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流量对航运的影响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22.40 KB
- 文档页数:4
原题目:三峡水库的功能
三峡水库是中国的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拥有多种功能。
以下是三峡水库的主要功能:
1. 水利调节功能:三峡水库通过调节水位,可以实现对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进行有效的调配和调节。
它可以调整洪峰流量和低水位流量,减轻洪水灾害和干旱缺水的影响。
2. 发电功能:三峡水库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充分利用长江的水力资源,发电量巨大。
它为中国供应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3. 航运功能:三峡水库的建设使长江航道得以改善,提高了航运能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它解决了长江上游航道的蓄水问题,使得大型船只能够安全通行。
4. 河流生态保护功能:三峡水库的建设对长江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
它减轻了河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改善了水质环境,有利于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繁殖。
5. 水土保持功能:三峡水库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水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水库的蓄水、排洪、调度等措施,可以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沉降,保护土壤资源,减少农田面积的退化。
总结:三峡水库具备水利调节、发电、航运、河流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等多种功能。
它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水生态环境和提供可再生能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峡工程被列为全球超级工程之一,是世界“十大之最”。
三峡工程在工程规模、科学技术和综合利用效益等许多方面都堪为世界级工程的前列。
利:有利影响主要在中游,包括减轻洪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减缓洞庭湖的淤积等。
弊: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除淹没耕地、改变景观和大量移民外,尚对珍稀物种,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动植物等等有一定影响。
一、长江三峡工程利处:1、防洪: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控制上游进入中下游平原的洪水,遇百年一遇洪水,可在不动用荆江分洪区的情况下控制荆江河段的流量在安全范围以内,遇千年一遇洪水或1870年型洪水,可控制枝城站流量不超过80000立方米/秒。
是解除长江中游洪水威胁,防止荆江河段发生毁灭性灾害有效的措施。
2、发电:电站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840亿千瓦小时,可供电华中、华东以及川东地区。
每年约可替代煤炭5000万吨,可减轻上述地区的煤炭运输压力,并可减轻因火电燃煤引起的环境污染。
3、航运:三峡工程建成后,水库回水形成660公里长的深水航道,可改善重庆以下的航道条件。
由于险滩淹没,航深增加,坡降变缓,流速减小,船舶的运输效率将明显提高,运输成本可较目前35%~37%,必将大力加速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
4、其他: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方面均有巨大效益。
长江三峡工程弊处:1. 文物:三峡周边在古代是巴文化和楚文化的交汇地。
三峡一带已经被证实,埋藏着数量非常巨大的文物,移民很多都是极其珍贵而且是现在为止没有发现过的文物。
据报道,真正挖掘出来的移民文物只占全部总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有百分之九十的珍贵文物被埋江底了。
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事情。
对库区文物的影响,如果不采取文物保护,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将被淹没到水下。
2. 环境: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完成,上游水位抬升,使得长江沿岸大面积陆地被淹,一些物种将不复存在;下游水位降低,水流量减少,使得下游气候也将出现变化。
三峡永久船闸对重庆航运的影响及对策
张文军;潘绍辉;许茂增;彭青松;方建元
【期刊名称】《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6(025)002
【摘要】三峡永久船闸的建成,极大的改善了长江上游的航行条件,降低了船舶的运营成本,增强了水运同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力,但是,由于现阶段各种条件远远达不到设计条件,造成船闸前船舶积压严重,船舶过闸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增加了航运成本,影响了航运发展.本文介绍了目前的过闸现状及其影响,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总页数】4页(P142-145)
【作者】张文军;潘绍辉;许茂增;彭青松;方建元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学院,管理学院,重庆,400074;重庆交通学院,管理学院,重庆,400074;重庆交通学院,管理学院,重庆,400074;重庆交通学院,管理学院,重
庆,400074;重庆交通学院,管理学院,重庆,40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41.7+3
【相关文献】
1.试论加入WTO对我国航运业和航运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对策 [J], 黄耀Jing
2.重庆市航运人才队伍的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J], 蒋军;谭明
3.绿色航运浪潮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J], 刘镇
4.重庆市地方航运的困境及对策 [J], 朱永贵
5.重庆市航运人才队伍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J], 蒋军;谭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峡大坝的利与弊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利与弊,现在,就让我们谈谈三峡大坝的利与弊。
利1、防洪效益大。
