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11
江苏省重点中学2014届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彩侯门似海荫.凉(yìn)厚古薄.今(bï)B.诤言目光如炬毗.邻(pí)锲.而不舍(qiâ)C.赡养暝思苦想溯.源(shuî)度.德量力(duï)D.戏谑气冲宵汉玄.理(xuán) 人影幢.幢(zhuàng)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刚刚过去的2013年,央视主办的汉字听写比赛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___ __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___ __不需要声嘶力竭地歌唱,只要安安静静地书写。
在这个节目开播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汉字听写热潮,甚至催生了一大批“听写族”。
小学课堂上常见的汉字听写为何能登上荧屏并引起强烈的反响___ __也许是因为它展示了汉字的书写魅力,关注了民族文化___ __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B.。
;。
——C.:;?——D.。
,。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鲁迅先生曾说:“我们看《红楼梦》,从文字上推见了林黛玉这一个人,但须排除了梅博士的《黛玉葬花》照相的先入之见,另外想一个,那么,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或者别的什么模样,我不能断定。
但试去和三四十年前出版的《红楼梦图咏》之类里面的画像比一比吧,一定是截然两样的,那上面所画的,是那时的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
”鲁迅先生的话,形象地告诉我们,在文学阅读活动中,当读者根据特定文本“还原”人物或其它有关形象时,会出现某些倾向。
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这些倾向,不超过50个字。
4.以“分享青春、共筑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在南京开幕。
5月8日是南京青奥会倒计时100天的日子,面对这个特殊的日子,你有什么想法呢?请你为2014年南京青奥倒计时百日写一则“青奥寄语”。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人:陆向花 (满分:160分 时间:150分钟)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俘虏/掳掠 妃嫔/濒临 埋单/埋没 B.辅助/果脯 夫婿/须臾 纤维/纤尘 C.殷红/胭红 诀别/角色 押解/解差 D.内讧/杠杆 犒劳/镣铐 创伤/开创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3分) ①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________. ②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____,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③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________,值得一看。
④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________之处。
A.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匠心独运 独树一帜 B.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匠心独运 不落窠臼 C.匠心独运 不落窠臼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D.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 不落窠臼 匠心独运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话。
(4分) 一位老登山者说:我发现在登一座高山之前,那些显得特别兴奋的年轻人,多半到后来会爬不上去。
因为他们才开始,心脏就已经跳得很快,又不知道保存体力。
倒是那些看起来没什么表情,一路上很少讲话,到山顶也没特别兴奋的人,能登上一座又一座的山峰。
请分别用一句平实的话和一句形象的话(含有修辞手法)揭示登山者话语中蕴含的哲理,均不超过20字。
(1) (2) 二、文言文阅读(2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陆文学自传 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
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
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笃信,褊躁多自用意。
朋友规谏,豁然不惑。
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
人或疑之,谓生多。
及与人为信,虽水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
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彩侯门似海荫.凉(yìn)厚古薄.今(bó)B.诤言目光如炬毗.邻(pí)锲.而不舍(qiè)C.赡养暝思苦想溯.源(shuò)度.德量力(duó)D.戏谑气冲宵汉玄.理(xuán) 人影幢.幢(zhuàng)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刚刚过去的2013年,央视主办的汉字听写比赛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___▲__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___▲__不需要声嘶力竭地歌唱,只要安安静静地书写。
在这个节目开播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汉字听写热潮,甚至催生了一大批“听写族”。
小学课堂上常见的汉字听写为何能登上荧屏并引起强烈的反响___▲__也许是因为它展示了汉字的书写魅力,关注了民族文化___▲__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B.。
;。
——C.:;?——D.。
,。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鲁迅先生曾说:“我们看《红楼梦》,从文字上推见了林黛玉这一个人,但须排除了梅博士的《黛玉葬花》照相的先入之见,另外想一个,那么,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或者别的什么模样,我不能断定。
但试去和三四十年前出版的《红楼梦图咏》之类里面的画像比一比吧,一定是截然两样的,那上面所画的,是那时的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
