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蓝藻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文字素材7 苏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蓝藻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文字素材7 苏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蓝藻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文字素材7 苏教版必修1

蓝藻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

蓝藻是藻类植物的一门,旧称蓝绿藻门;能进行光合作用放氧的原核生物。也有人把蓝藻划为生物的一界──蓝菌界。单细胞个体或群体,或为细胞成串排列组成藻丝(细胞列)的丝状体,不分枝、假分枝或真分枝。蓝藻在地球上已存在约30亿年,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

蓝藻细胞壁主要由两层组成,内层为肽聚糖层,外层为脂蛋白层,两层之间为周质空间,含有脂多糖和降解酶,胞壁外往往包有多糖构成的粘质胶鞘或胶被。胞壁内有原生质膜,膜内原生质较稠,可分为两个主要区域,即周围的有光合色素的色质区和中央的无色的中心质区。色质区主要由类囊体及其有关结构,藻胆体和糖原颗粒等所组成,具叶绿素a、藻胆素、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但无叶绿体膜,不形成叶绿体;它能采收光能,以水作为电子来源进行光合作用,固定CO2,放出氧气。光合色素以小颗粒状附在周质中称为类囊体的扁平囊状结构的表面。类囊体为蓝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和其他植物一样,进行自养生活。中心质区膜具核质,无核;有DNA微丝,但无碱性蛋白(组蛋白)。核糖体在整个细胞中均有分布,但在中央区周围较为密集。原生质中常具有大小不等的强反光颗粒,如多磷酸体,多面体(羧化酶体),蓝藻体(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聚合体的结晶,又称结构颗粒),多聚糖体(又称蓝藻淀粉或糖原)等。浮游蓝藻往往有伪空胞(又称气泡),为两端呈锥形的具单层蛋白质膜的空管成束排列所组成,有遮强光和漂浮的功能。

繁殖方式主要是分裂生殖,少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包括外孢生殖,内孢生殖,后壁生殖,没有有性生殖。

用心爱心专心 1

细胞生物学

张学文简历 张学文,男,理学博士,1965年6月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现任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生物技术系教授。 学历及工作简历: 1982年9月—1986年7月:湖南农学院(今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本科学习,毕业获学 士学位; 1986年9月—1989年7月:湖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主攻分子遗传学研究 方向,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1989年7月—1991年4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从事遗传育种研究工作,任研究实习员;1991年4月—1995年7月:湖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系,任助教、讲师; 1995年9月—1999年7月: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主攻生化与分子生 物学方向。1999年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6年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并被聘为生物技术系副教授。 1997年7月—1998年8月: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UniversityofCaliforniaatDavis)植 物生物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2002年9月—2003年7月:挪威王国卑尔根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肿瘤 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2001年8月获教授任职资格。为湖南农业大学细胞生物学硕士点领衔导师。1993年被湖南省教育厅确认为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999年被确认为湖南农业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 主讲课程: 博士生“基因工程专题” 硕士生“基因工程原理”、“分子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实验技术”、“遗传工程原理”、“生物技术概论”。 本科生“基因工程”、“现代生物技术”。

近五年研究工作简介: 1998—2000,参与国家“863”项目“草鱼抗病基因工程研究”,为项目技术负责人。2000—2003,参与国家“863”项目“草鱼抗病基因工程中试研究”。2000—2002,主持国家教育部研究课题“分离克隆水稻胚胎发生调控基因cDNA”。2001—2003,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因项目“水稻胚胎发生调控基因的研究”。2002—2005,主持湖南省优秀中青年基金项目“α-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分离克隆及突变研究”2003—2005,主持湖南省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发酵生产α-半乳糖苷酶”。近五年主要论文著作目录 1.张学文,罗慧敏拟南芥homeobox基因A21的研究.《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 发展》1999.12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交流. 2.张学文,罗泽民拟南芥同源转换盒基因A21反义RNA基因重组体构建及转化.湖南师范大 学学报.2001,27(1):79-83. 3.张学文 ArabidopsishomeoboxgeneA21isactiveindividingcells.10th InternationalCongres sonGenes,GeneFamiliesandIsozyme.1999.10Beijing. 4.张学文生物技术跨越发展的战略研究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01年年会优秀论文 奖,2001.9.长沙. 5.张学文,洪亚辉,赵燕植物开花时期的分子控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9(6):523-528. 6.唐香山,张学文饲料酶制剂研究进展广西农业科学.2004,4. 7.唐香山,张学文,章怀云α-半乳糖苷酶基因克隆及在酵母中的表达.生物工程杂志.2004,4. 8.唐香山,张学文酵母表达载体研究进展生命科学研究.2004,6. 9.陈开健,章怀云,张学文等转人α-干扰素基因草鱼饲喂大鼠的安全性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 报.2002.28(2):149-151.

