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磷酸盐行业现状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3.51 KB
- 文档页数:12
湿法磷酸净化技术1 国内外磷酸盐现状和发展1.1 国内湿法磷酸盐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为了满足国内兴起的合成洗涤工业发展的需要,原轻工部投资和扶持国内企业新建了十几条化学净化WPA(湿法磷酸)生产线制造STPP(三聚磷酸钠、磷酸五钠、五钠),缓解了合成洗涤粉所需STPP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部分企业的产品质量达到了GB9983—88一级和优级品标准,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同期国内一些厂家使用WPA净化技术,制造磷酸二氢钠(MSP)、磷酸氢二钠(DSP)、磷酸三钠(TSP)等。
因为WPA含有多种杂质,且有浓度低、腐蚀性较强等弱点,用它制造饲料、工业级磷酸盐与PA(热法磷酸)比:净化除杂质工艺流程长,技术难度大、要求高,设备腐蚀严重;生产和净化WPA生成的磷石膏、废气和磷肥造成生产环境差,还需要投入资金治理和回收;工程总投资比以P4(黄磷)为原料的大。
加之20世纪80年代受小P4兴起的冲击,所以国内WPA净化技术未得到创新和发展。
1.2 国内P4及磷化工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受改革开放的影响,国内P4及磷化工产品市场需求急剧增长;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因受能源危机及其价格不断上涨的冲击,则对高耗能P4及其下游产品由制造转而从国际市场购买为主;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一些公司借中国开放初期的优惠政策和廉价的资源、能源等,纷纷来华投资建厂。
受国内外磷化工产品市场需求的拉动和投资影响,云、贵、川、鄂4省部分山区利用小水电大力发展高能耗的小P4。
因生产P4的主要原料磷矿和电就地取材,价格低廉,所以制造的P4堪称价廉物美且货源充足。
以P4为原料加工磷酸盐产品具有工艺路线短且技术简单,装置投资少,无废渣、废水排放,产品质量稳定,制造成本低等优点,所以P4产地和非产地的磷制品企业纷纷扩产或新建厂,生产市场需求量大且畅销的STPP、有机磷等产品。
到20世纪末,我国P4及其磷酸盐产量已达到300多万吨,其中P4、STPP、DCP(磷酸二钙)等产量和出口贸易量均居世界首位。
磷矿石行业深度分析
一、背景简介
磷矿石是一种矿产,主要用于农业肥料和工业肥料的生产,占全球磷素用量的三分之一、磷矿石是一种营养成分不同的矿石,主要由磷酸盐构成,能够提供肥料的营养元素,具有显著的农业促进作用。
磷矿石的需求特别大,市场占有率高。
磷矿石开采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地区。
全球磷矿石开采主要以国家层面监管,在国内市场开采的权限也受国家影响。
二、行业特征
1、磷矿石开采行业具有规模效应。
受有效供应的制约,国外投资者积极介入开采业务,加快磷矿石的全球开采,带动磷矿石开采行业的规模增长。
2、磷矿石产量连续增加。
随着国家层面政策的完善,以及出口企业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的要求,国内外磷矿石开采企业不断扩大生产,提升磷矿石产量。
磷矿石及磷化工1.磷化工行业简介磷化工包括磷肥和磷酸盐两个子行业。
世界上磷矿石的消费结构中约70%左右用于农业,其余的用于提取黄磷、磷酸及制造其他磷酸盐系列产品。
磷除了在农业中用作磷肥、含磷农药、家禽和牲畜的饲料以外,在洗涤剂、冶金、机械、选矿、钻井、电镀、颜料、涂料、纺织、印染、制革、医药、食品、玻璃、陶瓷、搪瓷、水处理、耐火材料、建筑材料、日用化工、造纸、弹药、阻燃及灭火等方面广泛使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纯度及特种功能磷化工产品在尖端科学、国防工业等方面被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出现了大量新产品,如:电子电气材料、传感元件材料、离子交换剂、催化剂、人工生物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光学材料等等。
由于磷化工产品不断向更多的产业部门渗透,特别是在尖端科学和新兴产业部门中的应用,使磷化工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产业。
磷化工产品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磷矿:资源稀缺性体现,价格高企2.1世界磷矿供需驱紧,价格上升世界磷矿资源分布集中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世界磷酸盐岩经济储量180亿吨,基础储量500亿吨(经济储量是指开采成本低于35美元/吨的磷矿,基础储量是指开采成本低于100美元/吨的磷矿),主要分布在非洲、北美、亚洲、中东、南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0%以上集中分布在摩洛哥、美国、南非、约旦和中国。
按基础储量摩洛哥位居第一位,中国居第二位,美国居第三位。
目前世界上共有30多个国家生产磷矿,生产能力约为1.72亿吨,产量约1.38亿吨。
主要生产国有美国、摩洛哥、中国和俄罗斯,四国的产量约为总产量的67.6%。
磷矿作为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世界磷矿供给减少,而磷化工产业对磷矿的需求较大,未来国际磷矿石的供需趋紧。
2.2 国内磷矿石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磷矿资源分布集中,丰而不富中国磷矿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资源总量仅次于摩洛哥,位居世界第二位。
