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208.42 KB
- 文档页数:2
护患冲突的原因及防范措施5篇第一篇:护患冲突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浅谈护患冲突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内容摘要:探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患冲突原因及防范措施,建立和谐、安全的健康环境,建立良好的职道德。
护患冲突频发的原因何在,如何解决护患矛盾、避免护患冲突。
医疗收费、服务态度、护理管理、业务素质、沟通障碍及违反护理规章制度,是产生护患纠纷的根本原因。
应不断加强护士的文明修养,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是减少和防范护患纠纷的根本所在。
融洽的护患关系不仅能取得双方的密切配合与合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而且能增加护患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建立和谐、向上、互动的护患关系,已成为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公民法制观念的增强,以及对医疗服务要求的增高,医疗纠纷已经逐年上升,致使护患关系日益紧张,护理人员一旦侵犯了患者的权利,不管其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可引起护患纠纷。
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防止护患冲突的发生,需为患者提供一和谐的康复环境,还可以最限度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防患于未然【1】。
我院是一所街道卫生医院,根据近几年来我院科学地分析现存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要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要分析造成护患关系的症结所在,坦然面对不要回避护患冲突的根本原因,根据护患冲突的影响因素、行为表现,提出防范措施,以便有效地调控护患关系减少护患冲突的发生。
一、护患冲突发生的原因分析1.患者因素1.1 病人文化素质的影响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维护权权利的意识和要求提高,对健康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疾病诊治的同时,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
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以及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患者的文化程度、自身修养、社会职业、素质高低参差不齐,对病情的转归认识及反应、处理不同,易发生冲突。
急诊护理的论文范文(摘要)目的:针对急诊科护理纠纷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
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发生的护理纠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结果:急诊科护理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专业知识不扎实、急救意识薄弱、工作责任心不强与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等。
结论:加强专科培训与急救意识的培养,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是减少急诊科护理纠纷发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急诊科; 护理纠纷; 防范措施急诊科属于高危科室,急诊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不仅每天随时接诊各科危重患者,而且还要与各种各样患者及家属打交道,护理工作繁重、涉及面广、风险高、技术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与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极易发生护理纠纷,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与切身利益,还对科室与医院的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针对笔者所在科发生的护理纠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1 护理纠纷分析1.1 专业知识不扎实急诊科护士普遍年轻化,急救经验不足,对危重患者病情评估不到位,致使在外出检查、护送住院的过程中,病情突发意外。
急救技术不过硬,在碰到疑难静脉、小儿静脉穿刺时,一针见血成功率低,影响静脉用药,延误了抢救与治疗时机,同时因反复穿刺额外增加了患者躯体上的痛苦。
病情观察不细致,没有风险意识,对烦躁、醉酒、老年患者未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易发生跌倒、坠床、压疮等意外伤害。
1.2 急救意识薄弱,心理素质差急诊护士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急诊患者及家属,处于一种见怪不怪的状态,造成有的护士对急诊患者及家属态度冷漠,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缺乏耐心,解释不到位,未从患者及家属的角度出发,未体现“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的理念。
遇到危重患者抢救时,低年资的护士心理素质差,心慌意乱,不知所措,影响患者的及时救治。
1.3 工作责任心不强,执行制度不严护士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心是发生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1],工作时思想不集中,凭印象做事,对实习生与到科内来轮转的新职工带教不到位,未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三查七对制度,造成无菌操作不严谨、加错药、漏推针、用药方法与剂量不准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急诊护患纠纷的防范 作者:王杰婷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8期
摘要:医院急诊科是医护患纠纷的频发场所,研究纠纷产生的原因,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对维护医院的形象和声誉,推动急诊救护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急诊纠纷防范 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医疗纠纷日渐增多,医疗护理工作成为高风险行业。急诊科是诊治急危重病人的场所,抢救任务繁重,病人病情复杂多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护患纠纷甚至医疗事故。正确防范急诊护患纠纷的发生,对维护医院的形象和声誉,推动急诊救护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现结合临床实践,对急诊救治中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防范措施。
1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 1.1服务态度。个别人员不能及时转变观念,服务意识淡薄,接诊病人漫不经心,态度冷淡,解释问题不耐心,甚至训斥病人。有些护士因缺乏社会经验及沟通交流技巧,缺乏自我调节、控制情绪的能力,面对繁重的救护工作和病人及家属的误解、不合作时,不能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顾及不到病人及家属的情绪与心理,易出现生硬、随意性语言,而引发护患纠纷。
1.2制度执行缺陷。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是工作的指南,是安全护理的法宝。工作中如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特别是在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如果减少查对环节,就有可能出现差错。违反交接班制度,不进行床头交接,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隐患;违反值班制度,急诊病人可能得不到及时就治。执行制度的缺陷,是产生纠纷或医疗事故的隐患。
1.3 技术水平偏低。急诊科主要负责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对护士的基本技术操作及急诊抢救水平要求较高。如若护士静脉穿刺技术不过关,就会延误病人抢救时机;各种危重病人抢救程序不熟练,就会手忙脚乱;不能熟练掌握各种抢救医疗仪器如呼吸机、洗胃机、心电除颤仪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也会使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引发护患纠纷。
中外医疗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I LTR TM NT2008N O .22CHI NA FOREI GN M EDI CAL TREATM ENT交流园地1护理纠纷常见原因1.1服务态度问题如护理人员对病人家属提出的问题或疑问,解释时语言生硬,态度蛮横,行为不雅,缺乏同情心。
在救治过程中,患者往往急于知道病情如何,治疗效果如何,询问护理人员多,而护士整天与各种各样的患者接触,有一种见惯不怪的思想,在被询问多后产生烦躁,往往脱口而出“不知道”,“问医生”等,而产生对立情情绪。
1.2工作责任心不强如护士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慎独精神,对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度不严格执行,工作不认真,输液过程中,巡视不及时,病情观察不仔细。
执行口头医嘱不严谨,存在操作过失,导致护理纠纷。
1.3对病人的病情预见性低虽然不同季节性疾病发病率有一定规律,但病情变化及复杂性不可预见,特别是突发事件时,患者随机性大,难以估计,医院的应急能力不能满足患者需求而发生纠纷。
1.4不重视护患之间的沟通护士在执行治疗,护理的同时忽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
不尊重患者的医疗选择权和知情权,未如实告知病人病情,有关治疗用药情况,使患者处于一种被动的治疗位置。
当治疗效果不理想时,患方常常因不能理解而导致纠纷的发生。
1.5法律意识淡薄护士对临床潜在的法律问题认识不足,缺乏法律知识,不了解病人的权利和义务,护士的权利和义务及护患间存在的法律责任。
1.6护理人员业务素质低,技术不全面主要是年轻护士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低,吸痰、洗胃、心肺复苏等操作不熟练。
对新的监护仪,治疗仪等,因未能准确熟练地掌握其使用方法而造成操作失误,可给病人带来严重后果,以致发生护理纠纷。
1.7忽视了规范书写护理文书的重要性漏记已实施的护理措施,记录内容欠准确,护理记录有涂改,记录内容缺乏连续性,护理记录与医生的记录不符,记录不及时、不准确。
1.8医护之间关系不协调,特别是医疗效果不尽人意时,相互拆台,患者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到护理人员的身上,从而产生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