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轴承间隙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18
发动机机械系统维修一、概念题1.气缸的圆度误差:在同一断面上测量到的最大与最小直径差值的一半,即为该断面的圆度误差。
把在三个测量断面上测量到的最大的圆度误差作为气缸的圆度误差。
2.气缸的圆柱度误差:在三个断面内所测得的所有读数中最大与最小直径差值的一半即为气缸的圆柱度误差。
3.活塞环端隙:指活塞环装入气缸后其两端之间的间隙。
4.活塞环侧隙:指高度方向上环与环槽之间的间隙。
5.活塞环背隙:指活塞与环装入气缸后,环与环槽在径向上的间隙。
6.半浮式活塞销:活塞销相对于连杆小头孔或相对于销座孔能转动。
7.全浮式活塞销:在冷态装配时活塞销与活塞销座孔为过渡配合,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下,活塞销能在连杆衬套孔和活塞销座孔中自由转动。
8.曲拐:曲轴的一个连杆轴颈和它两端的曲柄及主轴颈构成一个曲拐。
9.整体式曲轴:各个曲拐锻造(或铸造)成一个整体的曲轴称为整体式曲轴。
10.全支承曲轴:主轴颈总数比连杆轴颈多一个的曲轴叫全支承曲轴。
11.非全支承曲轴:主轴颈的总数等于或少于连杆轴颈的曲轴叫非全支承曲轴。
12.曲轴轴向间隙:是指轴承承推端面与轴颈定位肩之间的间隙。
13.配气相位: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和开启持续时间称为配气相位。
14.气门间隙:发动机工作时,气门将因温度的升高而膨胀,为补偿气门等零件受热后的膨胀量,通常在发动机冷态装配时,气门与其传动机构中留有一定的间隙,这一间隙称为气门间隙。
15.气门叠开:同一段时间、同一缸内,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通常称为气门叠开。
16.排气提前角:从排气门打开至下止点间所对应的曲轴转角称为排气提前角。
17.进气迟后角:从下止点延迟至进气门关闭所对应的曲轴转角称为进气迟后角。
18.气门锥角:为保证气门与气门座贴合紧密,气门密封面制成锥面,将气门密封锥面的锥角称为气门锥角。
19. 强制循环式水冷系:以水泵对冷却夜加压使其在水冷系中循环的冷却系。
20.冷却液大循环:来自缸盖出水口的冷却液经过散热器冷却后再回到冷却液泵、水套的冷却液循环路线。
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标准手册第1章引言 (5)1.1 质量检测标准概述 (5)1.2 零部件质量检测重要性 (5)第2章检测基本要求 (5)2.1 检测环境要求 (5)2.2 检测设备与工具 (5)2.3 检测人员资质 (5)第3章发动机零部件检测 (5)3.1 汽缸体检测 (5)3.2 汽缸盖检测 (5)3.3 活塞及连杆检测 (5)3.4 曲轴及轴承检测 (5)第4章变速器零部件检测 (5)4.1 离合器检测 (6)4.2 变速器壳体检测 (6)4.3 变速器齿轮检测 (6)4.4 传动轴及联轴器检测 (6)第5章传动系统零部件检测 (6)5.1 驱动桥检测 (6)5.2 差速器检测 (6)5.3 半轴及轮毂检测 (6)第6章制动系统零部件检测 (6)6.1 制动盘及制动鼓检测 (6)6.2 制动片及制动蹄检测 (6)6.3 制动器及助力器检测 (6)第7章悬挂系统零部件检测 (6)7.1 减振器检测 (6)7.2 弹簧及稳定杆检测 (6)7.3 悬挂臂及转向节检测 (6)第8章轮胎及轮毂检测 (6)8.1 轮胎外观及尺寸检测 (6)8.2 轮胎平衡及动平衡检测 (6)8.3 轮毂检测 (6)第9章电气系统零部件检测 (6)9.1 电池检测 (6)9.2 发电机及启动机检测 (6)9.3 灯具及线路检测 (6)第10章电子控制系统零部件检测 (6)10.1 发动机控制系统检测 (6)10.2 变速器控制系统检测 (6)10.3 防抱死制动系统检测 (6)第11章燃油系统零部件检测 (6)11.1 燃油泵检测 (7)11.2 燃油滤清器检测 (7)11.3 燃油喷射器检测 (7)第12章空调系统零部件检测 (7)12.1 压缩机检测 (7)12.2 冷凝器及蒸发器检测 (7)12.3 节流装置及传感器检测 (7)第1章引言 (7)1.1 质量检测标准概述 (7)1.2 零部件质量检测重要性 (7)第2章检测基本要求 (8)2.1 检测环境要求 (8)2.2 检测设备与工具 (8)2.3 检测人员资质 (8)第3章发动机零部件检测 (9)3.1 汽缸体检测 (9)3.1.1 汽缸体外观检查 (9)3.1.2 汽缸体尺寸测量 (9)3.1.3 汽缸体圆度、圆柱度检测 (9)3.1.4 汽缸体孔距检测 (9)3.2 汽缸盖检测 (9)3.2.1 汽缸盖外观检查 (9)3.2.2 汽缸盖平面度检测 (9)3.2.3 汽缸盖厚度测量 (10)3.2.4 汽缸盖螺纹检测 (10)3.3 活塞及连杆检测 (10)3.3.1 活塞外观检查 (10)3.3.2 活塞尺寸测量 (10)3.3.3 