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检查及临床意义版
- 格式:ppt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36
肾功能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概述: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除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的器官,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肾功能检查通过测量一系列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并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常用的肾功能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如下:1.尿常规检查:常规检查尿液的外观、PH值、比重、蛋白质、尿糖、尿酮体等指标。
异常结果可能提示尿路感染、肾小球疾病、肾小管功能障碍等肾脏疾病。
2.血清肌酐(Scr):血清肌酐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高血清肌酐水平可能提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受损。
3.血尿素氮(BUN):血尿素氮是反映肾脏排泄代谢产物能力的指标,高血尿素氮水平通常表示肾脏排除能力下降,肾功能异常。
4.尿素酸(UA):尿素酸是代谢产物,其浓度上升可能与肾功能下降、尿酸盐排泄减少有关。
异常结果常见于痛风性肾病等疾病。
5.血肌酸磷酸酶(CPK):在肾脏受损时,肌酸磷酸酶可能释放到血液中,其升高可能与急性肾损伤有关。
6.血清尿酸(SUA):血清尿酸是评估尿酸代谢的指标,异常结果可提示痛风、肾脏结石等疾病。
7.肌酐清除率(Ccr):肌酐清除率可通过计算血清肌酐、年龄、体重等指标,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
低肌酐清除率可能提示肾功能减退。
8.尿蛋白定性与定量:尿蛋白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重要指标,异常结果可能提示肾小球疾病、肾小管损伤等。
结论:肾功能检查各项指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诊断和监测肾脏疾病,指导相应的治疗措施。
但需要注意,仅依靠单个指标是不够的,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肾功能检测指标解读与临床意义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其功能的正常与否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而肾功能检测指标可以通过血液和尿液的检查来评估肾脏的工作状况。
本文将解读常见的肾功能检测指标,并分析其在临床中的意义。
一、血清肌酐(Scr)血清肌酐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肌酐主要由肌肉代谢产生,通过肾脏滤过后排出体外。
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发生异常时,血清肌酐浓度会升高。
因此,血清肌酐水平的升高可以提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临床上常用的血清肌酐浓度正常范围为男性53-115 μmol/L,女性44-97 μmol/L。
但值得注意的是,血清肌酐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肌肉量、年龄和饮食等。
因此,仅仅依据血清肌酐浓度不能全面评估肾脏功能。
二、血尿素氮(BUN)血尿素氮是评估肾小管功能和机体蛋白质代谢状态的指标。
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主要代谢产物,通过肾小管排出体外。
肾小管对尿素的重吸收和分泌调节着血尿素氮浓度的水平。
当肾小管对尿素的重吸收或排泄发生异常时,血尿素氮浓度会升高。
正常情况下,血尿素氮浓度的正常范围为2.5-7.1 mmol/L。
与血清肌酐浓度相比,血尿素氮受到蛋白质摄入、肝功能、血容量等因素的干扰较大,因此在评估肾功能时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三、尿酸(UA)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尿酸浓度的升高可以提示尿酸排泄减少或嘌呤代谢产生过多。
尿酸水平的增高在临床上常与痛风、肾小球肾炎等疾病相关。
正常情况下,尿酸浓度的正常范围为男性208-428 μmol/L,女性143-339 μmol/L。
但需要注意的是,尿酸浓度受到饮食和肾功能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解读尿酸水平时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四、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脏整体滤过功能的指标,是反映肾脏排泄功能的最直接和准确的指标之一。
常用的方法是根据血清肌酐浓度、性别、年龄等因素计算得出。
正常情况下,成年男性的肾小球滤过率大约在90-120mL/min/1.73m2,女性为80-110 mL/min/1.73m2,年老体弱者稍低。
肾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1 尿素氮(BUN)正常参考值:1.75—8.05mmol/L临床意义:尿素氮产生过多,即肾前性氮质血症。
糖尿病性酸中毒、高热、饥饿、某些癌症及脓毒血症等使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快,或胃肠出血后消化蛋白质的重吸收使血浆尿素浓度增加。
尿素排泄障碍,急性肠炎,烧伤、脱水、休克、心功能不全等引起肾供血不足时;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肾实质损伤时;尿路结石、泌尿生殖肿瘤、前列腺增生等造成排尿受阻时均可引起血清尿素浓度升高。
重症肝脏疾病,尿素产生量下降时,血浆尿素浓度降低。
注意事项:标本溶血对测定有干扰,血清升高使血清BUN测定偏高。
2 肌酐(CR)正常参考值:44—115μmol/L (苦味酸法)临床意义:血清肌酐浓度升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血清肌酐浓度与肌肉量成比例,故肢端肥大症、巨人症时,血清肌酐浓度升高;相反,肌肉萎缩性疾病时血清肌酐浓度可降低。
