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禽场的经营与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3
畜禽养殖标准化管理手册第一章引言畜禽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畜禽养殖行业存在着养殖环境恶化、资源浪费、养殖品质下降等问题,亟需采取措施进行标准化管理,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标准化管理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对养殖过程进行管理,以确保养殖环境、设施、操作等符合要求,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养殖效果和产品质量。
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保障养殖品质通过标准化管理,可以保证养殖环境卫生、饲养操作规范、饲料质量安全等,提高畜禽生长发育水平和产品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2.2 降低环境污染标准化管理可以控制养殖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减少地下水、土壤和大气污染的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3 提高养殖效益标准化管理可以优化养殖设备和技术,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养殖效益,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第三章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标准化管理包括养殖环境管理、饲养操作管理、疾病预防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的几个重点内容。
3.1 养殖环境管理养殖环境管理是指对畜禽养殖场的卫生、通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进行科学管理,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具体措施包括合理规划养殖场布局,保持场地清洁,改善通风条件,控制温度和湿度等。
3.2 饲养操作管理饲养操作管理是指对畜禽饲养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饲料供应、饮水设施、喂养频次等符合标准要求。
包括制定科学的饲养方案,合理配比饲料,保证养殖动物获得充足的营养。
3.3 疾病预防控制疾病预防控制是指对养殖动物常见疾病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减少疾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的疫病预防体系,加强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及时排查和处理疾病疫情。
第四章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步骤标准化管理的实施需要经过一系列步骤,包括标准制定、培训与宣传、监督与检查等。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全文2021防灾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
下面为大家精心查阅的关于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了全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冀可以帮助到大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畜禽养殖工业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机制公众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战略,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畜禽养殖场、养殖停车场的养殖污染防治。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规模标准根据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确定。
牧区放牧养殖污染防治,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必须统筹考虑保护环境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统筹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激励引导。
第四条工作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各级的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扶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城市污水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循环工作的组织协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和依照本条例规定相关部门各自职责,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条从事畜禽养殖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社交活动,符合国家有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要求,并依法谈及核查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引导生物质和无害化处理的科学技术研究组研究和装备研发。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八条任何职能部门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县级以上设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举报。
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调查处理。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3.11.11•【文号】国务院令第643号•【施行日期】2014.01.01•【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农村环境保护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3号)《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已经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2013年11月11日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养殖污染防治。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规模标准根据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确定。
牧区放牧养殖污染防治,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当统筹考虑保护环境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激励引导。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扶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协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和各自职责,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条从事畜禽养殖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活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要求,并依法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3号《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已经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2013年11月11日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养殖污染防治。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规模标准根据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确定。
牧区放牧养殖污染防治,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当统筹考虑保护环境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激励引导。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扶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协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和各自职责,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条从事畜禽养殖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活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要求,并依法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的提高。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举报。