连杆外观检查 (10)3.3.4 连杆长度测量 (10)3.4 曲轴及轴承检测 (10)3.4.1 曲轴外观检查 (10)3.4.2 曲轴尺寸测量 (10)3.4.3 轴承外观检查 (10)3.4.4 轴承间隙测量 (10)第4章变速器零部件检测 (10)4.1 离合器检测 (10)4.1.1 检测离合器片的磨损程度 (10)4.1.2 检测离合器压盘的变形量 (10)4.1.3 检测离合器轴承的磨损及间隙 (11)4.2 变速器壳体检测 (11)4.2.1 检测变速器壳体的尺寸精度 (11)4.2.2 检测变速器壳体的外观质量 (11)4.2.3 检测变速器壳体的内部清洁度 (11)4.3 变速器齿轮检测 (11)4.3.1 检测齿轮的尺寸精度 (11)4.3.2 检测齿轮的齿面硬度 (11)4.3.3 检测齿轮的啮合功能 (11)4.4 传动轴及联轴器检测 (11)4.4.1 检测传动轴的直线度 (11)4.4.2 检测联轴器的间隙 (11)4.4.3 检测联轴器的平衡功能 (11)第5章传动系统零部件检测 (12)5.1 驱动桥检测 (12)5.2 差速器检测 (12)5.3 半轴及轮毂检测 (12)第6章制动系统零部件检测 (12)6.1 制动盘及制动鼓检测 (12)6.1.1 外观检查 (13)6.1.2 尺寸检测 (13)6.1.3 平面度检测 (13)6.2 制动片及制动蹄检测 (13)6.2.1 外观检查 (13)6.2.2 厚度检测 (13)6.2.3 硬度检测 (13)6.3 制动器及助力器检测 (13)6.3.1 功能检测 (13)6.3.2 密封性检测 (13)6.3.3 连接部件检查 (13)第7章悬挂系统零部件检测 (14)7.1 减振器检测 (14)7.1.1 外观检查 (14)7.1.2 功能检测 (14)7.1.3 密封功能检测 (14)7.1.4 连接部件检测 (14)7.2 弹簧及稳定杆检测 (14)7.2.1 弹簧外观检测 (14)7.2.2 弹簧自由高度检测 (14)7.2.3 弹簧刚度检测 (14)7.2.4 稳定杆外观检测 (14)7.2.5 稳定杆连接部分检测 (14)7.3 悬挂臂及转向节检测 (14)7.3.1 悬挂臂外观检测 (14)7.3.2 悬挂臂尺寸检测 (14)7.3.3 悬挂臂材料检测 (15)7.3.4 转向节外观检测 (15)7.3.5 转向节尺寸检测 (15)第8章轮胎及轮毂检测 (15)8.1 轮胎外观及尺寸检测 (15)8.1.1 轮胎外观检测 (15)8.1.2 轮胎尺寸检测 (15)8.2 轮胎平衡及动平衡检测 (15)8.2.1 轮胎平衡检测 (15)8.2.2 轮毂平衡检测 (16)8.3 轮毂检测 (16)8.3.1 轮毂结构完整性检测 (16)8.3.2 轮毂尺寸检测 (16)8.3.3 轮毂外观检测 (16)第9章电气系统零部件检测 (16)9.1 电池检测 (16)9.1.1 电池外观检查 (16)9.1.2 电池电压检测 (16)9.1.3 电池内阻检测 (16)9.1.4 电池充电状态检测 (16)9.2 发电机及启动机检测 (16)9.2.1 发电机输出电压检测 (17)9.2.2 发电机转速检测 (17)9.2.3 发电机轴承检查 (17)9.2.4 启动机功能检测 (17)9.3 灯具及线路检测 (17)9.3.1 灯具外观检查 (17)9.3.2 灯具亮度检测 (17)9.3.3 线路绝缘检测 (17)9.3.4 线路接触不良检测 (17)9.3.5 线路短路检测 (17)9.3.6 线路电压降检测 (17)第10章电子控制系统零部件检测 (17)10.1 发动机控制系统检测 (17)10.1.1 检测目的 (17)10.1.2 检测方法 (17)10.1.3 检测项目 (18)10.2 变速器控制系统检测 (18)10.2.1 检测目的 (18)10.2.2 检测方法 (18)10.2.3 检测项目 (18)10.3 防抱死制动系统检测 (18)10.3.1 检测目的 (18)10.3.2 检测方法 (19)10.3.3 检测项目 (19)第11章燃油系统零部件检测 (19)11.1.1 检测目的 (19)11.1.2 检测方法 (19)11.2 燃油滤清器检测 (19)11.2.1 检测目的 (19)11.2.2 检测方法 (20)11.3 燃油喷射器检测 (20)11.3.1 检测目的 (20)11.3.2 检测方法 (20)第12章空调系统零部件检测 (20)12.1 压缩机检测 (20)12.1.1 检测目的 (20)12.1.2 检测方法 (20)12.1.3 检测标准 (21)12.2 冷凝器及蒸发器检测 (21)12.2.1 检测目的 (21)12.2.2 检测方法 (21)12.2.3 检测标准 (21)12.3 节流装置及传感器检测 (21)12.3.1 检测目的 (21)12.3.2 检测方法 (21)12.3.3 检测标准 (21)第1章引言1.1 质量检测标准概述1.2 零部件质量检测重要性第2章检测基本要求2.1 检测环境要求2.2 检测设备与工具2.3 检测人员资质第3章发动机零部件检测3.1 汽缸体检测3.2 汽缸盖检测3.3 活塞及连杆检测3.4 曲轴及轴承检测第4章变速器零部件检测4.2 