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原理与现代电视系统(第二版)_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

电视原理与现代电视系统(第二版)_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

电视原理与现代电视系统(第二版)_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
电视原理与现代电视系统(第二版)_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逐行扫描什么是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相比,隔行扫描有什么优点

在锯齿波电流作用下,电子束产生自左向右,自上而下,一行紧挨一行的运动,因而称其为逐行扫描。

所谓隔行扫描,就是在每帧扫描行数仍为625行不变的情况下,将每帧图像分为两场来传送,这两场分为奇场和偶场。

与逐行扫描相比,隔行扫描减小了闪烁感,又使图像信号的频带仅为逐行扫描的一半。

为使奇场光栅与偶场光栅能均匀嵌套,在隔行扫描中对每帧行数有何要求为什么

2:为使奇数场光栅与偶数场光栅能均衡套嵌,在隔行扫描中对每真行数有何要求为什么4:若行偏转电流iH和场偏转电流iV分别如图(a)(b)(c)(d)所示。试对应画出畸变的重现图像(若在无畸变是显示为均匀方格)(图)P32

5:全电视信号中包括哪些信号哪些出现在正程哪些出现在逆程试述各信号各自的参数值及作用。

包括图像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槽脉冲,均衡脉冲。

正程:图像信号,

逆程: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槽脉冲,均衡脉冲

图像信号参数:亮度:改变图像信号的明暗程度

对比度:改变图像信号的黑白电平差

灰度:反映电视系统所能重现的原图像明暗层次的程度

160。保证收、发双方扫描电流的频率和相复合同步信号:行同步脉冲sμ,场同步脉冲sμ

位都相同,保证同步

复合消隐信号:行消隐脉冲12sμ,场消隐脉冲1612sμ,消除回扫描线

槽脉冲:槽脉冲sμ,保证在场同步脉冲期间可以检测出行同步脉冲。

均衡脉冲:均衡脉冲sμ,,保证偶数场的扫描线准确地嵌套在奇数场各扫描线之间:

:9我国电视规定的行频,场频和帧频各是多少行同步脉冲,场同步脉冲,槽脉冲和均衡脉冲的宽度各是多少行,场消隐脉冲的宽度又是多少

行频:15625HZ场频:50HZ 帧频:25HZ

160,槽脉冲sμ,前、后均衡脉冲sμ,行消隐脉冲12sμ,行同步脉冲sμ,场同步脉冲sμ

场消隐脉冲1612sμ,

10:全电视信号的频带宽度是多少它有何特点

0~6M,是不连续的,属离散形,形状像梳齿,各谱线间有很大的间隙

11,色彩的三要素是什么他们如何定义的

12:什么是三基色原理彩色彩色加混色有哪些实现方法

第二章

1:彩色电视为什么要和黑白电视兼容兼容制的彩色电视应具有什么特点简述

如何才能使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实现兼容

彩色电视是在黑白电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彩色电视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黑白电视与彩色电视同时并存的情况。

兼容制彩色电视应具有的特点:

(1)所传送的电视信号中应有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两部分。

(2)彩色电视信号通道的频率特性应与黑白电视通道频率特性基本一致,而且应该有相同的频带宽度、图像载频和伴音载频。

(3)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应有相同的扫描方式及扫描频率,相同的辅助信号及参数。

(4)应尽可能地减小黑白电视机收看彩色节目时的彩色干扰,以及彩色电视中色度信号对亮度信号的干扰

3:已知色差信号(R-Y )和(B-Y ),如何求得(G-Y )写出相应的表达式。若已知(B-Y )和(G-Y)如何求得(R-Y )推导出求解表达式。

Y=++*********(1)

Y=+0.59G+*********(2)

(2)—(1)得:(R-Y)+(G-Y)+(B-Y)=0

则:(G-Y)= (R-Y)(B-Y)

(R-Y)= (G-Y)(B-Y):、

4:为什么要对色差信号的幅度进行压缩PAL 制中红差和蓝差的压缩系数各为多少确定这两个压缩系数的依据是什么

彩色电视信号中的亮度信号不能压缩, 保持6MHz 的带宽, 而彩色并不表示图像的细节, 可将彩色信号的频带加以压缩, 不必传送色度信号的高频分量。

红差压缩系数 蓝差压缩系数

依据:P47

5:为什么要压缩色差信号的频带压缩色差信号频带的依据是什么NTSC 制中将(R-Y )和(B-Y )压缩并变换为I,Q 信号,这与频带压缩有何关系 若不压缩,则与亮度信号一样宽,压缩则可以在6M 带宽中传送Y 、R-Y 、B-Y 。 依据是大面积着色原理,人眼对彩色不敏感,压缩色差信号频带,节约传输带宽。

人眼对红黄分辨力最强,对蓝,品分辨力最弱,(B-Y)用Q 轴表示(R-Y)用I 轴表示;Q 、I 正交轴与U 、V 正交轴有33°夹角的关系

6什么是频谱交错PAL 制中两个色度分量的频谱与亮度信号的频谱是何关系如何才能使其亮度谱线与色度谱线相互交错

通过频谱搬移将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二者的谱线互相交错。

选择一个合适的副载波,将色度信号调制在这个副载波上,即进行色度信号的频谱搬移,从而使调制后的色度信号谱线正好安插在亮度信号谱线的间隙内,达到压缩频带的目的,保证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具有相同的频带宽度。此时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二者的谱线是互相交错1[()]221()4

H H SC SC SC H f nf f f f n f =++=-

的。

7什么是正交平衡调幅制为什么要采用正交平衡调幅制传送色差信号这样做的优点何在

将两个调制信号分别对频率相等、相位相差90°的两个正交载波进行调幅,然后再将这两个调幅信号进行矢量相加,从而得到的调幅信号称为正交调幅信号,这一调制方式称正交调幅。 特点:

(1)平衡调幅波的幅度与调制信号幅度的绝对值成正比。

(2)调幅信号为正值时,平衡调幅波与载波同相;调制信号电压为负值时,平衡调幅波与载波反相。

8:NTSC 制的主要优点和缺点何在PAL 制克服NTSC 制主要缺点所采用的方法及原理是什么

(1)现有的三种兼容制彩色电视制式中,NTSC 制色度信号组成方式最为简单,因而解码电路也最为简单,易于集成化,特别是,在许多场合需要对电视信号进行各种处理,因而NTSC 制在实现各种处理也就简单。

(2)NTSC 制中采用1/2行间置,使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频谱以最大间距错开,亮度串色影响因之减小,故兼容性好。

(3)NTSC 制色度信号每行都以同一方式传送,与PAL 制和SECAM 制相比,不存在影响图像质量的行顺序效应。

(4)采用NTSC 制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存在着相位敏感性,即存在着色度信号的相位失真对重现彩色图像的色调的影响。

:9:彩色矢量图是如何绘制的当其矢量的大小或相角发生变化时,彩色的饱和度和色调是否会发生变化

:10:判明下列色度信号处在U,V 坐标平面的什么位置上并说明它们大致对应何种色调

(1)G-Y=0 (2)21=--Y R Y B (3)

310=--Y G Y R

11:PAL 制彩色全电视信号中包含哪些信号这些信号的作用各是什么

12 :有了行,场同步信号为什么还要有色同步信号NTSC 制与PLA 制色同步信号有什么不同

13:PAL 制色同步信号的作用是什么说明它的频率,幅度及出现位置它与色度

信号的分离原理是什么

14:下列各符号的含义是什么它们相互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R ,G ,B ,Y ,(R-Y),(B-Y),(G-Y), ,,,,,m b V U F F F F F

15:画出D PAL 解码器的原理方框图,并说明它的工作原理,注明各点的波形或频谱。

17:已知彩条三基色信号波形如图2-38所示。假设亮度信号电平值:“1”为白色电平,“0”为黑色电平。试画出相应各色差信号及亮度信号波形,标出幅值电平并判明其色调及饱和度。(图)P68

20:若PAL 制传送100/0/100/0彩条信号时,由于编码电路故障使B 路无输出,试说明接收机屏幕显示有何变化若编码信号正常,但接收机显像管B 枪截止,B 路无电子束流,则又会出现何种现象以上两种情况出现的显示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第四章

2:D PAL 解码电路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5:画出D PAL 解码电路方框图,给出各点的波形或频谱。

12:开关电源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它的主要优点何在

第五章

1:说明各种有线电视系统的区别。

广播有线电视:在有利位置架设高质量接收天线,经有源或无源分配网络,将收到的电视信号送到众多电视机用户,解决在难以接收电视信号环境中收看电视的问题。

专用有线电视:其传输质量高、系统功能强、应用范围广、施工方便、操作简单、使

用安全和不占空间频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科研、教育、军事等行业。

2:简述有线电视系统的频道是如何划分的

3:有线电视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拓扑结构都有哪几种

接收信号源,前端处理,干线传输,用户分配和用户终端组成。

拓扑结构有:环形,树枝形,星形

4:前端系统有哪几种类型为什么邻频前端多采用中频处理方式

常见型,重新调制型,外差型

由于在中频上对信号进行处理,各频道对邻频的抑制均匀一致,通带内特性受损较少

第六章

1: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相比,有哪些优点

(1)数字电视的抗干扰能力强。

(2)数字电视信号能够进行存储,包括成帧图像的存储,从而能进行包括时间轴和空间的二维、三维处理,得以实现采用模拟方法难以得到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

(3) 数字电视稳定可靠,易于调整,便于生产。

(4)数字电视信号由于具有数字信号的共同形式,容易和其它信息链联,便于加入公用数据通信网。

2:电视信号的编码方法有哪两种,取样频率如何选择

全信号编码,分量编码

取样频率:

3:一电视亮度信号,采用8位均匀量化编码,峰值信号的信号量化噪声信噪比有多大

4:为什么要进行电视信号的压缩编码有哪些压缩编码方法

减小频带占用带宽,提高频带资源利用率。

压缩编码方法:预测编码,DPCM 编码,变换编码,其它压缩码率(亚奈奎斯特取样) 5:现有电视制式有哪些不足之处,高清晰度电视(HDTV )有些什么特点

1. 画面细节分辨率不够,清晰度不足

图像细节分辨率不够,主要受扫描行数和视频信号频带宽度的影响。

2. 图像中的亮色串扰

现有制式中,亮、色信号在时间上及频域上都是重合的,两者间必然会有相互影响,表现在44(1135)625S SC H f f f ==

+

()20lg 2()()610.8()dB rms dB rms S dB N S n dB N ==+

图像上产生亮、色间的串扰。

3.大面积闪烁和行闪烁

4.电视图像的临场感不强

高清晰度电视(HDTV)特点:

1. 提高图像帧的总行数

2. 展宽图像信号的频带

3. 改隔行扫描为逐行扫描及提高场频

4. 采用更好的亮色复用方法

5. 采用16/9幅形比的宽屏幕显示

传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吉泽升版) 2-1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有哪两类,各有什么特点? 解:作用在流体上的力分为质量力和表面力两种。质量力是作用在流体内部任何质点上的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由加速度产生,与质点外的流体无关。而表面力是指作用在流体表面上的力,大小与面积成正比,由与流体接触的相邻流体或固体的作用而产生。 2-2什么是流体的静压强,静止流体中压强的分布规律如何? 解: 流体静压强指单位面积上流体的静压力。 静止流体中任意一点的静压强值只由该店坐标位置决定,即作用于一点的各个方向的静压强是等值的。 2-3写出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并说明其能量意义和几何意义。 解: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为:h P h P P P Z P Z γργ γ +=+=+ =+ 002 21 1g 或 同一静止液体中单位重量液体的比位能 可以不等,比压强也可以不等,但比位 能和比压强 可以互换,比势能总是相等的。 2-4如图2-22所示,一圆柱体d =0.1m ,质量M =50kg .在外 力F =520N 的作用下压进容器中,当h=0.5m 时达到平衡状态。求测压管中水柱高度H =? 解:由平衡状态可知: )()2/() mg 2 h H g d F +=+ρπ( 代入数据得H=12.62m 2.5盛水容器形状如图2.23所示。已知hl =0.9m ,h2=0.4m ,h3=1.1m ,h4=0.75m ,h5=1.33m 。求各点的表压强。 解:表压强是指:实际压强与大气压强的差值。 )(01Pa P = )(4900)(g 2112Pa h h P P =-+=ρ )(1960)(g 1313Pa h h P P -=--=ρ )(1960 34Pa P P -== )(7644 )(g 4545Pa h h P P =--=ρ

(完整版)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2、完成下列数制之间的转换。 (1)01011100B=92D (3)135D=10000111B (5)10110010B=262Q=B2H 3、组合型BCD码和非组合型BCD码有什么区别?写出十进制数254的组合型BCD数和非组合型数。 答:组合型BCD码用高四位和低四位分别对应十进制数的个位和十位,其表示范围是0~99;非组合型BCD码用一个字节的低四位表示十进制数,高四位则任意取值,表示范围为0~9。 组合型:254=(001001010100)BCD 非组合型:254=(00000010 00000101 00000100)BCD 7、计算机为什么采用补码形式存储数据?当计算机的字长n=16,补码的数据表示范围是多少? 答:在补码运算过程中,符号位参加运算,简化了加减法规则,且能使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可以简化机器的运算器电路。+32767~ -32768。 9、设计算机字长n=8,求下列各式的[X+Y]补和[X-Y]补,并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1)X=18,Y=89 [X+Y]补=00010010+01011001=01101011B=107D 正确 [X-Y]补=10111001B=00010010+10100111=(-71D)补正确 (2)X=-23,Y=-11 [X+Y]补=11101001+11110101=11011110B=(-34D)补正确[X-Y]补=11101001+00001011=11110100B=(-12D)补正确 (3)X=18,Y=-15 [X+Y]补=00010010+11110001=00000011B=(3D)补正确 [X-Y]补=00010010+00001111=00100001B=(33D)补正确 (4)X=-18,Y=120 [X+Y]补=11101110+01111000=01100110B=(102D)补正确[X-Y]补=11101110+10001000=01110110B=(123D)补由于X-Y=-138 超出了机器数范围,因此出错了。 13、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答:CPU字长、存储器容量、运算速度、CPU内核和IO工作电压、制造工艺、扩展能力、软件配置。 第二章 2、8086标志寄存器包含哪些标志位?试说明各标志位的作用。 答:进位标志:CF;奇偶校验:PF;辅助进位:AF;零标志:ZF;符号标志:SF;溢出标志:OF。 5、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有什么区别?如何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答:物理地址是访问存储器的实际地址,一个存储单元对应唯一的一个物理地址。逻辑地址是对应逻辑段内的一种地址表示形式,它由段基址和段内偏移地址两部分组成,通常表示为段基址:偏移地址。 物理地址=段基址*10H+偏移地址。 6、写出下列逻辑地址的段基址、偏移地址和物理地址。 (1)2314H:0035H (2)1FD0H:000AH 答:(1)段基址:2314H;偏移地址:0035H;物理地址:23175H。 (2)段基址:1FD0H;偏移地址:000AH;物理地址:1FD0AH。 8、设(CS)=2025H,(IP)=0100H,则当前将要执行指令的物理地址是多少? 答:物理地址=(CS)*10H+(IP)=20350H 9、设一个16字的数据区,它的起始地址为70A0H:DDF6H(段基址:偏移地址),求这个数据区的首字单元和末字单元的物理地址。

