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程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程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程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程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程答案

【篇一:大学计算机基础习题与实验指导--课后习题答

案】

ss=txt>习题答案

第二章

1,简述计算机中如何区分汉字编码和ascii码

ascⅡ码与汉字编码(国内为gb2312)是平行的,前者是255个单字节通用字符,后者是双字节汉字编码

ascii码的首位为0,而汉字编码的首位为1。

第三章:计算机硬、软件基础

简述冯偌依曼储存程序的思想

存储程序”原理,是将根据特定问题编写的程序存放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然后按存储器中的存储程序的首地址执行程序的第一条指令,以后就按照该程序的规定顺序执行其他指令,直至程序结束执行。计算机基本组成部分的功能

1存储器。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数据,②中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根据存储器内的程序,逐条地执行程序所指定的操作。③外部设备是用户与机器之间的桥梁。输入设备的任务是把用户要求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字符、文字、图形和程序等各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计算机所能接受的编码形式存入到计算机内。输出设备的任务是把计算机的处理结果以用户需要的形式,如输出。输入输出接口是外部设备与中央处理器之间的缓冲装置,负责电气性能的匹配和信息格式的转换。

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

①操作系统 :系统软件的核心,它负责对计算机系统内各种软、硬资源的管理、控制和监视。②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对计算机系统内全部文件、资料和数据的管理和共享。③编译系统:负责把用户用高级语言所编写的源程序编译成机器所能理解和执行的机器语言。④网络系统:负责对计算机系统的网络资源进行组织和管理,使得在多台独立的计算机间能进行相互的资源共享和通信。⑤标准程序库:按标准格式所编写的一些程序的集合⑥服务性程序:也称实用程序。为增强计算机系统的服务功能而提供的各种程序

简述pc执行程序的过程

先了解你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写出来流程再分析这些数据的组织方式等然后选择一个编程语言就可以编程啦计算机采取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的工作方式,即事先把程序加载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当启动

运行后,计算机便会自动按照程序的要求进行工作。

rom ram 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rom:只读的内存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

相同点就是都是存信息的

不同点就是

rom不能一次写入,不容易重新往里写,一般只能从中往外读信息.而

且断电

以后中间的信息不会丢失.

ram可以随时读写信息,但断电后存入的信息就丢失了

软件与硬件的关系

硬件大都包括电脑主机(主机箱内有主板、cpu、显卡、声卡、网卡、内存卡、硬盘、光驱等)、显示器、键盘、鼠标、音响、打印机、扫描仪、移动硬盘等。而软件是让这些硬件能正常运转的程序,首先是操作系统(winxp、win7等),常用软件音视频播放器、office办公软件、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等等

第四章

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五大功能是什么?

操作系统是为了合理高效方便的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其硬件和软件

资源进行管理的软件。五大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

管理、文件管理、用户接口

第五章(5、2)excel表格

1、简述工作表、单元格、工作簿之间的关系

一个excel文件是一个工作簿,工作簿包含一张或多张工作表,工

作表是二维表格,表格中的一行和一列的交叉点是一个单元格,在

单元格中可以输入数据。

2、说明选择性粘贴的作用

可以复制一个单元格的部分特征,例:内容格式,批注,公式,有

效规则等等,复制数据的同时还可以进行算术运算,行列转置等

3、excel的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的功能主要有哪些不同?

自动筛选是按简单的比较条件快速对工作表的数据进行筛选,隐藏

不满足条件的数据;高级筛选是可以根据复合条件或计算机条件来

筛选数据,并允许把满足条件的记录复制到工作表的另一个区域中,而原数据区域不变。

4、试述使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的几个步骤:

1、选择图表的类型和子类型

2、选择图表数据源

3、输入图表选项

4、选择图表位置

第六章(6、1)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

四个阶段:联机系统阶段、互联网络阶段、标准化网络阶段、高速

网络阶段

2、计算机网络主要有哪些功能?

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按网络覆盖范围分: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因特网按网络拓扑

型结构分:总线型、星形、环形、树形和网状型按数据传输介质分:有线和无线介质按通信协议分:局域网中最流行的以太网采用的通

信协议是csma/cd,令牌环网采用token ring协议,广域网中的分

组交换网采用x.25协议,internet采用tcp/ip协议。按通信子网信

道类型分:广播式网络和点对点式网络按带宽速率分:基带网和宽

带网

4、计算机网络从结构上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组成是什么?分为两个部分:负责数据处理,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

络服务的

资源子网和负责数据转发的通信子网。资源子网由计算机、终端、

通信控制设备、网络互连设备和各种软件资源等组成;通信子网由

节点处理机、通信线路及其中的软件组成。

5、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a、局域网是在有限范围内且覆盖范围一般在几千米以内,通常不超过10千米,通常不涉及远程通信问题,为单一组织或部门所拥有和

使用,组网简单成本较低使用灵活,不受任何公共网络管理机构所

约束,易进行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引用,并且具有高质量的数据传输

能力,数据传输速率高,延迟小;数据传输可靠,误码率低。

b、城域网的规模介于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一种大范围的高速网络,可以覆盖一个城市或地区,一般为几千米至几十千米,其技术特点

之一是,使用具有容错能力的双环结构,并具有动态分配的带宽能力,支持同步和异步的数据传输,可以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其

目标满足几千米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与社会服务部门的

计算机联网需求,实现大量用户之间的数据、语音、图形与视频等

多种信息传输的综合信息网络。

c、广域网也称远程网,覆盖范围几十乃至几千千米,网络涉及的范

围可为市、地区、省、国家乃至世界,是以数据通信为主要目的的

数据通信网,网络之间的连接用通信线路大多租用现有的公共通信网,如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x.25

分组交换网等等,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低,误码率较高,通信控制

复杂。

6、局域网的拓扑型结构分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分为总线形、星形、环形

总线形:所有结点连接在总线的主干电缆上,电缆连接简单,易于

安装,增加和撤销网络设备灵活方便、成本低,没有关键性结点,

单一的工作站并不影响其他站点正常工作,由于共享一条公用线路,可能出现同一时刻有两个或多个结点通过总线发送数据,产生冲突

造成传输失败,且采用“广播”方式收发信息,通信速率较低,网上

信息延迟时间不确定,故障隔离和检测困难,总线故障会引起整个

网络瘫痪。

星形:以一台设备作为中央结点,其他外围结点单独连接在中央结

点上,各外围结点之间不能直接通信,必须经过中央结点通信,中

央结点可以是文件服务器或专门的连接设备,负责接收某个外围结

点的信息,再转发给另外一个外围结点,优点结构简单,建网容易,网络延迟时间短,故障诊断与隔离比较简单,便于管理。但需要电

缆长,成本高,网络运行依赖于中央结点,因而可靠性低,中央单

元负荷重。

环形:各结点形成闭合的环,信息可在环中进行单向或双向流动,

实现任意两点间的通信,实际中以单向环居多,其优点就是结构简单,传输延迟确定,通信设备和线路较为节省,传输速率高,抗干

扰性强,但环中任一处故障都可能会造成整个网络的崩溃,因而可

靠性低,环的维护复杂,且环路封闭,扩充较难,由于采用了多路

访问部件,能有效隔离故障,从而大大提高可靠性。

7、分层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一个重要概念,分层结构有哪些优点?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相邻层之间通过层接口交换信息,只要接口不变,某一层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其它层;

易于维护和实现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不同的系统之间只要采用相同的次层结构和协议就能实现互连、互通、互操作。

8、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分层以其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它对计

算机网络应该实现的功能进行了精确的定义,而这些功能是用什么

样的硬件和软件去完成的,是具体实现的问题,体系结构是抽象的,是研究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的技术科学,而实现是具体的,它是指能够运行的一些硬件和软件。

6.2internet 协议与服务

1,什么是ip地址?它们分几类?