截至2002年底,中国共有磷矿产地447处,其中大型72处,中型137处,分布在27个省、市、自治区,资源总量127.32亿吨,其中基础储量40.54亿吨,基础储量中可采储量只有21.11亿吨,中国磷矿资源虽然较多,但是可利用的基础储量仅占资源总储量的24%,而难以利用的资源量占76%,可开采矿只能采至2020年。
报告编号:1672909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报告名称:报告编号:1672909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3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网上阅读: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磷化工包括磷肥工业、黄磷及磷化物工业、磷酸及磷酸盐工业、有机磷化物工业、含磷农药及医药工业等等。
世界上磷矿石的消费结构中约8 0%左右用于农业,其余的用于提取黄磷、磷酸及制造其它磷酸盐系列产品。
磷化工产品在工业、国防、尖端科学和人民生活中已被普遍应用。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磷化工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年)认为,除了在农业中用作磷肥、含磷农药、家禽和牲畜的饲料以外,在洗涤剂、冶金、机械、选矿、钻井、电镀、颜料、涂料、纺织、印染、制革、医药、食品、玻璃、陶瓷、搪瓷、水处理、耐火材料、建筑材料、日用化工、造纸、弹药、阻燃及灭火等方面广泛使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纯度及特种功能磷化工产品在尖端科学、国防工业等方面被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出现了大量新产品,如:电子电气材料、传感元件材料、离子交换剂、催化剂、人工生物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光学材料等等。
由于磷化工产品不断向更多的产业部门渗透,特别是在尖端科学和新兴产业部门中的应用,使磷化工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产业。
国内外磷矿资源利用现状、趋势分析及对策建议李维;高辉;罗英杰;高骏【摘要】Phosphorus is essential for crop growth .Most of the phosphorus ,which is applied to agricultural land ,comes from phosphate rock .About 66% of the phosphate rock ore mined was used to produce phosphate fertilizer .A reasonabl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hosphate rock is a key to th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and human survival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hosphate rock industry is important for the fertilizer industry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 Based on the current relationship of reserves and production‐demanding of phosphorus ore resources around the world , the characteristics ,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situation of phosphorus ore resources in China have been introduced ,and their trend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has been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will be a short supply of rich phosphorus ores and a notable trend of combination of phosphorus resources , and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dating of their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would inevitablyaccelerate .According to the prediction and the trend 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hosphorus ore resources consumption in China , advices on their reasonable exploitation have been given to sustain the developmentof the phosphorus chemical industry .%世界上约66%的磷矿石用于生产磷肥,磷矿的合理开采和利用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人类的生存发展,磷矿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化肥工业和农业生产均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五氧化二磷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五氧化二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属于磷化工行业的磷酸盐和氢氧化铝等产品。