”鲁迅先生的话,形象地告诉我们,在文学阅读活动中,当读者根据特定文本“还原”人物或其它有关形象时,会出现某些倾向。
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这些倾向,不超过50个字。
4.以“分享青春、共筑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在南京开幕。
5月8日是南京青奥会倒计时100天的日子,面对这个特殊的日子,你有什么想法呢?请你为2014年南京青奥倒计时百日写一则“青奥寄语”。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启东中学2014届高三考前辅导材料语文学科一、语言文字运用(一)字音字形部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皴.裂(cūn) 荦.荦大端(luò) 装祯. 矫.揉造作 B .火铳.(chòng) 宁.缺毋滥(nìng) 寒暄. 墨.守成规 C .虫豸.(zhì) 鬼蜮伎俩.(liáng) 凭.添 额首.称庆 D .矢量.(liàng) 蟾.宫折桂(zhān) 凑和. 蓬.荜生辉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处.理(chǔ) 闻者咋.舌(zé) 描摹. 真知灼.见 B .晕.船(yūn) 喁.喁私语(yú) 贸.然 察颜.观色 C .憎.恶(zēng) 曲.尽其妙(qǔ) 箫.索 不假.思索 D .因为.(wèi) 戛.然而止(jiá) 安祥. 无礼.取闹 (二)标点符号部分 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B 。
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C.“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 D 。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 “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①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
“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②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阶段测试 语 文 命题人:施忠涛 一、基础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甄别(zhēn) 犄角(jī) 驽马十驾(nǔ) 四肢百骸(hé) B.干瘪(biě) 冰雹(báo) 入不敷出(fū) 自艾自怜(yì) C.愀然(qiǎo) 参省(xǐng) 斗牛之间(dòu) 六艺经传(zhuàn) D.引觞(shāng) 衽席(rèn) 倚歌而和(hè) 相与枕藉(jí)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2分) A.执拗/拗断 矿藏/宝藏 薄脆/日薄西山 绰号/风姿绰约 B.参禅/禅让 月晕/晕车 悄然/悄悄话 数落/数见不鲜 C.给以/给予 着重/着凉 道行/行尸走肉 模板/模棱两可 D.淡泊/湖泊 削减/削皮 躯壳/金蝉脱壳 亟待/亟来问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语使用的一句是D.如果一个人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那么即使他最终收获微少,人们也无权耻笑他是入不敷出的傻瓜。
来,只有人心向背的和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D.A.我虽然生在北平,一直到二十七岁才离开,但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
B.C.D.公民美德是社会公民个体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社会公共伦理品质或实际显示出来的具有公共示范性意义的社会美德。
A.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专项整治,使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钱权交易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B.C.D.对企业来说,现在要做的是整顿,以度过当前的危机,让消费者重建对产品的信任。
我想,这个过程是艰巨而漫长的。
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攒蹙累积,莫得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引满酌,颓然就醉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故为之文以志觉而起,起而归则施施而行日与其徒上高山楚怀王拘张仪楚怀王拘张仪,将欲杀之。
江苏省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高考语文2014-04-2014 1343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括必考题(第一大题~第五大题,第七大题)、选做题(第六大题,甲、乙两类文本只能选做其一)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O.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作答选做题时,需用2B铅笔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口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省视/省事差遣/出差附和/曲高和寡揣度/度德量力B.窥伺/伺机颤动/颤音精辟/鞭辟入里商贾/余勇可贾C.斐然/菲薄啜茗/辍笔湍急/逸兴遄飞措施/厝火积薪D.辅导/果脯纤细/阡陌浩大/皓首穷经自诩/栩栩如生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中国宇航员翟志刚的首次太空漫步,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又一次实现了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和伟大奇迹。
B.由于大量的科普杂志往往以歌颂科学的神圣与伟大为己任,新近问世的《新发现》杂志能与读者心平气和地谈论科学的两面性与局限性。
C.目前,名人代言食品广告引发的纠纷日渐增多。
对此,《食品安全法(草案)》明确规定,名人代言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将承担连带责任。
D.中国经济能否渡过危机,不仅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是否及时得当,而且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问题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
