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LabView的机械工程仿真实验

基于LabView的机械工程仿真实验

基于LabView的机械工程仿真实验
基于LabView的机械工程仿真实验

基于LabView的机械工程仿真实验

实验一信号的发生与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认识各典型信号的波形曲线及其典型参数对波形的影响。二实验原理

信号从广义上讲,是随时间变化的某种物理量。严格来说,信号是消息的表现形式与传送载体。

信号的分类有几种方法:

1 确定信号与随机信号

2 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

3 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

4 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以下介绍几个基本概念。

连续信号:在观测过程的连续时间范围内信号有确定的值,允许在其时间定义域上存在有限个间断点。通常以f(t)表示。

模拟信号:如果连续信号在任意时刻的取值是连续的,即为模拟信号。

离散信号:信号仅在规定的离散时刻有定义。通常以f[k]表示。

数字信号:取值为离散的离散信号。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典型信号的波形分析实验

典型信号的波形分析主要是通过信号类型、采样参数、频率、幅值、初始相位、直流偏置、占空比、噪声等参数的设置,让学生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其实验前面板如下图所示,分为控制区和显示区两部分。控制区完成对信号相关属性的输入控制,通过改变控制区各输入控件的类型或数值,可以实现输出频率、幅度、初始相位、直流偏移各不相同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四种常用函数波形。其中占空比只对方波有效。还可以通过设置程序的等待时间来改变波形的变化快慢。显示区显示当前设置所产生的波形信号以及信号在当前时间的相

位。

图1-1 典型信号的波形分析实验前面板

2 多频信号发生实验

在实际测试当中,采样得到的信号往往包括很多信号,这些信号的频率、幅度等特征不一样,因此在检验测试系统时需要用合成信号来仿真,以便尽量使之与真实测试环境信号保持一致。

多频信号发生器,在时域中发生一组频率幅值不同的波形,通过FFT变化,观测其在频域中的波形。前面板如图所示,用三个一维数组输入控件设置各个分量的频率、幅度、初始相位,在数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频率、幅度、初始相位组成一个分量。为了证明确实是多频波,对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观察其频域图,结果表明确实与设置相吻合。

注意:频域图中幅值比时域图中信号峰值小,这是因为时域中显示的是有效值,对正弦波来说,有效值为峰值的2/2。

图1-2 多频信号发生实验前面板

3 多谐信号附加噪声的波形发生实验

多谐信号附加噪音的波形发生器,主要加入了对多谐信号的设置参数,观测波形

变化。

图1-3 多谐信号附加噪声的波形发生实验前面板

4 噪声信号发生实验

在以往的测试系统设计中,一般假定测试环境是理想的,即不存在噪声、干扰,在试验阶段再对噪声进行相关处理。在测试系统主要方案、硬件都已基本确立的情况下再来考虑噪声问题,往往使得噪声处理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在现代测试系统设计中,越来越具有针对性。测试环境如果是相对稳定的或者是可以预知其变化的,那么就可以先行考察、分析测试环境的噪声来源、类型,以便在设计阶段有针对性地做好预处理设计。边设计边测试,让测试贯穿设计的整个阶段是系统设计的趋势。因此,在对测试信号进行仿真的时候,应尽量使信号接近实际测试环境,很多时候可以用标准信号和标准噪声来合成实现。

LabVIEW中提供了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噪声信号产生模块,可以产生均匀白噪声、高斯白噪声、周期随机噪声、接触噪声、伽马噪声、泊松噪声、贝努利噪声等。

本程序能够产生LabVIEW中所提供的9种噪声波形。噪声信号发生器,通过

选择不同的噪音和加窗、观测其时域频域内的波形。

图1-4 噪声信号发生实验前面板

5 公式波形信号发生实验

用公式节点可以产生能够用公式进行描述的信号,也就是确定信号,包括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但不推荐用它来产生随机信号。信号发生器可以用来产生周期信号和随机信号,但是其功能已经固定,提供得到基本周期信号和随机信号种类并不是无限的。如果需要产生一些周期信号或其他在测试领域需要仿真的特殊信号,可以考虑用公式节点产生。用公式节点产生信号的另一种情况就是产生经过复杂运算生成的信号,这样就可以避免繁琐的图标摆放和连线,公式节点产生的信号是数组形式,而用Formula Waveform.vi产生的信号直接就是波形数据,这个vi在All Functions→Analyze→Waveform Generation→Formula Waveform.vi。公式波形信号发生器,主要针对具体的公式,发生对应的波形信

号。

图1-5 公式波形信号发生实验前面板

四实验仪器和设备

1. 计算机n台

2. LabVIEW基础知识虚拟实验平台1套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实验目的和原理。

2.按实验原理的要求在LabVIEW实验平台上设计出相应的实验。

3. 记录典型的实验曲线,并进行分析。

六思考题

基于LabVIEW软件,自行设计虚拟数字信号发生器

实验二声卡相关实验

一实验目的

结合具体的硬件,学习进行信号采集与处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本模块把计算机声卡信号作为数据源采集,并进行一系列信号分析。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基于声卡的虚拟示波器实验

基于声卡的虚拟示波器,主要是通过虚拟左右声道的数据采集、标定,显示其波形图和频谱图等。

图2-1 基于声卡的虚拟示波器实验前面板

2 声卡示波器实验

图2-2 声卡示波器实验前面板

3 声卡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实验

声卡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同样通过声卡的数据采集,对采集得来的信号进行

滤波前后的FFT幅值相位谱分析、自相关分析、功率谱分析等。

4 模拟输入输出实验

图2-4 模拟输入输出实验前面板

四 实验仪器和设备

1. 计算机 n 台

2. LabVIEW 基础知识虚拟实验平台 1套 五 实验报告

1简述实验目的和原理。

2按实验原理的要求在基础知识虚拟实验平台上进行实验,得出相应的曲线图,并分析实验结果。

六 思考题

基于计算机声卡,编写数据采集子程序。

实验三 频谱分析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本实验熟悉典型信号的波形和频谱特征,并能够从信号频谱中读取所需的信息。

2. 了解信号频谱分析的基本方法及仪器设备。 二 实验原理

将信号的时域描述,通过数学处理变换为频域分析的方法称为频谱分析。根据信号的性质及变换方法不同可以表示为幅值谱、相位谱、功率谱、幅值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等。

1. 傅立叶变换

傅立叶变换是信号分析和处理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可把一个时域的问题通过傅立叶变化转换成频域的问题来进行研究。这里对傅立叶变换作简单介绍。

傅立叶变换在数学中的定义是严格的。设)(t x 为t 的函数,如果)(t x 满足狄里赫利条件,则有下列二式成立:

)(f X =?∞

∞--dt e t x ft j π2)(

)(t x =?∞

--df e f X ft j π2)(

连续傅立叶变换实现了测试信号从时域到频域的转换,在理论分析中具有很大的价值。然而连续傅立叶变换不能直接应用计算机技术,繁琐的计算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直到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出现,使得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建立了联系,这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有了更重要的实用价值。

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定义为:

如果)(n x 为一时域数字序列,则其离散傅立叶变换定义可表示为:

)(k X =∑-=-1

2)(N n N

kn j

e

n x π

离散傅立叶逆变换定义可表示为: )(n x =

-=-1

2)(1N k N

kn j

e

k X N

π

离散傅立叶变换实现了离散信号从时域到频域的转换,在数字信号处理中非常有用。库利-图基的 FFT 算法是按时间抽选的基2算法,这就要求测试信号序列的长度为2的整数次幂,工程应用中常用的采样点数为1024、2048等。本系统是采用1024点的采样数据进行400谱线的频谱分析。

2. 自功率谱与互谱

随机信号是时域无限信号,不具备可积分条件,因此不能直接进行Fourier 变换,又因为随机信号的频率、幅值、相位都是随机的,因此从理论上讲,一般不作幅值谱和相位谱分析,而是用具有统计特性的功率谱密度来做谱分析。

根据维纳-辛钦公式,平稳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f s x 与自相关)(τx R 是一傅立叶变换偶对,即

)(f s x =?∞

∞--ττπd e R ft j x 2)(

同理可定义两个随机信号)()(t y t x ,之间的互谱密度函数: )(f s xy =?∞

∞--ττπd e R ft j xy 2)(

互谱表示出了幅值以及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互谱不像自功率谱那样具有功率的物理涵义,引入互谱是为了能在频率域描述两个平稳随机过程的相关

性。在实际中,常利用测定线性系统的输出与输入的互谱密度来识别系统的动态特性。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典型信号的FFT谱分析实验

图3-1所示的是典型信号FFT谱分析前面板,该程序主要通过用户选择原始信号的类型,参数设置(包括频率,幅值,初始相位,直流偏置,方波占空比,噪声种子,噪声标准差等),采样信息,谱分析方法选择,加窗函数选择等,观察不同的原始信号,其对应的实频图和虚频图。

图3-1 典型信号的FFT谱分析实验前面板

2 幅相谱分析实验

如图3-2所示是典型信号幅相谱分析实验前面板。本实验自定义函数发生类型,然后对其进行单边自功率谱,双边自功率谱,幅相谱分析三种不同的谱分析方法,比较结果,让学生对谱分析的原理,图形更为熟悉。

图3-2 典型信号幅相谱分析实验前面板

四实验仪器和设备

1. 计算机n台

2. LabVIEW基础知识虚拟实验平台1套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实验目的和原理。

2按实验原理的要求在基础知识虚拟实验平台上进行实验,得出相应的曲线图,并分析实验结果。

六思考题

基于LabVIEW软件,编写典型信号谱分析程序。

实验四滤波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数字滤波基本原理,比较不同滤波器的滤波效果,学习滤波参数设置和

滤波器类型选用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

数字滤波是数字信号分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数字滤波与模拟滤波相比,具有精度和稳定性高、系统函数容易改变、灵活性高、不存在阻抗匹配问题、便于大规模集成、可实现多维滤波等优点。

数字滤波器的作用是利用离散时间系统的特性对输入信号波形(或频谱)进行加工处理,或者说利用数字方法按预定的要求对信号进行变换。把输入序列

x(n)变换成一定的输出序列y(n)从而达到改变信号频谱的目的。从广义讲,数字滤波是由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的,是具有某种算法的数字处理过程。

若输入信号为x(t),其频谱为X(ω),并且已知其频宽为±ωm 。在满足采样定理的条件下进行A/D 转换,则采样信号的频谱应为:

其中采样频率ωs ≥2ωm 。显然这是一个以ωs 为周期的谱图,当通过数字滤波器后,其频谱应为:

显然,信号经过数字滤波以后,仍然是一个周期谱图。

数字滤波主要分为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FIR)和无限冲击响应滤波器(IIR)两种,FIR 滤波器的滤波计算公式为:

y(k)=a 0x(k)+a 1x(k+1)+a 2x(k+2)+...+a m x(k+m), k=0,1,.........N-m

式中N 为信号采样长度,m 为数字滤波器长度,{a 0,a 1,a 2,...a m }为滤波器系数。 FIR 数字滤波器和IIR 数字滤波器都有专用的设计软件,给出数字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就可以求出滤波器的系数。

滤波器设计之前必须对测试信号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滤波器,使得在保持有用信号的前提下尽可能滤除无用信号。例如低通滤波器适合有用信号频率低于无用信号频率的情况;高通滤波器则相反;带通滤波

器适合有用信号频率较为集中而无用信号频率较为分散的情况,或相对有用信号而言无用信号集中在低频和高频部分的情况;带阻滤波器适合有用信号频率较为分散而无用信号频率较为集中的情况。实际工作中测试信号往往非常复杂,可以

-∞

=-=

k s j k X T

e

X )

(1)(ωωω

)

()()(ω

ω

ω

j j j e

X e

H e

Y =

通过对滤波器的组合使用来达到更好的滤波作用。

三实验内容

1 模拟自相关滤波器实验

图4-1实验面板通过多路信号的参数设置,模拟其相关滤波后结果曲线图。

图4-1 模拟自相关滤波器实验前面板

2 信号发生与滤波处理实验

图4-2实验面板显示了通过对不同信号的发生设置、滤波器类型选择设置、加窗选择,观察采集到的波形、滤波后的波形及其功率谱。

图4-2信号发生与滤波处理程序实验前面板

3 输入控制多次滤波实验

图4-3实验面板显示了输入控制及多次滤波以后信号的时域图和频域图。

图4-3输入控制多次滤波实验前面板

4 叠加噪声信号后的滤波实验

图4-4自定义不同的噪音叠加类型,观察不同滤波器的滤波效果。

图4-4叠加噪声信号后的滤波实验前面板

四实验仪器和设备

1. 计算机n台

2. LabVIEW基础知识虚拟实验平台1套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实验目的和原理。

2按实验原理的要求在基础知识虚拟实验平台上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滤波器的效果曲线图,并分析实验结果。

六思考题

1 总结不同类型滤波器的特点和适用情况,阐述滤波器的选用原则。

2 基于LabVIEW软件,编写标准信号叠加噪声信号的滤波器选择程序。

实验五信号的调制解调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本实验熟悉信号的幅值调制与解调原理。

2 了解信号调制与解调过程中波形和频谱的变化,加深对调制与解调的理解。二实验原理

在测试技术中,调制是工程测试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调理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微弱缓变信号的放大以及信号的传输问题。例如,被测物理量,如温度、位移、力等参数,经过传感器交换以后,多为低频缓变的微弱信号,对这样一类信号,直接送入直流放大器或交流放大器放大会遇到困难,因为,采用级间直接耦合式的直流放大器放大,将会受到零点漂移的影响。当漂移信号大小接近或超过被测信号时,经过逐级放大后,被测信号会被零点漂移淹没;为了很好地解决缓变信号的放大问题,信息技术中采用了一种对信号进行调制的方法,即先将微弱的缓变信号加载到高频交流信号中去,然后利用交流放大器进行放大,最后再从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中取出放大了的缓变信号。上述信号传输中的变换过程称为调制与解调。

