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申请退学博士作品:完全用Linux工作
- 格式:pdf
- 大小:535.77 KB
- 文档页数:17
实验名称实验一Linux操作系统定制安装实验地点博学楼实验时间4月16日网络实验室一、实验目的和要求⑴通过对Linux 操作系统的定制安装,建立对Linux操作系统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实验的进行提供基础平台。
⑵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虚拟机定制安装。
⑶熟悉Linux文件目录结构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内容:利用虚拟机软件定制安装Linux操作系统,熟悉安装过程中各个选项的意义。
实验原理:虚拟机可以说是一种软件,也可以说是一种技术,它允许用户在一台主机上虚拟出多台计算机,每台虚拟的计算机都可以有自己的硬件及软件配置。
三、主要仪器设备PC机、VMware Player、Redhat/Ubuntu/Fedora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⑴安装VMware Player⑵在VMware Player当中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指定安装包的路径。
⑶安装定制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0说明:⑴对软件开发和和网络服务包进行定制。
⑵选择samba服务、nfs服务、tftp服务、Telnet服务和FTP服务⑶关闭系统防火墙、禁用SELinux服务。
⑷手动设置系统分区。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1、安装Ubuntu进入界面:2、选择tftp服务3、对软件开发和网络服务包进行定制,都选择老的软件开发和老的网络服务器4、关闭系统防火网5、禁用SELinux服务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七、讨论、心得通过这次实验,在自己电脑的虚拟机上安装好了Ubuntu的镜像文件,并在Ubuntu下写了一些简单的命令,深深地感觉在虚拟机上运行Ubuntu远远要比双系统下方便得多,尤其是在两种不同系统下来回切换。
由于电脑上之前就已经安装过虚拟机,所以,实验报告中未对虚拟机的安装加以赘述。
实验名称实验二熟悉Linux系统的基本命令实验时间4月18日实验地点博学楼网络实验室一、实验目的和要求⑴熟悉Linux命令格式⑵学会如何获取命令帮助信息⑶熟练掌握Linux常用命令⑷掌握GCC命令的使用及其常用参数的含义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内容:系统设置命令、文件及文件夹操作命令、压缩与解压缩命令、自动补全与历史命令、管道与重定向命令、GCC命令的使用三、主要仪器设备PC机、装有Linux操作系统的虚拟机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⑴练习以下常用命令的使用shutdown、reboot、logout、exit、useradd、userdel、su、cd、ls、touch、mkdir、cp、rm、rmdir、mv、more、less、man、du、find、clear、grep、cat、history、tar、unzip、chmod、管道命令|以及重定向命令⑵举例说明管道命令| 的使用⑶举例说明重定向命令<、<<、>、>>的使用⑷编写一个C的源程序,并用gcc进行编译,练习使用gcc的各个参数,理解参数的意义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1.cd、ls 、mkdir 新建hello文件夹2.cp 复制a到hello文件夹3.rm移除hello 中的a文件4.rmdir移除hello文件夹5.mv更改文件名字、移动文件6.du -b 以字节为单位显示cache目录的大小7.find / -name lolo搜索当前目录下名为lolo的文件8.grep 在lan/b.txt文件里查找字符3,并输出行号-n;输出b.txt内容9.grep重定向追加>>六、讨论、心得本次实验室是熟悉Linux的基本操作命令。
他靠写程序封神,买不起操作系统,就动手写一个!曾拒绝乔布斯的offer码小辫专注更多编程视频和电子书天天在用钱文末送书作者:流水不争先编辑:Emma来源| 技术领导力(ID:jishulingdaoli)Linus,全名 Linus Benedict T orvalds(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
相信程序员圈子里的读者们对他并不陌生,可能还会忍不住喊一声“爸爸”,因为他是Linux系统的创造者。
而Linus除了凭Linux 系统一炮成名之外,还有不少趣闻轶事。
今天流水姐就给大家唠一唠关于Linus的故事。
01买不起操作系统,自己动手写一个!Linus最初学编程是为了帮爷爷干活。
他的爷爷Leo是芬兰第一批统计学教授,厉害得连芬兰统计学会都用他的名字来成立荣誉奖,猛人实锤了。
在Lunis十一岁的时候,爷爷给了他一本汇编语言教程,说:“乖孙拿着。
要不你试一下学编程,然后给我做几个统计小程序吧。
”小时候的Linus还挺内向的,乖乖听话去学了,一边端着汇编语言教程书,一边在爷爷的电脑上敲代码。
也许Linus真的继承了爷爷的优良基因,最终写出了不少统计学工具,可谓“编程小鲁班”了。
1991年,Linus 22岁了。
他想给电脑安装系统,但当时的系统价格太贵,还是学生的他负担不起。
“既然如此,那我只好自己写一个了”,于是这个IT界的少年“鲁班”就造出了Linux。
02科技界没有人可以拒绝乔布斯,除了Linus最初,Linus只是独自完成Linux大部分内核编程工作。
后来,越来越多人知道并采用Linux系统,慢慢形成了一个小社区,里面的不少极客也创作出优化系统的补丁,在社区上分享、交流。
Linus觉得这样的交流氛围挺好的,并从Linux系统建成的第二年起,开始采纳一些写得很好的补丁,提高系统迭代速度,后来还成立了Linux内核维护小组。
