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磷提取
- 格式:pptx
- 大小:8.63 MB
- 文档页数:3
有效磷的测定有效磷是指在土壤中能够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磷元素。
测定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对于合理施肥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有效磷的测定方法和意义。
一、有效磷的意义土壤中的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但大部分磷以无机形态存在,难以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利用。
只有一小部分磷以可溶性无机磷的形式存在,被称为有效磷。
有效磷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因此测定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对于科学施肥和提高农作物产量非常重要。
目前常用的有效磷测定方法包括树脂吸附法、离子交换膜法和亚乙酸溶解法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1. 树脂吸附法树脂吸附法是利用树脂对土壤中的有效磷进行吸附和提取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加入一定量的树脂,并充分混合。
(2)将混合物放置一段时间,使树脂充分吸附土壤中的有效磷。
(3)用适当的溶液将树脂中吸附的有效磷进行洗脱。
(4)用适当的仪器测定洗脱液中的磷含量,即可得到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2. 离子交换膜法离子交换膜法是利用离子交换膜对土壤中的有效磷进行选择性吸附和提取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土壤样品与一定量的离子交换膜接触,使有效磷被膜吸附。
(2)用适当的溶液洗脱离子交换膜上的有效磷。
(3)用适当的仪器测定洗脱液中的磷含量,即可得到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3. 亚乙酸溶解法亚乙酸溶解法是利用亚乙酸将土壤中的有效磷进行溶解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加入一定量的亚乙酸溶液,并充分混合。
(2)将混合物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振荡或摇床处理一段时间。
(3)用适当的仪器测定溶液中的磷含量,即可得到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三、有效磷的测定结果解读测定得到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后,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量和土壤的肥力状况来进行合理施肥。
通常来说,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在15-25 mg/kg之间被认为是较为适宜的范围。
如果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过低,可以通过施用磷肥来提高土壤的有效磷含量;反之,如果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过高,可以减少磷肥的使用量,以避免磷的过量积累。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一、引言土壤中的有效磷是指植物能够直接吸收和利用的磷元素,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有黄铵法、NaHCO3法和Bray法等。
本文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
二、黄铵法黄铵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氨水将土壤中的磷元素转化为可溶性形态。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适量土壤样品,将其与一定比例的氨水混合,使土壤中的磷元素与氨水反应。
2. 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后,用水洗涤土壤样品,将可溶性磷元素与水分离。
3. 通过分析水中的磷含量,计算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三、NaHCO3法NaHCO3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碱性的NaHCO3溶液将土壤中的磷元素转化为可溶性形态。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适量土壤样品,将其与一定比例的NaHCO3溶液混合,使土壤中的磷元素与NaHCO3反应。
2. 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后,用水洗涤土壤样品,将可溶性磷元素与水分离。
3. 通过分析水中的磷含量,计算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四、Bray法Bray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酸性的Bray提取液将土壤中的磷元素转化为可溶性形态。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适量土壤样品,将其与一定比例的酸性的Bray提取液混合,使土壤中的磷元素与Bray提取液反应。
2. 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后,用水洗涤土壤样品,将可溶性磷元素与水分离。
3. 通过分析水中的磷含量,计算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五、方法比较1. 精度和准确性:黄铵法测定结果较为精确,但受到土壤pH值和温度的影响较大;NaHCO3法测定结果相对较稳定,但对土壤中的铁和铝等元素有干扰;Bray法测定结果相对准确,但对于pH值较高的土壤不适用。
2. 操作简便程度:黄铵法和NaHCO3法操作相对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的土壤样品测定;Bray法操作稍微复杂,适用于小规模的土壤样品测定。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A 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olsen 法) 1、方法提要碳酸氢钠溶液除可提取水溶性磷外,也可以抑制Ca2+的活性,使一定量活性较大的Ca-P 盐类中的磷被浸出,也可使一定量活性Fe-P 和Al-P 盐类中的磷通过水解作用而浸出。
由于浸出液中Ca 、Fe 、Al 浓度较低,不会产生磷的再沉淀。
浸提液中的磷可用钼锑抗比色法定量测定。
土壤浸出的磷量与土液比、液温、振荡时间及方式有关。
振荡时间及方式有关。
本法严格规定土液比为本法严格规定土液比为1:20,浸提液温度为25℃±1℃,振荡提取时间为30min 。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石灰性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测定;中性土壤及水稻土也可参照使用。
用。
3、主要仪器设备3.1分光光度计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3.2恒温(25℃±1℃)往复式或旋转式振荡机,或普通振荡机及恒温室,满足180r/min ±20r/min 的振荡频率或达到相同效果;的振荡频率或达到相同效果;3.3塑料瓶,200mL ;3.4无磷滤纸。
