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部准军事化管理检查评分标准
- 格式:xls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12
准军事化管理方案1.目的为进一步强化公司管理制度,严肃劳动工作纪律,规范员工行为,确保公司生产经营顺利进行,提高产品质量,稳固可持续发展,现事业部推行准军事化管理。
2.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二十七画事业部。
3.职责3.1 厂区成立5S专项检查小组,负责范围内5S管理的综合工作,5S专项小组由各部门负责人、管理部、安全管理等职能人员组成。
3.2 各部门负责人:作为所辖区域5S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在各自分属的区域内(包括办公区域和现场区域)按相关要求执行。
3.3 管理部:是厂区劳动纪律的检查管理部门,负责按照本方案要求落实各部门的综合劳动工作纪律执行情况,出具检查结果、处理处分违规人员、违规部门。
3.4 各部门:负责对所属员工进行5S、质量、劳动工作纪律的培训、监督、落实。
4.主要推行模块5S管理、质量管理、劳动纪律。
4.15S管理4.1.1 生产现场5S要求4.1.1.1现场摆放物品(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辅料、余料、垃圾等)定时清理,区分“要”与“不要”,保证车间通道畅通、地面干净。
4.1.1.2作业现场合理规划,各种状态产品(包括原材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区分,待检品、合格品、不合格品的区分)标识固定放置。
4.1.1.3明确责任区域、责任班组、责任人。
(参照一厂、二厂责任区域划分平面图)4.1.1.4现场使用的作业文件应为有效版本;作业文件要保持干净,无涂改、乱画、破损。
4.1.1.5生产现场所有设备、管线等必须干净、摆放整齐,无跑冒滴漏等现象。
4.1.1.6 设备点检、刀具管理必须按时、按要求检查,切实做好检点记录,严禁弄虚作假以及虚报谎报瞒报。
4.1.1.7 消防设施及消防物品严格按照保养项目、要求及频次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确保现场安全零隐患。
4.1.2 仓储现场5S要求4.1.2.1 物料摆放区域明确区分,划分待检区、存放区、发货区;材料库、零部件库、成品库按照规则进行分类。
4.1.2.2 物料账、物、卡保持一致,无涂改及标识错误现象,不定期、定期进行盘点,严格先进先出管理。
变电运行准军事化管理考核标准
为认真贯彻执行《生产班组准军事化管理实施意见》和《变电运行准军事化管理准则(试行)》,全面提升变电运行人员的管理水平,建设一支规章制度标准化、人员行为规范化、工作流程程序化、物品摆放定置化、现场环境整洁化、监督考核制度化的高效负责的变电运行员工队伍和管理团队,特制定本考核标准。
一、总体要求
为大力推进变电运行准军事化管理,要求各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变电运行人员的准军事化管理轮训。
各变电运行集控所、有人值班变电站,每月应结合站务会开展一次全站人员的列队、汇报、言行规范等演练,要求做到整体视觉效果统一,人员行为和各项工作流程规范,为最终实现变电运行准军事化管理的常态化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考核标准适用范围
变电运行集控所、有人值班变电站、少人值班变电站
三、考核项目及方式
1、考核项目分交接班行为准则、倒闸操作行为准则、设备巡视行为准则、工作许可行为准则及外来进站人员管理标准、变电运行人员礼仪标准、变电站值班人员汇报标准、变电站门卫管理标准、物品定置摆放标准等八大项。
2、省公司生产部将不定期到变电站对《变电运行准军事化管理准则(试行)》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按考核标准随机抽查部分项目,以提高准军事化管理准则在现场的执行率。
3、省公司生产部将每年组织一次考评活动,由省公司授予“准
军事化管理标杆(合格)变电站”的称号,考评活动以年度为考核周期,凡年度内达不到条件的变电站即自动取消荣誉称号。
四、得分标准
1、标杆变电站:各项得分率均应在95%及以上。
2、合格变电站:各项得分率均应在90%及以上。
五、变电运行准军事化管理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项目准军事化管理考核评价表项目准军事化管理考核评价表考核项目考核细则分值得分组织机构1、项目成立工作机构;(2分)2、制定了合理的项目准军事化管理推进计划或实施方案;(4分)6宣传教育3、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宣贯八局铁军文化;(5分)4、建立项目准军事化管理园地,交流学习心得;(5分)5、按规定设立项目文化宣传阵地,展示八局铁军文化;(5分)15内务管理6、定期组织升国旗、出早操;(4分)7、办公区整洁有序,符合规定要求;(5分)8、生活区干净整洁,符合规定要求;(5分)9、食堂干净卫生,饭菜质量好;(3分)10、厕所打扫及时,无蚊虫滋生;(3分)20作风纪律11、项目制定员工作风纪律规定,重要活动服装统一;(5分)12、项目员工精神面貌好,工作执行力强;(5分)13、项目员工廉洁奉公,无违规违纪现象;(5分)15活动开展14、每月组织开展一次项目民主管理议事会;(2分)15、大力开展“三号联创”活动;(6分)16、开展学习型项目部创建活动,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两次;(4分)17、积极开展项目管理年活动;(4分)18、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4分)20活动效果19、项目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管理处于领先水平;(8分)20、各级领导评价高,劳务队伍、供应商等相关方满意;(5分)只有监理和业主的21、无重大投诉,无政府通报批评,无集体上访或讨薪事件;(5分)2422、无较大及以上质量、安全事故。