细胞生物学课程简介

《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实验 英文名称:Cell Biology Experiment 课程性质:学科及专业基础课 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本科 学时学分:课程共18学时;课程共1学分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 二、课程简介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本科各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在生命科学的本科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内容包括基础验证性,基本技能性实验,以及综合性、研究设计性实验四大类。基础验证性和基本技能性实验主要是配合理论课的教学,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有关理论知识,同时能够规范地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操作与基本的实验技能。综合性、研究设计性实验,目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应用各种实验技术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1、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配合理论课教学,巩固所学知识;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相关技术,学习先进的研究方法;通过综合性、研究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以及文献查阅、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掌握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兴趣设计研

究课题进行实验,期末要提交完整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通过研讨会、交流会的形式,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从而达到集思广益,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 (如果指导书上有实验步骤,可以简单梳理步骤或省略此步),实验结果,结果讨论,有时还要求做思考题。 2、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实验课的考核方式以实验操作考查 为主。实验课成绩评定可分为三个部分:出勤率、实验态度占总成绩10%;操作能力及实验报告撰写情况占总成绩60%;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的思路、论文撰写、课堂讨论)占总成绩30%。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学时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实验一细胞形态结构与细胞器的显微观察4学时验证性实验必做实验二细胞培养以及冷冻复苏技术5学时综合性实验必做实验三细胞膜的渗透性观察3学时验证性实验选做实验四细胞融合技术(PEG法)4学时综合性实验选做实验五细胞骨架的显示与观察4学时验证性实验选做实验六细胞生理活动的观察5学时综合性实验选做 5学时综合性实验选做实验七细胞组分分离技术及细胞组分 的化学反应 实验八精子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5学时设计性实验选做实验九叶绿体分离及离体叶绿体 4学时验证性实验选做 的还原活性 合计实验个数:9 合计学时数:39学时

1997-2016年武汉大学661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汇编

2017版武汉大学《661细胞生物学》全套考研资料 我们是布丁考研网武大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我们亲身经历过武大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武大。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有任何考武大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 2017版武汉大学《661细胞生物学》考研复习全书是武汉大学高分已录取的学长收集整理的,全国独家真实、可靠,是真正针对武汉大学考研的资料。我们将所有的资料全部WORD化,高清打印。真题编写了详细的答案解析,即使是小题也明确指出了考察的知识点,对于做题帮助更大。同时,我们在分析历年考研真题的基础上,针对武大考研,编写了详细的复习备考讲义,明确列出考研的重点、难点和考点,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提升成绩。初试大家只需要准备我们的资料+教材+配套辅导书就足够了,不用再四处寻找其它资料。 全套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内部信息汇总 “备考篇”主要汇总了考武汉大学生物专业必备的一些信息,主要包括:历年复试分数线,本专业报考难度及竞争情况分析,根据历年真题的考察范围而归纳的考试大纲,学长对于政治、英语等公共课及本专业课的复习策略等。掌握初试必备的信息,才可安心复习。 二、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后期真题及答案均免费更新,请在备注处留下邮箱,更新后会第一时间将电子档发给大家。 2015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4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3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2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1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9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8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7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6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5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4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3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2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1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00年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细胞生物学课后题