计算机组成原理_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 1.比较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的特点 解: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数值由连续量来表示,运算过程是连续的;数字计算机的特点:数值由数字量(离散量)来表示,运算按位进行。两者主要区别见 P1 表 1.1 。 2.数字计算机如何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解:分类:数字计算机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又分为巨型机、大型机、 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单片机六类。分类依据:专用和通用是根据计算机的效率、速度、价格、运行的经济性和适应性来划分的。 通用机的分类依据主要是体积、简易性、功率损耗、性能指标、数据存储容量、 指令系统规模和机器价格等因素。 3.数字计算机有那些主要应用?(略) 4.冯 .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它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 解:冯 .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存储程序:将解题的程序(指令序列)存放到存储器中;程序控制:控制器顺序执行存储的程序,按指令功能控制全机协调地完成运算任务。 主要组成部分有: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5.什么是存储容量?什么是单元地址?什么是数据字?什么是指令字? 解:存储容量:指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的数量,通常用单位KB MB GB来度量,存储 容 量越大,表示计算机所能存储的信息量越多,反映了计算机存储空间的大小。单元地址:单元地址简称地址,在存储器中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地址编号,称为单元地 址。 数据字:若某计算机字是运算操作的对象即代表要处理的数据,则称数据字。指令字:若某计算机字代表一条指令或指令的一部分,则称指令字。 6.什么是指令?什么是程序? 解:指令:计算机所执行的每一个基本的操作。程序:解算某一问题的一串指令序列称为该问题的计算程序,简称程序。 7.指令和数据均存放在内存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是指令还是数据? 解:一般来讲,在取指周期中从存储器读出的信息即指令信息;而在执行周期中从存储器中读出的信息即为数据信息。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模拟彩色电视制式 要点分析 3.1设NTSC 制电视系统摄取的彩色光为 F =1[R e ] + 2[G e ],求编码后所得信号 Y 、I 、Q 和C 的数值,并画出色度信号的矢量图。 换关系 [0.596 -0.275 再根据I 、Q 和u 、v 的转换关系得 c = J Q 2 +I 2 =0.836 e =arcta 门『丄〕+330 = 315”+180”+33” = 209.85 I Q 丿 可画出矢量图如图 V 」 A-- 0.836 /209.85 ° U C U 2 +V 2 =0.836 c V G 0 =arcta n — =209.85 U 再根据I 、Q 和u 、v 的转换关系得 1 r cos330 sin 330 g u [l 」~ [-sin330 cos330 」l V 解:由于F =1[R e ] +2[G e ]可得 R=1 G=2 B=0,根据 丫、丨、Q 和 R 、G 、 B 的转 [Y] (0.299 0.587 -0.523 0.211 0.114 [[1[ [ 1.473 ] 0.312 -0.835 L 1 」 -0.322」[0」L 0.046 . 或根据亮度方程 丫=0.299 R e +0.587 G e +0.114 B e 得 R-Y=-0.473 U=k 1( B-Y )= -0.726 Y=1.473 B-Y=-1.473 V=k 2( R-Y )= -0.415 1_「— 0.8351 」"L 求得Q 、I 值。

矢量图同上。 3.4设NTSC 制中采用100-0-100-25彩条信号,计算出复合信号数值。若规定其振幅最大 摆动范围在-0.20~+1.20界限内,问应如何进行压缩?计算出压缩系数。 解:按亮度公式 Y=0.299R+0.587 G+0.114 B 计算出 100-0-100-25彩条信号各条的 丫值,并 由此得到 R-Y 、B-Y 、C 、Y+C 、Y-C 数值如下表 B-Y 、R-Y 进行压缩,即分 别乘以压缩系数 k 1和k 2。取黄青两条,组成联立方程: J k 12 (B - Y)黄+ k ;(R-Y)黄=1.20 Y 黄 Jk 12 (B- Y)青+ k ;(R-Y)青=1 .20 Y 青 3.5彩色电视色度信号为什么要压缩?如果编码时各彩条被压缩的比例不同接收时显示彩 条图像是否有彩色失真? 答:由于电视的复合信号是由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叠加而成, 如果不把色度信号压缩, 则 彩条复合信号幅度的最大值将超过白电平的 78%,而最小值将比黑电平低 78%。用这样的 视频信号对图像载波调幅时将引起严重的过调制, 为使已调信号不超过规定的界限和改善兼 容性,必须对色度信号进行压缩。 如果编码时对各彩条采用不同的压缩的比例,虽然可以使已调信号不超过规定的界限, 但接收端很难识别各彩条不同的压缩比,会造成彩条饱和度的失真。 3.6试分析说明用于 NTSC 制的亮色分离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 NTSC 制的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频谱以最大间距错开, 可以用简单的电路实现亮色 分离。下图是用一根延迟时间为 T H 的延迟线构成的亮色分离电路。由于亮度信号的主频谱 白 黄 青 绿 品 红 t t - 监 黑 R G B Y 1.0 1.0 1.0 1.0 1.0 1.0 0.25 0.91 0.25 1.0 1.0 0.78 0.25 1.0 0.25 0.69 1.0 0.25 1.0 0.56 1.0 0.25 0.25 0.47 0.25 0.25 1.0 0.34 0 R-Y 0 0.09 -0.53 -0.44 0.44 0.53 -0.09 0 B-Y Y+C Y-C 0 -0.66 0.22 -0.44 0.44 -0.22 0.66 0 0 0.666 0.574 0.622 0.622 0.574 0.666 0 1.0 1.576 1.354 1.312 1.182 1.044 1.006 0 1.0 0.244 0.206 0.068 -0.062 -0.104 -0.326 0 解之得: k i =0.427 k 2=0.772

