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韩生彪)已修改
- 格式:doc
- 大小:136.00 KB
- 文档页数:22
浅谈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浅谈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伴随着政府事务规模的增长与行政集权化的发展,行政权力在现代国家政治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制的吁求也因此越来越强烈。
从法理上讲,在我国“议行合一”的国家政权体系中,行政机关只是立法机关的执行机构。
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行政机关发挥着非常活跃的统治和管理功能,承担着大量的行政立法、决策和执行功能。
行政机关在从事大量社会经济活动的同时,行政权也从授权立法、兼行部分准司法权、扩大自由裁量权等方面得到了实质性的扩展,表现出广泛性、主动性的特点。
因此,加大行政监督力度、改善行政监督结构、增强行政监督实效以保障行政机关准确、全面、高效地依法行政,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行政监督监督制度监督机构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内外结合的行政监督体系,发挥了较为全面有效的监督功能。
但还存在一系列明显的缺陷,“漏监”、“虚监”、“难监”比比皆是。
为此,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努力转换薄弱环节,寻求整体优化机制。
在现阶段的实践中,行政监督机制的创新与尝试已初见成效,这将成为我国行政监督发展和完善的基础。
一、目前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主要问题我国行政监督的制度化、体系化发展在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廉政勤政,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我国现行行政监督体制仍然不够健全和完善,行政监督缺位、滞后和监督不力的问题大量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具体来看,有以下几点。
(一)行政监督体制多元无序各类行政监督体系在运行机制上缺乏应有的沟通和有机的协调,整个行政监督系统群龙无首,致使监督主体之间的相互推诿或重复监督现象严重。
这使行政监督工作难于真正落实,影响了行政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二)行政监督法制化程度低行政监督立法是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体制的前提和保证。
《我国行政执法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行政执法监督作为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我国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针对我国行政执法监督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推动我国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提供参考。
二、我国行政执法监督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在行政执法监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 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在制度设计、执行力度、监督范围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监督效果不尽如人意。
2. 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执法行为不规范,甚至存在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现象。
3. 监督手段落后。
当前,我国行政执法监督手段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检查、调查等方式,缺乏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支持,导致监督效率低下。
三、我国行政执法监督存在的问题(一)监督机制不健全1. 制度层面: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导致监督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2. 执行层面:监督机构设置不科学,权责不清,导致监督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二)执法人员素质问题1. 部分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法规理解不深,导致执法行为不规范。
2. 培训机制不健全,执法人员缺乏必要的业务培训和技能提升。
(三)监督手段落后1. 传统监督手段难以满足现代化、信息化、高效化的监督需求。
2. 缺乏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支持,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行政执法监督中的应用不足。
四、对策研究针对四、对策研究针对我国行政执法监督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研究:一、完善监督机制(一)制度层面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确保监督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 制定详细的监督标准和流程:明确各级监督机构的职责和权限,规范监督行为,确保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执行层面1. 优化监督机构设置:科学设置监督机构,明确各级监督机构的权责,加强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我国行政监督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行政监督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内容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行政监督职能日益完善、监督力度不断加强,它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保障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行政监督的违法违纪行为屡禁不止,种种问题大量存在。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行政监督不到位。
因此,如何探索一条既符合我国国情,又有利于提高效率的监督模式,目前已成为理论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
下面是本人对当前我国行政监督的现状及如何加强行政监督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行政监督;现状;对策行政监督有些时候也称为行政调查,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法规章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检查和督导活动。
它对国家行政实行控制的主要手段就是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行政监督的主要任务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是否遵从法律、规章进行检查,对行政管理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监督,以防止和纠正管理中的偏差和失误,约束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行为,保证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巡视活动,相继查出多名违规违纪的高级官员,这对我国行政机关产生了较大的威慑作用。