一、细胞内膜泡运输的概况、类型及其主要功能 膜泡运输是蛋白质分选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在转运过程中不仅涉及蛋白质本身的修饰、加工和组装,还涉及多种不同的膜泡靶向运输及其复杂的调控过程。主要分为一下三种类型: COPⅠ包被小泡: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返回内质网。 COPⅡ衣被小泡:介导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 网格蛋白衣被小泡:介导质膜→胞内体、高尔基体→胞内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植物液泡的物质运输 二、试述物质跨膜的种类及其特点 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被动运输: 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 1、简单扩散:也叫自由扩散(free diffusion)。特点:①沿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扩散; ②不需要提供能量;③没有膜蛋白的协助。 2、促进扩散:特点:①比自由扩散转运速率高;②运输速率同物质浓度成非线性关系; ③特异性;④饱和性。 (二)主动运输: 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①逆浓度梯度(逆化学梯度)运输;②需要能量;③都有载体蛋白。(三)吞排作用 真核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 三、试述Na+—K+泵的工作原理 Na+—K+ATP酶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发生构象的变化,导致与Na+、K+的亲和力发生变化。在膜内侧Na+与酶结合,激活ATP酶活性,使ATP分解,酶被磷酸化,构象发生变化,于是与Na+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外侧;这种磷酸化的酶对Na+的亲和力低,对K+的亲和力高,因而在膜外侧释放Na+、而与K+结合。K+与磷酸化酶结合后促使酶去磷酸化,酶的构象恢复原状,于是与K+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内侧,K+与酶的亲和力降低,使K+在膜内被释放,而又与Na+结合。总的结果是每一循环消耗一个ATP;转运出3个Na+,转进2个K+。 四、试述胞间通信的主要类型 1)、细胞间隙连接 细胞间隙连接:是一种细胞间的直接通讯方式。两个相邻的细胞以连接子相联系。连接子中央为直径1.5nm的亲水性孔道。 2)、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 是指细胞通过其表面信号分子(受体)与另一细胞表面的信号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最终产生细胞应答的过程,即细胞识别。 3)、化学通讯 细胞分泌一些化学物质(如激素)至细胞外,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于靶细胞,调节其功能,这种通讯方式称为化学通讯。根据化学信号分子可以作用的距离范围,可分为以下3类: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

(完整版)细胞生物学学习心得

细胞生物学学习体会 通过网络课程学习,有幸聆听到王金发教授对《细胞生物学》课程的讲授,使我不仅学到了细胞生物学专业新的知识与研究技术、方法,而且在教学方面也受益非浅。下面就我的学习谈一些体会。 一、全面学习了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包容量大、发展迅速的学科。内容涉及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内膜系统区室化形成及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信号转导;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细胞骨架体系;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细胞分化、癌变及其调控;细胞的衰老与程序性死亡;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细胞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 (一)对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1、细胞通讯方面 记得第一次听王老师的课就是讲授细胞的通讯,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生活在细胞社会中,它们必须协调一致,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它们的协调是通过细胞通讯来完成的。细胞通讯是通过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从而在靶细胞内产生一系列反应的过程。信号分子有第一信使和第二信使之分,第二信使位于细胞内,由第一信使与受体识别后最先在胞内产生的,它主要与细胞内受体作用,所以受体也可分为表面受体和胞内受体。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作用具有特异性。细胞信号传递所发生的反应有快速反应和慢速反应。快速反应是信号分子与受体作用后直接引起细胞内的一系列代谢反应;慢速反应则需要引起基因表达,再表现出各种代谢反应。细胞通讯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一个细胞的周围有上百种不同的信号分子,细胞要对这些信号分子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反应。信号转换的研究在近年很热门,但进展缓慢,主要是因为信号转换的复杂性,不同信号的组合产生的效应是不一样的。 2、蛋白质的合成和分选机理 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有两种合成体系,一种是在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上,另一种是在膜旁核糖体上合成,它们合成的蛋白质将分布到不同的部

细胞生物学测试卷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 1.内质网内连着核膜,外连质膜的结构特点适于()。 A、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 B、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C、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D、扩展细胞内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 2.原始生命的结构组成与下列细胞内容物中的哪一个最相似()。 A、核仁 B、线粒体 C、核糖体 D、T4噬菌体 3.下列不属于微丝作用的是()。 A、肌肉收缩 B、参与细胞质运动及细胞移动 C、形成有丝分裂器 D、维持微绒毛的形状 E、形成胞质分裂环 4.细胞的鞭毛和纤毛的结构呈 9+2型;基体和中心体的为9+0型。关于它们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的9所示结构相同 B、9表示9条二联微管 C、9表示9条三联微管 D、2和0表示的是中央微管的情况 5.高等到动物进行呼吸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线粒体 C、肺泡 D、呼吸系统 6.以下对叶绿体结构的描述中,与吸收和转化光能关系最密切的是()。 A、叶绿体具有双层单位膜包围着的细胞器 B、在类囊体膜上分布着色素和酶 C、在类囊体的内腔含有液体 D、基质中有酶、DNA和RNA 7.要研究某植物的核型,最理想的研究材料是()。 A、花药 B、根尖 C、叶表皮细胞 D、皮层 8.细胞表面和细胞器表面都具有的特征是()。 A、亲水性 B、被糖蛋白所覆盖 C、单层单位膜 D、疏水性 9.细胞中的全部基因都存在于()。 A、细胞核中 B、染色体中 C、DNA中 D、核酸中 10.下列哪项是细胞核的最重要的机能?()。 ①控制机体发育②控制机体异化作用③控制细胞全部生命活动 1