“调制”是使信号f(t)控制载波的某一个(或几个)参数,使这个参数按照信号f(t)的规律变化的过程。载波可以是正弦波或脉冲序列。以正弦波信号作为载波调制叫做连续波(CW)调制。调制过程的逆过程叫做解调或反调制。调制过程是一个频谱搬移过程,它是将低频信号的频谱搬移到载频位置。如果要在接收端恢复信号,就要从已调信号的频谱中,将位于载频信号频谱再搬回来。

在信号分析中,信号的截断、窗函数加权等,亦是一种振幅凋制;对于混响信号,所谓由于回声效应引起的信号的叠加、乘积、卷积等,其中乘积即为调幅现象。信号调制的类型,一般正(余)弦调制可分为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三种,简称为调幅(AM)、调频(FM)、调相(PM)。调幅是将一个高频正弦信号(或称仅波)与测试信号相乘,使载波信号幅值随测试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 调幅解调器实验

如图3-20所示的为调幅解调器。采用的滤波法产生单边带信号进行调幅。

图5-1 调幅解调器实验前面板

2 调频解调器实验

频率调制是用低频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频率的过程。在频率调制过程中,载波的幅度保持不变,因此调频波的功率也是常量,但载波频率随调制信号的幅值成正比地改变。经过频率调制后得到的信号就是已调频波。图5-2为调频解调器

实验前面板。通过调整载波和调幅波的参数,观察调制信号的变化。

图5-2 调频解调器实验前面板

四实验仪器和设备

1. 计算机n台

2. LabVIEW基础知识虚拟实验平台1套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实验目的和原理。

2按实验原理的要求在基础知识虚拟实验平台上进行实验,得出相应的曲线图,并分析实验结果。

六思考题

基于LabVIEW软件,编写计算机软件调频程序。

实验六相关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本实验加深对相关分析概念、性质、作用的理解。

虚拟仪器LabVIEW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 课程名称虚拟仪器 实验项目熟悉编程环境与基本编程操作 实验仪器计算机 系别: guangdian 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2011年3月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熟悉编程环境与基本编程操作 一、实验目的 1.理解LabVIEW的运行机制,熟悉LabVIEW编程环境。 2.掌握基本编程操作,包括VI程序的创建、编辑、运行与调试。 3.理解LabVIEW模块化编程思想,掌握子VI的创建、编辑及调用。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主要设备有计算机, LabVIEW8.5软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教材第82—83页练习4.2,创建VI后保存为Thermometer.vi。 1.打开一个新的前面板 2.从控件菜单选择一个温度计放到前面板 3.在温度计上用右键单击设定一个精确的温度值,选择Visible》Digital Display 4.将VI保存为Thermometer.vi 教材第107—108页练习5.2,打开练习4.2所创建的VI,将其转变成一个子VI。 1打开4.2创建的Thermometer.vi 2.为该VI创建一个图标,从VI图标窗格选择Edit Icon…,单击OK返回主VI

3从图标弹出菜单中选择Show Connector创建连接器。 4将端子指派给温度指示器,使用Writing工具单击连接器端子,端子就会变成黑色,然后单击温度计指示器。 5在温度计指示器的弹出菜单选择Description and Tip…为温度指示器编制文档 6选择File》Save将修改保存。 四、收获与体会

虚拟仪器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虚拟仪器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舒华戴新编 广州大学2009年

目录 实验1 熟悉LabVIEW编程环境 实验1-1 LabVIEW的基本操作 (1) 实验1-2 练习 (4) 实验2 控件与程序框图应用 实验2-1 虚拟仪器前面板的设计 (5) 实验2-2 编写简单的LabVIEW 程序 (6) 实验3 子VI程序设计及调试程序技巧 实验3-1 创建子程序 (8) 实验3-2 子程序的调用 (10) 实验3-3 程序调试技巧 (12) 实验4 程序结构(1) 实验4-1 使用for循环结构 (14) 实验4-2 使用while循环结构 (16) 实验5 程序结构(2) 实验5-1 使用条件结构 (18) 实验5-2 使用顺序结构 (19) 实验5-3 使用事件结构 (20) 实验6 数据的表达与图形显示 实验6-1 Waveform Graph的应用 (23) 实验6-2 比较Waveform Chart和Waveform Graph (24) 实验6-3 使用XY Graph显示图形 (26) 实验6-4 公式节点及图形显示 (27) 实验6-5 虚拟信号发生器 (28) 实验7 非连线的数据传递方式 实验7-1 控制仿真 (30) 实验7-2 数制变换及计数仿真 (32) 实验7-3 全局变量编程 (33) 实验8 文件操作 实验8-1 文本文件操作 (34) 实验8-2 电子表格文件操作 (35) 实验8-3 仿真温度数据的记录 (36) 实验8-4 仿真温度数据的读取 (37) 实验9 应用程序设计 实验9-1 构建简单的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 (38) 实验9-2 频率响应函数与数字滤波实验 (38)

虚拟仪器LabVIEW实验报告

现代仪器设计LabVIEW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1.熟悉LabView软件操作方法 2.了解LabView的一般编程方法 3.虚拟信号发生器制作

1.熟悉LabView软件操作方法 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ion)是基于计算机的仪器。虚拟仪器主要是将仪器装入计算机。以通用的计算机硬件及操作系统为依托,实现各种仪器功能。虚拟仪器的研究中涉及的基理论主要有计算机数据采集和数字信号处理。目前在这一领域内,使用较为广泛的计算机语言是美国NI公司的LabVIEW。 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是一种图形化的编程语言,它广泛地被工业界、学术界和研究实验室所接受,视为一个标准的数据采集和仪器控制软件。利用它可以方便地建立自己的虚拟仪器,其图形化的界面使得编程及使用过程基本上不写程序代码,取而代之的是流程图。 前面板的设计需用控制模板。控制模板(Control Palette)用来给前面板设置各种所需的输出显示对象和输入控制对象。每个图标代表一类子模板。可以在前面板的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以弹出控制模板。 程序框图的设计需用功能模板。功能模板(Functions Palette)是创建流程图程序的工具,只有打开了流程图程序窗口,才能出现功能模板。功能模板该模板上的每一个顶层图标都表示一个子模板。可以点击“窗口”—“显示程序框图”打开,也可以在流程图程序窗口的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以弹出功能模板。

流程图上的每一个对象都带有自己的连线端子,连线将构成对象之间的数据通道。不是几何意义上的连线,因此并非任意两个端子间都可连线,连线类似于普通程序中的赋值。数据单向流动,从源端口向一个或多个目的端口流动。不同 的线型代表不同的数据类型。下面是一些常用数据类型所对应的线型和颜色:

虚拟仪器技术实验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虚拟仪器技术实验报告 专业: 学号: 姓名: 2015年11月30日

1 正弦信号的发生及频率、相位的测量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双路正弦波发生器,其相位差可调。 ●设计一个频率计 ●设计一个相位计 分两种情况测量频率和相位: ●不经过数据采集的仿真 ●经过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卡为PCI9112〕 频率和相位的测量至少有两种方法 ●FFT及其他信号处理方法 ●直接方法 实验过程: 1、正弦波发生器,相位差可调 双路正弦波发生器设计程序:

相位差的设计方法:可以令正弦2的相位为0,正弦1的相位可调,这样调节正弦1的相位,即为两正弦波的相位差。 2设计频率计、相位计 方法一:直接读取 从调节旋钮处直接读取数值,再显示出来。 方法二:直接测量 使用单频测量模块进行频率、相位的测量。方法为将模块直接接到输出信号的端子,即可读取测量值。 方法三:利用FFT进行频率和相位的测量 在频率谱和相位谱上可以直接读取正弦信号的主频和相位。 也可通过FFT求得两正弦波的相位差。即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获得信号的想频特性,两信号的相位差即主频率处的相位差值,所以这一方法是针对单一频率信号的相位差。 前面板如下:

程序框图: 2幅频特性的扫频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BT3 D扫频仪的使用方法。 2、学会用扫频法测量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增益及带宽。 二、工作原理 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一般在中频段K中最大,而且基本上不随频率而变化。在中频段以外随着频率的升高或降低,放大倍数都将随之下降。一般规定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指标为3dB,即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放大倍数的70.7%,相应的频率分别叫作下限频率和上限频率。上下限频率之间的频率范围称为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它是表征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主要指标之一。如果放大电路的性能很差,在放大电路工作频带内的放大倍数变化很大,则会产生严重的频率失真,相应的

LabVIEW实验指导书

L a b V I E W实验指导书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实验1 LabVIEW编程环境与基本操作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LabVIEW 7 Express的编程环境。 ●掌握LabVIEW的基本操作方法,并编制简单的程序。 二、实验设备 安装有LabVIEW 7 Express的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 1、LabVIEW的工作环境 1)启动界面 对话框各按钮作用如下: 【New】——创建一个新的VI(Virtual Instument)程序。【Open】——打开一个已有的VI程序 【Configure】——设置NI的测量和控制工具,如DAQmax的设置【Help】——LabVIEW帮助 2)面板窗口和框图程序窗口

①前面板窗口工具栏: (Run,运行) (Abort Execution,终止运行) (Pause/Continue,暂停/继续) (Run Continuously,继续运行)(Text Settings,字体设置)(Align Objects,排列方式) (Distrbute Objects,分布方式) (Reorder,重叠方式) ②框图程序工具栏 (Highlight Execution,高亮执行) (Start Single Stepping,单步执行) (Start Single Stepping) (Step Out) 2、LabVIEW模板介绍 1)工具模板(Tools Palette)2)控制模板(Control Palette) 3)功能模板 (Functions Palette) 3、LabVIEW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 1)前面板设计 使用输入控件器和输出指示器来构成前面板。控制器是用户输入数据到程序的方法,而指示器显示程序产生的数值。 2)框图程序的组成

labview实验报告

LabVIEW课程设计 报告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基础题

1、用labview的基本运算函数编写以下算式的程序代码: 首先在前面板创建一个数值输出控件,然后在程序框图中按照上图连接线路,点击运行,程序结果。 2、利用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关系C = 5(F ?32) / 9编写一个程序,求华氏温度 (F)为32, 64, 4, 98.6 , 104, 212时的摄氏温度。

在程序前面板创建一个数值输入控件和一个数值显示控件,在程序框图中添加一个公式节点,添加一个输出和一个输入分别输入和显示控件项链,在公式节点框图中输入温度转换公式,然后在面前扮输入相应的温度点击运行,得到相应的结果。 3、创建一个2行3列的二维数组控制件,为数组成员赋值如下: 00 .600.500.400.300.200.1 在前面板创建一个数组显示控件,然后将1、2、3创建成数组第一行,4、5、6创建成数组第二行,再将两行创建成一个两行三列的二位数组,点击运行显示输 出结果。 4、用数组创建函数创建一个二维数组显示件,成员为:

1 2 3 4 5 6 2 3 4 5 6 1 3 4 5 6 1 2 4 5 6 1 2 3 编程将上述创建的数组转置为: 1 2 3 4 2 3 4 5 3 4 5 6 4 5 6 1 5 6 1 2 6 1 2 3 先在面前板上创建一个上图这样的数组。再创建两个显示数组(一个为显示数组,另一个为转换后数组),在程序框图上面按照下图连线,在原数组和转换后数组之间接一个“二维数组转制”, 点击运行后显示为:

5、创建一个簇控制件,成员分别为字符型控制件姓名,数值型控制件学号,布 尔型控制件注册。从这个簇控制件中提取出簇成员注册,显示在前面板上。 在面板上添加一个簇,在族里分别添加一字符显示控件,数值显示控件,布尔型 显示控件,程序框图连接如图: 先解除捆绑然后再捆绑,输入姓名、学号点击运行在输出簇里显示。 6、创建一个字符串显示件,程序运行后显示当前系统日期、时间和自己的班级、姓名。

虚拟仪器LabVIEW实验一 虚拟万用表的实现实验指导书

虚拟万用表的实现 1实验目的 (1)学习Labview编程语言的开发环境 (2)了解前面板对象的调用、设置以及编程 (3)了解框图程序的常用节点 2 实验任务 设计虚拟数字万用表 基本要求: z设置电源开关:电源开时,数字万用表工作;电源关时,数字万用表不工作。 z设置数值显示屏:显示数字万用表测量的数据。 z设置档位选择旋钮:电阻档200、2K、20K、200K、20M五档;直流电流档200mV、2V、20V、200V、500V五档;交流电压档200V、500V 两档;直流电流档2mA、20mA、200mA、10A四档。 z设置数值单位提示显示:档位选择正确时,提示单位。 z设置超量程显示及报警:电源开关关闭时,提示“电源关”;档位选择错误时,给出档位选择错误提示;数值超出档位值时,给出超出量程提示; 同时给出报警信号。 z分单次测量、连续测量两种方式。单次测量时,仅测量显示测量时刻的值;连续测量时,不断的进行测量和显示。 z设置产生电阻值、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直流电流的虚拟信号源。 附加要求(选作): 在产生的虚拟信号源上叠加噪声,以复现现实世界真实信号的特点。 3 实验原理 虚拟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是对测量电路采集进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显示,整体是一个while循环,当电源打开且按下单次测量或多次测量按钮时,万用表工作,内部分为数据选择、数据判断、数据显示三部分。 z数据选择:是一个case结构,数据流旋钮的不同位置通过不同的数据通

道。 z数据判断:由两个case结构嵌套而成,外层的case针对不同的档位判断是否超出量程;内层的case当数值在范围内时开通数据通道,反之关闭 数据通道,给出错误提示。 z数据显示:由一个字符串显示变量、一个布尔显示变量、一个双精度浮点显示变量组成。 4 实验步骤 4.1前面板设计 图1是前面板的总体视图,分为信号源和数字万用表两个显示区。 图1 虚拟万用表前面板视图 1、完成信号源的设计 采用前面板“转盘”控件,在其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外观”,通过修改标签,可以设置该控件的名称;选择“标尺”,设置“刻度范围”,可以设置该控件的数据范围,最终达到图1的显示效果。 2、完成数字万用表的设计 (1)采用前面板“转盘”控件,在其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文本标签”,然后再次选择“属性”——“文本标签”,可以修改该转盘上各档位的显示内容,如图2所示。 (2)按图1选择波形图作为连续测量时测量数据的显示窗口。 (3)选择数值显示控件作为数据显示和提示窗口。 (4)选择数值输入控件作为单次或多次测量的选择开关,对其设置如图3