腐败问题严重影响和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行政机关的权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完善行政监督体制,要求行政监察机关更加严格执法。
加强行政监督是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途径。
发展民主政治,就是使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监督管理国家的权力的真正落实。
监督权是人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
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政监督的一大优势。
一、行政监督的涵义与解析(一)行政监督的涵义行政监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以及专设的行政监察、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
广义的行政监督泛指执政党、国家权利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等多种社会力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
论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问题与完善对策我国行政监察制度是保障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完善对策。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就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完善对策。
一、行政监察制度存在的问题1. 监察权力单一、监察机构不独立目前我国的行政监察权力主要集中在纪检监察部门和地方纪检监察机构,监察机构的独立性不足,往往受到地方政府或公司利益集团的影响,无法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监督。
监察机构的单一性也导致监察工作效率低下。
2. 行政监察程序不严谨在实践中,一些行政监察程序并不严格,导致一些被监察对象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同时也使监察工作难以展开。
这种情况下,监察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受到了严重的质疑。
3. 行政监察机构的职责不清晰现行的行政监察体制中,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责并不明确,往往与其他掌握行政权力的部门发生角力,导致监察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4. 监察对象权益保障不足在行政监察的过程中,监察对象的权益保障不足,一些被监察对象可能会受到非法侵犯,从而导致监察的合法性和公信力受到挑战。
二、完善对策1. 健全监察体制,提高监察机构独立性政府应加大力度推动行政监察体制的改革,建立健全的监察机构,确保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加强对监察机构的资金、权力、人员等方面的保障,以提高其独立运行的能力。
2. 加强监察程序的法制化建设政府应进一步法制化监察程序,明确监察程序的合法性、公正性,规范监察程序,确保监察对象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加强监察程序的透明度,确保监察工作得到社会公众的监督。
5. 推动行政监察制度向更加法治化方向发展政府应加强对行政监察制度的法治化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监察规则的制定和完善力度,为行政监察工作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6. 增强监察机构的专业化能力政府应加强对监察机构的职业化培训,提高监察机构的专业化能力和执法水平,为监察工作提供更加专业和高效的支持。
论述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行政监督的机构设置不够独立,存在利益捆绑。
目前行政监督主要由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负责,但这些机关设置在行政体系内,与被监督单位存在利益捆绑,容易造成监督不力、失职甚至受到干扰。
2. 行政监督权力分散、监督职责不清。
我国行政监督职责分散在多个机构和部门中,造成监督权力的分散和监督职责的重叠,导致监督效果不佳。
3. 行政监督法律法规落后,监督手段单一。
我国的行政监督法规尚不够完善,行政监督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依靠纪律处分和审计检查,缺乏多元化、综合化的监督手段。
为了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制度,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 建立独立的行政监督机构。
行政监督机构应独立于行政体系,避免利益捆绑,提高监督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可以考虑设立独立的行政监察委员会,负责监督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的行为。
2. 整合行政监督职责,明确监督责任。
应将各个行政监督职责整合,统一由一个机构负责,明确监督责任,减少监督权力分散和重叠的问题。
3. 完善行政监督法律法规,拓宽监督手段。
应出台行政监督的专门法律法规,明确行政监督的范围和职责,并拓宽监督手段,采取多元化、综合化的监督手段,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公众参与等。
4. 强化行政监督的力量和能力。
对行政监督机关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监督能力和水平;增加监督人员数量,确保监督力量充足;同时加强对内外部举报机制的建设,鼓励公众参与行政监督,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维护公共利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国行政执法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行政执法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手段,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监督机制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不仅影响了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效率,也制约了法治建设的进程。
因此,对我国行政执法监督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行政执法监督存在的问题1. 监督机制不完善当前,我国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洞,如监督方式单一、监督力量分散、监督力度不够等。
这使得一些违法违规行为难以得到有效惩处,甚至出现“权大于法”的现象。
2. 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执法效果和监督效果。
然而,当前我国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执法行为不规范,甚至存在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问题。
3. 监督信息不畅监督信息的畅通是确保行政执法监督有效进行的关键。
然而,当前我国行政执法监督信息传递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如信息不透明、不公开等,导致监督工作难以全面、及时地掌握执法情况。
三、对策研究1. 完善监督机制(1)强化内部监督。
建立健全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机制,形成内部制约和相互监督的格局。
(2)加强外部监督。
