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MW超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设计说明书
- 格式:pdf
- 大小:286.69 KB
- 文档页数:14
1000MW高效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系统不装设启动循环泵的技术特点及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系统的分类,然后从工程实例出发,分析了不装设启动循环泵的技术特点及与装设启动循环泵的技术的经济比较,希望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标签:直流锅炉;启动循环泵;技术特点;经济性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受限于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要求,电厂在生产运行期间,必须创新发电技术,例如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发电技术。
其中,启动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直接影响到电力生产质量,成为电厂管理工作的关键,以下针对是否装设启动循环泵进行深入探讨。
1 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系统的分类1.1 外置式分离器启动系统外置式系统指的是启动分离器在机组启动、停运期间投入运行,在直流负荷运行时则排除在系统之外,主要适用于定压运行的条件。
由于该系统操作复杂,气温难以控制,难以满足快速启动或停止的要求,因此目前基本已经淘汰。
1.2 内置式分离器启动系统内置式系统设在蒸发区段和过热区段之间,启动分离器在机组启动、运行、停运时,均会投入运行。
锅炉正常运行时,启动分离器仅具有连接通道的作用;锅炉在低负荷状态运行时,启动分离器则湿态运行,具有汽水分离的作用。
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避免气温波动的优势,因此应用广泛。
根据系统工作原理的不同,主要分为扩容式、循环泵式、启动疏水热交换器等类型。
2 1000MW高效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系统概述以陕西能源赵石畔煤电有限公司为例,#1、#2锅炉采用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DG2906.3/29.4/605/623-II3的高效超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前后墙对冲燃烧、一次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紧身封闭、全钢构架悬吊结构II型锅炉。
公司内的锅炉启动系统,不装设启动循环泵,炉前沿宽度方向布置2个汽水分离器、1个储水箱;每个分离器上方沿切向布置6根进口管、2根出口管;锅炉湿态运行时,水冷壁出口的汽水混合物经分离器分离,蒸汽进入顶棚过热器;分离出的水进入下部储水箱,水质合格排至汽机凝汽器。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启动系统结构与运行特性摘要介绍了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启动系统结构及运行特性,阐述了启动系统的结构,启动系统的流程以及运行特性,分析了各种启动系统之间的不同(包括安全性,经济性等)以及不同设备运行对于启动系统运行的影响等。
关键词:超超临界启动系统结构特性运行特性AbstractIntroduced domestic 1000MW Supercritical Boiler Start System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described the structure of the boot system, boot the system processes, and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promoter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ystems (including security, economy, etc.) andstart the system running for different devices running on and so on.Keywords:USC;Start System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目录第一章前言 (3)第二章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主要系统 (5)第三章超超临界锅炉启动系统 (9)第一节超超临界锅炉启动系统的结构 (9)第二节超超临界锅炉启动系统的分类 (12)第三节锅炉启动系统的比较 (15)第四章超超临界锅炉启动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17)第五章典型超超临界锅炉启动系统 (20)第六章结束语 (28)参考文献 (29)附录 (30)第一章前言一、超超临界机组发展背景火电机组的发展已历经百年,发达国家超临界机组运用已有40多年的历史,1949年苏联建造了第一台超超临界试验机组才使该项技术应用有所突破,由于能源紧缺的局面日益凸显,为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煤耗必须不断提高蒸汽初参数。
