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治疗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84.32 KB
- 文档页数:3
如何治疗胰腺癌你知道多少引言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治疗较为困难,预后较差。
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全面的了解和参考,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胰腺癌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胰腺癌的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手术是胰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早期胰腺癌和某些晚期胰腺癌。
常见的手术包括胰头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和全胰切除术。
手术可以切除患部肿瘤,但术后复发率较高。
2.化疗:化疗是胰腺癌的常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吉西他滨、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等。
化疗一般用于手术前、手术后或晚期胰腺癌患者。
3.放疗:放疗是使用高能射线照射患部肿瘤,杀灭癌细胞,并控制癌症的生长。
放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手术和化疗联合使用。
放疗通常用于手术不可行或术后复发的患者。
4.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通过作用于胰腺癌特定的靶点,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有埃克替尼、曲妥珠单抗和帕尼单抗等。
靶向治疗一般用于晚期胰腺癌患者。
5.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
免疫治疗通常用于晚期胰腺癌患者。
胰腺癌治疗的效果与预后胰腺癌的预后不佳,主要原因是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在晚期才被发现。
治疗效果与预后与病程分期和治疗方法有关。
根据国际疾病分期系统(TNM),胰腺癌分为四期:I期为局部胰腺癌,II期为局部扩散,III期为局部淋巴结转移,IV期为远处转移。
早期胰腺癌(I期和部分II期)的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约为20-30%;晚期胰腺癌(III期和IV期)的5年生存率通常低于5%。
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但对于晚期胰腺癌,治疗效果仍然有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的主要目标。
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与副作用胰腺癌的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和副作用,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024胰腺癌NCCN指南解读引言胰腺癌是一种高度致命的恶性肿瘤,其治疗策略的选择对患者的生存期和质量具有重大影响。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的指南为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
本文档将深入解读2024年NCCN胰腺癌指南,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胰腺癌患者。
指南概述诊断- 影像学检查:指南推荐对疑似胰腺癌的患者进行腹部CT扫描,以评估肿瘤的位置和范围。
MRI和pet-CT也可作为辅助检查手段。
- 生物标志物:血液中的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但其特异性不高。
- 组织病理学: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可通过细针穿刺活检(FNA)或手术切除后进行。
治疗-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指南推荐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手术。
- 新辅助化疗:指南建议在手术前使用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
- 辅助化疗:手术后,患者可接受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的辅助化疗。
- 放射治疗:对于局部晚期胰腺癌,放疗可以作为术前或术后辅助治疗。
- 系统性治疗: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指南推荐使用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和紫杉醇联合治疗。
指南更新点分子靶向药物- 指南强调了针对特定分子异常的靶向治疗,如针对BRCA1/2突变的PARP抑制剂。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得到了认可。
综合治疗策略- 指南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在胰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包括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和病理科的专业合作。
结论2024年NCCN胰腺癌指南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治疗框架,强调了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随着新药和治疗技术的出现,这些指南可能会继续演变,以反映最佳临床实践。
请根据您的具体需求继续完善文档内容,包括具体药物剂量、治疗流程、特殊情况的处理等详细信息。
