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养殖收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74.65 KB
- 文档页数:3
饲料脂肪源对大菱鲆生长、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赵曼茜;张斐然;吴立新;李思萌;李笑迎【摘要】本试验以不同脂肪源配制成等氮等脂的7种饲料,对大菱鲆[(27.31±0.10)g]进行40 d的饲养试验,旨在探讨不同饲料脂肪源对大菱鲆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7种饲料分别添加6%的鱼油(FO)、大豆油(SO)、菜籽油(RO)、花生油(PO)、猪油(L)、鱼油-豆油(1:1)(FSO)和鱼油-豆油-猪油(3:4:3)的混合油(MIX).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尾鱼.研究结果表明:(1)鱼油-豆油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较鱼油组(基础饲料组)提高了10.42%(P<0.05),猪油组特定生长率最低,较鱼油组降低了19.79%(P<0.05).猪油、混合油、花生油组饲料系数分别较鱼油组提高了36.36%、33.33%、25.25%(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饲料脂肪源对大菱鲆鱼体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猪油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鱼油组、菜籽油组和花生油组,其中较鱼油组降低了4.47%(P<0.05).摄食不同脂肪源饲料的大菱鲆空壳、内脏和背肌的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猪油组空壳的水分显著高于菜籽油组和混合油组(P<0.05);(3)各试验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碱性磷酸酶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猪油组和混合油组的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较鱼油组分别升高了124.89%和119.94%(P<0.05),混合油组的谷草转氨酶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较鱼油组提高了352.51%(P<0.05),表明猪油组和混合油组鱼体肝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综合以上7种饲料脂肪源对鱼体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鱼油-豆油(1:1)、豆油和菜籽油可作为大菱鲆饲料合适的脂肪源,而猪油、混合油不适宜作为大菱鲆的饲料脂肪源.【期刊名称】《中国饲料》【年(卷),期】2019(000)013【总页数】5页(P82-86)【关键词】脂肪源;大菱鲆;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作者】赵曼茜;张斐然;吴立新;李思萌;李笑迎【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3;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3;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3;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3;聊城市开发区实验中学,山东聊城 252000;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饲料中的脂肪是鱼类必需脂肪酸的来源,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鱼类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
不同养殖规模下大菱鲆工厂化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黄书培;杨正勇
【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1(038)016
【摘要】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获取产业微观层面数据,依此进行经济效益核算;采用方差分析法探究养殖规模对其经济效益是否存在显著性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在小中大养殖规模下成本依次为50.35、41.85、36.37元/kg;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为72%和28%,同时,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小中大养殖厂的成本利润率依次为2.28%、32.58%和60.17%;而各项净利润敏感系数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而降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养殖规模组之间在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总页数】4页(P113-116)
【作者】黄书培;杨正勇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16.4
【相关文献】
