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973标书力学刺激对植体-骨界面骨系细胞mRNA表达的影响

国家973标书力学刺激对植体-骨界面骨系细胞mRNA表达的影响

国家973标书力学刺激对植体-骨界面骨系细胞mRNA表达的影响
国家973标书力学刺激对植体-骨界面骨系细胞mRNA表达的影响

力学刺激对植体-骨界面骨系细胞mRNA表达的影响

Effects of the mRNA expression in implant-bone interface bone cells after mechanical stimulate

摘要

在建立力学刺激骨系细胞的动物实验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激光捕获显微分离技术(LCM), 获取动物模型体内种植体—骨界面区域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用基因芯片法检测不同力值的间断力学刺激作用下基因表达谱的时序变化。明确从骨形成到骨破坏这个质的变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差异和相关的特异性基因,探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耦联机制,从系统角度研究生理负荷促进骨形成和超负荷导致骨破坏的基因调控机制的差异,尝试筛选出与骨形成和骨破坏相关基因,以为骨生物力学及骨组织工程学提供理论依据,并进一步完善负荷状态下骨组织与人工材料界面骨改建机制的理论,为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先导。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1、项目的立项依据(附主要的参考文献目录)。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一些人工种植体或装置越来越多的被植入骨组织,用于治疗病变和修复缺损,如人工关节、牙种植体,以及骨内固定装置等。理想的人工种植体或装置应以与骨组织紧密结合(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的形式行使其生理功能, 然而,仍有部分植入体不能达到或保持长期的骨整合,导致植入体松动、脱落和并发症的产生,除了植入体材料本身的因素之外,负荷后骨组织的应力变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且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由于植入体与骨组织之间始终存在一个界面,负载后界面骨组织的应力应变与正常骨组织负载后的应力应变不同,这种力学环境的改变,可能会促进骨组织与人工材料的界面发生适应性改建,达到理想的骨整合;也可能会导致骨组织与人工材料的界面发生骨吸收。骨吸收会使种植体与骨组织分离,增加了植入物微粒、细菌及炎症介质等侵入的机会,引起炎症反应,加速骨吸收并造成植入体松动,进而影响种植体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因此,了解力学刺激对骨组织与人工材料界面骨改建的影响,将有助于解释临床观察到的现象,有助于与骨生物力学相关的诸学科的发展,如骨折固定、人工关节置换、牵张成骨、口腔种植修复、口腔正畸、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及骨组织工程研究等等。

机械刺激产生的耦合力传递到骨组织,使骨系细胞发生应力应变作用,这些变化通过多个信号转导通路的转导,导致骨系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并完

成骨的改建。成骨细胞(OB)和破骨细胞(OC)是骨改建的两大主要功能细胞,在应力、生长因子、激素等作用下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调控,使骨产生适应性地构建。其中由应力应变造成细胞的生物学反应和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多数学者认为[2]:不同的力学刺激可以导致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性和数量的变化,影响骨形成与骨吸收,而这显然是由于骨系细胞基因表达和基因调控发生变化的结果。目前的研究证据表明:

1、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加载研究证明[3-5]:成骨细胞未受力时, 早期即刻基因c-fos、c-jun在细胞静止期内不表达;受力学刺激后初期即明显增加,其表达一般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同时出现,因而其转录翻译蛋白可能对其它晚应答的基因转录起调控作用。Ikegame等[6]发现:加载6h后,骨形成蛋白-4(BMP-4)基因表达增加,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cbfa1/Osf-2也随着BMP-4基因表达开始表达。Pavlin 等[7]发现:加载24h后,成骨细胞中骨钙蛋白水平轻度下降,但在加载1-2d,其表达增长了4.6倍,到第4d则增长了7倍,达到其增长的最高峰;I型胶原基因的表达在加载后第1d不明显,但在第2d其表达增长了3倍,并在其后6d维持这一水平。Cillo等[8]则针对另外一些重要的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发现拉伸应力可以使TGF-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的mRNA表达增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减少,且不同的力值和加载时间对这些基因的表达有不同的影响。显然成骨细胞受力后,基因的表达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存在明显的时序性变化。

2、破骨细胞是骨吸收的主要功能细胞,传统认为破骨细胞是一个“惰性细胞”,对力学刺激不敏感,主要是通过成骨细胞感受力学刺激以后,通过耦联机制影响破骨细胞的活性、增殖和迁移。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9]:应力可直接导致体外培养的破骨细胞mRNA表达的增强,并伴随着骨吸收能力的增强。

3、多数实验是建立在对OB、OC静态加载的基础上,但动态载荷对骨改建的影响远大于静态载荷,已得到很多学者证实,即间歇性的周期性力学刺激对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和基因表达的作用明显大于持续性静态负荷的作用[10-11]。但其原因和机理尚不清楚。

4、对力学信号转导的研究表明[12--14]:骨系细胞表面的离子通道在细胞膜受到力学作用数秒或数分钟后即可引起G蛋白活化、第二信使释放、蛋白质磷酸化、生长因子的分泌、细胞骨架的变化、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粘附的重建,最终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基因表达的变化可能反过来影响信号的转导[13]。成骨细胞在某些力学刺激因素作用下表达一些因子,从而将骨吸收信号传递给破骨细胞的前体细胞,使之分化发育并活化,行使骨吸收功能。骨保护素(OPG)和骨保护素配体(OPGL)的发现证实了这一假说,并提供了分子基础[13-14]。有研究表明[14-15]:作为细胞表面重要受体的整合素,通过识别某些胞外基质蛋白,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反应并接受、转导级联信号,并有可能是力学信号传递的通道。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1)力学刺激导致OB、OC基因改变的过程涉及众多基因的变化,但针对个别基因的研究显得较为凌乱,基因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不清楚,不能精确地阐明各基因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2)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耦联关系,不同的力学信号可能通过这些内在相连的信号通路,以不同的方式影响骨系细胞的反应。这些不同信号通道是如何介导力学刺激,而导致OB、OC基因表达的时空变化?是否存在某些尚不为人所知的信号转导分子?信号通路之间又是如何耦联的?这方面的认识尚不明确,只能从基因表达的变化来找寻方向。(3)由于各学者多采用体外实验,实验条件不尽相同,导致实验结果的可比性较差,有关体内实验的报道,特别是力学刺激对人工种植体-骨界面骨系细胞基因表达影响的报道也极为罕见。因此,有必要同期从体内外观察OB、OC受力后整个基因表达的时序变化,探讨各相关基因在骨形成和骨吸收过程中的确切作用,并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和意义。

Vaes[16]等人曾尝试应用基因芯片的方法,找寻骨形成蛋白-2诱导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标记基因,为探寻力学信号对骨系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基因芯片技术是一项新兴的能检测全范围mRNA表达水平变化的技术,具有高通量、并行化的特点,可为研究基因调控网络及其机理,揭示不同层次多基因相互作用的生理、病理现象提供有效手段[17,18]。然而,骨组织是不同细胞群体相互作用的三维空间结构,通过磨碎活组织所提取的DNA、RNA不