Linux火起来了,Linus也“封神”了。
甚至在2000年,乔布斯向他发出offer邀请。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语音和语言技术中心(CSLT)研究生管理条例∗——2009~2010学年度第17次中心主任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前言为了增强研究生(含联合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深入程度,按照学校、院(系)对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的最新要求,经过CSLT主任会研究讨论确定,制定本条例。
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和工程开发都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中心的所有研究工作都围绕上述活动展开。
2、管理模式根据研究工作的特点,本中心采取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管理遵循下面的原则:y任务驱动:以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研究生工作的主要衡量标准。
要求在本中心(或联合机构)工作的时间,每周不少于40小时(导师确认的学习、调研、开发、活动等计入工作时间)。
在工作时,不得利用网络以任何形式进行与分配的任务无关的事情。
本中心实行作息打卡制度,以每周一到周五上午7点到晚上10点间为有效工作时间,周六、周日计算的有效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
y纪律严明:(1)研究生需要请假时,Email请假无效。
1天以内的请假,分别向所属实验室的负责老师请假。
2~5天的请假,先由所属实验室的负责老师准假,再由实验室主管副主任批准。
5天以上的请假,由校、院(系)批准。
所有请假必须事先以书面形式进行,表格见附件1。
急病假可后补,但须出具急诊证明及病假条;紧急事假须先电话或短信告知,主管老师认可批假后再休假,然后后补假条。
(2)研究生拟申请参加到企业的实习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所在实习单位应与清华大学签订相关协议;实习活动应经中心主管副主任批准。
如果研究生未经批准擅自参加实习活动,中心将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扣发补助、通报批评、上报学校开除学籍等不同形式处分。
y团队合作:研究生既要有合作的意识,又要实实在在地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115所开设计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8-2019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三的是浙江大学。
作为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自动化学院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清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控制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
控制科学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应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而与各应用领域的密切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
本学科点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和军民结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
它是20世纪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其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际需求密切相关。
包括本学科下设的七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和"生物信息学"。
清华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十六个研究方向: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方向: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2 复杂制造系统建模、控制与优化,03仿真与虚拟制造,04 网络化制造,05导航、制导与控制,06 应用电子技术,07 自动检测技术,08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09 智能交通系统,10 网络化系统、决策理论与应用,11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12 信号处理,13 生物信息学(A),14 海洋信息,15 生物信息学(B),16 网络化系统;能源、电力与制造系统优化。
退班生成功案例
1、比尔盖茨:比尔·盖茨13岁开始计算机编程设计,18岁考入哈佛大学,一年后从哈佛退学,1975年与好友保罗·艾伦一起创办了微软公司,比尔盖茨担任微软公司董事长、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
比尔·盖茨1995-2007年连续13年成为《福布斯》全球富翁榜首富。
2、乔布斯: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