透析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测定可用于选择透析指标,判断透析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黄疸标本对测定肌酐有影响。
3 尿酸(Ua)正常参考值:142—416μmol/L临床意义:尿酸增高:常见于痛风、子痫、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重症肝病、铅及氯仿中毒等。
尿酸降低:常见于恶性贫血、乳糜泻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
4 胱抑素(CyCs)正常参考值:0.63-1.25mg/l临床意义:胱抑素的排出只受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如性别、年龄、饮食、炎症、感染、血脂及肝脏疾病等因素)。
胱抑素也被利用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率早期损伤评价、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改变、透析膜的充分性与其清除低分子量蛋白质的功能评估,及肿瘤化疗中肾功能的监测。
关注迈瑞检验技术应用平台!。
临床检验:肾功能检查临床检验,泛指由临床实验室、检验所或医药检验科为临床医学提供的一系列实验室检测工作所得到的相关结果。
总的来看,该方法主要用于帮助医疗人员合理实现对于患者疾病情况的合理诊断,以便进一步推动诊疗工作综合质量的全面优化。
在此过程中,人体的体液、血液、脱落物以及排泄物等均可作为检验的对象。
通过合理做好不同检测方式的应用,医疗人员可以进一步结合不同检测所得到的指标进一步实现对于患者健康情况的清晰论断,对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检验全过程采取严密质量管理措施以确保检验质一,其功能主要是分泌和排泄尿液、废物、毒物和药物,调节和维持体液容量成分,调节机体水分、渗透压、电解质、酸碱度等,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感染、肾血管病变、代谢异常、先天疾病、全身循环和代谢性疾病、毒物药物对肾脏的损害,都可以影响肾功能,主要表现就是肾功能检查的指标异常,那么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肾功能检查是通过什么来判断的呢,肾功能检查对于人体有哪些意义呢,让我们通过文章来一同感受和学习一下吧。
一、肾的生理功能肾脏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排毒、调节、分泌三个方面。
首先是排毒滤过功能,也就是肾小球的过滤功能,肾脏接受的灌血流注约占全心输出的25%左右,滤过功能是肾脏最重要的生理功能,也是临床最常用的评价肾脏功能的参数。
其次是调节功能,通过控制排尿过程来调节人体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肾小球每日滤过生成180L原尿,其中电解质成分与血浆相同,原尿中99%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氨基酸、大部分电解质及碳酸氢根等都会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形成尿约1.5L。
第三是分泌功能,肾脏能够参与合成分泌与高血压相关的肾素,与贫血相关的促进红细胞生成素以及可调节人体钙磷的羟化酶等。
二、肾功能检查项目临床医学中对待肾脏的检查项目,包括肾脏功能的检查和肾脏形态的检查,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尿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超声检查等项目。
肾功能检测指标解读与临床意义一、检测指标概览肾功能检测是评估肾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一系列生化指标,可以了解肾脏的过滤、排泄、调节等功能。
这些指标主要包括血清肌酐( Cr)、血尿素氮 BUN)、血清尿酸 UA)、胱抑素C( CysC)、β2-微球蛋白 β2-MG)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
这些指标的变化能够反映肾脏功能的异常,帮助医生及时诊断肾脏疾病,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指导治疗。
二、血清肌酐 Cr)定义与来源:血清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
血肌酐的生成量与体内肌肉总量密切相关,且不易受饮食影响。
临床意义:血清肌酐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水平升高通常意味着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下降,即肾脏功能受损。
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血清肌酐含量越高,预后越差。
此外,脱水、失血、休克等情况也可能导致血清肌酐升高。
三、血尿素氮 BUN)定义与来源:血尿素氮是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产物,主要由肝脏合成,随血液循环进入肾脏后排出体外。
临床意义:BUN是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BUN 值处于稳定范围 一般为7-20mg/dl)。
当肾脏受损时,排泄功能下降,BUN值会升高。
此外,BUN值还可能受到蛋白质摄入量、肾脏血流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BUN异常时,可能提示肾脏疾病、尿路阻塞或心力衰竭等疾病。
四、血清尿酸 UA)定义与来源: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由肾脏和肠道排出。
临床意义:血清尿酸水平异常可能提示嘌呤代谢紊乱或肾脏排泄功能受损。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肾结石等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男性高于416μmol/L,女性高于357μmol/L为高尿酸血症的标准。
通过饮食调整、增加运动等方式可降低血尿酸水平,而白血病、肿瘤和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相关的高尿酸血症需治疗原发病。
五、胱抑素C CysC)定义与来源:胱抑素C是一种小分子量的蛋白质,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
临床意义:胱抑素C是评估肾功能的敏感指标,其水平变化能够敏感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
