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电调试工国家职业标准

无线电调试工国家职业标准

无线电调试工国家职业标准
无线电调试工国家职业标准

无线电调试工国家职业标准

本文由eibaipho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无线电调试工国家职业标准无线电调试工国家职业标准

1. 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职业名称:无线电调试工1.2 职业定义:职业定义:使用测试仪器调试无线通信、传输设备,广播视听设备和电子仪器、仪表的人员。1.3 职业等级: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

家职业资格一级)。1.4 职业环境:职业环境:室内、外,常温。1.5 职业能力特征: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计算、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形体感、空间想像力强;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性好。1.6 基本文化程度:基本文化程度: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中级不少于360 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80 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40 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 标准学时。1.7.2 培训教师:培训教师:培训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中级以上专业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

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4 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职务任职资格。1.7.3 培训场地设备:培训场地设备理论知识培训在标准教室;技能操作培训在具有必备的教学设备、仪器、仪表、工具的技能训练场地。1.8 鉴定要求: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申报条件:——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连续从事或见习本职业工作5 年以上(含5 年),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 年以上。(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级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主那业)毕业证书。——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 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 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 年以上。——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职业工作 5 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 年以上。(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

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满3 年。(4)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的相关专业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且连续从事本职业(专业)工作2 年以上。——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技师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5 年以上。1.8.3 鉴定方式: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 分以上者为合格。技师、高级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理论知识考试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 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 名考评员;综合评审委员不少于 5 人。1.8.5 鉴定时间:鉴定时间:各等级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90 分钟;各等级技能操作考核按实际需要规定,考核时间不少于120 分钟;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30 分钟。1.8.6 鉴定场所设备:鉴定场所设备:理论知识考试为标准教室;技能操作考核在具有调试仪器、仪表和调试样机的现场进行。2.基本要求基本要求2.1 职业道德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2.1.2 职业守则(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2)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技术。(3)遵守劳动纪律,爱护仪器、仪表与工具设备,安全文明生产。(4)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主动配合。(5)服从领导、听从分配。2.2 基础知识2.2.1 专业

基础知识专业基础(1)机械、电气识图知识。(2)常用电工、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3)电工基础知识。(4)模拟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5)脉冲数字电路基础知识。(6)电子技术基础知识。(7)电工、无线电测量基础知识。(8)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9)电子设备基础知识。(10)安全用电知识。2.2.2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相关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的相关知识。(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相关知识。(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知识。(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相关知识。(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3.工作要求工作要求本标准对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涵盖低级别的要求。3.1 中级职业技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1.能按功能单元*的调试要求准备好电路图、功能单元连线图、安装图调(一)调试工艺文件试说明等工艺文件;设计文件管理制度准备2.能读懂功能单元调试工艺中的调试一、调试前准目标和调试方法。备1.能合理选用调试工具;1. 常用调试工具用途(二)调试工艺环境2.能按工艺文件要求准备好功能单元和使用方法;设置测量用仪器、仪表几必要的附件,合 2. 功能单元测量仪器理的连接成系统。使用方法。1.能准确查出功能单元的安装错误1.机械、电气安装图(一)安装质量复检处;2.一般安装质量要求2.能准确发现功能单元安装松动处 1.能从外观上判断焊接质量不合格1. 不合格焊点判断方(二)连

线和焊接质处;法;量检查2.能用三用表或蜂鸣器查出连线不正2.电器接线图表示法。确处。1.能判断功能单元裸露处电压的安全性;2.能分辨功能单元安全防护的合理 1.电气安全性能常识;性;(一)产品安全检查2.绝缘测量仪、耐压测3.能用绝缘测试仪和耐压测试仪对功试仪使用方法。能单元中的市电进线和AC/DC 电源模块进行绝缘和耐压的测试;4.能判断漏电和绝缘电阻的合格性。(二)功能调试1.能通过硬和/或软键、触屏、模拟方1.硬、软键操作电路原法检查功能单元对技术要求中功能理;