为了使连入internet的计算机在相互通信中能相互识别,internet

上的每一台主机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标识这个统一地址标识是由ip

协议规定的,称为ip地址。为适应不同规模的网络,internet委员

会定义了5种地址类别。它们分别为a类,b类,c类,d类和e类。 2,用户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接入internet?

接入internet的方式有很多种,主要课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

目前无线上网方式费用较高,因此选择有线方式。

(1)基于传统电信网的有线接入主要有:moden拨号入网,adsl

接入,ddn专线接

入和isdn专线接入。

(2)基于有线电视网的接入(3)光纤接入(4)局域网接入

3,光纤接入网有哪些特点?

(1)带宽宽:由于光纤接入网本身的特点,可以提供高速接入internet,atm以及电信

宽带ip网的各种应用系统,从而享用宽带网提供的各种宽带业务。(2)网络的可升级性能好:光纤网易于通过技术升级成倍扩大宽带,因此,光纤接入

网可以满足近期各种信息的传送需求。以这一网络为基础,可以构

建面向各种服务和应用的信息传送系统。

(3)双向传输:电信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这种接入技术的交互性

能好,特别是在向用

户提供双向实时业务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4)接入简单、费用少:用户端指需要一块网卡,投资百元左右,就可以高速接入

internet,实现10mbit/s到桌面的接入。

4 ,简述internet基本工作原理。

internet采用分组交换技术、internet使用tcp/ip协议、internet

的工作方式为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交互模式。

5 ,全文搜索引擎是如何工作的?

全文搜索引擎是一种纯技术型的检索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搜

索软件(例如一种叫做“蜘蛛”或“网络机器人”的spider程序)到因

特网上的各网站收集信息,找到一个网站后可以从这个网站再链接

到另一个网站,像蜘蛛爬行一样。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一个很

大的在线数据库供用户查询。用户在查询时只要输入关键词,就从

已经建立的索引数据库上进行查询。

第八章

1、通常的安全服务有五种,简述其含义

鉴别服务:提供某个实体(人或者系统)的身份的认证访问控制服务:保护

资源以免对其进行非法使用和操纵机密性服务:保护信息不被泄露

或暴露,给未授权的实体数据完整性服务:保护数据以防止未授权

的改变,删除或替代抗抵赖服务:防止参与某次通信交换的一方事

后否认本次交换曾经发生过

2、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特点?

隐蔽性、传染性、破坏性

3、发现自己计算机感染上病毒以后应当如何处理?

立即查毒杀毒,并加强计算机病毒预防工作。

【篇二: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参考答案】

s=txt>第1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d

5.d

6.b

7.a

8.b

9.d 10.b

11.a12.c 13.b14.a15.c 16.c 17.b 18.d19.a20.b

21.d22.b 23.a24.b25.a 26.c 27.b 28.a29.d30.b

31.c32.a 33.c34.a35.d

二、判断题

三、填空题

1.二进制2.shift3.cbe4.人工智能 5.大规模集成电路

6.微型化、网络化 7.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8.经济实力、科学水平9.逢二进一 10.集成性

第2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c 6.d 7.b 8.d 9.a 10.d

11.b12.c 13.d 14.b15.b 16.a17.a18.b19.a20.a

21.c22.a 23.b 24.c25.b 26.b27.c28.c29.d30.b

31.d32.b 33.c 34.d35.c

二、判断题

三、填空题

1.运算器控制器 2.操作码操作数 3.1024 1024*1024 4.机器语言

5.内存储器外存储器 6.ghz 7.控制总线 8.数字摄像头9.3c 10.主板芯片组

第3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4.b5.d 6.b7.b8.b9.b10.a

11.d12.c 13.c 14.d15.d 16.c17.b18.c19.d20.b

21.b 22.a23.b24.a25.a

二、判断题

三、填空题

1.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接口

2.alt+printscreeen

3.ctrl键 4.注册表 5.regedit 6.任务7.程序并发性资源共享性不确定性虚拟性

第4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c

5.d

6.a

7.b

8.c

9.c 10.b

11.d12.b 13.c14.b15.b 16.a 17.a 18.b19.d20.a

21.c22.b 23.d24.c25.b 26.b 27.c 28.b29.c30.c

31.d32.b 33.b34.c35.c 36.a 37.b 38.a39.d40.d

41.c42.c 43.b44.a45.a 46.d 47.d 48.c49.b50.d

51.c52.d 53.b54.b55.d 56. b57. c 58. d 59. c60. c

61.a62.d 63.c64.c65.d 66.b 67.a 68.b69.d70.a

71.c72.a 73.c74.d75.b 76.b 77.c 78.c79.b80.a

81.a82.a 83.d84.b85.d 86.b 87.b 88.d89.d90.b

91.d92.c 93.a94.a95.b 96.c 97.a 98.c99.d100.b 101.c 102.d 103.b 104.a 105.b106.a107.b108.b 109.c 110.b 111.b 112. b 113.b 114.b 115.d116.d117.d118.d 119.b 120.a 121.c 122.b 123.a 124.b 125.c126.a127.a128.a 129.c 130.b

二、判断题

三、填空题

1.文件工具2.视图工具栏 3.保存 4.选定文本 5.ctrl+s

6.撤销7.tab shift+tab8.格式 9.大纲

10.两段对齐居中右对齐分散对齐 11.编辑 12.窗口

13.插入表格 14.字体 15.文档116.11 17..dot

18.标题 19.矢量 20.显示段落标记 21.插入

22.插入对象 23.工具字数统计 24.ctrl+f

25.正在编辑的文档 26.项目符号编号27.最小化

28.标题栏29.选定 30.格式模板宏域 31.单元格32.32000 33.d5 34.0.1 35.算术 36.右对齐

37.iv 38.等号 39.个数 40.冒号 41.1

42.$a$4+$b$4 43.2007.5944.嵌入式图表图表工作表

45.1 46.255 sheet25647.1548.系统当前日期

49.11 50.小手51.我的文档 52.视图

53.end54.应用 55.当前 56.9 6 57.超级

58.观看放映视图 f5 59.复制拖动 60.重复

第5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2.c3.d4.a5.a6.b7.b8.d9.c 10.a

