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2018-2019学年高新区实验学校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39.94 KB
- 文档页数:14
山东省莱芜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21分)1. (3分) (2019九上·江油开学考)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纤夫(qiān)翘首(qiáo)屏息(píng)拒绝(jüé)B . 镌刻(juān)悄然(qiāo)不逊(xùn)匿名(nì)C . 诘责(jié)濒临(bīn)封锁(suǒ)锐利(ruì)D . 浸透(qìn)渗透(shèn)掠过(lüè)窒息(zhì)2. (3分) (2019八下·大庆期末)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骨骼撺掇凋零风雪载途B . 静穆雾霭严峻草长鹰飞C . 翩然蔓延萌发人情事故D . 装置迁徒踪迹夜幕降临3. (3分) (2017八上·临沂期末)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云彩像一位艺术大师,让雪山增添了不尽的神奇。
时而云蒸霞蔚,玉龙山_______;时而碧空如水,_______;时而云带束腰,云中雪峰皎洁,云下_______;时而晚霞似火,雪峰如披红纱,_______。
A . 时隐时现晶莹耀眼娇艳妩媚冈峦翠碧B . 时隐时现晶莹耀眼冈峦翠碧娇艳妩媚C . 娇艳妩媚冈峦翠碧晶莹耀眼时隐时现D . 晶莹耀眼时隐时现娇艳妩媚冈峦翠碧4. (3分)(2013·锦州)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 . 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C . 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 . 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山东省莱芜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7九上·崆峒期末) 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 . 脑羞成怒挖心搜胆吹毛求疵鞠躬尽瘁B . 唯唯连声怀古伤今刻骨名心根深蒂固C . 剜口割舌义愤填膺涕泗横流格物致知D . 恃才放旷度德量力精血诚聚轻而一举2. (2分) (2019八上·咸阳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 . 老舍——现代——《骆驼祥子》B . 张岱——明末清初——《湖心亭看雪》C . 刘禹锡——宋朝——《陋室铭》D . 郦道元——北魏——《水经注》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3. (11分) (2017七下·莆田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bèng溅的水花。
……①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A】(忍不住笑)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zhù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①它依榜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只有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才是无止境的。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bèng zhù________________溅________立伶仃(2)文段的①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3)根据括号中的解释,文中【A】处应填的成语是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4. (14分)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请将横线处的诗文补充完整。
读诗,也是读人生情志。
读曹植《梁甫行》“柴门何萧条,①______”读出了流离的困苦;读曹操《龟虽寿》“②______,志在千里”读出了志向的远大;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③______”读出了大漠的雄浑;读王绩的《野望》“相顾无相识,④______”读出了隐逸的追怀;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⑤______”读出了旷达的胸襟;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⑥______,万里送行舟”读出了离乡的惜别。
请你也写出两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⑦______,⑧______。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
2.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关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①______,作者埃德加•斯诺在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②______。
而且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
这里的“西北部”,指的是他采访的主要地点③______。
3.读完《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后,语文课代表做了一份“领袖形象”专题梳理表,请完,成下列表格。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4.学校组织开展以“家乡的四季”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①走过夏的炽热,秋的殷实,冬悄然而至,带着憔悴.的容颜远道而来。
山间行人人迹罕至,大地一片荒凉。
②许是因为那沉默寡言的天空,那疲倦不堪的河流,那咄咄逼人的寒气,都让人不禁心生哀伤,然而,人生走过如冬一样的旅程,总会等到河流解封,万物复苏的景象。
③那时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温暖的春阳里,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红色的花热情,泼泼洒洒,远看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开的烂漫多情。
山朗润,草茵茵.,蕴.藏着无穷的力量,给人无尽的美的享受,一切都让人喜出望外。
2018~2019学年度 素质教育评估试卷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②小桥流水人家,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③夜发清溪向三峡, 。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④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⑤ ,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⑥ ,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两句是: , 。
②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两句诗是: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不必说碧绿的菜qí,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ji é 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里去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菜qí( ) 长吟.( ) 轻ji é(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长吟”在文中的意思是。
(4)选文中的画线句主要采用了的修辞手法。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结合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填空。
(4分)“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
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2019-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模拟试题(时间: 120 分钟:分值: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归省(xĭng)行(háng)辈戛(jiá)然而止B、羁(jī)绊重荷(hè)参差(cī)不齐C、嗔(chēn)视粲(càn)然尽态极妍(yán)D、铿锵(kēng)婀(ē)娜叱咤(chà)风云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晦暗息息相通变幻多姿B、蓦然精彩绝伦叹为观止C、奸谗本色当行金壁辉煌D、收敛忠心耿耿鸦雀无声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荣成国际渔民节”的成功举办,使荣成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们必须提高认真读书的习惯。
C、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D、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虞初新志》是清代涨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进士。
B、《观舞记》是冰心观看了印度舞距家卡拉玛姐妹舞蹈之后写的一篇文量,表达了对中印人民友情地赞美。
C、《社戏》作者鲁迅,这篇散文回忆了平桥村朴实的农村生活,表达了对农村生活自由有趣生活的的怀念。
D、《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长于写战争。
5、阅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A、诗的四句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
B、“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两句写景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C、“欲济无舟楫”写诗人想渡湖水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
D、“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两句是比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二、积累与运用(共14分)6、古诗文积累。
(6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莱芜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山东莱芜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内容预览:山东省莱芜市2019年初中学业考试试题语文(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意,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春到莱芜,牟汶河碧波荡漾,雅鹿山清幽静美,红石公园绿树葱茏( )。