实验一-LabVIEW中的信号分析与处理

实验一 LabVIEW中的信号分析与处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各类频谱分析VI的操作方法; 2、熟悉数字滤波器的使用方法; 3、熟悉谐波失真分析VI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信号的频谱分析是指用独立的频率分量来表示信号;将时域信号变换到频域,以显示在时域无法观察到的信号特征,主要是信号的频率成分以及各频率成分幅值和相位的大小,LabVIEW中的信号都是数字信号,对其进行频谱分析主要使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算法:·“FFT Spectrum(Mag-Phase).vi”主要用于分析波形信号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其输出为单边幅频图和相频图。 ·“FFT.vi”以一维数组的形式返回时间信号的快速傅里叶运算结果,其输出为双边频谱图,在使用时注意设置FFT Size为2的幂。 ·“Amplitude and Phase Spectrum .vi”也输出单边频谱,主要用于对一维数组进行频谱分析,需要注意的是,需要设置其dt(输入信号的采样周期)端口的数据。 2、数字滤波器的作用是对信号进行滤波,只允许特定频率成份的信号通过。滤波器的主要类型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等,在使用LabVIEW中的数字滤波器时,需要正确设置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注意区分模拟频率和数字频率)和阶数。 3、“Harmonic Distortion Analyzer .vi”用于分析输入的波形数据的谐波失真度(THD),该vi还可分析出被测波形的基波频率和各阶次谐波的电平值。 三、实验容: (1) 时域信号的频谱分析 设计一个VI,使用4个Sine Waveform.vi(正弦波形)生成频率分别为10Hz、30Hz、50Hz、100Hz,幅值分别为1V、2V、3V、4V的4个正弦信号(采样频率都设置为1kHz,采样点数都设置为1000点),将这4个正弦信号相加并观察其时域波形,然后使用FFT Spectrum(Mag-Phase).vi对这4个正弦信号相加得出的信号进行FFT频谱分析,观察其幅频和相频图,并截图保存。

labview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虚拟仪器技术分析与设计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1301 学号20 姓名郭鹏 实验一 LabVIEW虚拟温度检测系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LabVIEW的编程环境。

2.掌握LabVIEW的基本操作方法,并编制简单的程序。 3.学习建立子程序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 1.建立一个测量温度的VI。 a.实验步骤 1)选择File?New,打开一个新的前面板窗口。 2)从Controls?Numeric中选择Tank放到前面板中。 3)从“结构”里选择一个for循环,用一个随机数乘与100输出到温度计 b.实验结果 前面板图: 程序框图: 三、实验总结 1.总结VI基本编程的快捷操作。 答:显示程序框图或前面板ctrl+E 框图中,对象的移动:shift+鼠标选择移动;对象的复制:ctrl+鼠标选择移动; 对象的删除:鼠标选择,按<退格>;前面板与框图并排:ctrl+T 工具(Tools)模板:在前面板或框图中按住键并单击鼠标右键。 控件(Controls)模板:在前面板激活状态,在前面板空白区单击右键。 函数(Functions)模板:在框图激活状态,在框图空白区单击右键。 消除所有断线:ctrl+B ;实时帮助:快捷键:ctrl+H 2.简述VI程序有什么构成,其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答:主要有:输入控件、显示控件、程序结构、函数控件、连线 输入控件:完成实时对变量的外界修改,即数据源 显示控件:完成输出显示数据、图形等。显示仪器分析结果 程序结构:用外方框表示程序的执行顺序、总体上把握程序的执行控制。 函数控件:构成程序的主要部分,完成对数据的采集、分析直至输出功能。 连线:用线的方式显示数据流,完成上述结构之间的关系构建。 3.思考:在前面板和框图程序中,如何区分控制器和指示器。 答:在前面板中,控制器用以外部输入数据,因此输入框为白色表示可主动输入。而显示器只有显示功能,用于被动输出虚拟仪器分析结果,数据框显示灰色,不能用于外部输入。 在程序框图中。控制器端子在右侧,用于连接数据输出线。显示器端子在左侧,用于连接数 据输入线。可以右键将显示图标勾掉,此时两种元件外观也不同。 4.心得体会及其它。 答:实验很简单,没吸引力——首先提下建议。Labview是一种图形编程软件。上手很快,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发现没有课本便很难取得进步。原因是,个人觉得labview最重要的是对程序编程结构的深入体会和各函数控件功能的充分掌握。前者可以通过看范例理解加深。

虚拟仪器技术实验指导书

《虚拟仪器技术》 实验指导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2014年3月

前言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实验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虚拟仪器技术的应用,掌握LabVIEW的常用控件和函数,具备研究和开发虚拟仪器系统的能力。 二、项目设置 本课程总学时为16,开设的具体实验项目如下: ●实验1 小车行驶控制设计(4学时,必修) ●实验2 交通灯控制设计(4学时,选修) ●实验3 去极值平均滤波器的设计(4学时,必修) ●实验4 信号的拉氏变换和幅值分析(4学时,选修) ●实验5 信号生成器的设计(4学时,必修) ●实验6 二进制文件的读写操作(4学时,必修) 实验1-6均为设计性实验。 三、专业安排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选修全部实验。 四、本书特点 本指导书的特点是引入工程项目机制来管理实验项目,着重培养学生的方案设计、算法分析和现场调试能力,为将来成为卓越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录 前言.................................................................................................................................. I 开发平台.. (1) 实验1 小车行驶控制设计 (5) 实验2 交通灯控制设计 (7) 实验3 去极值平均滤波器的设计 (8) 实验4 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9) 实验5 信号的拉氏变换和幅值分析 (11) 实验6 二进制文件的读写操作 (13)

开发平台 一、虚拟仪器简介 虚拟仪器以计算机为核心,将计算机与测量系统融于一体,用软件代替传统仪器硬件的功能,用显示器代替传统仪器面板的测量仪器。 操作人员用鼠标和键盘控制仪器的启动、运行、结束,完成被测信号的数据采集、信号分析、谱图显示、数据存储回放及输出。 二、LabVIEW功能组成 图1.1 LabVIEW功能组成 三、LabVIEW开发流程 为项目建立文件夹,把相关的源程序和头文件等都保存到此文件夹。 1、启动LabVIEW 首先双击桌面LabVIEW图标,启动LabVIEW。 图1.2 LabVIEW启动界面 2、建立VI或工程 单击文件菜单,在下拉菜单选中新建VI或新建工程选项。 3、保存工程 单击文件菜单,在下拉菜单选中保存全部选项。

LabView实验报告

机电系统创新性综合实验 实验报告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自 124 班 学号: 1208030436 学生姓名:王彤 指导教师:蔡家斌、曹阳 2015年12月12