能代表特定生理或病理过程中单一同类细胞的信息。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19](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LCM)则是解决细胞异质性问题的革命性技术,是在显微镜下从组织切片中分离、纯化单一类型细胞群或单个细胞的技术。从LCM捕获的同质细胞中提取mRNA可构建cDNA文库,进行cDNA微列阵分析[20]。因此,我们相信LCM技术与基因芯片的有效结合,将能够清晣地勾画出力学刺激后人工种植体-骨界面OB、OC在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基因表达的改变。

综上所述,骨作为一个自适应的生物系统是通过多层面、多因素的网络调控来完成应力作用下的骨改建,显然以往只针对其中某一层面、若干因素的单一视角的研究,难以系统透彻地阐述应力作用下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基因调控机制。因此有必要从整个基因组的水平探讨应力作用下骨系细胞上千个基因的动态表达,既要从分子水平来研究其机理,也要从系统层面动态研究骨系细胞基因的时序变化,把分析和综合统一起来,同时也可以对目前众多单基因水平的研究进行分析、评价和比较,从而明确不同力学刺激导致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基因调控的异同,试图发现新的重要的调控基因,筛选出能特异性表明骨形成和骨吸收的“标记”基因,不仅为骨生物力学及骨组织工程学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负荷状态下骨组织与人工材料界面骨改建机制的认识、临床诊断和防治等也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Lee TC, Staines A, Taylor D. Bone adaptation to load: microdamage as a stimulus for bone

remodelling. J Anat. 2002 Dec;201(6):437-46.

2、Femor B,Cundle R, Evans M,et al.Primary human osteoblast proliferation and

prostagland in E2 release in response to mechanical strain in vitro.

Bone ,1998;22(6:)637.

4、Peake MA, El Haj AJ.Preliminary characterisation of mechanoresponsive regions

of the c-fos promoter in bone cells.FEBS Lett. 2003 Feb 27;537(1-3):117-20. 5、Kletsas,Dimitris,Basdra,et al. Effect of proteinkinase Inhibitor on the

stretch-elicited c-fos and c-jun up-regulation In human PDL osteoblast-like cells [J].Cell Physiol,2002,190(3):313—321.

6、Ikegame M,Ishibashi O,YOSHIZAWA T,et al.Tensile stress Induces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 in preosteoblastic and fibroblastic cells,which later differentiate into osteoblasts leading to osteogenesis in the mouse calvariae in organ culrure [J]Bone Miner Res,2001,16(1):24-32.

7、Pavlin D, Zadro R, Gluhak-Heinrich J. Temporal pattern of stimulation of

osteoblast-associated genes during mechanically-induced osteogenesis in vivo: early responses of osteocalcin and type I collagen. Connect Tissue Res. 2001 Oct;42(2):135-48.

8、Cillo JE,Gassner R,Koepsel RR, et al. Growth factor and cytokine gene

expression In mechanically strained human osteoblast-like cells:Implicaltions for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J].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2000,90(2):147—154.

9、Nakamura I, Rodan GA, Duong le T.Regulatory mechanism of osteoclast

activation.J Electron Microsc (Tokyo). 2003;52(6):527-33.

10、Winter LC, Walboomers XF, Bumgardner JD, Jansen JA.Intermittent versus

continuous stretching effects on osteoblast-like cells in vitro. J Biomed Mater Res. 2003 Dec 15; 67A(4): 1269-75.

11、Di Palma F, Douet M, Boachon C, et al. Physiological strains induce

differentiation in human osteoblasts cultured on orthopaedic biomaterial.

Biomaterials. 2003 Aug; 24(18): 3139-51.

12、Rosenberg N.The role of the cytoskeleton in mechanotransduction in human

osteoblast-like cells.Hum Exp Toxicol. 2003 May;22(5):271-4.

13、Moalli MR, Caldwell NJ, Patil PV, et al.An in vivo model for investigations of

mechanical signal transduction in trabecular bone.J Bone Miner Res. 2000 Jul;15(7):1346-53.

14、Filippo G,Giancotti and Erkki Ruoslahti . Science 1999 August 13; 285: 1028-1033.

15、Li L, Chen M, Deng L, Mao Y, et al.The effect of mechanical stimulation on the

expression of alpha 2, beta 1, beta 3 integrins and the proliferation, synthetic function in ratosteoblasts.Sheng Wu Yi Xue Gong Cheng Xue Za Zhi. 2003 Jun;20(2):187-92.

16、Vaes BL, Dechering KJ, Feijen A, et https://www.doczj.com/doc/908245803.html,prehensive microarray analysis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induced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resulting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markers for bone development.J Bone Miner Res. 2002 Dec;17(12):2106-18.

17、Schena M.Shalon D. Davis R W. Brown P O.Quantitative Monitoring of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with a Complementary DNA Microarray.

Science,1995,270(20):467-470.

18、Qackenbush J. Genomics Microarrays--guilt by association science,2003,

302(5643):249-55.

19、Yim SH, Ward JM, Dragan Y, et al.Microarray analysis using amplified mRNA

from 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of microscopic hepatocellular precancerous lesions and froze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reveals unique and consistent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Toxicol Pathol. 2003 May-Jun;31(3):295-303.

20、Ying SY, Lin SL.Gene expression in precursor cells of prostate cancer associated

with activin by combination of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and microarray technologies.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4 Jan 2;313(1):104-9.

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建立将力学刺激传递到骨系细胞的动物实验模型,通过动物实验验证间断力学刺激与骨形成和骨破坏之间的关系,确定本实验中拟采用的“生理”

负荷和“超”负荷的标准力值。

第二部分:体外培养OB和OC,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不同力值的间断力学刺激下OB和OC基因表达谱的时序变化。

第三部分: 利用激光捕获显微分离技术, 采集动物模型体内种植体—骨界面区域的OB和OC,再用基因芯片法检测“生理”负荷和“超”负荷下各类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时序变化。

第四部分:采用RT-PCR方法,对骨形成和骨破坏过程中OB、OC基因表达变化差异最大的几个基因进行检测和验证。

第五部分:统计学分析比较体内外OB、OC基因表达的时序变化和差异,分析从骨形成到骨破坏过程中整个基因组表达的差异及其作用机制。

研究目标:

本研究拟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从骨形成到骨破坏这个质的变化过程中骨系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从整体角度分析“生理”负荷促进骨形成和“超”负荷导致骨破坏的基因调控机制,明确相关的特异性基因表达,探讨OB和OC在力学刺激下的耦联机制,探索未知的相关调控基因或信号转导相关基因,从而为与骨生物力学相关的临床学科提供分子水平的理论基础以及临床应用的指导。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建立动物模型,确定本实验中拟采用的“生理”负荷和“超”负荷的标准力值。

2)、通过体内体外OB和OC,在间断力学刺激下不同时间点取样的基因表达谱的比较,研究骨系细胞基因表达的时序变化。

3)、通过体内体外OB和OC基因表达谱差异的对比分析,探讨OB和OC的耦联机制。

4)、通过探索骨形成和骨破坏过程中OB和OC特异性基因表达的种类和丰度,尝

试找寻相应的“标记”基因。

5)、通过基因表达谱的比较,结合基因数据库的数据,结合重要调控基因的发现,从整体角度分析负荷状态下骨组织与人工材料界面骨改建的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案