微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李伯成《微机原理》习题第一章 本章作业参考书目: ①薛钧义主编《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Intel 80X86系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②陆一倩编《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十六位微型机)》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四版 ③王永山等编《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1.1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X=10010110B= 1*27+0*26+0*25+1*24+0*23+1*22+1*21 +0*21 =128D+0D+0D+16D+0D+0D+4D+2D=150D X=101101100B =1*28+0*27+1*26+1*25+0*24+1*23+1*22+0*21+0*20 =256D+0D+64D+32D+0D+16D+4D+0D=364D X=1101101B= 1*26+1*25+0*24+1*23+1*22+0*21 +1*20 =64D+32D+0D+8D+4D+0D+1D=109D 1.2 将下列二进制小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X=0.00111B= 0*2-1+0*2-2+1*2-3+1*2-4+1*2-5= 0D+0D+0.125D+0.0625D+0.03125D=0.21875D (2) X=0.11011B= 1*2-1+1*2-2+0*2-3+1*2-4+1*2-5= 0.5D+0.25D+0D+0.0625D+0.03125D=0.84375D (3) X=0.101101B= 1*2-1+0*2-2+1*2-3+1*2-4+0*2-5+1*2-6= 0.5D+0D+0.125D+0.0625D+0D+0.015625D=0.703125D 1.3 将下列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X=254D=11111110B (2)X=1039D=10000001111B (3)X=141D=10001101B 1.4 将下列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X=0.75D=0.11B (2) X=0.102 D=0.0001101B (3) X=0.6667D=0.101010101B 1.5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 100.25D= 0110 0100.01H (2) 680.75D= 0010 1010 1000.11B 1.6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 X=1001101.1011B =77.6875D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 模拟彩色电视制式 要点分析 3.1 设NTSC 制电视系统摄取的彩色光为][2][1e e G R F +=,求编码后所得信号Y 、I 、Q 和C 的数值,并画出色度信号的矢量图。 解:由于][2][1e e G R F += 可得 R=1 G=2 B=0 , 根据Y 、I 、Q 和R 、G 、 B 的转换关系 ??? ? ??????-=????????????????????---=??????????046.0835.0473.1021322.0275.0596.0312.0523.0211.0114.0587 .0299.0I Q Y 再根据I 、Q 和u 、v 的转换关系得 220.836c Q I = += 0arctan 33 3.1518033209.85I Q θ??=+=-++= ??? 可画出矢量图如图 U V 0.836 209.85° 或 根据亮度方程 Y=0.299e R +0.587e G +0.114e B 得 Y=1.473 R-Y=-0.473 B-Y=-1.473 U=k 1(B-Y )= -0.726 V=k 2(R-Y )= -0.415 220.836c U V =+= arctan 209.85V U θ== 再根据I 、Q 和u 、v 的转换关系得 ?? ? ???-=????????????-=??????046.0835.033cos 33sin 33sin 33cos 0000V U I Q 求得Q 、I 值。

矢量图同上。 3.4 设NTSC 制中采用100-0-100-25彩条信号,计算出复合信号数值。若规定其振幅最大摆动范围在-0.20~+1.20界限内,问应如何进行压缩?计算出压缩系数。 解:按亮度公式Y=0.299R +0.587G +0.114B 计算出 100-0-100-25彩条信号各条的Y 值,并由此得到R-Y 、B-Y 、C 、Y+C 、Y-C 数值如下表 R G B Y R-Y B-Y C Y+C Y-C 白 黄 青 绿 品 红 蓝 黑 1.0 1.0 0.25 0.25 1.0 1.0 0.25 0 1.0 1.0 1.0 1.0 0.25 0.25 0.25 0 1.0 0.25 1.0 0.25 1.0 0.25 1.0 0 1.0 0.91 0.78 0.69 0.56 0.47 0.34 0 0 0.09 -0.53 -0.44 0.44 0.53 -0.09 0 0 -0.66 0.22 -0.44 0.44 -0.22 0.66 0 0 0.666 0.574 0.622 0.622 0.574 0.666 0 1.0 1.576 1.354 1.312 1.182 1.044 1.006 0 1.0 0.244 0.206 0.068 -0.062 -0.104 -0.326 0 要使振幅最大摆动范围在-0.20~+1.20之间,可对两个色差信号B-Y 、R-Y 进行压缩,即分 别乘以压缩系数k 1和k 2。取黄青两条,组成联立方程: 黄黄黄Y 1.20)()(2 22221-=-+-Y R k Y B k 青青青Y 1.20)()(222221-=-+-Y R k Y B k 解之得: k 1=0.427 k 2=0.772 3.5 彩色电视色度信号为什么要压缩?如果编码时各彩条被压缩的比例不同接收时显示彩条图像是否有彩色失真? 答:由于电视的复合信号是由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叠加而成,如果不把色度信号压缩,则彩条复合信号幅度的最大值将超过白电平的78%,而最小值将比黑电平低78%。用这样的视频信号对图像载波调幅时将引起严重的过调制,为使已调信号不超过规定的界限和改善兼容性,必须对色度信号进行压缩。 如果编码时对各彩条采用不同的压缩的比例,虽然可以使已调信号不超过规定的界限,但接收端很难识别各彩条不同的压缩比,会造成彩条饱和度的失真。 3.6 试分析说明用于NTSC 制的亮色分离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 NTSC 制的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频谱以最大间距错开,可以用简单的电路实现亮色分离。下图是用一根延迟时间为T H 的延迟线构成的亮色分离电路。由于亮度信号的主频谱

冶金传输原理课后答案

1、什么是连续介质,在流体力学中为什么要建立连续介质这一理论模型? 答:(1)连续介质是指质点毫无空隙的聚集在一起,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介质。 (2)引入连续介质模型的必要性:把流体视为连续介质后,流体运动中的物理量均可以看为空间和时间的连续函数,就可以利用数学中的连续函数分析方法来研究流体运动,实践表明采用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解决一般工程中的流体力学问题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1-9 一只某液体的密度为800kg/,求它的重度及比重。 解: 重度:γ=ρg=800*9.8=7840kg/(˙) 比重:ρ/=800/1000=0.8 注:比重即相对密度。液体的相对密度指该液体的密度与一个大气压下4℃水的密度(1000kg/)之比---------------------------------------------课本p4。 1-11 设烟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3kg/m3,试计算当压力不变温度分别为1000℃和1200℃时的密度和重度 解:已知:t=0℃时,0=1.3kg/m3,且= 则根据公式 当t=1000℃时,烟气的密度为 kg/m3=0.28kg/m3烟气的重度为 kg/m3=2.274kg/m3 当t=1200℃时,烟气的密度为 kg/m3=0.24kg/m3烟气的重度为 kg/m3=2.36kg/m3