【文献综述】胰腺癌中医治疗进展金 莉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杭州310006摘要 作者回顾了近十年来有关中医治疗胰腺癌的病因病机,临床观察和试验研究,认识到胰腺癌的病因病机和脾胃关系密切,脾胃虚损、外邪入侵是总的病因病机。
在辨证论治上,目前尚无统一的分型标准,大致分为湿热毒邪型或邪毒内攻型、瘀积气滞型或气滞血瘀型、脾虚湿热型或脾虚湿阻型、正虚邪实型或阴虚内热型,治疗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多,在西医手术和化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配合治疗,早期以清热解毒,疏肝利胆、活血化瘀,通里攻下为主,晚期以扶正固本为主。
对中药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方面也显示出了不少中药和中药方剂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
笔者认为中医药是胰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医药可作为主要的治疗选择,并能体现出显著优势。
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如辨证分型尚无统一规范的标准,中医证型与预后的关系缺乏研究,单方的疗效还需进一步确认,缺少大样本的临床对照实验研究,以及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机理尚需进一步阐释等。
关键词 胰腺癌 中医药疗法 文献综述 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增加趋势。
在我国,近20年来其发病率增长约6倍[1]。
胰腺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到了晚期病人常有腹痛、黄疸、消瘦、食欲减退、腹水等症状。
因病人多已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化疗效果差,故临床生存期极短。
晚期胰腺癌患者总体1年生存率仅10%,中位生存时间仅为3~4个月[2],经过化疗其中位生存时间也仅为5~6个月[3]。
现代医学治疗胰腺癌主要采用手术方法。
然而,胰腺癌很难早期诊断,加之疾病进展迅速,疗效极差,非手术疗法如放射疗法、化学抗癌药物疗法对胰腺癌细胞也不敏感,免疫疗法、内分泌疗法疗效并不肯定,故现代医学并无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发现中医药治疗胰腺癌显示有其独到之处,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取得了一些成效。
1 病因病机中医的病因就是致病因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种。
凡病从外来者为外因,病从内起者为内因,不属以上范围内的如意外创伤和虫兽伤害等为不内外因。
胰腺癌最佳治疗方案引言胰腺癌是一种以胰腺恶性肿瘤为特征的癌症。
由于该疾病的症状不明显、诊断困难以及早期发现困难,胰腺癌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难题。
本文将探讨胰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一疾病。
胰腺癌的治疗方法1. 手术治疗胰腺癌的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胰腺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手术治疗的目标是切除肿瘤以及周围可能受到侵犯的组织,从而达到根治的效果。
具体的手术方式包括Whipple 手术、Distal Pancreatectomy 及 Total Pancreatectomy。
手术前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肿瘤的扩散程度,以确定是否适合手术。
2. 放疗(放射治疗)放疗是通过高能射线照射患者的肿瘤区域,以杀死癌细胞并阻止其生长和扩散。
对于胰腺癌,放疗往往与手术治疗配合使用,帮助防止肿瘤复发。
放疗可以通过外部照射或内部植入物辐照的方式进行。
3. 化疗化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对于胰腺癌的化疗,常用的药物包括 gemcitabine、5-fluorouracil、oxaliplatin 等。
化疗可以在手术前用于缩小肿瘤,或在手术后用于杀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根据癌细胞的分子特征选择特定的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胰腺癌,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 erlotinib、sunitinib、bevacizumab 等。
这些药物可以选择性地靶向癌细胞并抑制其生长。
胰腺癌的个体化治疗胰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不同患者对治疗方法的响应各不相同。
因此,个体化治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
个体化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遗传变异和分子表型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个体化治疗的关键是进行分子标志物检测,以确定患者的遗传变异和分子表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和免疫组化等。
通过分析患者的分子特征,可以选择性地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疗效。
一、引言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具有发病率低、死亡率高的特点。
由于胰腺位于腹膜后,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发现往往已处于晚期,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胰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胰腺癌的全身治疗方案。