一)、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间断力学刺激对骨系细胞影响的观察

1)、选6月龄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分别单侧股骨植入纯钛种植体(Ф2.0,L 8)骨外暴露4mm,以备加力用,2-3月后,X光验证骨整合者备用。

2)、随机分为5组,Zwick1454自动材料万能试验机分别以0N,5N,10N,20N,40N力值、2HZ的频率给种植体轴向加载,每天3次,每次1小时,连续3周。如种植体明显松动,停止加载,取材检测。

3)、3周后取材,通过骨形态学计量方法分别检测各种植体周围骨质的骨小梁表面成骨细胞数、骨小梁表面破骨细胞数、有成骨细胞被覆的类骨质表面占骨小梁总表面的百分比、骨小梁吸收表面占骨小梁总表面的百分比等相关指标检测。

4)、各指标经统计学分析,确定临界负荷及本课题将采用的“生理”负荷和“超”负荷的标准力值。

二)、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在间断力学刺激下基因表达谱的基因芯片检测

1)、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观察不同负荷下的生物学性状。(已积累经验)

2)、将前期实验测出的标准“生理”负荷和“超”负荷换算成大气压,通过气压加压装置间断加力于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其力学参数参考前期实验。

3)、将“生理”负荷和“超”负荷作用于成骨细胞,以1h ,24h ,48 h,4d为取样点,未加力为对照,抽提mRNA后,逆转录标记cDNA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成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时序变化。(取样时间点系根据前期实验总结、临床经验、及参考相关文献提出)

4)、将“生理”负荷和“超”负荷作用于破骨细胞,以1h ,24h ,48 h,4d为取样点,未加力为对照,抽提mRNA后,逆转录标记cDNA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成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时序变化。

三)、体内骨组织不同负荷和时间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基因表达谱基因芯片检测

1)、90只SD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只。

2)、I组:按“生理”负荷力值加载,随机选5只大鼠,分成6小组,分别在1h加载后,以及24h,48 h,4d加载(每天3次,每次1小时)后取下大鼠股骨,分别分离种植体和骨组织,取与种植体交界处骨组织,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分离技术分别分离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将每小组5个样品的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等量混合,抽提mRNA,逆转录标记cDNA,基因芯片检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基因芯片为大鼠Oligo基因芯片,6000个cDNA的微阵列,由北京博奥生物芯片有限公司协助制备)。

3)、II组:按“超”负荷力值加载后,随机选5只大鼠,分成6小组,分别在1h加载后,以及24h,48h,6d加载(每天3次,每次1小时)后取下大鼠股骨,其余方法同I组。

4)、III组:无负荷加栽组,与上两组同期取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抽提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mRNA,逆转录标记cDNA,

因表达谱。

四)、采用RT-PCR检测不同负荷下表达差异明显的基因

拟对在骨形成和骨吸收中基因表达差异(上调或下调)超过5倍的基因,应用RT-PCR法进行基因表达水平的半定量测定,并结合基因数据库分析此生理过程中涉及功能性基因的种类和变化的幅度,以期阐明“标记”基因。

1)、样品在做基因芯片检测之前,提取部分细胞,标记,液氮冻存备用。

2)、据基因芯片检测的结果,对I 、II 组基因表达差异最大的数个基因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法,抽提细胞的总RNA ,逆转录,再通过随机引物法对此类基因进行基因表达水平的半定量分析。结合基因数据库,分析这些基因的主要功能及作用。

五)、统计学分析处理

统计学分析各项实验结果,明确间断压力下的骨形成和骨破坏过程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和时序变化,通过体内外实验的对比,探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间断力学刺激下的耦联机制。

生理负荷

超负荷

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

激光捕获

可行性分析:

1、项目是在大量查阅国际最新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申请者本人相关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采用了多种学科、多种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从而保证了立题的新颖性、科学性和可靠性。

2、本项目在技术思想上是课题“???”的延续和发展。在前期相关的研究中发现,在生理范围内,机械应力的增加导致与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比如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成蛋白-4)的激活或上调,有理由相信可能存在破骨相关基因的灭活或下调(或相对水平的下调)。反之亦然。此二者对比,结合相同条件下体内外基因表达谱的异同,我们预期能筛选出与骨形成、骨破坏以及信息耦联密切相关的特异性基因,并可进一步研究其互关系。

3、项目申请者多年从事生物力学、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的研究,在临床和科研上有着多年的组织和实践经验。近年先后承担省科技攻关计划市科委基金等科研项目积累了与该项目相关的工作经验,特别是将力学刺激传递到骨系细胞的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为本项目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4、与课题相关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比较成熟,课题组成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术,已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芯片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基因芯片的制备和相关技术支持可以得到保证。

5、激光捕获显微分离技术(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LCM)在软组织应用以很成熟,课题组成员有在骨松质捕获细胞的经验,所需设备已具备。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不仅从体外,还通过动物模型从体内探讨力学刺激作用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上千个基因的动态表达。

2)首次应用基因芯片技术从整个基因组的宏观水平,探寻不同负荷状态下,骨形成和骨破坏的基因调控机制,以及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其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耦联机制。

3)在体内实验中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分离技术(LCM),从骨组织与人工材料界面捕获所需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使相关基因的检测更加准确。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能引出的思考:

A)不同类型的应力,不同的作用方式和时间均有可能影响基因的表达,本课题为简化实验,突出重点,选用间断力学刺激作为力的作用形式。根

据本课题所测得的特异性基因表达的结果为基础,针对不同应力形式对

骨系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这一尚存争论的问题,通过进一

步的实验,应用聚类分析等方法,可以给出基因水平的判别。

B)、若体内实验发现的特异性基因表达是体外细胞水平实验中没有出现的,则很有可能是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耦联的作用方式,可为进一步研究两

者相互作用方式提供实验基础。

C)、骨形成和骨吸收不但和应力有关,也和激素、生长因子等有密切的关系,而这是本课题没有涵盖的,这也为我们提出了以后发展的方向---结合蛋

白质组学层面的研究,以期阐明骨形成、骨破坏的分子机理。

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年度研究计划

本项目需3年时间完成,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

1、2005.1---2005.7 完成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中的第一部分,即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和力学指标的确立。

2、2005.7---2005.12完成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中的第二部分,即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在间断力学刺激下基因表达谱的基因芯片分析。

3、2006.1---2006.9完成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中的第三部分,即体内骨组织不同负荷和时间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基因表达谱基因芯片检测。

4、2006.10---2006.12完成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中的第四部分:即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不同负荷下表达差异明显的基因。

5、2007.1---2007.12完善补充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完成论文。

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并组织鉴定。

1)、明确生理性负荷和超负荷的力学参数和时间参数,以及相应的骨组织形态学的改变。

2)、生理负荷和超负荷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生物学性状。

3)、明确间断力学刺激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特异性基因表达及时序变化。4)、探寻新的未知的与骨形成或骨破坏密切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5)、发现反映从骨形成到骨破坏这个质的变化过程中的“标记”基因,进而探讨其临床意义。