二、装接质量复检

三、调试

要求的符合性;2.一般开关元、器件基2.能发现功能单元的故障所在,并及本概念。时予以排除。1.能对功能单元的静态参数进行设置1. 相关功能单元的工或调整;作原理;2.能使用仪器、仪表对功能单元的各2. 电子产品一般调试项指标逐项进行测试和调整。方法。功能单元调试记录填写要求相关知识

(三)指标调试

(四)调试结果记录能填写调试记录。与处理3.2 高级职业技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

1.能按整机调试要求准备整机原理方(一)调试工艺文件框图、连线图,各分单元原理图、连产品技术文件线图;准备一、调试前准

2.能识读整机调试说明。备能准备好整机测量用仪器、仪表

几必(二)调试工艺环境整机测试用仪器使用要的附件、转接件,并能合理码放、设置方法连成系统。1.安装连接结构要求;1.能准备判断整机功能单元安装位置2.电磁兼容(EMC)、不合适处;(一)安装质量检查电磁干扰(EMI)基本2.能及时发现整机中安装松脱处;知识;3.能根据需要进行改装。二、装接质量3.装接基本知识。复检1.能准确判断整机功能单元间湖连和(二)连线和焊接质焊接质量;电子设备安装连接工量检查2.能发现连接错误或不妥,并进行改艺要求接。1.能发现整机安全防护要求不合适电子设备安全防护要(一)产品安全检查处;求2.能对整机进电漏电和绝缘测试。1.能检查电源系统的电压、电流和供电位置对使用要求的符合性,并能处理出现的差错;2.能检查监控、保护系统对产品的监控和保护能力和对动能要求的符合性,并能通过调试达到预期的要求;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3.能对整机音、视频,射频信号通路2.编程一般原理。的正常工作予以调整,并能发现和排除故障;4.能对功能单元出现的异常或故障原油进行分析、判断和提出排除方法;5.能指导中级人员对功能单元进行操作。

三、调试(二)功能调试

(三)指标调试

1.能按工艺文件的规定使用仪器、仪表几PC 机,对整机性能指标逐项进行测试和调整;

2.能发现功能单元互连时出现的异常或故障,并能迅速予以排除;整机调试知识

3.能根据整机要求调校各分功能单元;

4.能指导中级人员对功能单元,进行指标调校。

(四)调试结果记录能对整机调试全过程进行记录,对异整机调试记录有关要常故障原因有一定分析求与处理3.3 技师职业技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1.能按复杂整机调试要求准备好技术(一)调试工艺文件条件,调试说明几装配图、接线图、电 1.图样管理制度;准备路图;2.英语专业词汇。2.能看懂进口元器件英文标识。1.安全接地和屏蔽接能选择适合与复杂整机测量用的仪地;(二)调试工艺环境器、仪表几必要的附件、转接件,并 2.复杂整机调试用测设置能合理组成测试系统试仪器用途和一般原理。(一)安装质量检查能准确判断复杂整机系统中安装不合电磁兼容(EMC)、电适处,并能正确改装磁干扰(EMI)知识

一、调试前准备

二、装接质量1.能准确检查复杂整机中功能单元或1.电子设备安装连接复检(二)连接和焊接质分系统间互连和焊接质量;原则量检查2.能发现系统连接错误或不妥,并进 2.质量管理一般知识行改接(一)产品安全检查能对复杂整机系统安全防护、漏电、电子设备安全要求绝缘不合适处提出改进意见1.能发现复杂整机系统中电源分系统,监控、保护分系统的不合适处,1.复杂整机的电源和并提出改进建议电控知识2.能对复杂整机主信号通路的正常工2.逻辑分析仪使用方作进行调校法3.能对数字器件加载和进行功能正确性检查1.复杂整机技术要求能用仪器、仪表、机对复杂整机各2.复杂整机中系统链PC 项指标分别予以调校和测试指标分配和连接特性(阻抗,匹配,电平等)调机报告编写方法