随着我国农业、化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五氧化二磷的应用范围和需求量不断扩大。
下面将对五氧化二磷行业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一、政策环境五氧化二磷属于危险化学品,其生产管理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规规定。
我国已经颁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企业必须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定,开展相关安全防范工作,这对五氧化二磷行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在经济发展战略上,我国各级政府坚持发展现代化农业,通过农业产业化的路径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五氧化二磷是农用化工中关键的原料,政府支持该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该行业的技术升级和规模扩大。
二、市场需求五氧化二磷是农用化工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主要运用于制造各种磷酸盐肥料、农药和氢氧化铝等产品。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化肥农药生产和销售、生产和销售以及绿色环保等方面的不断发展,五氧化二磷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
据有关报告表明,未来农业投入品及化肥市场将会呈现出高端化和专业化、生物有机化、绿色环保化、智能化、多元化等发展趋势。
五氧化二磷将应用在这些方面,有望获得较好的市场表现。
三、行业竞争一方面,五氧化二磷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行业内大量的小型企业涌入这个市场,与原有的中大型企业正面竞争。
因此,行业内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十分普遍,利润空间相对较小。
另一方面,五氧化二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行业内存在很多普通化学生产企业,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相对较低。
虽然行业竞争激烈,但是中大型企业通过不断创新,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原材料供应五氧化二磷的原材料主要为白磷,而白磷价格高于五氧化二磷,因此,原材料的价格对五氧化二磷的成品价格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近年来国内需求量的增加,原材料的供应量已经相对减少,加上环保政策的加强,导致企业成本上升,部分企业会选择转向进口原材料的选项,以保证自身市场的稳定。
中国黄磷产业的现状分析摘要:本文通过明确市场流通秩序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根据市场流通秩序的特点,构建了市场流通秩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进行了具体分析,也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操作性。
关键词:市场流通秩序;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操作一、黄磷概述磷矿石是指在经济上可利用的磷酸盐类矿物的总称。
除个别情况外,矿物中的磷总是以正磷酸盐形态存在,磷的主要矿物为磷块岩和磷灰石。
黄磷由磷矿石制作,将磷矿石、硅石和焦炭按比例和粒度放入电炉中,在1500度的高温环境下,混合物发生分解还原,其产生的炉气经过冷却后得到粗磷,粗磷入精制锅加热、搅拌、澄清,冷却后得到黄磷。
黄磷又称为白磷,分子式是P4,即由磷元素组成的四面体,黄磷为白色蜡状固体,遇光会逐渐变为淡黄色晶体,有大蒜的气味,有毒,其燃点为40℃,因而能在常温下自燃。
民用方面,黄磷用于制造磷酸、磷酸盐及农药,在军事方面,黄磷用于制作燃烧弹、烟雾弹和信号弹。
中国黄磷主要用在四个领域,分别是工业级与食品级热法磷酸、工业级三聚磷酸钠、其它磷酸盐与磷化物(包括工业级与食品级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磷酸一、二、三纳,磷酸钾盐,次亚磷酸盐,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赤磷,聚磷酸铵等)以及黄磷出口。
2008年,世界黄磷总生产能力超过240万吨/年,其中我国黄磷生产能力已经超过200万吨/年,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3%左右,当年黄磷产量为8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4.5亿元,利润24.6亿元。
2010年,我国黄磷产能达到230万吨/年,产量达到99.1万吨,消费量达到95.55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黄磷生产、消费国家。
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磷出口国。