6)、通过体内试验,明确无负荷、生理负荷和超负荷状况下,骨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结合体外细胞水平的实验,探讨骨形成和骨破坏的基因调控机制以及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耦联机制。

(二)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2、工作条件

1)、配有相应的种植仪器和种植材料,动物实验技术成熟, 加力装置已具备。2)、Zwick1454自动材料万能试验机(Ulm,Germany)及气压加载容器可以保证

课题需要。

3)、实验室现有的主要实验仪器:

(1)、病理制片配套设备(2)、石蜡、冷冻、恒冷、超薄切片机

(3)、显微像系统(4)、荧光、相差、倒置、自动照相显微镜

(5)、细胞培养全套设备(6)、荧光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

(7)、PCR仪、电泳仪(8)、低温超速离心机

(9)、超低温冰箱(10)、流式细胞仪(11)、石英三蒸水发生器(12)、三维细胞培养器

(13)、分子生物学实验常用设备(14)、动物实验监测维持设备

4)、骨形态计量学涉及的图像分析系统已具备。

5)、已经掌握基因芯片检测技术。

6}、已具备激光捕获显微分离技术和设备。

根据本课题要求,部分设备需购买某些零配件以满足实验要求,关键仪器及大型设备已具备,无需购买。

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一)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申请书 ( 表一 ) 项目名称: 申请者: 所在单位: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E-m a i l: 电话: 传真: 申请日期: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二〇〇三年制

填写要求 一、申请书封面右上角中的项目类别请写明:面上项目、重点项目或专项项目, 申报学科代码应与简表中申报学科代码一致。项目编号由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填写。 二、简表内容必须逐项认真填写,采用国家公布的标准简化汉字。简表中所有代 码以最新发布的《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目录及代码》为准填写。 三、凡选择性栏目,将相应提示符A、B等之一填入该栏的右下角。 四、部分栏目填写要求: 项目名称——应确切反映研究内容和范围。 基础研究——指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不直接考虑应用目标的研究活动。 应用基础研究——指有广泛应用前景,但以获得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目的研究。 申报学科——申请项目所属二、三级学科(按《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目录及代码》),有三级学科的必须填到三级学科。 申请金额——以万元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申请金额不超过5万元。 起止年月——起始时间从申请的次年1月算起,终止时间为完成年度的12月。 所在单位名称及代码——按单位公章填写全称。全称中的数字,一律写中文。 首次申请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单位,尚未编入单位代码,其代码暂不填写。 项目组主要成员——指在项目组内对学术思想、技术路线的制订与理论分析及对项目完成起重要作用的人员,项目组主要成员本人应在申请书上亲自签名以示同意合作。 一、简表 1

二、研究基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申请标书写作全攻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申请标书写作全攻略 指导思想篇 1、追求卓越,在知识上要绝对专业,果断反对侥幸心理。 2、相信NSFC申请是公平的,大家靠实力竞争,必须花大力气写标书;假如你认为NSFC 只有关系,你就不用继承往下看了。 3、NSFC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不仅仅是几页标书,是聪明沉淀的结晶。 4、不要把NSFC看的高不可及,你要相信自己的创意,哪怕你只是一名一年级硕士 5、机会主义是有的,但我们没有什麽其它的资本,只能消灭标书里一切可能的失败因素,加上完美的选题和课题设计,彻底征服评委,不给评委任何黑掉你的机会。 6、基金申请不同于实际研究课题设计,必须把个人爱好与NSFC兴趣结合一致,投其所好。 选题立项篇 1、基金成败要害还是选题要好,提前半年,刚入行的提前一年进行课题搜索 2、老板指定的题未必是好题,最好自己选题,如何立项应该是研究生学习最重要的一课,毕业后你会发现,没有人会指点你什麽课题有价值了,在中国学术的沙漠里,只剩下你自己了。 3、好课题是对学科深刻理解的条件下产生的,大量翻阅文献吧,汲取知识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思索,你发现别人存在漏洞的时候,好课题就离你不远了。 4、选题最好以问题为导向,不要以技术为导向,找到问题了,课题就找到了。而拿着新技术去找能解决的问题,效果多数不好,但还是大有人在,比如RNAi。 5、解放思想,发散思维,多方法多学科交叉,一般都会比较受人青睐,轻易申请到基金,但不能为了交叉而强行交叉。 6、创新性新技术、新理论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基础,最好有工作基础,没有你也要东拼西凑,这是在中国,NSFC好像讨厌空中楼阁 7、临床课题研究最好别选临床应用方向,而选应用基础研究。 8、选择自己认识,有工作基础的领域,别跨越太远。你是在谝钱,记住了,你不装的象个行家,NSFC是不会给钱的。 9、重要科学问题的切入点正确,切忌过宽、过大,只要体现一定的新意和研究价值就行了,能得诺贝尔奖的课题NSFC是不给钱的。 10、没有人做过的课题不能做为立项的依据,但NSFC资助的项目必须是国际上没人做过的,而不是海内空白。当然,如果国际上有同类结果,你不说,地球上的中国人也许也不知道,但一旦被识破,你死定了。 11、如果是捕获科研前沿性的课题,最好设计周密,尤其是目的和结果的一致性、可获得性和可预期性,通过课题实施所获得的结果必须能充分支持与研究目标相一致的结论。12、热点课题不一定是好课题,热点上的人也很热。但在还没热起来的热点,一定是一个好课题,标书评审滞后半年呢,比如最开始的一批SARS课题。有时也不防设计一些非热点但是对与科研有价值的课题,发挥出奇不意的效果。 13、临床课题可以是当前没有好办法治疗的疾病,急需解决的临床问题,而在国际上检索的文献只有几篇的那种。 14、本人不主张以最新的重量级文献做指导,你会发现,很多人跟你的想法惊人的一致。有人特殊反对跟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空白标书

申请代码 受理部门 收件日期 受理编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申请书 (2 0 1 6 版) 资助类别: 亚类说明: 附注说明: 项目名称: 申请人:电话: 依托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单位电话: 电子邮箱: 申报日期:年月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基本信息yEqE64CTmAL 姓名性别出生 年月 年月民族 申学位职称每年工作时间(月)请电话电子邮箱 人 传真国别或地区 信 个人通讯地址 息 工作单位 主要研究领域 依 托 名称 单 位 信 联系人电子邮箱 息电话网站地址 单位名称 合 作 研 究 单 位 信 息 项目名称 英文名称 项 目资助类别亚类说明 基附注说明 本 申请代码 信 基地类别 息 研究期限 申请经费 中文关键词