三峡水库运行时预留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削减洪峰流量达2、水电站大。
三峡水电站将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地下厂房装有6台水轮发电机组),外加两台5万千瓦时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时,年发电量达1000亿度,将是世界最大水电站。
3、航运效益显著。
三峡水库回水至西南重镇重庆市,它将改善航运里程660公里,使重庆至宜昌航道通行的船队吨位由现在的3000吨级提高至万吨级,年单向通航能力由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
称三峡工程为世界上改善航运条件最显著的第一枢纽工程当之无愧。
4、世界上工程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弊1.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三峡水库蓄水期间的高水位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包括哋震、滑坡、岩崩、泥石流等。
从至今还保存的叙利亚境内的最古老水库坝算起,人类已有三千三百多年筑坝历史,但建造坝高超过一百米、二百米甚至三百米的高坝,还只有五六十年的历史。
对于三峡建成后蓄水的初期的地质灾害的大幅度增加,一定要让大家认识到,不是三峡制造了地质灾害,而是三峡的水位变化让原来高海拔处的一些潜在的地质灾害的地形,得到了提前的释放。
这些潜在的地质滑坡体经过蓄水初期几年的考验,最终一定会减少未来的地质灾害。
除此之外,河流沿岸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河水的能量不断切割河谷导致的地质变形造成的。
因此,把河流中的水能利用发电之后,一定会从根本上减少地质灾害的成因。
所以,现实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凡是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都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同时凡是水能资源被完全开发若干年之后,地质灾害就会变得很少发生。
例如,国内的丰满、新安江,欧洲的法国所有水电开发充分的地方,我们很少听说哪里出现了地质灾害。
即便就是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比非就是像人们所说的那么邪乎。
例如,官方比较公认的说法之一,是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的四大家鱼数量明显减少,渔业经济受到巨大损失。
三峡工程的支持者们相信该工程将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能拉动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
而反对者们则认为该工程劳民伤财,是政府领导人好大喜功、打算青史留名的表现。
三峡工程在工程规模、科学技术和综合利用效益等许多方面都堪为世界级工程的前列。
她不仅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将为世界水利水电技术和有关科技的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实施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宏大工程,其发电、防洪和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对建设长江经济带,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着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三峡工程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应该说是我国国力日趋强势的象征,我们不可能期望这一工程像都江堰工程那样完美。
但是我们在看到其有利一面的同时,不得不慎重考虑其不利的一面。
我们下一步应该做的,就是要做到未雨绸缪,冷静应对,科学决策,采取积极措施,真正使三峡工程成为民心工程、成为造福全人类的伟大工程。
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最大的工程。
它是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并兼有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和发展库区经济等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对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三峡工程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战略决策。
它凝聚了我党几届领导的心血,是中国人民多年来的梦想。
它是一个全国人民的工程,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三峡工程是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三峡工程的建设正是在我国大力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前提下进行的伟大工程,它充分见证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充分体现了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向世界宣告了我们中国是有能力有条件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再一次向西方国家证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优越性。
第三、三峡工程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未来世界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说,是能源的竞争。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不可再生能源相继减少。
而三峡工程正是把可循环利用的水资源转化电能,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可以依赖的有效清洁能源之一。
你绝对没有想到的三峡工程:无法挽救的严重负面影响(转)标签:分类:冷眼观潮杂谈第一∶三峡大坝蓄水之后,清水下泄,造成大坝下游长江干堤发生严重崩岸。
2004年冬,荆江长江干堤发生多处崩岸。
2006年春传来岳阳长江干堤发生严重崩岸的消息,湖南省水利厅负责人紧急赴京向水利部和国家防总汇报险情。
一千多年来,长江干堤保护着中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998年长江洪水后中央政府动用几千亿国债加固长江干堤,1991年联合国又资助长江干堤维修。
三峡大坝蓄水后发生的长江干堤崩岸问题和黄河三门峡工程建成后的情况十分相似。
1962年黄河三门峡水库下泄清水导致黄河大堤溃塌,中央为此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加以讨论,决定改变工程运行方式,并开始改造。
黄万里教授用“清水顶冲长告急”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长江干堤长告急,社会就不得安定,穿着新衣的皇帝也无法睡个安稳觉。