④控制机体的遗传和变异⑤细胞中全部基因的贮存场所 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①④ 11.下列四种生物的细胞中明显区别于另外三种的是()。 A、酵母 B、青霉 C、蓝藻 D、衣藻 12.动物细胞膜中的脂双层结构具有流动性与下列哪一种物质关系最密切? A、磷脂 B、胆固醇 C、糖脂 D、膜蛋白 13.对于细胞周期时间相差很大的不同种类的两种细胞来说,通常它们的差别最明显的时期是()。 A、G1期 B、S期 C、G2期 D、M期 14.原核生物的质粒是细菌等的()。 A、染色体DNA B、细胞器DNA C、核外DNA D、附加体 15.(2001全国联赛)用两种不同的荧素分子分别标记两个细胞质膜中的磷脂分子,再将两个细胞融合,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两种荧光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膜上,这表明了组成质膜的脂分子()。 A、在双层之间做翻转运动 B、做自旋运动 C、尾部做摇摆运动 D、沿膜平面做侧向运动 16.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后,细胞的哪项活动会发生变化? A 变形运动 B 胞质分裂 C 染色体向极移动 D 吞噬作用 17.核仁增大的情况一般会发生在哪类细胞中? A 分裂的细胞 B 需要能量较多的细胞 C 卵原细胞或精原细胞 D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 18.若将酵母菌之线粒体DNA进行突变,使其线粒体不再分裂,再将此突变的酵母菌涂抹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将可观察到何种现象?() A、因为子代中没有线粒体,所以无菌落形成 B、因为可以由糖酵解作用而获得部分能量,所以有小菌落形成 C、因为线粒体DNA对真核细胞不重要,故有正常大小的菌落形成 D、因为糖酵解作用是在线粒体中进行,故最多表现一半的菌落 19.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品X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制造糖蛋白的糖侧链,则此药品可能作用于蛋白质合成及运输过程的哪种细胞器上?() A 核糖体 B 线粒体 C内质网 D 溶酶体 20.生长因子通常是指机体不同组织细胞产生的一类 A 多肽类 B 糖脂类 C 糖类 D 脂类 2