二、全身治疗方案概述胰腺癌的全身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三、化疗1. 化疗药物化疗是胰腺癌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使用的化疗药物有:(1)吉西他滨:是目前胰腺癌化疗的一线药物,与顺铂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5-氟尿嘧啶(5-FU):是胰腺癌化疗的常用药物,单独使用或与吉西他滨联合使用。
(3)卡培他滨:是一种口服的化疗药物,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吉西他滨联合使用。
(4)奥沙利铂:与吉西他滨联合使用可以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2. 化疗方案胰腺癌化疗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吉西他滨+顺铂:是目前胰腺癌化疗的一线方案,每周一次,持续6周。
(2)吉西他滨+5-FU:每周一次,持续6周。
(3)吉西他滨+卡培他滨:每周一次,持续6周。
(4)奥沙利铂+吉西他滨:每周一次,持续6周。
四、靶向治疗1. 靶向药物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针对胰腺癌中的一些特定基因和信号通路。
常用的靶向药物有:(1)奥利司他(OSI-774):针对EGFR和c-Kit的抑制剂。
(2)西妥昔单抗(Cetuximab):针对EGFR的抑制剂。
(3)帕尼单抗(Panitumumab):针对EGFR的抑制剂。
2. 靶向治疗方案(1)奥利司他+吉西他滨:适用于EGFR和c-Kit阳性的胰腺癌患者。
(2)西妥昔单抗+吉西他滨:适用于EGFR阳性的胰腺癌患者。
(3)帕尼单抗+吉西他滨:适用于EGFR阳性的胰腺癌患者。
五、免疫治疗1. 免疫药物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癌中之王——胰腺癌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胰腺的细胞,常被称为"癌中之王"。
它具有高度侵袭性和早期转移的特点,常在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发现。
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诊断常较晚,预后较差。
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但仍面临挑战。
对胰腺癌的背景和概述进行科普对其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
一、胰腺癌的流行病学数据胰腺癌是全球范围内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
吸烟、肥胖、慢性胰腺炎、遗传因素和高脂饮食等被认为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早期胰腺癌常无明显症状,导致晚期诊断,预后较差。
对胰腺癌的研究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胰腺癌的病因和风险因素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病因和风险因素。
遗传因素在胰腺癌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家族史与胰腺癌风险增加相关。
吸烟被确认为最重要的可避免的危险因素,吸烟者患胰腺癌的风险明显升高。
肥胖、高脂饮食和缺乏体力活动与胰腺癌风险增加相关。
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和胰腺结石等胰腺疾病与胰腺癌的发生存在关联。
其他因素如糖尿病、胆囊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和放射线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深入了解这些病因和风险因素,可以为胰腺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有助于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三、胰腺癌的临床表现胰腺癌的临床表现因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而有所不同:(一)早期症状: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感;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乏力、无故疲劳黄疸(黄疸是胰腺癌的常见早期症状,但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恶心、呕吐。
(二)晚期症状和体征:腹部疼痛加重,可能向背部放射;消瘦、肌肉萎缩;黄疸进一步加重;腹部肿块或包块;恶心、呕吐、腹泻。
(三)相关并发症和并发症管理:1.胆管梗阻引起的黄疸,可能需要安放胆管支架或进行手术减压;2.胰腺分泌功能不足引起的消化不良,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和酶替代治疗进行管理;3.胰管梗阻导致的胰液积聚,可能需要行胰腺引流术或胰管扩张术;4.肠梗阻、腹水、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处理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胰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多数病例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导致难以及时发现和诊断。
然而,一旦确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目前被认为是胰腺癌最佳治疗方案的方法。
1. 外科手术外科手术是目前胰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在早期发现的情况下。
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分期情况,可以选择根治性手术或姑息性手术。
常见的根治性手术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腺头部切除术。
姑息性手术则通过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外科手术需要以个体化的方式制定和实施,以确保手术的最佳效果。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被广泛应用于胰腺癌患者的补充治疗中,可以用于术前或术后辅助治疗。