第二∶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大坝阻碍长江航运的畅通。
三峡工程根本不能使万吨轮船直达重庆,最多只能使万吨船队在一年中的五、六个月的时间内直达重庆。
万吨船队只不过是将四艘或者六艘驳船捆绑在一起而已。
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通过能力马上得到饱和,运行的实践证明,三峡两线五级船闸的单向通过能力不可能达到每年五千万吨,最多只能保证单向通过能力每年三千万吨左右。
目前长江货运需要用机械翻坝来协助完成。
原计划在1997年完工的升船机至今未见踪影,客轮过船闸的平均时间为七小时,乘客难以接受,造成长江客运和三峡旅游事业的萎缩。
第三∶三峡工程开工以来,三峡库区一直是中国社会最不稳定的地区。
三峡工程移民对安置工作不满,每年信访的次数高达八万多件次,连年持续不减。
三峡工程的所谓开发性移民措施,不但没有使百万移民致富,而是使绝大多数移民陷入赤贫状态。
负责三峡工程移民信访的官员将移民生活用“三低”和“三无”来描述∶收入低于搬迁前的水平;低于安置地当地农民的水平;家庭生活水平处于当地贫困线之下以及无田种,无工做,无出路。
三峡大坝作用三峡大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不仅起到了发电、航运和防洪的作用,还对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三峡大坝的最重要作用是发电。
它拥有32台发电机组,年发电量超过1万亿度。
这对于满足中国大部分地区乃至亚洲其他地区的电力需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大坝调度水流,有效利用水能来发电,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还减少了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发展。
其次,三峡大坝对航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大坝建设之前,三峡河段因急流、险滩等原因,航道条件极其复杂,很难通行大型船只。
而三峡大坝的建成,使得三峡河段形成了长江上的一条重要航运通道。
大坝的通过船闸控制水位,解决了船只通过急流、水位变化等困扰,使得船只能够舒适、安全地通过三峡河段,加快了货物的运输速度,降低了运输成本,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次,三峡大坝对防洪有着重要的功能。
大坝的建设有效地扩大了长江河道的断面,增加了河道的容水量,具有很强的调节洪水的能力。
在洪峰来临时,大坝可以通过控制闸门的开闭来调节水位,减少来自上游的洪水的冲击力和威胁。
同时,大坝还能对洪水进行蓄水调度,有效延长洪水的泄洪时间,减少了下游洪峰的冲击力,保护了长江沿岸的城市和农田的安全。
此外,三峡大坝对环境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大坝不仅可以利用水能发电,减少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了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还能减少水能消散的损失,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对节约资源和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大坝还建设了过渡渔场,保护并培育着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恢复。
综上所述,三峡大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发挥着发电、航运、防洪和环保等重要作用,对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
随着我国水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未来三峡大坝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17卷 第3期 中 国 水 运 Vol.17 No.3 2017年 3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March 2017收稿日期:2017-01-19作者简介:蒋 军(1983-),男,重庆交通大学交通管理(航运管理)系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港口、航运与综合物流。
付晓娜(1986-),女,工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三峡枢纽碍航度测算及翻坝运输模式研究”(KJ120419)、重庆市交通运输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三峡枢纽翻坝运输系统建设及组织模式研究”(2015CQJY006)。
三峡枢纽碍航性分析及对策建议蒋 军1,付晓娜1,2,李 甜1(1.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重庆 400074;2.重庆市大足区港航管理所,重庆 402360)摘 要:三峡工程建设使长江上游通航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有力促进了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但是,由于过坝货运量的持续增加,导致三峡船闸提前19年达到了设计通航能力,碍航效应愈加明显。
文章从时间、成本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三峡枢纽的碍航特性,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三峡枢纽;碍航性;对策建议;翻坝转运;新建船闸中图分类号:TV1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7)03-0038-04引言当前,制约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重要障碍之一就是三峡枢纽的碍航问题。
三峡船闸自2003年6月16日试通航以来,通过量年年创新高,2011年就超过了双向1亿t 的设计通过能力,比预期提前了19年。
据统计,2016年三峡船闸实际货物通过量达到1.305亿t,超过设计通过能力30%。
当前,双线船闸正常运行时,船舶平均等闸时间要2~3d。
在船闸流量超限、枢纽冲沙、旅游黄金周、船闸应急抢修和计划性停航修理等非正常运行期间,曾出现最高达800余艘船舶积压,不仅给航运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也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关于三峡工程的事例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工程。
工程的建设是为了解决长江流域的水利问题,同时具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种功能。
下面将通过具体的事例,较为生动地介绍三峡工程的全面情况和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看三峡工程的防洪功能。
三峡工程可以调节长江水位,减少洪峰流量,从而减轻下游城市的洪水灾害。
一次具体的实践事例是2012年的丹江口库洪水。