通过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等多种方式,形成内外结合、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3)推进信息化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监督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提高监督效率。
2.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1)加强培训教育。
定期组织执法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执法能力。
(2)严格招聘标准。
在招聘执法人员时,严格把关,确保招聘到的人员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
(3)建立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激发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3. 畅通监督信息渠道(1)加强信息公开。
推动行政执法信息公开,确保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执法情况,便于社会监督。
试论我国行政监督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XXX part of the leg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It plays XXX。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China's administrative n system.I。
XXX China's Administrative n System1.n of Administrative nXXX perform their dut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and to prevent and correct ns of the law and discipline.2.n of China's Administrative n SystemChina's administrative XXX administrative n organs。
judicial n organs。
and social n XXX.3.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Administrative n SystemChina's administrative n system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It is a multi-subject n system。
with administrative n organs。
judicial n organs。
and social n XXX.It is a comprehensive n system。
covering all aspects of administrative activities.It is a hierarchical n system。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n organs at the nal。
论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问题与完善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行政监察制度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政府廉洁高效的重要手段,应运而生并得到了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监察范围不明确、监察对象不完整、监察手段不够多样等,这些问题导致了行政监察的效果不佳,甚至还存在一些滥用权力、违法乱纪的情况。
对我国行政监察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势在必行。
下面就围绕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监察范围不明确当前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监察范围主要集中在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和其相关人员的监察则较为薄弱。
这使得一些社会组织和相关人员可以逃避监察,导致了监察制度的漏洞。
2. 监察对象不完整目前我国行政监察主要对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察,却忽视了一些滥用职权的行政人员和非政府机构的行为。
这就给了一些行政人员和非政府机构可乘之机,使得监察对象不完整,监察制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3. 监察手段不够多样目前我国行政监察主要借助于行政审批、行政调查等手段,但是这些手段的单一性导致了监察的盲区增加。
一些被监察对象可以通过各种手段逃避监察,使得行政监察的效果大打折扣。
4. 监察力量相对薄弱我国行政监察机构在实际监察中存在监察力量不足的问题,使得一些滥用职权或者违法乱纪的情况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监察制度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完善对策1.明确监察范围、完善监察对象对于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首先要明确监察范围,不仅包括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还应该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和相关人员。
要完善监察对象,不仅包括行政人员,还应该包括非政府机构的相关人员,确保所有可能存在滥用职权和违法乱纪行为的人员都在监察范围内。
2.多样化监察手段在完善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还要提高监察手段的多样性,不仅要依靠行政审批、行政调查等传统手段,还应该引入新的监察手段,如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形成多方共管的监察体系,使得监察制度更加完善和高效。
我国当代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对策一、当代我国存在的行政监督问题1. 行政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我国的行政监督主体应说是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也具有一定的效能,但是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存在着行政监督主体多元无序、缺乏核心和专门监督、受制于监督客体等问题,由此导致“虚监”、“弱监”、“漏监”、“难监”等问题。
首先,党对行政机关的领导应体现在对广大党员的思想教育上、国家的重大方针决策上、干部的任免上,而不是越俎代庖,直接干预每一项具体的行政事务。
现阶段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党政不分情况,使执政党的外部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演变为类似于行政监督的内部监督,且都附属于行政机关,降低了行政监督的独立性。
其次,国家立法、司法机关是行政监督的主体,但是客观上由于人员编制、财政预算等一系列问题受制于同级行政机关,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因而在监督同级政府时感到力不从心,有畏难情绪。
第三,人民大众在监督中尚有难度,原因有:(1)由于行政权力的单向性,使拥有权力者和不拥有权力者之间不完全平等,即使是在社会主社会,行政权力的主体与客体虽然在政治上是平等的,但在作用方面也是不同的。
(2)由于政府的“暗箱行政”,群众知情权难以保证。
事实上,“对透明度的任何限制都只能是特殊的不能是一般化的或制度性的,而且这种限制必须是有法律明确规定的”,也就是说非特殊情况下,群众对政府行政行为享有不可剥夺的知情权,而知情权又是行使监督权必不可少的基础。
第四,舆论监督中也有一些难点。