1.宁夏示范园区舍饲养羊育肥群不同养殖规模效益分析研究 [J], 王巧莉;张丽颖;李胜连
2.甘肃临夏地区不同养殖规模奶牛效益分析 [J], 鲁录
3.不同饲料对大菱鲆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分析 [J], 石峰;王雨霏;刘园园
4.不同溶解氧水平对工厂化养殖大菱鲆生长及肌肉生化组分的影响 [J], 张钊;李荣;郭惠;胡盼;姜志强
5.工厂化流水养殖条件下大菱鲆幼鱼的适宜投喂率研究 [J], 李会涛; 陈京华; 刘宝良; 黄滨; 王蔚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输胁迫对大菱鲆生理免疫影响的初步探究【摘要】本研究针对运输胁迫对大菱鲆生理免疫的影响展开初步探究。
通过分析免疫指标的变化、应激反应机制和免疫调节途径,揭示了运输胁迫对大菱鲆免疫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运输胁迫会引起大菱鲆免疫功能下降,免疫调节途径受到影响。
未来的研究应该深入探究运输胁迫对大菱鲆生理免疫的机制,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改善运输过程中的养殖管理措施。
本研究为进一步理解运输胁迫对大菱鲆免疫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菱鲆、运输胁迫、生理免疫、免疫指标、应激反应、免疫调节、影响因素、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结果、未来研究方向、研究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菱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水产养殖物种,其免疫系统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养殖产量和质量。
在养殖过程中,运输胁迫常常会给大菱鲆带来生理上的挑战,进而影响其免疫功能。
由于长途运输中受到的挤压、震动、缺氧等因素,大菱鲆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受到严重损害。
目前关于运输胁迫对大菱鲆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甚少,特别是对于其生理免疫的影响方面还鲜有报道。
有必要深入探究运输胁迫对大菱鲆免疫系统的影响机制,为养殖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菱鲆在运输胁迫下免疫指标的变化、应激反应机制的分析以及免疫调节途径的研究,探讨运输胁迫对大菱鲆生理免疫的影响因素,为减少运输胁迫对养殖大菱鲆免疫系统的不良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运输胁迫对大菱鲆生理免疫的影响机制,了解其免疫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应激反应机制。
通过研究免疫调节途径,揭示大菱鲆在运输胁迫下免疫系统的应变能力和调节机制。
进一步探究运输胁迫对大菱鲆免疫的影响因素,为了更好地保障大菱鲆的养殖质量和健康,提高其对环境适应性,为相关养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3 研究意义大菱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性淡水鱼类,具有较高的食用和经济价值。
我国海水鱼价格风险预警研究r——以大菱鲆为例黄明红;杨正勇【摘要】根据价格风险体系的一般组成结构,文章以大菱鲆为例分析了我国海水鱼价格风险预警体系的组成.从产业的供给与需求及国家宏观政策等影响我国海水鱼市场价格的因素出发,以大菱鲆出池价格为例,作为海水鱼产业市场风险预警的警情指标,构建了我国大菱鲆产业价格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对2012—2017年的季度调研样本作为原始数据对我国大菱鲆价格风险预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成鱼养殖面积、幼苗存量和牙鲆出池价格是大菱鲆价格变动的主要先行指标.验证了BP神经网络构建的风险预警模型对我国大菱鲆价格风险研究,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并对针海水鱼产业提出了加强政府监管、提升方案有效性和加强技术创新等建议.【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年(卷),期】2018(035)007【总页数】6页(P107-112)【关键词】价格风险预警;实证研究;海水鱼;预警;BP神经网络【作者】黄明红;杨正勇【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中国水产养殖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海洋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中国水产养殖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海洋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3.4;P740 引言近年来,我国海水鱼价格波动频繁,严重影响了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因此,海水鱼产业亟待建立一个预警指标全面、预测准确且预警时间长的预警体系。
本研究将从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等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价格预警机制来分析我国海水鱼价格风险。