2008年我国黄磷出口量为6.56万吨,占世界进口总量的35.5%和世界出口总量的54.7%。
由于从2008年5月起,我国黄磷出口关税大幅度频繁调整,2010年,我国黄磷年出口降至3.55万吨,在世界贸易中的话语权和主导地位有所下降。
我国黄磷生产集中在磷矿与电力资源丰富的省份,即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四省,四省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98%左右,根据百川资讯的不完全统计,2011年7月,四省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9%以上。
2024年磷酸氢钙市场分析现状1. 市场概述磷酸氢钙(Calcium Phosphate)是一种重要的磷酸盐,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农业等领域。
它具有促进骨骼和牙齿发育、补充矿物质元素、调节酸碱平衡等多种功效,因此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2. 市场规模根据数据统计,全球磷酸氢钙市场在过去几年持续保持增长趋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磷酸氢钙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人口增长、增加的饮食需求、医疗行业的发展以及农业领域对肥料的需求增加等。
3. 市场应用磷酸氢钙在食品行业广泛用于面包、奶制品、保健品等产品的生产中,主要用途包括增加钙含量、增强产物的营养价值。
此外,在医药行业,磷酸氢钙被用于制备骨修复材料、骨水泥和口腔护理产品等。
在农业领域,磷酸氢钙作为肥料的一种形式广泛使用,对促进作物的生长和提高产量起到积极作用。
4. 市场竞争磷酸氢钙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际大型企业和本土企业。
国外企业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市场渗透力。
而国内企业则侧重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通过增加产品附加值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此外,新兴市场的崛起也给磷酸氢钙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5. 市场趋势未来几年,磷酸氢钙市场将继续受到需求的推动而保持增长态势。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人们对营养需求的增加,食品行业对磷酸氢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医药行业对于骨科材料和口腔护理产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此外,快速发展的农业领域也将对磷酸氢钙提出更高的需求。
因此,磷酸氢钙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6. 市场挑战尽管磷酸氢钙市场前景看好,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其次,质量标准和监管要求的提高给生产企业增加了一定压力。
此外,磷酸氢钙的替代品不断涌现,也对市场份额产生了一定影响。
因此,企业在面对这些挑战时需要加强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关注市场动态和技术变革。
7. 市场前景综上所述,磷酸氢钙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
2024年磷矿资源市场调研报告背景磷矿是一种重要的矿产品,被广泛用于农业、化工、建材等行业。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磷矿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了解当前磷矿资源市场的情况,本次调研报告对磷矿资源的产量、消费、价格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
磷矿资源生产情况磷矿资源的产量主要集中在几个主要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摩洛哥等。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磷矿生产国,占据了全球磷矿产量的30%以上。
中国的磷矿资源主要来自于湖北、湖南、贵州等地。
其他国家如美国和摩洛哥的磷矿产量也较高,分别占据了全球磷矿产量的15%左右。
磷矿资源消费情况磷矿资源的消费需求主要来自于农业和化工行业。
在农业领域,磷矿被广泛用于生产化肥,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化工行业,磷酸被用于生产磷肥、洗涤剂、电池等产品。
全球磷矿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其中中国市场需求尤为强劲。
磷矿资源价格走势磷矿资源的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应量、需求量、生产成本等。
近年来,磷矿价格波动较大,呈现出先上涨后下跌的趋势。
一方面,全球磷矿产能逐渐增加,导致供应量增加,从而推动价格下跌。
另一方面,农业和化工等领域对磷矿的需求仍然强劲,有助于支撑磷矿价格。
磷矿资源市场前景未来,磷矿资源市场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全球磷矿产能的增加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磷矿价格可能继续下跌。