11.c 12.c 13.a 14.b 15.b 16.d 17.a 18.b 19.c 20.a

21.c 22.d 23.a 24.d 25.a 26.b 27.d 28.c 29.c 30.c

31.c 32.b 33.a 34.c 35.a 36.c 37.b 38.b 39.a 40.c

41.d 42.c 43.d 44.d 45.d 46.b 47.a 48.c 49.d 50.c

51.d 52.d 53.a 54.c 55.d 56.d 57.D 58.C 59.B60.a

61.a 62.d 63.d 64.c 65.c 66.a67.a68.a

二、判断题

三、填空题

1.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2.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多机互连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

3.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

4.电路交换、报文交换

5.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6.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7.man

8.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型

9.语法、语义、时序

10.7层

11.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2.4层、网络接口层、应用层

13.tcp、udp

14.ip、尽最大努力交付

15.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

16.单模光纤、多模光纤

17.hub

18.arpanet

19.1986年至1993年是研究试验阶段、1994年至1996年是起步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长阶段

20.1994年4月20日

21.金桥、金关、金卡

22.ip地址

23.互联网接入服务商或者internet服务提供商

24.因特网名字与号码分配公司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

2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128

27.http

28.收藏夹

29.邮件服务器、邮件客户端软件、邮件通信协议

30.smtp、pop3

31.ftp

32.telnet、远程桌面系统

33.icq、qq

34.网络日志

35.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

36.引导型、文件型、复合型病毒

37.拒绝服务攻击

38.软件、硬件、硬件

39.工作组网、平等

40.无线接入点

第6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4.d

5.b

6.b

7.a

8.d

9.a 10.a

11.a12.c 13.d14.d15.c 16.b 17.a 18.c19.c20.a

21.c22.b 23.d24.d 25.a26.d 27.c 28.c29.d30.a

31.a32.a 33.d34.d 35.a36.c 37.a 38.c39.a40.c

二、判断题

三、填空题

1.超文本链接标记 2.html htm3.gifjpg

4.表示在新的窗口中打开链接的目标网页 5.变换图像链接6.像素

7.设计视图 8.蓝9.页面属性 10.单元格

11.table td 12.bgsoundloop 13.事件动作

14.ftp主机 15.修改

第7章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c2.d3.b4.d5.a 6.c 7.d 8.d 9.a 10.b

11.a 12.b 13.c 14.c 15.d

二、判断题

三、填空题

1.信息的存储、信息的检索

2.脱机信息检索系统、联机信息检索系统、光盘数据库信息检索系统、网络信息检索系统

3.比较、匹配

【篇三: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二.单项选择题

1.b

2. a

3.d

4.d

5.d

6.b

7.b

8.d

9.b 10.c 11.d 12.a 13.b

14.b

15.d 16.b 17.a 18.b 19.a 20.c

三. 多项选择题

1.bcde 2.ef 3.abce 4. befg 5.abce 6.bde 7.acd 8.abcdef 9. abcde 10.ac

四、思考题

第二章操作系统

一. 判断题

.x 12.√ 13.√ 14.x

15.√ 16. x 17.x 18.x 19.√ 20.√

二. 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b

5.a

6.a

7.d

8.b

9.b 10.d 11.a 12.d 13.c 14.c 15.a

16.d 17.b 18.d 19.a 20.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d

4.acd

5.bcd

6.abcd

7.acd

8.abcd

9.cd 10.bcd

四. 思考题

第三章字处理软件word2010

一. 判断题

二. 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b

5.a

6.b

7.d

8.c

9.c 10.c 11.d 12.a 13.c 14.a

15.d 16.b 17.c 18.d 19.a 20.b

三. 多项选择题

1.abc

2.bcd

3.abcde

4.abcd

5.abcdef

6.acd

7.abc

8.cd

9.abd 10.bd

四. 思考题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

一. 判断题

二. 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b

5.a

6.b

7.c

8.c

9.c 10.d 11.b 12.d 13.c 14.b 15.d 16.b 17.d 18.d 19.c

20.b

三. 多项选择题

1.ac

2.ab

3.abcd

4.bcd

5.abc

6.ab

7.abcd

8.abc

9.ad 10.ab

四. 思考题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二.单项选择题

1. d

2. d

3. d

4. d

5. c

6. d

7. c

8.b

9. a 10. c 11. d 12. d 13.

b 14.b

15. d 16. d 17.a 18. d 19. b 20.b

三.多项选择题

1. bcd

2. abcd

3. abc

4. abc

5. abcd

6. abcd

7. bcd

8.abcd

9. acd 10. acd

四.思考题

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

一.判断题

二. 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a

5、a

6、c

7、c

8、a

9、c 10、c 11、b

12、c 13、c 14、

a 15、d 16、

b 17、a 18、a 19、d 2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bcd

3、bcd

4、acd

5、abc

6、abc

7、ab

8、abc

9、abd 10、abd

四.思考题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

已知两个线性系统G(S)=2s+9/4s2+7s+2和G(S)=s+6/s2+7s+1,应用series函数进行系统的串联连接。 >> sys1=tf([2 9],[4 7 2]) >> sys2=tf([1 6],[1 7 1]) >> sys=series(sys1,sys2) sys = 2 s^2 + 21 s + 54 ---------------------------------- 4 s^4 + 3 5 s^3 + 55 s^2 + 21 s + 2 例1-4 已知两个线性系统G(S)=2s+9/4s2+7s+2和G(S)=s+6/s2+7s+1,应用parallel函数进行系统的并联连接。 >> sys1=tf([2 9],[4 7 2]) >> sys2=tf([1 6],[1 7 1]) >> sys=parallel(sys1,sys2) sys= 6 s^3 + 54 s^2 + 109 s + 21 ---------------------------------- 4 s^4 + 3 5 s^3 + 55 s^2 + 21 s + 2 例1-5 已知线性系统G(S)=2s+9/2s2+6s+5 应用feedback函数进行系统的单位正反馈和负反馈连接。 正反馈 >> sys1=tf([2 9],[2 6 5]) >> sys=feedback(sys1,1,1) sys = 2 s + 9 --------------- 2 s^2 + 4 s - 4 负反馈 >> sys1=tf([2 9],[2 6 5]) >> sys=feedback(sys1,1,-1)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概念、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各大硬件设备、计算机的数制和信息的表示与存储,并熟悉计算机的产生、发展、特点和应用领域,了解计算机中字符编码的概念。 计算机概述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21世纪的今天,掌握和使用计算机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技能。 1.1.1计算机的诞生及发展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在美国加州问世。ENIAC使用了17468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体积3000立方英尺(1立方米=35.346立方英尺),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耗电174千瓦。内存17K,字长12位,运算速度每秒5000多次加法运算,300多次乘法运算,比当时最快的计算工具快300倍,耗资40万美金。在当时用它来处理弹道问题,将人工计算使用20小时缩短到30秒。但是ENIAC却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它不能存储程序。如图1-1所示。 图1-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几乎在 同一时期,着名数学家提出了“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概念。其主要思想为: 1)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2)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工作方式。 所谓存储程序,就是把程序和处理问题所需的数据均以二进制编码形式预先按一定顺序存放到计算机的存储器里。计算机运行时,中央处理器依次从内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按指令规定执行一系列的基本操作,最后完成一个复杂的工作。这一切工作都是由一个担任指挥工作的控制器和一个执行运算工作的运算器共同完成的,这就是存储程序控制的工作原理。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 版

第一部分:基本实验基础1.(直、圆)游标尺、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答:P46 2.物理天平 1.感量与天平灵敏度关系。天平感量或灵敏度与负载的关系。 答:感量的倒数称为天平的灵敏度。负载越大,灵敏度越低。 2.物理天平在称衡中,为什么要把横梁放下后才可以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答:保护天平的刀口。 3.检流计 1.哪些用途?使用时的注意点?如何使检流计很快停止振荡? 答:用途:用于判别电路中两点是否相等或检查电路中有无微弱电流通过。 注意事项:要加限流保护电阻要保护检流计,随时准备松开按键。 很快停止振荡:短路检流计。 4.电表 量程如何选取?量程与内阻大小关系?

