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16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障碍一、单项选择题.大面积肌肉挤压伤的患者易出现A低钾血症B高钾血症C低钠血症D高钠血症1.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是A白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凝血酶原.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摄入水过多可发生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水中毒D.水肿.下列那些因素不会导致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D.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体液的容量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是通过下列哪项调节实现的A神经系统B内分泌系统C神经内分泌系统口心房利钠肽.低渗性脱水的突出特点是A明显口渴B细胞内液显著减少C易发生休克D早期尿量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摄入水过多可发生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水中毒D水肿.代谢性酸中毒时过度通气可导致A水肿B高渗性脱水C低渗性脱水D等渗性脱水()12.水肿是指A细胞内液过多B淋巴管内液过多C组织间隙或体腔中液体过多D血管内液过多.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出现水肿的主要原因是A毛细血管血压增加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D淋巴回流受阻1.细胞外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A.Na+B.K+C.Ca2+D.Mg2+[答案]A2.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阴离子是()A.HCO3-B.SO42-C.Cl-D.HPO42-[答案]C3.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A.Na+B.Mg2+C.Ca2+D.K+[答案]D4.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阴离子是()A.HPO广和蛋白质B.SO42-C.CL-D.HCO3-[答案]A5.血浆和组织间液的渗透压90~95%来源于()A.Ca z+和HPO42-B.Na+、Cl-和HCO3-C.K+和HCO3-D.氨基酸和蛋白质[答案]B6.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离子最主要的是()A.K+B.Na+C.Mg2+D.Ca2+[答案]A7.正常成人每天至少必须排出多少尿液才能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A.500ml8.1000mlC.800mlD.1200ml[答案]A8.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也可称为()A.高渗性脱水B.等渗性脱水C.低渗性脱水D.原发性脱水[答案]C10.下列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哪项是不正确的()A.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B.无口渴感C.早期便有ADH分泌增多,晚期ADH分泌减少D.有明显失水体征[答案]C11.处理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原则上给予()A.生理盐水B.7.5%NaClC.血浆D.5%的葡萄糖液[答案]A12.高容量性低钠血症也可称为(A,等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水中毒D.高渗性脱水[答案]C14.下列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哪项是不正确的()A.细胞内水肿B.细胞外液量增多,血液稀释C.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D.早期尿量增加(肾功能障碍者例外),尿比重下降[答案]C15.下列关于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血浆渗透压>310mmol/LB.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C.失水〉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D.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维持不变[答案]D16.尿崩症患者易引起()A.低渗性脱水B.等渗性脱水C.水中毒D.高渗性脱水[答案]D17.下列关于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哪项是不正确的()A.细胞外液容量增加B.口渴C.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D.醛固酮和ADH分泌增加[答案]A18.下列关于高容量性高钠血症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血容量和血钠均增多B.其主要原因是盐摄入过多或盐中毒C.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D.严重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答案]C19.等容量性高钠血症的发生机制是()A.渗透压感受器阈值降低,渗透压调定点下移B.渗透压感受器阈值升高,渗透压调定点上移C.摄入钠过多D.钠排出过少[答案]B20.低渗性脱水时机体表现为()细胞内液细胞外液A. 1 11B. T 正常C. 11 11D. T 11[答案]D21高渗性脱水时机体表现为()细胞内液细胞外液A.1TTB. 11 1C. ] 正常D. 正常11[答案]B22等渗性脱水时机体表现为()细胞内液细胞外液A. 1. TB. 1 变化不大C. T 1D. 变化不大 1[答案]D23.哪一类水、钠代谢障碍更易发生休克()A.低渗性脱水B.等渗性脱水C.高渗性脱水D.水中毒[答案]A24.水肿是指()A.细胞内液过多B.组织间隙或体腔内液体过多C.血管内液体过多D.体内液体过多[答案].B25.哪项属于造成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的机制()A.GFR升高B.心房肽分泌增多C.肾小球滤过分数降低D.醛固酮分泌增多[答案].D27.引起缺钾和低钾血症的最主要原因是()A.碱中毒B.长期使用B受体激动剂C.钾丢失过多D.钾摄入不足[答案].C28.下面关于肾外途径过度失钾的原因,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呕吐、腹泻B.钡中毒C.胃肠减压D.过量发汗[答案]B29.使用外源性胰岛素产生低钾血症的机制是()A.肾小管重吸收钾障碍B.