关于预警体系的关键问题是对模型的构建,由于我国水产品供求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所表现出的周期性欠规范并具有时变性、高度非线性及相关因素繁多等特点。
因此,对于传统的计量经济预警法和专家经验法很难满足我国水产品价格预警的要求。
S h u i c h a n y u y e大菱鲆产于欧洲,属于海产鲜鳏类,由于大菱鲆自身具有生长期短、抗逆性强、口感独特、肉质细腻、胶质丰富等特点,所以,在欧洲地区成为了人们大量养殖的优质海水鱼类。
我国是从上世纪末开始陆续引进大菱鲆,通过长期的养殖,已经在育苗培育和养殖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产业化海水养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尽管目前大菱鲆养殖技术比较成熟,可是其专业养殖技术的普及度还有所欠缺,这便使得很多的养殖户的产量非常不稳定。
因此,就要对大菱鲆海水养殖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来为大菱鲆养殖户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海水养殖大菱鲆的材料及方法1、材料培育大菱鲆可以使用圆形水泥池,直径在3-6m为宜,也可以根据养殖户的实际情况使用正方形玻璃钢水槽,尺寸3m*3m~5m*5m为宜,养殖大菱鲆的时候,就需要有养殖池、增氧机、分析化验室、调光、调温、水处理设施、进水渠和排水渠等。
养殖池应选在可以打出海水的地段,面积在40-75m2,深度在85cm左右为宜。
2、大菱鲆的养殖技术①选择亲鱼在选择亲鱼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色泽正常、体形完整、体表光滑、健康活泼,同时,体重应在1.5-2.0kg之间的个体作为亲鱼,雌鱼和雄鱼的比例要均衡。
单茬育苗时,亲鱼以70-250尾最佳,养殖池体积在30-65m3为宜。
②受精卵孵化通过培育大量的亲鱼,进而可以自然产卵并且获得高质量的受精卵,但有很多养殖场由于种种原因,还是需要进行人工授精。
取得受精卵以后,可以放置在密封的,或者是开放的水中进行孵化,水位则应保持在25℃-75℃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孵化过程中水质必须保持清新,可以采用流水培育的方法。
③培育密度的控制初孵仔鱼的面密度应控制在1.5-3.5万尾/m3。
仔鱼断奶后,初期培育密度应控制在3000尾/m3为宜,后期培育密度则应控制在1100-1600尾/m3为宜。
④光照及温度的控制培育亲鱼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对光照与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对于其性腺发育十分有利。
大菱鲆育苗实训教学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育苗实训教学研究旨在探讨大菱鲆育苗技术及教学方法,为提高养殖者对大菱鲆养殖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提供参考。
大菱鲆是一种优质的海水养殖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
由于其生长环境的复杂性和饲养技术的特殊性,大菱鲆的育苗及养殖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和挑战。
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大菱鲆养殖已成为重要的养殖项目之一。
目前对于大菱鲆育苗技术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开展大菱鲆育苗实训教学研究,将对推动大菱鲆养殖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研究将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对大菱鲆育苗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教学设计,探讨如何提高养殖者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大菱鲆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大菱鲆育苗实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大菱鲆育苗实训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升学生对大菱鲆养殖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深入研究大菱鲆育苗技术,总结出适合实训教学的最佳方法和策略,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实验和实践,验证育苗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从而为大菱鲆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和提升。
最终目的是促进大菱鲆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大菱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
