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生物上册3.1.2种子植物(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4
“种子植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引言:科学探究是新课标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倡导学习者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习者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这种思想,为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就七年级上册“种子植物”的教学进行了尝试。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与前一节的藻类、苔藓和蕨类一起,构成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并为后面学习的“种子植物的一生”打下基础,由于这一节教学内容包含了许多学生未曾接触的结构名词,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将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为种子结构的教学,第二课时关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教学,其中,第一课时无疑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在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形成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因此,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推测、验证的方式,促使学生对这一生物学观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减少单纯的机械记忆,基于以上几点,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四、教学目标①认知方面,认识并能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②能力技能方面,通过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并能应用于今的学习和研究之中;③情感方面,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与创新意识。
五、教学策略1、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教材的内容编排从知识角度看,采取了从局部到整体,由个性到共性的方法,先探究菜豆、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归纳出种子的主要结构,再通过种子与孢子的比较,最后得出种子植物能成为陆生植物优势种类的原因,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观察力、理解能力,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将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采取了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先让学生课前调查本校的植物种类,并查阅相关的资料数据,得出了种子植物是陆生植物优势种类的结论,然后,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容易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对本节的学习更加主动、迫切,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种子植物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
本节课是第三部分被子植物生活史的第一课,一般地说,被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总是先由种子发育成幼苗,再依次长出其它各种器官,因此,种子的结构特点是它将来发育的基础,对植物体来说是它生命的起点,所以,学好本节课非常重要。
它既是以后几节课的基础,也是本章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动手实验的愿望非常强烈,愿意主动探索和未知的生物科学领域,但是独立完成操作的能力和方法还有待于提高。
因此,教学时教师准备足够的实验材料,让学生先按照自己的想法,利用手边的工具解剖收集到的植物种子,然后在按照教材中给出的观察方法和再次实验,得出结论,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
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在教师指导下,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操作实验的能力,完善和具备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策略生物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
这种有目的、有步骤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够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生物学的情趣。
进而提高他们生物学素养。
本节课力求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观察种子实验活动中。
同时教师要以一名探究者和协作者的身份融入到学生中间,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点播,尽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逐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并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
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能力目标:1、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
2、掌握区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简单方法,并应用于对植物的识别之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种子结构,形成热爱种子、热爱植物体、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真情实感,从小确立报效祖国的伟大志向。
五、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菜豆、玉米的种子结构和功能及区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
七年级生物上册3.1.2种子植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生物上册3.1.2 种子植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生物上册3.1.2 种子植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种子植物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用学习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建立我们的信仰,从而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抵御外部世界的袭扰。
The above is thewhole contentof this article, Gorky said: "thebook is the ladder of human progress." Ihope you can make progress with the help of this ladder.Material lifeis extremely rich,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developing rapidly, all of which gradually change the way ofpeople's stu dy and leisure. Many people are no longer eager to pursuea document,but as long as youstill havesuchasmall persistence, you will continue to growand progress.When th ecomplex world leads us to chase out, reading anarticle or doing a problem makes us calm downand return toou rselves. With learning, wecan activate our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establish ourbelief, keepourpure spiritual worldand resist the attack oftheexternal world.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3.1.2 种子植物教学设计案例教学目标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4.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
重点和难点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前准备教师: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藻类、苔藓、蕨类、种子四类植物的CAI课件(扫描或下载);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其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扫描或下载);动态展示桃的果实和种子的CAI课件[动画:桃的果实(完整)纵向剖开(展示种子)]学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引言: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我们常见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粮食,绝大多数都结种子,故统称为种子植物。
这样温故而知新,自然而然导入新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可以说,我们都是靠种子植物养活的。
不同植物的种子其大小、形状各异,如:海椰子的种子,大到重达1 500 g左右,而斑叶兰的种子,小到1亿粒的重量才有50 g。
那么,不同植物的种子其结构是否也迥异呢?以此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第一部分:观察种子在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之前,老师要使学生了解观察生物体的基本步骤(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等),然后学生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实验,结合老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自制的玉米种子结构剪贴挂图,通过观察和讨论、比较,能够说出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并且能够描述这两种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注:玉米种子结构的观察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指导学生观察清楚,可自制一张剪贴挂图来讲解它们的位置关系。
剪贴图的制法是:照着现成的玉米种子结构的挂图,绘制一个与挂图上的胚同等大小的胚的结构图,剪下来,并把子叶与胚根、胚芽之间的连线剪开,仅让子叶与胚轴相连。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种子植物》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种子植物》是人教版(2024)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的重要章节,位于植物学部分的起始位置。
本课只要内容旨在学生提供了种子植物的基础知识,而且为后续学习植物的生长发育、分类等知识打下基础。
本章节与前一章的植物概述相衔接,为学生理解植物界的多样性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学基础。
同时,种子植物的知识也是学生了解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说出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学会观察种子的结构,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培养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通过识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提高对生物的分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中种子植物多样性的兴趣和欣赏。
2.引导学生认识到种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3.增强学生保护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4.通过了解种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增强保护植物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种子植物的定义及其与非种子植物的区别。
2.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结构特征和生活史。
3.种子的结构、功能以及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难点】:1.种子植物的分类及其特征的辨识。
2.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物学原理。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充满好奇,但缺乏系统的生物学背景知识。
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但可能在抽象概念的理解上存在困难。