华能沁北电厂三期2X1000MW超超临界机组DEH系统说明书2011年04月目录DEH系统设计说明书 (4)1.工程概况 (4)2.系统配置及组成 (4)2.1模件 (4)2.1.1阀定位模块 (5)2.1.2速度检测器模块 (5)2.1.3数字量输入模块 (5)2.1.4数字量输出模块 (5)2.1.5模拟量输入模块 (5)2.1.6模拟量输出模块 (5)2.1.7热电阻输入模块 (5)2.1.8热电偶输入模块 (5)2.1.9 链接控制器模块 (5)3.系统设计原则 (6)4.控制功能 (6)4.1超速保护部分 (6)4.1.1系统转速选择 (6)4.1.2油开关状态 (7)4.1.3超速保护 (7)4.1.4DEH跳闸 (7)4.1.5超速试验 (7)4.2.1机械复位 (7)4.2.2转速控制 (7)4.2.3自动带初负荷 (8)4.2.4负荷控制 (8)4.2.5主蒸汽压力限制/保护(TPL) (9)4.2.6负荷限制 (9)4.2.7阀位限制 (9)4.2.8频率校正 (9)4.2.9RUNBACK (9)4.2.10单阀/顺序阀切换 (9)4.2.11阀门试验 (11)4.2.12阀门校验 (12)4.2.13 遥控方式(协调控制方式) (12)4.3自启停部分 (13)5.性能指标 (14)ETS系统设计说明书 (15)1.概述: (15)2.系统构成: (15)3.跳闸块工作原理: (16)4.跳闸试验块工作原理: (16)5.危急跳闸系统的可靠性 (18)DEH系统操作说明书 (19)一)进入DEH操作画面的方法 (19)二)DEH操作主画面DEH OVERVIEW (20)三)DEH 基本控制功能 (20)三)DEH 其他监视画面 (31)DEH系统设计说明书1. 工程概况沁北三期2×1000MW机组系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生产的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高中压分缸、单轴、四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汽轮发电机组。
目录目录一、国际上超临界机组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二、国内500MW及以上超临界直流炉机组投运情况三、超临界直流炉的控制特点四、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启动过程五、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控制方案一、国际上超临界机组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我国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75%全国平均煤耗为394g/(kWh),较发达国家高60~80g,年均多耗煤6000万吨,不仅浪费能源,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烟尘,SOx,NOx,CO2的排放量大大增加火电机组随着蒸汽参数的提高,效率相应地提高¾亚临界机组(17MPa,538/538℃),净效率约为37~38%,煤耗330~340g¾超临界机组(24MPa,538/538℃),净效率约为40~41%,煤耗310~320g¾超超临界机组(30MPa,566/566℃),净效率约为44~45%,煤耗290~300g(外三第一台机组2008.3.26投产,运行煤耗270g)由于效率提高,污染物排量也相应减少,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一、国际上超临界机组的现状及发展方向1957年美国投运第一台超临界试验机组,截止1986年共166 台超临界机组投运,其中800MW以上的有107台,包括9台1300MW。
1963年原苏联投运第一台超临界300MW机组,截止1985年共187台超临界机组投运,包括500MW,800MW,1200MW。
1967年日本从美国引进第一台超临界600MW机组,截止1984年共73台超临界机组投运,其中31台600MW, 9台700MW,5台1000MW,在新增机组中超临界占80%。
一、国际上超临界机组的现状及发展方向¾目前超临界机组的发展方向90年代,日本投运的超临界机组蒸汽温度逐步由538/566℃提高到538/593℃,566/593℃及600/600℃,蒸汽压力保持在24~25MPa,容量以1000MW为多,参数为31MPa,566/566℃的两台700MW燃气机组于1989年和1990年在川越电厂投产。
摘要介绍了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启动系统结构及运行特性,阐述了启动系统的结构,启动系统的流程以及运行特性,分析了各种启动系统之间的不同(包括安全性,经济性等)以及不同设备运行对于启动系统运行的影响等。
关键词:超超临界启动系统结构特性运行特性AbstractIntroduced domestic 1000MW Supercritical Boiler Start System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described the structure of the boot system, boot the system processes, and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promoter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ystems (including security, economy, etc.) and start the system running for different devices running on and so on.Keywords:USC;Start