第1 页

(限400 字) : 中 文 摘 要 (限3000 Characters) : 英 文 摘 要

项目组主要参与者(注:项目组主要参与者不包括项目申请人) 编号姓名出生年月性别职称学位单位名称电话电子邮箱项目分工每年工作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说明: 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人员数由申请人负责填报(含申请人),总人数由各分项自动加和产生。 第3 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定额补助)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金额单位:万元 科目金额备注(计算依据与说明)序号 (1)(2)(3) 1 一、项目资金支出 2 (一)直接费用 3 1、设备费 4 (1)设备购置费 5 (2)设备试制费 6 (3)设备改造与租赁费 7 2、材料费 8 3、测试化验加工费 9 4、燃料动力费 10 5、差旅费 11 6、会议费 12 7、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13 8、出版/ 文献/ 信息传播/ 知识产权事务费 14 9、劳务费 15 10、专家咨询费 16 11、其他支出 17 (二)间接费用 18 其中:绩效支出 19 二、自筹资金

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格式

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 书格式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申请书正文(请勿删除“申请书正文”五字)

一、一般项目申请书正文撰写提纲 1.项目名称 2.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3.本项目研究目标,及其与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 4.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年度研究计划) 5.项目创新之处 6.工作基础与工作条件(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已具备的研究支撑条件) 7.预期研究结果、利用研究结果计划和今后发展思路(阐述研究结果的形式,如何充分利用可能得到的研究结果,拟通过何种资助渠道继续开展研究工作,预期发表的主要相关论文应与简表填写内容一致) 二、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书正文撰写提纲 1.项目名称 2.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3.本项目研究目标,及其与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

4.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年度研究计划) 5.项目创新之处 6.工作基础与工作条件(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已具备的研究支撑条件) 7.预期研究结果、利用研究结果计划和今后发展思路(阐述研究结果的形式,如何充分利用可能得到的研究结果,拟通过何种资助渠道继续开展研究工作,预期发表的主要相关论文应与简表填写内容一致) 三、重点项目申请书正文撰写提纲 1.项目名称 2.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3.本项目研究目标,以及与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 4.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年度研究计划) 5.项目创新之处 6.工作基础与工作条件(工作基础: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工作条件: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包括利用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及依托重点与优势学科的情况)

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模板

申请书正文: 1项目名称 ****机理研究 3. 本项目研究目标,及其与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 3.1总体目标 本项目旨在研究欠固结土中密集群桩的土拱效应及其对群桩负摩擦力的影响,通过解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方法研究欠固结饱和软土地基中的群桩土拱产生机制,研究土拱的几何和力学特征,分析土拱对群桩负摩擦力的影响,从而揭示群桩负摩阻力的内在机理,为滩海围垦软土地基中群桩的设计与使用提供理论指导。 3.2具体目标 (1)掌握群桩的土拱产生机制和力学分析方法,为欠固结土中群桩的土拱效应存在及其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2)掌握群桩的土拱效应数值分析方法,实现欠固结软土地基中群桩土拱效应及其对群桩负摩擦力的影响的数值模拟。 (3)掌握土拱存在的试验证据及群桩负摩阻力的分布,为欠固结软土地基中群桩土拱效应分析和负摩阻力计算提供试验验证资料。 3.3与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 本项目申请人长期从事桩土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工作的长期目标是研究 和发展适于滩海工程的桩基及相应的计算理论,而本项目的研究重点一群桩土拱效应与负 摩阻力机理研究是滩涂围垦区欠固结地基中桩土相互作用理论中基础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本项目组长期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

4. 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 4.1项目研究内容 本项目主要研究欠固结软土地基中群桩土拱效应机理及其对群桩负摩阻力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欠固结土中群桩的土拱产生机制、群桩的土拱效应数值模拟及其对群桩负摩阻力遮拦效应的影响、欠固结土中群桩土拱效应与负摩阻力模型试验研究三部分,详述如下: (1)欠固结土中群桩的土拱产生机制及其形成条件研究。由于桩土间存在相对位移, 当土层沉降大于桩的沉降时,表现出负摩阻力特征,土体调动自身抗剪强度抵抗这一不均匀沉降,桩土界面构成摩擦拱脚,形成土拱。通过分析欠固结土中土拱的成拱机制,采用弹性理论结合极限平衡法建立土拱的力学模型,确定土拱的拱脚随欠固结土固结沉降发展而产生的位置变化关系,进而确定土拱的拱形和拱体参数,并分析群桩的桩间距、桩径、桩土摩擦角、粘聚力、中性点变化等对于土拱的影响。 (2)群桩的土拱效应数值模拟及其对群桩负摩阻力遮拦效应的影响。采用Abaqus有限 元分析软件建立3X3群桩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桩为弹性体,土体为饱和多孔介质,上下端面排水,本构关系服从摩尔库仑准则,考虑桩土的滑移作用,界面采用库仑摩擦模型,计算群桩的负摩阻力分布、应力场和位移场,分析土拱效应的产生条件及相关参数对土拱效应的影响,并对群桩的负摩擦力遮拦效应进行相关分析,揭示土拱效应对群桩负摩擦力 的影响,分析土层固结对负摩擦力的时间效应。 (3)欠固结土中群桩土拱效应与负摩阻力模型试验研究。欠固结土中群桩模型试验采 用3X3群桩试验,通过桩身应变、桩顶位移、土层位移、桩端压力、土层内部压力和孔压测试,总结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的荷载传递特性,分析不同位置桩(角桩、边桩和中心桩) 的负摩擦力及其时间效应,验证群桩的土拱效应和遮拦效应。 4.2研究方案

已立项的自然科学基金标书

一、立论依据 (包括项目的研究意义和必要性、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KD)[1,2,3,4]是介于统计学、人工智能、数据库理论与技术等领域的一个非常活跃的交叉、新兴研究与应用领域,在金融、电信和市场销售等行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将成为未来几年内对工业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商业数据库正在以一个空前的速度增长,积累的数据呈现出高维、海量、异构[5]和分布[6,7,8]等新特征。因此,实际应用要求数据挖掘系统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如在挖掘得到的知识规模过大的情况下能对结果进行有效剪枝;当数据源中数据有噪音或丢失的情况下,仍能得到可接受的挖掘结果等。传统的数据挖掘理论、方法与模型难以满足新的应用需求,数据挖掘面临着新的挑战[9,10]。 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它通过对反映客观现实的有关数据的分析,用统计数字来描述客观对象的现存状况以及各种内部关系、外部联系、发展变化趋势等,为人们提供确切的、定量化的认识,作为判断与决策的依据。在数据挖掘作为研究课题正式提出之前,统计分析技术一直是人们进行数据处理的主要手段。但是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面对大规模的数据、总体漂移等问题的出现,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在有些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由于学科相隔、交流不够导致涉及知识发现研究领域的人员主要是计算机及相关学科,其它专业的研究者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统计学的发展没有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统计学在充分利用数学工具来完善理论的过程中,没有实时地关注信息领域对数据分析工具要求的变化,致使最新的统计方法由于缺乏相应的算法实现,从而在信息领域没有得到充分的施展。因此,国内外有些研究者考虑将具备较完善的理论基础和很强的数学背景的统计方法与其它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加以灵活运用[11,12],以更好地解释数据:如1997年美国统计学会ASA和美国人工智能学会AAAI共同举办了第三届DM&KDD国际会议(KDD’97);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数据挖掘中心的研究人员也积极开展了统计学和数据挖掘相结合方面的研究。所以如何有效地结合统计技术和其它数据挖掘技术推动知识发现研究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 有效地描述数据、知识及其关系,并对知识进行合理评价的方法、手段是实现知识发现的基础[13,14,15]。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统计分析方法的引入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利用统计相关性分析可在挖掘过程中对模式进行剪枝、对所发现知识的质量进行评价度量;由Pawlak于1982年提出的具有严格数学性质的粗集理论(Rough Sets)是一种研究不确定知识和数据的理论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发现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示例