答:先估计待测量的大小,选稍大量程试测,再选用合适的量程。 电流表:量程越大,内阻越小。 电压表:内阻=量程×每伏欧姆数 5.万用表 不同欧姆档测同一只二极管正向电阻时,读测值差异的原因? 答:不同欧姆档,内阻不同,输出电压随负载不同而不同。 二极管是非线性器件,不同欧姆档测,加在二极管上电压不同,读测值有很大差异。 6.信号发生器 功率输出与电压输出的区别? 答:功率输出:能带负载,比如可以给扬声器加信号而发声音。 电压输出:实现电压输出,接上的负载电阻一般要大于50Ω。 比如不可以从此输出口给扬声器加信号,即带不动负载。7.光学元件 光学表面有灰尘,可否用手帕擦试?

8.箱式电桥 倍率的选择方法。 答:尽量使读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最大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倍率。 9.逐差法 什么是逐差法,其优点? 答:把测量数据分成两组,每组相应的数据分别相减,然后取差值的平均值。 优点:每个数据都起作用,体现多次测量的优点。 10.杨氏模量实验 1.为何各长度量用不同的量具测? 答:遵守误差均分原理。 2.测钢丝直径时,为何在钢丝上、中、下三部位的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一次直径,而不是在同一部位采样数据? 答:钢丝不可能处处均匀。 3.钢丝长度是杨氏模量仪上下两个螺丝夹之间的长度还是上端螺丝夹到挂砝码的砝码钩之间的长度?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 第二版 思考题答案 (李学金 著)----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评分标准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预习报告(20分) 一.实验目的 a.了解分光计的结构,掌握调节和使用分光计的方法; b.用分光计测定棱镜顶角。 二. 实验仪器 分光计、钠灯、三棱镜、双面反射镜 三. 实验原理 1.分光计的调节原理 2.利用分光计测定棱镜顶角的方法 a.自准法 b.反射法 四. 实验内容和步骤 1.按调节分光计的要求调好分光计 2.任选一种方法测定三棱镜的顶角 评分要点: 1、要有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和步骤。(5分) 2、实验原理的书写要求用以自己的语言,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述清楚。(5分) 3、要绘制好填充测量数据所需要的表格。(5分) 4、报告的书写要整洁规范。(5分) 数据采集与实验操作(40分)

评分要点: 1、不能用手直接摸三棱镜和反射镜的表面。(2分) 2、是否调节好分光计。(15分) 3、对实验的原理是否掌握。(8分) 4、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10分) 5、是否读出合理的数据。(5分)

A=60°16′±20′ E =? 评分要点: 1、是否列表记录数据,数据记录是否规范、清晰(10分) 2、数据处理过程是否完整(10分)[注意:反射法和自准法的公式是不同的] 3、是否得出正确答案(R 在合理的范围5分,误差处理5分) 六.思考题(10分) 1、 分光计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三脚底座、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平台和读数盘。 2、 分光计调整的要求是什么? 答:使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望远镜聚焦于无穷远(使叉丝平面落在目镜和物镜的焦平面上),同时使平行光管和望远镜的光轴与转轴垂直。 3、 若刻度盘中心O ’与载物台中心O 不重合,即存在着偏心差,假定载物台从1?转到2?, 实际转过的角度为θ,而刻度盘上的读数为1?、'1?、2?、'2?,试证明 2/)]''()[(1212????θ-+-=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指导书 工程与技术系 二O一一年四月

目录 实验一时间特性的计算机求解 (1) 实验二频率特性计算机求解 (3) 实验三系统稳定性分析 (5) 实验四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 (7)

实验一 时间特性的计算机求解 一、 实验目的 1. 使用matlab 程序语言描述一阶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2. 观察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单位脉冲信号作用下的输出,并分析其动态性能。 二、 实验设备 计算机及matlab 仿真软件 三、 实验的内容 1. 使用matlab 程序语言描述一阶系统单位阶跃型号下的的时间响应 (1)程序语言: num=[01......,b b b m m -]; den=[01......,a a a n n -]; step(num,den) (2)求解实例: 求解一阶系统1 21 )(+=s s G 单位阶跃响应 num=[1]; den=[2 1]; step(num,den) 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2. 使用matlab 程序语言描述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型号下的的时间响应 (1)程序语言: num=[2 n ω]; den=[ 22 12)n n ξωω(]; step(num,den) (2)求解实例: 求解二阶系统4 6.14 )(2 ++=s s s G 单位阶跃响应 num=[4]; den=[1 1.6 4]; step(num,den) 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四、实验报告要求 使用matlab 程序语言下列一阶和二阶系统单位阶跃信号下的的时间响应,并确定影响系统快速性和稳定性的性能指标 (1)1 31 )(+= s s G (2)1000 5.341000 )(2 ++=s s s G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预习思考题、分析题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预习思考题、分析题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预习思考题、分析题参考答案 分享 作者:雪已被分享2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 为节省大家时间,特从网上搜相关答案供大家参考!(按咱做实验顺序) 2.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 【预习思考题】 1.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模拟的条件是什么?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的理论依据是:对稳恒场而言,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唯一地决定了场的结构或分布,若两种场满足相同的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则它们的结构也必然相同,静电场与模拟区域内的稳恒电流场具有形式相同的微分方程,只要使他们满足形式相同的边界条件,则两者必定有相同的场结构。模拟的条件是:稳恒电流场中的电极形状应与被模拟的静电场中的带电体几何形状相同;稳恒电流场中的导电介质是不良导体且电导率分布均匀,并满足σ极>>σ介以保证电流场中的电极(良导体)的表面也近似是一个等势面;模拟所用电极系统与被模拟电极系统的边界条件相同。