1—6 答:绝对压强:以绝对真空为起点计算的压力,是流体的实际,真实压力,不随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表压力: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力时,用压力表进行测量。压力表上的读数(指示值)反映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力高出的数值,称为表压力。既:表压力=绝对压力-大气压力真空度: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时,采用真空表测量。真空表上的读数反映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的差值,称为真空度。既:真空度=︱绝对压力-大气压力︱=大气压力-绝对压力 1-8 1 物理大气压(atm)= 760 mmHg = 1033 2 mm H2O 1 物理大气压(atm) = 1.033 kgf/cm 2 = 101325 Pa 1mmH20 = 9.81 Pa 1-21 已知某气体管道内的绝对压力为117kPa,若表压为70kPa,那么该处的绝对压力是多少(已经当地大气压为98kPa),若绝对压力为68.5kPa 时其真空度又为多少? 解:P 绝=P 表+P 大气 =70kPa+98kPa =168kPa P 真=-(P 绝-P 大气) =-(68.5kPa-98kPa) =29.5kPa 1、气体在什么条件下可作为不可压缩流体? 答:对于气体,在压力变化不太大(压力变化小于10千帕)或流速

微机原理课后作业答案(第五版)

6、[+42]原=00101010B=[+42]反=[+42]补 [-42]原=B [-42]反=B [-42]补=B [+85]原=01010101B=[+85]反=[+85]补 [-85]原=B [-85]反=B [-85]补=B 10、微型计算机基本结构框图 微处理器通过一组总线(Bus)与存储器和I/O接口相连,根据指令的控制,选中并控制它们。微处理器的工作:控制它与存储器或I/O设备间的数据交换;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等操作;判定和控制程序流向。 存储器用来存放数据和指令,其内容以二进制表示。每个单元可存8位(1字节)二进制信息。 输入——将原始数据和程序传送到计算机。 输出——将计算机处理好的数据以各种形式(数字、字母、文字、图形、图像和声音等)送到外部。 接口电路是主机和外设间的桥梁,提供数据缓冲驱动、信号电平转换、信息转换、地址译码、定时控制等各种功能。 总线:从CPU和各I/O接口芯片的内部各功能电路的连接,到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各部件间的数据传送和通信,乃至计算机主板与适配器卡的连接,以及计算机与外部设备间的连接,都要通过总线(Bus)来实现。 13、8086有20根地址线A19~A0,最大可寻址220=1048576字节单元,即1MB;80386有32根地址线,可寻址232=4GB。8086有16根数据线,80386有32根数据线。

1、8086外部有16根数据总线,可并行传送16位数据; 具有20根地址总线,能直接寻址220=1MB的内存空间; 用低16位地址线访问I/O端口,可访问216=64K个I/O端口。 另外,8088只有8根数据总线 2、8086 CPU由两部分组成:总线接口单元(Bus Interface Unit,BIU) BIU负责CPU与内存和I/O端口间的数据交换: BIU先从指定内存单元中取出指令,送到指令队列中排队,等待执行。 执行指令时所需的操作数,也可由BIU从指定的内存单元或I/O端口中获取,再送到EU去执行。 执行完指令后,可通过BIU将数据传送到内存或I/O端口中。 指令执行单元(Execution Unit,EU) EU负责执行指令: 它先从BIU的指令队列中取出指令,送到EU控制器,经译码分析后执行指令。EU的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完成各种运算。 6、见书P28-29。 7.(1)1200:3500H=1200H×16+3500H=15500H (2)FF00:0458H=FF00H×16+0458H=FF458H (3)3A60:0100H=3A80H×16+0100H=3A700H 8、(1)段起始地址1200H×16=12000H,结束地址1200H×16+FFFFH=21FFFH (2)段起始地址3F05H×16=3F050H,结束地址3F05H×16+FFFFH=4F04FH (3)段起始地址0FFEH×16=0FFE0H,结束地址0FFEH×16+FFFFH=1FFD0H 9、3456H×16+0210H=34770H 11、堆栈地址范围:2000:0000H~2000H(0300H-1),即20000H~202FFH。执行两条PUSH指令后,SS:SP=2000:02FCH,再执行1条PUSH指令后,SS:SP=2000:02FAH。 12、(2000H)=3AH, (2001H)=28H, (2002H)=56H, (2003H)=4FH 从2000H单元取出一个字数据需要1次操作,数据是283AH; 从2001H单元取出一个字数据需要2次操作,数据是5628H; 17、CPU读写一次存储器或I/O端口的时间叫总线周期。1个总线周期需要4个系统时钟周期(T1~T4)。8086-2的时钟频率为8MHz,则一个T周期为125ns,一个总线周期为500ns,则CPU每秒最多可以执行200万条指令。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

…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 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通信设备的物理或逻辑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的物理实体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样重要 如何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实际机器M1向上延伸构成了各级虚拟机器,机器M1内部也可向下延伸而形成下一级的微程序机器M0,硬件研究的主要对象归结为传统机器M1和微程序机器M0,软件研究对象主要是操作系统及以上的各级虚拟机 》 说明高级语言、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的差别及其联系。 机器语言是可以直接在机器上执行的二进制语言 汇编语言用符号表示指令或数据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使程序员可以不再使用繁杂而又易错的二进制代码来编写程序 高级语言对问题的描述十分接近人们的习惯,并且还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如何理解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对程序员可见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 计算机组成对程序员透明,如何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所体现的属性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指令和数据以同一形式(二进制形式)存于存储器中 指令由操作码、地址码两大部分组成 指令在存储器中顺序存放,通常自动顺序取出执行 以运算器为中心(原始冯氏机) 画出计算机硬件组成框图,说明各部件的作用及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硬件各部件 运算器:ACC, MQ, ALU, X ' 控制器:CU, IR, PC 主存储器:M, MDR, MAR I/O设备:设备,接口 计算机技术指标: 机器字长: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存储容量:主存:存储单元个数×存储字长 运算速度:MIPS, CPI, FLOPS 解释概念 & 主机: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由 CPU+MM(主存或内存)组成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 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可随机存取;由存储体、各种逻辑部件及控制电路组成