在术前,放射治疗可以缩小肿瘤的大小,方便手术的实施。
在术后,它可以帮助控制残留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直线加速器或放射性粒子在局部应用辐射,以杀灭癌细胞。
3. 化学药物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在胰腺癌的整体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化疗常通过给药静脉注射抗癌药物来杀灭分散的癌细胞。
这些药物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从而影响全身,以抗击癌细胞。
随着医学的进步,个体化的化疗策略正在发展,通过针对不同的癌细胞类型选择不同的药物来提高治疗效果。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胰腺癌治疗的新兴领域,其原理是通过抑制胰腺癌细胞特定的生长信号通路来治疗疾病。
靶向治疗可以直接作用于癌细胞,通过减缓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目前已经有一些靶向治疗药物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得到应用,例如靶向血管生成的药物和EGFR抑制剂。
5.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胰腺癌治疗方法,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这种治疗方法利用人工合成的抗体或细胞来激活免疫细胞,使其能够辨认并攻击癌细胞。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CAR-T细胞治疗是最常见的免疫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规划可能会有所不同。
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基于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预期效果,需要由专业医生团队共同决策。
摘要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
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在发现时已处于晚期,因此治疗难度较大。
一线治疗方案是针对胰腺癌初诊患者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案,旨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胰腺癌一线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一、手术治疗1. 手术适应症胰腺癌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胰体尾切除术、全胰切除术等。
手术适应症如下:(1)肿瘤局限于胰腺,无远处转移。
(2)患者身体状况良好,能承受手术。
(3)肿瘤直径小于2cm。
2. 手术方法(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适用于肿瘤位于胰头、钩突部、胆总管下段等部位的患者。
(2)胰体尾切除术:适用于肿瘤位于胰体、尾部或肿瘤直径小于2cm的患者。
(3)全胰切除术:适用于肿瘤侵犯胰腺全貌,无法进行局部切除的患者。
二、化疗1. 适应症化疗适用于手术切除后辅助治疗、晚期胰腺癌治疗、复发胰腺癌治疗等。
2. 常用化疗方案(1)FOLFIRI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
(2)FOLFIRI+贝伐珠单抗方案:FOLFIRI方案+贝伐珠单抗。
(3)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方案:吉西他滨+奥沙利铂。
三、放疗1. 适应症放疗适用于胰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治疗、复发胰腺癌治疗等。
2. 放疗方法(1)外照射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对胰腺癌进行照射。
(2)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对胰腺癌进行照射。
四、靶向治疗1. 适应症靶向治疗适用于胰腺癌晚期或复发患者。
2. 常用靶向药物(1)索拉非尼:针对肝细胞癌和肾细胞癌,也可用于胰腺癌。
(2)阿帕替尼:针对VEGF受体2(VEGFR2)。
(3)奥希替尼:针对EGFR。
五、免疫治疗1. 适应症免疫治疗适用于胰腺癌晚期或复发患者。
2. 常用免疫药物(1)PD-1抑制剂:如纳武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
(2)CTLA-4抑制剂:如伊匹单抗等。
摘要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早期诊断困难,预后较差。
晚期胰腺癌患者往往存在肿瘤负荷大、扩散范围广等特点,治疗效果有限。
本文针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等,旨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一、引言胰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五位,其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5%。
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治疗难度较大。
因此,针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手术治疗1. 适应症晚期胰腺癌患者是否适合手术,需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有无远处转移等因素。
以下情况可以考虑手术:(1)肿瘤局限于胰腺或胰腺周围,无远处转移。
(2)患者身体状况较好,能够承受手术。
(3)患者有强烈的手术意愿。
2. 手术方式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手术方式可有以下几种:(1)胰腺癌根治术:切除胰腺、部分肝脏、胃、脾、部分小肠等。
(2)胰腺节段切除术:切除部分胰腺组织。
(3)胰腺体尾切除术:切除胰腺体尾。