由于其幼鱼期生长较慢、易受环境影响等特点,大菱鲆育苗技术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训教学研究,探讨大菱鲆育苗技术的相关内容,为养殖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1. 推动养殖业发展:大菱鲆育苗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将有助于提高大菱鲆养殖效率,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促进产业升级:通过实训教学,培养更多具备大菱鲆育苗技术的专业人才,提升养殖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大菱鲆怎么养大菱鲆养殖技术【常见问题】大菱鲆怎么养?【专家解答】大菱鲆就是多宝鱼,大菱鲆的的营养价值很高,主要适合水温比较低的地方养殖,养殖大菱鲆还是有养殖技巧的,在养殖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养殖的管理问题,今天本人就来说说大菱鲆的养殖要点。
一、苗种选购鱼苗是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应选购125px以上的苗种。
最好从国家级良种场或政府指定的育苗场购买。
要求苗种体表鲜亮、体形完整、无伤痕、无发暗、无炎症、无畸形、无白化和无寄生虫,活动能力强,鳃丝整齐。
同批苗的规格整齐,双眼位于身体左侧,有眼侧呈青褐色,有点状黑色素,无眼侧光滑呈白色。
有条件的可在购买前进行健康检测,以确认苗种的健康程度。
二、合理密养选择合理的放养密度对大菱鲆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在合理的养殖密度下,鱼体应激反应小、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强,生长速度快,反之易引发疾病。
可以根据池水的交换量和鱼苗的生长等情况,对养殖密度进行必要的调整:1、当池水交换量小于6个循环/天时,要适当降低密度;2、每个月对鱼进行取样称重结果,而决定是否调整密度;3、每次分池和倒池前需充分做好计划,以保证放养鱼至少在一个水池内稳定一段时间,再进行分池操作。
三、水质调控大菱鲆养殖要求水质无污染,抽取地下海水可直接入养殖池使用,用外海水要进行过滤、杀菌。
以流水养殖为好,换水量保持5-10个循环/天。
水温20℃时原则上要加大换水量,当水温长期处于22℃以上时,要注意采取降温措施,以防大菱鲆发生高温反应导致充血死亡。
四、饲料投喂大菱鲆饲料配方:通常用50-60%鲜杂鱼绞成鱼浆,配以40-50%大菱鲆专用粉末饲料,再根据不同的阶段添加3-5%鱼油,用饵料机挤压调配而成。
前期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
具体投饵量以不留残饵为大体原则。
鱼体重100g前每日投饵次数4-6次,体重150g以后每日投饵次数2-3次。
在水温低于12℃或高于22℃时鱼摄食不良时,可适当减少投饵次数及投饵量甚至停饵,尤其注意在药浴前不能投饵。
中国大菱鲆市场变动及转型价格持续高位,养殖投资需理性中国大菱鲆市场变动及转型近期大菱鲆市场价格的持续高位运行不仅受到消费需求拓展的拉动,同时也决定于大菱鲆养殖生产周期的波动;尽管消费市场在扩大,但由于养殖规模迅速扩大,长期看仍存在价格下行压力。
鲆鲽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杨正勇近期来大菱鲆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激发了我国一些养殖生产者的非理性投资热情。
为了引导产业理性、持续稳定发展,特此分析了近期市场状况及其原因,以供有关各方参考。
研究结果表明:近期大菱鲆市场价格的持续高位运行不仅受到消费需求拓展的拉动,同时也决定于大菱鲆养殖生产周期的波动;尽管消费市场在扩大,但由于养殖规模迅速扩大,长期看仍存在价格下行压力。
研究同时指出,大菱鲆养殖业存在产业转型须待深入、资源利用效率仍需提高、产业文化的基础仍待夯实等艰巨任务。
鉴于此,建议业界尽快建立公益性营销基金,加快建立全国性行业协会,以便一方面加强行业自律,另一方面通过行业协会来进行公益性营销,引导产业转变养殖模式。
一、引言自1992年由雷霁霖院士引入我国以来,大菱鲆(俗称多宝鱼)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
根据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的调查,2011年主产区42区县的养殖产量已经达到了6.35万吨。
在该产业发展的前十几年内,在产量扩大的同时,产品价格经历了上百元一公斤到十多元一公斤的极端震荡。
自2009年以来,其价格变动幅度尽管在两位数以内,但仍然波动较大。
这种价格的这种变动一方面与整个产业从苗种到养成、再到流通和消费各环节的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等供给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消费需求的变动有关。
从2011年1月下旬以来,随着消费市场的转型,大菱鲆价格在震荡中逐步走高。
到了2011年下半年,随着产品价格的逐步恢复,养殖者的养殖热情也进一步高涨。
2012年第一季度该产品的工厂化养殖面积比2011年同期增加了9.5%。
如何对待这种市场转型和价格变动,从而形成理性预期已经成为了维持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大菱鲆养殖收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杨德利,曾鸣谦(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
摘要:简要介绍了我国大菱鲆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收集到的23家大菱鲆养殖企业在2011年的成本收益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建立了多因素计量模型,得出目前影响我国大菱鲆养殖企业毛利润最显著的因素是饲料价格、电费、大菱鲆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结论,并对这一结论进行解释和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大菱鲆产业;多因素模型;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F3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2)10-0170-03