细胞生物学要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考试复习 1、放射自显影技术(autoradiography): 标本经放射性标记,感光材料原位暴光,可以确定放射性标记物在细胞内的定位。用于凝胶或琼脂平板时,能鉴定出放射性的条带或菌落。 2、动粒(kinetochore): 是指在主缢痕处两条染色单体的外侧表层部位的特殊结构。是纺锤丝微管的连接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3、着丝粒(centromere): 是在主缢痕处两条染色单体相连处的中心部位,即主缢痕的内部结构,化学本质是一段DNA序列。着丝粒的 位置是鉴别染色体类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4、核型(karyotype): 是指体细胞中在形态、结构和遗传功能彼此不同而互相协调的全套染色体数,也称染色体组型。根据染色体的 相对大小、着丝粒的位置、臂的长短、有无随体等特征,可把生物体细胞中全套染色体按一定顺序分组排列。染 色体组数,每组染色体的数目多少,均随生物种而异。正常人的46条染色体可分为A~G等7个组,因此,正常 人的核型可表示为46,XX(XY)。 5、多线染色体(polytene chromosome) : 6、微管组织中心(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er,MTOC): 7、周期蛋白(cyclin ): 在整个真核生物的细胞周期中,浓度随细胞周期的变化而时升时降的几个相关的蛋白质。细胞周期蛋白与依 赖于细胞周期蛋白的激酶之间形成复合物,从而激活并决定了这些酶的底物特异性。 8、限制点(restriction point): 限制点是哺乳动物细胞周期G 期控制进入S期的调节点,相当于酵母的START点。监测细胞的大小 1 及营养状态等,包括生长因子,满足条件则可通过细胞周期限制点,完成余下的细胞周期过程。 9、促后期复合物(anaphase-promoting complex, APC): APC即遍在蛋白连接酶(ubiquitin ligase,E3)复合物。 E3通常是一种复合体,由多亚基组成。APC激发E2-遍在蛋白复合物与有丝分裂周期蛋白破坏框结合,促使蛋白酶体降解周期蛋白,导致细胞完成M期。 10、M期促进因子(M phase-promotinp factor,MPF): 一种蛋白质,CDK1与周期蛋白B结合成MPF,其含量在有丝分裂前迅速上升, 在有丝分裂后迅速下降,被认为是触发有丝分裂的物质。 11、关卡(checkpoint): 监控细胞周期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否严格按程序进行的控制点称为关卡。 12、核孔复合物(nuclear pore complexs,NPCs) :核被膜上有许多孔, 称为核孔( nuclear pore ),是细胞核膜上沟通核质与胞质的 开口, 由内外两层膜的局部融合所形成, 核孔的直径为80~120nm 13、信号肽(signal peptide):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signal sequence),将组成该序列的肽 称为信号肽。在不需要特别区分时,可将它们统称为信号序列或信号肽。 14、伪装mRNA(masked mRNA):未受精的卵细胞中携带有大量的mRNA,但这些mRNA在发育的早期不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一般将这些 储存在卵细胞中为后期发育合成蛋白质用的mRNA称为“伪装的”mRNA(masked mRNA) 15、蛋白质寻靶(protein targeting):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释放到胞质溶胶后被运送到不同的部位,即先合成,后运输。由 于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在合成释放之后需要自己寻找目的地,因此又称为蛋白质寻靶16、染色体早熟凝集(premature chromosome condensation,PCC):将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与处于细胞周期其他阶段的细胞融合, M期的 细胞质总是能够诱导非有丝分裂的细胞中的染色质凝集, 这种现象称为染色体早熟凝集 17、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 :指细胞对同种或异种细胞、同源或异源细胞以及对自己和异己物质分子的认识和鉴别。 18、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mplex,SC):联会是在减数分裂的偶线期两条同源染色体侧面紧密相帖并进行配对的现象。联会染 色体间的配对是专一性的, 可以同时发生在分散的几个点上。染色体联会伴随一种复杂结构的形成:联会复 合体。 19、踏车现象(treadmilling) :在微丝装配时,若G-肌动蛋白分子添加到F-肌动蛋白丝上的速率正好等于G-肌动蛋白分子从F-肌动 蛋白上失去的速率时, 微丝净长度没有改变, 这种过程称为肌动蛋白的踏车现象 20、组成型分泌途径(constitutive secretory pathway):这种分泌途径中运输小泡持续不断地从高尔基体运送到细胞质膜,并立即 进行膜的融合,将分泌小泡中的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 此过程不需要任何信号的触发, 它存在于所有类型的细胞 中。组成型分泌途径除了给细胞外提供酶、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外,也为细胞质膜提供膜整合蛋白和 膜脂。 21、协同运输(cotransport):又称偶联运输,它不直接消耗ATP,但要依赖离子泵建立的电化学梯度,所以又将离子泵称为初级主 动运输(primary active transport),将协同运输称为次级主动运输(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22、糖萼(glycocalyx):细胞质膜通常是由覆盖在细胞表面的保护层保护着,这种保护层即是细胞被。由于这层结构的主要成份是糖, 所以又称为糖萼(glycocalyx),或多糖包被 23、细胞的胞吐作用(exocytosis):也称细胞的分泌活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将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而又非内质网组成部分的蛋白和脂 通过小泡运输的方式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和分选运送到细胞内相应结构、细胞质膜以及细胞外的过程称为细胞的分泌。 24、溶酶体(lysosome):是动物细胞中一种膜结合细胞器,含有多种水解酶类, 在细胞内起消化和保护作用, 可与吞噬泡或胞饮泡结合, 消化和利用其中的物质