当时水库面临巨大的洪峰流量,但通过三峡工程及时调度水位,减少了对下游的冲击,有效保护了数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三峡工程还大大提升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以具体案例来说,自2012年三峡船闸启用以来,船闸通过率大幅增加,大型船舶可以顺利通过,这极大地促进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许多港口和码头得以快速发展,货物运输更加便利,对于区域经济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重要的是,三峡工程是一座巨大的水电站,拥有强大的发电能力。
在夏季高温时期,三峡工程可以大量发电,满足广大人民的用电需求。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5年的长江流域高温天气。
当时三峡工程以最高负荷运行,大量向电力供应,有效缓解了当地的电力紧张状况,保障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电力。
综上所述,三峡工程作为我国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不仅具有全面的功能,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防洪、航运、发电等多个方面的实际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三峡工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这对于我们今后进行类似大型工程建设提供了指导意义。
我们需要在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确保类似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给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峡工程的航运效益分析郭涛【摘要】对照三峡工程初步设计,从7个方面论述了三峡工程已发挥的航运效益,并提出加快航道治理和推进船舶标准化等措施,以进一步提高综合效益.【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0(000)007【总页数】4页(P104-106,139)【关键词】三峡;航运;效益【作者】郭涛【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湖北,武汉,43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2.21三峡工程具有显著的航运效益,对上可以渠化大坝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分时段、分河段、不同程度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为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创造条件。
在三峡工程即将建成之际,对照三峡工程初步设计规划的航运效益,客观评价三峡工程蓄水后已发挥的航运效益,研究影响三峡工程航运效益发挥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发挥三峡工程航运效益的建议,对于更充分地发挥三峡工程综合效益和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三峡工程初步设计规划的航运效益在三峡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对三峡工程航运效益作了较详细论述,主要内容是:兴建三峡工程,将渠化重庆以下川江航道,淹没了险滩,改善了水流条件,航道通过能力大大提高,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航运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九龙坡港。
经过三峡水库调节,增加了宜昌下游的枯水流量,结合河势控制,可改善中游浅滩河段航道条件。
位于库区的万县、涪陵等港口将成为深水港,重庆港在三峡水库蓄水期,水域条件大为改善。
三峡工程是实现长江航运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兴建将促进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沿海地区的经济交流,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2 三峡工程蓄水以来取得的航运效益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蓄水至135 m,2006年10月蓄水至156 m,2008—2009年试验性蓄水至172 m左右,水库回水末端到达重庆市主城区,水库蓄水运行彻底改变了三峡大坝至重庆段航道的航运条件,推动了长江中上游航运的快速发展。
三峡工程的影响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防洪,发电,航运。
防洪: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
2010年7月19日,三峡大坝迎来了一次峰值在65000立方米/秒左右的洪水。
堪比1998年长江三峡河段的最高峰值,这也将是三峡水库建成以来所面临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洪水挑战。
经国家防总批准,三峡水库于2011年9月10日零时正式启动第四次175米试验性蓄水,至18日19时,水库水位已达到160.18米。
航运:三峡工程建成后,宜昌至重庆之间长江将成为湖泊,水势平缓,万吨轮可从上海通达重庆。
而且通过水库的放水,还可改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枯水季节的航运条件。
不过由于永久船闸分为五级,因此通行速度较为缓慢,理论上过闸要2小时40分钟,在目前实际运行中,往往需要4个小时以上才能通过。
发电:所发的电力将主要售予华中电网的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和重庆市原万县所辖区、涪陵所辖区,华东电网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南方电网的广东省。
三峡的上网电价按照各受电省份的电厂平均上网电价确定,在扣除相应的电网输电费用后,约为0.25元。
由于三峡电站是水电机组,它的成本主要是折旧和贷款的财务费用,因此利润非常高。
截至2008年10月29日,三峡电厂累计发电量达到2700多亿度,已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按每度电0.3元人民币计,已经收回成本810亿元。
26台机组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847亿度,由此每年可减少煤耗4000-5000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硫200万吨、一氧化碳1万吨和大量工业废水,并收回成本250亿元。
而且自2003年起,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煤炭价格飙升,三峡机组适逢其时开始发电,在它运行的头两年里,发电量均超过了预定计划,却仍然供不应求。
其他效益灌溉:江干流两岸平原地区的大片耕地,适宜于从长江干流建引水闸或提水泵站灌溉,兴建这类引水和提水工程,会受到干流水量和水位的影响,尤其对枯水期的影响特别敏感,常受到工程条件限制,枯水期常不能保证引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