(二)功能调试三、调试

(三)指标调试

(四)调试结果记录能编写复杂整机调机报告

与处理1.能结合生产实际编写无线电调试人员工艺技能操作

培训计划职业培训教学方法2.能指导中、高级无线电调试人员的

调试和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能制定各项工位质量管理措施 1.生产

现场工艺管理技术2.ISO9000 质量标准1.电子产品生产管理基本

知识2.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知识相关知识

(一)培训

四、培训与管(二)质量管理理

(三)生产管理

能协调生产部门优化调试工艺流程

3.4 高级技师职业技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1.能编制功能单元、整机调试工艺说明;2.能拟制大型设备系统或复杂整机样(一)

调试工艺文件调试方案内容和编制机调试方案;准备原则一、

调试前准3.能将产品中用到的进口元器件英文备资料,编或摘译

为中文使用说明;4.能看懂进口设备英文使用说明。(二)调试工艺环境能为功能单元、整机的调试设计和组仪器、仪表的结构及

原理设置装简单的专用测试设备大型设备系统或复杂能组织、

协调大型设备系统或复杂整整机样机安装质量检(一)安装质量检查机样机安全检查要求测的人员分工与合作及安装质量要求大

型设备系统或复杂整机样机连接和连接(二)连线和焊接质能组

织、协调大型设备系统或复杂整质量检查人员的分工量检查机样机的连接和焊接质量的检测与合作及连接、焊接质量要求1.能编制大型设备系统或复杂整机样机安全检查要求;(一)产品安全检查安全操作规程2.能组织、协调大型设备系统或复杂整机样机安全检查。三、调试(二)功能调试1.能组织、协调大型设备系统或复杂1. 大型设备系统复杂整机样机电源,监控、保护、冷却系整机样机技术要求和统和主信号通路的功能正常性调校;工作原理;2.能解决功能单元、整机功能调试功2.系统监测接口,西那能联调时的技术问题;个观设备间通信接口3.能解决功能单元、整机功能调试中物理层规定;

二、装接质量复检

的技术难题。

3.信号处理新理论、新技术。

(三)指标调试

1.能组织、协调对大型设备系统或复杂整机样机各项指标分别予以调试和测试;1. 大型设备系统或复

2.能对所用各种测试仪器、仪表进行杂整机样机和其分系校正;统技术要求;

3.能设计比较特殊的测试以判断问题 2. 大型设备系统或复和解决疑义;杂整机样机各设备间

4.能解决设备系统调试时的技术问连接特性。题;

5.能解决功能单元、整机和复杂整机样机调试中出现的技术难题。

能对功能单元,整机、复杂整机样机(四)调试文件及记和大

型设备系统的调试提出分析报分析报告编写方法录告四、培训与管(一)培训理(二)管理1.能编写无线电调试工培训讲义 2.能指导技师工作培训讲义编写方法

1.能配合设计人员和工艺人员进行产1.生产技术管理基础品的开发、研制和西那个观工作

2.行业技术发展动态2.能提出和应用新技术4.鉴定比重鉴定比重

4.1 初级鉴定项目鉴定范围(1)有关基础电工知识(2)有关脉冲数字电路知识(3)有关无线电技术基础(4)有关电工(无线电)测量基本原理(1)一般产品的工作原理(2)一般产品的技术要求,调试方法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3)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计算机基础、简单应用知识(1)看懂一般产品的技术文件(2)一般产品的整机调试鉴定比重16 18 8 8 18 15 7 10 100 1、操作技能25 55 10 10 100

知识要求

1、基本知识

2、专业知识

3、相关知识

合计技能要求合计4.2 中级

2、工具设备的(1)正确使用仪器、仪表使用和维护(2)正确维护仪器、仪表

3、安全及其他安全生产

鉴定项目

鉴定范围(1)有关基础电工知识(2)有关脉冲数字电路知识(3)有关无线电技术基础(4)有关电工(无线电)测量基本原理(1)