《细胞生物学》课程学习体会

《细胞生物学》课程学习体会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05年9-12月,本人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进修学习,有幸聆听王金发教授的《细胞生物学》课程,使我不仅学到了细胞生物学专业新的知识与研究技术、方法,而且在教学方面也受益非浅。下面就我的学习谈一些体会。 一、全面学习了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包容量大、发展迅速的学科。内容涉及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内膜系统区室化形成及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信号转导;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细胞骨架体系;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细胞分化、癌变及其调控;细胞的衰老与程序性死亡;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细胞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 (一)对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1、细胞通讯方面 记得第一次听王老师的课就是讲授细胞的通讯,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生活在细胞社会中,它们必须协调一致,才能维持机体的正

常生理机能,它们的协调是通过细胞通讯来完成的。细胞通讯是通过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从而在靶细胞内产生一系列反应的过程。信号分子有第一信使和第二信使之分,第二信使位于细胞内,由第一信使与受体识别后最先在胞内产生的,它主要与细胞内受体作用,所以受体也可分为表面受体和胞内受体。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作用具有特异性。细胞信号传递所发生的反应有快速反应和慢速反应。快速反应是信号分子与受体作用后直接引起细胞内的一系列代谢反应;慢速反应则需要引起基因表达,再表现出各种代谢反应。细胞通讯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一个细胞的周围有上百种不同的信号分子,细胞要对这些信号分子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反应。信号转换的研究在近年很热门,但进展缓慢,主要是因为信号转换的复杂性,不同信号的组合产生的效应是不一样的。 3、蛋白质的合成和分选机理 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有两种合成体系,一种是在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上,另一种是在膜旁核糖体上合成,它们合成的蛋白质将分布到不同的部位,如细胞膜、线粒体、核膜、细胞外等部位。这个过程叫蛋白质的分选,与信号肽和导肽有关。蛋白质的分选主要通过核孔运输、跨膜运输、小泡运输方式

细胞生物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四版)

第一章 1. 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地位: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探索生命活动规律,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的结合。 2)关系:应用现代物理学与化学的技术成就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 1.根据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你所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客观、恰当地评价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答细胞生物学是一门从细胞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各级水平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从而探索细胞生长、发育、分化、繁殖、遗传、变异、代谢、衰亡及进化等各种生命现象规律的科学。 生命体是多层次、非线性、多侧面的复杂结构体系,而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有了细胞才有完整的生命,一切生命现象的奥秘都要从细胞中寻找答案。 许多高等学校在生命科学的教学中,将细胞生物学确定为基础课程。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列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细胞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日益明显。 2.通过学习细胞学发展简史,你如何认识细胞学说的重要性? 答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每个细胞作为相对独立的单位,但也与其他细胞相互影响。1858年Virchow对细胞学说做了重要的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细胞学说的提出对于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细胞学说、进化论、孟德尔遗传学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而细胞学说又是后二者的基石。对细胞结构的了解是生物科学和医学分支进一步发展所不可缺少的。 3.试简明扼要地分析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以及它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答(1)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客观条件 细胞的发现(1665-1674) 1665年,胡克发表了《显微图谱》(《Micrographia》)一书,描述了用自制的显微镜(30倍)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时发现其中有许多小室,状如蜂

最新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细胞生物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分支学科,已被教育部列为理科生物学教学的优秀重点基础课程。细胞作为有机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既是生命科学发展的生长点,又是生命科学发展的汇聚点,因此,细胞生物学教学在生命科学综合素质教育及实验技能综合培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 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决定了本课程具有内容丰富,教学难度大等特点,在教学中应以重点内容的课程讲授为主,辅以实验操作与观察,并在实践中加以深化巩固。为增强教学效果,还可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其他教学手段作为补充。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细胞的结构、特性、功能及其调控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实验操作技术。 三、课程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第一章绪论 1.主要内容 (1)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现状; (2)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2.教学要求 (1)了解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2)了解细胞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3)了解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 (4)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 (5)了解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6)了解实验细胞学与细胞学的分支及其发展。 (二)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1.主要内容 (1)细胞的基本概念; (2)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及其与细胞的关系;

