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618.10 KB
- 文档页数:8
计算机网络训练课程设计题目移动公司网络结构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1年 3月 1 日目录第一章课题确定…………………………………………………………… 1.1.1 概述与课题选择 (1)1.2 网络结构设计的目标和作用 (1)第二章需求分析 (1)2.1 公司大楼结构分布 (1)2.2 行政结构 (1)2.3 各部门功能需求分析 (2)2.4 信息点的设置 (2)2.5 接入INTERNET方式 (2)第三章系统总体规划和实现功能 (3)3.1 网络系统设计原则、系统建设目标 (3)第四章网络系统硬件环境设计4.1 网络拓朴结构设计 (3)4.1.1 公司中心局域网拓朴结构设计(即核心层) (4)4.1.2 各部门网络拓朴结构的设计(即汇聚层) (5)4.2 传输方式的设计 (5)4.2.1 网络拓朴结构的设计 (5)4.3 网络互联设备的选购 (6)4.3.1 交换机 (6)4.3.2 交换机的选择 (6)4.3.3 路由器 (8)第五章网络系统软件环境设计 (8)5.1 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 (8)5.1.1 网络操作系统的选购 (9)5.1.2 应用软件的选购 (9)5.1.3 网络防火墙的选购 (9)5.2 网络安全 (9)5.2.1 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10)5.2.2 安全需求与安全目标 (11)5.2.3 网络安全策略 (12)5.2.4 系统安全目标 (12)5.3 网络安全方案总体设计 (12)5.3.1 安全方案设计原则 (13)结束语 (13)第一章课题确定1.1 概述与课题选择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结合,人们已经不再满足原有的办公方式,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的需求逐日增加。
计算机网络技术营造了一个现代化的高效、快捷、安全的办公环境,也使计算机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作为社会基础设施之一的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组建校园局域网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5年7 月3日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 2 -1.1课程设计目的............................................................................................................... - 2 -1。
2课程设计要求............................................................................................................. - 2 -二、需求分析.............................................................................................................................. - 2 -三、设计原则.............................................................................................................................. - 3 -四、方案设计与实施.................................................................................................................. - 3 -4。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年6月实验一1。
实验名称:网络聊天程序的设计与实现2。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能够了解socket通信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一个聊天程序了解TCP/IP的基础知识,发现TCP与UDP的优缺点以及在网络通信的应用.3.实验原理:从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运输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它属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
当网络的边缘部分中的两个主机使用网络的两个主机使用网络的核心部分进行端到端的通信时,只有主机的协议栈才有运输层,而网络核心部分中的路由器在转发分组时都只用到下三层的功能。
从IP层来说,通信的两端是两个主机,IP数据报的首部明确的标志了这两个主机的IP地址.但是严格的讲,两个主机进行通信就是两个主机中的应用进程互相通信。
根据应用程序的不同需求,运输层需要有两种不同的运输协议,即是面向连接的TCP和无连接的UDP。
在使用这两个协议时运输层向高层用户屏蔽了下面的网络核心的细节,它使应用进程看见的就是好像在两个运输层实体间有一条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信道,但这条逻辑通信信道对上层的表现却因运输层使用的不同协议而有很大的差别.当运输层采用面向连接的TCP协议时,尽管下面的网络是不可靠的,但这种逻辑通信信道就相当于一条全双工的可靠信道。