另一方面,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国家的农作物需求增加,磷矿的市场需求仍然较为强劲。
此外,环保要求的提高也会对磷矿资源的开采和利用造成一定的影响。
结论综上所述,磷矿资源市场在近年来经历了波动,但总体上呈现出供需相对平衡的态势。
未来,磷矿资源市场仍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需要注意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对市场的影响。
对于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应密切关注全球磷矿产量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做好市场调研和风险管理工作,以把握和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食品级磷酸市场需求分析引言食品级磷酸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的添加剂,常用于调节酸碱度、增加食品的稳定性和改善食品质地。
本文将对食品级磷酸市场需求进行详细分析。
市场背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级磷酸在食品加工行业中的需求不断增长。
食品级磷酸不仅可以增加食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可以提升食品的口感和质量,因此在各类食品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食品级磷酸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食品级磷酸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市场分析1. 地区分析食品级磷酸市场的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
目前,北美地区是全球食品级磷酸市场的最大消费者,其次是欧洲和亚太地区。
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的食品级磷酸市场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2. 行业分析食品级磷酸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食品加工行业。
随着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提升,食品级磷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添加剂在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乳制品、肉制品、饼干和糖果等领域,食品级磷酸的需求量较大。
3. 需求驱动因素分析需求驱动因素是影响食品级磷酸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需求驱动因素: - 食品安全意识提升: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对安全性能好且符合法规的添加剂需求增加; - 食品工业发展: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食品级磷酸的需求增长,尤其是对食品质量要求较高的细分领域; -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全球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给食品加工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带动了食品级磷酸市场的发展; - 可持续发展趋势:消费者对可持续和有机食品的需求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对食品级磷酸等天然来源的需求。
市场前景食品级磷酸市场的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要求的提升,食品级磷酸市场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可持续和天然来源的食品级磷酸将成为市场的热点。
我国无机磷化工的发展现状
我国无机磷化工的发展由来已久,可以追朔前今二十五百年,一直被认可为我
国现代化工业新兴产业之一。
作为现代化工业中最重要的资源类产业之一,我国无机磷化工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业务涵盖磷肥料、消毒剂、纺织助剂及畜牧和药物的生产制造等多个领域。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无机磷化工产业和全球其他无机磷化工产业一样势
如破竹,尤其是其中国际先进的有害物质处理技术的应用,更是提升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水平。
然而,由于资源耗尽、污染环境等要素的作用,我国无机磷化工行业拥有非常
严苛的准则和细则,要求企业把环境保护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此外,面对全球竞争的加剧,我国无机磷化工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的创新,提升技术的水平,从而提高其竞争力。
总的来说,我国无机磷化工的发展处在良好的状态,创造了不少人们的生活质
量和社会福利,但是随着资源耗尽和环境污染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加强技术研发,以加强环境保护,更好地促进存在行业发展。