跨细胞转移,细胞摄钾增多C.醛固酮分泌增多D.结肠上皮细胞分泌钾过多[答案]B30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组织膜电位的影响是()静息电位(负值)阈电位(负值)静息电位与阈电位间差距A. 不变T TB. 不变] ]C. T 不变]D. T 不变T[答案].D31.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肌膜电位的影响是()静息电位(负阈电位(负值)静息电位与阈电位间差距值)A.1 不变 1B.1 1 不变C.1 T 1D.T 不变T[答案].A32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是()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A. 1 1 T TB. T 1 T TC. T T T TD. 1 T 1 T [答案].B33.低钾血症的心电图特点是()QRS波ST段T波u波A. 增宽上移高尖无B. 增宽正常低平无C. 增宽下移低平有D. 变窄下移高尖无[答案].C34.引起高钾血症最重要的原因是()A.酸中毒B.肾排钾障碍C.洋地黄中毒D.使用B受体阻滞剂[答案].B.35高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是()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A. T T T TB. 先T后1 1 T TC. 先T后1 1 1 1D. 1 T 1 T [答案].C36.高钾血症的心电图特点是()QRS波P—R间期T波A. 增宽延长高尖B. 增宽缩短正常C. 变窄正常高尖D. 变窄缩短低平[答案].A50.某男,昏迷三天,仅静脉输入大量5%葡萄糖液,最易发生()A、低钠血症B、低钾血症C、低钙血症D、低镁血症E、低磷血症[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引起钠水潴留的重要因素有(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B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多C近曲小管对钠水重吸收增多口心房肽分泌增多E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1.下列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有()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B.血浆晶体渗透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D.微血管壁通透性E.淋巴回流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有()A.易发生休克B.无口渴感C.早期多尿,晚期可出现少尿D.皮肤弹性减退,眼窝及囟门凹陷E.肾性因素所致者,尿钠含量减少,肾外因素所致者,尿钠含量增多[答案]ABCD4.造成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的病因是()A.充血性心力衰竭B.肾病综合征C.丝虫病D.肝硬化E.恶性肿瘤[答案]ABCDE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可出现(A,细胞外液容量增加B.细胞内液高渗C.细胞内水肿D.颅内高压,严重者发生脑疝E.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降低[答案]ACDE6.造成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的因素是()A.GFR降低B.心房肽分泌增多C.肾小球滤过分数降低D.ADH分泌增多E.醛固酮分泌增多[答案]ADE7.促进钾离子自细胞内移出的因素()A.胰岛素8.a受体激动剂C.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升高D.酸中毒E.运动[答案]BDE8.影响钾跨细胞转移的因素是()A.胰岛素B.儿茶酚胺C.细胞外液的钾离子浓度D.酸碱平衡状态E.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答案]ABCDE9.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与下列因素有关(A,水肿的病因8.重力效应C.组织结构特点D.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E.水肿发生速度[答案]BCD12.低钾血症的典型心电图改变表现为()A-T波低平B,ST段下降C-U波增高D.QRS波增宽E.心率增快和异位心律[答案]ABCDE13.低钾血症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是()A.兴奋性升高B.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C.传导性降低D.传导性升高E.自律性升高[答案]ACE14.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是()A.长期使用B受体激动剂B.肾小管性酸中毒C.醛固酮增多症D.长期使用安体舒通、氨苯喋啶E.慢性腹泻[答案]ABCE15.高钾血症的心电图表现为()A-T波高尖B-T波低平C.QRS波增宽D.P-R间期延长E.心律失常,严重时发生室颤[答案]ACDE16.高钾血症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是()A.兴奋性升高B.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C.传导性升高D.传导性下降E.自律性下降[答案]BDE三、填空题1血清钠浓度正常范围为,血清钾浓度正常范围。
【病理生理学试题及答案】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题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学习要求】掌握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掌握低钠血症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各类低钠血症的特点掌握高钠血症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各类高钠血症的特点掌握水、钠代谢障碍对机体的影响掌握水肿的概念、发病机制及水肿的特点掌握钾平衡的调节因素:钾的跨细胞转移及肾对钾平衡的调节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概念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骨骼肌的影响:超极化阻滞和去极化阻滞及其发生机制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心肌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及收缩性的影响熟悉钾的生理功能熟悉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原因和机制熟悉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熟悉重度缺钾对肾脏的影响熟悉正常镁代谢和钙磷代谢的调节掌握镁代谢和钙磷代谢紊乱的概念、原因、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了解各类水、钠、钾、镁和钙磷代谢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了解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对心电图的影响【复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高热患者易发生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A.