目录 实验题目: LabView创新实验 (1) 实验一1.1实验内容 (1) 1.2实验过程 (1) 1.3实验小结 (3) 1.4实验总结与感想 (5) 实验二2.1实验内容. (5) 2.2 实验过程 (5) 2.3实验小结 (7) 2.4实验总结与感想 (8) 实验三3.1实验内容 (8) 3.2实验过程 (8) 3.3实验小结 (10) 3.4实验总结与感想 (11)

实验题目 本次LabView实验共有6个实验题目,有两个选择方案,我选择了第一种方案:在六个实验中选择了三个,分别是实验一、二、三。通过自学和同学间的互相帮助,我学会了LabView软件的使用,完成了本次实验。 实验一虚拟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1.1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虚拟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直流、随机白噪声等信号〔波型选择用按键或旋钮〕,且可以调整波形参数。通过示波器可以观察虚拟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可以通过前面板选择信号波形,调节信号的频率、幅值和相位〔频率、幅值、相位用数字窗口显示〕,并通过虚拟示波器观察生成的波形。 1.2实验过程 1.新建一个VI,在后面板上创建一个选择结构; 2.在选择器标签中选择一个设置为默认,并在后面添加4个分支,以便写入多种不同的程序; 3.在选择结构中建立一个仿真信号,属性设置-信号类型-正弦波-确定;

4.在仿真信号中的对应位置创建输入控件,输出处创建波形图,分别连接在仿真信号的相应位置。 5. 6.其他几种波形信号按照相同方式创建在不同的选择标签中,并在选择结构外部建立一个While循环,可以让程序连续执行。

虚拟仪器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报告

实验二十九虚拟仪器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物理学院130061311 二下六组3号 2015.4.9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虚拟仪器的概念 2.了解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学习简单的LabVIEW编程 3.完成伏安法测电阻的虚拟仪器设计 二.仪器用具 计算机(含操作系统),LabVIEW软件,数据采集卡,电阻箱(用作标准电阻),导线,开关,待测电阻,二极管。 三.实验原理 虚拟仪器的硬件系统由PC机和数据采集卡(DAQ卡)组成.数据采集卡(DAQ卡)包括多路开关、放大器、采样/保持器、习D转换器以及其他有关电路组成.这些部分共同配合完成对信号数据的采集、放大以及模/数转换任务。 本实验中利用接口卡的一个通道为整个测量电路供电,利用两个输人通道分别测量总电压和标准电阻上的电压;利用测量得到的电压数值和标准电阻数值就可以得到电路中的电流以及待测电阻上的电压.在程序控制下,电路电压由OV开始逐渐增加到5V,电压每改变一次测量获得一组电压电流值,最后得到一个数组,经过线性拟合后就可以得到待测电阻值。 测量原理如图: 四.实验内容 1.初步熟悉LabVIEW 整个软件分为前面板和程序框图两部分。 前面板可以加入开关,旋钮各种控件和各种显示元件;在前面板添加的元件相应的子端

和图标会出现在程序框图上,可以在程序框图进实验编辑,另外,在程序框图内还有可控选择的大量函数模块以及各种实现程序的功能,例如循环,数字运算,比较,以及各种公式等。 2.创建一个模拟温度测量程序 前面板:开关(用于控制显示摄氏度/华氏度),温度计,温度值 程序框图:放入Demo V oltage Read 子程序,设计用开关切换摄氏/华氏度的逻辑程序,使温度计和温度值按需显示。 3.用虚拟仪器测量伏安特性 1)编写程序 前面板: 放入一个用于设置设备号的控制数、一个设定标准电阻值的控制数、一个用于设定测量间隔的控制数和一个显示测量电阻值的显示数。放人三个控制字符串,将名字分别改成“供电电压通道”、“测量总电压通道”、“测量电流通道”.分别用于设置输出输人的通道。 放上一个Express XY Graph,将名字改成“电阻的伏安曲线图”,并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改成“电压(V)”和“电流(A); 加人一个二维数组,把名字改成“数据”,用于显示测量的电压和电流。放人一个开关,用于控制程序进程. 程序框图: 设计一个循环程序,让程序不断改变电压,每次改变0.25V测20组电流电压数据,每次改变之后都使程序等待1s后测量,测量20组后循环停止,并画出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图,计算出电阻R(斜率)。 2)连接口卡和外部电路 3)运行程序,记录结果,保存并退出 五.思考题 1.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有什么区别 传统仪器:数据显示形式单一,数据处理功能比较简单,不容易按需改装,不能共享数

labview测试实验指导书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工程测试技术 实验指导书 指导教师:周靖 班级: 姓名: 工业自动化学院 2017年4月

前言 测试技术是具有实验性质的测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构成完整的信息技术学科,主要研究各种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测量信号的分析处理方法,是进行各种科学实验研究和生产过程参数检测等必不可少的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工程测试作为一门与之密切相关的课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是一门以算法为核心的理论性、工程实用性均较强的课程。但由于目前关于信号处理的有关书籍大都是只讲解算法和推导过程,而与工程实际联系很少,这使得书中所涉及的有关概念比较抽象,再加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使该课程一直处于“难教难学”的一种境地,学生很难把书中所讲的数学函数与实际的波形联系起来,给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 如何有效的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一直以来是该课程教学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对机械工程测试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尤其是将虚拟仪器引入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该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虚拟仪器与LabVIEW软件简介 虚拟仪器是1986年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即NI公司)首先提出的,是指通过程序编制将通用计算机与数量有限的功能板卡相结合所构成的功能灵活、模块化、操作方便且可视化的软件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利用虚拟仪器系统来完成相应的控制、数据分析、存储和显示等操作。LabVIEW ( 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 Bench)是NI公司开发的、采用图形化程序语言——G语言, 通过各功能图标间的逻辑连接实现程序功能的图形化程序设计软件,是虚拟仪器的主要支持技术之一。该软件提供了灵活强大的函数库,在数据处理控制方面有动态连接库、共享库、数字信号处理和产生、频谱分析、滤波、平滑窗口、概率统计等VI。LabVIEW也提供了大量的通过ActiveX等与外部代码或软件进行连接的功能。例如可以与C/C++、VC、VB、Matlab 等软件相连。

实验一 LabVIEW中的信号分析与处理

实验一LabVIEW中的信号分析与处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各类频谱分析VI的操作方法; 2、熟悉数字滤波器的使用方法; 3、熟悉谐波失真分析VI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信号的频谱分析是指用独立的频率分量来表示信号;将时域信号变换到频域,以显示在时域无法观察到的信号特征,主要是信号的频率成分以及各频率成分幅值和相位的大小,LabVIEW中的信号都是数字信号,对其进行频谱分析主要使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算法:·“FFT Spectrum(Mag-Phase).vi”主要用于分析波形信号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其输出为单边幅频图和相频图。 ·“FFT.vi”以一维数组的形式返回时间信号的快速傅里叶运算结果,其输出为双边频谱图,在使用时注意设置FFT Size为2的幂。 ·“Amplitude and Phase Spectrum .vi”也输出单边频谱,主要用于对一维数组进行频谱分析,需要注意的是,需要设置其dt(输入信号的采样周期)端口的数据。 2、数字滤波器的作用是对信号进行滤波,只允许特定频率成份的信号通过。滤波器的主要类型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等,在使用LabVIEW中的数字滤波器时,需要正确设置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注意区分模拟频率和数字频率)和阶数。 3、“Harmonic Distortion Analyzer .vi”用于分析输入的波形数据的谐波失真度(THD),该vi还可分析出被测波形的基波频率和各阶次谐波的电平值。 三、实验内容: (1) 时域信号的频谱分析 设计一个VI,使用4个Sine Waveform.vi(正弦波形)生成频率分别为10Hz、30Hz、50Hz、100Hz,幅值分别为1V、2V、3V、4V的4个正弦信号(采样频率都设置为1kHz,采样点数都设置为1000点),将这4个正弦信号相加并观察其时域波形,然后使用FFT Spectrum(Mag-Phase).vi对这4个正弦信号相加得出的信号进行FFT频谱分析,观察其幅频和相频图,并截图保存。