组成原理课后答案

require.async(['wkcommon:widget/ui/lib/sio/sio.js'], function(sio) { var url =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04640368.html,/cpro/ui/c.js'; sio.callByBrowser( url, function () { BAIDU_CLB_fillSlotAsync('u2845605','cpro_u2845605'); } ); }); void function(e,t){for(var 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a=+new Date,i=[],o=function(){this.removeEventListener&&this.removeEventListener("load",o,!1),i.push({ img:this,time:+new Date})},s=0;s< n.length;s++)!function(){var e=n[s];e.addEventListener?!https://www.doczj.com/doc/904640368.html,plete&&e.addEventListener("load",o,!1):e.attachEvent&&e.atta chEvent("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e.readyState&&o.call(e,o)})}();alog("spee d.set",{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下载券 16人已下载 下载

传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2-1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有哪两类,各有什么特点? 解:作用在流体上的力分为质量力和表面力两种。质量力是作用在流体内部任何质点上的力, 大小与质量成正比,由加速度产生,与质点外的流体无关。而表面力是指作用在流体表面上的力,大小与面积成正比,由与流体接触的相邻流体或固体的作用而产生。 2-2什么是流体的静压强,静止流体中压强的分布规律如何? 解:流体静压强指单位面积上流体的静压力。 静止流体中任意一点的静压强值只由该店坐标位置决定,即作用于一点的各个方向的静压强 是等值的。 2-3写出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并说明其能量意义和几何意义。 解: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为:乙E z2豆或P P0gh P0h 同一静止液体中单位重量液体的比位能可以不等,比压强也可以不等,但比位能和比压强 可以互换,比势能总是相等的。 2-4如图2-22所示,一圆柱体d= 0.1m,质量M = 50kg .在外 力F= 520N的作用下压进容器中,当h=0.5m时达到平衡状态。求测压管中水柱高度H = ? 解:由平衡状态可知:(F一mg2)g(H h) (d/2) 代入数据得H=12.62m 2.5盛水容器形状如图2.23所示。已知hl = 0.9m, 1.33m。求各点的表压强。 解:表压强是指:实际压强与大气压强的差值。 P 0(Pa) P2 P gg h2) 4900(Pa) BP g(h3 hj 1960(Pa) F4 P3 1960(Pa) F5 P4 g(h5 h4)7644(Pa)J:u~ i 二 =■ ■_- i— 1 — 用 1.21 h2= 0.4m, h3= 1.1m, h4= 0.75m, h5 =

微机原理课后答案

1.2 课后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将二进制数1011011.1转换为十六进制数为__5B.8H_____。 2.将十进制数199转换为二进制数为____ 11000111____B。 3.BCD码表示的数,加减时逢__10____进一,ASCII码用来表示数值时,是一种非压缩的BCD 码。 4.十进制数36.875转换成二进制是___100100.111____________。 5.以_微型计算机____为主体,配上系统软件和外设之后,就构成了__微型计算机系统____。6.十进制数98.45转换成二进制为__1100010.0111_B、八进制__142.3463________Q、十六进制__62.7333________H。(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 二、选择题 1.堆栈的工作方式是__B_________。 A)先进先出B)后进先出C)随机读写D)只能读出不能写入 2.八位定点补码整数的范围是____D_________。 A)-128-+128 B)-127-+127 C)-127-+128 D)-128-+127 3.字长为16位的数可表示有符号数的范围是___B___。 A)-32767-+32768 B)-32768-+32767 C)0-65535 D)-32768-+32768 三、简答题 1.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微型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输入输出设备 2.简述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基本思想? ●将计算过程描述为由许多条指令按一定顺序组成的程序,并放入存储器保存 ●指令按其在存储器中存放的顺序执行; ●由控制器控制整个程序和数据的存取以及程序的执行; ●以运算器为核心,所有的执行都经过运算器。 3.什么是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构成。 4.什么是溢出? 运算结果超出了计算机所能表示的范围。 2.2 一、填空题 1. 8086/8088的基本总线周期由___4____个时钟周期组成,若CPU主频为10MHz,则一个时钟周期的时间为___0.1μs_____。 2. 在8086CPU的时序中,为满足慢速外围芯片的需要,CPU采样___READY_________信号,若未准备好,插入___TW__________时钟周期。 3. 8086系统总线形成时,须要用_____ALE__________信号锁定地址信号。 4. 对于8086微处理器,可屏蔽中断请求输入信号加在_____INTR__________引脚。

组成原理课后答案分析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 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解:P3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指计算机中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装置。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样重要。 2. 如何理解计算机的层次结构? 答: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构成了计算机系统的三个层次结构。 (1)硬件系统是最内层的,它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2)系统软件在硬件之外,为用户提供一个基本操作界面。 (3)应用软件在最外层,为用户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应用系统界面。 通常将硬件系统之外的其余层称为虚拟机。各层次之间关系密切,上层是下层的扩展,下层是上层的基础,各层次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3. 说明高级语言、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的差别及其联系。 答:机器语言是计算机硬件能够直接识别的语言,汇编语言是机器语言的符号表示,高级语言是面向算法的语言。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源程序)处于最高层,必须翻译成汇编语言,再由汇编程序汇编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之后才能被执行。