Empiricalstudyoninfluencefactorsofturbotcultivationprofit
YANGDe-li,ZENGMing-qian(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hanghaiOceanUniversity,Shanghai201306,China)
Abstract:Thearticlebrieflyintroducedthedevelopmentcourseandthepresentsituationoftheturbotindustryandthenanalyzedthedataof23differentcompanies.Wegottheconclusionthatthefeedprices,electricity,salespricesandsalesofturbothadsignificantimpactontheprofits.Thispapergavesomeexplanationandinstructionsabouttheconclusion.Atlast,thepapergavesomepolicyrecommendationsabouttheturbotindustry.Keywords:turbotindustry;multi-factormodel;empiricalanalysis
大菱鲆,俗称多宝鱼,原产于大西洋北部、黑海和地中海的海洋或半海水海域,是名贵的食用鱼。1992年,雷霁霖院士首次将大菱鲆引入我国[1],1999年实现了其大规模苗种生产,并创立了“深井海水+温室大棚”的工厂化养殖模式,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鲆鲽类养殖产业发展迅速,现已是我国北方海水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始逐步向南方沿海地区拓展[2]。大菱鲆味道鲜美,口味独特,极具营养价值[3],一度得到市场的追捧。在大菱鲆上市之初,价格一度达到300元/kg以上,大菱鲆产业也得到了急速的发展,到2005年,全国沿海大菱鲆养殖场已超过600家,养殖面积达到500万m2,年产量约为5万t,年产值超过40亿元[4]。大菱鲆产业的急速发展,也带来不利的影响,由于大菱鲆的利润较高,进入壁垒较低,诸多养殖企业纷纷进入大菱鲆产业,而其中的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大菱鲆生产过程大量使用渔药,试图通过这种方法保证大菱鲆的存活率,提高企业的利润,而这直接导致了2006年的“多宝鱼事件”。此后,大菱鲆的市场急剧萎缩,渔民和养殖企业纷纷减少大菱鲆的产量以应对危机。此后几年,大菱鲆产量和销售价格一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直到2011年,大菱鲆价格开始强势反弹,大菱鲆的平均销售价格由年初的42元/kg,增长到了11月的64.92元/kg,增长率达到54.6%。与此同时,大菱鲆的销量也迅猛增长。大菱鲆的养殖方式主要为工厂化养殖,分为3种模式:第1种是流水模式,也就是俗称的“深井海水+温室大棚”的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全过程均实现开放式流水,用过的水一般不再回收处理,因此这种模式下海水资源的消耗较快,而且容易污染海水资源;第2种模式是半封闭循环水模式,这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在养殖过程对部分使用过的水进行回收处理,并适当补充部分新的水来继续养殖过程,相对于流水模式,半封闭循环水模式对海水的利用率较高;第3种模式是全封闭循环水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对废水的处理、回收利用率更高,仅需补充极少的新水就足以保证养殖过程,但全封闭循环水的机器设备的价格较高。目前,在我国,大菱鲆工厂化养殖的主要方式为流水模式和半封闭循环水模式,而全封闭循环水模式很少。为了确保我国大菱鲆养殖业的高效、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大菱鲆养殖产业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挖掘生产潜力,有效利用资金,杜绝浪费,搞好增产节支工作,提高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
1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河北、辽宁、山东等主产区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养殖规模的24家大菱鲆养殖企业作为样本,通过调研取得了这24家企业大菱鲆生产的养殖成本、销量价格、销售量等相关数据,其中有1家养殖企业的成本数据不全,因此实际有效的数据为23家。
2实证分析
2.1描述性统计和本量利分析
考虑到成本习性的问题,我们将大菱鲆工厂化养殖的
收稿日期:2012-04-11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鲆鲽类工厂化养殖与产业经济研究项目(nycytx-50)作者简介:杨德利(1963-),男,硕士,教授,E-mail:dlyang@shou.edu.cn
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第10期170表1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平均成本构成项目鱼苗饲料电费人工费渔药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成本成本(元/kg)4.6418.227.224.621.8036.502.2838.78占比(%)11.9646.9818.6211.914.6494.115.89100.00