虚拟仪器技术Labview 课程实验报告

Labview 课程实验报告 学院:电气工程 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姓名:杨震 班级:建电122 学号:1212062056 指导老师:茅靖峰

第一部分基础题 1、用LabVIEW的基本运算函数编写以下算式的程序代码: (前面板) (程序框图) 该程序要求用labview基本运算函数编写算式的程序代码,在前面板上我添加了两个数值显示控件用以显示两个算式的运算结果;在程序框图中运用软件自带的加、减、乘、除运算进行组合从而表示算式,再结果的后面加上一个双精度浮点数函数将程序运算结果强制转换后输入到显示控件中得到结果。

2、利用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关系°C=5(°F-32)/9编写一个程序求华氏度(°F)为32°,64°,4°,6.98°,6°,104°,212°时的摄氏温度。 (前面板) (程序框图) 该程序要求转换华氏度对应的摄氏度,本质上是对数据进行运算。在前面板上创建两个数组一个是数值输入数组用以输入华氏度的值,一个是数值显示数组用以显示对应的摄氏度的值。在程序框图中加入For循环将公式节点放入For循环中在公式节点上添加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分别连接两个数值控件,最后在公式节点中编辑二者运算关系完成设计。

3、用数组创建函数创建一个二维数组显示件,成员为: 1 2 3 4 5 6 2 3 4 5 6 1 3 4 5 6 1 2 4 5 6 1 2 3 编程将上述创建的数组转置为: 1 2 3 4 2 3 4 5 3 4 5 6 4 5 6 1 5 6 1 2 6 1 2 3 (前面板) (程序框图) 先在前面板中创建二维数组用以存放生成的数组元素数组为显示型控件,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题目中的数组第一行为1-6顺序的六个元素从一开始后逐一加一,第二行则是5个数组元素平移,第三行为4个以此类推第四行3个所以我们在程序框图中用For循环和加一来生成第一行数组For循环的循环次数为六次,第二行数组则在第一行数组的基础上运用一维数组平移函数平移5位的到,以此类推生成四行数组,再使用数组生成函数生成二维数组输出到显示数组中显示出来,至于数组的转置直接运用数组转置函数得到,在该函数的输出端口右键创建显示控件。在前面板中调整创建的显示控件以确保显示所有转置的数组,实验完成。

LabVIEW虚拟仪器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熟悉LabVIEW软件的基本编程环境。 2.实验内容: 创建一个VI程序,并将此程序保存为子VI。此VI要实现的功能是:当输入发动转速时,经过一定运算过程,输出发动机温度和汽车速度值。 3.实验步骤 (1)启动LabVIEW,创建一个VI。 (2)在前面板中放置一个温度计控件,并修改控件标签名为发动机温度和设置最大值为100。该控件从“控件—经典—经典数值”子选项板中获得。 (3)按同样的方法在前面板中放置一个仪表控件,并修改仪表控件的标签名为汽车速度,标尺刻度范围为0~150。 (4)按同样的方法在前面板中放置一个数值输入控件,并修改控件标签名为发动机转速。 (5)从“窗口”下拉菜单中选择“显示程序窗口”切换到程序框图窗口。 (6)在程序窗口中创建乘法函数,该函数中函数选项板中的“函数—编程—数值”子选项板中选择,并和发动机转速输入控件连线,为乘法函数创建一个常量,修改为图中所示值。 (7)按同样的方法创建加法函数、平方根函数和除法函数,并按图中所示修改常量值和连好线。 (8)切换至前面板,在发动机转速控件中输入数值,点击运行按钮,运行VI程序。 (9)修改图标为T/V以表示该子VI输出量为发动机温度和汽车速度,并保存为vi.vi。 前面板: 程序框图:

1.实验目的: 熟悉子VI的调用。 2.实验内容: 创建一个VI程序,并在编写程序过程中调用实验一中创建的子VI。此VI要实现的功能是:通过旋钮控件来控件输入的发动机转速值,中间调用实验一中创建的子VI作为计算过程,从子VI输出的值分别输出至不同的数值显示发动机的温度以及当前汽车速度,同时判断当汽车速度超过100时,系统将产生蜂鸣声,报警提示。 3.实验步骤: (1)启动LabVIEW,创建一个VI。 (2)在前面板中创建一个旋钮控件,修改标签名为发动机转速,设置数值范围为0~5000,从旋钮控件中调出一个数字显示控件来同步显示旋钮控件当前值。 (3)在前面板创建两个数值显示控件,并修改标签名为汽车速度和发动机温度。 (4)切换至程序框图窗口。 (5)在程序框图中创建一个大于或等于函数。 (6)在程序框图中调用实验一的子函数,从函数选板中的“函数—选择VI”选在实验一创建的子vi.vi。 (7)在程序框图中创建一个蜂鸣器函数,并按图示连线情况连线。 (8)切换至前面板,在发动机转速中输入数值,点击运行按钮运行。 前面板: 程序框图:

LabVIEW实验指导书四

实验四数据的图形显示 一.实验目的 熟悉图形显示控件的使用,进一步掌握LabVIEW环境和编程思想。 二.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温度显示与越界报警VI程序。具体条件和要求为: (1)每隔1秒测量温度,并在一个波形图表上连续显示温度。当温度高于或低于预先设定的限值,VI将打开前面板上的一个LED。 (2)波形图表显示温度和上线限值,上下限值可以从前面板设置。 三.实验步骤 1.依据题意,在前面板上创建如图1所示的输入和显示控件,并将控件标签改为适当的名称。 图1 前面板布局 2. 在前面板上增加设计人信息,如图2所示; 图2 设计人信息 3. 在程序框图中拖入1个While循环结构(While Loop),并按题意拖入相应节点函数,按 图3所示,进行连线;

图3 程序连线框图 4. 将文件保存,在前面板上点击“连续运行”按钮,进行程序调试。 5. 连续运行程序,改变参数,观测结果,并拷贝前面板和程序框图到Word文件中,作为本 次实验报告的素材。 6. 导出任一时刻的波形图表图像(LabVIEW8.2以上版本),并粘贴到上述Word文件中。 四、修改程序 上述VI程序中,“温度下限”和“温度上限”之间没有约束条件,若任意调节这两个输入控件,则会出现“温度下限”值大于“温度上限”值的情况(逻辑错误)。因此,修改程序,增加条件判断逻辑:当“温度下限”超过“温度上限”值时,程序以低于“温度上限”1摄氏度的值,作为实际的温度下限。 图4逻辑错误时的实际监测方式