(3)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 (4)真核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2.教学要求 (1)掌握并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了解细胞的基本共性; (4)了解病毒的基本知识; (5)了解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复制); (6)理解病毒与细胞在起源和进化中的关系; (7)了解并掌握原核细胞的两个代表——细菌和蓝藻; (8)了解古核细胞(古细菌); (9)理解并掌握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 (10)理解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三)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1.主要内容 (1)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2)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 2.教学要求 (1)掌握并理解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 (2)了解扫描隧道显微镜; (3)理解用超速离心技术分离细胞器与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 (4)了解细胞内核酸、蛋白质、酶、糖类与脂质等的显示方法; (5)理解并掌握特异蛋白抗原的定位与定性; (6)了解细胞内特异核酸序列的定位与定性; (7)理解并掌握利用放射性标记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的合成动态; (8)了解定量细胞化学分析技术。 (四)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1.主要内容 (1)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2)细胞连接; (3)细胞外被与细胞外基质。 2.教学要求: (1)掌握并理解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和功能; (2)了解骨架与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3)掌握并理解封闭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种类与功能; (4)了解细胞表面的粘着因子;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课程编码:06 英文名称:Cell Biology 学时: 54学分:3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先修课程:生物化学 教材:《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2000)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也是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细胞生命活动规律,了解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生物学的科学思想,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细胞的角度去理解生命。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细胞生物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既掌握本学科的发展简史和前沿领域,又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受到基本科学思维训练,同时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我开拓可获得知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基本内容: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现状,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重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所起的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难点:了解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细胞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方面,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教学基本内容:细胞的基本概念,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与细胞的关系,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真核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重点: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

难点: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掌握掌握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教学基本内容: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细胞培养、细胞工程与显微操作技术。 重点:理解与掌握一些基本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能够使各种技术巧妙的结合。 难点: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构造原理;荧光显微镜的构造原理;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构造;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区别;原代细胞与传代细胞的概念。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一些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例如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细胞组分分析方法以及细胞培养与显微操作技术。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教学基本内容: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特化结构,细胞连接,细胞外被与细胞外基质。 重点: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细胞连接的几种类型,细胞外基质。 难点:细胞连接的几种类型。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细胞的连接方式以及细胞外被和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和功能。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 教学基本内容: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 重点:掌握细胞之间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掌握由不同部位的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传递通路。难点:物质转运的三条途径。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细胞之间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以及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对细胞生存和生长的必要性。 第六章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 教学基本内容:细胞质基质,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与细胞结构的装配。 重点:重点掌握各种细胞内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各种细胞内膜系统的功能。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细胞质基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各种细胞内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七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教学基本内容: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叶绿体与光合作用,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细胞生物学》课程学习体会

《细胞生物学》课程学习体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05年9-12月,本人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进修学习,有幸聆听王金发教授的《细胞生物学》课程,使我不仅学到了细胞生物学专业新的知识与研究技术、方法,而且在教学方面也受益非浅。下面就我的学习谈一些体会。 一、全面学习了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包容量大、发展迅速的学科。内容涉及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内膜系统区室化形成及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信号转导;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细胞骨架体系;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细胞分化、癌变及其调控;细胞的衰老与程序性死亡;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细胞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

(一)对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1、细胞通讯方面 记得第一次听王老师的课就是讲授细胞的通讯,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生活在细胞社会中,它们必须协调一致,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它们的协调是通过细胞通讯来完成的。细胞通讯是通过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从而在靶细胞内产生一系列反应的过程。信号分子有第一信使和第二信使之分,第二信使位于细胞内,由第一信使与受体识别后最先在胞内产生的,它主要与细胞内受体作用,所以受体也可分为表面受体和胞内受体。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作用具有特异性。细胞信号传递所发生的反应有快速反应和慢速反应。快速反应是信号分子与受体作用后直接引起细胞内的一系列代谢反应;慢速反应则需要引起基因表达,再表现出各种代谢反应。细胞通讯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一个细胞的周围有上

百种不同的信号分子,细胞要对这些信号分子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反应。信号转换的研究在近年很热门,但进展缓慢,主要是因为信号转换的复杂性,不同信号的组合产生的效应是不一样的。 3、蛋白质的合成和分选机理 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有两种合成体系,一种是在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上,另一种是在膜旁核糖体上合成,它们合成的蛋白质将分布到不同的部位,如细胞膜、线粒体、核膜、细胞外等部位。这个过程叫蛋白质的分选,与信号肽和导肽有关。蛋白质的分选主要通过核孔运输、跨膜运输、小泡运输方式进行,重点了解小泡运输的机理。 4、细胞周期调控 由周期蛋白和周期蛋白依赖蛋白激酶的变化进行调控,认识了成熟促进因子MPF的本质,MPF由两个不同亚基组成,一个亚基是蛋白激酶,一个亚基是周期蛋白。还认识了细胞周期中的三个关键点的重要性,但目前对于细胞周期