System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目录第一章前言 (3)第二章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主要系统 (5)第三章超超临界锅炉启动系统 (9)第一节超超临界锅炉启动系统的结构 (9)第二节超超临界锅炉启动系统的分类 (12)第三节锅炉启动系统的比较 (15)第四章超超临界锅炉启动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17)第五章典型超超临界锅炉启动系统 (20)第六章结束语 (28)参考文献 (29)附录 (30)第一章前言一、超超临界机组发展背景火电机组的发展已历经百年,发达国家超临界机组运用已有40多年的历史,1949年苏联建造了第一台超超临界试验机组才使该项技术应用有所突破,由于能源紧缺的局面日益凸显,为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煤耗必须不断提高蒸汽初参数。
超超临界1000MW技术介绍(汽轮)超超临界1000MW技术介绍(汽轮)1.引言该文档详细介绍了超超临界1000MW技术在汽轮发电中的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设备概述、工作原理、优势特点、关键技术、运行维护以及发展前景。
2.设备概述2.1 混合循环系统2.1.1 主蒸汽循环系统2.1.2 辅助蒸汽循环系统2.2 关键设备2.2.1 超超临界锅炉2.2.2 凝汽器2.2.3 汽轮机2.2.4 发电机2.2.5 辅助设备3.工作原理3.1 蒸汽循环过程3.1.1 进水加热过程3.1.2 主蒸汽循环过程 3.1.3 辅助蒸汽循环过程3.2 汽轮机工作原理3.2.1 高压缸3.2.2 中压缸3.2.3 低压缸3.2.4 凝汽器4.优势特点4.1 高效率4.2 低能耗4.3 低排放4.4 高可靠性4.5 灵活性与适应性5.关键技术5.1 超超临界锅炉技术5.1.1 材料技术5.1.2 燃烧技术5.2 高效凝汽器技术5.2.1 传热技术5.2.2 冷却水系统5.3 先进汽轮机技术5.3.1 叶片设计5.3.2 轴承系统5.4 环保措施5.4.1 脱硫技术5.4.2 脱硝技术5.4.3 烟气脱除技术6.运行维护6.1 运行策略6.1.1 启停规程6.1.2 负荷调整6.2 维护管理6.2.1 设备检修6.2.2 定期检测6.2.3 故障处理7.发展前景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保意识的提升,超超临界1000MW 技术在发电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该技术将继续研究和应用,以满足未来能源发展的需求。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相关图片、图表和数据。
法律名词及注释:1.脱硫技术:一种用于去除燃煤电厂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技术。
2.脱硝技术:一种用于去除燃煤电厂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技术。
3.烟气脱除技术:一种用于去除燃煤电厂烟气中污染物的综合技术。
编写内容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水压试验范围四、水压试验参数五、水压试验前应具备的技术条件六、水压试验前应具备的安装技术资料七、水压临时系统设置八、水压试验程序,操作步骤及系统检查九、水压试验人员组织形式十、水压升压管道强度计算十一、水压试验后的防腐措施十二、水压所需机具及消耗性材料表十三、水压试验文明施工及安全注意事项十四、环境控制计划表十五、风险控制计划表附录一:联氨和氨水用量计算附图一:水压试验升、降压曲线图附图二:水压临时管路图一、工程概况国电泰州电厂2×1000MW锅炉是由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Mitsuibishi Heavy Industries Co. Ltd)提供技术支持,由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的,本工程的锅炉是超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采用П型布置、单炉膛、低NO X PM主燃烧器和MACT 型低NOx分级送风燃烧系统、反向双切园燃烧方式,炉膛采用内螺纹管垂直上升膜式水冷壁、循环泵启动系统、一次中间再热、调温方式除煤/水比外,还采用烟气分配挡板、燃烧器摆动、喷水等方式。
锅炉采用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燃用神府东胜煤、晋北煤。
型号为:HG-2980/26.15-YM2。
锅炉相关参数:二、编制依据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管道篇、电厂化学篇、火力发电厂焊接篇)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3、《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锅炉篇、管道篇)4、《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5、《电力基建工程锅炉水压试验前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7、《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8、《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GB9222-889、《锅炉安装说明书》10、《锅炉循环泵说明书》11、《安全阀安装、操作及维护说明书》三、水压试验范围1、一次汽系统:从给水管道(锅炉厂供货的主给水管和再循环管上的流量计参加水压,再循环管上的调门参加水压)到省煤器,水冷壁,顶棚,包覆,分离器,贮水箱,低温过热器,减温器,分隔屏,屏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末级过热器出口管堵板。