较复杂产品的工作原理(2)较复杂产品的技术要求、调试方法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3)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计算机基础、简单应用知识

鉴定比重8 14 16 12 10 25 5 10 100

知识要求

1、基本知识

、专业知识3、相关知识

合计技能要求合计4.3 高级鉴定项目1、基本知识知识要求鉴定范围(1)有关无线电技术基础(2)有关无线电测量与仪表1、操作技能

15 (1)看懂较复杂产品的技术文件(2)较复杂产品的整机调试和复杂产品的部分调试及故障排除65 10 10 100 鉴定比重24 20

2、工具设备的(1)正确使用仪器、仪表使用和维护(2)正确维护仪器、仪表

3、安全及其他安全生产

2、专业知识

(1)掌握较复杂被测产品的工作原理10 (2)掌握复杂被测产品的技术要求、调试方法及常见故障排除25 方法5 (3)精密复杂仪器仪表的结构、性能、使用维护方法计算机一般应用知识16 100 (1)看懂复杂被测产品技术文件15 (2)完成复杂被测产品或较复杂被测产品试制样机的调试,并55 能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15 (3)能组织较复杂被测产品修理、调试能力10 5 100

3、相关知识合计

技能要求

1、操作技能

2、工具设备的正确使用先进的、智能化的仪器、仪表使用和维护

3、其他工作指导能力

合计

4.比重表.比重表4.1 理论知识项目基本要求调试前准备装接质量复查相关知识职业道德基础知识调试工艺文件准

备调试工艺环境设置安装质量检查连接和焊接质量检查产品安

全检查调试功能调试指标调试调试结果记录与处理培训培训

与管理合4.2 技能操作项目调试前准调试工艺文件准备备

调试工艺环境设置装接质量复查技能要求安装质量检查连

接和焊接质量检查产品安全检查调试功能调试指标调试调试结果记录与处理培训培训与管理合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管理计()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高级技师()7 5 3 3 7 8 8 5 25 35 5 ————100 7 5 6 5 30 37 5 ————100 5 3 3 3 25 40 8 4 3 3 —100 5 3 3 3 23 40 8 6 ——6 100 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管理计()()()高级技师()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5 25 5 5 5 5 5 18 25 2 ————100 5 20 5 5 5 5 5 18 30 2 ————100 5 15 3 5 3 3 3 18 30 5 4 3 3 —100 5 10 3 5 3 3 3 18 30 5 7 ——8 100

*本《标准》中使用了功能单元、整机、复杂整机和大型设备系统等概念,其含义如下:功能单元——本《标准》指的是由材料、

零件、元器件和/或部件等经装配连接组成的具有独立结构和一定功能的产品。图样管理中将其称为部件、整件。本《标准》强调功能,因此称其为功能单元。一般可认为,它是构成整机的基本单元。功能单元的划分,通常决定于结构和电器要求,因此,同一类型的设备划分很可能都不一样,或大或小,或简单或复杂,不一而是。经常遇到的功能单元大致有:电源和电源模块,调制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锁相环电路,AFC 电路,AGC 电路,变频器,线性、非线性校正电路,视、音频处理电路,解调器,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单板机等等。

整机——功能单元作产品出厂时又称整机。一般将其定位于含功能单元较少,电路相对简单,功能较为单一的产品。或者,功能虽然相当复杂,但尺寸较小、电平极低的产品谓之。复杂整机——由若干功能单元相互连接而共同构成能完成某种完整功能的整套产品。这些产品的连接,一般可在使用地点完成。大型设备系统——由若干整机和/或功能单元组成的大型系统。无线电调试工职业概况职业名称:无线电调试工职业分类编号:职业定义:使用测试仪器调试无线通信、传输设备,广播视听设备和电子仪器、仪表的人员。职业工作主要内容:使用系统测试设备和仪器、仪表,调试广播发射设备和整机。使用测试仪器,调试电视机、收音机、音响设备等视听设备。使用测试仪器、仪表调试电子仪器、仪表。使用测试仪器、仪表调试电子仪器、仪表。