如缺乏宽松的社会环境,屡屡出现记者被刁难、干扰、威胁甚至被打的情况,新闻记者的采访报道权和舆论监督权得不到尊重和保障,势必影响新闻工作的开展,无法形成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有利监督。
2. 行政监督立法滞后监督形式和渠道虽然很多,但制度安排不够合理。
例如,我国现阶段对执法权力的制约,无论是在制约机制的设计上还是运行中。
都存在羞明显的缺陷。
首先,立法对执法缺乏有效制约,既无财政和人事任免等方面的直接有效控制权。
我国行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目前,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监察力度不够,监督机构之间权力分散,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等。
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我国行政监督的效果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监察力度1. 建立完善的监察机制,增加监察力度建立完善的行政监察机制是提高监察力度的关键。
建议通过完善行政监察法律制度,理顺全国性和部门性监察机构的职责和关系,新建统一的行政监察机构,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察,保证监察机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拓宽监察渠道,提高异地监察能力针对监察机构的异地巡视能力缺陷,建议增加异地巡视人员、增加巡视次数,同时为监察对象提供更多渠道,包括热线举报、在线举报等方式,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监察方式。
3. 建立行政监察工作经费制度加强行政监督工作经费的制度建设,保证行政监督人员的薪酬、办公场所和其他支出。
同时加强行政监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优化监督机构的行政监管效能1. 统一管理行政监察和审计工作合理分工合作,使监察机构和审计机构在工作内容和监察人员的类型上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建立行政监察和审计机构的日常工作协调制度。
2. 优化权力运作结构,实现机构一体化建议制定一系列行政监督的权力运作规定,改善行政监督权利落实不力的状况。
同时对于现有监督机构的权利矛盾、权限交叉等问题,要通过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实施起来更加简单、有效。
3. 建立“问题导向”监督机制尽可能避免监管机构“以案定人”的错误监管方式,建立有效的问题导向型监管机制,以实现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精细化、全面化。
三、增加监察机制的合法性1. 加强监督机构的法制建设要建设基于法制化的监察机制,监督机构要加强自身的法制监管能力,建立合法、公正的审判机制。
以充分依据法规的精神,规范自己的行为,并落实观念、体制、实际操作等各方面的法制监管。
2. 加强对行政监察人员的培训和约束机制落实针对监察工作的法律法规,定期组织行政监督人员的培训,方便他们了解监察法律制度,提高监察工作的专业技术水平。
论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摘要行政监督是保证法制统一、保障公民个人自由和规范公务员行为的需要。
目前我国行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有监督主体地位不高;行政监督所需法规不健全;监督体系缺少核心等。
因此,我国必须提高行政监督主体,完善行政监督体系和行政法规,提高我国行政监督效率。
我国行政监督中存在的体系内部协调机制不健全,缺乏独立性,缺乏可操作性,缺乏全面监督等问题,主要是行政监督体系存在问题,只有不断发现和完善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行政官员才可做到依法行政。
行政监督也是保证行政管理活动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是实现行政管理法制化的重要保证,在目前腐败仍很严重的情况下,加强行政监督还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因此,全面了解和审视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监督体系以及存在的问题,努力完善和解决已有的问题,是我国的当务之急,对我国行政监督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行政监督;必要性;监督主体;问题;解决措施Abstract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is to ensure uniformity of law, protection of civil liberties and individual behavior needs to regulate the civil service. At present, China Problems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supervised dominant position is not high;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required regulations are not sound; supervision system is lack of core and so on. Therefore, China must improve administrative oversight body, improve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of the existing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within the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lack of independence, lack of interoperability, lack of comprehensive supervision and other issues, the main problem is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only to discover and improve the existing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officials can do to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Administrativ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is the necessary means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activitie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realize the legalization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corruption remains serious in the present case, the strengthening of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refor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examining China's current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and problems, and strive to improve and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s China's top priorit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developing and perfecting our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Key words: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necessity; oversight