2.等势线和电场线之间有何关系? 等势线和电场线处处相互垂直。 3.在测绘电场时,导电微晶边界处的电流是如何流动的?此处的电场线和等势线与边界有什么关系?它们对被测绘的电场有什么影响? 在测绘电场时,导电微晶边界处的电流为0。此处的电场线垂直于边界,而等势线平行于边界。这导致被测绘的电场在近边界处受边界形状影响产生变形,不能表现出电场在无限空间中的分布特性。 【分析讨论题】 1.如果电源电压增大一倍,等势线和电场线的形状是否发生变化?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布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如果电源电压增大一倍,等势线和电场线的形状没有发生变化,但电场强度增强,电势的分布更为密集。因为边界条件和导电介质都没有变化,所以电场的空间分布形状就不会变化,等势线和电场线的形状也就不会发生变化,但两电极间的电势差增大,等势线的分布就更为密集,相应的电场强度就会增加。 2.在测绘长直同轴圆柱面的电场时,什么因素会使等势线偏离圆形?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Cybernetics Foundation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学时:40 二、授课对象 机械类各专业 三、先修课程 复变函数、积分变换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侧重原理,其内容密切结合工程实际,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控制论为理论基础,以机械工程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广义系统动力学;同时,它又是一种方法论。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以动力学的观点而不是静态观点去看待一个机械工程系统;从整体的而不是分离的角度,从整个系统中的信息之传递、转换和反馈等角度来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能结合工程实际,应用经典控制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其中的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①对机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以控制论的观点和思维方法进行科学分析,以找出问题的本质和有效的解决方法;②如何控制一个机电系统,使之按预定的规律运动,以达到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为实现最佳控制打下基础。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于建立机电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关数学工具(如Laplace变换等)的应用,传递函数与方框图的求取、简化与演算等,应有清楚的基本概念并能熟练掌握。 2.对于典型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应有清楚的基本概念并能熟练掌握。 3.掌握判别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判据。 4.对于线性系统的性能指标有较全面的认识,了解并掌握系统的综合与校正的常用方法。 5.了解线性离散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分析方法。 6.对系统辩识问题应建立基本概念。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授课学时为40学时,实验8学时;复习、做习题、写实验报告等课外学时为50学时以上。

(完整版)大学物理实验理论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 选择题(每题4分,打“ * ”者为必做,再另选做4题,并标出选做记号“ * ”,多做不给分,共40分) 1* 某间接测量量的测量公式为4 3 23y x N -=,直接测量量x 和y 的标准误差为x ?和y ?,则间接测 量量N 的标准误差为?B N ?=; 4322 (2)3339N x x y x x x ??-==?=??, 3334(3)2248y N y y y y x ??==-?=-??- ()()[]21 23 2 289y x N y x ?+?=? 2* 。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长度时,测量值=末读数—初读数(零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D )其他误差 3* 在计算铜块的密度ρ和不确定度ρ?时,计算器上分别显示为“8.35256”和“ 0.06532” 则结果表示为:( C ) (A) ρ=(8.35256 ± 0.0653) (gcm – 3 ), (B) ρ=(8.352 ± 0.065) (gcm – 3 ), (C) ρ=(8.35 ± 0.07) (gcm – 3 ), (D) ρ=(8.35256 ± 0.06532) (gcm – 3 ) (E) ρ=(2 0.083510? ± 0.07) (gcm – 3 ), (F) ρ=(8.35 ± 0.06) (gcm – 3 ), 4* 以下哪一点不符合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分布特点 ( C ) (A ) 单峰性 (B ) 对称性 (C ) 无界性有界性 (D ) 抵偿性 5* 某螺旋测微计的示值误差为mm 004.0±,选出下列测量结果中正确的答案:( B ) A . 用它进行多次测量,其偶然误差为mm 004.0; B . 用它作单次测量,可用mm 004.0±估算其误差; B =?==? C. 用它测量时的相对误差为mm 004.0±。 100%E X δ = ?相对误差:无单位;=x X δ-绝对误差:有单位。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总结

一、结 ,在恒流供电条件下,结地对地依赖关系主要取决于线性项,即正向压降几乎随温度下降而线性下降,这就是结测温地根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宽带材料地PN结,其高温端地线性区宽,而材料杂质电离能小地PN结,则低温端地线性区宽. ,PN结温度传感器地普遍规律:地线性度在高温端优于低温端. 二、实验 ,使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一定频率地光子照射,具有一定能量地电子与原子碰撞. ,原子与电子地碰撞是在管内进行地. ,段电压是管地阴极与栅极之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出现地. ,用充汞管做实验为何要开炉加热? 使液体汞变成气体汞,相当于改变蒸汽压,使管中充满气体原子,达到实验要求 ,第一个峰地位置为何与第一激发电位有偏差? 这是由于热电子溢出金属表面或者被电极吸收,需要克服一定地接触电势,其来源就是金属地溢出功,所以第一峰地位置会有偏差,但是两个峰对应地电势差就不会有这个偏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曲线周期变化与能级地关系,如果出现差异,可能地原因? 电子与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能量地转移是量子化地. ,为什么曲线中各谷点电流随增大而增大? 随着栅极电压增加,电子能量也随之增加,在与汞原子发生碰撞后,一部分能量交给汞原子,还留下地一部分能量足够克服反向拒斥电场而达到板极,这时板极电流又开始上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测量Fe-Cr-Al丝地电阻率 1,低电阻测量方法? 电桥法,或者电流电压(伏安)法.【大电流,测电压】 本实验采用伏安法.通过小电阻与标准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流过地电流相等计算R. 2,如何考虑接触电阻与接线电阻在实验中地影响? 采用高输入阻抗地电压表测量电压. 3,什么是误差等分配原则? 各直接测量量所对应地误差分析向尽量相等,而间接写亮亮对应地误差和合成项又满足精度地要求.(有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按等误差分配地误差进行调整,对测量中难以保证地误差因素应适当扩大允许地误差值,反之则尽可能地缩小允许地误差值.)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4,为什么不用普通地万用表直接测量电阻地阻值? 万用表精度不够. 5,测电阻率时,导线地粗细、长短对实验结果有误影响? 理论来讲,导线地电阻率是其本身特性,粗细、长短并不会影响.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对直径地测量易产生误差,导线越细(直径越小),产生地误差就越大,所以实验一般选用直接稍大地裸导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四、力学量和热血量传感器 1,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组成. 2,涡流传感器地标定曲线受哪些因素影响? 待测表面地材料特性,感应头磁芯截面直径与与感应头与待测表面地距离., 3,为什么在应用应变片传感器经常采用半桥或全桥形式?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 和SIUMLINK 在控制工程领域中的基本应用。 (2)了解一阶系统和二阶系统的对典型输入的响应波形和系统的频率特性。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计算机,MATLAB6软件一套; 三、实验内容: 1、以MATLAB 命令方式,绘制出下列传递函数的单位阶跃响应波形和BODE 和Nyuist 图。 (1)G1=1/s 单位阶跃响应波形图 BODE 图 Nyquist 图 (2)G2=1/(0.5s+1) 单位阶跃响应波形图 BODE 图

Nyquist图 (3)G3=s 因为传递函数中分母s的阶数高于分子s阶数,所以没有单位阶跃波形图。 BODE图Nyquist图 (4)G4=0.5 s + 1 因为传递函数中分母s的阶数高于分子s阶数,所以没有单位阶跃波形图。 BODE图Nyquist图