但当运输层采用无连接的UDP协议时,这种逻辑通信信道仍然是一条不可靠信道.由于我在课程设计中采用的是UDP协议进行通信的,这里就只简述一下一些关于UDP的内容,UDP在传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
远地主机的运输层在收到UDP报文后,不需要给出任何确认。
虽然UDP不提供可靠的交付,但在某些情况下UDP却是一种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为此当我们使用UTP协议使两个计算机中的进程要互相通信,不仅必需知道对方的IP地址(为了找到对方的计算机),而且还要知道对方的端口号(为了找到对方计算机中的应用进程)。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背景。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设计和应用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目标。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设计,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网络设计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中设置一些难点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设计中设置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三、设计内容。
1. 网络拓扑设计,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小型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主机、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连接方式和布局。
2. IP地址规划,要求学生为局域网中的每台主机和设备规划合理的IP地址,要求考虑到网络的扩展性和管理的便利性。
3. 网络服务配置,要求学生配置局域网中的基本网络服务,如DHCP服务、DNS服务等,使局域网内的主机能够正常通信和访问互联网。
4. 网络安全设置,要求学生设置基本的网络安全策略,包括防火墙配置、访问控制策略等,保障局域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5. 网络故障排除,设计一些故障场景,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定位和解决网络故障,提高他们的故障排除能力。
四、设计要求。
1. 设计报告,学生需要提交完整的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实施步骤、配置截图等内容。
2. 实际操作,学生需要在实际的网络设备上进行配置和实验,完成设计要求。
3. 问题解答,学生需要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总结,形成经验和教训。
五、设计评价。
1. 设计报告评价,评价学生的设计报告是否完整、清晰、符合要求。
2. 实际操作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问题解答评价,评价学生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的解答和总结是否合理、深入。
农业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doc 30页)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课程实验(设计)报告专业年级:11信息与计算科学学生学号:201130760学生学号:201130760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实验题目:Socket应用程序设计指导老师:实验时间:2013年11月1日-2013年11月29日目录1实验内容和要求 (1)1.1实验内容 (1)1.2实验要求 (1)1.3实验实现的功能 (1)2实验过程 (2)2.1系统需求分析 (2)2.1.1客户端 (2)2.1.2服务器 (2)2.2系统的概要设计 (3)2.3具体实现 (4)2.3.1客户端 (4)2.3.1.1登陆功能 (4)2.3.1.2聊天功能 (6)2.3.1.3离线聊天功能 (8)2.3.1.4接受离线信息功能 (10)2.3.1.5聊天记录功能 (10)2.3.1.6显示用户状态功能 (12)2.3.1.7文件传输功能 (13)2.3.2服务器 (20)2.3.2.1登录、注册验证功能 (20)2.3.2.2群聊功能 (22)2.3.2.3用户信息管理功能 (23)3实验结果 (24)4讨论与总结 (25)5参考文献 (26)6小组分工 (26)1实验内容和要求1.1实验内容在学习完TCP/IP协议组后,要求掌握基于此协议实现网络通信,理解TCP 与UDP的不同特征以及实现方式。
基于Windows平台建立一个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通讯小应用,实验可采用UDP或TCP实现。