三、化疗治疗1. 适应症晚期胰腺癌患者化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1)手术切除后辅助化疗。
(2)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
(3)手术切除后复发或转移的患者。
2. 化疗方案化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类型、化疗药物敏感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化疗方案:(1)5-FU方案:5-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
(2)吉西他滨方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
(3)FOLFIRI方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
四、靶向治疗1. 适应症靶向治疗适用于部分晚期胰腺癌患者,如存在以下基因突变或信号通路异常的患者:(1)KRAS基因突变。
(2)EGFR基因突变。
(3)HER2基因扩增。
2. 靶向治疗药物目前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1)厄洛替尼:针对EGFR基因突变。
(2)奥沙利铂:针对KRAS基因突变。
晚期胰腺癌如何治疗,治疗方法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症状不易被发现,多数病人在确诊时就已经处于晚期阶段,使得治疗难度增大,预后不佳。
晚期胰腺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袭程度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手术治疗手术是晚期胰腺癌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
对于局部进展的胰腺癌,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全胰腺切除术、胰头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等。
但是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存在较高的手术风险,而且手术并不能彻底切除肿瘤,易复发或出现转移。
二、化疗治疗化疗是晚期胰腺癌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
现代化疗药物在治疗晚期胰腺癌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化疗可以通过影响细胞生长和分裂来杀死恶性肿瘤细胞。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紫杉醇和喜树碱等。
通过化疗来缓解症状,减少疼痛,控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但同时化疗还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
三、放疗治疗放疗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法,也被广泛用于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
通过放射线的直接照射或通过中心静脉内注射或口服放射性同位素等方式把辐射能量传递到癌细胞,杀死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放疗可以减少肿瘤生长速度,减轻疼痛和其他不适。
但是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损伤,且有潜在的治疗副作用,如放疗后感觉疲惫,失去食欲等。
四、生物免疫治疗生物免疫治疗是利用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被广泛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中。
针对胰腺癌的治疗,生物免疫治疗同样也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生物免疫治疗可以通过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常见的生物免疫治疗包括细胞免疫疗法、抗体疗法、肿瘤疫苗疗法等,不仅可以发挥治疗的效果,还可以减轻化疗和放疗的不良反应。
五、其他治疗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还可以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如止痛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心理支持治疗等。
止痛治疗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
胰腺癌的化疗方案胰腺癌简介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发现较晚且难以治愈。
根据统计,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仅为不到10%。
由于其发展迅速且易于侵袭周围组织和器官,手术切除往往只适用于少数早期患者。
而对于大多数晚期患者,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化疗在胰腺癌中的作用化疗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抑制和杀死癌细胞,阻止癌细胞生长和扩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化疗可以用于减轻症状、缓解疼痛、控制疾病进展以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对于胰腺癌患者,化疗被广泛应用于术前、术后以及晚期的治疗中。
常用的化疗药物针对胰腺癌的化疗常用的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5-FU)、吉西他滨(Gemcitabine)、奥沙利铂(Oxaliplatin)、艾司唑仑(Irinotecan)等。
这些药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化疗方案1. FOLFIRINOX方案FOLFIRINOX方案是一种常用的胰腺癌化疗方案,由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组成。