19岁时,乔布斯只念了大学一学期就因为经济因素而休学,成为雅达利电视游戏机公司的一名职员。
当时,他不得不借住在朋友家的车库中,一边上班,一边琢磨电脑。
3、扎克伯格:Facebook创始人。
2004年,为了能够全身心地创建Facebook,扎克伯格从世界顶级学府——哈佛大学退学,和Facebook的联合创始人们一起创业。
在经历了八年的发展之后,Facebook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网站,全球的注册用户数量超过了9亿。
4、韩寒:中国作家、导演、职业赛车手。
今年7月韩寒执导的电影《后会无期》,票房高达6亿。
2000年,他发表首部小说《三重门》,通过这部小说的发行,他一举成名。
该书累计发行200万册,中国近20年销量最大的文学类作品。
在留级后,再次挂科七门并于高一退学。
5、高晓松:1969年出生的高晓松,1982年至1988年就读于北京四中,高晓松所在的A1班,是四中容纳前50名的尖子班。
1988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雷达专业本科;1991年从清华大学退学。
学术博客的写作动机与行为模式Academic Blog:The Motivations and Behaviors (申请清华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培养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科: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某某某指导教师: 某某某教授二○一○年六月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清华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清华大学拥有在著作权法规定范围内学位论文的使用权,其中包括:(1)已获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提交学位论文,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研究生上交的学位论文;(2)为教学和科研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资料室等场所供校内师生阅读,或在校园网上供校内师生浏览部分内容。
本人保证遵守上述规定。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日期:摘要自2002年以来,其中也包括各个领域的学者。
随着这一趋势,学术博客作为一类特殊的博客开始产生。
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其定义也不甚明确。
本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的。
关键词:QQQQ QQQQ QQQQQ(控制在5个内,每个空2个汉字符)Abstract Keywords:目录第1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国内外对学术博客 (2)1.2.1 对学术博客 (2)1.2.2 对学术博客优点 (3)1.2.4 对学术博客的缺陷与问题 (3)1.3 相关研究:博客的写作动机和 (4)1.3.1 博客的写作动 (4)1.3.2 博客的行为模式 (6)1.3.3 博客写作动机与行 (7)1.3.4 博客写作动 (7)第2章学术博客的写作动机 (13)2.1 本章引 (13)2.2 写作动机的来源 (13)2.2.1 自我表达 (14)2.2.2 娱乐/打发时间 (16)2.2.3 学习提升 (17)2.3 写作动机的因子分析 (24)2.3.1 方法、检验与因子 (24)2.3.2 因子解释与命名 (25)2.3.3 动机强度 (26)2.4 写作动机与人口变量 (27)第3章学术博客的使用行为模式 (30)3.1 本章引论 (30)3.2 学术博客的内容 (31)3.2.1 内容主题 (31)3.2.2 内容来源 (34)3.2.3 日志形式、文字风格与 (34)3.3 读者期待待方式 (38)3.3.1 读者预期 (38)3.3.2 读者对待 (39)3.4 其它行为 (40)3.4.1 创建与更新 (40)3.4.2 链接使用和 (42)3.4.3 个人信息披露 (42)3.5 博客使用 (43)3.6 博客行为与人口 (43)参考文献 (69)致谢与声明 (72)附录A (73)附录B (75)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5)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关于博客的起源,一般的看法是,1.2 国内外对学术博客的认知1.2.1 对学术博客概念的界定有的几篇以学术博客为主题的论文多数均未对这一概念做出清晰界定指的是由各领域的学者①所开设并维护的、1.2.2 对学术博客优点的认识获得了传统学术出版以外的机会(Davies,2007)177。
按: 尽管我们已经不习惯看长篇大论, 但我还是要说, 这是一篇值得你从头读到尾的长篇文章.
2005年9月22日,清华在读博士生王垠在水木社区BLOG上发表了《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明确要求退学, 引起社会各界广泛争论. 他创作的长篇文章《完全用Linux工作》, 洋洋两万多字, 从不同角度居高临下的阐述了他眼中Linux完全优越于Windows的各种理由, 这篇文章并不简单的是一篇论述"Windows能做的事Linux都能做"这样的文章, 通篇洋溢着一个彻底批判 Windows 平台基础的计算机哲学, 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教育体系的人的万丈豪情, 尽管可能偏激, 也不乏详细的推理论述. 今天我们重温本文, 一方面也是因为CB上喜爱和推广Linux的人士很多, 有时也会爆发小规模论战, 我们希望能通过对本文的研究与讨论, 来窥测国内部分Linux推广者的心态, 同时为大家提供更宽广的讨论空间.