变速器壳体检测4.3 变速器齿轮检测4.4 传动轴及联轴器检测第5章传动系统零部件检测5.1 驱动桥检测5.2 差速器检测5.3 半轴及轮毂检测第6章制动系统零部件检测6.1 制动盘及制动鼓检测6.2 制动片及制动蹄检测6.3 制动器及助力器检测第7章悬挂系统零部件检测7.1 减振器检测7.2 弹簧及稳定杆检测7.3 悬挂臂及转向节检测第8章轮胎及轮毂检测8.1 轮胎外观及尺寸检测8.2 轮胎平衡及动平衡检测8.3 轮毂检测第9章电气系统零部件检测9.1 电池检测9.2 发电机及启动机检测9.3 灯具及线路检测第10章电子控制系统零部件检测10.1 发动机控制系统检测10.2 变速器控制系统检测10.3 防抱死制动系统检测第11章燃油系统零部件检测11.2 燃油滤清器检测11.3 燃油喷射器检测第12章空调系统零部件检测12.1 压缩机检测12.2 冷凝器及蒸发器检测12.3 节流装置及传感器检测第1章引言1.1 质量检测标准概述在当今社会,产品质量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
曲轴轴承径向间隙的常用检验方法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曲轴轴承是发动机等旋转机械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径向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机械装置的性能和寿命。
对曲轴轴承径向间隙进行准确可靠的检验方法研究,是保证机械设备运行正常的重要保障之一。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概述和解释曲轴轴承径向间隙的常用检验方法。
首先,在第2部分中,会详细介绍常用的三种检验方法。
然后,在第3部分中,会逐一解释每种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最后,在第4部分中,将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进行总结,并给出对曲轴轴承径向间隙检验方法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且清晰的指南,使读者能够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曲轴轴承径向间隙检验方法。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获得关于各种不同方法如何工作以及它们之间相互比较的基本知识。
同时,通过总结和展望部分的内容,读者还可以了解到曲轴轴承径向间隙检验方法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并有机会提出自己的建议。
2. 曲轴轴承径向间隙的常用检验方法:2.1 方法一:方法一是通过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首先,将游标卡尺的脚尖放置在曲轴轴承的内圈上,并确保脚尖与内圈完全接触。
然后,用手使曲轴旋转,使得轴承内圈沿着其周向移动。
在移动过程中,记录游标卡尺上显示的最大和最小读数。
径向间隙可通过最大和最小读数之差来计算。
2.2 方法二:方法二是使用量具测定器进行测量。
首先,在曲轴与内圈之间放置一个测定器,以便能够正确定位曲轴相对于内圈的位置。
然后,通过调节测定器直至接触到曲轴,记录下此时测定器上的读数。
重复这个过程多次,并计算出记录值的平均值作为径向间隙。
2.3 方法三:方法三是利用影像技术进行测量。
该方法使用专门设计的设备对曲轴和轴承进行影像采集,并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分析这些图像来计算径向间隙。
该方法减少了人为误差,并提供了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这些方法在曲轴轴承径向间隙的检验中被广泛应用,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华颂7专用工具使用指南目录前言 (1)工具储存位置图 (2)83300490190 (6)83302219548 (7)83300496661 (8)83300495756 (9)83300491018 (10)83302212829 (11)83300493937 (12)83300493143 (14)83300496268 (15)83300491454 (16)83300494846 (17)83300495743 (18)83300494213 (19)83300495280 (20)83302212827 (21)83300495102 (22)83300495754 (23)83302212822 (24)83300495128 (25)83300496732 (26)83300496604 (26)83300496605 (26)83300496756 (26)83300494881 (27)83300495574 (27)83300496731 (27)83300494137 (27)83300490507 (28)83302222741 (29)83300496457 (30)83300496565 (33)83300495714 (34)83300493938 (35)83300493980 (36)83300496107 (37)83300493935 (38)83300496668 (39)871026 (41)83302318117 (42)83300496065 (43)83300493582 (44)83300495794 (45)83300491310 (46)83300491012 (47)83300495747 (48)83300496778 (49)83302318428 (50)83300493971 (51)83300495560 (52)83300496106 (53)83300496371 (54)83300495002 (55)83300496885 (56)83300495748 (58)83302212830 (59)83302212831 (60)83300495605 (62)83300490504 (63)83302212825 (64)83300493936 (65)83300496266 (66)83300490613 (67)83300494417 (70)81392152473 (71)83300490133 (74)83300495498 (75)83300495446 (76)83302212832 (77)83300495187 (78)83300490561 (79)81290426464 (80)81312353954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油机曲轴轴承间隙在汽油发动机中,曲轴轴承间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曲轴轴承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运转性能、噪音和寿命等方面。
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曲轴轴承的作用、曲轴轴承间隙的分类、影响因素、测量方法、调整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等。
首先,曲轴轴承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发动机曲轴和连接杆,减少它们之间的摩擦和磨损,保证其正常运转。
同时,曲轴轴承还起到密封机油,防止机油泄漏的作用。
因此,曲轴轴承的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其次,曲轴轴承间隙可分为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
径向间隙是指曲轴与曲轴轴承之间的距离,包括上下间隙和左右间隙。
轴向间隙是指曲轴沿轴向方向与曲轴轴承之间的距离。
曲轴轴承间隙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曲轴轴承的材料和制造工艺。
不同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对曲轴轴承的间隙会有不同的影响。
其次是曲轴轴承的磨损和老化程度。
随着曲轴轴承的使用时间的增加,磨损和老化会导致间隙的增加。
最后是曲轴轴承的安装误差。
如果曲轴轴承的安装不当,例如偏心安装或者紧固力不均匀,都会导致间隙的不均匀分布。
测量曲轴轴承间隙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测量刻度尺、感应测量、液压测量等。
其中,测量刻度尺是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量曲轴轴承上下表面到曲轴最高点的距离来确定间隙的大小。
感应测量是利用感应器线圈和磁性标尺之间的感应原理来测量间隙。
液压测量则是利用液压缸的原理来控制液压缸的运动,以测量曲轴轴承的间隙。
不同的测量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精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调整曲轴轴承间隙的方法也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更换曲轴轴承、更换曲轴、研磨曲轴、调整曲轴轴承盖的厚度等。
其中,更换曲轴轴承是最常用的方法,当曲轴轴承磨损过大时,可以通过更换新的曲轴轴承来减小间隙。
如果曲轴磨损过大,可以考虑更换新的曲轴。