将以上实现过程的程序框图,拷贝到Word文件中,并加以阐述。 五、心得体会(包括调试排错过程)。

Labview实验

Labview虚拟仪器实验指 导书 宋爱娟 2009.2

目录 实验一 Labview的认识性实验(2学时) (3) 实验二 Labview的基本操作(2学时) (4) 实验三数据操作实验(2学时) (6) 实验四 labview结构在编程中的应用(4学时) (10) 实验五 labview中字符串、数组、簇的实验(2学时) (16) 实验六图表和图形实验(4学时) (23) 实验七专业测试系统的搭建实验(2学时) (28) 实验八创建子VI(2学时) (32) 实验九人机界面交互设计实验(2学时) (35) 实验十波形编辑及频谱分析实验(3学时) (39) 实验十一救援用LED灯实验(4学时选作) (41)

实验一Labview的认识性实验 一、目的 1、熟悉Labview的基本组件 2、熟悉Labview的前面板、程序框图、快捷和下拉菜单 3、掌握Labview的选项板及在线帮助 二、环境 1、WINDOWS2000环境(将显示属性中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2、Labview8.6软件 三、内容与步骤: [练习1] 启动Labview,查找Labview示例 步骤: 1.打开文件VibrationAnalysis.vi(c:/ProgramFiles/National Instruments/LabVIEW 8.6/examples/apps/demos.llb) 2.单击按钮Run运行该程序 3.改变采样速率 4.改变采样速度,验证希望速度与实际速度是否一致 [练习2] 熟悉前面板与程序框图的切换及观察程序流的执行过程 1.在练习1的基础上,利用快捷方式将前面板切换到程序框图。 2.单击高亮度显示按钮观察代码的数据流向。 [练习3] 熟练打开运行一个VI 1.练习查找所定VI,另用帮助查找含有FILTER的示例,找到其中的Express Filter.VI程序双击打开 2.运行该程序 3.改变仿真频率、仿真幅度和仿真噪声幅度观察指示器的值与图中值是否一致。 4.观察数据流执行过程 [练习4]练习查找运行 1.将上面程序在框图窗口双击程序框图中的Simulate Signal,将正弦信号改为其他信号之后运行程序。 2.熟练查找其他程序并运行 [练习5] 1.在Labview启动界面中选择新建选项 2.打开空VI或VI模板 3.任意打开VI模板并运行。

(完整版)虚拟仪器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一 实验要求: 一、熟悉LabVIEW环境 二、创建一个VI,发生一个值为0~1的随机数a,放大十倍后与某一常数b比较,若a>b,则指示灯亮。要求: 1、编程实现; 2、单步调试程序; 3、应用探针观察各数据流。 三、创建和调用子VI 1、创建一个字VI,子VI功能;输入3个参数后,求其和,再开方。 2、编一个VI调用子VI。 程序框图:

1、 2、子VI调用: 实验现象:

实验小结: 实验一主要熟悉了软件的使用,用了一些计算以及子VI的调用,为后面的实验打下基础。 实验二 实验要求: 一、在程序的前面板上创建一个数值型控件,为它输入一个数值;把这个数值乘以一个比例系数,再由该控件显示出来。 二、创建一个3行4列的数组,(1)求数组的最大于最小值;(2)求出创建数组的大小;(3)将数组转置;(4)将该2二维数组改为一个一维数组。 三、创建一个簇软件,成员为字符型姓名,数值型学号,布尔型注册。从该控件中提取簇成员注册,并显示在前面板上。 程序框图: 一、 二、

创建数组。三、 创建一个簇。实验现象:一、

二、 三、

实验三 实验要求: 一、产生100个0.0~100.0的随机数,求其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并将数据在Graph 中显示。 An=An-1+1/n(An-An-1)An是前n个数据的平均值。 二、产生100个0.0~100.0的随机数序列,求其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并将随机数序列和平均值序列显示在Chart波形图中,直到人为停止。 三、程序开始运行后,要求用户输入一个口令,口令正确时,滑键显示一个0~100的随机数,否则程序立即停止。 四、编写一个程序测试自己在前面板输入一下字符串用的时间:A virtual instrument is a program in the graphical programming luanguage. 程序框图: 一、

基于LabVIEW的信号与系统实验平台的设计

2012年第05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5,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5期) Total No .305 收稿日期:2012—03—01 作者简介:满江红(1971—),男,吉林长春人。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网络建设部,技术主管,研究方向:综合通信技术。 基于LabVIEW 的信号与系统实验平台的设计 满江红 (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测量仪器上的应用,产生了一种新的测试理论和方法———虚拟仪器(VirtualInstrument ,VI )。所谓虚拟仪器,就是指用户通过计算机平台,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仪器的测试功能。虚拟仪器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仪器的传统观念,在测试系统和仪器设计中用户可以尽量用软件代替硬件,而无需购买大量的、昂贵的实验仪器设备。 关键词:LabVIEW ;信号与系统实验平台;设计中图分类号:TN9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5—0153—02 基于Lab VIEW 构建虚拟实验室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用, 本课题能避开硬件系统的不足,巧妙地运用软件来仿真硬件才能实现的实验结果, 大大降低了实验设备要求,节约了人力和财力,而且有很多的库函数可以在实验时直接调用,避免了用硬件做实验的局限性,可以更方便地做信号系统实验。 一、 LabVIEW 简介LabVIEW 是一种用图标代替文本行创建应用程序的图形化编程语言,采用数据流编程方式,程序框图中节点之间的数据流向决定了程序的执行顺序。LabVIEW 提供很多外观与传统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类似的控件,可以方便地创建用户界面。通过使用图标和连线编程对前面板上的对象进行控制,这就是图形化源代码,又称“G 代码”或 “程序框图代码”。LabVIEW 的核心是VI 。VI 有一个人机对话的用户界面— ——前面板(FrontPanel )和相当于源代码功能的框图程序(Diagram ),前面板接受来自框图程序的指令。LabVIEW 还包含了大量的工具与函数用于数据采集、分析、显示与存储等 二、整体设计该信号与系统实验台的整体设计方案是:根据LabVIEW 自上而下的设计思想,构建出整个实验平台的系统结构框图,先设计系统的主界面,再设计各 个实验子界面和实验模块,最后通过调用子VI 程序 来实现链接。主界面包括运行按钮, 停止按钮和三个实验模块选项栏,实验模块包括初级实验、中级实 验和高级实验。 (一 ) 平台系统结构图平台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 图1平台系统结构图 (二)人机界面 点击运行按钮就出现操作界面,界面上包括初级实验、中级实验、高级实验等三部分,当点击相应实验就会出现各个实验题目,然后点击进入就可以进行相应实验了,实验完成点击停止按钮就可以结束本次实验。人机界面如下图所示: 3 5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