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对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养禽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序论1.学习家禽生产学的主要目的和意义何在?2.什么是现代养禽业,有哪些支柱?3.说说兽医生物安全的含义及内容。
4.现代家禽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试述我国家禽生产的发展过程和成就。
6 .什么是绿色壁垒?第二章家禽的生物学1.家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以鸡为代表,熟悉家禽的外貌特征。
3.家禽的主要体尺指标有哪些?如何测量?4.家禽的主要生理特点是什么?对家禽管理和生产有何意义?5.与哺乳动物相比,家禽的骨骼和肌肉有何特点?6.结合家禽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思考家禽营养需要的特点。
7.结合家禽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试述蛋的形成过程。
8.何为气囊?它在家禽有何重要生理意义?9.试述家禽羽毛的类型和更换规律。
10.结合家禽的解剖特点,试述家禽抗病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11.相比哺育动物,家禽不同的繁殖特征;12.公禽生殖器官结构特点及精子的产生;13.精子在输卵管中的运行及早期胚胎发育。
第三章鸡的人工授精1. 鸡采精的常规方法及注意事项;2. 鸡常用输精方法及技术要点;3. 鸡精液稀释保存的意义及原理方法;4. 鸡冷冻保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影响鸡人工授精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商品鸡的育种1.家禽的标准品种是如何形成的?了解一些重要的家禽标准品种。
2.标准品种与商业配套系有何联系和区别?3.现代商业鸡种分为几类?目前主要生产性能潜力能达到多少?4.杂交繁育体系的基本结构和特征是什么?5.主要的产蛋量和蛋品质指标有哪些?其遗传特点如何?为何要对产蛋量进行早期选择?6.饲养日产蛋量和入舍鸡产蛋量如何计算?它们有何联系和区别?7.试述主要肉用性状的遗传特点和育种方法。
8.试述饲料转化率的特点和改进方法。
9.以两个伴性基因为例,说明如何在家禽中进行雏禽的自别雌雄。
10.试述伴性矮小型dw基因在家禽育种中的意义和主要用途。
11.如何确定合理的育种目标?蛋鸡和肉鸡的育种目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12.何为纯系和配套系?如何进行纯系选择?13.主要的育种记录有哪些?如何进行?14.何为家系选择?如何实施?15.简述鸡的育种原理及肉鸡育种程序。
农场管理制度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场管理,维护农场安全,保障生产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农场管理制度适用于全体农场员工,在农场相关工作中必须遵守。
第三条农场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完善和执行本制度,管理部门有权对农场员工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四条农场员工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遵守农场规章制度,服从管理部门的指挥。
第五条农场员工应当不定期接受农场管理部门的培训,提高岗位技能和素质。
第二章农场生产管理第六条农场生产管理主要包括作物生长管理和畜牧养殖管理。
第七条作物生长管理应当遵循科学种植原则,合理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确保作物生长良好。
第八条畜牧养殖管理应当科学饲养,保障畜禽健康,严格防疫,确保畜禽生长良好。
第九条农场应当配备足够的技术人员,负责作物生长和畜牧养殖管理。
第十条农场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检查作物和畜禽的生长情况,做好防病治病工作。
第三章农场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农场安全管理是农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农场员工时刻保持警惕,确保农场生产安全。
第十二条农场员工应当遵守农场安全规定,使用农具和机械设备时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具。
第十三条农场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安全教育,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第十四条农场管理部门应当对农场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四章农场秩序管理第十五条农场员工应当遵守农场秩序规定,保持农场环境整洁,不得在农场内乱扔垃圾。
第十六条农场员工应当维护农场设施设备,不得私自拆改农场设施。
第十七条农场员工应当遵守农场作息规定,做到准时上下班,不得擅自离岗。
第十八条农场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农场秩序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处理违规行为。
第五章农场奖惩管理第十九条农场奖惩管理是农场管理的重要手段,对表现优秀和违规行为分别给予奖励和惩罚。
第二十条农场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明确奖励和惩罚的标准和程序。
第二十一条农场员工应当奖罚分明,公正公平地对待奖惩,不得有私心私意。
第六章农场保密管理第二十二条农场员工应当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农场的技术、经营和管理信息。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畜禽屠宰管理,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畜禽屠宰场(以下简称“屠宰场”)的畜禽屠宰活动。
第三条屠宰场应当建立健全畜禽屠宰管理制度,确保畜禽屠宰过程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第四条屠宰场应当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确保畜禽屠宰活动安全、卫生、有序进行。
第二章屠宰场基本条件第五条屠宰场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 符合国家有关畜禽屠宰场建设标准,具备完善的屠宰设施设备;2. 拥有合法的畜禽屠宰经营许可证;3. 具备合格的兽医卫生检验人员;4. 建立健全的畜禽屠宰质量管理体系;5. 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具有污染防治设施。
第六条屠宰场应当对屠宰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三章屠宰流程管理第七条屠宰场应当严格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畜禽屠宰:1. 进场登记:畜禽进场时,应当进行登记,包括畜禽种类、数量、来源、健康状况等;2. 畜禽检验:对进场畜禽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病畜、死畜等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立即隔离、处理;3. 屠宰加工:按照国家标准和屠宰场操作规程进行屠宰加工;4. 屠宰检验:屠宰过程中,应当进行屠宰检验,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立即停止屠宰,并进行处理;5. 肉品分割:按照国家标准和屠宰场操作规程进行肉品分割;6. 肉品包装:按照国家标准和屠宰场操作规程进行肉品包装;7. 出场登记:畜禽屠宰完成后,应当进行出场登记,包括屠宰日期、数量、产品类型等。
第八条屠宰场应当对屠宰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第四章质量安全管理第九条屠宰场应当建立健全畜禽屠宰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第十条屠宰场应当对进场的畜禽进行严格的质量安全检验,确保畜禽健康、无疫病。
第十一条屠宰场应当对屠宰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确保屠宰加工过程符合国家标准。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98号——山东省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办法(2016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2.26•【字号】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98号•【施行日期】2010.05.10•【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山东省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办法(2010年3月16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23号公布根据2016年2月26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山东省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办法〉等4件省政府规章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种畜禽质量安全,维护种畜禽生产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种畜禽,是指经过选育、具有种用价值、适于繁殖后代的畜禽及其卵子(蛋)、胚胎、精液等。