(5)G5=1/(s^2 + 1.4 s + 1) 单位阶跃响应波形图BODE图 Nyquist图 (6)g6=(0.5 s + 1)/(s^2 + 1.4 s + 1) 单位阶跃响应波形图BODE图 Nyquist图

2、利用SIMULINK对下图所示系统建立控制系统模型,并对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和正弦信号时进行系统输出仿真。 单位阶跃: 正弦信号: 3、利用MATLAB,求出下边传递函数的单位阶跃响应,完成下表并总结规律。 传递函数:G(s)=1/(τs+l) τ=0.1 τ=1

τ=5 τ=10 τ=50 规律总结:惯性环节的输入响应不能立即稳定,存在时间上的延迟,时间常数愈大惯性愈大,延迟时间愈长,时间常数表征该环节的惯性,同时上升时间与时间常数成正比。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

U 2 I 2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 R = U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 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 U = U max ? 1.5% ,得到 U 1 = 0.15V , U 2 = 0.075V ; (2) 由 I = I max ? 1.5% ,得到 I 1 = 0.075mA , I 2 = 0.75mA ; (3) 再由 u R = R ( 3V ) + ( 3I ) ,求得 u R 1 = 9 ? 101 &, u R 2 = 1& ; (4) 结果表示 R 1 = (2.92 ± 0.09) ?10 3 &, R 2 = (44 ± 1)& 光栅衍射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 实验方法原理

大学物理实验小论文

大学物理实验小论文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大学物理实验小论文 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主要介绍我在本次大学物理实验中获得的知识与体会。 关键词:认识体会数据处理总结 一、对大学物理实验的认识 大学物理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我们掌握实验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培养我们严谨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别是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对于我们将来独立从事实际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大学物理实验中的体会 1、养成实验前预习的好习惯。 实验时,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高效率地完成实验,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需要认真地预习,才能在课上更好的学习,收获的更多、掌握的更多。根据实验教材的相关内容,弄清楚所要进行的实验的总体过程,弄懂实验的目的,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所采用的方法的关键与成功之处;思考实验可能用到的相关实验仪器,对照教材所列的实验仪器,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正确的操作步骤,特别是要注意那些可能对仪器造成损坏的事项。然后写预习报告,包括目的,原理,仪器,操作步骤等。

2、上课时认真听老师做讲解,切记老师所讲的重点内容。 记下老师实验指导的内容有助于自己实验时避免犯错及实验报告的书写。 3、大学物理实验培养了我做事的耐心与细心。 课堂操作时需要严格的遵守实验的各项原则,要将仪器放置在合理的位置,以方便使用和确保安全。读数,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尤其是对一些精度比较高的仪器,读数一定要按照正确的读数方法并且一定要细心。对于数据的记录,则要求我们要有原始的数据记录,它是记载物理实验全部操作过程的基础性资料。 4、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现在,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大学物理实验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平台。每个实验我都亲自去做,不放弃每次锻炼的机会。 三、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 1、作图法 选取适当的自变量,通过作图可以找到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便于找出其中的规律,确定对应量的函数关系。作图法是最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之一。 描绘图象的要求是:①根据测量的要求选定坐标轴,一般以横轴为自变量,纵轴为因变量。坐标轴要标明所代表的物理量的名称及单位。②坐标轴标度的选择应合适,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报告 班级:072104-22 姓名:李威 学号:20101003439

实验一 (一) 利用Matlab 进行时域分析: (1) 用Matlab 求系统时间响应: 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s)= 50 )501(05.050 2 +++s s τ 求该系统在时间常数τ不同取值时的单位脉冲响应、单位阶跃响应。 令τ=0、τ=0.0125、τ=0.025,应用impulse 函数,可以得到系统单位脉冲响应; 应用step 函数,同样可以得到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文本中tao 即为τ,所用Matlab 文本及响应曲线如下: 00.2 0.40.60.8 -10 -50510 152025 t(sec) x (t ) 00.2 0.40.60.8 0.2 0.4 0.6 0.8 1 1.2 1.4 t(sec) x (t ) (1)单位脉冲响应曲线 (2)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t=[0:0.01:0.8] % nG=[50]; tao=0;dG=[0.05 1+50*tao 50];G1=tf(nG ,dG); tao=0.0125;dG=[0.05 1+50*tao 50];G2=tf(nG ,dG); tao=0.025;dG=[0.05 1+50*tao 50];G3=tf(nG ,dG); % [y1,T]=impulse(G1,t);[y1a,T]=step(G1,t); [y2,T]=impulse(G2,t);[y2a,T]=step(G2,t); [y3,T]=impulse(G3,t);[y3a,T]=step(G3,t);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答案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1)利用f=(D+d)(D-d)/4D 测量凸透镜焦距有什么优点 答这种方法可以避免透镜光心位置的不确定而带来的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误差。(2)为什么在本实验中利用1/u+1/v=1/f 测焦距时,测量u和v都用毫米刻度的米尺就可以满足要求设透镜由于色差和非近轴光线引起的误差是1%。 答设物距为20cm,毫米刻度尺带来的最大误差为,其相对误差为%,故没必要用更高精度的仪器。 (3)如果测得多组u,v值,然后以u+v为纵轴,以uv为横轴,作出实验的曲线属于什么类型,如何利用曲线求出透镜的焦距f。 答直线;1/f为直线的斜率。 (4)试证:在位移法中,为什么物屏与像屏的间距D要略大于4f 由f=(D+d)(D-d)/4D → D2-4Df=d2→ D(D-4f)=d2 因为d>0 and D>0 故D>4f 1.避免测量u、ν的值时,难于找准透镜光心位置所造成的误差。 2.因为实验中,侧的值u、ν、f都相对较大,为十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左右,而误差为1%,即一毫米到几毫米之间,所以可以满足要求。 3.曲线为曲线型曲线。透镜的焦距为基斜率的倒数。 ①当缝宽增加一倍时,衍射光样的光强和条纹宽度将会怎样变化如缝宽减半,又怎样改变 答: a增大一倍时, 光强度↑;由a=Lλ/b ,b减小一半 a减小一半时, 光强度↓;由a=Lλ/b ,b增大一倍。 ②激光输出的光强如有变动,对单缝衍射图象和光强分布曲线有无影响有何影响 答:由b=Lλ/a.无论光强如何变化,只要缝宽不变,L不变,则衍射图象的光强分布曲线不变 (条纹间距b不变);整体光强度↑或者↓。 ③用实验中所应用的方法是否可测量细丝直径其原理和方法如何 答:可以,原理和方法与测单狭缝同。 ④本实验中,λ=632。8nm,缝宽约为5*10^-3㎝,屏距L为50㎝。试验证: 是否满足夫朗和费衍射条件 答:依题意: Lλ=(50*10^-2)*(*10^-9)=*10^-7 a^2/8=(5*10^-5)^2/8=*10^-10 所以Lλ<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答案