1.2实验要求(1)能够进行用户管理,所有用户必须登录到服务器,有服务器维护在线信息;(2)IM功能:用户登录后能够进行实时多方点到点短信息通信,如聊天;(3)能够选择要求服务器进行转发服务;(4)能够保存通信记录到数据库(SQL Server或者其他桌面型数据库或数据文件);(5)能进行双方文件传输,能够显示进度;*(6)支持断点重传,检查时需有功能随时中断传送,并在下次启动时能显示重传状态;*(7)数据包加密;*(8)实时语音双向传送功能;*(9)多方通话功能;(10)界面设计要求布局合理,信息清晰。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书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书专业:计嵌班级:计嵌151学号:姓名:张耀目录一、设计题目二、设备选型三、IP地址规划四、拓扑图设计五、主要技术六、配置清单七、总结一、设计题目1、课设目的巩固《计算机网络》和《网络通信》两门课程的知识,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充分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熟练应用所有技术,系统掌握一个较为复杂的网络配置过程。
在课设中有少量需要的技术教学过程中没有涉及,请自己查阅CCNA资料。
2、课设内容项目背景:某中小型企业有两个部门,销售部(vlan 10)与行政部(vlan 20)。
要求同部门之间采用二层交换网络相连;不同部门之间采用单臂路由方式互访。
企业有一台内部web 服务器,承载内部网站,方便员工了解公司的即时信息.局域网路由器启用多种路由协议(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协议),并实施路由控制、负载均衡、链路认证、访问限制等功能.企业有一条专线接到运营商用以连接互联网,采用HDLC封装,由于从运营商只获取到一个公网IP地址,所以企业员工上网需要做NAT网络地址转换,具体拓扑结构如上图所示。
二、设备选型三、IP地址规划四、拓扑图设计五、主要技术Trunk:在路由/交换领域,VLAN的中继端口叫做trunk。
trunk技术用在交换机之间互连,使不同VLAN通过共享链路与其它交换机中的相同VLAN通信。
交换机之间互连的端口就称为trunk端口。
trunk是基于OSI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的技术。
Vlan:在计算机网络中,一个二层网络可以被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广播域,一个广播域对应了一个特定的用户组,默认情况下这些不同的广播域是相互隔离的。
不同的广播域之间想要通信,需要通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
这样的一个广播域就称为VLAN。
单臂路由:在计算机网络中,一个二层网络可以被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广播域,一个广播域对应了一个特定的用户组,默认情况下这些不同的广播域是相互隔离的。
2016-2017上学期《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报告姓名:专业:学号:实验一数通实验平台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数通实验模拟软件eNPS的基本操作,了解实验室的数通网络组网拓扑,并熟悉各数通设备的硬件,了解其功能。
二、实验器材计算机、eNPS仿真软件三、实验内容说明1、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了解数通设备的配置环境的搭建方法。
2、通过现场讲解让学习掌握数通设备的配置方法及常用命令。
3、让学习上机独立完成数通设备的环境搭建过程及熟悉相关命令。
四、实验步骤及内容说明1、eNPS软件介绍此处为设备类型,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终端、通信介质等。
2、以一台交换机和两台PC组建小型拓扑1.开启eNSP客户端。
2.向工作区中添加一台交换机和两台PC。
a.在设备类别区选择。
b.在设备型号区选择具体的型号“S5700”。
c.在工作区单击左健即完成,或者直接将设备拖至工作区。
参考以上步骤添加两台PC至工作区。
您还可以添加更多的设备,组建更大型的拓扑。
说明:每台设备都带有默认描述,通过工具栏的,可在拓扑中任意添加描述。
3、向工作区中添加两条网线,使两台PC分别与交换机相连a.在设备类别区选择。
b.在设备型号区选择具体的型号“Auto”。
c.在工作区依次单击交换机和一台PC。
类似步骤连接交换机和另一台PC。
4、完成拓扑图的绘制5、启动工作区的设备。
右键单击设备,选择“启动”。
您也可以在工作区中用鼠标选定一个区域,单击工具栏的,批量启动该区域的设备。
3、两主机数据通信实验1.配置两台PC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a.在工作区双击一台PC图标。
b.在“配置”界面,IP地址配置为“192.168.1.2”,子网掩码配置为“255.255.255.0”。
c.类似的步骤,配置另一台PC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为“192.168.1.3”和“255.255.255.0”。
2、由PC(CLIENT0)向另一台PC(CLIENT1)发送Ping报文a.在工作区双击PC(CLIENT0)图标。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第一篇: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实验名称 LAN内的资源共享与简单访问控制一、实验目的1、通过在网络邻居中进行资源共享,进行开放、禁止、有权限的访问等实验/2、取消共享的方法等,以实现可控下的访问。
2、可以采用C/S、B/S、peer to peer三种结构进行实验。