莱城变美了,变靓了,恰似一位ē nuó( )多姿的少女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1)葱茏(2)ē nuó2.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在“5·12”大地震中,四川省绵阳市桑枣中学七百多名师生能安然无恙,得益于他们学校坚持如一的防震演习训练。
B. 在莱芜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中,同学们那抑扬顿挫的声调,满怀激情的吟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 曾经制造骇人听闻的“9·11”恐怖事件的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2019年5月1日被美军击毙。
D. 目前,各种商品的价格飞涨,尤其是住房的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答:(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答:7. 填空。
(6分)(1),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2)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3),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毛泽东的《沁园春》中,化静为动、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5)在《五柳先生传》的“赞”语中,有两句话概括了陶渊明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特点。
这两句是:(6)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抒发思乡情怀的诗句,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请再写出一个抒发思乡情怀的诗句。
二、阅读(共5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22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拔擢(zhuó)考试(shì)摇曳(yè)B. 美轮美奂(huàn)琳琅满目(láng)豁然开朗(huò)C. 脱颖而出(tuo)赋予(fù)欣喜若狂(ruò)D. 谦逊(xùn)鸡鸣狗盗(dào)倾盆大雨(pén)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jié)欣喜若狂(ruò)振奋不已(zhèn)B. 狂妄自大(kuáng)琳琅满目(láng)豁然开朗(huò)C. 拔擢(zhuó)考试(shì)摇曳(yè)D. 脱颖而出(tuō)赋予(fù)欣喜若狂(ruò)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了老师的高度赞扬。
B. 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实现我们的梦想而努力。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文字优美,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D. 为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朵花真美啊,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
B. 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心情变得轻松起来。
C. 那个孩子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5.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拔擢:选拔人才B. 琳琅满目: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C. 豁然开朗:形容心情突然变得开朗D. 脱颖而出:形容才能突出,被人发现二、阅读理解(每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爱因斯坦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提出了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准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内容2.本试题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3.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在试卷或其他位置不得分。
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写。
4.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把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第1~2题。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千百年来,齐鲁大地的山川河海向来都倍受古今文人墨客的喜爱和赞美。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圣杜甫漫游“五岳之首”泰山时,惊叹于泰山雄伟磅礴.、神奇隽.秀的景象,抒发了自己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节/气概)。
而在冯骥才笔下,雄伟的泰山更是代表了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力量,泰山上挑山工们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努力的(坚韧/坚忍)精神成为激励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真所谓地杰人灵,山东的秀丽山川让文人墨客们流恋忘返,山东(产生/诞生)的杰出人物所氤氲.的人文精神,更是绵延千秋。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倍受雄伟磅礴.(bó)B、隽.秀(juàn)弥足珍贵C、漫游坚持不懈.(xiè)D、氤氲.(yūn)流恋忘返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气节坚韧产生B、气节坚忍诞生C、气概坚韧诞生D、气概坚忍产生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优秀的诗篇承担着丰富和美化人们精神生活的使命,但它一般不直接告诉读者应当如何,而是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涵咏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B、继《三体》获“雨果奖”,中国科幻首次走上世界舞台中央之后,人们对科幻在中国的全方位发展拭目以待....。
C、李清照以不朽的词作在山东青州留下了独特的时光,循着词韵的蛛丝马迹....,也许会从若干细节中勾勒出一代词宗的形象。
2018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2题。
秋罢,农家院墙上有一排铁钩,上面挂着闲置下来的犁耙锄锹.,一年的生计..做完了,该挂锄了。
阔亮的地面上有鸟起落,一阵风刮过来,干黄的叶片唰唰唰唰往下掉,入冬了,落叶、草屑连同所有轻飘的东西都被风刮得原地打转.。
早晨和傍晚,落叶铺满....了院子,还有街道。
远处重峦叠嶂的山体恰似.劈面而立的一副巨大的水墨画屏,霜打过的红叶还挂在一些干枝梢上,远望去如粉似霞,格外省.目.。
怕冷的人已经裹上了冬装,袖住了手。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铁锹.(qiū)生计B、草屑.(xiè)铺满C、打转.(zhuàn)一副D、恰似.(sì)省目2、文中画波浪线的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农家院墙一排铁钩B、闲置下来四处飘落C、重峦叠嶂水墨画屏D、劈面而立如粉似霞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距离西湖五公里外的西溪湿地,远眺群山鳞次栉比....,近看杨柳拂堤,野鸭悠游嬉戏,白鹭空中飞舞。
B、莱芜市爱心志愿者团队定期到光荣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床铺,热情地为老人捶背揉肩、说笑话逗乐子,对老人的照顾真可谓是具体而微....。
C、公园的围墙上爬满的蔷薇花已经次第开放,绵延400米,成为一道名副其实的“花墙”,前来赏花和拍照的人不绝如缕....。
D、学校不断加强作业教学改革,对于体验式的个性化作业,鼓励孩子们尽可能独自完成,避免家长越俎代庖....。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切实保障网约车乘客的安全,有关各方将加强对驾驶员背景情况的核查,严防不合规的企业、车辆和人员杜绝进入行业B、截至2018年5月22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累计调入山东省水量达到近30亿左右立方米C、经过九场精彩而紧张的诗词大比拼,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赢得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总冠军。
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1.填空。
(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孙权劝吕蒙学习的目的: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3)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4)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
(刘禹锡《秋词》)(5)满座宾客无不伸颈,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口技》)(6)《长歌行》中通过写季节的变化,隐喻人们要珍惜大好春光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7)《核舟记》第一段最能反映王叔远构思精巧的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归省.(shěng)潺.潺(chán)行.辈(háng)叱咤.( zhà)风云B. 羁.绊(jī)蓦.然(mò)冗.杂(rǒng)戛.(gā)然而止C. 粲.然(càn)晦.暗(huì)喝.彩(hē)浑身解.数(jiě)D. 瞋.视(chēn)凫.水(fú)撺.掇(cuān)尽态极妍.(yán)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大彻大悟叹为观止仙山楼阁参差不齐B. 包罗万象奇伟磅礴悲欢离合息息相通C. 变幻多姿高视阔步低回婉转哑雀无声D. 本色当行鞠躬尽瘁盛情难却挺身屹立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B. 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C. 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D. 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5.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2018-2019学年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时间: 120 分钟: 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分歧.(qí)黄晕.(yùn)赫.然(hè)归省.(shěng)B、哺.育(bǔ)蓬蒿.(hāo)诘.问(jié)逞.辩(chěng)C、确凿.(záo)抽噎.(yè)骸.骨(hái)丘壑.(hè)D、酷肖.(xiào)亘.古(gèng)陨.落(yǔn)告禀.(bĭ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气慨里程碑宽宏大量锋芒毕露B、萧瑟笑吟吟物竟天择随机应变C、坍塌城隍庙唯唯连声人情练达D、次第秫秸秆引经据典洗耳躬听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学校是一个天然庇护所,它既安抚学生、传递温暖,也护佑公众、凝聚人心。