1

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

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 1.2职业定义 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对力学、分析、电子、光学、光电、医疗保健、电磁等精密仪器仪表进行调试与修理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正确领会、理解和应用技术的能力,有准确的分析、推理、判断能力,有一定的运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含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针对不同类别的精密仪器仪表修理的要求,培训教师应具有相应类别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具有丰富的调试、修理技能和一定的培训教学经验。 培训中级工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培训高级工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具有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4年以上或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具有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 1.7.3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和具有相应类别精密仪器仪表调试设备和修理工具的技能训练场所。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该类仪器仪表装配工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该类仪器仪表装配工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 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并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砌筑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砌筑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砌筑工 1.2 职业定义 使用砂浆或其他黏合材料,将砖、石、砌块砌成各种形式的砌体和屋面挂瓦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 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或室外),高温(或低温),高处(或地下)。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计算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有一定的空间感和高处作业能力。动作协调灵活。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概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6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9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9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具有能满足培训教学要求的场地,配备相应的教学材料、工具、设备。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4)取得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一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的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

农机修理工职业规范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农机修理工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农机修理工。 1.2职业定义 使用工具、量具和机械加工、焊接设备以及修理专用设备等,对用于农业生产、农产品 产后处理、农用运输以及其他农事活动的机械和设备(以下称农业机械)进行维护和修理,使 其保持、恢复技术状态和工作能力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卜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外,常温,噪声、有毒有害(部分)。 1.5职业能力特征 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60 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初级及以上专业技 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 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 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与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备必要的实验设备的实践场所。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 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 在本职业连续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 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 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 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3)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 结业证书。 (4)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5) 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 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 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 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9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 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毕业证书。 (5) 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毕业证书,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计算机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

计算机(微机)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计算机(微机)维修工。 1.2职业定义 对计算机(微机)及外部设备进行检测、调试和维护修理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分析、判断他推理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应具有较为丰富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实际操作经验以及教学能力。培训初、中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本专业中级技术职称;培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具有本专业高级技术职称。 1.7.3培训场地设备

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教室,应有满足一人一机原则的微机计算机房和相关教学实验设备。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计算机维修工作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电子计算机类专业大专及以上毕业生,且连续从事电子计算机维修工作2年以上。 1.8.3鉴定方式 鉴定方式他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门,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进行。两门考试(核)均采用百分制,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的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为1:20;技能操作考核为1:5。 1.8.5鉴定时间 各等级的理论知识考试为60 min;各等级技能操作考核为90 min。

农机修理工初级理论试卷答案2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农机修理工初级理论知识试卷答案 注 意 事 项 1、本试卷依据2020年颁布的《农机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8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80分。) 1.播种时种沟主要由( )来完成。 A 、分土板 B 、犁铧 C 、开沟器 D 、圆盘 2.机械安装的顺序是由零件装配成部件,由( ),最后装配成机器。 A 、机构装配成总成 B 、构件装配成总成 C 、部件装配成总成 D 、零件和部件装配成总成 3.机械安装前必须做好四项准备工作:工具、量具的准备;做好零件的检验;( );做好清洁工作。 A 、紧配合零件的准备 B 、轴承件的准备 C 、常用辅料的准备 D 、密封件的准备 4.气焊、气割用的设备主要有:氧气瓶、乙炔瓶、减压器和( )。 A 、电石 B 、焊炬、割炬 C 、安全阀 D 、限压阀 5.过盈配合件拆卸时,专用工具的( )要正确。 A 、拉力部位 B 、位置 C 、受力部位 D 、使用 6.平面角计量单位符号“"”是代表( )。 A 、度 B 、分 C 、秒 D 、分秒 7.铝合金有压力加工铅合金和( )两大类。 A 、生铝合金 B 、熟铝合金 C 、硬铝合金 D 、铸造铝合金 8.离合器按摩擦片加压方式分为弹簧压紧式和( )。 A 、凸轮压紧式 B 、杠杆压紧式 C 、液压压紧式 D 、偏心轴压紧式 9.BX1-330型交流电焊机的工作电压为( )。 A 、70伏 B 、60伏 C 、50伏 D 、30伏 10.铸造黄铜可用来制造( )、衬套及其他耐磨件。 A 、连杆铜套 B 、曲轴瓦 C 、连杆瓦 D 、轴套 11.644金属清洗剂使用温度为( )℃。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与技能标准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与技能标准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汽车修理工。 1.2 职业定义 使用工、夹、量具,仪器仪表及检修设备进行汽车的维护、修理和调试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1.4 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外、常温。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含同等学力)。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6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2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理论培训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实际操作教师:培训初、中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技师、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且在本岗位工作3年以上。