我已经半年没有使用 Windows 的方式工作了。Linux 高效的完成了我所有的工作。 GNU/Linux 不是每个人都想用的。如果你只需要处理一般的事务,打游戏,那么你不需要了解下面这些了。
我不是一个狂热的自由软件份子,虽然我很喜欢自由软件。这篇文章也不是用来推行自由软件运动的,虽然我觉得自由软件运动是非常好的。
这篇文章也不是用来比较 Linux 和 Windows 内核效率,文件系统,网络服务的。我现在是作为一个用户而不是一个开发者来说话的,我们的讨论是基于操作,应用层面的。是为了告诉大学里还不了解,或者不理解 UNIX 的科学工作者和大学生,UNIX 比 Windows 更适合用于科学研究工作,请大家理解 UNIX 的工作方式,不要用 Windows 的标准来要求 Linux,而要用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UNIX 的思想来武装自己。
我显然是反对在大学,特别是理工科专业推广 Windows 的。我也反对在对"娃娃"们的计算机启蒙教育中使用 Windows。因为 Windows 不论从技术上,经济上,思想风格上都是与我们培养高科技人才的目标格格不入的。Windows 的流行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爷爷一级的人当然已经不可救药,但是我们不应该让下一代继续走上歧途。
UNIX 不是计算机专家的专利 当我建议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人用 Linux 的时候,很多人说:"UNIX 是计算机系的人用的,我们不能理解。" "UNIX 是男孩用的,我们女孩不用。"
但是其实世界上的大多数科学家和工程师几乎用的都是 UNIX 作为他们的电脑工具。就因为它简单,可靠,稳定,强大,有趣。甚至很多时候 UNIX 就是唯一的选择。
你说:"我们都会用 UNIX 的话,你们计算机专业的人还用来干什么?" 很容幸的告诉你,计算机专业的有一部分人就是专门为你们提供这样强大而方便的计算机工具的。如果他们制造的工具只有自己会用的话,那这个工具还有什么用? 理解 GNU/Linux 不要用 Windows 的标准来要求 Linux。 由于GNU/Linux这个词太长,下面如果没有特别指明,"Linux"就是指GNU/Linux"。 在这个年代,恐怕没有人需要我来介绍 Linux 是什么了吧?如果你觉得"Linux 只不过是跟 DOS 差不多的东西",那请问问你旁边的 Linux 用户,Linux 到底是什么?
那为什么我还要写一篇这样的文章?因为,我发现还有很多人不不理解 Linux 和 UNIX,虽然他们也在用它,但是他们有时会问:"为什么 Linux 不能像 Windows 那样 „„?","怎么Redhat Linux不能 mount NTFS 分区!","Linux 下用什么整理硬盘?","什么时候OpenOffice才能完全兼容Word文件啊?","现在还有什么Windows能干的事情Linux干不了的? "„„
他们有40G的硬盘,却只为 Linux 分配了2G空间,有时还抱怨"这个东西怎么占这么多硬盘!" 似乎 Windows 该占用大部分硬盘。他们把重要的数据装在Windows的分区,似乎信不过Linux。他们总是到处寻找新奇的,好看的GUI程序,对命令行的东西一概不屑一顾。他们对Drag&Drop,菜单配置,自动升级非常感兴趣。他们如果找到一个很像 Windows 程序的 Linux 程序,一定会很高兴的说:"哈哈!Linux 也能„„了!"如果Linux在某种测试中胜过Windows,他们会高兴得跳起来。他们没有办法用Linux 解决问题的时候,甚至用Wine来运行Windows程序。有时实在没办法,只好重起到Windows,或者干脆省得麻烦,在 Windows 下装一个 VMWare 虚拟一个 Linux 玩。
你如果出现了上面的情况,说明你的思想受到了 Windows 的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误导。你没有能够从本质上理解存在于 Linux 身上的 UNIX 思想。你支持 Linux,你喜欢 Linux,你能从中感觉到快乐,这非常好。你现在只需要明白的是:Linux 从来就不是一个玩具,它是天才UNIX的后代。UNIX 是自晶体管发明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它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比 Windows 的设计出色。