(6分)特色亮点(加分)1、社会媒体就项目准军事化管理做正面宣传报道;2、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现场观摩;3、对项目准军事化管理有创新性贡献。
(每项2分)合计100项目民主管理议事会。
变电运行准军事化管理队伍考核标准(2007)考核目的:本考核标准旨在为变电运行准军事化管理队伍的成员提供明确的考核标准,以确保其在工作中的表现达到一定的要求。
考核内容:1. 工作质量:评估成员在变电运行准军事化管理工作中的质量表现,包括工作效率、准确性和创新能力等。
2. 安全管理:评估成员在变电运行准军事化管理工作中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包括安全意识培养、安全操作规范和事故应急处置等。
3. 团队合作:评估成员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包括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等。
4. 个人素质:评估成员在变电运行准军事化管理工作中的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表现。
评分标准:1. 优秀:在上述考核内容中表现出色,达到或超过预期要求,得分90分以上。
2. 良好:在上述考核内容中表现良好,基本达到预期要求,得分80-89分。
3. 合格:在上述考核内容中表现一般,尚需改进,得分70-79分。
4. 不合格:在上述考核内容中表现较差,未达到要求,得分0-69分。
考核周期:1. 考核周期为一年,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2. 考核结果于次年1月底前公布。
考核结果的使用:1. 考核结果将作为评定成员绩效、奖惩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2. 成员可以根据考核结果,自我总结和发展自身能力。
考核流程:1. 考核指标的制定:由领导层根据工作实际和要求制定。
2. 考核指标的告知:领导层将考核指标告知成员,确保大家对考核标准有充分的了解。
3. 考核过程的记录:领导层和相关监督人员将考核过程进行记录,包括实际表现和证据。
4. 考核结果的评定:根据考核指标和记录,对成员的考核结果进行评定并计分。
5. 考核结果的反馈:领导层将成员的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他们,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6. 考核结果的纠正:对于表现不合格的成员,领导层将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和改进方案。
7. 考核结果的监督:领导层将对改进后的成员进行监督,确保其表现得到有效提升。
生产部门评分标准一、目的及背景生产部门评分标准是为了评估和监督生产部门的绩效,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和质量的提升。
本评分标准旨在提供一个准确、客观和一致的评估方法,以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管理和改善生产部门的运营。
二、评分指标1. 生产计划和执行- 生产计划准确性: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需求相匹配的准确度。
- 生产执行能力:生产部门按时执行生产计划的能力。
- 产量达成率:实际产出与计划产出的比率。
2. 生产效率- 工艺流程优化:对生产工艺进行持续改进的能力。
- 设备利用率:生产设备利用率的高低。
- 生产时间效率:生产单位产品所需时间的效率。
3. 质量管理- 成品合格率:生产出的成品符合质量标准的比率。
- 不良品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数量比率。
- 品质改进:对不良品率进行持续改进的措施和效果。
4. 成本控制- 原材料利用率:原材料的利用率和浪费控制。
- 人力资源利用率:生产部门人员的利用率和效率。
- 生产成本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和成本降低。
5. 安全生产-事故率: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数量比率。
-安全意识:员工对安全生产的知识和意识。
-应急准备:应对生产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能力。
三、评分等级根据生产部门在每个评分指标上的表现,将其综合评估并根据评分等级予以奖励或改进措施。
评分等级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级别:1. 优秀:生产部门在大部分评分指标上达到或超过预设目标。
2. 良好:生产部门在大部分评分指标上基本达到预设目标。
3. 一般:生产部门在部分评分指标上达到预设目标。
4. 有待改进:生产部门在大部分评分指标上未达到预设目标。
5. 不合格:生产部门在多数评分指标上未达到预设目标。
四、奖励与改进1. 奖励措施:- 绩效奖金:根据评分等级的不同,给予额外的绩效奖金。
- 职业晋升:评分等级达到优秀即可获得职业晋升机会。
2. 改进措施:- 培训与培训:根据评估结果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计划。
- 流程优化:根据评估结果改进和优化生产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