(1)利用f=(D+d)(D-d)/4D 测量凸透镜焦距有什么优点? 答这种方法可以避免透镜光心位置的不确定而带来的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误差。 (2)为什么在本实验中利用1/u+1/v=1/f 测焦距时,测量u和v都用毫米刻度的米尺就可以满足要求?设透镜由于色差和非近轴光线引起的误差是1%。 答设物距为20cm,毫米刻度尺带来的最大误差为0.5mm,其相对误差为 0.25%,故没必要用更高精度的仪器。 (3)如果测得多组u,v值,然后以u+v为纵轴,以uv为横轴,作出实验的曲线属于什么类型,如何利用曲线求出透镜的焦距f。 答直线;1/f为直线的斜率。 (4)试证:在位移法中,为什么物屏与像屏的间距D要略大于4f? 由f=(D+d)(D-d)/4D → D2-4Df=d2→ D(D-4f)=d2 因为d>0 and D>0 故D>4f 1.避免测量u、ν的值时,难于找准透镜光心位置所造成的误差。 2.因为实验中,侧的值u、ν、f都相对较大,为十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左右,而误差为1%,即一毫米到几毫米之间,所以可以满足要求。 3.曲线为曲线型曲线。透镜的焦距为基斜率的倒数。 ①当缝宽增加一倍时,衍射光样的光强和条纹宽度将会怎样变化?如缝宽减半,又怎样改变? 答: a增大一倍时, 光强度↑;由a=Lλ/b ,b减小一半 a减小一半时, 光强度↓;由a=Lλ/b ,b增大一倍。 ②激光输出的光强如有变动,对单缝衍射图象和光强分布曲线有无影响?有何影响? 答:由b=Lλ/a.无论光强如何变化,只要缝宽不变,L不变,则衍射图象的光强分布曲线不变 (条纹间距b不变);整体光强度↑或者↓。 ③用实验中所应用的方法是否可测量细丝直径?其原理和方法如何? 答:可以,原理和方法与测单狭缝同。 ④本实验中,λ=632。8nm,缝宽约为5*10^-3㎝,屏距L为50㎝。试验证: 是否满足夫朗和费衍射条件? 答:依题意: Lλ=(50*10^-2)*(632.8*10^-9)=3.164*10^-7 a^2/8=(5*10^-5)^2/8=3.1*10^-10 所以Lλ<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一到十

大学计算机基础 实 验 报 告 教学班级:12 学号:20104900 姓名:郭建光课程教师:实验辅导教师: 西南交通大学软件学院 2010年9月

预备实验微机基本操作 教学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机房)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实验成绩: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启动与关闭; 2.掌握常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的用法。 二、实验任务 1.启动与关闭计算机。 2.利用“键盘盲打练习”软件进行键盘的指法练习。 3.硬盘信息查询。 4.硬盘处理。 三、实验检查内容 [ ] 1.能否热启动计算机 [ ] 2.能否下载打字软件(辅导老师可协助将软件下载到教师机上,学生通过网上邻居获取) [ ] 3.能否安装打字软件 [ ] 4.打字速度 [ ] 5.查看C区总容量 [ ] 6.查看磁盘整理程序对C区的分析报告,看是否需要整理

预备实验网中信息的搜索与获取教学班级:12 学号:姓名: 实验日期:___________ 实验地点:X7307 (机房)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实验成绩: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 2.掌握下载与解压缩的方法; 3.掌握软件安装的方法。 二、实验任务 1.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成都商报,阅读当日报纸新闻。 2.利用下载工具FlashGet在网上下载“NetAnts”软件压缩包,利用压缩工具winRar解压缩该包,并安装该软件。 三、实验检查内容 [ ] 1.写出当日成都商报的头版头条标题 [ ] 2.是否下载NetAnts软件 [ ] 3.是否将NetAnts软件安装在D区

大学物理实验答案完整版

大学物理实验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实验一 物体密度的测定 【预习题】 1.简述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答:(1)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游标卡尺是一种利用游标提高精度的长度测量仪器,它由主尺和游标组成。设主 尺上的刻度间距为y ,游标上的刻度间距为x ,x 比y 略小一点。一般游标上的n 个刻度间距等于主尺上(n -1)个刻度间距,即y n nx )1(-=。由此可知,游标上的刻度间距与主尺上刻度间距相差n 1,这就是游标的精度。 教材P33图1-2所示的游标卡尺精度为 mm 501,即主尺上49mm 与游标上50格同长,如教材图1-3所示。这样,游标上50格比主尺上50格(50mm )少一格(1mm ),即游标上每格长度比主尺每格少1÷50 = 0.02(mm), 所以该游标卡尺的精度为0.02mm 。 使用游标卡尺时应注意:①一手拿待测物体,一手持主尺,将物体轻轻卡住,才 可读数。②注意保护量爪不被磨损,决不允许被量物体在量爪中挪动。③游标卡尺的外量爪用来测量厚度或外径,内量爪用来测量内径,深度尺用来测量槽或筒的深度,紧固螺丝用来固定读数。 (2)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它是把测微螺杆的角位移转变为直线位移来测量微小长 度的长度测量仪器。螺旋测微器主要由固定套筒、测量轴、活动套筒(即微分筒)组成。

如教材P24图1-4所示,固定套管D上套有一个活动套筒C(微分筒),两者由高精度螺纹紧密咬合,活动套筒与测量轴A相联,转动活动套筒可带动测量轴伸出与缩进,活动套筒转动一周( 360),测量轴伸出或缩进1个螺距。因此,可根据活动套筒转动的角度求得测量轴移动的距离。对于螺距是0.5mm螺旋测微器,活动套筒C的周界被等分为50格,故活动套筒转动1 格,测量轴相应地移动0.5/50=0.01mm,再加上估读,其测量精度可达到0.001 mm。 使用螺旋测微器时应注意:①测量轴向砧台靠近快夹住待测物时,必须使用棘轮而不能直接转动活动套筒,听到“咯、咯”即表示已经夹住待测物体,棘轮在空转,这时应停止转动棘轮,进行读数,不要将被测物拉出,以免磨损砧台和测量轴。②应作零点校正。 2.为什么胶片长度可只测量一次? 答:单次测量时大体有三种情况:(1)仪器精度较低,偶然误差很小,多次测量读数相同,不必多次测量。(2)对测量的准确程度要求不高,只测一次就够了。(3)因测量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多次重复测量。本实验由对胶片长度的测量属于情况(1),所以只测量1次。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全套)