该方案通常用于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FOLFIRINOX方案的毒副作用较大,只适用于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
2. 帕妥珠单抗(Nab-paclitaxel)联合吉西他滨帕妥珠单抗是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已经被纳入胰腺癌的治疗中。
与其他药物相比,帕妥珠单抗更便于使用和耐受,并且具有较好的疗效。
联合吉西他滨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延缓疾病进展,增加生存时间。
3. Gem-Abraxane方案Gem-Abraxane方案是胰腺癌治疗中的另一种常用方案,由吉西他滨和紫杉醇组成。
吉西他滨和紫杉醇的结合使用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Gem-Abraxane方案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被广泛采用。
化疗的副作用及对策化疗给患者带来的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脱发、疲劳、食欲减退等。
手术是治肿瘤比较直接有效的一种方式,能有效的清除肿块,减少肿瘤对身体的影响,因此一直深受患者的青睐,常常作为胰腺癌治疗的首选,胰腺癌晚期病情复杂,可能伴随有病情的扩散转移,因此手术实施起来也颇受限制,那么胰腺癌晚期的手术治疗方法是什么呢,怎样治更好?胰腺癌晚期手术治疗以姑息性手术为主,胰腺癌晚期肿瘤病灶已经不能切除,可以做胆肠内引流术或经内镜放置内支架以解除黄疸。
如同时出现十二指肠梗阻者,还可进行胃空肠吻合术,手术治疗方案大致有以下几种:胰腺切除术:胰腺癌的根治方法是手术切除。
由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并不容易,患者从首发症状到诊断大约需要4~9个月。
手术切除率不到24%,大多数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1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适用于胰头癌和壶腹癌。
一般包括部分胃肠癌、十二指肠、胰头及胆总管下段。
胰腺切端的处理方法:1。
胰管结扎后缝合闭锁胰腺切端;2、胰腺切端与空肠作端侧一致;3、胰腺切端与空肠作端一致。
有些人还把塑料管放在胰管里作为支架。
重建手术包括胆囊(或胆总管)空肠吻合、胰腺切端空肠吻合和胃空肠吻合。
鉴于胰腺癌淋巴转移的比例很高,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应定期增加区域淋巴结切除术,即在第1、2站切除术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第3站淋巴结的选择性切除术。
胰腺癌转移扩散的速度使许多医生无法控制,特别是在晚期,难以控制,胰腺癌手术后,疾病可能很快复发转移,所以为了更好的治疗,必须进一步巩固治疗,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热量保证饮食,如新鲜蔬菜和水果、鱼、肉、牛奶等,少吃烟熏、霉变、热增强食品含有亚硝酸盐和荞麦。
胰腺癌术后体内仍有残余的癌细胞,为了改善体内环境,改善机体功能,防止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可以服用一些辩证中药进行调理,帮助扶正培元,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活性,减少后期的复发和转移,让患者更好的康复。
用中医关键是用对药,对症治疗才能药到病除,因此找一个有实力的中医专家很重要,袁希福老中医是中原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自幼便在家族的影响下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中多本古医书已经被袁希福熟记于心,之后便在中医肿瘤方面不断专研,师承余桂清教授,经过四十余年的不断临床实践,提出了三联平衡理论,为其治疗肿瘤指明了方向,帮许多患者恢复了正常生活。
出国看病:“癌王”胰腺癌免疫治疗迎来新突破近年来,我国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
胰腺癌恶性程度很高,病程短、进展快,早期检出困难且症状不典型,确诊时多是晚期,平均存活期仅3-6个月,术后5年生存率甚至不足5%,被称为“癌中之王”。
领先的中美跨境医疗平台汉鼎好医友指出,胰腺癌也是出国看病的常见病种之一。
胰腺癌治疗手段多样,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介入治疗、靶向药物、内分泌治疗等,这也反映出单一治疗效果不佳,很多患者确诊时已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
此外,胰腺癌也是免疫疗法疗效欠佳的少数几种肿瘤之一,但美国在胰腺癌免疫治疗方面的临床试验也有不少,关注的焦点在于提高其对检查点抑制剂的敏感性。
美国丰富的临床试验也是吸引胰腺癌患者出国看病的重要原因。
不久前,一项关于胰腺癌免疫治疗的二期临床试验终于取得了突破:研究者将CXCR4抑制剂BL-8040和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K药)联用,取得了亮眼的数据。
该研究或将为晚期胰腺癌免疫治疗带来新曙光。
汉鼎好医友合作专家、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胰腺癌研究项目联合主任、哈佛医学院教授Manuel Hidalgo介绍,他们招募了37名经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几乎已无药可用。
在接受了BL-8040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后,受试者情况良好,数据令人满意。
“胰腺癌免疫治疗尚处于早期阶段,BL-8040只是一种治疗策略,还有很多其他治疗方案也正在临床研究中。
胰腺癌未来的治疗趋势显然是多种方案联用。
”他说,下一步还打算将BL-8040、帕博利珠单抗、5-氟脲嘧啶和伊立替康4种药物联用,计划招募40名难治性胰腺癌患者。
对于出国看病的患者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Manuel Hidalgo教授)目前,中美在癌症治疗水平、理念以及新药物、新技术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越来越多癌症患者寄希望于出国看病。