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彩侯门似海荫.凉(yìn)厚古薄.今(bó)B.诤言目光如炬毗.邻(pí)锲.而不舍(qiè)C.赡养暝思苦想溯.源(shuò)度.德量力(duó)D.戏谑气冲宵汉玄.理(xuán) 人影幢.幢(zhuàng)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刚刚过去的2013年,央视主办的汉字听写比赛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___▲__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___▲__不需要声嘶力竭地歌唱,只要安安静静地书写。
在这个节目开播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汉字听写热潮,甚至催生了一大批“听写族”。
小学课堂上常见的汉字听写为何能登上荧屏并引起强烈的反响___▲__也许是因为它展示了汉字的书写魅力,关注了民族文化___▲__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B.。
;。
——C.:;?——D.。
,。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鲁迅先生曾说:“我们看《红楼梦》,从文字上推见了林黛玉这一个人,但须排除了梅博士的《黛玉葬花》照相的先入之见,另外想一个,那么,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或者别的什么模样,我不能断定。
但试去和三四十年前出版的《红楼梦图咏》之类里面的画像比一比吧,一定是截然两样的,那上面所画的,是那时的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
”鲁迅先生的话,形象地告诉我们,在文学阅读活动中,当读者根据特定文本“还原”人物或其它有关形象时,会出现某些倾向。
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这些倾向,不超过50个字。
4.以“分享青春、共筑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在南京开幕。
5月8日是南京青奥会倒计时100天的日子,面对这个特殊的日子,你有什么想法呢?请你为2014年南京青奥倒计时百日写一则“青奥寄语”。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201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A.媲.美/譬.喻噱.头/戏谑.横.财/蛮横.贩.卖/皈.依B.痉.挛/靓.妆回溯./塑.料圈.点/圈.养档.案/鼎铛.C.市侩./污秽.纨绔./胯.下强.求/强.颜油炸./札.记D.阴霾./媒.介盘桓./城垣.模.样/模.仿悲恸./恫.吓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教养是一个人处世时的一种敬重态度。
教养的获得是不可▲的,它是长期规训和自我修炼的结果。
虽然大家都知道教养是一个人处世的通行证,但是,一些人对教养的修炼就是▲,依然不拘小节,我行我素,更有甚者放纵自我,这样的行为▲。
A.一挥而就不以为然人所不耻B. 一蹴而就不以为意人所不齿C.一挥而就不以为意人所不齿D. 一蹴而就不以为然人所不耻3. 请以“中秋赏月”为题,仿照巴金《海上日出》的描写手法,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要求写出过程、写出情感。
(9分)海上日出(巴金)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
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2014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题艺术与日常生活艺术与日常生活分离,出现一个独立于日常生活世界之外的艺术的世界,是这种现代发展的结果。
冈布里奇在他的《艺术的故事》一书中多次重复一句话:从来没有存在过以大写字母A开头的Art (艺术),而只是存在“艺术家”(artist)。
当然,大写字母开头的Art 还是存在过的,他这么说,只是想以此说明他的艺术观念而已。
这种观念就是,艺术本来与工艺是一回事,都有着外在的目的。
将A大写,是人的观念在特定时代和社会中发展的产物。
我们今天当作艺术作品的古希腊神庙和神像,反映的是当时的宗教观念。
我们当作美的典范的维纳斯,智慧与勇武典范的阿波罗,以及各种美丽的男神女神像,在当时都不过是宗教观念的载体而已。
尼采在论悲剧时也承认,悲剧是从宗教精神中诞生出来的。
在中世纪,大量存在的是圣像和圣徒像,那些修长的人体,发光的眼神,透露出一个神圣而神秘的神性世界。
中国汉魏时代的人物画,也是以帝王像和神佛画像为主。
王权和神权崇拜是这种画像的驱动力量。
这种宗教性随着历史的发展被逐渐淡化。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中,如果说,其中的圣经故事像还多少有些宗教意味的话,那么,在这时出现的希腊神话故事像中的宗教意味就很淡了。
与宗教转化为艺术相反的情况,是一些民间娱乐活动转化成为高雅艺术。
戏剧活动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它本来具有草根性,只是后来,由于上层和宫廷的提倡、城市商业文化的兴起,逐渐成为高雅艺术。
中国的地方戏是如此,在西方也是如此。
在今日的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是最高的文学范本,但在当时,它们只是民间娱乐活动。
莎士比亚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曹雪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样,是死后被追认的。
类似的情况,在手工艺术活动中也大量存在的。
在手工艺实用物品的生产活动中,大量存在着为着美的目的对产品进行改造的现象。
我们后来当作艺术的一些工艺活动,只是诸多的工艺活动中的几种而已。
江苏省2014届高三百校联合调研测试(一)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收讫/迄无音信 B. 贋品/义愤填膺 C. 箴言/缄默无语 D. 湍急/惴惴不安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社会蓝皮书描绘了 2013年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问题,涵盖了社会发 展中的居民收入、人口、就业、教育、民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
B. 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
它的应用常常握在没有任何科学知识的那些人 手中,犹如不经过教育和训练而去驾驶一辆能导致各种破坏的大马力汽车。
C. 《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这本书,选配了十几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 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D. “人们说2013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新闻联播和你一起,传承一 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