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 项目重点 博士启动 申请书项目名称:省基金 申请者: 所在单位: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申请者: 传真: 电子邮件: 申请日期: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二○○一年制

填报说明 一、填写申请书前,请先查阅省自然科学基金有关项目申 请办法及规定。申请书各项容,应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 达要明确、严谨,字迹清晰易辨。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二、申请书请用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第三页起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一式八份(至少一份为原件),由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后,按申报通知送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办公室。 三、封面右上角“顺序号”由各单位根据省自然科学基金 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要求填写;“项目类别”栏由申请者填写, 申请“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项目”此栏为“A”, “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C”,“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为“D”。

简表填写要求 一、简表容必须逐项认真填写,采用国家公布的标准简化汉字。简表中所有代码,以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规定的代码为准填写。 二、凡选择性栏目,将相应提示符A、B等之一填入该栏的右下角。 三、部分栏目填写要求: 项目名称──应确切反映研究容和围,最多不超过25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基础研究──指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不直接考虑应用目标的研究活动。 应用基础研究──指有广泛应用前景,但以获取新原理、新知识、新方法为主要目的的研究。 申报学科──申请项目所属的最基础学科。如涉及多学科可填写两个,先填写主学科。 申请金额──以万元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研究期限──研究期限一般从申请的次年1月算起。终止时间为完成年度的12月。 所用实验室──系指研究项目将利用的实验室。 留学回国人员——指在国外取得学位或访问学者一年以上的回国人员。 所在单位名称及代码──按单位公章填写全称。首次申请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单位,尚未编入单位 代码,其代码应向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申请后填写。 参加单位数──指研究项目组主要成员所在单位数,包括主持单位和合作单位(合作者所在单位),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项目组主要成员──指在项目组对学术思想、技术路线的制订与理论分析及对项目的完成起重要 作用的人员,本人应在申请书上亲自签名。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格式模板)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申请编号 项目名称 申请者 依托单位 申请金额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申请日期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年制

填报说明 一、填写申请书前,请先认真查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及当年 有关申报通知,确认是否具备所要申报项目类别的资格。 二、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申请书(含封面)各项内容,黄色框为必须填 写的内容。表达要清晰、严谨。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 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请使用Office Word 2003以上版本软件进 行编辑。 三、封面左上角填写项目类别: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企业 联合基金项目。 时间的填写格式为:yyyy-mm-dd。 四、简表部分栏填写要求: 1、所属学科:应尽量根据学科代码分类细化。若属交叉学科,可填两个, 学科1为主学科。 2、学科代码:与所属学科相对应,采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代码系统,请 在相关网站查询。数理科学A,化学科学B,生命科学C,地球科学D,工程与材料科学E,信息科学F,管理科学G, 医学科学H。 3、项目性质: 基础研究-----------指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不直接考虑 应用目标的研究活动。 应用基础研究-----指有广泛应用前景,但以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 为目的的应用理论研究。 4、联合专项:是指主要以高校、科研单位出资,专门资助本单位科技人员 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管理参照其他类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 五、项目组成员部分须征求本人意见,如实填写。若项目立项,填写立项任 务书时,前五位人员不得更改。

一、信息简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模板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一)项目的立项依据 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MMR)系统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它是细胞复制后的一种修复机制[1-3]。其功能是在含有错配碱基的DNA分子中切除配对错误的片段,然后通过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等的作用,重新合成配对正确的片段,使DNA恢复正常的核苷酸序列。因此,它起着增强DNA复制保真度、修复DNA错配、降低基因变异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作用[4-5]。近来,MMR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对MMR作用机制及该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分析方面的研究正不断深入[6-8]。由于在越来越多的肿瘤(如卵巢癌、肠癌、肾癌、乳腺癌、膀胱癌、肝癌、胰腺癌、胆囊癌、甲状腺肿瘤等)细胞中找到DNA MMR基因突变或缺陷的痕迹[9-11]。MMR系统与肿瘤的发生与恶化的关系成为近十年来的研究热点,MMR基因也成为继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之后被确认的第三类肿瘤相关基因[4]。 外源性的持续刺激是细胞复制出现DNA错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日益严重的化学污染又使生物受到的外源毒素刺激与日俱增,生物细胞内DNA损伤与错配几率因而也急剧增加[12-15]。错配的DNA序列如果不能得到修复,将导致突变频率增加,基因突变事件放大,最终会引起肿瘤等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事实上,人类MMR系统不仅能识别多种需要进行核苷酸切除与重新合成的DNA错配,还能参与如O6-甲基鸟嘌呤和UV诱导的光产物等造成的DNA损伤的修复[16-19]。这说明MMR系统极可能参与了暴毒后DNA损伤的修复。另有研究显示,毒物暴露不但会使DNA错配概率显著提高而增加MMR系统的负荷,而且有些致癌物可能会直接损害MMR基因,使MMR活性降低甚至丧失。其中,Feitsma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写作全攻略 成功范例 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写作全攻略+成功范例1份 指导思想篇 1、追求卓越,在知识上要绝对专业,坚决反对侥幸心理。 2、相信NSFC申请是公平的,大家靠实力竞争,必须花大力气写标书;如果你认为NSFC 只有关系,你就不用继续往下看了。 3、NSFC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不仅仅是几页标书,是智慧沉淀的 结晶。 4、不要把NSFC看的高不可及,你要相信自己的创意,哪怕你只是一名一年级硕士 5、机会主义是有的,但我们没有什麽其它的资本,只能消灭标书里一切可能的失败因素, 加上完美的选题和课题设计,彻底征服评委,不给评委任何黑掉你的机会。 6、基金申请不同于实际研究课题设计,必须把个人兴趣与NSFC兴趣结合一致,投其所好。 选题立项篇 1、基金成败关键还是选题要好,提前半年,刚入行的提前一年进行课题搜索 2、老板指定的题未必是好题,最好自己选题,如何立项应该是研究生学习最重要的一课, 毕业后你会发现,没有人会指点你什麽课题有价值了,在中国学术的沙漠里,只剩下你自己了。 3、好课题是对学科深刻理解的条件下产生的,大量翻阅文献吧,汲取知识的同时千万别忘 了思考,你发现别人存在漏洞的时候,好课题就离你不远了。 4、选题最好以问题为导向,不要以技术为导向,找到问题了,课题就找到了。而拿着新技 术去找能解决的问题,效果多数不好,但还是大有人在,比如RNAi。 5、解放思想,发散思维,多方法多学科交叉,一般都会比较受人青睐,容易申请到基金, 但不能为了交叉而强行交叉。 6、创新性新技术、新理论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基础,最好有工作基础,没有你也要东拼西凑,这是在中国,NSFC似乎讨厌空中楼阁 7、临床课题研究最好别选临床应用方向,而选应用基础研究。 8、选择自己熟悉,有工作基础的领域,别跨越太远。你是在谝钱,记住了,你不装的象个 行家,NSFC是不会给钱的。 9、重要科学问题的切入点准确,切忌过宽、过大,只要体现一定的新意和研究价值就行了, 能得诺贝尔奖的课题NSFC是不给钱的。 10、没有人做过的课题不能做为立项的依据,但NSFC资助的项目必须是国际上没人做过的,而不是国内空白。当然,如果国际上有同类结果,你不说,地球上的中国人也许也不知 道,但一旦被识破,你死定了。 11、如果是捕捉科研前沿性的课题,最好设计周密,尤其是目的和结果的一致性、可获得 性和可预期性,通过课题实施所获得的结果必须能充分支持与研究目标相一致的结论。 12、热点课题不一定是好课题,热点上的人也很热。但在还没热起来的热点,一定是一个 好课题,标书评审滞后半年呢,比如最开始的一批SARS课题。有时也不防设计一些非热点 但是对与科研有价值的课题,发挥出奇不意的效果。 13、临床课题可以是当前没有好办法治疗的疾病,急需解决的临床问题,而在国际上检索 的文献只有几篇的那种。 14、本人不主张以最新的重量级文献做指导,你会发现,很多人跟你的想法惊人的一致。 有人特别反对跟风。

