭和空间运输系统。
郑州市高二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7高三上·河北期中) 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合成有机玻璃的单体,其合成方法之一如下:CH3OC≡CH+CH3OH+A CH2=C(CH3)COOC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已知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A为CO2B . CH3OH和甘油互为同系物C . CH3C≡CH与丙烯的性质相似,则该物质可以发生加成、氧化反应D . 能与NaHCO3反应的CH2=C(CH3)COOCH3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2. (2分)下列物质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 . AB . BC . CD . D3. (2分) (2016高二下·嘉祥月考) 以下物质:(1)甲烷(2)苯(3)聚乙烯(4)聚乙炔(5)2丁炔(6)环己烷(7)邻二甲苯(8)苯乙烯.既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的是()A . (3)(4)(5)(8)B . (4)(5)(7)(8)C . (4)(5)(8)D . (3)(4)(5)(7)(8)4. (2分)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A . CH2=CH﹣CH=CH2 1,4﹣丁二烯B . 3﹣丁醇C . 甲基苯酚D . 2﹣甲基丁烷5. (2分) (2019高二上·芮城期末) 分子式为C5H11Cl且含有两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 . 7种B . 6种C . 5种D . 4种6. (2分) (2019高一下·长春期末) 下列关于CH4和的叙述正确的是()A . 两者互为同系物B . 与所有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C . 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同D . 通常情况下前者是气体,后者是液体7. (2分)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使用的燃料为丙烷.下列关于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分子中的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B . 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C .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 结构简式为CH3 CH2 CH38. (2分) (2018高二上·常州期末) 下列有关苯、乙酸、乙醇说法正确的是()A . 都不易溶于水B . 除乙酸外,其余都不能与金属钠反应C . 苯能与溴水在铁作催化剂下发生取代反应D . 乙醇与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9. (2分) (2018高二下·临川期中) 下列有关醛的判断正确的是()A . 用溴水检验CH2=CH-CHO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B . 1 mol HCHO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2 mol AgC . 对甲基苯甲醛()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它含有醛基D .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类10. (2分)苯和甲苯比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都属于芳香烃B . 都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C . 都能在空气中燃烧D . 都能发生取代反应11. (2分) (2017高二下·郑州期末) 下列说法:① CH3CH=CHCH3分子存在顺反异构现象;② CH≡CCH3中最多有5个原子共线;③ CH2Cl2有两种结构;④ 苯乙烯分子中最多有16个原子共平面。
注意事项:本卷答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小题,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纳米材料是由纳米粒子(粒子直径 1 nm ~100nm)所组成的材料,它具有奇特的光、热、声、电、磁、力学和化学活泼性等理化性质.下列分散系中不含纳米粒子的是 A.无尘无雾含水蒸气的空气 B.豆浆 C.血液 D.一定量饱和NaCl(aq)滴入酒精中 2.下面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导电能力很弱,所以 CaCO3是弱电解质 B.若某种电解质溶液中含有分子,则该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 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D.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 CaCO3全部电离,所以 CaCO3是强电解质 3.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B.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C.为防止甲型HN1流感的疫情扩散,要加强环境、个人等的消毒,其中消毒剂常选用含氯消毒剂、双氧水、酒精等适宜的物质 D.华裔科学家高琨因在“光纤传输信息领域中的突破性成就"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单质硅 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砹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AtI。
它与Zn、NH3都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2AtI+2Zn==ZnI2+ZnAt2 AtI+2NH3(l)==NH4I+NH2At。
下列关于AtI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AtI与液氨反应,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AtI与液氨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用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cm3铁所含的铁原子数是ρ·NA/56(ρ是铁的密度,单位为g·cm-3) B.1molNa2O2溶于水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在标准状况下,含NA个氦原子(He)的氦气所含的分子数是0.5NA D.在78gNa2O2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总数为04NA 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A.在C(HCO3-)=0.1mol/L的溶液中NH4+、Al3+、Cl-、NO3- B.在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HCO3-、Na+、SO42- C.在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CO32-、Na+、K+ D.PH=1的溶液中-、[Ag(NH3)2]+ 7.下列各组物质间反应可能包括多步反应,其总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明矾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 3Ba2++6OH -+2Al3++3SO42-===2Al(OH)3↓+3BaSO4↓ B.FeCl2在空气中被氧化:4Fe2+ + O2 + 2H2O=4Fe3+ + 4OH - C.Al Cl3 (aq)中投入过量Na:Al 3+ + 6Na + 6H2O=2Al(OH)3 ↓ + 6Na+ + 3H2↑ D.FeBr2 (aq) 中通入少量Cl2:2Fe2+ + 4Br- + 3Cl2=2Fe3+ + 2 Br2 + 6Cl-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氯,两者都含有极性键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9. 