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工作量统计表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2
成一一输输输成一一肌成三雾输抢测人
岁岁液液液人岁岁注人岁化氧救体输以以配换拔抽以以皮以吸病温液上内药
瓶
针
血
上内试
内入
人
并注小小小小小登射
儿儿儿儿儿记
输输抽抽皮液液血
血
试
注注射
射
点数36
9
1
1136912311100.50.51
门诊护理工作量统计表(
项目单位:每人次
测血压并登记
核酸标本采样
工作量
总
分
0.50.50.212
0.5610328
7
3
4
0.25
静注擦紫外线灯管会
议
记
录输液室
( 月)
铺床单套被套套
枕
套
健
康
宣
教
机动班打包:清创缝合包
机动班打包:其它包
协助人流手术协助外科手术:器械护士协助外科手术:巡回护士
协助外科打石膏
清抢救车
清过期药品、耗材。
急诊科准备评审台账资料
1.科室简介
2.卫技人员一览表
3.科室特色项目
4.科室培训
5.科室质控小组活动资料
6.药品管理
7.不良事件管理
8.感染控制记录
9.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
10.交接班管理
11.会议记录
12.会诊记录
13.危重病例讨论
14.传染病管理
15.业务学习资料
16.专科(继续)教育资料
17.急诊科医生、护士排班表(2012、2013、2014)
18.节假日值班表(五一节、国庆节、春节)
19.科室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2012、2013、2014)
20.院前急救知识培训及演练
21.设备清单
22.工作制度,岗位职责
23.统计指标
24.病人交接管理
25.转诊管理
26.接诊及诊疗管理
27.医疗技术及风险管理
28.急会诊管理
29.应急预案。
医院信息统计报表部分统计指标计算方法及说明:1.病床使用率: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与“实际开放总床日数”之比.2.病床周转次数:指“出院人数”与“平均开放床位”之比。
3.住院者平均住院日:指“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与“出院人数”之比.4.门诊人次数和急诊人次数:指病患者到门诊部,通过挂号或登记,并经医师诊断及处理的诊疗人次数,包括普通门诊人次和专科专家门诊人次,不包括全身健康检查人数、出诊和义诊人次数。
急诊人次数指医师在急诊室(科) 或急诊时间内诊疗的急诊病人次数。
5.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报告期内医院各科每晚12时开放病床数之总和。
不论该病床是否被病人古用,都应计算在内。
包括因故(如消毒、小修理等)暂时停用的病床,不包括因医院病房扩建、大修理、搬迁或粉刷面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
6.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报告期内医院各科每晚12时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晚12时的住院人数)的总和。
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加床数,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时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亦作为“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一天进行统计.7.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全部出院人数(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住院日数的总和。
(每一出院者 入院日与出院日应并作-天计算,甲算入院日不算出院日或反之,不足一一天者按天计算. )8.平均开放床位: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实际开放的病床数。
它是“实际开放总床日数”被报告期内(年、季、月)日历天数所除而得到的商数.如果期内医院实际开放的床位数无变动,则平均开放床位数应与期末实有床位数-致.9.治愈好转率= (治愈人数+好转人数+其它人数) /出院人数10.入出院诊断符合率: [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数/ (出院病人数一入院诊断不肯定人数) ]X10011.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人数/ (手术出院病人数术前诊断不肯定人数) ]X10012.CT检查阳性率:指CT检查中检出阳性的人数与CT检查总人次数之比。
医院病房工作量统计一、背景介绍医院病房是医疗机构中负责接收、治疗和照应患者的重要部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优化病房资源,需要进行病房工作量统计分析。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病房工作量统计的标准格式,包括统计的内容、数据来源、统计方法等。
二、统计内容1. 病床数量统计:统计医院病房的病床总数,包括普通病床、重症监护病床、特需病床等。
2. 入院患者统计:按照不同科室、不同病种统计每日、每周、每月的入院患者数量。
3. 出院患者统计:按照不同科室、不同病种统计每日、每周、每月的出院患者数量。
4. 平均住院天数统计:按照不同科室、不同病种统计平均住院天数,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5. 床位周转率统计:根据入院和出院患者的数量,计算床位周转率,用于评估病房的利用率和效益。
6. 医生工作量统计:统计医生在病房的工作量,包括开具医嘱、查房、手术等。
7. 护士工作量统计:统计护士在病房的工作量,包括护理记录、输液、翻身等。
8. 药品和耗材使用统计:统计病房内药品和耗材的使用情况,用于合理管理和采购。
三、数据来源1. 医院信息系统: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获取入院患者、出院患者、床位使用情况等数据。
2. 护理记录:护士通过护理记录单记录护理操作、用药情况等数据。
3. 医生医嘱单:医生通过医嘱单记录医嘱内容和执行情况。
4. 手术室记录:手术室记录手术的类型、时长等数据。
四、统计方法1. 数据采集:从数据来源中采集所需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整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按照不同的统计指标进行分类和汇总。
3. 数据计算:根据统计指标,进行相应的计算,如求和、平均值、比例等。
4. 数据分析: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评估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5. 数据报告:将统计结果整理成报告,包括图表、表格等形式,便于管理者和决策者查阅和分析。
五、案例分析以某医院的病房工作量统计为例,统计了2022年1月份的数据。
该医院共有200张病床,其中普通病床150张,重症监护病床30张,特需病床20张。
医院病房工作量统计一、背景介绍医院病房是医疗机构中负责病人住院治疗的部门,对于病房工作量的统计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病房工作量的统计,可以了解病房的运行情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医院病房工作量统计的标准格式和相关内容。
二、标准格式医院病房工作量统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时间范围:统计报告应明确统计的时间范围,例如一周、一个月或者一季度等。
2. 病房总体情况统计:a. 病床数统计:统计病房的总床位数和实际开放床位数,以及床位使用率。
b. 入院人数统计:统计在该时间范围内入住病房的病人总数和日均入院人数。
c. 出院人数统计:统计在该时间范围内出院的病人总数和日均出院人数。
d. 在院病人统计:统计在该时间范围内在院的病人总数和日均在院病人数。
3. 病人分类统计:a. 病种分类统计:按病人的病种进行分类统计,例如内科、外科、儿科等。
b. 年龄分类统计:按病人的年龄段进行分类统计,例如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等。
c. 性别分类统计:按病人的性别进行分类统计,例如男性、女性等。
4. 医疗工作量统计:a. 手术量统计:统计在该时间范围内病房内进行的手术总数和日均手术量。
b. 检查量统计:统计在该时间范围内病房内进行的各类检查总数和日均检查量。
c. 治疗量统计:统计在该时间范围内病房内进行的各类治疗总数和日均治疗量。
5. 护理工作量统计:a. 护理人员工作量统计:统计在该时间范围内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包括病人护理时间、护理记录、护理操作等。
b. 护理项目统计:统计在该时间范围内进行的各类护理项目总数和日均护理项目量。
6. 其他统计指标:a. 平均住院天数统计:统计在该时间范围内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
b. 病房满意度统计:统计病人对病房服务的满意度,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统计。
三、数据编写示例下面是一个医院病房工作量统计报告的数据编写示例:1. 时间范围: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
急诊科护理工作量统计表 201 3年 月 日
-精品-
项
目
序 号 皮试 静脉输液成人 静脉输液儿童 肌肉注射 静脉注射 皮下注射 换药护理 吸氧 导尿 灌肠 洗胃 转送病人 收留观病人 抢救例数 理疗 物理降温 院前急
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急诊科护理工作量统计表 201 3年 月 日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