当前的磷酸盐市场从没有让人这样纠结过,价格就像坐过山车,几轮下来,市场到处弥漫着低迷、压抑的气氛。不禁使人发出深深的疑问:我国的磷酸盐市场到底怎么了?又是哪些原因使磷酸盐市场暴涨暴跌?面对国内磷酸盐行业遭遇的尴尬境况,市场似乎失去了主导方向。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感觉一方面缘于市场需求不振,另一方面源自政策导因出口受阻,同时还有行业对于当前重复扩能建设的担忧。
经过十多年突飞猛进,当前国内磷酸盐行业的确到了一个突变前的临界点,必须要选择突破方向了。纵观全局,磷酸盐大规模的扩能必须停止,初级产品比重必须缩小,精细产品比例必须大幅提升。其目的是弱化磷酸盐产品的恶性竞争,规范磷酸盐的市场秩序,提高行业整体运行效益,使磷资源产品物有所值。
扩张迅速布局重复 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前苏联、日本等发达国家,从保护本国资源和环境角度出发,已经停止或大幅削减了本国的黄磷加工业,开始向具有磷矿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实行产业转移,或以资本输出直接投资建厂,或进行技术转让,然后再从这些国家进口黄磷或磷产品。这便给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磷化工提供了机遇。70年代末,地处东部沿海的江苏、山东等地区率先从前苏联、日本等国引入黄磷装置,拉开了本土磷化工序幕。特别是8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磷矿主产地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等省份,在东部黄磷加工企业的技术支持下,纷纷兴建黄磷厂,国内磷酸盐发展呈现出惊人的扩张速度。经过20多年高速发展,至2010年,国内黄磷产能达到190多万吨,磷酸及其他磷酸盐产品总产能已经超过1000万吨,高居世界首位。
毋庸置疑,迅猛扩能对市场秩序造成严重损害。主要体现在,与磷酸盐扩能的同时,各地争先恐后地复制着相同的产业链。据记者了解,在上述磷矿主产地,但凡可以开挖到磷矿的县乡村,无不把开发磷酸盐产业作为振兴经济的首选,企业无疑是挤上了一条独木桥,难免重复着相同的产业布局和产品路线,就是磷矿石—黄磷—磷酸,然后是加工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产品。对于某个企业来说,按照上述产品深加工路线似乎尽善尽美无可厚非,甚至可以美其名曰是延伸产业链,发展精细化工,但问题在于,整个行业内企业都是按这般模式重复建设,后面的事情就不言自喻了。试想,千篇一律的工艺,同样面孔的产品一旦汇集到市场上,加之市场容量有限,而供求失衡偏又狭路相逢,价格战难于避免。
区域分工协同市场 国内磷酸盐市场所呈现出来的无序化、散漫化状况,说明行业已经到了一个必须进行规范化、集优化的时候了。实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国内磷酸盐业刚兴起时曾有过不错的原始分工,这就是由中西部地区生产矿石或黄磷,再由东部进行深加工磷酸盐产品,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属性,避免了浪费珍贵资源和恶意竞争。 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主要市场空间,且地区科技水平较高,磷酸盐加工走高端路线。但东部企业由于缺少磷资源,所以在有限的市场份额竞争中,已经丧失了中低端产品的规模优势,唯有避开不利因素,以技术、管理和市场优势,赋予产品尽可能多的科技含量来领先市场。
“近年来我们已经调整了产品结构,停止了一般工业级产品生产,而全部生产食用级产品。”天富(中国)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爱荣告诉记者。据她介绍,该公司为总部设在荷兰的天富国际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生产工业级三聚磷酸钠和焦磷酸钠等产品,仅工业三聚磷酸钠产能就有6万吨,是东部地区最大的生产企业。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鉴于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市场竞争剧烈,目前该公司除食用级磷酸、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等主导品种外,还主要生产国际市场畅销的各种规格的钠、钾、铵、镁、铝等磷酸盐系列,共计100余种产品。这些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江苏徐州天源食用化工有限公司则是主要从事复合磷酸盐加工的企业。作为口味改良剂、乳化稳定剂、酸化剂、水分保持剂、保鲜剂pH调节缓冲剂、色泽改良剂和抗氧化剂等食品改良剂,复合磷酸盐被广泛应用于肉类、水产类、乳品、面食等加工,潜在市场容量很大,内在科技含量也高,因而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据公司副总经理杨桂生介绍,目前公司主要采用订单式生产,这种经营模式有两方面的益处:一是减少库存量,避免资金挤压;二是可抑制因囤积产品而易发生的压价销售冲动,避免了打价格战。
而中西部地区磷酸盐企业虽然有磷矿资源、电力、人力等优势,特别是一些本身具有矿电一体化的企业,低成本优势更加明显。但他们的劣势是远离市场主体,长途运输加大物流费用,抵消了部分成本优势。特别是在今后物流和人工成本快速增加的一段时期中,这种抵消作用会更大。所以,这些企业当务之急就是控制规模扩张,淘汰落后产能,不能再以“大而全”自居,而是要靠“专而精”安身立命。