酸中毒B.氮质血症C(循环衰竭 D.脑出血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 )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低钾血症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 )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C.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E.血浆和细胞内液明显丢失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是 ( )A.组织间液增多B.血容量急剧增加C.细胞外液增多D.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增多1E.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 )A.体腔B.细胞间液C.血液D.细胞内液E.淋巴液.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 ( )A.肾炎性水肿B.肾病性水肿C.心性水肿D.肝性水肿E.肺水肿8(易引起肺水肿的病因是 ( )A.肺心病B.肺梗塞C.肺气肿D.二尖瓣狭窄E.三尖瓣狭窄9(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最主要依据是 ( )A.晶体成分B.细胞数目C(蛋白含量 D.酸硷度E.比重10(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C.淋巴回流张障碍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11(细胞外液渗透压至少有多少变动才会影响体内抗利尿激素(ADH)释放 ( ) A.1,,2, B.3,,4,C.5,,6,D.7,,8,E.9,,10,12(临床上对伴有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原则上给予 ( )A.高渗氯化钠溶液B.10,葡萄糖液C.低渗氯化钠溶液D.50,葡萄糖液E.等渗氯化钠溶液13(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低钠血症14(盛暑行军时大量出汗可发生 ( )A.等渗性脱水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低容量性高钠血症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水肿15(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 )A.5,葡萄糖液液B. 0.9,NaClC.先3%NaCl液,后5%葡萄糖液D. 先5%葡萄糖液,后0.9%NaCl液E.先50%葡萄糖液后0.9%NaCl液.16(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质是 ( )A.白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凝血酶原2E.珠蛋白17(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中下列哪一因素不存在 ( )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 血浆晶体渗透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D. 微血管壁通透性E.淋巴回流18(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 )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 淋巴回流障碍C. 静脉端的流体静压下降D.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增高E. 血液浓缩19(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的机制是 ( )A. 毛细血管内压升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D. 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下降E.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20(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主要是因为 ( )A.肾小球滤过率升高B. 肾血浆流量增加C.出球小动脉收缩比入球小动脉收缩明显D.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浆渗透增高E.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升高 21(血清钾浓度的正常范围是 ( ) A(130,150 mmol/LB(140,160 mmol/LC(3.5,5.5 mmol/LD(0.75,1.25 mmol/LE(2.25,2.75 mmol/L22(下述哪项不是低钾血症对骨骼肌的影响 ( )A(肌无力B(肌麻痹C(超极化阻滞D(静息电位负值减小E(兴奋性降低23(重度高钾血症时,心肌的 ( )A(兴奋性? 传导性? 自律性?B(兴奋性? 传导性? 自律性?C(兴奋性? 传导性? 自律性?D(兴奋性? 传导性? 自律性?E(兴奋性? 传导性? 自律性?24(重度低钾血症或缺钾的病人常有 ( )A(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B(心律不齐C(胃肠道运动功能亢进D(代谢性酸中毒E(少尿25(“去极化阻滞”是指 ( )A(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3B(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C(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D(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E(低钙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26(影响体内外钾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 )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醛固酮E(甲状腺素27(影响细胞内外钾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 )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醛固酮E(甲状腺素28(“超极化阻滞”是指 ( )A(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B(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C(低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D(高钾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E(低钙血症时的神经-肌肉兴奋性?29(钾代谢障碍与酸碱平衡紊乱常互为影响,下述何者是正确的 ( ) A(低钾血症常引起代谢性酸中毒B(高钾血症常引起代谢性碱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常引起高钾血症D(代谢性酸中毒常引起低钾血症E(混合性酸中毒常引起高钾血症30(高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危害在于 ( )A(引起肌肉瘫痪B(引起严重的肾功能损害C(引起血压降低D(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E(引起酸碱平衡紊乱31. 细胞内液占第二位的阳离子是 ( )A.Na+B.K+C.H+D.Mg2+E.Ca2+32. 低镁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机制是 ( )A.静息电位负值变小B.阈电位降低C.γ-氨基丁酸释放增多D.乙酰胆碱释放增多E.ATP生成增多33. 不易由低镁血症引起的症状是 ( )A.四肢肌肉震颤B.癫痫发作C.血压降低D.心律失常E.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34. 对神经、骨骼肌和心肌来说,均是抑制性阳离子的是 ( )A.Na+B.K+C.Ca2+D.Mg2+E.HCO3-435. 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可见于 ( )A.高钙血症B.低镁血症C.低磷血症D.低钾血症E.酸中毒 36. 临床上常用静脉输入葡萄糖酸钙抢救高镁血症,其主要机制为 ( )A.钙能拮抗镁对神经肌肉的抑制作用B.钙能减少镁在肠道的吸收C.钙能促进镁的排出D.钙能使静息电位负值变小E.钙能促进镁进入细胞内37. 急性高镁血症的紧急治疗措施是 ( )A.静脉输注葡萄糖B.静脉输注碳酸氢钠C.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D.静脉输注生理盐水E.使用利尿剂加速镁的排出38. 下述哪种情况可引起低镁血症 ( )A.肾功能衰竭少尿期B.甲状腺功能减退C.醛固酮分泌减少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严重脱水39. 引起高镁血症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口服镁盐过多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未经治疗C.严重烧伤D.肾脏排镁减少E.长期禁食40. 下述关于血磷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 )A.正常血磷浓度波动于0.8,1.3mmol/LB.甲状腺素是调节磷代谢的主要激素C.磷主要由小肠吸收,由肾排出D.肾功能衰竭常引起高磷血症E.高磷血症是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主要发病因素41. 高钙血症对骨骼肌膜电位的影响是 ( )A. 静息电位负值变大B. 静息电位负值变小C. 阈电位负值变大D. 阈电位负值变小E. 对膜电位无影响42. 高钙血症对机体的影响不包括 ( )A.肾小管损伤B.异位钙化C.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D.心肌传导性降低E.心肌兴奋性升高二、问答题1(哪种类型的低钠血症易造成失液性休克,为什么,2(简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原因,3(试述水肿时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第一节水钠代谢紊乱【A型题】1.细胞表里液成分不同,它们之间渗透压的关系是〔〕 A.细胞内高于细胞外B.细胞内低于细胞外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E.细胞表里液根底细等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穿细胞液D.血浆E.淋巴液3.细胞内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A.K+B.Mg2+C.Ca2+D.Na+E.Fe2+4.机体通过下述哪项的移动来维持细胞表里渗透压的平衡〔〕A.Na+B.葡萄糖C.K+D.水E.蛋白质5.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特征是〔〕A.掉水多于掉钠B.血清钠浓度<130mmol/LC.血浆渗透压<310mmol/LD.伴有或不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E.细胞内液量减少6.决定脱水类型的因素为〔〕A.体液总量B.细胞内液渗透压C.细胞外液渗透压D.血浆胶体渗透压E.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7.正常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通过以下哪项来调节〔〕 A.神经系统B.血浆渗透压C.胃肠道D.神经内分泌系统E.内分泌系统8.何种类型的水与电解质掉衡最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水肿9.调节钠程度衡的主要器官是〔〕A.皮肤B.肺C.胃肠D.肾E.汗腺10.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最主要的原因是〔〕A.持久持续使用高效利尿剂B.醛固酮分泌缺乏C.肾小管酸中毒D.消化道大量掉液E.大量掉液后处置不妥11.最易发生脱水热的水与电解质紊乱类型是〔〕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水肿E.高容量性低钠血症1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体液丧掉最严重的部位是〔〕 A.细胞内液B.组织间液C.血浆D.淋巴液E.第三间隙液13.低渗性脱水的突出特点是〔〕A.明显口渴B.ADH分泌增多C.易发生休克D.早期尿量减少E.细胞内液显著减少14.以下哪种情况属于低容量性低钠血症〔〕A.主要是细胞内脱水B.口渴明显C.掉水大于掉钠D.囟门、眼窝塌陷,外周循环衰竭较早呈现E.早期尿量减少15.低渗性脱水时尿钠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B.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C.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按捺D.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按捺E.