”这是央视 2014年第一期《新闻联播》温馨的结束语。
3•请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旨(15个字以内)。
(4分)为充分利用运力资源,引导旅客增强购票计划性,方便更多旅客购票出行,铁路 部门决定:自2013年9月1日起,旅客退票和改签可在票面指定的开车时间前 到任意一个车站办理;退票时按票面乘车站开车前48小时收取票价5%的退票费; 开车前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的,收取票价10%的退票费;开车前不足24 小时的,收取票价20%的退票费。
4•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5分)手机是科技时代的进步,却成了教育教学的“阻碍”;它是学生心中的“宠儿”, 却也是教师眼中的“敌人”。
一个小小的手机,却在校园里引发了轩然大波。
手 机到底该不该进校园?请针对“手机到底该不该进校园”这一问题,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
要观点鲜明,写出理由,语言简明、连贯,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60字左右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蜀伐楚,取兹方。
江苏省启东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江苏省启东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基础题。
(1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骠勇(pio)澄沙(dng)积攒(zn)两国交恶(w)B.亟须(q)角逐(ju)躯壳(qio)解民倒悬(ji)C.刨冰(bo)闷热(mn)埋怨(mn)半身不遂(su)D.拓本(t)青苔(ti)说服(shu)拐弯抹角(m)2.下列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付讫/ 巍巍屹立谮言/僭越礼制肯綮/ 罄竹难书B.抵牾/ 身陷囹圄炽热/咫尺天涯茁壮/ 大巧若拙C.讣告/ 物阜民丰嘶哑/畏葸不前赝品/ 义愤填膺D.拮据/ 诘屈聱牙佞臣/宁缺毋滥熟谙/ 万马齐喑3.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横线中最恰当的一组成语是()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被困难吓倒。
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
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人民苦不堪言。
A.不以为然诚惶诚恐难以释怀青云直上B.不以为意惊慌失措难以忘怀扶摇直上C.不以为然惊慌失措难以释怀扶摇直上D.不以为意诚惶诚恐难以忘怀青云直上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帙浩繁,蔚为大观。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来看,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卷帙浩繁B.蔚为大观C.自顾不暇D.鱼目混珠C.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运用。
D.彩虹-4无人机是目前国内挂载能力最强、飞行性能最优的无人机,它具有在可侦察和对敌攻击的能力方面超过美国同类型的捕食者无人机系统。
6.下列各句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A.在近期各地首套房商业贷款利率悄然松动之际,国内二三线城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也在悄然提高,上调幅度平均15%左右。
B.对于尼克斯的球迷们来说,林书豪的这条比球队赢球还要令他们开心,因为林书豪如果能在季后赛中及时回归,那球队晋级次轮的希望将大大增加,甚至可以展望东区的决赛了。
C.由股神巴菲特执笔的财商教程《成为亿万富翁的26堂启蒙课》,旨在开启青少年财商、培养青少年世界顶级价值观及创富能力,使青少年从小具备成为亿万富翁的基本素质与优良习惯,因而备受青睐,首批教程在欧美多国被一抢而空。
D.泛欧交响乐团在2013年新年演奏的《第七交响曲》再次震撼了世界,此曲是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在列宁格勒被法西斯围困,并疯狂叫嚣要占领这座城市时赶写的。
二、文言文阅读题。
(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13题。
(共19分)董仲舒,广川人也。
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
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今上即位,为江都相。
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
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
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
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
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
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
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救之。
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
董仲舒为人廉直。
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
董仲舒以弘为从谀。
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
胶西王为人忍暴,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
董仲舒恐久获罪,疾免居家。
至卒,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
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瑕丘江生为谷梁《春秋》。
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
仲舒弟子遂者:兰陵褚大,广川殷忠,温吕步舒。
褚大至梁相。
步舒至长史,持节使决淮南狱,于诸侯擅专断,不报,以《春秋》之义正之,天子皆以为是。
弟子通者,至于命大夫;为郎、谒者、掌故者以百数。