你要体会什么叫做"设计",一个糟糕的设计并不是到后来缝缝补补就可以变好的,而一个出色的设计,不但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而且可以影响到后来者。一个出色的设计配上一个出色的实现,那就是非常出色的发明。Linux 就是这样的一个出色的发明。Linux 并不需要追赶 Windows,也不需要打垮微软。它的最终目标是改变整个计算机世界,还人们自由,给人们乐趣和方便。
Unix 是简单的,你不需要成为一个天才也能理解这种简单。 UNIX 的设计者 Dennis Ritchie 说:"Unix is simple. It just takes a genius to understand its simplicity." 但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我不是一个天才,但是我却勇敢的把 Windows 完全删除掉,遇到不明白的事情的时候努力用 UNIX 的方式去解决,而不是寻求 Windows 的帮助。现在我体会到了 UNIX 的思想和好处,我可以用比 Windows 高效几倍的效率工作。因为我相信这样的信念:"Windows 能办到的事 Linux 一定能办到,而且办的更好。"
这小节开头的话应该改成:"Unix 是简单的,你不需要成为一个天才或是计算机专家。但是在这个冲斥着 Windows 错误观念的世界,你需要信念和勇气才能理解它的简单。" 我下面就告诉你一些我理解到的东西。首先,你要知道的是微软在国际科学领域是根本没有地位的。 微软的地位 微软的名声在欧洲和美国的大学里,特别是在计算机系里之坏,大家可能有所耳闻。我认识的 MIT,Stanford 的教授,贝尔实验室的专家,甚至一个欧洲小国的高中计算机老师都绝口不提微软的名字。在他们眼里,微软只是一个没有真技术,专靠在落后国家商业宣传和垄断经营的小公司。这个"小"并不是说它人少,钱少,而是说它先进技术少。
我上次和王益合作写了一个算法演示程序,那个算法是贝尔实验室一位科学家Steven Fortune很天才的发明,为了程序能够被身边大多数人使用,我们选择了 VC+MFC 作为平台。我在分析算法时还得到 Fortune 很热情的鼓励,寄给我一份资料,还多次回信耐心的给我讲解了很多细节。但是程序完成之后,我把样品发给 Fortune,他回信说:"对不起。我机器上没有 MFC。" 话说的很客气,但是我已经感觉到了他对 Windows的不屑。然后我把 MFC 静态编译进程序再发给他,他就没有再回信了。他显然不是瞧不起我,而是确实有难处。
你能感觉到这位科学家对微软和 Windows 是什么态度了吧?不是反感,而是他心里根本没有 Windows 这个东西!微软在高科技领域没有发展,那么它怎么生存呢?到发展中国家去发展一下,他们的人民还对电脑一无所知,我说不定甚至可以打入大学的计算机系呢。我送他们软件,我捐钱盖大楼,我出钱找图灵奖获得者来演讲,让他们觉得我们都是科学家!
好了,现在全国的大学包括清华,几乎所有人机器必装盗版 Win2000,Office XP,学校的选课系统是非IE不能正确浏览,论文用 Word 编辑,演示用ppt做,email 的通知附件是 doc 文件,你不用 Word 打不开,连 863 项目都用 VC 写程序了。我很久以前就看到一份报纸说,"微软为什么不严厉打击盗版?" 这篇文章说,微软非但不打击中国的盗版行为,而且有放任之趋势。放长线吊大鱼,"以后我要你们加倍的来还我!" 确实如此,它的目的快实现了。
Windows 笼罩下的中国计算机教育 说句丢脸的话,比尔盖茨很久以前是我的偶像„„ 在中国,比尔盖茨被很多人奉为神圣,"少年电脑天才",甚至有的人提到他的名字就做出"抱拳对天"的姿势。很多人谈到微软的"新技术","高科技" 都是眉飞色舞。各种"VC编程圣经","深入了解 Visual C++"之类的书,在开头几页都会出现非常肉麻的字眼,"在那团团的混沌中,一个开天辟地的精灵,Windows 1.0,诞生了„„"
微软的软件被这么多人盗用,那么人们是怎样使用这些盗版程序的呢?先看看电脑培训班,教的都是一些 DOS 命令,打字,Windows 基本操作,Word 文档处理,PowerPoint,高级班可能有 Excel,Access„„ 参加各种微软认证考试,MCSE,MSDE 的人络绎不绝。考试辅导班都贴出了"280元,考过为止"之类的字样。考试参考资料更是昂贵,有些电脑书店整整两书架都是"Microsoft Press"的东西。我有个同学参加认证考试,每门考试都要200多元。而且你一次考不过可以再考,又要交钱。他后来还津津乐道跟我说,看我,花了 XXXX(一个四位数)元考过了微软认证,得到一张比尔盖茨亲笔签名的证书和价值6000元的 Wind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