以上都不合错误16.低渗性脱水早期尿量和尿比重的变化是〔〕A.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B.尿量增加,尿比重降低C.尿量增加,尿比重增高D.尿量减少,尿比重降低E.尿量增加,尿比重无变化17.以下哪一类水、电解质紊乱最容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等容性低钠血症18.一小儿严重腹泻,只补充葡萄糖溶液,最易引起何种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水肿C.低容量性低钠血症D.低钙血症E.高容量性低钠血症19.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分布改变的特点〔〕A.细胞内液无丧掉,仅丧掉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无丧掉,仅丧掉血浆C.细胞内液无丧掉,仅丧掉组织间液D.细胞外液无丧掉,仅丧掉细胞内液E.细胞表里液均明显丧掉20.临床上对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一般首先应用〔〕A.高渗氯化钠B.10%葡萄糖液C.低渗氯化钠D.50%葡萄糖液E.等渗氯化钠21.严重呕吐、腹泻患儿有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陷,前囟下陷,这主要是〔〕 A.血容量减少B.细胞内液减少C.低钾血症D.低钠血症E.细胞外液减少22.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患者最早呈现的表示〔〕A.外周循环衰竭B.尿钠减少C.血清钾浓度降低D.口渴E.细胞内液量增多23.哪种类型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可导致颅内出血〔〕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钠血症C.高钾血症D.高钙血症E.高镁血症24.极度衰弱的病人易发生〔〕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低钠血症25.以下哪项在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不容易发生〔〕A.少尿B.口渴C.脱水热D.休克E.尿比重高26.某病人反复呕吐、腹泻伴高热2天,最易发生何种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等渗性脱水C.低容量性低钠血症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水肿27.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体液分布改变的特点〔〕A.细胞表里液均减少,但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B.细胞表里液均减少,以细胞外液减少更明显C.细胞内液无丧掉,仅丧掉血浆D.细胞内液无丧掉,仅丧掉组织间液E.细胞表里液均明显减少28.高热患者不作任何处置,易发生〔〕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等渗性脱水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水肿29.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的特征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掉水多于掉钠B.血清Na+浓度>150mmol/LC.血浆渗透压>310mmol/LD.细胞外液量减少E.细胞内液量增多30.高渗性脱水时体液丧掉的特点是〔〕A.细胞表里液均明显减少B.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内液无变化C.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内液增多D.细胞表里液均减少,但细胞外液减少更明显E.细胞表里液均减少,但细胞内液减少更明显31.高渗性脱水早期尿钠浓度增高的原因是〔〕A.醛固酮分泌增多B.醛固酮分泌减少C.体内钠浓度相对增加D.肾小管重吸收水增多E.氢-钠交换减少32.以下哪一类水、电解质紊乱可导致脱水热〔〕 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钠血症33.尿崩症患者易呈现〔〕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钠血症34.代谢性酸中毒时过度通气可发生〔〕A.水肿B.水中毒C.低渗性脱水D.等渗性脱水E.高渗性脱水35.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也可称为〔〕 A.原发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低渗性脱水E.慢性水中毒36.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摄入水过多可发生〔〕 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水肿37.水中毒时体液的流动趋势是〔〕A.由细胞外至细胞内B.由细胞内至细胞外C.由组织间隙至血管内D.由血管内至淋巴管内E.由血管内至组织间隙38.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最大的危险是〔〕A.循环功能障碍B.肾功能衰竭C.血液稀释D.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E.凹陷性水肿39.以下哪一种情况的早期就呈现神经精神病症〔〕 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急性水中毒E.慢性水中毒40.等容量性低钠血症原因是〔〕A.ADH分泌异常增多B.ADH分泌减少C.肾素分泌增多D.肾素分泌减少E.心房肽分泌增多41.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容量表示为〔〕细胞内液组织间液血浆A.↑↓↓B.↑↑↑C.明显↑↑↑D.↑比血浆↑更明显↑E.↑↓↑【B型题】题42~43口渴脱水症外周循环衰竭A.明显明显早期轻症无B.明显无早期轻症无C.早期轻症无明显早期可发生D.早期轻症无无早期可发生E.明显无早期可发生42.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时〔〕43.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时〔〕题44~45尿量尿钠含量A.正常↓B.↑正常C.↓正常D.↓↓E.↓↑44.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早期〔〕45.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早期〔〕题46~48A.高渗性脱水B.等渗性脱水C.低渗性脱水D.水中毒E.盐中毒综合症46.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见于〔〕47.伴有细胞外液增多的低钠血症见于〔〕48.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见于〔〕题49~52A.低渗性脱水B.