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格式

申请书正文(请勿删除“申请书正文”五字)

一、一般项目申请书正文撰写提纲 1.项目名称 2.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3.本项目研究目标,及其与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 4.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年度研究计划) 5.项目创新之处 6.工作基础与工作条件(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已具备的研究支撑条件) 7.预期研究结果、利用研究结果计划和今后发展思路(阐述研究结果的形式,如何充分利用可能得到的研究结果,拟通过何种资助渠道继续开展研究工作,预期发表的主要相关论文应与简表填写内容一致) 二、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书正文撰写提纲 1.项目名称 2.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3.本项目研究目标,及其与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 4.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年度研究计划) 5.项目创新之处 6.工作基础与工作条件(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已具备的研究

支撑条件) 7.预期研究结果、利用研究结果计划和今后发展思路(阐述研究结果的形式,如何充分利用可能得到的研究结果,拟通过何种资助渠道继续开展研究工作,预期发表的主要相关论文应与简表填写内容一致) 三、重点项目申请书正文撰写提纲 1.项目名称 2.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3.本项目研究目标,以及与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 4.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年度研究计划) 5.项目创新之处 6.工作基础与工作条件(工作基础: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工作条件: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包括利用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及依托重点与优势学科的情况) 7.预期研究结果、利用研究结果计划和今后发展思路(阐述研究结果的形式,如何充分利用可能得到的研究结果,拟通过何种资助渠道继续开展研究工作,预期发表的主要相关论文应与简表填写内容一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范本

项目类别申报学科代码1 科学部编号 C C030303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申请书 项目名称:MSC对先天性巨结肠症肠道神经组织重建的实验研究 申请者: 所在单位: 邮政编码:410016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电话: 4 传真: 6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一九九七年制

填报说明 一、填写申请书前,请先查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关项目申请办法及规定。申请书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辨。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二、申请书为十六开本,复印时用B5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第三页起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一式六份(至少一份为原件),由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后,按申报学科投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口科学部。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另报送省(自治区)科委一份原件。 三、封面右上角“科学部编号”由对口科学部填写,项目类别和申报学科代码1由申请者填写。 四、下列人员不得作为申请项目的负责人提出申请,但可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研究: —在读(含在职)研究生 —已离退休的科研人员 —申请单位的兼职科研人员 五、申请者和项目组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主要成员申请(含参加)的项目数,连同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不含重点项目、重大项目),不得超过两项。 六、同一项目组研究内容相近的项目,只允许报送一个学科。 七、申请者可因同类项目竞争等原因,提出不宜评议本项目的专家名单(姓名与单位,3人以内),密封于信封中,钉在申请书原件封面,或另专函相关学科,供科学部选择同行评议人时参考。科学部将对此信息保密。 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35号东门 邮政编码:100083

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模板

报告正文 参照以下提纲撰写,要求内容翔实、清晰,层次分明,标题突出。请勿删除或改动下述提纲标题及括号中的文字。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建议8000字以内): 1.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此部分为重点阐述内容);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包括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包括拟组织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等)。 (二)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1.研究基础(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2.工作条件(包括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包括利用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的计划与落实情况); 3.正在承担的与本项目相关的科研项目情况(申请人正在承担的与本项目相关的科研项目情况,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和国

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要注明项目的名称和编号、经费来源、起止年月、与本项目的关系及负责的内容等); 4.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对申请人负责的前一个已结题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及批准号)完成情况、后续研究进展及与本申请项目的关系加以详细说明。另附该已结题项目研究工作总结摘要(限500字)和相关成果的详细目录)。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 申请人同年申请不同类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列明同年申请的其他项目的项目类型、项目名称信息,并说明与本项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申请人是否存在同年申请或者参与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单位不一致的情况;如存在上述情况,列明所涉及人员的姓名,申请或参与申请的其他项目的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单位名称、上述人员在该项目中是申请人还是参与者,并说明单位不一致原因。 3.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申请人是否存在与正在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单位不一致的情况;如存在上述情况,列明所涉及人员的姓名,正在承担项目的批准号、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单位名称、起止年月,并说明单位不一致原因。 4. 其他。

2015年自然科学基金标书模板-青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申 请 书 ( 2 0 1 6 版) 资助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亚类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 请 人: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托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申请代码 受理部门 收件日期 受理编号

基本信息 申请人信息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学位职称无每年工作时间(月)电话电子邮箱 传真国别或地区 个人通讯地址 工作单位 主要研究领域 依托单位信息名称 联系人电子邮箱电话网站地址 合 作 研 究 单 位 信 息 单位名称项 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资助类别亚类说明附注说明 申请代码 基地类别 研究期限 申请经费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标书-申请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申请书 项目名称: 申请者: 所在单位: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电话: 传真: 申请日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一九九七年制