对于中西部磷酸盐企业来说,要用壮士断腕的气魄,向扰乱市场秩序的“罪魁祸首”过剩产能开刀。要坚决落实国家下达节能减排任务,要认真执行2009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黄磷行业准入条件》,以及各省制定的淘汰落后产能措施,不能纵容地方保护主义。如产磷大省云南早在2007年就出台了《关于推进黄磷行业结构调整意见》,明确规定2007年淘汰产能5000吨黄磷装置35条。但是,由于业内企业所有制成分复杂多样,时间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去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电监会、国家能源局又联合下发《关于清理对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等问题的通知》,决定对包括黄磷在内的8个行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这些政策措施如执行到位,会对淘汰黄磷落后产能起到积极作用。
记者在采访一些西部磷酸盐企业时了解到,一些不能完全自供黄磷的企业也面临着比较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据四川绵阳启明星集团磷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介绍,该公司拥有黄磷产能3.5万吨,另有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综合生产能力11万吨,且具有自备电厂的优势。 但公司有一定数量的黄磷供应缺口需外购,为此,公司采取了停掉工业三聚磷酸钠等工业级产品,只生产食用级、饲料级等高附加值磷酸盐产品的做法。
供需失衡市场恶化 由盲目扩能形成的磷酸盐总体供需矛盾,对行业和市场造成巨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行业开工率低,形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二是无序竞争导致价格战长期存在,产品市场价格暴涨暴跌;三是行业运行质量差,盈利情况堪忧,影响整体转型升级。 据了解,与我国现有黄磷产能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外市场加起来的需求量仅有80万吨左右,我国现有产能超过实际需求50%,故使多年来我国黄磷装置负荷率始终维持在40%~50%的水平,黄磷行业景气度极差。磷酸盐市场长期处于饱和状态,自然造成大量装置闲置,社会资源浪费严重。
据海关统计资料,以往我国每年出口8万~10万吨黄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降至每年5万吨以下,其他出口品种是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以及其他磷酸盐与磷化物。其中出口热法磷酸约占产量的39%,三聚磷酸钠占产量的67%,其他磷酸盐与磷化物占产量的50%,这3类出口产品消耗的黄磷占黄磷总产量的41%,折算下来,中国出口的黄磷、磷酸、磷酸盐及磷化物等商品,相当于出口了30多万吨黄磷,超过黄磷总产量的1/3。这种对外依赖性较强产品结构,一旦遇到国家限制磷制品出口政策,业内只有限产和停产了。
业内人士反映,磷酸盐市场价格战由来已久了。据江苏徐州天嘉食用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希德介绍,自中西部地区磷酸盐于21世纪初形成规模后,该地区企业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优势,以及廉价的人力成本优势,以低廉的产品价格与东部企业展开大规模市场争夺战。“因为大家知道,东部占有全国70%以上的市场,谁立足东部谁就获得主动。”范希德表示,东部企业为了生存,也不惜参与价格战。拼杀的结果使参与各方损失惨重,还有就是“黄金当成了破铜卖”,珍贵的资源性产品不能物有所值,甚至让海外市场占尽便宜。
市场竞争恶化必然带来市场行情暴涨暴跌和整体运行效率低下。近几年,磷酸盐市场给人的印象就是波动异常,价格起伏过大,黄磷出现过近3万元/吨的历史天价,也不乏常见低于1万元/吨的地板价;磷酸盐主要产品三聚磷酸钠惊现过1.2万元/吨的历史最高记录,也不难看到0.5万元/吨的“跳楼价”。
业内司空见惯的是,磷酸盐价格猴性十足,上蹿下跳。其主要成因是:由于产能过剩,大量装置开工不足长期闲置,待市场存量产品消耗殆尽,或政策原因导致出口有利可图时,市场就立即升温,那些呈潜伏状的装置便相继开车,一时间供应量大增,市场消化不了,价格立马下跌,企业都盼着尽快变现,自然加剧抛售行为,又很快把价格打回原地。周而复始,几年就是一个轮回。但从长期来看,磷酸盐产品基本是在成本线附近徘徊挣扎,导致业内企业效益低下,甚至几年连续亏损经营,削弱了自身创新能力,阻碍了行业转型升级。 粗放转集约产业欲突围
业内专家认为,数年后随着湿法磷酸精制工艺逐渐成熟,其产业化、大型化可以预期,因此热法磷酸将逐步退出工业级磷酸盐消费市场,让位于精制湿法磷酸,对黄磷的需求量会呈现出逐步减少的趋势。由此黄磷则将集中消耗在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磷酸,以及下游磷酸盐、磷化物和其衍生物加工制造上。届时国内黄磷消耗量可望降到60万吨/年,将有20%~40%的降幅。
同时如果中国黄磷产量仍具世界黄磷总产量中占比80%左右,年产量将下降至70万以下,降幅达30%以上。专家建议,我国今后不再出口普通黄磷,仅出口高附加值的优质黄磷与高纯黄磷,企业数与黄磷电炉数在目前基础上减少50%,使其装置负荷率提升到50%~60%。
无机盐工业协会磷酸盐分会秘书长华小西说:“多年的实践证明,磷酸盐这种低水平重复与竞争,致使行业长期裹足不前,运行效率低下。当前行业要积极开展资源整合,实行大区域、跨区域合作,重点做好东西部合理分工:西部企业利用资源优势偏重工业级产品生产,而东部企业则凭借技术和市场优势重点加工高端产品。这样才能够避免无序竞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她认为,磷酸盐行业将面临一次重新洗牌,这正是淘汰落后产能的时机,把那些没有资源、技术、管理优势的企业淘汰出局。经过资源整合重组,使东中西部企业分工会更加科学,资源配备更趋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