无磷滤纸。
4、试剂4.1无磷活性碳粉:如所用活性含磷,应先用1:1盐酸溶液浸泡24h ,然后移至平板漏斗抽气过滤,用水淋洗到无Cl -为止(约4~5次),再用碳酸氢钠浸提剂浸泡24h ,在平板漏斗上抽气过滤,用水洗尽碳酸氢钠,并至无磷为止,烘干备用;备用;4.2氢氧化钠溶液[ρ(NaOH)=100g ²L -1]:称取10g 氢氧化钠溶于100mL 水中;中; 4.3碳酸氢钠浸提剂[ρ(NaHCO 3)=0.5mol ²L -1,PH=8.5]称取42.0g 碳酸氢钠(NaHCO 3)溶于约950mL 水中,水中,用用100g ²L -1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至8.5(用酸度计测定),用水稀释至1L 。
贮存于聚乙烯瓶或玻璃瓶中备用。
如贮存期超过20d ,使用时须重新校正PH ;4.4酒石酸锑钾溶液[ρ(K(SbO)C 4H 4O 6²12H 2O)=3g ²L -1]:称取0.3酒石酸锑钾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4.5钼锑贮备液:称取10.0g 钼酸铵[(NH 4)6Mo 7O 24²4H 2O]溶于300mL 约60℃水中,冷却。
土壤有效磷检测方法土壤有效磷是指土壤中植物有效吸收利用的磷。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营养元素之一,对于保证农作物的高产高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有效磷水平对于合理施肥和土壤肥力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土壤有效磷检测方法。
一、浸取法浸取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土壤有效磷检测方法,适用于农田土壤和实验室土壤样品的快速分析。
浸取法主要通过土壤与提取剂的随机反应来提取土壤中的有效磷。
常用的提取剂有水、甲醇、乙醇等。
水浸取法是最常用的浸取方法之一。
使用水作为提取剂时,需要将土壤与水充分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摇动或震动一段时间,然后通过离心或过滤等方法将土壤颗粒分离出来,测定水中的磷含量。
水浸取法简单易行,但提取效果不如其他提取剂。
甲醇浸取法是一种提高土壤中有效磷提取效果的新方法。
甲醇能够改变土壤中磷的形态,使其更容易溶解和提取。
甲醇浸取法可以提高对土壤中难溶性磷的提取效果,但需要注意甲醇的使用量和浸取时间,过高的甲醇浓度和过长的浸取时间会引起误差。
乙醇浸取法是一种快速浸取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取出土壤中的有效磷。
乙醇浸取法的原理和水浸取法类似,但乙醇对磷的溶解能力更强,能够提取更多的有效磷。
乙醇浸取法适用于评价土壤的有效磷水平和筛选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
二、吸附树脂法吸附树脂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有效磷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测定土壤中的磷含量。
吸附树脂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具有吸附磷的能力。
通过将土壤与吸附树脂充分混合,土壤中的磷会被吸附到树脂表面,然后用适当的溶液洗脱磷,最后测定洗脱液中的磷含量。
目前常用的吸附树脂有氧化铝混合物、强阳离子交换树脂等。
根据树脂的选择和处理方法的不同,吸附树脂法可以提取不同形态的磷,如無機磷、有機磷等,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土壤中的有效磷水平。
三、土壤酶活性法土壤酶活性法是一种通过土壤酶活性测定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的方法。
土壤酶活性是土壤微生物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土壤酶活性受土壤中的营养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有效磷的测定方法方法1、钼锑抗比色法解磷菌发酵菌液(用什么培养基??)经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用2,4.二硝基酚作为指示剂加入1.2滴,上清液中可溶性磷酸盐可与钼锑抗显色剂反应,生成磷钼蓝,于适宜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有效磷的含量,通过有效磷的浓度大小表示微生物溶磷能力的高低。
1、实验所用溶液(1)钼锑抗贮存液的制备首先量取硫酸153ml(p=约1.84g/ml)缓缓地倾入约400ml蒸馏水中,搅拌、冷却。
然后称取lO.0g钼酸铵溶于约60℃的300m1水中,冷却。
然后将上述硫酸溶液缓缓加入此钼酸铵溶液中,再加入5g/L酒石酸锑钾溶液100ml,最后用水稀释至l L,盛于棕色瓶中,放于阴暗处保存。
(2)钼锑抗显色剂准确称量抗坏血酸1.5g,溶于lOOml钼锑抗贮存液中。
此溶液必须现配现用,有效期为1d.(3)磷标准溶液(5 mg/L)准备称取0.439g磷酸二氢钾在105℃烘箱中烘干2 h后冷却,溶于200 ml水中,加人5 m1硫酸(p约1.84g/ml),转入l 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即为磷标准液100mg/L。
取此溶液准确稀释20倍即为5 mg/L磷标准溶液,此溶液不宜久放。
2、工作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5mg/L磷标准溶液0、2、4、6、8、10、12ml于50m1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大约至20m1,加入5ml钼锑抗显色剂,摇匀后定容,即得0、0.2、0.4、0.6、0.8、1.0、1.2mg/L 磷标准系列溶液,在室温20℃-25℃下放置4 h后,以0 mg/L磷标准液为对照溶液,其余磷标准溶液与待测液同时比色,并记录在该峰值下的吸光度。
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磷浓度(mgL)为横坐标,绘制成工作曲线。
3、菌液的制备在300 ml三角瓶中分别加入50 m1培养基,121℃灭菌20 min。
无菌操作,每瓶接入已经活化的待测菌种,不接种菌种的作为空白对照,置于30℃摇床上,160 r/min振荡培养5 d~7 d后,取出测定有效磷含量。
矿石及磷精矿有效磷的测定
矿石及磷精矿有效磷的测定主要采用化学方法。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酸溶-重量法、亚乙酸乙酯溶脱法和磷钼酸分光光度法等。
酸溶-重量法是将磷矿石或磷精矿样品加入浓硫酸或浓盐酸中,使其完全溶解后,加入稀硝酸与过量的钡离子溶液进行共沉淀,经过烧失后得到钡磷酸盐沉淀物,最终用重量法计算出有效磷含量。
亚乙酸乙酯溶脱法是将磷矿石或磷精矿样品加入亚乙酸乙酯中,与其中的有效磷酸根离子配位形成络合物,通过蒸馏将络合物分离出来,待蒸馏液蒸干后,采用重量法或容量法等方法测定有效磷含量。
磷钼酸分光光度法基于磷酸根离子与钼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磷钼酸盐,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磷钼酸盐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计算出样品中的有效磷含量。
以上方法均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具体操作过程需根据具体的实验标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