P值0.09260.09330.00520.00000.0004t值-1.776108-1.77229-3.175696.905014.291308βi
-250.8352-8.4515-10.756810.14948.266352变量CX2
X3
X9
X10
表3多元回归模型逐步回归后的计算结果
P值
0.28700.98990.14110.01980.27540.66820.89370.65980.97160.00000.0061
t值-1.11432-0.01298-1.57558-2.68585-1.14284-0.439380.1364960.4512940.0363316.1819543.324104βi
-246.909-0.16287-8.6189-14.8655-5.99455-5.00181.2318641.4791536.48057710.869778.283473变量C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表2多元回归模型的计算结果成本分解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其中鱼苗价格、饲料价格、电费、人工费、渔药价格均为变动成本,我们得到的单位平均成本构成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在大菱鲆的生产养殖中,饲料所占的成本比例最高,达到了46.98%,其次是电费、鱼苗和人工的费用,这四者之和接近大菱鲆养殖总成本的90%(89.47%),而渔药和固定成本所占的比例较低,均只占到成本的5%左右。通过调研数据,2011年23家大菱鲆养殖企业的大菱鲆平均销售价格为49.52元/kg,平均销售量为7.355万kg,因此:平均利润=(单位价格-单位成本)×销售量=80.02(万元)平均毛利率=(单位价格-单位总成本)/单位价格=(49.52-38.64)/49.52=21.97%单位边际贡献=单位价格-单位变动成本=49.52-36.36=13.16(元/kg)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位价格=13.16/49.52×100%=26.58%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价格=36.36/49.52×100%=73.42%盈亏临界点=固定成本/边际贡献=2.28×7.355/13.16=1.27(万kg)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平均销量=17.27%安全边际率=1-盈亏临界点=82.73%通过上述的计算可以发现,23家大菱鲆养殖企业的平均利润为80.02万元,平均毛利率为21.97%,边际贡献率为26.58%,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为17.27%,安全边际率为82.73%。这些数据说明,目前大菱鲆养殖企业的毛利润相对较高,而且,大菱鲆养殖企业的生产处于很安全的境地,对应的经营风险很小。2.2多因素计量模型分析2.2.1研究方法考虑到利润等于收入减去成本,这是一种线性的关系,我们选择建立多因素线性模型,其中,影响到收入的因素主要有销售价格和销售量,影响成本的因素包括鱼苗、渔药等。使用最小二乘法(OLS法),通过回归试图找出对大菱鲆养殖企业利润影响显著的因素,以大菱鲆养殖企业的毛利润(Y)为被解释变量,选取了包括鱼苗价格(X1)、饲料价格(X2)、电费(X3)、人工费(X4)、渔药价格(X5)、单位固定成本(X6)、周期(X7)、成活率(X8)、销售价格(X9)、销售量(X10)这10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大菱鲆收益的多因素线性计量模型,即Y=c+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β8X8+β9X9+β10X10+ε式中,Y代表大菱鲆养殖企业毛利润;c为常数变量;Xi分别代表可能影响大菱鲆养殖企业毛利润的10个解释变量;βi分别代表解释变量的弹性,即当解释变量Xi变化1时,被解释变量Y变化βi;ε为随机误差项。2.2.2模型试算首先,使用eviews6.0对数据进行试算,
计算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R2=0.9011,F=10.93561,说明方程的整体模拟情况较好,但部分变量的t值不显著,说明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
2.2.3消除多重共线性使用eviews6.0的逐步回归模
块,对调研的数据进行逐步回归,结果见表3。
得到的回归模型为:Y=-250.8352-8.4515X2-10.7568X3+10.1494X9+8.2664X10
(-1.78*)(-1.77*)(-3.17***)(6.90***)(4.29***)
以上的运算结果说明,逐步回归后的模型结果通过了相关的检验。其中R2=0.8811、R2(AD)=0.8546,说明方程整体拟合程度较好;F=33.3368,说明模型整体通过了F检验;X3、X9、X10的系数分别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5的t检验,常数项和X2的系数分别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1的t检验,说明模型的系数都通过了t检验。2.2.4异方差检验通过逐步回归得到上述模型,逐步
回归后回归方程模型已经通过了统计上的检验,但是如果变量之间存在异方差性,则上结果就失去了意义,因为OLS法假设条件之一是:变量之间不能存在异方差。因此
有必要对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性进行检验,使用White检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