而董仲舒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有删改)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父偃疾之疾:嫉妒B.仲舒弟子遂者遂:成功C.瑕丘江生为谷梁《春秋》为:撰写D.以《春秋》之义正之以:根据8.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董仲舒专心治学或为人廉直的一组是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进退容止,非礼不行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董仲舒以弘为从谀至卒,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A.B.C.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董仲舒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时曾拜为博士。
他居家教书,上门求学的人很多,不能一一亲授,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相传,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
B.董仲舒为中大夫后,在家写了《灾异之记》。
这时辽东高帝庙火灾,主父偃就窃其书上奏天子,认为书中有指责讥讽朝政之意。
C.董仲舒认为公孙弘为人阿谀逢迎,公孙弘因此就憎恨董仲舒,故意推荐他去担当狠毒暴戾的胶西王之相。
D.董仲舒的弟子中官运通达的,做到了大夫之职;谒者、掌故的则有百余人。
而董仲舒的儿子和孙子也都因精通儒学做了高官。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14题。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
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
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
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
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
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
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
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
此吾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
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耳。
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论数十辈无论:不止,岂止B.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迨:等到C.坐客乃西顾而叹西顾:看着西面D.其夜,华林部过马伶过:责备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B.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且立石于其墓之门D.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伶是金陵城里善于演唱的演员,在一次演唱会中他卸妆逃走是因为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而李伶又不肯授技于马伶,说明当时演艺界竞争激烈、互相倾轧。
B.马伶作为一位有名的演员,在经历一次演出失败之后,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励志奋发,远走几千里,不惜为人奴仆去深入生活,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终于塑造出了深受观众赞赏的舞台形象。
C.侯方域推测,倘若马伶去了三年还不能学到要学的东西,他就仍然不会回来。
并感叹说马伶具有如此坚定的意志,取得精湛的技艺是无须再问的了。
D.两次会演,马伶始败终胜。
这个故事表明,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家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深入生活,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探索,闭门造车是不能取得高度成就的。
(三)翻译。
13.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3分)(2) 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4分)(3) 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
(3分)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4分)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3分)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3分)三、默写题。
(16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3),。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金樽清酒斗十钱,。
(李白《行路难》)(6),虎啸猿啼。
(范仲淹《岳阳楼记》)(7)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出师表》)(8)春冬之时,,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9)城阙辅三秦,。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10)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11)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论语》)(12)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13),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1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四、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纯粹觅得好声音张颐武最近,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这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折射。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耍牌子,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的最重要的砝码。
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城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