临床尿素氮、肌酐、尿酸;胱抑素 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白细胞介素-18、视黄醇结合蛋白、β2-微球蛋白、血清蛋白电泳等肾脏功能检查解读及临床意义肾脏的常规检查主要有影像学检查和检验,影像学检查主要是泌尿系超声和CT;检验主要是血液和尿液检验。
肾脏影像学检查肾脏影像学检查:泌尿系 B 超适用于常规体检,对肾结石、肾囊肿、多囊肾、肾肿瘤等B 超声像图均有异常表现;泌尿系CT 适用于临床及其它影像学资料发现或疑似肾区肿块时,可识别肿块是否为囊性、脂肪性、钙化性或实质性病变,可查明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侵犯范围。
肾脏血液和尿液检查血液检查肾脏血液检验项目主要有:尿素氮(UREA)、肌酐(CREA)、尿酸(UA);胱抑素C(Cys-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白细胞介素-18(IL-18)、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蛋白电泳等。
前四项是较为常规筛查项目,后面几个项目可作为深入检查参考。
❶尿素氮(UREA)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必须空腹抽血。
它是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在急慢性肾炎、肾动脉硬化、肾结核、肾肿瘤、肾盂肾炎或氮质血症时均可引起血清UREA 增高,UREA 过高会导致急、慢性肾衰竭等。
它是肾衰竭透析时的评估指标。
❷肌酐(CREA)主要由肌肉代谢产生,血清CREA 取决于肾脏排泄功能的好坏,当肾脏受损时,肾小球率过滤会降低,当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血清CREA 会急剧上升,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率过功能减退,是肾衰竭透析时的重要评估指标。
❸尿酸(UA)血尿酸从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先重吸收后再分泌。
血尿酸的排泄不仅受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也受肾小管功能的影响。
UA 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痛风时血清UA 明显升高;肾小球早期受损时,UA 排泄量就会减少,血清UA 会升高,可早期发现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引起的肾病或恶性肿瘤。
❹胱抑素C(Cys-C)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内源性指标,经肾小球滤过被清除,并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后被完全分解不返回血液,血清Cys-C 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影响,比如性别、年龄、饮食情况等。
肾功能六项临床意义肾功能六项是常用的临床检查指标,包括血尿素氮、血肌酐、尿素清除率、尿酸、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
这些指标对评估肾功能和相关疾病的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肾功能六项的临床意义:1. 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BUN和血肌酐是评估肾脏排除功能的指标。
它们的升高可能提示肾脏功能损伤,如急性肾衰竭或慢性肾病。
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BUN和血肌酐是评估肾脏排除功能的指标。
它们的升高可能提示肾脏功能损伤,如急性肾衰竭或慢性肾病。
2. 尿素清除率:尿素清除率是评估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指标。
它可以帮助了解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判断肾血流量和滤过功能。
尿素清除率:尿素清除率是评估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指标。
它可以帮助了解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判断肾血流量和滤过功能。
3. 尿酸:尿酸是体内代谢产物,在肾脏中被过滤和排泄。
尿酸水平的升高可能表明尿酸排泄不足,导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
尿酸:尿酸是体内代谢产物,在肾脏中被过滤和排泄。
尿酸水平的升高可能表明尿酸排泄不足,导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
4. 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是检测肾脏损伤和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其升高可能提示肾小球疾病、肾盂肾炎等肾脏疾病的存在。
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是检测肾脏损伤和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其升高可能提示肾小球疾病、肾盂肾炎等肾脏疾病的存在。
通过对肾功能六项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肾脏疾病,同时指导医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定期进行肾功能六项的检查也能帮助掌握疾病的进展情况。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解读和诊断仍需专业医生的判断。
肾病内科肾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肾病是一种日益普遍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肾功能逐渐下降。
肾功能检查在肾病内科临床诊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肾功能检查在肾病内科中的临床意义,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肾功能检查方法。
一、肾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1. 了解肾功能状态肾功能检查能够客观地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精确地判断肾脏是否存在异常。