二、实验内容1、增加或删除协议,然后通过网络邻居观察协议对网络连接的影响;2、进行网络资源的共享实验,分权限设置共享,并进行共享文件的不同操作三、实验环境 Windows 8操作系统四、实验记录1、网络硬件的安装设置(实验中本步骤省略)1)安装网卡a)把网卡插入计算机的总线插槽,并用螺丝固定好;b)若非即插即用网卡,则手工设置网卡的IRQ、I/O基址等跳线;c)在Windows中安装网卡驱动程序。
2)连接网线把双绞线的接头的一端插入计算机中的网卡上,另一端插入集线器或交换机的任意一个接口。
2、软件的安装设置在网上邻居图标上单击右键打开属性窗口。
1)添加网络通讯协议——在配置标签中增加“TCP/IP”协议;2)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DNS地址等(由于试验中使用的本机采用的是学校的自动获取IP导致的方式,故而此处并没有进行手动设定);3)设置文件和打印机共享服务——在配置标签中增加“Microsoft网络上的文件与打印机共享”;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4)确认并退出,重新启动系统。
3、资源共享右击“允许别人访问的目录或驱动器”,选择“共享”,在共享标签中选中“在网络上共享本文件夹”复选框,并在“共享为”后面输入共享名;选中“允许网络用户更改我的文件夹”复选框。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以上三步做完后,其他用户就可以通过网络邻居访问你的共享资源了。
相互之间传送文件及删除文件以验证可以资源共享和权限。
在cmd命令窗口中使用ipconfig命令查看自己的IP地址以便于进行局域网中的文件共享操作: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教师:杜少毅)五、实验结论及分析进行以下改动,再重新观察结果:1、将上面“2、软件的安装设置”中“1)添加网络通讯协议”中的协议分别用“NetBIOS”和TCP/IP,各自结果如何?结果:在禁用了NetBIOS之后,出现了局域网中的其他电脑不能通过IP的方式访问本机的共享文件夹的情况;分析:经查资料发现,之所以在禁用了NetBIOS之后试验中的局域网中的其他用户不能通过IP的方式访问本机的共享文件夹,是因为试验中使用的这些局域网中的电脑的TCP 445端口(Server MessageBlock,SMB服务)都是关闭的,在开启了TCP 445端口后即使禁用NETBIOS也可以在局域网内实现文件夹共享。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姓名:张志风学号:姓名:黄世昌学号:姓名:夏新民学号:专业班级: 1624601 系(院):理学院设计时间:三、酒店无线局域网组建酒店结构为回字形,分别时:E区有餐厅(一楼)国际会议厅(二楼)A区,商务客房158间B区,酒店接待(一楼);多功能厅(二楼)C区,标准客房300间国际会议厅,和每间客房都要设计信息点位。
我们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来进行网络覆盖……………IntE区交换机(会议厅……) C区交换机(客房)防火墙服务器总交换机,A区交换机交换机(客房)B区交换机(接待、多功能厅)…………Internet网络结构酒店内部网络结构前台收银、中餐厅收银……Sisco2950交换机酒店管理服务器中心交换机Sisco2950交换机财务室,总结里办公室……所需设备:RJ45接头:(水晶头),双绞线:有三类(符合ieee802.3 10base-t,用于10m网已逐渐退出网络市场,只用于电话),五类、超五类(用于100m网)之分,集线器(hub),rj45口网络接口卡(nic):有10m,100m或10/100m自适应之分;交换机(100M)。
.客户机的网络配置:1)安装网卡2)2、添加tcp/ip协议(xp)安装tcp/ip协议。
在控制面板网络配置选项卡中单击“添加”按钮,从列表框中选中“协议”后再次单击“添加”按钮,然后在“厂商”列表框中选中“microsoft”,在“网络协议”列表框中选中“tcp/ip”,单击“确定”按钮并根据提示插入windows XP安装光盘即可完成。
当然,您需要重新启动计算机以便使新的设置生效。
在安装完windowsXP 已经成功安装TCP/IP.所以很少存在要求继续安装TCP/IP现象。
3)指定ip地址。
右击网上邻居点击“属性”出现“本地连接”继续右击:“本地连接”点击属性网络连通测试。
开始-运行——服务器的网络配置:1、专线接入internet,需要安装两块网卡,例如3com网卡连局域网,dlink网卡连广域网;3、用交叉网线将dlink网卡与路由器直连可以节省一个hub。
计算机通信网络报告
题目:基于Unix的TCP/IP通信
学生姓名:黄涛
学号:0909122608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203班
指导老师:王国才
2015年09月18日
一、实验内容
1)环境要求:UNIX/LINUX(由学生自己提供设计平台,实验室没有)
2)功能要求:能将键盘上输入的数据发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上;
能将接收到的数据显示到屏幕窗口内,并显示发送方的IP 地址。
3)实验形式:上机实验
二、实验环境
系统:Windows7、Ubuntu10.04虚拟机(VMware10)
编程语言:Python(Ubuntu10.04是2.6,Windows是2.7)
IP:Windows 192.168.236.1 Ubuntu 192.168.236.131
三、实验原理
基于TCP(面向连接)的socket编程,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客户端的流程如下:
(1)创建套接字(socket)
(2)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connect)