然而,出国看病的经济、精力、时间门槛仍较高,大部分患者无法承受。
・574- 胰腺癌治疗进展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堡 箜 鲞箜 塑 』旦!鳇! i 型 堡! 业 : : ! :
周桂霞(综述) 刘永雄 曾狄闻(审校) 胰腺癌一直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的常见病,近些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每1O年增多15 左右。据1985年统 计,全世界胰腺癌发病率每年约为 185 000例,其死亡/发病比例为0,99; 在美国每年约有28 000例新发病例, 27 000例死于该病,仅有不到4%的病 人能在诊断后生存5年。治疗包括外 科手术、放射治疗、化疗及生物治疗,但 有效治疗主要是以外科手术、放射治疗 和(或)联合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一、外科手术治疗 自1882年德国的Trendelenberg 首先对1例患有胰体尾部肉瘤的病人 做胰体尾切除和脾切除术至今已100 多年 ,胰腺外科治疗虽争议较大,但 发展很快。从1935年Whipple创立的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式几经改变,至今已 达2O余种。2O世纪6O年代,Brook主 张胰腺癌I、Ⅱ期作全胰切除,Ⅲ、Ⅳ期 作内引流术。1975年Shapino总结了 497例胰腺切除病例,仅2O例生存5 年,生存率仅为0.04 ,他认为切除是 唯一治愈方法,比引流术要好。1979 年Huguier等报道了3 741例,手术切 除787例,切除率为21 ,他主张对无 转移、无禁忌证的病人均应手术切除, 无转移者切除优于引流术,即使病人有 淋巴结转移,切除术仍比引流术有较高 的生存率。1989年Sindelar认为胰十 二指肠切除术范围不够,应予扩大。 1993年Fortner采用切除门静脉、肝动 脉、肠系膜上动脉处理及全胰切除,其 切除率为15 0/4~3O 。但并发症较多, 目前已摒弃。1995年国内钟守先回顾 发现Whipple手术标本中,64例病人中 有22例肿瘤残留,占34.4 。目前多 数学者认为,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治 作者单位:100853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放 疗科 疗胰腺癌,其切除范围不够,有扩大切 除的必要。日本和德国报道,扩大根治 术可改善3年生存率,对早期病例尤为 明显。对采用常规切除方法而不能完 全切除的肿瘤时,扩大切除术不失为一 种安全、可行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学者 认为:扩大切除有侵犯的门静脉及胰腺 肿瘤切除,可提高切除率和生存率,是 否行全胰腺切除要根据病人全身情况 及术中情况,实行因人而异、个体化的 原则。对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各国学者 的意见基本一致,但首先要规范腹膜后 淋巴结分组,日本提出与胃癌一样分 组,术中要分组清扫,可提高5年生存 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胰 腺癌的主要术式,较常用的是Child法 和Whipple法两种,国内外学者均同意 在胰腺癌根治术时,强调对胰腺周围淋 巴结和腹膜后淋巴结的清扫。1999年 Vezakis等使用电视腹腔镜技术治疗了 6例胰腺良性肿瘤,但还未用于胰腺癌 的治疗 。 由于胰腺位置深在、隐蔽,约8O 的肿瘤主要位于胰头、胰颈或钩突部 位,不易被早期发现,一旦发现多为晚 期。有85 左右的病人在发病时既有 转移的临床症状或微灶转移,手术切除 率较低,预后差。手术能否切除,可通 过目前影像学诊断,如高分辨率的CT 和MRI作术前评估。对I、Ⅱ期病人 可通过以下条件来明确能否切除:①无 胰腺外病灶;②肿瘤未直接侵犯或浸润 到腹腔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③肠系膜 上静脉一门静脉汇合处无梗阻。 李志伟等 。 总结了42例胰体尾部 肿瘤的外科治疗,手术切除率为 28.6 ,未切除组平均存活4.4个月 (1.2~1O.5个月),中位生存期3.6个 月;而切除组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P <O.001),9例存活1年以上,5例已存 活2年,2例存活3年,有1例已存活4 ・综述・ 年以上。胰腺周围侵犯及肝转移发生 率分别为40.5 和19%。Brennan 等 :总结了331例胰体尾部癌,手术切 除34例,术后5年存活率达19X。刑 春根等 、报道了术前CT证实的37例 胰腺癌侵及胰周重要血管的治疗结果, 13例行胰头癌及受侵血管联合切除 木,最长切除血管4 cm,10例血管修补 缝合,2例血管直接吻合,1例行人造血 管移植,手术切除率为35.1 。他们 认为:胰头癌和受侵胰周重要血管联合 切除术不仅可完整切除病灶,达到相对 根治目的,且手术创伤不大,是治疗概 念上部分无法切除的胰头癌的安全、可 行的术式。 胰腺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率较低,胰 头癌为15 ,胰体尾癌不到5 ,远期 疗效也很不理想,欧美报道5年生存率 为<15 ,日本为4.5 ,国内报道平 均生存期17.6个月,只有早期小胰头 癌(直径<2 cm)有报道5年达38 。 近些年许多学者提倡扩大手术切除,使 切除率有明显增加,但术后存活率仍较 低。姑息性手术已成为胰腺癌的主要 治疗手段,有胆道内引流和外引流术, 其目的是缓解肿瘤引起的黄疸、胃排空 障碍、肠梗阻及绞痛等,但并不延长病 人的生存期。 二、放射治疗 由于胰腺癌的切除率较低,7O 以 上的病人仅行探查术或引流术,术后需 其它治疗。从目前的几种治疗方法看, 放射治疗对肿瘤病灶的局部作用远远 大于其它辅助治疗。一般术后病人多 首选放射治疗,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 展,目前除了最常用的常规外照射或部 分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的术中放疗外, 临床上又新开展了立体定向放疗和近 距离放疗技术,并取得了可喜疗效。 1.常规外照射:常规外照射始于 2O世纪初,最初使用低能x射线,由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肝胆外科杂志2002 !旦筮 鲞筮!塑 』旦! ! 型 堡! ! 深度量低,胃肠反应大,肿瘤局部吸收 量少,疗效不好。5O年代后,由于高能 x射线的问世,使胰腺癌的放疗较前有 明显改善。放疗的优点是:①无创性治 疗,适应证广,比手术及化疗反应轻;② 可缓解疼痛,尤其是肿瘤压迫神经所致 的疼痛;③对肿瘤周围亚临床病灶起到 杀灭作用。