因此,教学中需要结合具体实例和实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认识,并逐步引导他们理解抽象概念。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1)利用实物展示,如各种种子(大豆、玉米、花生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标本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种子的结构和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认识其结构,胚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子叶4部分
2、学生读玉米种子的解剖过程,引导学生做这个实验。
之后再提供视频,让学生再学习。
同时老师对关键点进行提醒
3、归纳、总结两种种子的区别。
菜豆种子的结构;
玉米种子的结构;
种子结构的异同。
4、【课堂活动】做一个希沃白板的课堂活动,对两类种子的结构进行辨认和总结,学生上台操作
5、植物产生种子的意义
观看视频得出结论:更好的适应陆地环境
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自学:看书82到85面,找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将苹果、桃等果实切开,观察其种子的着生位置。
再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在老师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1.以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共同点是“裸”“被”为启发点,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出示补充的图片。
2.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观察课件,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
一、种子的结构
玉米种子菜豆种子
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松、柏、杉、苏铁、银杏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水稻、苹果、花生等。
第二节种子植物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中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为种子的结构、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两部分。
与前面学习过的藻类、苔藓和蕨类一起构成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也是后面学习的基础。
因为本节内容很多,且涉及到许多新的概念和名词,所以将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进行。
2 、内容体系特点新版教材特别说明了种子植物的概念,之后再进行分类。
在叙述知识点的时候把一些例子以小资料的形式展现,使学生对该内容有比较清晰的地位认识。
在举例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时,图片下面还很详细地介绍了该植物的相关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学情分析学生的学习经历已经认识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为这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知识。
本章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紧密,本章的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让学生充分的观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充分地讨论。
教学策略和方法:谈话法、实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认识并会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
会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会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能认识种子的传播方式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
能力目标:能运用观察的方法认识种子的结构,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和研究种子的结构,形成热爱种子,热爱植物体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菜豆、玉米的种子结构和功能及;区别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教学难点:种子结构观察实验的组织实施教学媒体实验器材,课件,视频,刀片,放大镜,种子课型课时实验探究 2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收集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课前一天左右浸泡菜豆和玉米种子。
2、教师准备:课件,图片,视频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植物根据形态结构可以分为哪几类?(找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种子植物的有关内容,我们所吃的食物绝大多数都是植物的种子。
那么种子的结构都一样吗?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观察菜豆和玉米种子结构,掌握它们的结构及区别1、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法,学生先完成能力P43页探究一方法步骤的填写。
《种子的结构》说课稿一、说教材1.作用地位本节课来自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是形成新一代植物体的基础。
种子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种子发育开始的。
种子之所以能生长发育成种子植物,因为它具有将来发育成幼苗的基本结构――胚。
所以,教材把观察《种子的结构》安排在理解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之后,既为学习《种子的萌发》做好了铺垫,又为学好后面《种子植物》等内容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别种子的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提高学生实验观察操作的能力。
2.通过列表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归纳总结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体验交流合作的快乐。
2.通过观察、比较种子的结构,了解其功能,渗透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难点:区别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异同。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因材施教对学情进行了如下的分析。
从年龄特征来看:学生的好奇心强,表现力强,因此在课堂中可创建学习情境,设置探究实验的各活动环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主动获得知识,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
从学习方法来看: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到初中学习,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
本节课利用图片、实物、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从学业情况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种子植物已经有了很多的感性认识,能够识别生活中一些常见种子。
但是他们对于种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功能并不了解。
本节课能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三、说教学方法【教法】动画情景引入法、问题设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实验法等。
【学法】让学生学→自学法→会学让学生做→实验法→会做让学生想→归纳法→会想让学生练→练习法→会练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的合作探究实践中形成自己学习的方法。
种子植物
年级 七 科目 生物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二节 种子植物(第一课时) 授课类型 新课
课标依据 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 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
2. 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过程与 方法 1. 运用观察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运用比较法区别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 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
重点
1.解剖和观察单、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认识种子的结构。
2.比较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 难点 玉米种子的解剖和观察。
知识点 学习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作用 使用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介绍 知识目标 图片 a g 拓展知识 2分钟 自制
讲解 过程与方法 图片 a e 建立表象 5分钟 下载
观看 过程与方法 图片 a e 帮助理解 5分钟 下载
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图片 a I 升华感情 2分钟 下载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
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
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
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
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
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
教学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过程设计 一、 复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共分为几大类?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 列表比较(让学生填表) 二、新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民种下去的是种子,收获的粮食主要也是种子。可以说,我们是靠种子养活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种子。 1.观察蚕豆种子。(提前泡好的) 将学生分为四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颗菜豆种子、一个放大镜。老师边讲学生边做。 ① 观看蚕豆种子的外形。 ② 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叶子。 ③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对照课本图3-10进行观察,看看它们的形状和位置。 观察完了之后对照着课件,给学生讲解种子的结构,强调胚是由四部分构成---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两片)以及其功能。 2.观看玉米种子的结构 ①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尤其注意它的背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 ②用小刀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老师操作,学生不允许碰刀) ④ 在剖面上滴一滴碘酒(老师操作),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酒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果皮和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看看它们的形状和位置。 观察完了之后,找学生找出玉米种子和蚕豆种子的不同。 老师再补充,并强调蚕豆种子是子叶储存营养物质,玉米种子是胚乳储存营养物质。 复习巩固上节
课的内容,过
度到这节课的
内容。
由学生熟悉的
诗句进入到课
堂的学习。
通过两个小实
验,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
锻炼学生的动
手操作能力,
让学生亲眼观
察,以便获得
更好的教学效
果。
为了学生安全
方面以及课堂
秩序的考虑,
不让学生动到
以及碘液。
3.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先给学生讲解,然后出示照片介绍哪些是双子叶植物,哪些是单子叶植物。最后拿出提前准备的种子,让学生辨别它们分别属于什么植物。 4.列表总结出玉米种子与蚕豆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讨论(学生先回答,师再补充) 1) 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 2) 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三、课堂训练(见课件)
将本节课学到
的知识运用到
生活实际中。
比较二者的不
同,加深记忆。
检测本节课学
习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