(3)和服务器端进行通信(send/recv)
(4)关闭套接字(close)
◆服务器端的流程如下:
(1)创建套接字(socket)
(2)将套接字绑定到一个本地地址和端口上(bind)
(3)将套接字设为监听模式,准备接收客户端请求(listen)
(4)等待客户请求到来;当请求到来后,接受连接请求,返回一个新的对应于
此次连接的套接字(accept)
(5)用返回的套接字和客户端进行通信(send/recv)
(6)返回,等待另一个客户请求。
(7)关闭套接字(close)。
也就是说,现在要实现两个简单的程序,一个是客户端,一个是服务器。
服务器侦听本地一个端口,客户端通过已知的服务器IP及端口来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连接的请求。
建立连接后双方即可进行通信传输。
四、运行结果
程序清单
server.py:服务器程序(Ubuntu下)
cliient.py:客户端程序(Ubuntu下)
test.py:客户端测试程序(Windows下)
服务器运行终端:
客户端运行终端:
客户端测试运行界面:
服务器运行结果显示:
服务器log文件:
五、总结
通过上级实验,对TCP/IP通信过程有了简单的了解。
课设要求比较基础,但是计算机通信网络还有许多我们需要去了解的知识。
附件:源码
--------------------------------------------------
#!/usr/bin/python
# coding = utf-8
# File: server.py
import socket
import time
import sys
import commands
reload(sys)
sys.setdefaultencoding('utf8')
serverSocket = socket.socket()
serverSocket.bind(('192.168.236.131', 6666))
serverSocket.listen(2) # users <= 1
while 1:
clientSocket,clientAddr = serverSocket.accept()
data = ''
while not data.strip():
data = clientSocket.recv(1024)
print 'connected by:', clientAddr[0]
print 'recv:', data
logfile = open('log', 'a')
logfile.write('%s %s %s\n' %(time.asctime(), clientAddr[0], data))
logfile.close()
clientSocket.send(time.asctime() + ': Roger that!')
clientSocket.close()
--------------------------------------------
#!/usr/bin/python
# File: client.py
import socket
import sys
host = "192.168.236.131"
port = 6666
fd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fd.connect((host, port))
msg = raw_input("pls enter the message: ")
fd.sendall(msg)
data = fd.recv(1024)
print data
fd.close()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 File: test.py
import sys
from PyQt4 import QtGui, QtCore
import socket
class MyGui(QtGui.QWidget):
def __init__(self, parent = None):
QtGui.QWidget.__init__(self)
self.setGeometry(300, 300, 250, 80)
self.setWindowTitle('ClientDemo')
self.button = QtGui.QPushButton('Test', self)
self.button.setFocusPolicy(QtCore.Qt.NoFocus)
self.button.move(15, 20)
self.connect(self.button, QtCore.SIGNAL('clicked()'), self.send_block)
self.setFocus()
bel = QtGui.QLineEdit(self)
bel.setText(u'这里显示已发送的信息')
bel.move(105, 22)
self.host = '192.168.236.131'
self.port = 6666
def send_block(self):
client = socket.socket()
client.connect((self.host, self.port))
# client.sendall('test')
getInfo = QtGui.QInputDialog()
text, ok = getInfo.getText(self, 'Input Dialog', 'message:')
if ok:
client.sendall(text)
bel.setText('sent: ' + unicode(text))
# print unicode(text), ok
data = client.recv(1024)
print data
client.close()
app = QtGui.QApplication(sys.argv)
icon = MyGui()
icon.show()
icon.show()
sys.exit(app.exec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