等渗性脱水C.高渗性脱水D.低钠血症E.高钠血症49.昏迷患者易呈现〔〕50.大汗后易呈现〔〕51.尿崩症患者易呈现〔〕52.腹泻后只饮水易呈现〔〕题53~56A.尿量减少而尿钠偏高B.尿量减少而尿钠降低C.尿量增加而尿钠偏高D.尿量增加而尿钠正常E.尿量不减少而尿钠降低53.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早期〔〕54.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晚期〔〕55.肾外原因引起的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早期〔〕56.肾性原因引起的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晚期〔〕【C型题】题57~59A.细胞外液减少B.细胞内液增多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57.高容量性低钠血症〔〕58.低容量性高钠血症〔〕59.低容量性低钠血症〔〕题60~62A.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B.明显口渴、少尿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60.低容量性低钠血症〔〕61.低容量性高钠血症〔〕62.等渗性脱水〔〕题63~66A.少尿、脱水症B.在婴儿可呈现脱水症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63.低容量性高钠血症〔〕6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65.急性高容量性低钠血症〔〕66.等渗性脱水〔〕题67~69A.脱水症B.外周循环衰竭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67.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早期〔〕68.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早期〔〕69.重度等渗性脱水〔〕【X型题】70.溶液的渗透压决定于〔〕A.溶质的种类B.溶质的分子量C.溶质分子的数目D.溶质分子的大小E.溶液的多少71.决定细胞膜跨膜水流标的目的的离子有〔〕A.Cl-B.K+-C.HCO3D.Na+2-E.HPO472.促进醛固酮分泌的因素有〔〕A.血管紧张素ⅠB.血管紧张素ⅡC.血管紧张素ⅢD.低钠血症E.低钾血症73.促进抗利尿激素释放的主要刺激是〔〕A.血管紧张素Ⅱ减少B.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C.循环血量减少D.血糖降低E.血浆蛋白浓度74.以下哪些情况可以引起高渗性脱水〔〕A.昏迷B.频繁呕吐C.高热D.尿崩症E.大面积烧伤75.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早期的临床表示有〔〕A.多尿B.口渴C.脉细速D.低比重尿E.血压下降76.重度低渗性脱水患者临床上可呈现〔〕A.表情冷淡B.明显脱水症C.休克D.血压下降E.少尿77.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可呈现〔〕A.血清钠浓度>150mmol/LB.血容量增高C.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D.细胞脱水E.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78.水中毒时可呈现〔〕A.细胞外液增多B.血钠浓度增高C.颅压增高D.细胞水肿E.血液稀释79.炎热夏天大量出汗又无水喝可能发生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有〔〕A.高渗性脱水B.低钾血症C.高镁血症D.休克E.细胞脱水80.以下哪些符合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A.掉水大于掉钠B.细胞外液减少C.细胞内液增加D.血清Na+浓度小于140mmol/LE.血浆渗透压小于280mmol/L81.以下哪些水、电解质紊乱能引起颅内出血〔〕A.高容量性高钠血症B.高容量性低钠血症C.低容量性低钠血症D.等容量性高钠血症E.等容量性低钠血症82.以下哪些情况可以引起等渗性脱水〔〕A.小肠梗阻B.出汗过多C.大面积烧伤D.高热E.抽放大量腹水83.高渗性脱水早期,机体的代偿反响表示为〔〕A.口渴中枢兴奋B.ADH释放增多C.醛固酮分泌增加D.细胞内水分转向细胞外E.细胞外水分转向细胞内【判断题】8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又称低渗性脱水〕的主要特点是掉水多于掉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习题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复题】一、选择题A型题1.高热患者易发生哪种水电解质失衡?A。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B。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C。
等渗性脱水D。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
细胞外液显著丢失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A。
酸中毒B。
氮质血症C。
循环衰竭D。
脑出血E。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A。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B。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C。
等渗性脱水D。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E。
低钾血症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什么?A。
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B。
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C。
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D。
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E。
血浆和细胞内液明显丢失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是什么?A。
组织间液增多B。
血容量急剧增加C。
细胞外液增多D。
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增多E。
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的主要部位是什么?A。
体腔B。
细胞间液C。
血液D。
细胞内液E。
淋巴液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哪种水肿?A。
肾炎性水肿B。
肾病性水肿C。
心性水肿D。
肝性水肿E。
肺水肿8.易引起肺水肿的病因是什么?A。
肺心病B。
肺梗塞C。
肺气肿D。