4. 如何理解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 答: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那些能够被程序员所见到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如指令系统、数据类型、寻址技术组成及I/O机理等。计算机组成是指如何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所体现的属性,包含对程序员透明的硬件细节,如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个功能部件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连接方法等。 5.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P8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指令和数据以同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以按地址访问; ●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表示; ●指令由操作码、地址码两大部分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 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指令在存储器中顺序存放,通常自动顺序取出执行; ●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原始冯?诺依曼机)。 6. 画出计算机硬件组成框图,说明各部件的作用及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答:计算机硬件组成框图如下:

微机原理习题解答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1-1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1)110 (2)1 039 (3)0.75 (4)0.156 25 1-2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BCD 码。 (1)129 (2)5 678 (3)0.984 (4)93.745 1-3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1)10101010 (2)10000000 (3)11000011.01 (4)01111110 1-4 将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十进制数。 (1)8E6H (2)0A42H (3)7E.C5H (4) 0F19.1DH 1-5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BCD 码。 (1)1011011.101 (2)1010110.001 1-6 将下列BCD 码转换为二进制数。 (1)(0010 0111 0011) BCD (2)(1001 0111.0010 0101) BCD 1-7 完成下列二进制数的运算。 (1)1001.11+11.11 (2)1101.01-0110.11 (3)1000.011-1001.101 (4)1111+1101 1-8 完成下列十六进制数的运算。 (1)6AH+0A6H (2)0AB1FH+0EFCH (3)12ADH-1DEH (4)117H-0ABH 1-9 已知X=01H,Y=0FFH ,在下面的情况下比较两数的大小。 (1)无符号数 (2)符号数 (均为补码) 1-10 计算下列各表达式。 (1)101+‘A’+01101001B+0D5H+57Q (2)127.8125+10111101.101+375.63Q+1FC.8AH 1-11 写出下列字符串的ASCII 码。 (1)HELLO (2)A8=

教育学原理配套练习题--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试题与参考答案(新)

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以后,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 放弃很简单,但你坚持到底的样子一定很酷! 1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 “学在官府”说明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________。 ( ) A. 生产力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科技 2.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教育与________的关系。 ( ) A. 经济 B. 政治 C. 人口 D. 文化 3. 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这说明学生文化的________特征。( ) A. 过渡性 B. 非正式性 C. 多样性 D. 互补性 4. 人力资源理论是由____________提出的。 ( ) A. 舒尔茨 B. 亚当斯密 C. 约翰杜威 D. 裴斯泰洛齐 5. 教育既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又是文化本体。这体现了________。 ( ) A. 教育的文化功能 B. 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C. 教育的本质属性 D. 教育的社会属性 6.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_________。 ( ) A. 规范作用 B. 动力作用 C. 引导作用 D. 爆发作用 7. _______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由种系发展决定。 ( ) A. 格塞尔 B. 卢梭 C. 霍尔 D. 高尔顿 8. _________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 ) A. 华生 B. 格赛尔 C. 洛克 D. 弗洛伊德 9. 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可以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__________。 ( ) A. 自学 B. 训练 C. 培训 D. 教育 10. 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 则称为___________。 ( ) A. 学生文化 B. 校园文化 C. 学校制度 D. 学校传统 1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说明了___________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 A. 社会环境 B. 教育 C. 遗传 D. 学校教育 12. 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是_________。 ( ) A. 实践 B. 主观能动性 C. 教育 D. 训练 13. 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 ( ) A. 校园物质文化 B. 校园组织文化 C. 校园精神文化 D. 校园制度文化 14. 人力资源理论说明了__________。 ( ) A.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 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15.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 ( ) A. 主导因素 B. 决定因素 C. 物质前提 D. 无关因素 16. 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_________。 ( ) A. 学校精神文化 B. 学校物质文化 C. 学校组织和物质文化 D. 学校亚文化 17. 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其中第二个层次是________。 ( ) A. 生理活动 B. 心理活动 C. 社会实践活动 D. 思维活动 18. 有的人“大器晚成”,而有的人“少年得志”,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 规律。 ( ) A. 个别差异性 B. 不平衡性 C. 互补性 D. 阶段性 19. 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的道路;在恶劣的环境 中,有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 ( ) A. 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 B. 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 C. 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利 D. 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20.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 ( ) A. 孔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荀子 21. ________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 ) A. 个体生命发展 B. 个体身心演化 C. 个体身心发展 D. 个体身心变化 22.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 育所决定的。”这是___________的观点。 ( ) A. 内发论 B. 外铄论 C. 成熟论 D.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3. 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角度来看,“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长”的说法反映了___的观点。( ) A. 多因素作用论 B. 白板说 C. 内法论 D. 外铄论 24.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做到________。 ( ) A. 相互衔接 B. 循序渐进 C. 长善救失 D. 教学相长 25. “一两的遗传胜于一吨的教育”是__________的观点。 ( ) A. 遗传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 C. 二因素论 D. 教育万能论 26.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_________。 ( ) A. 教育工作要抓住发展的关键期 B. 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 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 D. 教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27. 在教育工作中,“不陵节而施”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_规律。 ( )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个别差异性 D. 互补性 28. 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呈________趋势。 ( ) A. 递减 B. 递增 C. 不变 D. 倒U 型发展 29. 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________。 ( ) A. 认识和情感的特征 B. 情感和意志的特征 C. 气质和性格特征 D. 生理和心理特征 30. “每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下列关于“个别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 ) A. 不同的认知特征 B. 不同的兴趣爱好 C. 不同的年龄和性别 D. 不同的价值取向 31. “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这是________提出的,体现了环 境决定论的观点。 ( ) A. 孟子 B. 荀子 C. 韩非子 D. 孔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