细胞生物学课后答案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 1)一切有机体都有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2)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6)细胞是多层次非线性的复杂结构体系 7)细胞是物质(结构)、能量与信息过程精巧结合的综合体 8)细胞是高度有序的,具有自装配与自组织能力的体系 2、为什么说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存在形式? 1)支原体能在培养基上生长 2)具有典型的细胞膜 3)一个环状双螺旋DNA是遗传信息量的载体 4)mRNA与核糖体结合为多聚核糖体,指导合成蛋白质 5)以一分为二的方式分裂繁殖 6)体积仅有细菌的十分之一,能寄生在细胞内繁殖 3、怎样理解“病毒是非细胞邢台的生命体”?试比较病毒与细胞的区别并讨论其相互的关 系。 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芯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的,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是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仅由一个有感染性的RNA构成的病毒,称为类病毒;仅由感染性的蛋白质构成的病毒称为朊病毒。病毒具备了复制与遗传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特征,但不具备细胞的形态结构,是不完全的生命体;病毒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内才能表现,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病毒自身没有独立的代谢与能量转化系统,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结构、原料、能量与酶系统进行增殖,是彻底的寄生物。因此病毒不是细胞,只是具有部分生命特征的感染物。 病毒与细胞的区别: (1)病毒很小,结构极其简单; (2)遗传载体的多样性 (3)彻底的寄生性 (4)病毒以复制和装配的方式增殖 4、试从进化的角度比较原核细胞。古核细胞及真核细胞的异同。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一 细胞生物学 专题突破练3 细胞的生命历程

专题突破练3 细胞的生命历程 一、选择题 1.在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同一时期发生的变化是( ) A.中心体的移动和纺锤体的形成 B.DNA双链解旋和蛋白质的合成 C.DNA数目加倍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D.核膜、核仁的消失和赤道板的形成 2.(2018广西南宁模拟,11)在含32P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浸泡蚕豆幼苗(体细胞中含6对同源染色体),完成若干个细胞周期后,转移到不含放射性标记物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转移后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包含3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第2~19.3 h染色质螺旋化变成染色体 C.第38.6~40.6 h细胞内染色体数变化为6→12→6 D.第40.6 h后一个子细胞中带放射性的染色体数为 0~12 条 3.细胞增殖严格有序地进行与细胞内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简称CDK)密切相关,CDK的活性受周期蛋白(简称cyclin)的调节。CDK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一直存在,cyclin的含量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细胞分裂间期积累,分裂期消失。下图表示cyclinB与CDK1活性调节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yclinB在G2期开始合成 B.CDK1可能具有促进染色质凝缩的作用 C.CDK1持续保持较高活性的细胞,细胞周期会缩短 D.CDK1的活性下降是cyclinB在M期不能合成所致 4.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图2表示与该分裂有关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图1曲线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数量变化 B.由图2可知该二倍体动物应为雄性个体 C.乙细胞中染色体①上的基因可与染色体②或③上的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D.图2中的甲、丁细胞分别对应图1中的AB、BC段 5.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考虑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分离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X染色体与X染色体的分离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A General Outline of the Cell Biolog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Sichuan University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主要教材:《细胞生物学》第4版,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1.6 参考书: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Concepts and Experiments, 6th Edition,Karp, 2010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5th Edition, Alberts et al., 2008 学时:48 学分:3 课程地位:国家精品课程 主讲教师:邹方东、王喜忠、李娟、李沁桐、张咏梅、杨军等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细胞生物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分支学科,已被教育部列为理科生物学教学的重点基础课程。细胞作为有机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既是生命科学发展的生长点,又是生命科学发展的汇聚点,因此,细胞生物学教学在生命科学综合素质教育及实验技能综合培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生物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既掌握本学科的发展简史和前沿领域,又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受到基本科学思维训练,同时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我开拓可获得知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Teaching Objectives: Cell bi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urses of current biology, and has been listed as a key curriculum of sciences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and excellent curriculum of Sichuan University and Sichuan province . As the basic unit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for all organisms, cell is both the start and converge points of life science. The teaching target of cell biology is to acquaint the students with the basic knowledge, concepts and fundamental theories, as well as the brief history and mos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