二尖瓣狭窄E。
三尖瓣狭窄9.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最主要依据是什么?A。
晶体成分B。
细胞数目C。
蛋白含量D。
酸碱度E。
比重10.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什么?A。
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B。
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C。
淋巴回流障碍D。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E。
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11.细胞外液渗透压至少有多少变动才会影响体内抗利尿激素(ADH)释放?A。
1%~2%B。
3%~4%C。
5%~6%D。
7%~8%E。
9%~10%12.临床上对伴有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原则上给予什么?A。
高渗氯化钠溶液B。
10%葡萄糖液C。
低渗氯化钠溶液D。
50%葡萄糖液E。
等渗氯化钠溶液13.尿崩症患者易出现哪种水电解质失衡?A。
复习提问:1.基本病理过程?2.脑死亡概念。
3.女儿是水做的——《红楼梦》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障碍(Disturbance of water and electrolyte metabolism)教学目标:1.掌握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水中毒的特点;水肿、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概念;掌握相应名词的英语词汇。
2.掌握四种类型水钠代谢紊乱的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
3.了解上述代谢障碍的防治原则。
一、正常水钠代谢第一节水、钠代谢障碍二、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三、低钠血症四、高钠血症五、水肿一、正常水钠代谢水的生理功用:水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和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人体的新陈代谢是在体液环境中进行的。
(1)促进物质代谢(2)调节体温(3)润滑作用(4)是组织器官的成分胞内液40%体液的容量和分布:成男体液占体重的60%血浆5%胞外液20%组织间液15%水的来源和排出摄入(ml)排出(ml)饮水1000-1300 尿量1000-1500食物水700-900 皮肤蒸发500代谢水300 呼吸蒸发350粪便水150合计2000-2500 2000-2500(日需要量1500~2000/日)钠的生理功能1.维持体液的渗透压(280-310mmol/L)平衡和酸碱平衡;2.维持神经、肌肉、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并参与其动作电位的形成;3.参与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钠出入机体的途径摄入:小肠排出:(1)肾“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2)汗液水、钠正常代谢的调节1.渴中枢(是否脱水都口渴?)——举例:吃咸时口渴不渴?作用:引起渴感,促进饮水。
刺激因素: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2.抗利尿激素(ADH)作用: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促释放因素:(1)血浆渗透压↑(成人1%-2%变动时,即可引起ADH的释放)(2)有效循环血量↓(3)应激3.醛固酮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Na+,排 H+ K+促释放因素:(1)有效循环血量↓(2)血Na+降低(3)血K+增高4.心钠素(ANF)(心房肽或心房利钠肽)是一组由心房肌细胞产生的多肽,约由21-33个氨基酸组成。
作用:(1)减少肾素分泌;(2)拮抗血管紧张素缩血管作用(3)抑制醛固酮的分泌(4)拮抗醛固酮的保钠作用。
促释放因素:血容量增加二、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两种方法(一)根据体液的渗透压分1.低渗性脱水2.高渗性脱水3.等渗性脱水4.低渗性水过多(水中毒)5.高渗性水过多(盐中毒)6.等渗性水过多(水肿)(二)按血钠浓度和体液容量分1.低钠血症(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2)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水中毒)(3)等容量性低钠血症2.高钠血症(1)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2)高容量性高钠血症(3)等容量性高钠血症3.正常血钠性水紊乱(1)等渗性脱水(2)水肿三、低钠血症(hyponatremia)血钠浓度小于130mmol/L,称为低钠血症。
(一)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特征:失钠大于失水,血钠小于130mmol/L,血浆渗透压小于280 mmol/L。
原因和机制:体液丢失,只补水而未及时补钠(继发性失水)。
1 经肾丢失(1)药物的影响:高校利尿药,如速尿、利尿酸等。
(2)疾病的影响: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肾实质性疾病。
2 肾外丢失(1)消化液大量丢失:呕吐、腹泻等。
(2)体腔大量液体潴留:胸水、腹水。
(3)皮肤丢失液体:出汗。
对机体的影响:1.体液的变化:细胞外液明显减少,细胞内液有所上升,易发生休克2.明显的失水体征(脱水征)3.对尿的影响:(1)尿量变化: 早期尿量正常,重症病人尿量减少(2)尿钠含量变化:肾脏失钠引起者表现为尿钠含量增多;肾外原因引起者表现为尿钠含量减少。
4.一般无口渴感防治原则:1.防治原发病2.补等渗盐3.防治休克(二)高容量性低钠血症(hypervolemic hyponatremia)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特点:血钠下降,血浆渗透压<280mmol/L,血清Na+浓度<130mmoI/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
原因:过多的低渗性体液在体内潴留。
1 水摄入过多:2 水排出减少:对机体的影响:1.体液的变化细胞内外液量均增加,血液稀释。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3.实验室检查血液稀释表现防治原则:1.防治原发病2.轻症患者,限制水分摄入;重症患者,给予脱水剂或强利尿剂四、高钠血症(hypernatremi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特点:失水大于失钠,,血浆渗透压大于310 mmol/L,血钠高于150mmol/L的脱水。
原因:失水过多加上饮水不足。
1.水摄入减少2.水丢失过多(1)肾外原因皮肤、呼吸道黏膜、消化道丢失。
(2)肾性原因:药物的影响、疾病的影响。