1.7.3 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电视机及播放设备。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具有600 m2以上能满足培训要求的场地,且有相应的设备、仪器仪表和必要的工具、夹具、量具,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安全设施完善。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

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维修电工。 1.2 职业定义 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观察、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并能高空作业。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维修电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实验设备的实践场所和所需的测试仪表及工具。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技师、高级技师鉴定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

国家职业标准——农机修理工

国家职业标准——农机修理工 —————————————————————— 2003年2月8日印发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制定 说明 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共同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农机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已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批准,自2003年2月8日起正式施行。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本职业现阶段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做出明确的规定。 二、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的要求,《标准》在体例上力求规范,在内容上尽可能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原则。同时,尽量做到可根据科技发展进步的需要适当进行调整,使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培训、鉴定和就业的实际需要。 三、本职业分为五个等级,《标准》的内容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 四、参加《标准》编写的主要人员有:王桂显、欧南发、董炎义、续百录、于芳珍。参加审定的主要人员有(按姓氏笔画为序):田丰、刘敏、刘永澎、李克、何兵存、张斌、陈蕾、姚春生、贺祖年、唐宝振、温芳。 五、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农业部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中国农机科学研究所、山西省农机化学校、河北省农机修造服务总站等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谨致谢忱!

钢筋工国家职业标准规定

钢筋工国家职业标准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钢筋工。 1.2 职业定义 使用工具及机械,对钢筋进行除锈、调直、连接、切断、成型、安装钢筋骨架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 1.5 职业能力特征 手指、手臂灵活,较好的身体素质。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24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26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2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

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钢筋加工设备和工具的技能训练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本职业学徒期满。 (3)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完整)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

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 一、职业概况 1、职业名称: 维修电工。 2、职业定义 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的人员。 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 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4、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 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观察、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并能高空作业。 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7、培训要求 (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4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 于300(4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300) 标准学时。 (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维修电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教 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 务任职资格。 (3)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实验设备的实践场所和所需的测试仪表及工具。 8、鉴定要求 (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3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农机修理工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农机修理工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农机修理工。 1.2 职业定义 使用工具、量具和机械加工、焊接设备以及修理专用设备等,对用于农业生产、农产品产后处理、农用运输以及其他农事活动的机械和设备(以下称农业机械)进行维护和修理,使其保持、恢复技术状态和工作能力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外,常温,噪声、有毒有害(部分)。 1.5 职业能力特征 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与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备必要的实验设备的实践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 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 在本职业连续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 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 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3)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5) 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 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 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9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 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毕业证书。 (5) 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毕业证书,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6) 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毕业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钢筋工职业标准】 钢筋工三级是什么标准

【钢筋工职业标准】钢筋工三级是什么标 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钢筋工。 1.2 职业定义使用工具及机械,对钢筋进行除锈、调直、连接、切断、成型、安装钢筋骨架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室外。 1.5 职业能力特征手指、手臂灵活,较好的身体素质。 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24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26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2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

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钢筋加工设备和工具的技能训练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本职业学徒期满。 (3)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化工仪表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全