body; problems;solutions前言 (1)第1章行政监督内涵及特征 (3)1.1行政监督的内涵 (3)1.2行政监督的特征 (4)1.3行政监督的实践意义 (4)第2章行政监督的必要性 (7)2.1监督行政权是保证法制统一的需要 (7)2.2监督行政权是保障公民个人自由的需要 (8)2.3监督行政权是规范公务员行为的需要 (8)第3章目前行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10)3.1监督主体地位不高,缺乏独立性 (10)3.2我国监督体系缺乏合力,缺少核心,监督效能低 (10)3.3监督法规不健全,缺乏可操作性 (11)第4章应对问题采取措施 (13)4.1确立相对独立的行政监督主体 (13)4.2健全行政监督的法律机制 (14)4.3政务公开,扩大群众知情权 (15)4.4完善舆论监督 (16)结论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我国的行政监督产生于新中国成立时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行政监督基本上处于颓废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纠正部门和行业之间的不正之风,加强了监督,工作逐步深入,我国公务员队伍廉政建设得以加强,并出台了《国家公务员法》,在民主政治方面,提供了群众监督的平台,加强了群众监督。
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各部门之间联系得到加强。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列为“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四项内容之一。
完善行政监督制度,有效限制公共权力,既有利于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也有利于加强政府的自身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行政监督不断发展并且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成网状格局的行政监督体制,此项体制主要是由异体监督和同体监督构成,“异体监督是指来自于行政系统外部的其他主体与监督对象之间构成的监督体系。
”主要包括:第一,国家权利机关的监督,这种监督是最具权威性和最有效率的监督。
第二,社会监督,这主要指社会群体或个人通过一定的手段,包括媒体,网络等,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或意见的监督。
第三,政党监督,包括党内成员间的互相监督以及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
第四,司法监督。
1司法监督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监督主体依照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对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司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二是司法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司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
有效的监督可以对事前进行预防和警示,也可以对事后进行处理和纠正。
如果说腐败是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的障碍,那么解决这个障碍的最好方法就是完善行政监督体制。
行政监督是政府职能实现的有力保证,是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和权力异化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国家机器正常、协调和高效运转的主要条件。
在国家权力中,行政监督既是国家权力中最动态、最有力的一种权力,也是对政治、经济、社会和公民民主权利和切身利益影响最直接、最普遍、最关键的一种权力。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任重道远的改革发展任务,频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及问题,都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种形势下,加强行政监督工作,既有利于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也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随着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人意识到,塑造一个全社会共同承认和遵守的廉政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廉政意识和行政监督制度的有效结合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腐败现象的产生。
本文将通过对中西方行政监督的研究,更理性而又全面的讨论我国1应松年:《行政法学新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第608页。
的行政监督。
这将有助于我国对行政监督建设有更深刻的认识,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系统详细的研究这一问题的论文并不多见。
有些学者的研究虽然涉及到行政监督问题,其关注的理论重心却忽视了如何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监督中。
而部分学者的研究尽管分析了目前行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却没有系统的将问题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制定出来。
为了更全面的研究行政监督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为此需要设立本课题来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
第1章行政监督内涵及特征1.1行政监督的内涵行政监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以及专设的行政监察、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
广义的行政监督泛指执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等多种社会力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
因此,行政监督的理解也可以从这两方面来展开。
对于行政监督的不同理解,我国的学者有了对于行政监督不一样的见解。
一些人认为,行政监督主要是对于人的监督。
行政监督,是指当代各国国家生活中各种法定的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
也有人认为,行政监督属于政府管理过程当中的重要一环。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行政机关系统内部层级间的监督;(2)行政法纪监察;(3)经济监督和执法监督。
这个观点强调了行政监督中综合性方面的监督,它将行政执法中的监督管理与行政运作中对行政权力的监督相互混淆,而且显然忽略了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其他监督主体方面的监督。
大部分学者认为行政监督应该从广义、狭义两方面理解。
广义上,指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社会团体、新闻舆论等多种政治力量和行政机关内部方面的监督;狭义上,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以及专设的行政监察、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
这种观点,吸取了“广义说”和“狭义说”的正确内涵,纠正了两者的忽略之处。
我国的行政监督是指党、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所实施的监察和指导。