在100mL某混合溶液中,c(HNO3)0.4 mo/lL、c(H2SO4)=0.1 mol/L,向其中加入192gCu粉,微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c(Cu2+)为 A.015mol/L B.0225mo1/L C.03mo1/L D.无法计算 A.B. C.D.如图所示:,每个编号代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物质,凡是用直线相连的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反应:4NH 3 (g)+5O 2 (g) === 4NO(g)+6H 2O(g) ΔH = -905 kJ/mol 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B. 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C.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 该反应中每4 mol NH 3(g)被氧化,放出905 kJ 热量 2.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HCO 3===Na ++H ++CO 32- B .H 2S 2H ++S 2-C .Na 2HPO 42Na ++HPO 42- HPO 42-H ++PO 43-D .2H 2OH 3O ++OH -3.可逆反应:2SO 2+O 22SO 3,用一定量的SO 2和O 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如果v (SO 2)=0.05 mol/(L·min),则2 min 后SO 3的浓度为 A .1 mol/LB .0.9 mol/LC .0.2 mol/LD .0.1 mol/L4.下列有关pH 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随着温度的升高,碳酸钠溶液的pH 减小 B .随着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 增大 C .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后,pH 减小 D .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 增大5.在25℃、101 kPa 下,1 g 甲醇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CH 3OH(l)+32O 2(g)===CO 2(g)+2H 2O(l) ΔH =+725.76 kJ/molB .2CH 3OH(l)+3O 2(g)===2CO 2(g)+4H 2O(l) ΔH =-1451.52 kJ/molC .2CH 3OH(l)+3O 2(g)===2CO 2(g)+4H 2O(l) ΔH =-725.76 kJ/molD .2CH 3OH(l)+3O 2(g)===2CO 2(g)+4H 2O(l) ΔH =+145.52 kJ/mol6.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最小的是 A .2A(l)+B(l)===2C(g) ΔH 1 B .2A(g)+B(g)===2C(g) ΔH 2 C .2A(g)+B(g)===2C(l) ΔH 3 D .2A(l)+B(l)===2C(l) ΔH 47.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 1、V 1的NaOH 溶液和c 2、V 2的CH 3COOH 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pH>7,则一定是c 1V 1=c 2V 2B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 (Na +)+c (H +)=c (CH 3COO -)+c (OH -)C.当pH=7时,若V1=V2,则一定是c2>c1D.若V1=V2,c2=c1,则c(CH3COO-)+c(CH3COOH)=c(Na+)8.已知25℃、101kPa条件下:4Al(s)+3O2(g)===2Al2O3(s)ΔH=-2834.9 kJ/mol4Al(s)+2O3(g)===2Al2O3(s)ΔH=-3119.1 kJ/mol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9.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C3H8(g)+5O2(g)===3CO2(g)+4H2O(l) ΔH=-2220 kJ/mol设有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5 mol,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3847 kJ,则混合气体中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是A.1∶3 B.3∶1 C.1∶4 D.1∶110.已知:2CO(g)+O2(g) = 2CO2(g)ΔH=-566 kJ/molNa2O2(s)+CO2(g) = Na2CO3(s)+12O2(g) ΔH=-226 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283 kJB.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 = 2Na2CO3(s)+O2(g) ΔH>-452 kJ/mol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11.在298K、1.01×105 Pa下,将22 g CO2通入750 mL 1 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 kJ的热量.已知在该条件下,1 mol CO2通入1 L 2 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 kJ的热量,则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O2(g)+NaOH(aq)===NaHCO3(aq) ΔH=-(2y-x) kJ/molB.CO2(g)+NaOH(aq)===NaHCO3(aq) ΔH=-(2x-y) kJ/molC.CO2(g)+NaOH(aq)===NaHCO3(aq) ΔH=-(4x-y) kJ/molD.2CO2(g)+2NaOH(l)===2NaHCO3(l) ΔH=-(8x-2y) kJ/mol1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12N2(g)+CO2(g) Δ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一定正确是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13.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14.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 、B 、C 三种气体,在温度为T K 和(T +10) K 时,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2—2013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抽考试卷 高二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和考试科目用钢笔分别填在答题卷密封线内。
3.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务必答在答题卷中,否则不得分;答题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上面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把答题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留好,以备评讲)。