通过测量血液中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以确定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从而了解其肾功能的健康程度。
2. 早期发现肾脏疾病肾脏疾病大多具有隐匿性和缓慢进展的特点,患者在早期阶段可能没有典型的症状。
肾功能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肾脏疾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3. 判断疾病预后肾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肾脏损伤的程度以及治疗效果,有助于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根据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和其他指标的变化,可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常见肾功能检查方法1. 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测试血清中的肌酐、尿素氮等指标,通过计算出肾小球滤过率来评估肾功能的健康状况。
此外,还可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等并发症。
2. 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检查尿液的离子浓度、酸碱平衡等指标,可以初步判断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功能的健康程度。
3. 尿肌酐清除率检测尿肌酐清除率是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更为准确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定尿液中的肌酐浓度,配合尿量测定,计算出肾小球滤过率,从而全面了解肾功能的状况。
4. 肾脏超声检查肾脏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方法,通过超声波对肾脏进行显像,评估肾脏的形态和结构,检查肾脏有无肿瘤、结石和积水等异常情况。
5. 肾活检肾活检是最准确的评估肾脏损伤性质和程度的方法之一,但由于其侵入性较大,只适用于特定情况下,例如对于疑难病例需要明确病理诊断时才会使用。
三、结语肾功能检查在肾病内科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了解肾功能的状态,我们可以早期发现肾脏疾病,评估疾病的预后,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肾病各种化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电解质:正常值血钾k+ 3.5~5.3mmol/l钠Na+ 135~145mmol/l氯cl- 96~108mmol/l钙ca+ 2.1~2.8mmol/l二氧化碳co2-cp 22~29mmol/l二、肾功能:尿素氮 3.2~6.8mmol/l血肌酐42~104umol/l (国际指标<133umol/l)尿酸342~445umol/l三、正常成人双肾彩超大小:长10~13cm 宽3.5~4.5cm 厚2~3cm四、肝功能:血浆总蛋白60~80g/l白蛋白35~55g/l球蛋白25~35g/l五、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VOBNP<125pg/l)六、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150mg(或0.15g)七、尿沉渣:正常尿红细胞小于3个/HP尿白细胞小于5个/HP尿常规:PH 6~8 SG 1.003~1.030八、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K/DOQI)中慢性肾脏病(CKD)分期:肾小球滤过率GFR >90ml/min 肾储备能力下降期89~60ml/min 氮质血症期59~30ml/min 肾衰竭期29~15ml/min 尿毒症期<15ml/min 尿毒症终末期九、贫血分度血红蛋白(HGB)男90-120mg/dl(轻度贫血)女90-110g/dl(轻度贫血)89-60mg/dl—中度贫血59-30mg/dl—重度贫血<30mg/dl—极重度贫血一、尿常规二、血常规三、生化检测血液免疫学检验项目及意义精品文档可编辑。
肾功能检查有哪些项目?肾脏作为人体十分重要的器官,能够产生尿液,使水、电解质保持平衡,促进蛋白质、酸碱物质的代谢,使人体内环境保持稳定。
临床上肾病早期阶段症状表现具有隐匿性,需要通过肾功能检查予以协助。
临床上较为多见的肾脏疾病,例如急慢性肾炎、急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其在肾功能检查中都会显示出指标异常情况,肾功能检查的目的是及时发现相关疾病。
评价肾功能的好与坏,临床上主要运用尿液显微镜检查、化学检查、血液化学检查等相关指标,所以肾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检测项目,具体的参考范围、临床意义如下。
1.血尿素氮检验血尿素氮的参考范围:正常情况下二乙酰指标,运用肟显色方法检测为1.8-6.8mmol/L,尿素酶指标,运用纳氏显色方法检测为3.2-6.1mmol/L。
临床意义:健康成年人空腹情况下,血尿素氮指标水平处于3.2-7.1mmol/L之间。
一旦病患存在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内占位性与破坏性病变等症状,其指标值会异常升高。
1.血肌酐检验血肌酐的参考范围:正常情况下,男性标准为79.6-132.6μmol/L,女性标准为70.7-106.1μmol/L,儿童标准为26.5-62.0μmol/L,全血标准为88.4-159.1μmol/L。
临床意义:一旦血肌酐指标水平大于133μmol/L,说明受检者肾脏受到一定的损害,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等病症。
1.血尿酸检验血尿酸的参考范围:正常情况下,男性标准为149-417μmol/L,女性标准为89-357μmol/L;年龄超过60岁男性标准为250-476μmol/L,60岁以上女性标准为190-434μmol/L。
临床意义:如若血尿酸指标水平大于390μmol/L,可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而血尿酸指标水平高于420μmol/L,说明高尿酸血症较为严重,可直接确诊。
1.尿肌酐检验尿肌酐的参考范围:正常情况下,婴儿标准为88-176μmol·kg/d,儿童标准为44-352μmol·kg/d,成人标准为7-8mm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