化工仪表维修工国家职 业标准全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化工仪表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化工仪表维修工。 1.2职业定义 从事化工仪表、分析仪器维护、检修、校验、安装、调试和投入运行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常温,存在一定的有毒有害物质、噪声和烟尘。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四肢灵活,动作协调;嗅觉、听觉、视觉及形体知觉正常;能高空作业。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含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40标准学时;技师、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年 以上。 1.7.3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知识培训场所应为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为具有本职业必备设备的场所。 1.8鉴定要求

农机修理工中级复习题

职业技能鉴定农机修理工(中级)理论参考复习题 1.(D)包括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守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以及职业道德培养、职业道德品质等内容。 A、职业素质 B、职业规范 C、职业品质 D、职业道德2.从业人员树立良好的(B),遵守职业守则,有利于个人品质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 A、职业守则 B、职业道德 C、道德伦理 D、职业观念3.气焊和电焊相比(D)。 A、气焊火焰温度较高 B、温度在焊区没差别 C、气焊火焰温度高很多 D、气焊火焰温度低 4.农机修理工在从业过程中,要遵守(D),不要投机取巧。 A、党纪国法 B、劳动纪律 C、集体利益 D、行业规范5.润滑脂的耐热指标为(A)。 A、滴点 B、凝点 C、沸点 D、粘度 6.在机械图样中,(B)用于轴线、对称中心线。 A、细实线 B、点划线 C、波浪线 D、粗实线 7.机械制图的图样是采用投影线(B)于投影面的平行投影的正投影方法绘制的。 A、倾斜 B、垂直 C、右偏 D、左偏 8.当有对称平面,即对称、内外形状都需要表达的机件,最好采用(C)。 A、全剖视 B、旋转剖视 C、半剖视 D、局部剖视9.剖面图有(D)和重合剖面两种。 A、断裂剖面 B、全剖面 C、半剖面 D、移出剖面10.(A)只需画出被剖切面的断面形状。 A、剖面图 B、俯视图 C、半剖视图 D、剖视图11.尺寸偏差是指极限尺寸与(C)的代数差。 A、轮廓尺寸 B、实际尺寸 C、基本尺寸 D、外形尺寸12.尺寸公差等于(A)与下偏差的代数差的绝对值。 A、上偏差 B、公差 C、形位公差 D、尺寸公差13.重载车辆应选择(B)的齿轮油。 A、粘度小 B、粘度大 C、中等粘度 D、一般粘度14.HM32、HM46、HM68、HM100四种牌号的液压油,(D)的粘度最大。 A、HM32 B、HM46 C、HM68 D、HM100 15. 1 kgf/cm2=(A) Pa。 A、9.8×104 B、9.8×105 C、98 D、10 16.相同的内径,外径最小,径向结构最紧凑的是(C)。 A、深沟球轴承 B、推力轴承 C、滚针轴承 D、圆锥轴承17.油封的功能是(A),当前已作为标准件供应。 A、防止润滑油泄漏和阻止异物进入机器内部 B、润滑作用 C、减少磨损 D、帮助散热18.用来固定两零件的相对位置,且可传递不大的力和力矩的螺纹联接是(D)。 A、双头螺栓联接 B、一般螺钉联接 C、螺栓联接 D、紧定螺钉联接19.当锉削软金属时,最好选用(D)。 A、细锉刀 B、油光锉 C、什锦锉 D、粗锉 20.当需凿削(B)时,最好用窄錾先开槽。

化工检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全)