以下数据解题时可供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绕月探测工程“嫦获得了大量科学探测数据科学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月球形成时可能存在稀薄的原始大气层主要由氖氢氦氩等气体组成不含甲烷等碳氢化合物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C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物一定是碳氢化合物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的烃是烷烃碳氢化合物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是偶数2.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点燃前都不需验纯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3.有关烯烃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烯烃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烯烃在适宜的条件下只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分子式是C的烃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烯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下列关于乙炔性质的叙述中既不同于乙烯又不同于乙烷的是( )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能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烯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二甲基丁烷 B.3-甲基-2-乙基戊烷二甲基戊烯 D.3-甲基-1-戊烯已知某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由红外光谱可该有机物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仅由其核磁共振氢谱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若A的化学式为C则其结构简式为CH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下列反应中属于反应的是( )CH4+Cl2CH3Cl+HCl B.CH≡CH+HCl→CH2==CHCl C.CH3CH2Br+NaOHCH3CH2OH+NaBr D.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 9.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加入氯水振荡观察B.滴入AgNO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AgNO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甲苯与硝酸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甲苯与3 mol H发生加成反应从氯乙烷制1二氯乙烷下列转化方案中最好的是( )CH3CH2OHCH2==CH2CH2ClCH2Cl B.CH3CH2ClCH2ClCH2Cl C.CH3CH2ClCH2==CH2CH3CH2ClCH2ClCH2Cl D.CH3CH2ClCH2==CH2CH2ClCH2Cl 12.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CH3)3CBr;②CH3OH;③CH3CH2OH;④C6H5CH2OH;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13.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对乙醇在各种反应中应断裂的键说明不正确的是( )和金属钠作用时键①断裂和浓硫酸共热至170 ℃时键②和⑤断裂和乙酸浓硫酸共热时键②断裂在铜催化下和O反应时键①和③断裂对于有机物CHl能发生的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褪色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⑥与AgNO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⑦加聚反应以上反应均可发生 B.只有⑦不能发生只有⑥不能发生 D.只有②不能发生15.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可以替代食品添加剂中对人体有害的合成抗氧化剂用于多种食品保鲜等如图所示是茶多酚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儿茶素A的结构简式关于这种儿茶素A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分子式为C儿茶素A在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7mol H加成等质量的儿茶素A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和氢氧化钠反应消耗金属钠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儿茶素A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BrD.③④16.(10分)下列物质:①O②三氯甲烷③CH3CH2CH2OH;④O3;⑤CHCl3;⑥CH3OCH2CH3;⑦C;⑧CH3CH(OH)CH3;⑨C;⑩CH3OH。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焓变是指l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当反应放热时>0,反应吸热时Q2 C.Q0) B.2A(g)+B(g)=2C(g);△H=a(a<0) C.2A+B=2C;△H=a(a0)101kPa时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的中和热为57.3,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C8H18(1)+O2(g)==8CO2(g)+9H2O(1);△H=+5518 kJ·mol-1 B、C8H18(1)+O2(g)==8CO2(g)+9H2O(1);△H=一5518 C、H+(aq)+OH-(aq)===H2O(aq);△H=一57.3 D、NaOH(aq)+H2SO4 (aq)==Na2SO4 (aq)+H2O(1);△H=+57.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2的是 A.H2(g)+O2(g)==2H2O(g);△H2(g)+O2(g)==2H2O(1);△H2 B.(g)+O2(g)==SO2 (1);△(g)+O2(g)==SO2O(1);△H2 C.C(s)+O2(g)CO(g);△C(s)+O2(g)==CO2(g);△H2 D.H(g)+Cl2(g)==2HCl(g);△H2(g)+Cl2(g)==2HCl(g);△H2 1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氢氧化钾与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燃料在足够的空气中就能充分燃烧 D.化学反应的过程,都可以看成是“贮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而被释放出来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汽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H=+1.90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101kPa时,2g H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g)+O2(g)==2H2O(l);△H=一285.8 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1);△H=一57.3 ,若将含0.5mol 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H2(g)+O2(g)==2H2O(l);△H=一571.6kJ/mol C3H8(g)+5O2(g)=3CO2(g)+4H2O(1);△H=一2220kJ/mol。