B、近年来,微博逐渐成为舆论引导的一线阵地,政府开设微博已蔚然成风....。
C、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油菜地里“禁止入内”的牌子,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去拍照留影,让人无可奈何。
D、从古时的大同理想到今日的中国梦,尽管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其中所蕴含的对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期盼,却有着一脉相承的连续性。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2分)A、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B、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
C、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已经全面启用,这是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港的一项重大举措。
D、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26公里,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和规划的。
5、选出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A、这是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所作的画上题写的七言绝句。
B、全诗通过对画面景物的描写,结合联想,显示了早春自然界的勃勃生机,形象真实,意境清新。
C、第三、四句实写了画中的景物,如鲜嫩的蒌蒿、短壮的芦芽、逆水上游的河豚。
D、第一句中的“三两枝”说明时间是早春。
6、名著阅读(5分)原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___________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主人公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
他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物影响很大,经过艰苦的锻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双目失明却决不碌碌无为,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___________________,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7、综合性学习(4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
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
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
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1分)(2)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1分)(3)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
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2分)8、按提示要求默写句子(6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3)常恐秋节至,____________________。
(汉乐府《长歌行》)(4)《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岳》中表明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鲁山山行》中与“鸟鸣山更幽”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9-13题(15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
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
②甫:刚。
③洵(xún):确实。
④浣:洗衣。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仿佛若有光仿佛:_________②悉如外人悉:_________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方:_________④自恨不如远甚也恨:_________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屋舍俨然见四野禾苗油油然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余顾而慕之C、具答之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为此一家之中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标一处)(2分)①其中往来种作②其丈夫方担粪灌园12、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13、【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刘世河①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
②“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洋的个如诗婚画的地方度过的。
③我的才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条小河蜿蜒渡过。
过河不远便是一个高高隆起的沙士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使绿树浓荫,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
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
④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
⑤母亲常说:“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
”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
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
⑥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幕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⑦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
吃罢早饭。
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
⑧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
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
⑨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
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
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
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扬浓。
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
⑩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
“乱云午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米”是辛弃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水笔端。
⑪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
“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愁,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他的。
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
后来又读到陆游“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⑫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悟。
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
而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气在乡村的上空,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⑬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3期,有删改)14、请你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
(4分)15、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答。
(4分,各2分)①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幕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②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6、第②段中引用关于“炊烟”的诗句有何作用?(4分)17、最后一段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
(3分)独对夕阳美好邓皓①从什么时候起,我便钟爱了夕阳呢?②一幕高挂的天空里,一轮夕阳托举在云层里,恬静而美好,那光泽绚烂而不炽热,如淬了烈焰的钢。
而周遭的云霞蔚为壮观,编组成一块五彩的画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