对机体的影响:1.体液的变化:细胞内、外液都降低,细胞内液降低更为明显。
轻度脱水征 ,脱水热。
2.较少发生休克3.对脑的影响:脑细胞脱水,脑出血4.尿量少,比重高5.渴感明显防治原则1.防治原发病2.补水五、水肿(edema)(一)概念1 水肿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称为水肿。
2.积水液体在体腔内过多积聚。
(二)水肿的分类1 按分布范围:局部性水肿, 全身性水肿2 按发病原因: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内分泌性水肿特发性水肿:有的全身性水肿至今原因不明,称特发性水肿。
4 按皮肤有无凹陷分(1)隐性水肿:(recessive edema)游离液体增加不明显,尚无明显外观表现的水肿;(2)显性水肿:(frank edema,pitting edema)游离液体明显增加,出现明显外观表现的水肿(三)水肿的发病机制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组织液生成>回流)(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常见原因:静脉淤血、阻塞、受压迫;动脉充血(2)血浆胶体渗透压↓常见原因:血浆蛋白减少①蛋白质合成障碍②蛋白质丧失过多③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3)微血管壁通透性↑常见原因:①各种炎症性疾病②过敏性疾病③组织缺血、缺氧及再灌后④其它(4)淋巴回流受阻常见原因:淋巴管被阻塞,摘除淋巴管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钠、水潴留)(1)GFR↓原因:①广泛的肾小球病变→肾小球滤过面积明显↓②有效循环血量明显↓→肾血流量↓(2)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原因:①心钠素(心房肽)分泌↓②肾小球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 FF)↑FF=GFR/RBF(肾血浆流量)肾脏血液循环特点1 肾小球两端均为动脉,肾小球流出的血液进一步供应肾小管和集合管。
2入球小动脉通过调节入球血量来调节肾单位的有效滤过压;出球小动脉通过改变血液流出阻力来调节有效滤过压;3肾小管和集合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浆胶体渗透压高,利于钠水重吸收。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原因:①醛固酮分泌增多②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四)水肿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1.水肿的特点(1)水肿液的性状①漏出液(transudate)比重<1.015; 水肿液的相对密度低于1.015;蛋白质的含量低于2.5g%;细胞数少于500/100m1。
②渗出液(exudate)水肿液的相对密度高于1.018;蛋白质含量可达3g%一5g%;可见多数的白细胞。
(2)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①水肿的分布特点心性水肿:首先出现于低垂部。
肾性水肿:首先表现为眼睑或面部水肿;肝性水肿:腹水为主。
②影响水肿分布的因素重力效应组织结构特点局部血液动力学因素2.水肿对机体的影响有利作用:(1)稀释毒素(2)运送抗体不利影响:(1)细胞营养障碍(2)水肿对器官组织功能活动的影响作业:1.概念:水肿、积水、漏出液、渗出液、隐性水肿、显形水肿、跨细胞液、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
2.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水肿发生机理。
第二节钾代谢障碍 1.正常钾代谢2.钾代谢障碍钾的生理作用1.维持细胞静息电位;2.维持细胞新陈代谢;3.调节细胞内外渗透压;4.调节酸碱平衡。
体内钾的来源去路来源:食物去路:肾脏排泄(90%)“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一、血钾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肾的调节和钾的跨细胞转移。
1.钾的跨细胞转移维持细胞内外液间钾分布调节钾跨细胞转移的基本机制被称为泵-漏(Pump-leak)机制。
泵指钠-钾泵,即Na+-K+-ATP酶,将钾逆浓度差摄入细胞内;漏指钾离子顺浓度差通过各种钾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外液。
影响钾的跨细胞转移的主要因素包括:(1)激素的作用:儿茶酚胺(a 受体、b 受体)、胰岛素(2)酸碱平衡状态:酸中毒硷中毒(3)物质代谢状况:(4)合成代谢增强(5)分解代谢增强(6)渗透压(7)运动(8)机体总钾量2.肾脏排钾量的调节肾小球滤过近曲小管和髓袢对钾的重吸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钾排泄的调节影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排钾的调节因素:(1)血K+浓度(2)远端流速(远曲小管的原尿流速)(3)酸碱平衡状态(4)结肠的排钾功能二、低钾血症(hypokalemia)和缺钾(一)概念:血清钾浓度低于3.5 mmol/L称为低钾血症。
缺钾指细胞内钾和机体总钾的缺失。
(二)原因和机制1.摄入不足2.钾分布异常(进入细胞内过多)(1)碱中毒;(2)药物作用:胰岛素。
(3)毒物中毒:钡中毒,粗制棉籽油中毒(棉酚)(4)低钾血症型周期性麻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丢失过多(1)消化道失钾(2)皮肤失钾(3)肾失钾:远端肾单位排钾增多;近端肾单位重吸收钾减少。
(三)对机体的影响:1. 与膜电位异常相关的障碍(1)对神经肌肉的影响主要表现:肌无力、肌麻痹机制:细胞外钾低,使[K+]内/[K+]外比值升高——>膜内外钾浓度差增大,钾外流增加,使静息电位(Em)负值增加,Em-Et距离增加——>肌细胞兴奋性降低,处于超级化阻滞状态 表现为肌无力、肌麻痹。
(2)对心脏的影响主要表现:心肌兴奋性增高、传导性下降、自律性增高、收缩性升高、心律失常。
机制:心肌动作电位各期的离子运动0期:钠快速内流1期:钾外流2期:钙内流,钾外流3期:钾外流4期:非自律细胞:“泵”转运离子自律细胞:钾外流和随时间而递增的钠内流决定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因素兴奋性:静息电位水平(钾)阈电位自律性:最大复极电位水平(钾)阈电位水平4期去极化速度(钠钾)传导性:0期去极化速度及幅度(钠)收缩性: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正常心律特点窦性心律有一定频率节律整齐有一定兴奋传递的路径和速度机制:①心肌兴奋性↑血钾↓→钾外流↓→Em负值↓,Em-Et距离减小→兴奋性↑②传导性↓血钾(明显)↓↓→钾外流(明显)↓↓→Em-Et距离过小→钠通道失活,钠内流减慢→0期去极化幅度及速度减小→传导性降低③自律性增高血钾↓→细胞膜对钾通透性↓(血钾降低,钾通道对钾的通透性也降低)→钾外流↓→心肌快反应自律细胞4期去极化过程加速使自律性增高④收缩性增高血钾↓→细胞膜对钙通透性↑→钙内流加速→兴奋-收缩偶联,增加收缩性⑤心律失常血钾↓除可以引起心电图改变外,引起心肌损害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