简表填写要求 一、简表内容将输入计算机,必须逐项认真填写,采用国家公布的标准简化汉字。简表中所有代码以最新发布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分类目录及代码》为准填写。高技术探索课题主题号按《高技术新概念新构思探索课题项目指南》中主题号填写,申请其重点项目时项目类别也填写B,并在申请书封面右上角加注“高技术探索课题重点项目”。 二、凡选择性栏目,将相应提示符A、B等之一填入该栏的右下角。 三、部分栏目填写要求: 项目名称──应确切反映研究内容和范围,最多不超过25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基础研究──指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不直接考虑应用目标的研究活动。 应用基础研究──指有广泛应用前景,但以获取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目的的研究。 申报学科──申请项目所属的最基础学科。如涉及多学科可填写两个,先填写主学科。 申请金额──以万元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注意小数点。 起止年月──起始时间从申请的次年1月算起。终止时间为完成年度的12月。 所用实验室──系指研究项目将利用的实验室,仅填写国家计委批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或部门批准的开放实验室。 所在单位名称及代码──按单位公章填写全称。例如“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不得填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或“西安光机所”。全称中的数字,一律写中文,例如: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七○一所。首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单位,尚未编 入单位代码,其代码暂不填写。 参加单位数──指研究项目组主要成员所在单位数,包括主持单位和合作单位(合作者所在单位),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项目组主要成员──指在项目组内对学术思想、技术路线的制订与理论分析及对项目的完成起重要作 用的人员,本人应在申请书上亲自签名。本栏双线右侧内容不输入计算机。 研究内容和意义──摘要与主题词均录入软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CFS)申请标书写作攻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CFS)申请标书写作攻略 指导思想篇 1、追求卓越,在知识上要绝对专业,坚决反对侥幸心理。 2、相信NSFC申请是公平的,大家靠实力竞争,必须花大力气写标书;如果你认为NSFC只有关系,你就不用继续往下看了。 3、 NSFC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不仅仅是几页标书,是智慧沉淀的结晶。 4、不要把NSFC看的高不可及,你要相信自己的创意,哪怕你只是一名一年级硕士 5、机会主义是有的,但我们没有什麽其它的资本,只能消灭标书里一切可能的失败因素,加上完美的选题和课题设计,彻底征服评委,不给评委任何黑掉你的机会。 6、基金申请不同于实际研究课题设计,必须把个人兴趣与NSFC兴趣结合一致,投其所好。 选题立项篇 1、基金成败关键还是选题要好,提前半年,刚入行的提前一年进行课题搜索 2、老板指定的题未必是好题,最好自己选题,如何立项应该是研究生学习最重要的一课,毕业后你会发现,没有人会指点你什麽课题有价值了,在中国学术的沙漠里,只剩下你自己了。 3、好课题是对学科深刻理解的条件下产生的,大量翻阅文献吧,汲取知识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思考,你发现别人存在漏洞的时候,好课题就离你不远了。

4、选题最好以问题为导向,不要以技术为导向,找到问题了,课题就找到了。而拿着新技术去找能解决的问题,效果多数不好,但还是大有人在,比如RNAi。 5、解放思想,发散思维,多方法多学科交叉,一般都会比较受人青睐,容易申请到基金,但不能为了交叉而强行交叉。 6、创新性新技术、新理论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基础,最好有工作基础,没有你也要东拼西凑,这是在中国,NSFC似乎讨厌空中楼阁 7、临床课题研究最好别选临床应用方向,而选应用基础研究。 8、选择自己熟悉,有工作基础的领域,别跨越太远。你是在谝钱,记住了,你不装的象个行家,NSFC是不会给钱的。 9、重要科学问题的切入点准确,切忌过宽、过大,只要体现一定的新意和研究价值就行了,能得诺贝尔奖的课题NSFC是不给钱的。 10、没有人做过的课题不能做为立项的依据,但NSFC资助的项目必须是国际上没人做过的,而不是国内空白。当然,如果国际上有同类结果,你不说,地球上的中国人也许也不知道,但一旦被识破,你死定了。 11、如果是捕捉科研前沿性的课题,最好设计周密,尤其是目的和结果的一致性、可获得性和可预期性,通过课题实施所获得的结果必须能充分支持与研究目标相一致的结论。 12、热点课题不一定是好课题,热点上的人也很热。但在还没热起来的热点,一定是一个好课题,标书评审滞后半年呢,比如最开始的一批SARS课题。有时也不防设计一些非热点但是对与科研有价值的课题,发挥出奇不意的效果。 13、临床课题可以是当前没有好办法治疗的疾病,急需解决的临床问题,而在国际上检索的文献只有几篇的那种。 14、本人不主张以最新的重量级文献做指导,你会发现,很多人跟你的想法惊人的一致。有人特别反对跟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模板三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模板三篇 篇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样板 报告正文 参照以下提纲撰写,要求内容翔实、清晰,层次分明,标题突出。请勿删除或改动下述提纲标题及括号中的文字。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建议8000字以下): 1.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此部分为重点阐述内容);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包括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包括拟组织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等)。

(二)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1.研究基础(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2.工作条件(包括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包括利用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的计划与落实情况); 3.正在承担的与本项目相关的科研项目情况(申请人和项目组主要参与者正在承担的与本项目相关的科研项目情况,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和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要注明项目的名称和编号、经费来源、起止年月、与本项目的关系及负责的内容等); 4.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对申请人负责的前一个已结题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及批准号)完成情况、后续研究进展及与本申请项目的关系加以详细说明。另附该已结题项目研究工作总结摘要(限500字)和相关成果的详细目录)。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申请人同年申请不同类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列明同年申请的其他项目的项目类型、项目名称信息,并说明与本项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申请人或者主要参与者是否存在

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正文

一、一般项目申请书正文撰写提纲 1.项目名称 2.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3.本项目研究目标,及其与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 4.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年度研究计划) 5.项目创新之处 6.工作基础与工作条件(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已具备的研究支撑条件) 7.预期研究结果、利用研究结果计划和今后发展思路(阐述研究结果的形式,如何充分利用可能得到的研究结果,拟通过何种资助渠道继续开展研究工作,预期发表的主要相关论文应与简表填写内容一致)

8.参考文献 二、重点项目申请书正文撰写提纲 1.项目名称 2.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3.本项目研究目标,以及与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 4.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年度研究计划) 5.项目创新之处 6.工作基础与工作条件(工作基础: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工作条件: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包括利用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及依托重点与优势学科的情况) 7.预期研究结果、利用研究结果计划和今后发展思路(阐述研究结果的形式,如何充分利用可能得到的研究结果,拟通过何种资助渠道继续开展研究工作,预期发表的主要相关论文应与简表填写内容一致) 8.参考文献 三、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正文撰写提纲 1.项目名称(应填写拟开展研究课题名称) 2.申请者主要学术成绩、创新点及其影响(着重阐述近几年来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主持或协调的各类科研项目基本情况,尤其是承担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的情况)3.申请者发表的主要论文论著(不超过10篇)、主要获奖成果(不超过5项)目录(按年份顺序排列。论文按全部作者、年份、题目、期刊名称、卷期、页次排列;论著按全部作者、年份、书名、出版社排列;获奖成果按成果名称、颁奖部门、奖励等级、全部获奖者排名、年份排列)4.拟开展研究报告 4.1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4.2 本项目研究目标,以及与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 4.3 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年度研究计划) 4.4 项目创新之处 4.5工作条件(项目组成员情况;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包括利用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及依托重点与优势学科的情况) 4.6预期研究结果、利用研究结果计划和今后发展思路(阐述研究结果的形式,如何充分利用可能得到的研究结果,拟通过何种资助渠道继续开展研究工作,预期发表的主要相关论文应与简表填写内容一致) 4.7参考文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