《化工检修电工》职业标准 一、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化工检修电工 1.2职业定义 对各种设备的电气部分(含机电一体化产品)进行安装、调试、维修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初级化工检修电工(5级):具有《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中本工种初级工所要求的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能够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工种的常规工作。 中级化工检修电工(4级):具有《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中本工种中级工所要求的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工种的常规工作,具有分析和处理本工种生产技术上一般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简单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 高级化工检修电工(3级):具有《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中本工种高级工所要求的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综合分析和处理本工种较为复杂的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一般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能指导初、中级化工检修电工的工作。 化工检修电工技师(2级):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化工检修电工工作中的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难题,在技术技能方面有创新;能指导和培训本工种初、中、高级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能力。 化工检修电工高级技师(1级):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在本工种的各个领域中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熟练掌握化工检修电工工作中的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高难度的技术问题或工艺问题;在技术攻关和工艺革新方面有创新,能组织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活动;能组织开展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具有技术管理能力。 1.4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有一定的表达能力、计划能力和空间感;应能辨别各种颜色,有较高的手指灵活性和手臂灵活性、动作协调性,无恐高症。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鉴定要求 1.7.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化工检修电工工作的人员 1.7.2申报条件 参照《上海市技能鉴定申报条件》及其相关规定执行。 1.7.3鉴定场所设备 1.场地要求: 1)能容纳4~5人的办公用房(约为15~30m2);有资料柜若干。

砌筑工国家职业标准

砌筑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砌筑工。 1.2 职业定义 使用沙浆或其他黏合材料,将砖、石、砌块砌成各种形状的砌体和屋面挂瓦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有一定学习、计算能力,较强的空间感和高空作业能力,准确的分析、推理判断能力,手指、手臂灵活。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国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小于24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00标准学时;疾驶不少于160标准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的教学设备工具的技能训练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从事本职业学徒期满。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大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训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本职业工作四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农机修理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答案

农机修理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答案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卷号:10XL4B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1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0.5分,满分80分。) 1. A 2. D 3. B 4. A 5. C 6. C 7. B 8. C 9. C 10. B 11. B 12. B 13. B 14. A 15. D 16. A 17. A 18. B 19. C 20. C 21. D 22. D 23. A 24. D 25. A 26. D 27. D 28. C 29. A 30. B 31. D 32. A 33. D 34. A 35. D 36. B 37. C 38. C 39. A 40. C 41. D 42. C 43. A 44. D 45. D 46. C 47. C 48. A 49. C 50. C 51. B 52. C 53. D 54. B 55. B 56. D 57. C 58. B 59. A 60. D 61. C 62. C 63. B 64. B 65. D 66. D 67. B 68. D 69. C 70. B 71. D 72. C 73. D 74. C 75. D 76. D 77. B 78. C 79. B 80. D 81. D 82. D 83. D 84. D 85. C 86. A 87. D 88. A 89. D 90. D 91. D 92. A 93. D 94. B 95. C 96. C 97. B 98. D 99. C 100. D 101. D 102. D 103. A 104. B 105. D 106. C 107. D 108. C 109. D 110. C 111. C 112. D 113. D 114. D 115. C 116. D 117. A 118. D 119. B 120. C 121. C 122. D 123. D 124. C 125. D 126. D 127. D 128. D 129. C 130. C 131. A 132. B 133. C 134. D 135. D 136. D 137. D 138. C 139. D 140. D 141. D 142. D 143. D 144. B 145. D 146. A 147. D 148. B 149. A 150. C 151. D 152. C 153. D 154. A 155. D 156. D 157. C 158. C 159. A 160. B 二、判断题(第161题~第200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每题0.5分,满分20分。)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166. × 167. √ 168. √169. √ 170. × 171. × 172. × 173. × 174. × 175. × 176. ×177. √ 178. √ 179. × 180. √ 181. √ 182. × 183. × 184. ×185. √ 186. × 187. × 188. √ 189. × 190. × 191. √ 192. √193. × 194. √ 195. √ 196. √ 197. × 198. √ 199. × 200. × 10TL47040000-60601010340001

国家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标准

一、职业概况 1.职业名称 维修电工。 2.职业定义 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的人员。 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4.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 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观察、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并能高空作业。 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7.培训要求 ⑴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⑵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维修电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⑶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实验设备的实践场所和所需的测试仪表及工具。 8.鉴定要求 ⑴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⑵申报条件 ①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a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b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3年以上。 c本职业学徒期满。 ②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a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b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c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d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③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a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