实验一 Windows XP的基本设置(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删除,启动与退出和快捷方式的创建与删除; 2、掌握Windows xp系统设置中显示器的设置,系统日期与时间的设置,中文输入法的设置,打印机的设置,区域的设置;了解键盘和鼠标的设置,用户和密码的设置; 3、了解Windows xp附件的使用:画图,计算器,记事本,写字板,系统工具等。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完成快捷方式的创建与删除。 ①在桌面上建立计算器程序"Calc.exe"的快捷方式; ②将此快捷方式重命名为"计算器"; ③将此快捷方式添加到"开始"菜单的"程序"项中; ④删除桌面上"计算器"的快捷图标。 2、完成以下系统设置。 ①设置屏幕保护程序为"滚动字幕",文字内容为"计算机考试",文字格式:字体"黑体",字号"一号",等待时间为"5分钟"。 ②设置Windows的墙纸为"Clouds",居中。 ③设置Windows的货币符号为"$",货币符号位置为"$1。1",负数格式为"-$1。1"。 ④设置系统数字样式:小数位数为"2",数字分组符号为",",组中数字的个数为"3"。 ⑥设置Windows的短日期样式为"yy-MM-dd" 。 ⑦设置Windows的时间显示样式为"HH:mm:ss",上午符号为"AM",下午符号为"PM"。 ⑧设置任务栏有关属性为"自动隐藏"和"不显示时钟"。 3、利用"画图"程序完成以下任务,递交任务结果。 ①在"画图"程序中,绘制一幅有树和房屋的风景图。 ②在图片中插入文字解释,如"这是我的家"。 ③以"我的家"+"班级和学号"进行存盘,观察文件扩展名。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复习资料

1.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是研究一机械工程技术为对象的控制论问题;是研究在这一工程领域中广义系统的动力学问题,也就是研究系统及其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2.系统分析:当系统已定,输入知道时,求出系统的输出(响应),并通过输出来研究系统本身的有关问题。 3.最优控制:当系统已定,且系统的输出也已给定,要确定系统的输入应使输出尽可能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 4.最优设计:当输入已知,且输出也是给定时,确定系统应使得输出尽可能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 5. 系统识别或系统的辨识:当输入与输出均已知时,求出系统的结构与参数,即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6.信息传递:是指信息在系统及过程中以某种关系动态地传递,或称转换。 7.信息的反馈:就是把一个系统的输出信号不断直接地或经过中间变换后全部或部分地返回,再输入到系统中去。 8.控制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能按照要求的参考输入或控制输入进行调节的。 9.按系统是否存在反馈,将系统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10.开环系统: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无控制作用,或者说系统中无反馈回路。 11.闭环系统: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有控制作用,或者说,系统中存在反馈的回路。 12.数学模型:是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表达式。 13.分析法:是依据系统本省所遵循的有关定律列写数学表达式。 14.实验法:是根据系统对某些典型输入信号的响应或其它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 15.线性系统:系统的数学模型表达式是线性。 16.非线性系统的最重要特性,是不能运用叠加原理。 17. 传递函数: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初始条件为零时,系统输出地拉氏变换比输入的拉氏变换。 18. 传递函数:是通过输入与输出之间信息的传递关系,来描述系统本省的动态

大学物理实验答案

实验一物体密度的测定 【预习题】 1.简述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答:(1)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游标卡尺是一种利用游标提高精度的长度测量仪器,它由主尺和游标组成。 设主尺上的刻度间距为y,游标上的刻度间距为x,x比y略小一点。一般游标上的n个刻度间距等于主尺上(n-1)个刻度间距,即y (- =。由此可知,游标上 nx)1 n 1,这就是游标的精度。 的刻度间距与主尺上刻度间距相差 n 1,即主尺上49mm与游标上50格同教材P33图1-2所示的游标卡尺精度为mm 50 长,如教材图1-3所示。这样,游标上50格比主尺上50格(50mm)少一格(1mm),即游标上每格长度比主尺每格少1÷50 = 0.02(mm),所以该游标卡尺的精度为 0.02mm。 使用游标卡尺时应注意:①一手拿待测物体,一手持主尺,将物体轻轻卡住,才可读数。②注意保护量爪不被磨损,决不允许被量物体在量爪中挪动。③游标卡尺的外量爪用来测量厚度或外径,内量爪用来测量内径,深度尺用来测量槽或筒的深度,紧固螺丝用来固定读数。 (2)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它是把测微螺杆的角位移转变为直线位移来测量微小长度的长度测量仪器。螺旋测微器主要由固定套筒、测量轴、活动套筒(即微分筒)组成。如教材P24图1-4所示,固定套管D上套有一个活动套筒C(微分筒),两者由高精度螺纹紧密咬合,活动套筒与测量轴A相联,转动活动套筒可带动测量轴伸出与缩进,活动套筒转动一周( 360),测量轴伸出或缩进1个螺距。因此,可根据活动套筒转动的角度求得测量轴移动的距离。对于螺距是0.5mm螺旋测微器,活动套筒C的周界被等分为50格,故活动套筒转动1 格,测量轴相应地移动 0.5/50=0.01mm,再加上估读,其测量精度可达到0.001 mm。 使用螺旋测微器时应注意:①测量轴向砧台靠近快夹住待测物时,必须使用棘轮而不能直接转动活动套筒,听到“咯、咯”即表示已经夹住待测物体,棘轮在空转,这时应停止转动棘轮,进行读数,不要将被测物拉出,以免磨损砧台和测量轴。②应作零点校正。 2.为什么胶片长度可只测量一次? 答:单次测量时大体有三种情况:(1)仪器精度较低,偶然误差很小,多次测量读数相同,不必多次测量。(2)对测量的准确程度要求不高,只测一次就够了。(3)因测量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多次重复测量。本实验由对胶片长度的测量属于情况(1),所以只测量1次。 3.用用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游标上最前与最后的刻线都与主尺上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

第一部分:基本实验基础 1.(直、圆)游标尺、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答:P46 2.物理天平 1.感量与天平灵敏度关系。天平感量或灵敏度与负载的关系。 答:感量的倒数称为天平的灵敏度。负载越大,灵敏度越低。 2.物理天平在称衡中,为什么要把横梁放下后才可以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答:保护天平的刀口。 3.检流计 1.哪些用途?使用时的注意点?如何使检流计很快停止振荡? 答:用途:用于判别电路中两点是否相等或检查电路中有无微弱电流通过。 注意事项:要加限流保护电阻要保护检流计,随时准备松开按键。 很快停止振荡:短路检流计。 4.电表 量程如何选取?量程与内阻大小关系? 答:先估计待测量的大小,选稍大量程试测,再选用合适的量程。 电流表:量程越大,内阻越小。 电压表:内阻=量程×每伏欧姆数 5.万用表 不同欧姆档测同一只二极管正向电阻时,读测值差异的原因? 答:不同欧姆档,内阻不同,输出电压随负载不同而不同。 二极管是非线性器件,不同欧姆档测,加在二极管上电压不同,读测值有很大差异。 6.信号发生器 功率输出与电压输出的区别? 答:功率输出:能带负载,比如可以给扬声器加信号而发声音。 电压输出:实现电压输出,接上的负载电阻一般要大于50Ω。 比如不可以从此输出口给扬声器加信号,即带不动负载。 7.光学元件 光学表面有灰尘,可否用手帕擦试? 答:不可以 8.箱式电桥 倍率的选择方法。 答:尽量使读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最大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倍率。 9.逐差法 什么是逐差法,其优点? 答:把测量数据分成两组,每组相应的数据分别相减,然后取差值的平均值。 优点:每个数据都起作用,体现多次测量的优点。 10.杨氏模量实验 1.为何各长度量用不同的量具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