2×350MW机组HG-1100/25.4-PM1型超临界直流锅炉说明书(锅炉本体和构架)编号: F0310BT001Q011编写:校对:审核:审定:批准: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本说明书对2×350MW机组超临界直流锅炉主要设计参数、运行条件及各系统部件的规范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本工程作为国内首台350MW超临界本生直流锅炉的主要技术特点。
本说明书应结合锅炉图纸,计算书等技术文件参考使用。
1. 锅炉容量及主要参数 (1)2. 设计依据 (2)2.1 燃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点火及助燃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自然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锅炉运行条件 (2)4 锅炉设计规范和标准 (2)5 锅炉性能计算数据表(设计煤种) (4)6 锅炉的特点 (5)7 锅炉整体布置 (6)8 汽水系统 (7)9 热结构 (15)10 炉顶密封和包覆框架 (20)11 烟风系统 (25)12 钢结构(冷结构) (25)13 吹灰系统和烟温探针 (27)14 锅炉疏水和放气(汽) (29)15 水动力特性 (30)附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锅炉炉型是HG-1100/25.4-PM1型,为一次中间再热、超临界压力变压运行直流锅炉,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架、全悬吊结构、π型布置(见附图01-01~04),采用不带再循环泵的大气扩容式启动系统。
锅炉岛为露天布置。
设计煤种为贫煤。
采用中速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炉配5台中速磨煤机,在BMCR工况下,4运1备。
锅炉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共布置5层燃烧器(前3后2),每层布置4只,共20只低NO轴向旋流燃烧器。
38超超临界1000MW 机组直流锅炉的调试及运行胡志宏1,刘福国1,王 军2,李 铁2,井绪成3,梁茂春31.山东电力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022.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自贡 6430013.邹县发电厂,山东邹城 273522[摘 要] 介绍了邹县发电厂2台超超临界1000M W 机组直流锅炉调试特点和运行情况,并对调试过程中存在的油枪冒黑烟,煤粉中含有大颗粒,一次风管积粉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办法并予以实施。
机组投产后,运行稳定,可靠性高,调峰能力强,2台锅炉效率分别达到94.43%和94.83%,高于合同保证值93.8%。
[关 键 词] 超超临界;1000M W 机组;直流锅炉;调试;锅炉效率[中图分类号] T K229.5+4;TK2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 3364(2009)05 0038 04[DOI 编号] 10.3969/j.issn.1002 3364.2009.05.038COMMISSIO NING AND OPERATION OF 1000MW ULTRA SUPERCRITICALONCE THROUGH BOILERSHU Zhi hong 1,LIU Fu guo 2,WA NG Jun 2,LI T ie 2,JING Xu cheng 3,LIA NG M ao chun 31.Sh andong Electric Pow er Research Ins titu te,Jinan 250002,Shandong Province,Chin a2.Don gfang Boiler (Grou p)Co.Ltd.,Zigon g 643001,Sichuan Province,Chin a3.Sh andong Zou xian Pow er Plan t,Jining 273522,Shandong Province,Chin aAbstract:Comm issio ning pro cess and operational perfo rmance of 1000M W ultr a supercritical Boilers of Zo ux ian Pow er Plant is introduced in detail.Pro blems in the process are analy sed and the solutio ns are put forw ard.T he ex perience may serve as a r eference for commissioning boilers of the same ty pe.Key words:ultra supercritical,once through bo iler,com missioning,o peratio nal performance作者简介: 胡志宏(1970 ),男,山东滕州人,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锅炉试验研究和性能优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