如果曲轴轴承盖的厚度不均匀,可以通过加入垫片或者研磨曲轴轴承盖来调整间隙的大小。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曲轴轴承间隙的测量和调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目录第一章:发动机组件测量 (8)课程目标 (8)训练一:配气机构测量 (8)●任务与目标 (8)●训练任务 (10)训练二:活塞及连杆组件测量 (16)●任务与目标 (16)●训练实施条件 (17)●训练任务 (18)训练四:曲轴测量 (20)●任务与目标 (20)●训练任务 (21)第一章:发动机解体课程目标学员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员将:训练一:发动机分解任务与目标训练情景训练任务训练目标训练时间使用工具 发动机翻转架图2:发动机翻转工具通过发动机翻转架可以将发动机进行固定,并且依据需要可以对发动机进行不同角度的旋转,从而很方便的完成发动机的维修。
资料运用 维修手册图3:N351维修手册在维修手册中详细介绍了有关发动机的拆卸、分解、检查和安装方法及步骤;同时可以很方便的查询到发动机的一些相关技术参数和维修工具。
训练实施条件场所说明车辆零件辅料工具与设备信息资料训练任务任务一:汽缸盖分解汽缸盖分解将专用工具303-060-07固定到气缸盖上,同时操作专用工具303-060将气门弹簧压下,使用专用工具303-362将气门锁片取下。
1. 将气缸盖放于工作台上,确保工作台整洁无异物。
2. 在气门弹簧上放置一个工具号的套筒,同时用手锤进行敲击。
3. 按照下图的方式分解气门。
讲师点评:任务二:活塞及其组件的拆卸 步骤一:活塞和连杆的分解4. 将气门弹簧锁片取下后,缓慢的松开专用工具 操作手柄 ,并在气门上做好相应的标记。
5. 使用专用工具 303-508 将气门油封垂直拔下。
6. 油封拆卸完毕后,将标记好的 气门 和对应的缸盖组合在一起。
1. 使用 活塞环拆卸器 将活塞环拆下,同时注意活塞环的位置。
2. 使用合适的 螺丝刀 将活塞销卡簧进行拆卸,再次期间防止卡簧飞出伤人。
3. 将活塞销从活塞中取出,在此期间注意活塞与 连杆 的装配方向。
4. 将标记好的连杆和活塞放于安全的位置,防止混淆。
1. 在拆卸气门时可先用手锤和套筒对弹簧进行敲击。
怎样检查汽车曲轴的径向圆跳动、主轴颈、连杆轴颈、主轴颈间隙和轴向间隙怎样检查汽车曲轴的径向圆跳动汽车曲轴的径向圆跳动是指被测回转表面在同一横剖面内实际表面上各点到基准轴线间距离的最大变动量.。
检查汽车曲轴的径向圆跳动是将曲轴放在V形铁上,用百分表测量曲轴的径向圆跳动,注意不要划伤曲轴轴颈。
发动机曲轴的最大径向圆跳动极限值一般为0。
06mm。
怎样检查汽车曲轴的主轴颈和连杆轴颈在每个主轴颈和两岸轴颈上各取四点测量其外径,测量应在每一轴颈的整个表面上进行,而且要避开轴颈上的油孔处。
根据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每一测量结果,计算出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发动机曲轴主轴颈和连杆的圆度和圆柱度极限值一般为0.01mm。
怎样检查汽车曲轴的主轴颈间隙主轴颈是汽车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的机件。
主轴颈安装在缸体上,连杆颈与连杆大头孔连接,连杆小头孔与汽缸活塞连接,是一个典型的曲柄滑块机构。
曲轴的旋转是发动机的动力源。
也是整个机械系统的源动力。
1 、将汽车的曲轴主轴安装到曲轴颈和主轴承盖上,注意不要将上、下主轴承的位置装颠倒,不要用手触摸主轴承的工作面和背面。
将曲轴安装到汽缸体上,注意不要在曲轴及主轴承上涂敷发动机润滑油。
2 、安装好塑料间隙规,俺规定的力矩和顺序紧固主轴承盖。
3 、拆下主轴承盖,读取被压扁的塑料间隙规最厚点的厚度值,并算出间隙值。
4 、汽车发动机曲轴主轴颈间隙规定值一般为0.03~~0.09mm。
如果间隙超过规定值,可对曲轴的主轴颈尺寸磨削或更换曲轴,使其间隙符合规定要求。
怎样检查汽车曲轴轴向间隙曲轴是汽车发动机中的重要零件,它与连杆配合将作用在活塞上的气体压力变为旋转的动力,传给底盘的传动机构,同时,驱动配气机构和其它辅助装置。
曲轴在工作时,受气体压力,惯性力及惯性力矩的作用,受力大而且受力复杂,同时,曲轴又是高速旋转件,因此,要求曲轴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具有良好的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耐磨损且润滑良好。
曲轴轴向间隙的作用是保证汽车曲轴受热形胀后能正常工作,若轴向间隙过大,曲轴在工作时会来回窜动,引起活塞、缸套的偏磨,油耗增加及飞轮端的油封漏油;还会造成连杆弯曲变形,曲抽箱压力增加,导致漏机油和烧机袖.如轴向间隙过小,会增加摩擦阻力,消耗柴油机功率,增加曲轴颈端与主轴承凸缘的磨撅,严重时还会“烧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