郑州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实验班)(理科)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8高一上·北京期末) 下列气体中无色无味的是()A . NH3B . Cl2C . N2D . NO22. (2分) (2016高一上·长春期中)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可以直接用大量的水冲洗B . 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上的安全警示标记C . 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时,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D . 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3. (2分) (2016高三上·泰安期中)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装置①可用于验证Na与H2O反应是否放热B . 装置②可用于干燥、收集NH3 ,并吸收多余的NH3C . 装置③可用于制备并收集少量NO2D . 装置④可制得金属锰4. (2分)同温同压下,质量忽略不计的两气球A和B,分别充入X气体和Y气体,且充气后两气球的体积相同.若相同条件下,A气球放在CO中静止不动,B气球放在O2中上浮.下列叙述或表示正确的是()A . X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比Y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B . X可能是N2 , Y可能是CH4C . X气体的密度小于Y气体的密度D . 充气后A气球质量比B气球质量大5. (2分)(2017·桂林模拟)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常温常压下6.0g乙酸所含σ键数目为0.8NAB . 2.0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C . 标准状况下,5.6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D . 50mLl2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6. (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 用海带提取碘单质B . 钢铁生锈C . 油脂酸败D . 蛋白质盐析7. (2分)海藻中含有丰富的、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碘元素.下图是实验室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的一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Cu—64 Mg—24 O—16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和互为同位素B.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C.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D. 代表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3个中子的氦原子 2.关于氢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它们的性质相同 B.三种同位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而呈+1价 C. 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变成一个质子 D.氢在周期表中与碱金属同属ⅠA族 3.分别处在第二、三周期的主族元素X和Y,它们离子的电子层相差两层.已知X处于第m族,Y处于第n族,X只有正化合价,则X、Y原子核外的电子总数分别为( )A.(m+2)、(10+n)B. m、nC.3、7D.(m-2)、(10-n) 4.X、Y是元素周期表Ⅶ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5.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变化规律,ⅥA族元素不可能有的性质是( )A.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B.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增大C.从上到下单质熔沸点升高D.该族元素都有的化合价为+6、-2 6.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食盐和蔗糖熔化B.钠和硫熔化C.碘和干冰升华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 7.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不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X<Y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只有一种元素的单质呈液态 B.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 C.过渡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 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 10.具有强氧化性的高铁酸盐(FeO42-)是公认的绿色、高效的水处理剂,其制备方法可以表示为:aFe3++bClO-+cM=dFeO42-+eCl-+fH2O,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代表H+B.FeO42-是氧化产物C.ClO-在反应中被氧化D.生成1mol FeO42-时共转移1.5mol电子 11.能证明Al的金属性比Mg弱的实验事实是( )A.Al的导电性比Mg强B.Al的原子半径比Mg小 C.Al(OH)3能溶于NaOH溶液,而Mg(OH)2则不能 D.Mg(OH)2的溶解性比Al(OH)3的溶解性略大 12.右图中短周期元素的一部分,若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了3个,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关系为c>b>a B.d的氢化物比b的氢化物稳定C.a和d的原子结合可形成带三个负电荷或带一个负电荷的阴离子D.原子半径:c>b>a>d 14.右图为短周期的一部分,推断关于Y、Z、M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Y>Z>M B.ZM2分子各原子均满足8e-稳定结构 C.原子半径:M>Z>Y D.Y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15.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 A.Ca(HCO3)2溶液与足量盐酸混合:Ca(HCO3)2+2H+ Ca2++2CO2↑+2H2O B.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CO32-+CO2+H2O2HCO3-C.实验室用NH4Cl固体与Ca(OH)2固体混合制NH3:NH4++OH-NH3↑+H2OD.将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SO2+2ClO-+H2O=SO32-+2HClO 16.已知磷酸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都可与D2O分子中的D原子发生氢交换.又知次磷酸(H3PO2)也可跟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能跟D2O发生氢交换,由此可推断出H3PO2的分子结构是( ) 第Ⅱ卷( 共 52 分) 二、填空题 (共36分) 17.(4分)H、D、T三种微粒,它们相互之间关系是 , 同温同压下,它们单质的密度之比是 , 在1mol单质中,它们的质子数之比是 , 在相同状况下,1L单质中,它们的电子数之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