缺点是:胃肠道反应难以避 免;梗阻症状缓解较慢;难以达到根治 肿瘤的目的。Dobelbower等 :报道18 例晚期病人单纯放疗结果,中位生存期 11.8个月,1年生存率为59 ,局部失 败率为33 ,远处转移率56 。Kato 等 、报道单纯外照射的中位生存期为 11.3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21 、11 和5 。张小健等 报道了 77例晚期胰腺癌治疗结果,其中行 Whipple术2例、剖腹探查+引流术45 例、未手术3O例。21例接受术后放疗, 14例化疗,33例中药及免疫治疗,9例 未做任何治疗。结果总体中位生存期 15个月,1、3年生存率为64 和23 ; 非放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0.5个月,仅1 例生存了13个月(P<O.05)。腹痛、腰 背部痛减轻率:放疗组为9O 、非放疗 组6 。放疗剂量 ̄45Gy和 ̄45Gy的 中位生存期和1、3年生存率分别为27 个月、65 和26 ;12个月、43 和 17%(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 示:手术、放疗、放疗剂量、分期和病人 年龄与胰腺癌的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 <O.05);而全身化疗、中药及免疫治疗 对生存率无显著影响。 由于胰腺癌就诊时远地转移占 8O 以上,单纯放疗难以控制,故临床 上多采用手术+放疗或(和)化疗的综 合治疗方法。 2.立体定向照射(stereotactic ra— diotherapy,SRT):SRT是在立体定向 放射外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O世 纪9O年代初才应用于临床。1991年, 瑞典卡罗林斯卡(Karolinska)医院首先 对肝、肺、腹膜后等多处肿瘤病灶采用 了SRT ,相继国外其他一些医院也开 展了此项技术,并取得了初步临床经 验。适形放射治疗(conformal radio— therapy,CRT)是采用SRT技术,在5 ~8个不同方向照射时,每个照射野的 高剂量区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 靶区的形状一致 ,能最大限度地将 剂量集中到靶区内、并杀灭肿瘤细胞, 而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或免受 不必要的照射,提高肿瘤照射剂量,增 加局部控制率。Ceha等 报道了 CRT 54例局部进展不能手术而又无远 处转移的胰腺癌病人,照射剂量7O~ 72 Gy,随访7~25个月,结果疼痛缓解 率68 ;毒性反应I级7O%,Ⅱ级 57 ,Ⅲ级为9 ;3个月复查CT肿瘤 缩小占27%,稳定2O ,局部病灶进展 4O ;中位生存期11个月。Furuse 等 报道15例术中放疗25 Gy、加 CRT 40 Gy,总反应率为4O ;Ill级毒 性反应占13 ;中位生存期11.1个月, 2年生存率13 。国内几位作者报道 了SRT或CRT加外照射结果 :, 单次照射剂量5~8 Gy,总量28~45 Gy,1年局控率48.7 ~76.9 ;生存 率1年为6O.8%~81.16 ,2年为 26.63 ~33.3 ;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为42.6 ~j2.7 。疼痛缓解率为 68 ~87 ;死亡原因仍以远处转移为 主。 SRT与常规外照射相比具有靶区 照射剂量集中、止痛效果快、能提高局 部照射剂量、疗程短等优点,在许多有 条件的医院已经开展。但由于胰腺周 围正常组织均为早反应组织,单次剂量 不能太大,否则易引起胃肠溃疡、出血 或穿孑L,后期易出现肠狭窄。在设定单 次或总照射剂量时,要考虑肿瘤大小、 病人全身状况、有否进行常规外照射等 因素,目前报道单次量5~7 Gy,以6 Gy以下多见,也有发生胃肠大出血的 报道。 由于体部SRT国外用于临床仅1O 年时间,国内不足5年,临床尚处于探 讨和摸索阶段,有关最佳照射剂量、照 射间隔时间及生物学方面的一些问题 都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3.术中放疗(intraoperative radio— therapy,IORT):IORT始于1909年, 由美国的Beck首先报道。IORT的最 大优点是病灶区得到了一次高剂量照 射,并保护了邻近正常组织;缺点是照 射区仅限于肿瘤或瘤床,周围淋巴引流 区很难被包括,如不配合术后外照射或 其它治疗,肿瘤局部复发率很高。 Kokubo等 报道了138例根治 性或姑息性手术结果,所有病人IORT ・ 575 ・ 25 Gy,其中有4O例手术切缘阳性者术 后外照射45 ̄55 Gy,结果中位生存期 和2年生存率:加外照射组为17个月 和19 ,单纯IORT组为11个月和 4 ,2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Ishikawa等 。j报道26例,Ⅱ~ Ⅲ期16例,Ⅳ期1O例,IORT 25~3O Gy,术后外照射31~60 Gy;中位生存 期Ⅱ~Ⅲ期11.5个月,Ⅳ期6.5个月; 外照射>5O Gy的胃肠出血率为8 ; 他们的结论是对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人, IORT加姑息性的外科切除,可改善病 人的生存质量。Cienfuegos等 报道 认为,由于远处转移的发生,IORT并 不增加远期生存率,但可减少局部复 发,放疗或化疗可作为IORT后的辅助 治疗。Wanebo等 报道了14例第一 次手术未能切除肿瘤的病人,术后用氟 尿嘧啶和DDP化疗,并与放疗同时进 行,结果第二次有9例手术可以切除、2 例病变进展不能切除、3例拒绝再次手 术;中位生存期切除者为19个月,不能 切除者为9个月(P<0.05);5年生存 率11 ,有1例已存活8年。潘瑞芹 等 ”报道66例Ⅲ、Ⅳ期病人,单纯 IORT 33例,单纯外照射16例,IORT +外照射17例,中位生存期和1、2、3 年生存率分别为IORT组为11个月、 58.6%、16.8%0和14.9%;单放组为14 个月、66.7 、11.1 和11.1 ;IORT +放疗组为15个月、9O 、2O 和 1O 。 IORT对肿瘤疼痛缓解和局控率 有很好的作用,在临床上不失为一种高 度姑息性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方 法。但因IORT的局限性,无论从近期 疗效和3年生存率,都比加放疗或化疗 效果要差。 三、综合治疗 肿瘤治疗的失败原因主要是局部 复发、病变进展和(或)远处转移。目前 单一治疗,不论哪一种方法都有其局限 性。手术切除是一种局部治疗;放疗虽 可扩大到肿瘤周围的淋巴引流区,但也 是一种局部治疗;化疗是一种全身治疗 方法,对组织或器官内散在的癌细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