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考前三个月(四川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系列课件 专题8 植物的激素调节 考点27
- 格式:pptx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52
专高中生物专题08植物的激素调节考试范围:植物的激素调节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植物向光性生长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胚芽鞘的任何部位接受单侧光照射后即弯向光源生长B.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与IAA的分布有关C.向光性生长是由于单侧光引起了IAA在植物体内的重新分配D.植物在没有接受单侧光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弯曲生长2.为了探究植物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下列实验中必备的实验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右面a、b、c三图分别显示了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胚芽鞘所做的处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B.b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C.a、b、c中胚芽鞘都弯向光源生长D.a、b中云母片对生长素的运输都有阻断作用4.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某种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某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对该实验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是()A.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10-5mol/LB.进行该实验之前最好进行预实验C.该实验并没有达成实验目的D.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NAA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一样,也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B.植物激素不是细胞内的结构物质,也不是能源物质C.植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植物激素的调节下进行的D.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6.常见的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等是单子叶植物,而农作物的杂草常为双子叶植物。
已知某种单子叶植物的农作物和某种双子叶植物的杂草对2,4-D的反应情况如右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显示不同植物对2,4-D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B.如果以2,4-D作为农作物的除草剂,施用浓度最好为aC.当2,4-D浓度从a→c变化时,对双子叶植物有抑制作用D.当2,4-D浓度为b时,对双子叶植物有抑制作用,但对单子叶植物有促进作用7.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当乙烯的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B .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C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各种激素是单独起作用的D .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会促进植物茎中乙烯的合成8.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均能调节细胞的生长,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离体的水仙花茎切段为材料,用溶液培养法研究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切段生长的影响,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如右图。
专题八植物的激素调节[直击考纲]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构建知识网络补遗教材易漏1.(必修三46页旁栏思考)达尔文实验中分别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它下面一段,是采用排除法,观察某一部分不受单侧光刺激时,胚芽鞘的反应,从而确定是胚芽鞘哪一部分在起作用。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尖端下面的一段,感受光刺激的是尖端。
这说明,是胚芽鞘尖端接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面,引起下面一段弯曲生长。
2.(必修三47页旁栏思考)温特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生长素时,并没有提取出这种物质,而是在对实验结果进行严密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推断。
3.(必修三47页右下图)吲哚乙酸的化学元素组成:C、H、O、N。
4.(必修三48页)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但要注意,吲哚乙酸是小分子有机物,不是蛋白质)。
5.(必修三48页)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IAA外,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
6.(必修三48页知识链接)植物体内没有分泌激素的腺体,植物激素是由其产生的部位移向其作用的部位;而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一般经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或全身。
7.(必修三48页小字)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另类解释: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
有些植物,照射单侧光后,两侧的生长素浓度基本相同,而向光面的生长抑制物质多于背光面。
8.(必修三49页技能训练)若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2 mm,使胚芽鞘不再产生生长素。
在上端放一块有生长素的琼脂,下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上)。
过一段时间检测,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由该实验得出“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的结论不严密。
还需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能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9.(必修三50页)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的激素相似,它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