第三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种畜禽繁育、推广、生产经营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鼓励和扶持地方畜禽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建立和完善种畜禽质量监测监督体系,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条种畜禽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是种畜禽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当依法履行质量保障、动物防疫和环境保护义务,确保种畜禽质量安全。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种畜禽生产经营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农业、科技、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本行政区域内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建立畜禽遗传资源档案和畜禽品种地理信息系统,及时发布畜禽遗传资源信息。
第八条省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及全省畜禽遗传资源状况,制定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贵州省畜禽屠宰条例(2023年9月27日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屠宰场(点)设立、变更与撤销第三章屠宰与检疫检验第四章产品经营与管理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畜禽屠宰管理,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畜禽屠宰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畜禽,是指人工饲养的猪、牛、羊和鸡、鸭、鹅。
本条例所称畜禽产品,是指畜禽屠宰后未经加工的胴体、肉、脂、脏器、血液、骨、头(颈)、蹄(爪)、皮、尾、翅等。
第三条本省实行猪、牛、羊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
未经定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猪、牛、羊屠宰活动,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的除外。
推行鸡、鸭、鹅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
县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公告实行鸡、鸭、鹅定点屠宰的区域。
实行定点屠宰的区域,未经定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鸡、鸭、鹅屠宰活动,个人自宰自食的除外。
在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可以设置小型畜禽定点屠宰点。
小型畜禽定点屠宰点的生猪产品仅限于向本地市场供应。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畜禽屠宰管理工作的领导,强化畜禽屠宰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协调解决畜禽屠宰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将畜禽屠宰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屠宰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应急、卫生健康、公安、发展改革、民族宗教事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畜禽屠宰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畜禽定点屠宰的宣传教育,按照职责做好辖区内畜禽屠宰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鼓励引导畜禽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发展,推行标准化屠宰、信息化溯源管理,支持建设冷链流通和配送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3号《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已经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2013年11月11日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养殖污染防治。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规模标准根据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确定。
牧区放牧养殖污染防治,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当统筹考虑保护环境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激励引导。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扶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协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和各自职责,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条从事畜禽养殖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活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要求,并依法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的提高。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举报。
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对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专业 畜 牧
科目 家禽生产 使用教材 黄炎坤主编.家禽生产.河南:中国科技出版
社.2007
章节名称 禽场的经营与管理技术 学时分配 4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家禽场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禽场人员与技术管理,家禽场的生产安排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动手设计方案为主
教学参考资料 1. 杨治田主编.肉鸡标准化生产技术.河南: 金盾出版社,2006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 经营与管理的概念
(一) 经营与管理的概念 经营与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营是指在国家法律、条例
所允许的范围内,面对市场的需要,根据企业内部的环境和条件,合理的确定企业的生
产方向和经营总目标;合理组织企业的供、产、销活动,以求用最少的人、财、物消耗,
取得最多的物质产出和最大的经济效益,即利润。管理是指根据企业经营的总目标,对
企业生产总过程的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调节、控制、监督和协调等工作。
(二) 经营、管理的关系和区别 经营和管理是统一体,统一在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
动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统一体的两个组成部分。但两者又是有区别
的。
1、 经营的重点是经济效益,而管理的重点是讲求效率;
2、 经营主要解决企业的生产方向和企业目标等根本性问题,偏重于宏观决策,而管理
主要是在经营目标已定的前提下,如何组织和以怎样的效率实现的问题,偏重于微观调
控。
(三) 搞好经营管理的意义
1、 只有搞好经营管理,才能以最少的资源、资金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 只有搞好经营管理,才能合理地使用人、财、物,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生存能力。
3、 只有搞好经营管理,企业有了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的能力,才有能力参与下一轮
市场竞争。
4、 只有搞好经营管理,才能改善本企业职工生活,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
二、 经营管理者素质要求
(一) 掌握国家方针、政策的能力
(二) 具有市场预测应变的能力
(三) 善于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
(四) 筹集资金的能力
(五) 根据自身优势确定生产方向、生产规模的能力
(六)制定近期、中期、长期目标和实施措施的能力
(七) 善于处理好人际关系和调动下属积极性的能力
(八) 鉴定障碍或问题并予以解决的能力
(九)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
第二节 家禽场的管理
一、家禽场的技术管理
(一)优良品种的选择
(二)饲料全价化
(三)设备标准化
(四)管理科学化
(五)防疫规范化
(六)技术档案管理系统化
二、家禽场的人员管理
(一)劳动组织
劳动组织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劳动者生产过程中进行劳动分工和协作的形式。
它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养禽场如何组织劳动者合理进行劳动。责任明确、责权利统一。
(二)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是产品和生产过程中劳动消耗的一种数量界限。在养禽场中,通常指一个劳动
人员在一定生产设备和技术组织的条件下,积极劳动一天或一个工作班次,按规定的要
求所完成的工作量。实践证明,劳动定额是禽场管理,组织生产的科学方法。
(三)劳动报酬
习题
1、家禽场的技术管理涉及那些方面?
2、如何提高工作人员的劳动积极性?
3、如何根据市场变化合理安排生产?
课后记 学生自已动手设计禽场计划表,对内容掌握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